第164章 ,原來是姑母?

袁訓說過,更擺出犯懶樣子,這宮裡有衣裳更換,他就不怕揉皺衣裳,往身後楠木雙螭紋玫瑰椅子上一歪,還故意打個哈欠:“累了,昨天讓寶珠霸着,我的老腰呀……就這她還敢掂酸,該打了是不是?”

寶珠板起臉當沒聽到,一個人喃喃自語,嗓音卻又能讓表兇聽到:“我想主意呢,等我想出來了,就同你不客氣,”

那一位就接上:“快想快想,到晚上還想不出來,我要同你好好算賬,哎喲也沒個人給捶捶,那王府的姑娘呢,快過來一個給我捏幾下,也對得起寶珠冤枉我的名聲,”

寶珠沒忍住,撲哧一聲,湊過身子來給袁訓捶了幾下。她手上本就沒力氣,袁訓卻“哎喲哎喲”地輕聲叫喚,寶珠再轉而捏他,袁訓又“酸啊酸啊”地輕聲叫。

恨得寶珠推開他:“去看看時辰到了沒有,去掐花兒吧,”

“你許我隨意的掐?”袁訓笑着來問。寶珠還沒有反駁只許掐鮮花不許掐人花,女官的聲音從殿中傳出來:“時辰就要到了,請小爺往金殿上去,請奶奶隨我來。”

寶珠就雙手合十的嘆氣:“總算離開我,我可以清靜了。”袁訓起身也假意兒嘆氣:“總算寶珠不在身邊,我可以去看視那些王府的姑娘們,那些啊,那些,”

“你快別想着,我們同去見皇后,我幫你看着她們,可不是想見就能亂見的。”寶珠胸有成竹。“醋罈子,”袁訓笑罵一句,轉過殿門出去。這裡,女官們引着寶珠,帶着她出去。

……

寶珠在路上感慨萬千,隨着經過的宮院越威嚴,經過的宮女太監們越小心,她想的就越多。

她現在去拜見的,可是婦人中的天下第一人。

此時天氣,是初夏季節中,一天最誘人的時節。午後會熱,就這午飯前的時光最是怡人。兩邊廂紅牆碧瓦,琉璃瓦上反射的光打在綠蔭上,綠蔭紅花都像是琉璃造成。

人行走在這中間,都自覺得水晶玻璃似的透明起來。

寶珠不敢擡頭,故而並沒有細看兩邊的景緻,只有女官們的裙邊,行過的花磚,在她的視線上一沉一浮,好似水上小舟。而點點青苔應該是故意留下爲好看,水洗般綠,好似一汪碧水又無邊。

這全是表兇帶來的。

寶珠的好處,有一條就是常念別人的好。

很多時候,多想想別人的優點,多想想別人曾經對你有過的好處,日子就會快樂的。

寶珠不由得悠悠想起,袁訓那一夜又一夜的苦讀,每每一早醒來他常眠在書案前;他那堆得山高般的書卷,如果讓寶珠去看的話,寶珠沒看就先要倒了……。

無數窗下苦,才換得今天這一番榮耀。寶珠暗暗告訴自己,今天見駕一定要爲表兇爭氣,一定不能讓人小看探花夫人。

她不是個會弄錯概念的人,見人爭氣,不是像璉二奶奶熙鳳那樣言詞出風頭露鋒芒,四平八穩纔是最佳解釋。

畢竟在今天的場合裡,背景是男尊女卑的朝代,場景是夫榮妻才貴。倒不是說寶珠是個女人,是女人就不能出今天的風頭。

今天,穩穩當當,言詞和氣最合適。

寶珠這輩子也當不了有些人眼中的女強,因爲在很多時候,她知道言詞和氣纔是最重要的,纔是第一位。

你還能和氣得起來,就說明很多在別人眼裡是傷害到你的事,根本不重要。

你和氣了,對方自然也就和氣。

她就這樣的感愛着袁訓,隨着女官步入中宮的院中。

才一進來,就有人是忍不住的喚:“四姑娘,”這是餘夫人的聲音。寶珠才爲她暗暗着急,而且更不擡眸時,就有宮女的嗓音,雖溫和卻透着嚴厲:“噤聲!”

餘夫人啞了嗓子,寶珠鬆了口氣。這是什麼地方,能是你亂說話的地方嗎?

君臣相見,不讓擡頭就不能擡頭,不讓坐就不能坐,更何況是不許說話你就不能說話這一條?這是存在着的一條規矩。

而餘夫人也知道這條規矩,她實在是太想寶珠,纔有這一句話出來。

她不得不想,不能不想。

她跟丟寶珠以後,就再也沒有找到過她,又不認識別人,又不願意和馮二奶奶等人走在一處。有幾個婦人也是獨自進來,倒願意和餘夫人搭訕。可餘夫人見她們衣貧的衣貧,沒有恭敬的人沒有恭敬——這是不會說話——餘夫人自己也犯這個毛病,說了兩三句話彼此不合適,各自丟開。

而這樣的人見到三五個,餘夫人頗受傷害,也不想再找別人去說話。就還只尋寶珠。

尋到的時候,她已經先到皇后宮中候了近半個時辰,才見到寶珠不慌不忙的過來。

君王宣召,當臣子的都是先到等着。有等上半天的,也不叫稀奇。可放在餘夫人這裡,就苦了!

