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身世披露

掌珠慌上來,向房中尋找能抵擋的東西,卻見到房門後門閂也沒有。這就門也關不閉,又去尋針線筐中剪刀,也沒找到。

幾步慌亂,男子已到門口。孔雀藍色錦裙秀雅的往後躲避,激得他涎笑不止。“哥哥來也,”就要撲,身後跳出一個人,跳得太快,面容一閃似影子,他高舉棍棒,叫着:“打死你打死你!”

把男人砸到後,又是二、三十棒敲個不停,地上頓時污漬一片,而後來的男子還抽風似的不住手。

“四叔,他死了吧?”掌珠呆滯地問,有什麼又酸又熱拱動着她。來的不是別人,是和掌珠素來不對盤,主動示好還不久的韓四老爺。

見說,四老爺住手,他久慣於執酒杯,不習慣打人,柱在棍棒上呼呼喘氣,眸中在房中一掃,問道:“這裡沒有私房錢吧,世拓媳婦,你往這裡來做什麼?”

說過面上一紅,暗叫不妙,把自己猜測說出,世拓媳婦是個爆性子,她能喜歡?

掌珠垂下頭沒有發怒,她一路行來不容易,間中見到燒殺搶掠,好幾回險險的躲到道邊房內戰慄如篩。但怕這一次不來尋找,再沒有尋找姨媽和明珠的機會。

四老爺嘀嘀咕咕,拿話解尷尬:“大哥先往我家,再去三房裡告訴三嫂離家,我出來就見到你一個人出來,我尋思着別遇到什麼人,就跟了來。”

“多謝四叔救我。”掌珠蒼白着臉,施了一禮。

四老爺噎住,生氣的掌珠他見過不少,客氣的掌珠頭回見。打個哈哈:“咱們走吧,家裡一定在着急。”邁步的時候,眼角見到地上那人腦袋都扁了,“啊”,慘叫一聲,四老爺拔腿出房門,在外面難爲情,往裡喚:“世拓媳婦,跟上我。”

叔侄男的在前,女的在後,往外面走去,擡頭,就叫一聲苦。

又是幾個男子,都揹着大包袱小包袱,一看就是發亂財的。方家出房門就是街,沒個院子能遮擋,男子也同時看到一個文弱的老爺,一個美貌的婦人。

怪叫一聲,讓那白生生的面龐刺激得興奮急升:“小娘子!”撒丫子奔來。

四老爺頭一個照面也是怕的,但英雄豪邁莫明的出現,高舉棍棒:“世拓媳婦快走!”他先當英雄,再想到已答應家人出頭頂罪,反正是個死,這樣死還榮耀許多。頭一個,侄子面前有人情。第二個,家中老小得照顧。第三個……

“四叔,我和你一起!”耳邊掌珠堅毅起來的嗓音把他心思打斷,掌珠向地上尋半截棍棒,因半截,就握在手中剛好,挺直腰桿:“要走一起走!”

四老爺錯愕,沒讓花酒淹沒的僅存文人習氣發作,尋思此處當有讚賞,大聲道:“好樣的!”但此處讚賞不是時候,男子們已到面前。

“看我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還沒有說,就見到一道白光沖天而起,北風本就寒冷,白光更追魂去魄般自地獄裡來,四老爺眼前只一亮,隨後他因害怕狂舞棍棒而什麼也沒看到,“呀呀呀!老爺我殺了你們!”

一個人冷冷在不遠處看着他,帶着幾絲嘲弄。在他的腳下,倒下那幾個男子,皆在血泊中。

蒼十七擰眉頭,不去管傻氣透了的四老爺,冷冰冰問掌珠:“是袁家的大姑奶奶?”蒼十七在寶珠後面進京,窺視袁家已久,見過掌珠。

掌珠驚喜交加:“是四妹妹來接我?”

蒼十七嘴塞。他羞於回答是讓袁家二爺擠兌住,說好男兒要名聲,就當多救人。更不願意說他讓女人指使,乾巴巴冷淡淡:“嗯哼!”

……

皇帝退到內宮中,端坐在他起居的宮殿裡,面色鐵青打量面前的人。

兩個太監,都服色不低,年紀也有,一看就是宮裡侍候久的人。

“高無用,楊無德,朕沒有記錯,你們是跟過太妃的人吧?”皇帝語帶諷刺。

高無用楊無德恭恭敬敬垂下身子,在他們身後各跟着十幾個大小太監,手裡都有武器,虎視眈眈盯着皇帝。

公鴨嗓子響起:“皇上明鑑,奴才初進宮時,是在太妃的宮裡。”

皇帝不屑更濃:“朕也知道。”

高無用楊無德聞言一驚,迅速向皇帝面上看看,再看明晃宮殿裡除去自己等人的倒影,再沒有別人,重新放下心。

齊齊垂首:“奴才們送皇上一程,吉時已到,請皇上登天!”

