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草包駙馬搶差使

半路出來馬浦和魯豫,柳至和冷捕頭都莫明其妙。不知道他們確切來意,說的又是見駕的話,柳至和冷捕頭都沒有攔阻的道理。

見馬浦帶着不願得罪這裡任何一個人的笑容,和每一個人都打過招呼,帶上魏行離開,柳至對冷捕頭沉着臉,他也不願意留在這裡,因爲魯侍郎大搖大擺的,帶上他的林公孫找個椅子坐下來,不錯眼睛盯着林允文,像老雞抱窩似的認真,柳至先不能看他。

哪怕這兩個人嘴裡說的是爲娘娘抱屈,柳至也不想和魯豫有半分虛與委蛇。

再加上他們說的是爲娘娘抱屈。

這有什麼好抱屈的,事情早過去早了,現在是找幾個替罪羊。一個是求符紙的柳義讓皇上杖斃,再殺個寫符紙這正合適。

想他們來抱屈?無非是想讓這風波大些。

柳至不是笨蛋,風波鬧大,不是增加受益的人,和倒黴的人?

聽聽他們話說得多漂亮,但是別到最後把皇上也得罪進去,還要把娘娘更扯進去一層。還有太子,是柳家的依靠,哪裡是能隨便再動搖!

以柳至來看,他相信皇親們和嬪妃們就是有冷言諷刺,也不敢明着羞辱皇后。但皇親們把娘娘失德,加壽有德宣揚起來,司馬昭之心路人盡知。

樑側妃可是有兒子。

而且她在數年前加壽定親皇太孫英敏,柳老丞相和皇后不情願時,樑側妃頻頻往太后宮裡去請安,頻頻的對陪伴加壽的安老太太示好。

宮裡的事情,寶珠能打聽出來,柳至也一樣能打聽出來。

想想吧,這事情再加重,稍有閃失,這兩個混蛋最多說一句我們爲娘娘喊冤。至於害的娘娘更有失德名聲,他們到時候還會管嗎?也接不下來是真的。

兩個混蛋就是因此犯下死罪,當然從目前來看不可能,但他們就是死了,也賠不起娘娘的名聲。更賠不起太子有個失德母后的名聲。

太子還能有個好嗎?

太子要是沒有好?

柳至在這裡揉揉額頭,他頭又疼了。在酒樓上想的心思又要出來,願意娶太后侄孫女兒的可還有人在。

不然皇親們不是白吆喝一場。

肯出力,就有目的,或者是原因。皇親們可勁兒的敗壞娘娘名聲。當然他們不是走大街竄小巷子的說,他們只要會人的時候,稍加上幾句“娘娘前幾天還和加壽姑娘生氣來着,罵了她,太后心疼呢,這呢,娘娘有難,還是加壽姑娘和她親,送可口兒吃的給她。大冷天的,難爲壽姑娘跑動”。

就這一段話,就足夠別人證實娘娘她失了“德”。

也說得明白,太后心疼她罵小袁的女兒。

可勁兒這事情,不需要揚嗓子,只是把措詞一變,意思就出得圓滿,聽的人也滿意而回,再往他認識的人家裡說去。

皇親們不是白出力的,那這兩個混蛋,忽然跑過來刑下留人,沒有原因出了鬼。兩個混帳行子!

柳至暗罵一句後,見馬浦走的只有背影。眼角又見到魯豫坐得好似菩薩木胎,跟屁股釘在椅子上,這輩子不再打算移動。

遂對冷捕頭沉着臉沒好氣:“既然這樣說,這就等着吧,你守着,我嫌悶氣,我出去走走。”

冷捕頭聞言,知道柳至不是賭氣的人,太子黨們沒有一個不精明。就像柳至放話出去,說魯豫是個草包。他是明知道有人會傳到魯豫和別人的耳朵裡。

柳大人不能當面的罵,背後罵一聲傳給他,也算敲打也算出氣。

認真的和他置氣去,負氣到自己公事私事全受影響,柳至沒那功夫。

他這會兒似生氣,冷捕頭猜到幾分。

跟着馬浦過來的那個人,他好一會兒纔想起來,像是姓魏,叫什麼來着的不熟悉。

朝中有百官,再加上書辦等,不撞到他手上,他沒法子個個事先就知道。

他都不知道,柳至也可能懵懂。柳至要走,只能一是安排對策,二是調查馬浦來意,那個叫魏行的少不得也調查一番。

冷捕頭就裝懊惱:“你也走,我一個人守什麼!”嘟囔着尋把椅子也坐下,黑沉着臉滿面生氣不說話。

柳至就出去,先告訴跟他的小子:“去打聽馬丞相和他跟來的那個人。”接下來沒有讓人往宮裡去打聽,去辦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打馬直接回了家。

柳夫人見到他,迎上來:“你走時讓我辦的東西全都辦好,你現在要不要?還有,你中午去哪裡用的飯,叔伯老太爺都等你,找不到你,說你可能在外面用,又說攪我好幾天,”