首先不敢喝水,桌上雖然有茶水,可怕皇后召見的時候你卻要去淨手,皇后肯定不等你。

再來到處是貴夫人貴族少女們,她們的兄弟子侄們中了,她們也就進宮來吃御酒。綵衣灼目,金玉翡翠寶石珍珠眼前亂晃,讓餘夫人一向高傲的心好生的難過。

她最壓抑的時候,就只能去想寶珠了。

想一個最平和的人。

然後,她就見到這個平和的人進來,卻是全身舒展,還有兩個服色不低的女官帶路,餘夫人情不自禁的叫上一聲,就捱了一句斥責。

不但讓宮女斥責,而且在她前後左右的婦人們都悄悄打量她,彷彿想看看這個當衆丟人的人是誰家的?

別人就不見得心裡是這麼的想她,餘夫人心裡也是這樣的認爲,如果她能學學寶珠,凡事都把別人想得好一些,往好處想,也許此時就不會這麼難過,過日子等種種的不合諧也就會減少很多。

“探花夫人,請這邊來。”女官柔和語聲,在等候的貴夫人中引起小小轟動。這就是今科的探花郎夫人?

這就是殿試當場就出名次的探花夫人?

這就是那個文思敏捷,又奏對清晰的探花郎夫人?

袁訓註定在此時、在以後的數科裡,都將是讓人津津樂道提起。也許,還有人盼着超過他。

一剎時,無數的眼光飛探到寶珠衣上發上,寶珠在這一刻又得意又要扮羞澀,又驕傲又不能表現在面上,又感激表兇此時又不是想他的時候,竟然把她忙得不行。

這一刻,寶珠醉了。

這本就是一個無酒也能醉人的時刻。

高中一甲,天下聞名,簪花賜酒,得意過人。

這本來是隻有男人們纔能有的光彩,卻因爲中宮的恩典,讓女眷們也能跟着榮耀,讓寶珠也能由表兇的辛苦而榮耀,寶珠還能不醉嗎?

滿院香花無名,也不曾去看到,但花香似濃酒,硬是薰醉了寶珠。

她屏住氣,更加的笑容滿面,更加的垂手低頭,更加的不敢放鬆。這一步,踩在小松鼠的花磚上,寶珠謹慎地走着;那一步,踏的是小象的花磚上,寶珠暗暗祈禱。

祈禱自家夫君前程如錦,仕途風順。

再走第三步,咦?寶珠想了起來,地上又是一隻小花貓……外面的花磚上全是花,這裡的花磚上怎麼全是小動物?

寶珠微笑起來,這是爲瑞慶小殿下置辦的纔是。又想到她曾向表兇打聽過,淑妃是與中宮住在一處,在中宮的偏殿裡,寶珠難免思念姑母,也盼着今天能再見上一見。哪怕以隱語道平安呢?

有女官帶路,寶珠進宮後實在方便。按女官們所指,寶珠站入女眷們隊伍中。然後,她就發現她站的位置是第三名。在她前面的有三個女眷,頭一個穿着青衣,衣着相對樸素,花色呢又呆板的多,看上去家境一般。

寶珠暗暗佩服,由此看來,這狀元郎是十年寒窗苦出來的。

再看第二位上,卻是兩個女眷。一個年老有白髮,一個年幼的略往後站,寶珠由背影認了出來。

這年幼的背影寶珠一見就牢記心裡,等到發現不用記,已經還在心裡了。

這就是她適才吃醋不停的張大學士的姑娘,而旁邊那一位年長的,不用說是她的母親,再或者是她的祖母。

從後面只看到有白髮,卻看不到面容是老,還是更老。

寶珠更素然起敬,大學士家果然非同一般,這榜眼郎,竟然是出自他們的門第。

等候進殿去的時候,寶珠眼神兒就又往後面掃了一掃。前面的都看過了,後面的人家是誰自然也好奇上來。

寶珠在京裡走動的女眷們少,但就是不認識的人家,此時也很想掃上一眼。

是誰家?在二甲的第一名上呢。

她自然是不能擡頭往後面看,而且從她進來到現在,不管是默默的行走,還是在別人羨慕誇讚的視線中行走,寶珠都依禮沒有擡起過面龐。

她那往下的眼神兒,還是往下,再往後去掃視後面人的裙邊。見一個青藍色鑲金線繡雀鳥的裙子,怎麼看怎麼的熟悉。

電光火石般想起,寶珠低頭竊笑。

這是她今天吃醋的另一個人,鎮南王府嫡長女的裙子。

寶珠一吃醋,什麼都記得住。這個什麼,指的是吃醋源的衣着髮髻首飾甚至花邊兒。此時想起來,要是換個地方,寶珠可以大笑特笑。

今天是什麼日子,前面一位是表兇相看過的大學士之嫡女,後面一位是表兇相看過的王府之嫡長女。而寶珠夾在中間,像是一個貼鍋熱燒餅。

寶珠就小小泄露出幾分得意,看看因爲表兇而站在這裡,還是寶珠不是?她就繼續竊笑。而這時,有端莊的嗓音宣道:“娘娘有旨意,宣今科中舉的才子們家眷進見!”