從這裡遠聽,還能聽到外宮打鬥的響動。宮中皆是琉璃瓦,北風把互相映射出的影像傳播開來,皇帝這裡也似能見到兵戎相見,刀斧精兵。

像一卷砸爛了的兵馬圖,又像平地驚雷炸出乾坤不平怒,皇帝認爲這不平怒是他的纔對。

因怒,而更顯嘲笑,手扶金制盤龍扶手椅,靜如停淵中風雷暗隱的氣勢不減。

“奴才們,登天的吉時,可惜了給你們用。”

面前這個人,鬢髮微白,面容保養出來的紅潤如中年,但他統攝天下數十年,每一句話都讓作亂的太監們心驚。

高無用楊無德就下意識又扭頭看腦後,這一看,魂飛魄散。適才看過內宮太監散亡各走,除去他們這些人再沒有別人。但現在呢,一批甲士無聲無息出現。作亂的太監們有多少個,甲士們就有多少個。

一對一,手中黝黑長劍,因黑而反光寒光等易讓人發現的全沒有,似一把頑鐵抵在太監們後心。

高無用回了頭,嘴巴一張,面色一驚,沒了氣。

楊無德回了頭,嘴巴一張,面色一驚,沒了氣。

太監們盡皆倒下時,任保帶着小太監們走上來,向皇帝行個禮,兩個人一組,無聲無息把太監屍體拖走。

除去剛纔的對話外,後面的一切,都發生在無聲無息中,像這裡上演的是一出默劇。

有陣風吹過,把簾幔拂動一閃,再看甲士們,也消失無蹤。宮殿裡像是一直只有那個老人,身着繡金龍在天飛騰若雲的玄色衣裳,靜靜的做了一場夢。

翠羽輕輕滑來,中宮出現在殿口。微微含笑欠身一禮:“天晚了,請皇上就寢。”皇上有了笑容,走來扶起中宮,有意無意的,手指與她的手指相扣住,攜手往後殿裡來。

相較於外宮的殺戮,內宮溫暖如春。銀霜炭燃出金爐香,還是那綺麗奢華的宮闈。

服侍中宮的女官和宮女半個也不少,皆在這裡。她們上前服侍,淑妃從偏殿中看了看,見那一對人一個徐步,一個若有所思,但不管眼神不是對上,也渾然如一體,是打擾不能的一對,她躡手躡腳又回去。

龍牀上,皇帝和中宮歇下,但都沒有入睡。大睜着眼睛,皇帝忽然道:“知道嗎?外宮裡至少有一萬出去的亂兵,”

中宮柔聲,給他掖掖被角:“哪怕十萬亂兵,百萬亂兵,皇上在哪裡,臣妾就在哪裡。”

稍停,皇帝問:“袁家,是你什麼人?”

金爐中香,似乎滯上一滯。

中宮帶着笑容,毫不奇怪有這樣的一問,又像早就等待這樣的一問,陷入回憶般的恍惚:“是臣妾的嫡親侄子。”

“爲什麼你瞞着朕?”皇帝問的倒也沒有責怪的意思。他是愛吃醋的少年,應當明白中宮有她的爲難,皇帝也有自己的考量。

這該怎麼回答呢?

回答宮規森嚴,怕扯出舊時不好的事情?

回答這事情進宮時就瞞着的,後來再說不覺得方便?

皇帝正在猜測,中宮坦然地道:“怕離開您。”

這真是個新鮮的答案,就皇帝和中宮的年紀來說,說這種類似情話的機會不多。出乎皇帝的意料,也是中宮的坦白,皇帝失笑:“是這個原因。”

他坐了起來,目光灼灼全無睡意。問出這種問題,又身處亂中,中宮也睡不着,同坐起來,斜倚在他肩頭上,眼神兒迷濛,還似在回憶中。

“你幾歲離的家?”悠悠的問話似簾下一籠微淡月,水般盪漾着。

中宮淒涼上來:“不記得了。”

皇帝奇怪,掃一記眸光過來,中宮強打精神:“被賣的時候也許是六歲,也許是七、八歲,”她很自然的就說出來,在她的潛意識裡,早覺得會有這樣一天。也許在她的夢中,曾這樣傾訴過。

因此說得全無芥蒂,只是思索不易,把眉頭顰起。

“讓賣了又賣,路上過了幾個年都不記得,到我養父家中,爹孃給我定下年紀,就從那開始記起。”

路上的秋風,中宮衣單薄寒,因爲冷,以爲過了一個年。真的冬天來了,聽到鞭炮聲,又以爲過了一個年。春寒料峭,又不知道是什麼季節。

她記得的不好的回憶,不願意去想。

“你應該早告訴朕。”皇帝略有指責。

中宮苦笑:“臣妾的身臣,爲宮規不容。”

“不要提宮規,朕頭痛。”皇帝話中一層一層的憤怒上來:“朕也不想再仁德,朕對天下人太仁德了,養出一幫子禍患。”

如果是太子在這裡,太子會附和,會有相同的惱怒。但中宮不是,做爲不涉政事的人,她留有幾分清明。

見燭光下的老人青筋爆出在額頭上,她擔心他的身體,也擔心他的心情。應該勸幾句,又有什麼系得中宮不開口爲好。這是直覺,是警覺,是中宮在皇帝身邊幾十年最好的護身符。

他在氣頭上,消消氣再勸不遲。中宮這樣想着,又依偎過去。肩頭,多出來暖暖的手臂。調侃的語聲也同時響起:“你應該怎麼謝朕?朕成全了你。”