在這裡無奈:“也真的是攪我好幾天,從早飯到晚飯。我不敢說累,直到今天。他們說你既然回來,這會兒沒功夫,明天再來說不遲。讓我見到你晚上回來,報信給他們,他們往叔伯家用飯去了。”

“我這裡是管全家人酒飯的?”柳至惱火。

柳夫人心疼他,娘娘和太子出了事,最生氣的應該是自己丈夫,而最出力的也只能是自己丈夫,不能把丈夫氣到。

就勸解着:“不是丞相的家產,你承繼的最多,吃幾頓就吃幾頓吧。”

柳至主要是沒功夫沒心情和家裡人慪氣,答應袁訓解決兩家矛盾,總要有些開導,也不能先爲小事情和家裡人翻臉。不過就是說說,見夫人勸,哼上一聲,對她道:“換衣裳,跟我進宮。”

柳夫人欣喜交集,雀躍都出來。

面上有什麼一掃而空,也許是爲皇后和太子的擔心,也許是讓家裡人話說出來的憂愁。

她情不自禁握住柳至衣袖:“我就知道,放眼這家裡除去你,誰還能護住娘娘和太子。”

這是莫大的誇獎,柳至微微有了笑容。還沒有催促柳夫人不要耽誤進宮,天這時候已到半下午時,柳夫人又愛憐的把他的手握住,放到自己面頰上摩挲,妙目似明珠一樣放光,是她的丈夫是這個家裡的頂樑柱,帶給她難言的榮耀。

她還有話:“我去看過娘娘,皇上不許我見。我去見太子,太子聽講學,說我來了,難得加壽見的我。加壽真是個懂事的好姑娘。”

下面的說自己丈夫要見娘娘,皇上一定答應還沒有說出來,柳至把妻子看上兩眼,想聽聽她對外面傳言的心思,在這裡打斷,故意問道:“你也覺得加壽好?”

“好呢!娘娘這幾天該有多難過?太子也不能見,她也不能出她的宮門。外面的話我都聽到,是加壽幫她說的情,加壽還見天兒去看她,給她送藥,這還不叫好?”

柳至暗鬆一口氣,把妻子手握住,也撫摸一下。心想看看我的老婆,不比小袁的差。

小袁娶個外省女,沒過幾年驚天動地。能生孩子能抗敵。讓聽的人總生出不服氣。

這牛皮要是袁訓吹出來的,柳至和一衆留在京裡的太子黨早就會罵他。

但,是沈渭的老婆吹出來的,小沈夫人主要吹自己,順帶的把寶珠捧起。不捧寶珠,她們沒法子抗敵不是?

吹得滿京里人對她好一時的鄙視,就憑你?也抗敵?

但梁山王妃,當時是世子妃大力附合,把這個牛皮吹得至今不破。因爲是真的,所以等着破的人心都焦掉,也沒等到破。

就都不服氣,柳至也是一樣。

這不服氣在今天得到緩解,這會兒聽過柳夫人的話,柳至覺得面上也生出三分老婆光輝。看看我老婆,也不是凡花俗柳,外面的謠言她就不聽。

這就夫妻同進去換衣裳,帶上柳至讓備好的四樣子禮物,往宮門上來。

有當值太監迎上來,柳至塞銀子給他,是認識的,叫着姓名:“有勞公公幫我回話,我夫妻給太上皇太后請安。”

柳夫人一愣,不是見皇后?又轉而喜歡,佩服的望着自己丈夫。皇上至孝,要幫娘娘,自然是去奉承太后。

所以沒有問,和柳至一起等候。太監重回來,把他們兩個和禮物帶進去。

太后看着柳至夫妻進來,從宮門到面前還有段距離。太上皇退位後,和她幾近形影不離,在她身邊。

低低打趣太后:“你心裡慌不慌?”

“我作什麼要慌?我心裡坦蕩。”太后把下巴微昂。

太上皇哦上一聲:“柳至是個不錯的,原來你不怕灰他的心。”

太后白眼兒他,柳至是個不錯的,早就知道他是個不錯的。太后還是皇后的時候,就對太子三近臣中,不是她侄子的另兩位,蘇先和柳至另眼相看。

讓太上皇說得氣呼呼:“不錯又怎樣?他能把我怎樣?”

她生氣了,太上皇樂了:“他能把你怎樣呢?你又沒有什麼事情不是?你還是慈愛的老太后,他能怎樣呢?”

太后還想再對上幾句,柳至夫妻已經進來。看着他們行禮,太后如太上皇說的,還是那慈愛的老太后,說平身,讓他們坐下。輕嘆一聲,愈發的慈愛上來。

“皇后的事情出來,把我嚇得不行。我讓人去看她,又讓人去問皇帝。皇帝讓我不要擔心,說她靜心幾天。你們見過沒有?”

太上皇笑上一笑。

柳至恭敬的起身回話:“我出京辦差,今天剛回來。娘娘的事情剛聽說,但有太后在,凡事兒有太后教導,是娘娘的福氣,爲臣不擔心娘娘。”

太后有些乾巴巴,尋思着,怎麼?柳家沒有人出來對嘴?哦,一恍惚間想起來,老丞相不在了不是?