一排宮女們走出來。頭一個扶起的,是狀元夫人。那狀元夫人剛纔站着的時候是自如的,可她一動步子,就險些軟在宮女手上,幸好手邊有個宮女,才把她扶到殿門上,在她耳邊低聲交待了什麼,像是說別失儀的話,狀元夫人獨自一個人,率先在王府學士的女眷們之前,走了進去。

今天的這站位排名,是按照男人們的名次來排的。

第二個是張大學士家,她們應該是經常進宮的人,張姑娘扶起張夫人,並不用宮女攙扶,宮女們也不交待於她,只送到殿門口。

第三個,是寶珠讓人扶起。走上臺階的同時,耳邊傳來一句細細的話:“等下千萬別吃驚!”寶珠心神一凜,又是這句話!

婆婆也交待,宮中也叮嚀,等下能見到什麼沒見過的事呢?

寶珠暗暗留心,在殿門口兒更把頭低垂一些,再告誡自己步子端莊,不可搖動裙子,算是安然進殿,見狀元夫人和張家女眷並排跪着,就度其位置,跪在張家女眷們的旁邊,又稍後一些。

殿試的一甲呢,也就狀元、榜眼和探花三名。

後面二三甲的人也一一進來,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有個笑話,說同進士和進士相比,好比是小老婆如夫人,也就是指三甲身份的低。

但能取得殿試資格,且能中三甲,總比不中的好。只是中在如夫人的位置上,以後當官總是讓進士出身的人瞧不起就是。

今年中宮大開恩典,或者爲了掩飾她見孃家人的心情,三甲的家眷也能進宮。在宮門的時候人就多,此時一一跪下,更是烏壓壓一片。

直到最後一名進來跪下後——一甲有人攙扶而進,是得意的進來;二甲也有宮女欠身行禮,這是欣然的進來。三甲呢,就直接進去吧,倒也沒費太長的功夫,沒讓前面的一甲二甲成罰跪的人——宮室中陡然的就肅穆起來。

這種肅穆不是有人說出來的,也不是儀仗擺出來,而是忽然的,殿內殿外就沒了聲音。侍候的宮女太監們像是全都憑空消失,他們就是原地還在那裡,也像是透明空氣人一般。

就是風,也似原地定住。

本就是熱的天氣,隨着這肅穆出來,氣氛緊張起來,不少人是頭一回見駕,傾刻間汗流浹背,汗水滴落到金磚上,又不敢拿手去擦拭。

於是,把別人帶的也一起跟着出汗,好在還沒有人慌亂而摔倒。

寶珠也出了汗,也緊張起來。鼻端全是細細的香風,熱熱的呼吸,什麼大學士之女,王府的姑娘,醋意解開等等全都拋走,只有一句話在腦子裡盤旋。

千萬別奇怪!

又爲什麼要奇怪呢?

奇怪的原因,也就出來。

下一刻,有人走出來,聽腳步聲輕輕並且步子整齊一致,也不知道這出來的是一個宮女還是兩個宮女,再或者是四個?

“皇后娘娘駕到,淑妃娘娘駕到!”

別人全是更加的小心謹慎,獨寶珠歡喜不禁,可以見到姑母大人。不大會兒功夫,出來的人更多,有落座聲,女官唱詞:“跪!”

“行禮!”

“起!”說起不過是直起上半身,人還是跪着的。

直到三拜九叩行完,所有的人又出一身大汗,其實這宮室中相當的涼快。

“平身!”有一個嬌柔悅耳的嗓音出來,聽得人好不舒服。寶珠當時一愣,這句話應該是中宮說的纔對,可這嗓音,卻十分的像姑母大人。

寶珠只在成親那天見過姑母大人一面,聽她說過簡短的幾句話。但對她的風姿美貌景仰不止,就把她的嗓音也記住。

實在悅耳好聽,容易記住。

此時有一件奇怪的事情出來了,寶珠對自己道,不要奇怪。果然母親有先見之明,寶珠在宮裡會覺得奇怪。但進殿時交待的宮女交待的,應該不是指這一件吧?

存着疑惑,寶珠隨着衆人謝過起身分列兩邊。聽中宮嗓音笑意盎然:“哪一位是今科的探花夫人?”說過她笑了一聲。

沒有人覺得奇怪,就是寶珠自己也不奇怪中宮不先問狀元夫人——表兇在殿試上出的風頭實在不小。

有宮女領導着她,她恭恭敬敬的走出隊列,又聽到另一個悅耳的女聲,也是笑盈盈的:“娘娘問的是那個殿試當天就有名次的?”

寶珠驚愕住!

這個纔是淑妃吧?

這個才應該是淑妃娘娘吧?

這個聲音……是完全陌生,絲毫沒有一點兒姑母的感覺。

再回想中宮的嗓音,而中宮此時正在說話:“淑妃,就是那個探花!我們來仔細地看上一看,都說探花英俊過人,這探花夫人也應該是不錯纔是。”

“娘娘說的是。”

寶珠五雷轟頂,六雷轟頂,七八九十……全世界的雷在這一刻,全砸到她的小腦袋上。

中宮的嗓音,纔是記憶中姑母的嗓音!