中宮莞爾的很輕鬆。

多年舊事一吐爲快,還是向她的枕邊人,而他表示他早就知道。隨着話,有種叫親情的親暱——夫妻處久了都有親情吧——在兩個之間升起,把他們並肩靠坐間的縫隙填得滿滿。讓他們忘記外宮裡有無數的亂兵,就是沒有亂兵,現在也是正月裡的冬天。

春天,早早的出現在這裡。

皇帝越說越得意。

“對着鏡子照照去,看看你們的鼻子和眼睛不像嗎?昭勇將軍和瑞慶和太子都有相似的地方,朕就奇怪除了朕,怎麼全眼神不清,都沒有看出來。”

中宮忍俊不禁。

身邊的人眉頭飛揚:“你得好好謝朕,你想天天見到他,太子舉薦他當公主師,勸諫的人多了,太子不能全擋着,往朕這裡來說,是朕攔下來,他能一直進宮。”

中宮眼眶有點兒溼。

“還有他當探花,還真敢誇口,沒下場就和阮英明胡吹,”皇帝在這裡更自得:“朕親筆點的!”

這的確是皇帝的功勞。

一甲三名,從狀元到榜眼到探花,全有運氣的成分在對。有的皇帝見狀元名字起的不對他胃口,哪怕文章再好,也能落到二甲裡去。

就沒有殿試那天,皇帝當殿點探花,袁訓中探花,也還是要皇帝親點。

中宮又要笑,埋怨着侄子:“年紀小,這牛本不應該吹。”

“我倒覺得他吹得好,有膽量,也有底氣。他後來去從軍,朕高看了他一眼。”

中宮抱了抱手臂,對皇帝這句話她就不接。她輕聲道:“總算他要回來了,不過,”電光火石般,中宮向皇帝喜盈盈望去,想到什麼。

外宮裡的兵亂,中宮卻看不出皇帝的慌亂。還有能收到消息,太子和公主、皇太孫全安然出城。

以中宮對皇帝幾十年的瞭解來說,不信他在皇權將倒時,還能和自己有說有笑。真的兵臨階下,生死將至,誰還有這個閒心思?

再說皇帝仁政幾十年,就從他對福王來看,算有仁有內。中宮前半生顛簸流離,也遇到過好心幫助,後來歸還也找不到的人,就她來看,仁自有仁的好處。

也就相信不會百官全是賊,百姓皆亂兵。

這是她從袁訓就要回來,卻大半年不見人影中想到的。

他的母親在京裡,他的寶珠也回京,他的寶貝孩子,加壽懷瑜懷璞佳祿佳福全在京裡,他應該快馬加鞭趕回來抱加壽,再讓加壽糊他一臉粥纔是。

“撲哧”,想到這裡,中宮一笑。

把皇帝的吹噓打斷,皇帝奇怪:“朕給他升三級官很好笑嗎?”中宮省悟過來,皇帝已吹到袁訓從軍的事。中宮掩飾道:“臣妾笑的是皇上太疼他,不應該升太多,讓他在軍中呆着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讓他後悔去吧。”

“外戚像他這樣很不容易,朕賞識他。像柳至,他也有一身抱負,但家拖累他,他去不了。太子府中有很多得力的人,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不能去。梁山王讓補兵補兵,他只是不好直說補將軍,朕明白,袁訓去了,也就算給梁山王一個交待,他後來公文上再也不說缺人用。”

中宮好笑:“缺兵不是許他自己招?他還往京裡來哭窮,明擺是要將軍。”

“太子這一回給他二十幾個,梁山王應該滿意。他是辛苦的,他要他的兒子接替他,朕也能體諒。誰不護兒子呢?”

皇帝在這裡,心思悠悠想到太上皇。他對他的太子相當的疼愛,疼愛到歷史少有的父子同政,還相安無事。這緣與他的父皇,太上皇算寵愛太妃,卻從不肯答應更換太子。因皇帝得到的是慈愛,他對太子的也如此。

福王?

同是太上皇的兒子,太上皇賞賜他金錢無數,皇帝亦能明白太上皇賜他福字,是望他安樂一生。

要是那個假的是真福王,也就沒有這外宮中的事情。

心情忽然就不好了,皇帝略搖頭,把福王從腦海中驅趕出去,又想到一件事可以賣弄:“袁家的生下頭生女,看把你急的,好幾夜沒睡好,”

中宮笑得跟孩子似的,幾十歲是嘻嘻那面容。

“接來了,我就知道你要想主意,許配皇太孫,受了柳家很多氣吧,要不是朕作主許的,柳家他能安生?”

他眉眼兒全是滋潤,冬夜漫漫,有滋有味的和中宮吹個不停,中宮越看自己想的越對,油然的可憐了他。

辛苦一輩子,猜忌還這樣的多嗎?