再掐指一算,他去世沒到一年,難怪自己在這件事裡還會想到他。

好吧,沒有人對嘴,只有一個柳至現在自己面前。他和自己侄子一樣,也是少年的時候到太子府上。

太子進宮來請安,那時候袁訓還不是公主師,太子總帶上表弟給母后多看幾眼。

爲掩人耳目,不能總帶上表弟。有時候把蘇先也帶上,有時候把柳至也帶上,有時候是三個人都帶。

太后當時不能只看自己侄子一個人,就和蘇先、柳至都說說話,就便兒的,和自己侄子也說說話。

又有淑妃跟在裡面幫忙,認下袁訓是同鄉,說幾句鄉音,解解太后懷念家人的愁苦。

蘇先和柳至對太后來說,都不能算是外人。

他這會兒又禮敬而客氣,太后硬氣的話說不出來。乾巴巴一笑,順手做個人情:“你是個懂事孩子,還沒看過皇后吧?去看看吧,我做主。”

柳夫人感激泣零,起身給太后又跪下:“有太后您在,我們還愁什麼。”

柳家人齊集柳至家,隱約影射到太后,但柳夫人不信。她有她的道理,加壽和太子定親,太后和皇后按民間的說法,是親上加親,又加一層親家的親。

太后怎麼能不爲娘娘做主呢?

但她沒有進宮來求太后,是她讓家裡人說的心思活動,又內心深處堅信太后不會害皇后---太后也真的不是害皇后性命,就是收拾她---但柳夫人聽得話多,表面上有遊移不定,柳至不在家,沒有主心骨,不敢一個人來見太后,就沒有過來。

聽過太后的話,柳夫人暗自深深嘆息,也對家裡人有些看法。看看,幸好自己沒有先猜測太后,太后她怎麼會呢?

她這得體而又充滿感激的回答,聽的太上皇頷首,太后笑容更深,而柳至是又榮耀一分。

柳至想好的話接下來出來,這就夫妻同心。

他回太后:“進宮理當先拜太上皇和太后,有太后在,臣等不擔心娘娘。娘娘但有不好,還有太后教導,皇上訓誡。這一回誤信奸人,吃一回大苦頭,要不是有太后,只怕還要苦中苦。”

太上皇又笑上一笑,看看這一對夫妻。男的肯定城府深不見底,但女的也這樣說,倒說明當丈夫的也是真心恭維。

太后更無話可說,尋對手呢,一個也沒有。這就再笑笑,把他們的恭維收下。更客氣更慈愛上來:“放心吧,有我呢。皇上的意思,不過是靜心幾天,不耽誤太子下科舉。要說皇子們下科舉,以前也有過。但太子與他們不一樣,是名字要寫在榜上,雖然是個化名,但秋闈以後就報出去給別人聽,春闈過後,也是要說出來的,丟人可不好。一切啊,以太子爲重,你們說是不是?”

柳至深吸一口氣,太后把話說到點子上。一切看太子,看太子也就是看加壽。

這娘娘該有多遭恨,才把太后惱成要陷害她?

但太后的話也有讓他安心的成分,柳至同時把心放下。

這就要告辭,太后大概還想再慈愛一回,叫進任保:“陪他們去見皇后,可憐見兒的,皇上發作她,我就不去見了,免得像和皇上對着幹。孃家的人去說說話吧。”

依着柳夫人是要見見,安慰安慰不是。但柳至再次跪下:“多謝太后恩典,今天就不見了。”

太后詫異:“這是爲什麼,你難道不想見她?”

柳至陪笑:“爲臣從京裡回來,因風雪大,路上難走,只給太上皇太后帶一份兒土儀,就是皇上那裡也沒有。今天再去看皇后娘娘,空手去不成安慰。不如請太后恩典,明天去看,家裡備幾樣皇后娘娘舊時愛用的東西,也給太后送一份兒來嚐個新鮮。有太后照拂,明天再見不遲。”

太后答應,柳至夫妻退出。

見身影在雪中繞過梅花,太上皇先樂道:“太后你喜歡了沒有,只給你帶東西,自家人都沒有。”

太后嘀咕:“這是怎麼長的一張巧嘴巴。”

太上皇提醒:“皇帝在他們幾個身上花的心血最大,要只是一個佞臣,用不着那麼大功夫。”

太后瞄瞄他:“太上皇愈發的清楚明白。”想到他剛纔打趣自己,這會兒沒有人在面前,可以算算帳,鼻子裡一聲“哼”,和太上皇再次生起氣來。

“我慈愛不是?”太后問太上皇

“慈愛之極,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太上皇打個哈哈。

“正經兒夸人不行嗎?”太后氣呼呼。

太上皇裝模作樣:“讓我想想.....”