而剛纔那個,已能證實就是淑妃娘娘!

中宮?是姑母?

姑母,是中宮?

這幾個字眼不停地在寶珠已經暈乎乎的腦子裡轉動,把她的腦袋瓜子更攪得像糊塗漿。她連怎麼跪下,怎麼行的禮都沒在意。好在禮節是熟練的,好在有女官唱禮……。

“擡起頭來讓我們看看,”中宮再一次吩咐下來,寶珠在袖子裡指甲狠狠掐到肉裡,強迫自己清醒過來。

她顫顫巍巍擡起面容,每一寸都擡得艱難。她怕見到中宮是姑母,這是她不敢想的事情。又盼着中宮是姑母,是這天下第一的婦人,寶珠會打心眼兒裡爲她歡喜。

是?

還是不是?

目光,終於與中宮對上。

終於看到那雙鳳翊龍冠、織金龍鳳衣、金繡團龍帶……寶珠流下淚水,伏地哽咽道:“謝娘娘……謝娘娘眷顧!”

那玉雕似的面容,那美貌不似真人的五官……此時看來和袁訓很有幾分相似。

中宮娘娘,是姑母大人!

這樣一來,所有曾疑惑過的事全都解開。

爲什麼進宮那天,瑞慶小殿下指揮人把自己擄走?爲什麼成親那天,姑母是私下裡來見?爲什麼對錶兇說他的王府姑娘來了,表兇看的不是常四姑娘,卻是一圈兒的嫡女們。

表兇根本就不知道寶珠說的王府姑娘是哪一位。

往事如煙浮上心頭,卻重如雷霆滾在心上。

寶珠要謝她,要感謝她沒有否定自己的親事,要感謝她成親那天出宮來受禮。新婦進門,向婆家行禮也是禮成的一個環節。

這代表着婆家人的認可。

寶珠的心尖子哆嗦起來,成親那天夜晚出宮,姑母得冒着多大的風險,才能受寶珠叩的三個頭?

寶珠不寒而慄,想到姑母可能會讓人發現,就更加深深的感激於她。

她淚下如雨:“謝娘娘恩典!”

中宮也溼了眼眶,但她強自忍住。又有淑妃對她遞眼色兒,又打了一句圓場。淑妃笑道:“探花夫人,你丈夫中了是件喜事兒,不要再哭了。你這哭的應該是想到你丈夫攻書的不容易,你要是再哭啊,我也想跟着你落淚了,到這一步,你不容易啊。”

這話又隱含敲打。寶珠忙拭淚水,再道:“是。”

中宮藉着這個機會,用帕子也拭了淚水,重打笑容道:“就是的,她這是喜歡的哭,卻就要惹得我們陪她一起哭。”

“不容易呢,”淑妃一語雙關,莫明的也紅了眼圈。娘娘以後終於能有孃家人進出宮闈,雖然還不能頂着國舅名聲進來,但好歹以後可以時常進來問候。

而她呢?

淑妃不敢想,也拿帕子拭了拭淚水,算是陪着中宮。

兩位娘娘都陪着探花夫人落眼淚,女官們宮女們太監們不管有沒有淚的,也全都裝模作樣的擦拭眼角。

陪着中宮,這個好兒豈能不獻上一下?

淚水拭過後,兩位娘娘相對一笑,然後讓人賞賜寶珠,又賞賜別的女眷們。寶珠的肯定又大又好,誰叫她的丈夫今年太光彩了呢?然後賜宴,宮女們帶着女眷們後退而出,前往偏殿領宴。

……

酒宴整整齊齊地擺好,按成裡外三層的圓形。

最裡面的一層,獨一桌兒,座位也只有四個。一甲的狀元榜眼探花家眷們坐在這裡。寶珠自從見到姑母,一顆心更喜悅得不行。心裡不斷的閃着太子殿下百般的照顧,瑞慶小殿下不嫌棄,多次上門玩耍,同時還閃動的,是寶珠不但要給表兇爭氣,也要給姑母爭氣才行。

她更加的謙遜起來,面上帶着濃濃的謙和。雖然她的賞賜是頭一份兒,可寶珠也沒有半點兒驕傲。她讓狀元夫人走在前面,不搶她的位次,又見到張大學士家裡來的是老夫人——一家子只能來兩位女眷,張夫人就把這個體面讓給女兒——寶珠忙着上前去攙扶。

張老夫人是有閱歷的人,見到新探花夫人年紀不大,卻不拿大,又見她是一個人過來的,並沒有長輩跟着,她是常進宮的人,用宴也不止一次過,就扯住寶珠的手笑呵呵:“來來,我帶着你去入席,也沾沾探花的彩頭兒,都說他的文章敏捷,盼着我餘下的孫子們下考場,也和他一樣的敏捷才好。”

寶珠就伶俐地回答:“老夫人說哪裡話來,是我沾着榜眼的才氣纔是。”張老夫人就對着寶珠含笑,張姑娘也笑吟吟從祖母另一邊探出面龐,近了看她更是嬌麗不可方物,寶珠有自慚形愧之感。

“祖母,難怪她丈夫是探花,探花夫人卻是美貌得很呢。”張姑娘嬌滴滴地說,對寶珠親切的笑着,可見她的心裡也和寶珠想的一樣,她也認爲寶珠是美貌過人。

張老夫人就更加地笑:“可不是,這才叫一家人進一家人的門,”

她們在後面說得熱鬧,走在前面的狀元夫人心中不快。她的丈夫是狀元,寶珠的丈夫不過是個探花,賞賜上壓了她的頭,狀元夫人已經不悅,但是中宮賞的又不敢說什麼。再聽到後面榜眼和探花兩家人熱熱鬧鬧的,她心裡鄙夷寶珠,這就討好上了?