可憐你身爲皇家人。

……

“掌珠啊,你回來就好。”安老太太握着掌珠的手,又說起來。掌珠從沒有得到老太太這樣的慈愛,好在不是愛哭的人,一直是喜歡。

她們現在離京最近的小鎮上,有三間房子住還是太子親指,同出城的一般百姓們,都住帳篷。帳篷也來得奇怪,跟早備好似的。天寒地凍的有地方睡,也就沒有人多想。

房子少,袁夫人帶着孫子們和福姐兒住一間,老太太帶着寶珠、加壽、佳祿住一間,餘下的是家下人等擠着。

方姨媽母女在角落裡,支着耳朵聽着,卻不來兜搭。

掌珠回來後見到她們,果然門閂在方明珠手裡,另一端禇大路擺弄着玩,掌珠什麼也沒有說,來見老太太。

當時出城,又安排地方住,亂哄哄的不好說話,晚上安定,老太太叫掌珠過來說話。

“祖母,出事了,你不趕緊尋寶珠逃離開,寶珠和你同在王府做客,離您最近,你尋我作什麼?”掌珠半帶埋怨。

下午回來才知道,安老太太是同文章侯府的人一同出的城。安老太太回道:“我想你呀,着二不着兩的,”

旁邊輕拍着加壽睡覺的寶珠一樂,掌珠一本正經聽着。

“你又不喜歡你的家,你不喜歡他,他們也未必肯帶你逃命去,這種時候我不要你,寶珠管大事呢,沒功夫管你。”

掌珠爲寶珠打個抱不平:“祖母,還是寶珠尋到的我。”

“玉珠也是她尋到的,你們呀,還是寶珠最中用。”安老太太說過,又撫着掌珠的手,關切地問:“你四叔救的你?”

“多虧了他不是?”掌珠露出感激。

老太太心滿意足,出神對房頂:“這就好了,寶珠我是不擔心,就是當什麼二爺,嚇我一跳。”寶珠向掌珠眨眨眼。

老太太又道:“玉珠本來我也不擔心,今天卻讓我擔心。但說一千道一萬,掌珠你現在倒不用我擔心,你四叔是個怕死膽小的人,怎麼倒去救你?是你們現在好了,幾時好的。”

掌珠肅然:“早就好,我們家受連累不能進宮,就沒能及時告訴您。”

“那就好,哎,你說你吧,你去取什麼私房,要去那個街,那個地方,”老太太聽四老爺說的,在這裡把地址說出來。

方姨媽母女震驚!

那是她們的家啊。

哪裡有私房?

只能是掌珠去尋她們纔是。

方姨媽母女是剛亂的時候,有人示警都無人放心上,她們是單身女眷,安全上第一,又有大路是他爹的根,不敢有閃失,當時就去了袁家,得以和袁夫人同行。

太小心,反而無險只有驚,見到很多的亂,方姨媽腿都嚇軟,是方明珠這經過亂戰的女英雄把她攙扶着出城。

那亂勁兒,掌珠還敢去尋?

方姨媽張口結舌,不知道怎麼說纔好。方明珠覺得心腸肝肺全軟下來,就骨架子還支着,還想着掌珠以前瞧不起她,撐着不肯丟。

掌珠原地尷尬,也不去看方姨媽母女,兩下里三個人面上結了冰似的,只有老太太一個人直說到結束。

“我要去看玉珠了,這孩子真讓人心疼。寶珠,你去不去?”老太太喚道。

加壽和佳祿都睡着,寶珠就和她同去。出去到門外,寶珠悄聲道:“祖母,你是有意的吧?”老太太裝耳聾:“什麼?”

“姨太太在呢,你要說,怎麼不明說大姐去找她們?”

老太太把柺杖敲得當當響:“她們自己的事情,由她們自己去說,我老了,我不管。”玉珠就在隔壁房裡,老太太走過去時面上表情依就,沒有什麼代玉珠難過的意思,寶珠暗想,還是祖母對世事更明白。

……

老太太和寶珠出去後,房中方姨媽也好,掌珠也好,明珠也好,都覺得喘氣難上來。掌珠想走,但文章侯府沒有分到房屋,住在帳篷裡。男一起女一起,掌珠感激,卻不想見四太太。四太太看到四老爺是救她去的,跳起腳當時把四老爺罵個狗血噴頭。

老太太把掌珠帶過來,讓她和寶珠住着。

又有加壽佳祿睡着,掌珠不是不信方姨媽母女,但她也幫着看一看。

還有出去作什麼呢?這不是掌珠個性。自己躲着姨媽和明珠?掌珠再不自在,也只默默坐着。

打破動靜的是精力旺盛的褚大路。

“給,”他得到母親的允許,把他的點心送一塊過來。 щшш● тTk an● ℃o

微黃,散發着紅棗豆子香氣的點心,讓掌珠心頭一熱,就要哭時,方明珠自言自語:“去尋什麼呢?不怕死嗎?不怕失了名節嗎?”

方明珠就是道謝,也說不出那味道。

掌珠讓她激得淚水縮回去,接過點心面無表情。用方明珠的話就點心。

“我們好着呢,小心你自己纔是。我們大路啊,有寶珠疼他。生下來就有兩個奶媽,還有兩個小子跟着,有寶珠呢,你多想什麼!”