御書房裡,早開的梅花散發出清香,和殿室外面的同樣盛開濃豔。

金線錦繡的門簾子放下,有太監們不時出來。

旁邊有個給進見臣子們等候的地方,馬浦和魏行在這裡。

魏行不見駕,不過是陪着馬丞相進來,也算又看一回宮景。馬浦帶他進來這裡,也有個炫耀和顯示權威的意思。

此時馬浦在椅子上坐着閉目養精神,也在繼續琢磨他要回的話。魏行走到窗前,正經的看過雪來。

普天下人中最大,乃是天子。

普天下宅院裡最大,乃是皇宮。

這裡沒有江南的自然山水,沒有叢林的狂野茂密,達不到泰山的高聳,卻因住着人中龍鳳,不管是小巧宮院,還是大氣殿堂,任何一角天地都可觀賞流連。

就像面前不遠處的白梅花,和在漫天飛雪中,眼神稍差的人就看不到上面有花。但清香味兒鋪天蓋地而來,讓人疑心不似在人間。

好景色啊。

魏行讚賞着,略一回頭,又能見到端坐安神的馬浦。他坐着一個紅木鋪設大花椅墊的鼓腿方凳上。

好宮室。他在心裡又這樣的想。

那大花色澤豔麗,不似中原之物。魏行進京前也不過薄有家產,到不了奢侈的地步。他勉強依稀認出這椅墊是來自大食的東西,遠路而來,備上萬金,也是有價無市。

任憑擺出再多的銀子,沒有東西也枉然。

他還有一個想法,這麼貴的東西,到手未必捨得使用。但在這九五至尊的居所,身爲他看得上眼的臣子,就可以坐在這暖和地方,肆意的使用這些好東西。

這真是不進京城不知道官小,不到皇宮就沒見過東西好。

王恩的話浮上他心頭。

月夜下,他輕搖馬鞭,和魏行特意去看忠毅侯府的大門,有這樣的一句話:“你我敢不敢做一回?”

魏行當時答應下來,他進京爲的就是升官發財,光大門楣,留名史上。

他想當權臣。

眼神兒又瞄瞄馬浦,身後的這位,也是想當權臣。魏行以公事利索的考評讓馬浦相中,到馬丞相身邊不過數月,把馬浦一肚皮心思摸得差不多。

有意無意的勾起嘴角微笑着,想當權臣,就得看你等下見到皇上,在他面前要有招數,把已經是權臣的忠毅侯攔下來,免得他進一步的榮耀。

從馬浦到魏行,都沒有打算見到皇上就往太后身上引。這兩個比魯豫聰明的多,不想現在去尋死。他們要做的,也是防微杜漸一流,提醒皇帝外戚不可獨大。都不用提忠毅侯的名字,他也是首當其衝的那個。

他女兒最近的名聲在京裡又光大,出門三步都能聽得到,相信皇帝心中有數。

權臣容不下權臣,一山不容二虎。忠毅侯已經足夠風光,若是皇后再下去些,他的女兒袁加壽乳牙還沒有掉乾淨,這就可以橫行宮中。

這怎麼能行呢?

得攔住太后勢頭,不然只怕又出一個呂后?

呂后?

馬浦在心裡反覆推敲字眼,用呂后合不合適?漢高祖皇帝的原配正妻呂后,在劉邦死以後,滿朝重用呂家人。

太后這是皇上還在,就把皇后也敢擺布。太子更是從孝道上說,一里一里的要讓着袁加壽。

忠毅侯又不是繡花枕頭,這以後還了得嗎?

魏行在想呂后的時候,馬浦也在想。還沒有斟酌好,對着窗外看的魏行噫上一聲,回頭對馬浦看上一眼。

馬浦走到他身後,見御書房裡出來幾個人,正在廊下披雪衣。

兩個是大學士,一個是戶部尚書,一個兵部尚書。那正披一領上好狐裘的年青人,面容光華,可以勝過雪地裡的梅花。正是他們在心裡腹誹半天的忠毅侯袁訓。

這是軍機上出了事情?馬浦心下滴溜溜的轉。還有戶部尚書在,這是又要動兵馬損錢糧?

馬浦皺眉。

他是丞相,換成相權當家的時候,獨立於帝權,甚至可以把帝權壓制。總理百官,那更是不在話下。

現在不復前朝風光,但丞相也不能白當。

面對外面的人,他腹誹的對象轉眼就變成年青的梁山王蕭觀。

年青人熱血。

熱血就莽撞。

年青人欠考慮。

只想好大喜功。

在心裡迅速出來好些條,在馬浦沒防備的情況下,他真實的一些心思不打招呼出來。

他數十年在官場打熬,在禮部裡也一直沒當上尚書。任丞相以後,權柄更和柳丞相在世時不能相比。

但這些年青人呢?

什麼阮樑明!代吏部尚書。任免文官全是他的,比他這個丞相還要風光快活。

都察院裡也有前太子黨,也是清一色的昂揚。

國子監,更是那年青的不在話下的阮英明。他的哥哥是太子心腹,他不用說是個前太子一派。

更讓馬丞相痛心疾首的,兵部何等重要的地方,卻派去年青好戰,無事就出奇兵的忠毅侯。

馬浦對袁訓任尚書,背後上諫好幾回,最後皇帝沒好臉色他才知趣。

他摺子寫的入木三分。

王爺已是好勇鬥狠,尚書不可不老成持重。

袁侯爺名聲在外面擺着呢,別人不敢打的他敢打,這不是拿將士們性命銀錢不當一回事情?