榜單已出來好幾天,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出身來歷早就人人知道。但傳來傳去,一般的人還是聽不到袁訓是太子府上的差人這話,最多傳一傳狀元是普通人家,探花也是普通人家這樣的話。

狀元夫人本來是對寶珠想扮親切的,因爲一甲的三個人裡,第二名的榜眼是大學士家,不見得會瞧得上普通的人家,又還沒有進宮時,先自己心中怯了一頭。

可寶珠先和張老夫人攀談,卻沒有理會她——寶珠是去扶上年紀的人,此時狀元夫人走在前面,寶珠也找不到機會去理會她——又有張姑娘嬌媚無比的誇着探花夫人容貌好,讓近三十歲,因爲家裡條件一般而沒有好脂粉打扮的狀元夫人悶了一肚子氣。

她更是悶頭走在前面,那步子飛快,肩頭也往傾着,讓人一看就像是她想遠離後面的人。

張老夫人則也不悅起來,狀元了不起嗎?看你這大樣的勁頭兒,你一定不知道我們家裡世代都出狀元榜眼和探花,沒什麼稀奇!

張家的子孫多,不出在嫡系裡,也出在旁系裡。不見得每一科都出,但代代都會出個狀元,不然就是榜眼探花,卻是真事兒。

張老夫人就更喜歡寶珠的謙和,而張姑娘早就和寶珠說着她的宮衣。張姑娘是識貨的,笑吟吟道:“你這衣料是太子府上賞的吧?”

寶珠就跟着她說,裝糊塗:“你怎麼知道?”

“這衣料很是難得,外面買不到,只有宮裡纔有呢。若不是太子府上賞出來的,你可去哪兒能弄到呢?”張姑娘不是有意賣弄她的見識,但她的見識也已經出來。

你看你的衣裳料子我也知道,你丈夫是太子府上的人我也知道。

張老夫人就得意了,看看我們張家的女兒,哪一個不是見識淵博?

寶珠就素然起敬,在心裡也是起敬的,心想你可是從哪裡知道這是難得見到的衣料呢?就只能猜測張家在宮中有妃嬪。

這樣一想,寶珠就更加的柔情蜜意起來。這宮中最尊貴的那個人,卻是親姑母呢。柔情讓她的笑容更甜甜的,而張姑娘把這一段容光煥發看成是寶珠對她的尊敬。

袁訓相看嫡女們,就和忠勇王相中他一樣,袁訓是不知道的。而這些嫡女們,因爲表兇的沒有相中,也是一樣的不知情。

寶珠以前在心裡亂掀醋海,人家可是沒有芥蒂。張姑娘就對寶珠更加的親切,再說她的首飾好。

“這是三十年的式樣兒,我母親有一個,祖母也有一個,”這就對着祖母撒嬌上來:“祖母祖母,您看探花夫人的家人都捨得給她,您的那個榴花紅寶石的流蘇,也給了我吧。”

張老夫人看一眼寶珠的碧璽流蘇,嗔怪自家女孩兒:“我的那個哪裡能比!但就是不能比,給你我也還捨不得呢。”

寶珠掩口輕笑,三個人說說笑笑的入座。再看狀元夫人,是早早的就入座。她對着別人的熱鬧不喜歡,張老夫人看着她的不尊重老人,也是一樣的不喜歡。

等今天出了宮門,張老夫人永遠是比狀元夫人身份高的。

張老夫人也不同她計較,上了年紀總是有些涵養的。有人過來倒酒,寶珠倒是如常。先敬過長輩,再對張姑娘一笑:“今天有幸能坐在一處吃酒,除去長輩以外,就是狀元爲大,我們還是來敬她的好。”

狀元夫人愣住,這纔想到長輩爲大。而且狀元光彩以後,授官不過就是個翰林院的修撰。翰林院相當於皇帝的秘書機構,離皇帝比較近,升遷機會比同榜的別人要快,但即使如此,又怎麼能和張大學士家相比。