掌珠火了,是個泥人也能出來土脾氣吧。點心一口吃完:“誰去尋你,我是路過!”

“你哪兒不好路過,偏從我家裡過!”方明珠也火大,你還不承認是尋我們。

“我喜歡,我不巧,從你家門前過!”掌珠反脣相擊。

方明珠惱上來:“以後認清路,別從我家過!”

褚大路急了,再掏出兩塊點心:“一家一塊,不要吵,我還有!”

…。

玉珠姑娘在家人住的房裡,常府曾要來接,讓老太太勸退。衛氏梅英紅花等陪着她,玉珠伏在炕上,一言不發。

“老太太來了,”紅花悄悄地說,都怕嗓音大了驚嚇到她。

玉珠披衣坐起來,比回來的時候鎮定的多:“我好多了,都別擔心。”

老太太向炕上坐下,心疼的道:“大難來時各自飛,你有四個妯娌這就傷心,寶珠有八個呢,她就不傷心。”

“祖母,您這是勸我呢,還是氣我呀。”玉珠俯身抱住老太太手臂,眸中又有傷痛:“我就是沒想到,平時看着好好的,爲了逃命,你推我擠的,我也沒想到,這是搶東西的時候,二嫂平時看着很好,闖到我房裡就奪玉瓶,她出身書香門第,我一直敬仰她,”

說着就要傷心,老太太打斷她:“你們一家子唸書的,文人多劣性,你這才女不知道?那個那個趙什麼來着,娶個大才女的,當衣裳買書畫的那個,寫一本金石錄,”

寶珠含笑道:“趙明誠。”

“是他!李清照嫁虧了人!那生當做人傑,死亦爲鬼雄,說的不是他嗎?他當一城之官,人家把城圍住,半夜裡他用繩索繫着,棄城而逃,這是不是大文人?還有那個……”

老太太舉了好些例子,把她幼年讀的詩書全用上,又指寶珠:“都不如寶珠,還能騎個馬去救人。玉珠,你不要生氣了,她們是妯娌,不是你房裡的人。”

玉珠喃喃:“沒想到啊,真沒想到……”

“二爺,”有人輕喚,寶珠出去,見是萬大同。這是寶珠打發進城看宮中圍得怎麼樣,寶珠便問他:“皇上娘娘好嗎?”

“一萬五的人在外宮裡,我聽他們商議把內宮一把火燒了,”

寶珠身子一晃。

“後來又怕玉璽燒燬,我回來以前,聽他們還沒商議好。”萬大同覺得這不能安慰寶珠,訕訕再道:“和我同去的人去回太子,您不用擔心,太子總有主意。”

寶珠茫然,皇上娘娘在一天,太子殿下就投鼠忌器。而這樣忌憚下去,總擔心皇上娘娘玉石俱焚。

中宮曾說過的話浮上寶珠心頭。

這是亂初,寶珠就想到的。

如雷鳴電閃深印過來。

當時中宮對着懷瑜懷璞笑得見牙不見眼,再無遺憾的口吻,告訴寶珠:“見到他們,我安心了。有一天我走了,有太子送我,瑞慶送我,還有懷瑜和懷璞,這輩子就值了。”

中宮一生的濃縮,就是爲了弟弟有後代。她雖還有侄子袁訓,但和他開枝散葉大不相同。有懷瑜和懷璞,纔是最重要的。

娘娘離去的時候,身邊怎麼能沒有孃家人?

這裡沒有閒房子,寶珠讓萬大同去休息,站到院下吹着風想心事。

中宮娘娘對寶珠的點點滴滴浮上心頭。

她曾給表兇相看許多貴女,但表兇執意娶寶珠,她也沒阻攔。中宮要真的阻攔,傷心了難過了,寶珠相信表訓也不敢強擰着。

成親那晚,她冒風險出宮來見,就爲喝寶珠一碗茶。

爲加壽爲懷瑜懷璞爲……就是太子的孩子,以寶珠來看,也不能相比。她做了這麼多,只一個小小願望,就是他年西去,身邊有孃家人。

中宮要的是男孫,但這種時候,送懷瑜懷璞去,她不會安心。寶珠也不會送。袁訓不在這裡,就只有寶珠去了。

她不是盼中宮西去,就像上年紀人早早打一口壽材一樣,寶珠願意去。

這事情是不是很可笑,很不對,寶珠不去管。人過度關注一件事情時,常把別人的眼光,別人的想法全忘記。

由這個又想到娘娘和皇帝在宮裡擔不擔心?如果殿下願意有人通個聲氣兒,寶珠願意。

披着雪衣出來的,這就不用擔心衣裳不周,來見太子殿下。

……。

明亮的燭光下,太子面容平靜。就他來看,這件事情到此可以結束。一天裡,他遇見過居心不良的人,也知道鎮南王揪出許多的內奸,也見到義勇奮身的壯士,極大的安撫太子受福王傷害的心。