他打的仗別人都沒有把握不是?

再說證據十足,只有年青王爺肯跟他一起打,別的人不是都不跟去。包括他的姐丈陳留郡王。

究其原因,全是因爲馬浦嫉妒年青人。這一會兒親眼見到袁訓能在皇帝面前商議半天事情,像是從午後就進來的,他氣得怔住。

直到魏行輕喚:“丞相,皇上宣您呢。”馬浦回神,見有個太監候着,隨他去了。

因爲太生氣,什麼呂后全忘記。見到皇上以後,說得也就簡單。

“回皇上,娘娘是皇上元后,自入太子府中不曾有過失。以臣來看,娘娘有太子殿下,沒來由嫉妒別人沒有道理。這事情當細細查明,以還娘娘和太子名聲。”

皇帝沒意外,御史們幾天裡上奏摺,也有爲皇后說話的。滿朝文武要是沒有一個爲皇后說話的,那叫出了鬼。

各人各心思,人數多出來,心思也就五花八門纔對。

皇帝敷衍着:“愛卿言之有理。”

馬浦得到鼓勵,進一步道:“是以,臣以爲,侍郎柳至是娘娘同族,他查此案難免要讓人懷疑不公,不如請侍郎魯豫同查。”

皇帝午後就和臣子們會議,有些累了,有些漫不經心。

面前浮現出不太能幹的駙馬爺魯豫的面容,他是太上皇一生不看好的人,自己登基他來表忠心,是個鄉下人表忠心皇帝都要,對他也表示歡迎。

皇帝想這案子有什麼可查的呢?

事情起因由柳義受皇后指使求符紙而起。

皇后有話交待給柳義沒有?皇帝和她是多年的夫妻,深知道她肯定求了。

怕事情鬧大,當場柳義喪命,把皇后關個禁閉。

凡事要顧着太子,皇帝沒想過深究。沒有人敢對他說會與太后有關,皇帝也不會往太后身上想。

柳義死了,這就行了。

同時,他也覺得再殺幾個大天道觀的人就可以結案,在這裡讓馬浦的話提醒。

沉吟一下,這事情辦得簡潔而且含糊。馬浦說得有道理,皇后是柳氏女,完全交給柳至去辦不合適。這裡還夾着一件事情,就是臣子們是互相監視,不是互相買好。

他們全好在一處去,眼裡還有皇帝嗎?

手邊,壓着幾個奏摺,是上個月裡梁山王蕭觀接連上的。頭兩個全是指責葛通。

葛通的算盤打得快天下人都知道,頭一個跳出來反對的就是蕭觀。

王爺手裡有一袋子面,揉成五個餅,分派得正好。葛通跳出來,說毀去重做,分成六個,有一個歸他,是因爲上一鍋裡有他外祖父一個。

皇帝都不答應,但他不用怎麼反對,還有梁山王蕭觀在,他要是不起作用,皇帝也不必用他。

皇帝和蕭觀都有同樣的心思,憑什麼是你外祖父,你過繼個兒子就想讓他當郡王?

所有郡王和王爺全是投對胎。皇帝認爲葛通沒有相等功勞,蕭觀認爲葛通癡心妄想,小兒本性貪婪。

王爵裡面分一杯吃吃,哪有想想那麼簡單?

蕭觀對付葛通的主意都不用想,眼皮不眨就是一個。他在分派明年戰役時,壓根兒沒有葛通的份兒。

沒有功勞,你葛通這輩子只能是個將軍。你兒子想當郡王,等他長大自己慢慢的混,混不到手,梁山王表示愛莫能助。

這樣的安排皇帝都贊成,把葛通狠狠敲打一回也不錯。但陳留郡王跳出來反對,蕭觀把葛通劃到長平郡王帳下,陳留郡王強行把他留下。長平郡王爭不過陳留郡王,也就沒有辦法。

蕭觀不給葛通仗打,陳留郡王不買王爺帳。

這就隨後,蕭觀指責陳留郡王的摺子也到京中。王爺的意思在字裡行間要皇帝下聖旨斥責陳留郡王,但皇帝收到這樣的奏摺,卻微微地笑了。

按民間說法,陳留郡王是他的親家。東安、靖和、定邊三個人死去,名將當數陳留郡王爲第一。

他要是不這時候跳出爭,皇帝都認爲他不聰明。

陳留幫葛通沒有助長他的意思,就是時機已經成熟,他要和梁山王爭兵權。不過是藉着葛通說話。

皇帝留中沒發,讓他們互相不和去吧,還是那句話,他們要是關係好得蜜裡調油,皇帝可以睡不着覺。

他只就蕭觀明年要打的仗,叫來大學士、袁訓和戶部尚書商議。

現在對上馬浦的話,柳至辦案,也要有人監視才行。這就顯出魯豫是再合適不過,他不強幹,卻有忠心。

這能反覆驗證魯豫的忠心,又能讓他跟着柳至學着點兒,還能從另一個角度看看柳至心思。

皇帝點了一點頭,對馬浦說了個好字。

馬浦得到鼓勵似的,很想得寸進尺,謝過皇帝認可他的上諫,再說下一件。

“皇上,最近娘娘頗受非議,袁加壽年紀小小,倒是賢德名聲出去。以臣來看,這小小的孩子尚且需要教導,不能由着性子行事。”