狀元夫人一面又暗暗罵寶珠會鑽營,一面又後悔上來,卻原來這是個長輩纔是。

狀元十年寒窗苦,狀元夫人要是嫁過去的早,就陪着一起苦。等到成了狀元夫人,也是男人一舉天下有名,狀元夫人只能享受一下俸祿,在親戚鄰居面前得意一下。

本來是這樣的,但沒有想到今年皇后特開恩典,讓女眷們也跟着榮耀一回。狀元夫人出身不高,在所難免的忘了形,把自己看得比在所有進宮的女眷都大,這也可以算常人的思緒。

但層面兒高的人堆裡扮驕傲,算不大不小的失誤。

見到寶珠和張姑娘各舉着一杯酒兒來敬自己,狀元夫人羞愧上來。隨着羞愧又想到另一件事,因爲狀元慣例是授官在翰林院,當丈夫的就對妻子說過,張大學士主管翰林。

狀元后悔不迭的,怎麼敢吃這杯酒。忙端着一杯酒兒去敬張老夫人,口中說道:“看我竟然還沒有敬老夫人,該打該打纔是。”

張老夫人就沒事兒般喝了酒,小小不愉快的插曲就此揭過。狀元夫人這下子知趣很多,在寶珠面前也不敢裝大。

她一旦平心靜氣,就發現寶珠的衣裳比張姑娘這個嬌女還要高貴,狀元夫人又咬住舌頭尖兒後悔,這也不是一般的人家出來的纔是。差一點兒的,自己要得罪兩家人。

這樣一想,就感激寶珠說的那句話:“先敬的是長輩,”狀元夫人是這句話纔得到提醒。她這就謙恭起來,面上陪起笑容,人也殷勤許多。

她們這一桌的外面,是排成一圈的桌子,坐着二甲的家眷。最外面的圈子更大,坐的是三甲的家眷。

有一個人從二甲桌上過來,笑容可掬的撫住寶珠肩頭:“你呀你呀,卻原來是你的丈夫,把我的兄弟擠到二甲裡去?”

這是鎮南王府的嫡長女,閨名叫做嬌鸞,姓蕭。這位蕭嬌鸞姑娘在寶珠後面,握着酒要敬寶珠。她們以前是見過的,寶珠記住別人,別人也記住寶珠。

這一位是今年得的郡主封號,此時親熱和氣的來同寶珠交好,寶珠哪裡敢不從,心中也就透亮,今天這機會可以結交到許多的人才是。

表兇就要做官,以後多一些官眷往來也是正道理。寶珠就忙幹了自己的酒,還漂亮的亮了亮給嬌鸞郡主看,博得圍觀的人喝彩:“探花夫人好生乾脆。”

蕭郡主就得意的去了,臨走又約寶珠:“月底的日子,我們家給兄弟慶賀,要請上榜的人都來呢,你可記得來啊,到時候我再打發人請你去。”

寶珠的伶俐再次出來,笑靨如花:“不敢,不敢讓請,既告訴了我,我自己個兒的可就去了。”蕭郡主見寶珠這般有趣,同她拉了拉手兒纔回座。

狀元夫人看着眼熱,既然是上榜的人都請,這裡還坐着狀元夫人你怎麼不說?

而這個時候,張老夫人啊喲了一聲,指住寶珠笑道:“你的祖母莫不是南安侯府的姑娘?”寶珠正目送郡主回座,見說,輕盈的轉身回來,垂下手笑:“正是呢。”

“哈,這卻是她家的女孩兒?”張老夫人在這裡認得的人多,又同二甲席面上幾個中年婦人們笑,那幾個中年婦人也都是穿金戴銀,儀態不俗。

中年婦人們一起笑回:“是呢,是她家的女孩兒,安家到處報喜,您老人家也沒有聽到不成?”張老夫人就招手讓寶珠到面前來,握住她的手再次細細的看,道:“我和你的祖母年青時好着呢,常一處兒去淘氣,她可跟你說過沒有?”

寶珠心想既然這麼的好,想來也是請過祖母用飯的。但祖母沒有帶姐妹們去,應該是關係還一般。

可人家卻說是十分的好,就是不好,寶珠也得認成好才行。

寶珠嫣然:“祖母常提到呢,是我頭一回見,沒認清祖母您纔是。”她又脆又甜的嗓音,把個張老夫人喜歡得,喜歡都沒處兒去放,更細細的告訴寶珠:“我們家是後兒慶賀,你可記得來啊,別讓我再使喚人去接你。”

又說要讓人接安老太太也去。

那幾位中年婦人也對寶珠頻頻微笑,問她住在哪裡,也道:“我們家裡擺酒,你也記得來纔是。”

這些親戚們多的人家,有些是早就慶賀過,但還沒有慶賀結束。有些是榜一放出來,就忙活進宮的事,只隨便在家裡一請,還沒有認真的去請過。

這是中得滿意才這樣的請,餘下有中的,但中得不滿意的,也就沒有大請的心。

狀元夫人和餘夫人,更拿眼睛放在寶珠身上。

狀元夫人想,今天這風頭,全都讓她一個人出得乾淨。在場的女眷們,還有哪一個有她這樣的風光?