太子也是人,皇帝也是人,也會受傷害,也會做錯事。

“是時候找個人去知會父皇,臣民們大多沒有負他,這就平亂吧。”案几一角,有幾封公文帶着泥塵焦灰,是蕭觀來的。

小王爺離此兩百里遇到支援福王的人,殺個不亦樂乎。沒有再多的人,太子又得一次安慰。看來不是天下將傾,也不是朝綱要倒。

他來想進宮的事,進京是有暗道的,進宮也有暗道,但這個人要能說服皇帝才行。太子對福王的恨有多深,皇帝對福王的恨就是成倍。太子是親眼見到臣民一心,皇帝他沒看到。去的人要深得皇帝信任,又要膽大能言。

“殿下,袁將軍夫人求見。”

太子微愕,見窗紙外面黑似濃雲堆卷,暗夜沉聲。袁將軍夫人來見自己,又有事情了。

太子懶懶,他累了一天,心累身累尋思累,盼着寶珠進來說些提氣的話,給殿下開開心懷。

“殿下,您要人去宮裡嗎?”

太子殿下幾乎跳起來,你是本殿下肚子裡的鬼嗎?你怎麼知道!

寶珠還在猜測他的心思,想法子勸服他答應:“娘娘在宮裡必然安好,但沒有親人陪着。”

頭一回,寶珠把自己上升到太子的親戚,太子天縱聰明,短短兩句話就猜出來。

眸子微閃,寶珠怕他多心,又補充道:“殿下自有妙計,區區反叛不算什麼。但娘娘陪着皇上在宮裡,不能天天去問候,我想殿下必然有進宮的法子,如果殿下答應,允我前去,”

吞吞吐吐說到這裡已清楚,就此截斷。

太子殿下斜一眼寶珠,斜一眼公文。再掃一眼窗外,隔窗能見到帳篷外篝火,是太子命升來取暖的,這個年初六過的,而且是瑞慶大婚,亂成一團糟。

公主是皇家人,攤上這事她沒法抱怨,太子愛惜百姓的心起來,憐惜起百姓們來。天寒地凍全住外面,家也沒法回,再這樣住一天,太子滿心裡不舒服。

“你知道說什麼嗎?”太子把寶珠問得犯糊塗。寶珠也飛快明瞭:“請殿下吩咐。”太子殿下又收回話題,換了一個:“爲什麼你要去?”

這不是上趕着討東西吃。

寶珠解釋:“我丈夫不在家,孩子還小。”

太子啼笑皆非,忽然想到要是表弟娶的不是她,這會兒還找不到人去了?太子撫額頭,幸好,當年也就相中的是你。

表弟亂花入眼看了一堆人名,看人是前面四、五個後,再也不肯看,說脂粉薰得難過,後面是中宮自己看的,中宮看得滿意之極,袁訓跑回安家不聲不響相中一個,回來就說成親,一報家世,把中宮算氣得夠嗆。

袁夫人勸,因爲這親事是她兄長定的,太子也說自己看着好,給他吧。中宮才答應。

後面的事情,太子還真沒想到。

她跟去邊城,力抗蘇赫,生孩子一長串子,這又打算去給中宮當送老人。

當年要是母后阻攔,自己不勸,袁夫人擋不住,今夜也就沒有人站自己面前了?

太子輕輕地笑起來,與無聲處聽驚雷,可以形容自己的表弟妹。

“你讓我想想。”太子打發走寶珠,毫不猶豫取紙箋,寫了幾個字,叫進來人:“讓昭勇將軍來見我。”

……

袁訓回來是第二天夜裡,寶珠哄着加壽睡覺,給她唱着兒歌。她去看的是中宮嗎?在她心裡是照顧她以後的加壽,孩子們中,夫妻最擔心的都全是加壽。

袁訓是個男人,自由度相對高,知道受束縛難過。寶珠嫁給他,婆婆把家務交卸,想袁父去了,寶珠自由度也高,對加壽還沒有期望,她的日子就不由當父母的期望,都說鮮花着錦,當父母的牽掛到成心頭痛。

寶珠不許有妾,袁訓沒有納妾,加壽卻要六宮爭寵,見女兒睡着有天真的微笑,當母親的暗暗禱告,一直這樣的笑該有多好。

長大了,二十歲,三十歲,一直就這樣。

門,讓推開,猶有雪,猶有風。風助雪勢,雪花裹着熟悉的身影。

他盔甲在身,似戰神凜凜傲視天地,獨看向房中是溫柔如水。溫柔和他滿身冰霜相對立,卻和諧的融合,一個對外,能抗風雪,一個對內,以對寶珠。

忽然而至的驚喜,可以把一切寒冷擊成粉碎,寶珠對冒出來的北風不再皺眉,只站起用身子擋在孩子們面前,炕上,加壽和佳祿頭碰着頭,睡得正香。

癡癡的。

他也癡癡的。

一眼望去,兩個癡人。

一旁搭着榻,老太太和掌珠睡在這裡,搭了個簾子。屋角,睡着方氏母女,也有個簾子。這真是亂了套,袁訓本不能進來,但他眼裡只有寶珠,不管不顧的走進來。從寶珠肩頭看到兩個女兒,袁訓直了眼睛,壽姐兒?