皇帝把面色一拉,淡淡回他一句:“卿是在非議太上皇和太后?”加壽是太后養着,她不好,就離太后不遠。

馬浦喏喏不敢再說,退出來後,暗想自己這個試探還不錯。果然一說到太后皇上就要翻臉。

皇上這護短是護定了,爲臣子的也就更打量定了。不能容太后強壓後宮,也不能容忠毅侯強壓朝臣。

走出來見魏行,把話對他說一遍,魏行也說不着急。兩個人都知道權臣之路不是幾年就能鋪就,先回刑部去告訴魯豫,把馬浦帶出來的聖旨宣給他。

魯豫難免欣欣然得意,認爲他見識比別人高。又對柳至生出鄙視,你家娘娘讓太后黑一把,你也看不出來嗎?

柳至怎麼看他怎麼纔是個傻子,他剛從太后宮裡出來,讓妻子自己回家,趕回來看個熱鬧,看看一個丞相,一個傻子能玩出什麼花樣?

見還有些門道,把魯豫橫插一槓子進來,柳至和冷捕頭索性把林允文交給魯大人,讓新官上任威風一回

兩個人走到刑部後院子裡鬼鬼祟祟。

冷捕頭乾咳一聲,小聲道:“你說,他們中間哪一個和姓林的有聯繫?”

柳至撲哧一樂道:“就你最精明。”

冷捕頭聳聳肩膀:“這不是明擺的?虧得魯大人還滿面的得意相。我要是他,我一頭鑽陰溝裡也不出來趟這混水。

柳至忍住笑的時候,纔回答他,若有所思:“是啊,這林的是欽犯,他們也跑來說留人。跟他們沒半點兒關係,也不是有確實的證據,他們摻和進來,不會不是白來的。”

“這樣倒好,”冷捕頭裝出冷笑,幹搓着手扮焦急:“我正愁姓林的不是大魚,這就引出大魚。”

把手指一個一個伸出來數:“魯駙馬,草包,這是你說的!不必提他。馬丞相,呆板,咱們認識他也不是一天兩天。這樣說來,只有他身邊那個魏行不是好東西。”

這不是明擺的事情,兩個人微微的笑了。事出古怪必有妖,肯定有一個人要救林允文,他和林允文要想來另有勾當。

柳至心裡也認可,但故意打岔:“還有林公孫你沒有說?”冷捕頭不屑一顧:“這等賣友求榮的小人,沒有骨氣沒有原則,更上不得檯盤。”

擡眼望天,躊躇滿志的模樣:“我就要老了,”

柳至哈地笑出來,罵道:“你還能禍害你家老婆,你老個屁!”

“就要,我說就要!”冷捕頭不耐煩上來,把柳至的話攆回來,再接着唏噓他的:“家裡有孩子,總得給兒孫們留下幾個銅板,這一回釣出大魚來,功勞歸你,賞賜歸我。”

柳至斜眼他:“不想着升官麼?我一直奇怪,你花用上不亂,存那麼錢養到曾孫子那一代不成?”

“我要是能活到養曾孫子,朝裡不知多出來幾許人恨我。”冷捕頭吐舌頭一笑:“我活個差不多就行了,把這出子草包呆子加壞蛋看完,想來也要幾年的光景,到那時候,我回家養老。你,記得以前說過的什麼情分什麼兄弟的,沒事兒多送錢給我。”

柳至對他呸一大口,說着胡扯,對前面看看:“那草包應該威風得差不多,走吧,我們去看看他下一步怎麼打算。”

走開一步,冷捕頭又叫住他。面上猶豫不定,輕聲問:“小柳你說,他們鬧來鬧去,要是真的把真相鬧出來?”

冷捕頭想惹惱太后,別把咱們也帶進去。

柳至才往太后面前買過好,而且對這話的後果表示樂見。仰面無聲地笑一聲,口吻風涼:“那我才喜歡呢,我等着看小袁鬥草包。”

把冷捕頭提醒,也失笑:“是啊,我把他忘記。”興頭上來:“走走,咱們去看今天還有熱鬧,你說得對,鬧得兇,那一個大將軍大侯爺的他能答應?”

柳至滿面笑容的期待狀:“日子,是頗不寂寞的。”

兩個人去到前面,見魯豫沉着面龐,好似他沒有插手以前,柳至和冷捕頭一直是胡鬧。

“這等大案,二位大人太草草了!”