而餘夫人則想,寶珠又換了衣裳,竟然是從沒有見過的衣料。她是從哪裡買來的呢?而且看着又不會少花錢。到底是不會過日子啊,進個宮就這樣大手大腳的浪費。可穿在寶珠身上,卻是越看越好,真叫人不是滋味兒。

又有這許多的人都誇獎她,請她去做客,餘夫人到這個時候也才明白過來,虧得她自認聰明,自認總比別人強,也到此時才悟到,這是一個結交官眷的好機會,而不是在中的低的人面前,顯擺自己兒子中。

她後悔心難得的上來,就想和同席的女眷們吃杯酒兒,也像寶珠這樣和人親香的說幾句話,就牽個頭,舉起杯子來笑道:“列位,我們也吃上一杯,以後走動的纔好。”

有一半兒的人是彆扭的。

從同席開始,這位夫人就問你兒子中在第幾,他兒子中在第幾?大家都是因爲家裡有人中了才能坐到一起,問一問本來沒錯。

可這位餘夫人問過以後,就笑得合不攏嘴的報自己兒子的名次。一下子把別人全都壓下去,這就有點兒不對頭吧?

你能別笑得那麼狠行嗎?

這個席面上坐的人,有不和餘夫人一般見識的,到底她兒子是中在自己兒子前面;還有不理會餘夫人當聽不到的;還有可以理解孩子高中母親心情的;餘下的就都是彆扭的了。

餘夫人舉杯,至少有一半兒的人裝沒聽見,還是在和身邊的人說話,自己挾菜吃東西。餘夫人碰個軟釘子,訕訕的喝了酒,不敢再提。

馮二奶奶在和身邊的人笑語:“寶珠出落的更好。”她身邊坐的是馮大奶奶,馮大奶奶身邊又是馮姑娘們。

馮家子弟也多,這一科下的人多,中的人多,馮家自己包圓了大半桌席面。

馮大奶奶就悄聲道:“就是給小四求過親的那個?”

“就是她。”

馮大奶奶端詳一下,對弟妹笑道:“你眼光是好的,只是求親的能耐不成。”馮二奶奶忍不住地笑:“所以我們進京裡來,以後姑娘小子們的親事全由着大嫂來包辦,我這就先拜託你了。”馮大奶奶笑回:“我才說這麼一句,你就全轉到我的身上來。年前我對你說,相中董學士家的一個孩子,董家和安家是親戚,你可去安家裡說過?”

“忙孩子們科舉,還沒去呢。等過上幾天,寶珠家裡請客,安老太太早就給我下過貼子,再說不遲。”馮二奶奶想想大嫂說她求親的能耐不行,再看蝴蝶紛飛似讓人敬酒也敬別人的寶珠,就更加地笑個不停。

她興致也上來,見寶珠應酬得差不多,就擡起手,想招寶珠過來說幾句,卻見一個宮女走近寶珠,當着衆人笑道:“探花夫人有了酒,去散一散再來的好。”

寶珠今天是十二分的機靈,就知道又有緣故,道:“也好,”離席對着衆家女眷福了幾福,道:“容我逃席一會兒,再來奉陪不遲。”

張姑娘也想出去走走,就道:“我陪你去,”張老夫人攔下來,道:“我還要敬酒,你幫我倒酒是正經的。”

張姑娘頓時明白,微紅了臉重新坐好。

這裡面的小竅門,可不是好懂的。

宮裡的事情,件件都是不能大意的。那宮女獨讓探花夫人出去散酒,卻不對別人說這樣的話,內中只怕是有原因。

但也可能沒有原因,就是讓散酒的意思。雖然寶珠不是酒吃得最多的那一個人。

但如果另有原因,張姑娘是不合適跟去的。

不是老世家,不是常進宮的人,都不會知道這種竅門。

餘夫人就不知道,她很想和寶珠說上幾句,就悄步離席跟了出去。見寶珠和剛纔說話的宮女沿着長廊往殿後面走,餘夫人再跟上時,就有人出來攔住她,面容嚴肅的警告她:“請夫人回去用酒,宮中不奉旨意,不許亂走。”

餘夫人到此還是不能領悟,她悶悶回去,在心裡想,不奉旨不能亂行走,那寶珠是怎麼過去的呢?