他的最寶貝女兒在那裡。

最好看女兒香姐兒也在,袁訓想想,還是加壽最可愛。

但提醒他繼續進來,他不進來也不行,門開着北風呼呼。

老太太看似一動不動,卻把掌珠耳朵掩住。掌珠白天去幫公主給人看傷,累得不行,真的沒醒。方姨媽睜睜眼,又趕快閉上,以後就一直這樣。

袁訓關上門以後,看到兩道簾子,就知道有外人。但這不能壓抑住他的深情,把寶珠抱住,寶珠呲了呲牙。

袁訓悄笑,輕手輕腳把盔甲去了,還是有動靜,反正也沒有人醒。腿上護甲最後放下,把寶珠緊緊摟到懷中。

“想不想我?”

窗外北風助着低而急切的嗓音滿了一屋子,老太太嘴角微勾,方姨媽也有了一絲笑容,她的手也蓋着方明珠的耳朵,方明珠動也不動,悄悄的也有笑意。

什麼動靜也沒有。

唔都沒有。

寶珠輕輕的揉在袁訓懷裡,晚上光光的一個髮髻,只有必用的兩根簪子在,這就放心地袁訓肩頭蹭來蹭去,柔柔地笑着。

房裡升着火盆,但剛纔的融融遠不及此時的融融。剛纔融融是火光暖,現在融融是心頭暖,由內而外。

北風呼嘯中,房中有這樣的暖,是人生極樂。

“爹爹!”加壽歡快的小嗓音把它打斷。

加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從被子裡要出來,又小心地照顧到香姐兒,費了點兒事出來,袁訓已走到炕前等候。

加壽認認真真把他看了,認定這是爹爹也不是做夢,歡歡喜喜的張開手臂過來。袁訓摟住女兒,面龐碰到女兒放在肩頭的小手,“噝,”加壽有一聲痛呼。

袁訓放開她來問,加壽扁扁嘴兒:“懷瑜咬了我。”傷處給母親看過,得了母親好些親親,這就獻寶似給父親看,雪白小手臂上,幾個印子,隱隱泛青,有的破了皮。

袁訓心疼得不行,虎着臉向寶珠問:“把懷瑜叫過來。”

“已經不疼了,懷瑜要救母親,他才這麼高,”加壽比劃着,小臉兒笑靨如花,擠到袁訓懷裡:“您別打他。”

在袁訓懷裡蹭幾蹭,加壽開開心心,小手摸摸他的下巴,再摸摸他的胸膛,想到了,讓開一半來,看看佳祿,道:“二妹沒醒呢。”望向寶珠:“這一半兒給你。”

寶珠走上來,沒有坐,張手臂把父女抱住。

袁訓久久的沒有動,他的加壽會疼弟弟,會疼妹妹,他應該喜歡纔是。但正因爲會疼別人,更讓袁訓歉疚於心。

加壽回京前是什麼模樣?她不是袁懷瑜袁懷璞那樣的淘氣,也獨霸家中,無人可比。現在呢,懂事了,長大了,漂亮的小姑娘,但父親疼愛還要想到弟弟和妹妹,這可以安慰全天下當父母的心,卻讓把她如珠似寶看待的袁訓難過。

袁訓一動不動,一直抱着女兒不鬆手。他還沒有把女兒疼愛成頑劣的,加壽就成了小大人。姑母會教的好,但侄子此時不領情。

他盼着的加壽式淘氣,想着的糊滿臉現在全沒有了,是不是也意味着加壽的稚氣就此沒有。

如果不是中宮困在宮裡,袁訓一定會怪中宮。現在他沒有地方怪,就把加壽摟得更緊,輕輕的搖着,加壽幸福的閉上眼睛,打個哈欠,睡意襲來:“爹爹,如果是做夢,你明天夜裡還要來的喲。”