柳至對冷捕頭斜個眼角,冷捕頭擺出最委瑣的笑。一起拱手把魯豫下面的話堵住:“那以後就有勞魯大人了。”

魯豫本來以爲和他們有嘴仗打,見他們這樣說,心裡準備的話撲個了空。正不自在,見他們往外就走,像這就丟下不管。

魯大人急了:“哎哎,你們去哪裡?”

柳至瞅瞅冷捕頭:“你去哪裡?”冷捕頭對他瞪瞪眼:“我當差去,敢情大人你當我手上就這一個案子?再說了,我就這一個案子,我也不屬於你們刑部,我是太子府上當差,你柳大人把我借過來的,我得辦正事兒去。”

一溜煙揚長而去。

柳至帶着一臉讓他氣怔住,在他背後罵道:“好沒道理!就你有正事,我沒有嗎?”對魯豫一本正經:“我手上也不只這一個案子,我得走了,剛出公差幾天,這個累,幸好有魯大人接手,以後煩請大人多多操勞,我忙別的去。”

一擡腿也沒了影子。

魯豫傻着眼,林公孫過來恭喜他:“恭喜駙馬爺,他們這是聞風而躲。見大人您管,他們嚇得不敢管了。”

魯豫是有些草包沒歷練,但不是全傻。自語道:“不會吧,他們哪一個會怕我呢?”

林公孫解釋:“您有聖旨不是?”

把魯豫說得歡歡喜喜,點頭道:“也是,他們怕的應該是皇上的旨意。”這就信心滿滿,讓人把林允文帶下去,又很肯賣力,回自己公事房,讓人取出這案子的卷宗和口供,細細的看到天黑,還不肯走,難得有個大案子到他手上,挑燈又看到二更後,眼睛酸澀得不行,才上馬回家。

更鼓打在二更一刻的時候,一輛馬車從忠毅侯府角門駛出,馬車前面坐着兩個人,黑色雪衣風帽壓眉,一個人手裡有個馬鞭子,另一個人抱臂不動。

車東拐西彎,在一處普通宅院裡停下。周光從院內走出,又是驚又是喜。把院門開得大大的,見還能進馬車,帶着懊惱:“我應該把院門拆了。”

抱着手臂的人跳下車,擡起面龐,雪光照出他的面容。緊抿嘴脣透着剛毅,眸光犀利有若雪峰,是忠毅侯袁訓。

說着:“不進也罷。”向車上扶下一個人,紫貂雪衣圍住有些顯懷的身子,冬衣看上去臃腫。低垂面龐,也能看出是侯夫人寶珠。

“二爺到了,”院內立即走出十幾個人,見到寶珠出現,還沒有見到正臉兒,也都激動起來。

寶珠心頭一暖,又是一震。

說也奇怪,她是宅門裡長大的閨秀,丈夫侯爵,她是富貴叢中。但有時候會掛念這些市井之徒,聽到他們不成腔調,或粗魯或透着撒野的話語,感覺上先有了親切。

手扶一扶風帽,擡到額頭上,這就更好的打量面前的人。見他們一張一張沒有修飾過的面龐,肌膚粗糙,氣質也不溫文,但面容上全有着久而不見家人的掛念,寶珠溼了眼眶。

擡一擡手:“屋裡說話。”一手扶着袁訓,另一邊走着丫頭紅荷。周光等人留着不動,直等到寶珠進去,他們陸續而入。

就是袁訓也是稀罕的,而且又有得意。

看看自己家的小寶,和他們沒打交道多久。但這些人就有些規矩,也算難得。

周光是主人,他的老婆在房裡招待。倒有些利落,給寶珠送茶水:“二爺,熱,您暖手吧,小心別燙到。知道二爺不能用茶,這是熬的紅棗茶。”

給袁訓送上的也是同樣,訕訕陪笑:“家裡沒有好茶葉,拿出來怕笑話了。”

袁訓也接了。

給來的人,是大粗茶,能聞到那粗曠的茶香。

------題外話------

求票票。

忽然發現評論好精典,哇哈哈哈!