第622章 ,請不要再指責我姐姐第591章 ,好孩子請客第431章 ,草包駙馬搶差使第155章 ,弟妹在哪裡?第630章 ,好孩子會師第105章 ,動聽情話第660章 ,二殿下相見第602章 ,小女婿之爭第518章 ,大家好論第495章 ,柳五要人情第438章 ,片言隻語第148章 ,被截胡的金錢第96章 ,道理也許是如此第835章 ,皇帝出遊第316章 ,哄妻手段第835章 ,皇帝出遊第201章 ,相對炫富第796章 ,戰哥最討人喜歡第675章 ,二殿下省悟第450章 ,袁訓給姐丈和親家出的主意第35章 ,誇獎第299章 ,蘇赫逃走第477章 ,袁訓和柳至的情意第206章 ,御史偷窺第597章 ,袁夫人的作主張第35章 ,誇獎第802章 ,東安世子的野心第447章 ,柳雲若大罵袁家第763章 ,父子談心第567章 ,梁山王大捷第741章 ,集市上的流動軍隊第761章 ,柳雲若勝戰哥第471章 ,一羣蠢婦第662章 ,老公事第98章 ,孩子氣的寶珠第173章 ,郡王妃對寶珠的不滿第823章 ,占城第475章 ,安排魯駙馬,發動第781章 ,新人進京第331章 ,祿姐兒還是香姐兒第755章 ,謠言來自安王府第238章 ,郡王亂點鴛鴦譜第27章 ,討好第437章 ,柳家發難第593章 ,魏行的失望第177章 ,嗚嗚和嚶嚶第782章 ,無中生有第124章 ,當初,沒看出來?第753章 ,進家第85章 ,送禮第390章 ,鎮宅四寶第102章 ,訂親第235章 ,父女相見第794章 ,運道差的歐陽容第668章 ,佳祿小夫妻相見第496章 ,修正第214章 ,風波平息第729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31章 ,得寶珠,中狀元第787章 ,送行戰哥第551章 ,被迫送禮第391章 ,煙火破謠言第624章 ,隱瞞太后第764章 ,戰哥小柳是個平手第773章 ,兩面埋伏第277章 ,加壽發飈第174章 ,唯一的弟弟第376章 ,侯爺鬧脾氣第580章 ,黃姑娘求情第150章 ,自己掙下的錢第778章 ,賜婚文家第466章 ,陳年舊事解開第336章 ,營救國公第162章 ,探花!第291章 ,加壽爭寵第688章 ,元皓第二次請客第463章 ,馬浦遭殃第712章 ,福及家人第8章 ,回話第122章 ,嫁妝第471章 ,一羣蠢婦第411章 ,比舅爺輸到家第305章 ,人緣兒第9章 ,探病第655章 ,蕭戰送花示威第533章 ,進家是歡樂的第808章 ,再次報爹到軍中第425章 ,符的風波第553章 ,不中用的女婿第693章 ,可敬可佩第542章 ,一代賢后歸自己第445章 ,兄弟情第177章 ,嗚嗚和嚶嚶第391章 ,煙火破謠言第353章 ,壞蛋不是賣國賊第127章 ,撞見第510章 , 不把皇后放在眼裡第173章 ,郡王妃對寶珠的不滿第499章 ,集市風波第632章 ,難怪我瘦了
第622章 ,請不要再指責我姐姐第591章 ,好孩子請客第431章 ,草包駙馬搶差使第155章 ,弟妹在哪裡?第630章 ,好孩子會師第105章 ,動聽情話第660章 ,二殿下相見第602章 ,小女婿之爭第518章 ,大家好論第495章 ,柳五要人情第438章 ,片言隻語第148章 ,被截胡的金錢第96章 ,道理也許是如此第835章 ,皇帝出遊第316章 ,哄妻手段第835章 ,皇帝出遊第201章 ,相對炫富第796章 ,戰哥最討人喜歡第675章 ,二殿下省悟第450章 ,袁訓給姐丈和親家出的主意第35章 ,誇獎第299章 ,蘇赫逃走第477章 ,袁訓和柳至的情意第206章 ,御史偷窺第597章 ,袁夫人的作主張第35章 ,誇獎第802章 ,東安世子的野心第447章 ,柳雲若大罵袁家第763章 ,父子談心第567章 ,梁山王大捷第741章 ,集市上的流動軍隊第761章 ,柳雲若勝戰哥第471章 ,一羣蠢婦第662章 ,老公事第98章 ,孩子氣的寶珠第173章 ,郡王妃對寶珠的不滿第823章 ,占城第475章 ,安排魯駙馬,發動第781章 ,新人進京第331章 ,祿姐兒還是香姐兒第755章 ,謠言來自安王府第238章 ,郡王亂點鴛鴦譜第27章 ,討好第437章 ,柳家發難第593章 ,魏行的失望第177章 ,嗚嗚和嚶嚶第782章 ,無中生有第124章 ,當初,沒看出來?第753章 ,進家第85章 ,送禮第390章 ,鎮宅四寶第102章 ,訂親第235章 ,父女相見第794章 ,運道差的歐陽容第668章 ,佳祿小夫妻相見第496章 ,修正第214章 ,風波平息第729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31章 ,得寶珠,中狀元第787章 ,送行戰哥第551章 ,被迫送禮第391章 ,煙火破謠言第624章 ,隱瞞太后第764章 ,戰哥小柳是個平手第773章 ,兩面埋伏第277章 ,加壽發飈第174章 ,唯一的弟弟第376章 ,侯爺鬧脾氣第580章 ,黃姑娘求情第150章 ,自己掙下的錢第778章 ,賜婚文家第466章 ,陳年舊事解開第336章 ,營救國公第162章 ,探花!第291章 ,加壽爭寵第688章 ,元皓第二次請客第463章 ,馬浦遭殃第712章 ,福及家人第8章 ,回話第122章 ,嫁妝第471章 ,一羣蠢婦第411章 ,比舅爺輸到家第305章 ,人緣兒第9章 ,探病第655章 ,蕭戰送花示威第533章 ,進家是歡樂的第808章 ,再次報爹到軍中第425章 ,符的風波第553章 ,不中用的女婿第693章 ,可敬可佩第542章 ,一代賢后歸自己第445章 ,兄弟情第177章 ,嗚嗚和嚶嚶第391章 ,煙火破謠言第353章 ,壞蛋不是賣國賊第127章 ,撞見第510章 , 不把皇后放在眼裡第173章 ,郡王妃對寶珠的不滿第499章 ,集市風波第632章 ,難怪我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