小面龐上,有了甜甜的一笑。

------題外話------

近來,上午寫更新,下午工作,休息時間很少。晚上改出版。時間分配彙報完畢。

第287章 ,御賜蘇家親事第603章 ,回鄉祭祖第204章 ,擔起自己的責任第838章 ,第372章 ,一視同仁第173章 ,郡王妃對寶珠的不滿第385章 ,倒運的歐陽家第586章 ,丁前夫人來拜年第700 一十五章,齊王反擊第591章 ,好孩子請客第98章 ,孩子氣的寶珠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722章 ,齊王的新主張第489章 ,太子表白第319章 ,寶珠的話在情在理第99章 ,做紅包第270章 ,接加壽的人到了第463章 ,馬浦遭殃第38章 ,消息確定第394章 ,親戚幫忙心頭暖第271章 ,加壽定親第388章 ,防微杜漸第510章 , 不把皇后放在眼裡第136章 ,故人全來第490章 ,善良不易善良美第608章 ,元皓髮飈第486章 ,太子皇后怒風波第797章 ,聖旨下第105章 ,動聽情話第34章 ,心中有鬼的人第269章 ,袁大會袁二第246章 ,分東西第726章 ,金殿鬥第23章 ,腹誹者,人腹誹之第508章 ,夫妻互助第426章 ,謠言是這麼來的第687章 ,齊王繼續出行第401章 ,大鬧留香院第552章 ,發動第508章 ,夫妻互助第233章 ,姑母多情意第619章 ,皇帝不同,時世不同第773章 ,兩面埋伏第289章 ,救助第766章 ,各回各家第386章 ,別惹他們第594章 ,賢妃端妃闖御書房第129章 ,狡猾第306章 ,加壽大掌櫃第574章 ,念姐兒金殿來幫忙第795章 ,保全皇后本有功第755章 ,謠言來自安王府第592章 ,疫病真兇第8章 ,回話第113章 ,我心依就第337章 ,逼死龍懷文第448章 ,信任不是說斷就斷第724章 ,未婚夫妻新滋味第276章 ,吉瑞和妖法第330章 ,堵住小王爺的嘴第634章 ,孩子們當家第538章 ,公正的胖兄弟第723章 ,酒囊飯袋的袁兄第244章 ,說親事第609章 ,哥哥姐姐聲援元皓第173章 ,郡王妃對寶珠的不滿第27章 ,討好第689章 ,元皓行好令第350章 ,老侯一生的死對頭第364章 ,有情有意第69章 ,豁達不是病第154章 ,出力的玉珠討銀子第435章 ,不許孩子們去從軍第722章 ,齊王的新主張第800章 ,梁山王真情流露第2章 ,方姨媽第597章 ,袁夫人的作主張第664章 ,誰是誰的局第210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第160章 ,高中以後應感謝第770章 ,正經的親事第840章 ,全家去看小討喜第360章 ,對不住第832章 ,侯爺的眼淚第840章 ,全家去看小討喜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371章 ,準岳母大人駕到第250章 ,加壽討錢第788章 ,賞花第132章 ,成親(二)第395章 ,教導加壽第501章 ,不負舅父第760章 ,帝后舊事第621章 ,皇后的東西吃不完第542章 ,一代賢后歸自己第367章 ,加壽請客不要錢第460章 ,龍書慧定親第327章 ,找到袁訓第664章 ,誰是誰的局第233章 ,姑母多情意
第287章 ,御賜蘇家親事第603章 ,回鄉祭祖第204章 ,擔起自己的責任第838章 ,第372章 ,一視同仁第173章 ,郡王妃對寶珠的不滿第385章 ,倒運的歐陽家第586章 ,丁前夫人來拜年第700 一十五章,齊王反擊第591章 ,好孩子請客第98章 ,孩子氣的寶珠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722章 ,齊王的新主張第489章 ,太子表白第319章 ,寶珠的話在情在理第99章 ,做紅包第270章 ,接加壽的人到了第463章 ,馬浦遭殃第38章 ,消息確定第394章 ,親戚幫忙心頭暖第271章 ,加壽定親第388章 ,防微杜漸第510章 , 不把皇后放在眼裡第136章 ,故人全來第490章 ,善良不易善良美第608章 ,元皓髮飈第486章 ,太子皇后怒風波第797章 ,聖旨下第105章 ,動聽情話第34章 ,心中有鬼的人第269章 ,袁大會袁二第246章 ,分東西第726章 ,金殿鬥第23章 ,腹誹者,人腹誹之第508章 ,夫妻互助第426章 ,謠言是這麼來的第687章 ,齊王繼續出行第401章 ,大鬧留香院第552章 ,發動第508章 ,夫妻互助第233章 ,姑母多情意第619章 ,皇帝不同,時世不同第773章 ,兩面埋伏第289章 ,救助第766章 ,各回各家第386章 ,別惹他們第594章 ,賢妃端妃闖御書房第129章 ,狡猾第306章 ,加壽大掌櫃第574章 ,念姐兒金殿來幫忙第795章 ,保全皇后本有功第755章 ,謠言來自安王府第592章 ,疫病真兇第8章 ,回話第113章 ,我心依就第337章 ,逼死龍懷文第448章 ,信任不是說斷就斷第724章 ,未婚夫妻新滋味第276章 ,吉瑞和妖法第330章 ,堵住小王爺的嘴第634章 ,孩子們當家第538章 ,公正的胖兄弟第723章 ,酒囊飯袋的袁兄第244章 ,說親事第609章 ,哥哥姐姐聲援元皓第173章 ,郡王妃對寶珠的不滿第27章 ,討好第689章 ,元皓行好令第350章 ,老侯一生的死對頭第364章 ,有情有意第69章 ,豁達不是病第154章 ,出力的玉珠討銀子第435章 ,不許孩子們去從軍第722章 ,齊王的新主張第800章 ,梁山王真情流露第2章 ,方姨媽第597章 ,袁夫人的作主張第664章 ,誰是誰的局第210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第160章 ,高中以後應感謝第770章 ,正經的親事第840章 ,全家去看小討喜第360章 ,對不住第832章 ,侯爺的眼淚第840章 ,全家去看小討喜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371章 ,準岳母大人駕到第250章 ,加壽討錢第788章 ,賞花第132章 ,成親(二)第395章 ,教導加壽第501章 ,不負舅父第760章 ,帝后舊事第621章 ,皇后的東西吃不完第542章 ,一代賢后歸自己第367章 ,加壽請客不要錢第460章 ,龍書慧定親第327章 ,找到袁訓第664章 ,誰是誰的局第233章 ,姑母多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