第750章 ,新城第11章 ,出城第665章 ,蘇先到了第595章 ,事先埋伏忠毅侯第407章 ,讓篡改的信箋第561章 ,廝殺第649章 ,哇哇哇哇哇第368章 ,大婚驚變第29章 ,佈局第588章 ,牽制的新說法第455章 ,攆走魯駙馬第1章 ,安府第465章 ,爲軍需蕭二費心機第468章 ,鍥而不捨的加壽姑娘第386章 ,別惹他們第708章 ,到蘇州第284章 ,審案忽變第466章 ,陳年舊事解開第214章 ,風波平息第43章 ,沒有道理的方姨媽第37章 ,取笑的姑娘們第416章 ,皇帝的報復(一)第725章 ,太子露崢嶸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184章 ,誰敢傷舅爺?第559章 ,鋪開鴛鴦被第316章 ,哄妻手段第783章 ,出彩的小尹第480章 ,許家詭計害自己第837章 ,安王府審案第166章 ,嫁的丈夫好第783章 ,出彩的小尹第163章 ,進宮第700 一十五章,齊王反擊第104章 ,吐露第28章 ,逞強第837章 ,安王府審案第389章 ,太子拒禮第725章 ,太子露崢嶸第719章 ,我出元皓第215章 ,不服不行第60章 ,難得清醒第235章 ,父女相見第652章 ,齊王解心病第344章 ,我是男人,我度量大第7章 ,訓斥表姐妹第211章 ,聖眷驚人的袁將軍第55章 ,求救第437章 ,柳家發難第497章 ,第530章 ,葛通讓搶第839章 ,梁山王的狡詐第135章 ,夜叉第585章 ,對陣使臣第394章 ,親戚幫忙心頭暖第215章 ,不服不行第834章 ,執瑜去水軍第98章 ,孩子氣的寶珠第98章 ,孩子氣的寶珠第779章 ,過年錢第621章 ,皇后的東西吃不完第389章 ,太子拒禮第149章 ,回門第423章 ,各自孝心第182章 ,理解第387章 ,加壽勝出第196章 ,有心解嫌隙第665章 ,蘇先到了第629章 ,無驚無險的交手第700章 ,早有準備第53章 ,清醒第428章 ,處罰皇后第549章 ,兄弟第96章 ,道理也許是如此第651章 ,私密好地方共享第566章 ,黃躍的心思第21章 ,示好第13章 ,佳人有恨第264章 ,袁家的親事很搶手第688章 ,元皓第二次請客第335章 ,我的地盤不許撒野第204章 ,擔起自己的責任第35章 ,誇獎第333章 ,東安舊事第390章 ,鎮宅四寶第750章 ,新城第61章 ,方姨媽失蹤第522章 ,齊王清醒第399章 ,調和第814章 ,多笑虧本第378章 ,名醫加壽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387章 ,加壽勝出第334章 ,石頭城一戰成名第737章 ,齊王回京第36章 ,飯堂風波第524章 ,風生水起第90章 ,討要第207章 ,謹慎第811章 ,哪吒上壽
第750章 ,新城第11章 ,出城第665章 ,蘇先到了第595章 ,事先埋伏忠毅侯第407章 ,讓篡改的信箋第561章 ,廝殺第649章 ,哇哇哇哇哇第368章 ,大婚驚變第29章 ,佈局第588章 ,牽制的新說法第455章 ,攆走魯駙馬第1章 ,安府第465章 ,爲軍需蕭二費心機第468章 ,鍥而不捨的加壽姑娘第386章 ,別惹他們第708章 ,到蘇州第284章 ,審案忽變第466章 ,陳年舊事解開第214章 ,風波平息第43章 ,沒有道理的方姨媽第37章 ,取笑的姑娘們第416章 ,皇帝的報復(一)第725章 ,太子露崢嶸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184章 ,誰敢傷舅爺?第559章 ,鋪開鴛鴦被第316章 ,哄妻手段第783章 ,出彩的小尹第480章 ,許家詭計害自己第837章 ,安王府審案第166章 ,嫁的丈夫好第783章 ,出彩的小尹第163章 ,進宮第700 一十五章,齊王反擊第104章 ,吐露第28章 ,逞強第837章 ,安王府審案第389章 ,太子拒禮第725章 ,太子露崢嶸第719章 ,我出元皓第215章 ,不服不行第60章 ,難得清醒第235章 ,父女相見第652章 ,齊王解心病第344章 ,我是男人,我度量大第7章 ,訓斥表姐妹第211章 ,聖眷驚人的袁將軍第55章 ,求救第437章 ,柳家發難第497章 ,第530章 ,葛通讓搶第839章 ,梁山王的狡詐第135章 ,夜叉第585章 ,對陣使臣第394章 ,親戚幫忙心頭暖第215章 ,不服不行第834章 ,執瑜去水軍第98章 ,孩子氣的寶珠第98章 ,孩子氣的寶珠第779章 ,過年錢第621章 ,皇后的東西吃不完第389章 ,太子拒禮第149章 ,回門第423章 ,各自孝心第182章 ,理解第387章 ,加壽勝出第196章 ,有心解嫌隙第665章 ,蘇先到了第629章 ,無驚無險的交手第700章 ,早有準備第53章 ,清醒第428章 ,處罰皇后第549章 ,兄弟第96章 ,道理也許是如此第651章 ,私密好地方共享第566章 ,黃躍的心思第21章 ,示好第13章 ,佳人有恨第264章 ,袁家的親事很搶手第688章 ,元皓第二次請客第335章 ,我的地盤不許撒野第204章 ,擔起自己的責任第35章 ,誇獎第333章 ,東安舊事第390章 ,鎮宅四寶第750章 ,新城第61章 ,方姨媽失蹤第522章 ,齊王清醒第399章 ,調和第814章 ,多笑虧本第378章 ,名醫加壽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387章 ,加壽勝出第334章 ,石頭城一戰成名第737章 ,齊王回京第36章 ,飯堂風波第524章 ,風生水起第90章 ,討要第207章 ,謹慎第811章 ,哪吒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