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調和

張豪應道:“有勞!”

他沒有問袁訓讓他見什麼人,甚至袁訓沒有直接帶他出去,而是請他坐下,讓小子們送茶上來,又送上一盤瓜果,大有和張豪在這裡坐到天明的架勢,張豪也沒有多問。

還是和前幾天一樣,張豪對袁訓沒有多的話說,他要說的,袁侯爺不問也應當明白。而袁訓呢,也沒有廢話和張豪寒暄。

答應他的心思,袁訓挨不着發號司令,不如不問最好。

就讓他吃瓜果,張豪就吃。吃在嘴裡自然不知道是什麼滋味,但好在有個事情做。吃過一盤子瓜果,要水淨過手臉,兩個人相對而坐,各捧一碗茶呷着。

喝茶可以輕聲,往這裡來的腳步聲就清晰可聞。

張豪不知是胳臂還是大腿有處一熱,滾燙的直到眉頭,惹得眼角跳動幾下,他來不及分辨是右眼跳還是左眼跳時,隔着竹簾把來人認出。

他秀眉朗目,神采出衆。腳下步子跟踩在雲彩上面般,輕盈而來。這種步子一般是喜悅中的人,再不然就是心中無煩惱的人,還有一種是年青人。

年青人走路稍快,面上再穩重也有種跳動感覺,步步輕滑又皆有力量。

來的人,正是年青人。

葛通!

……。

月下輕快行來的不是別人,正是死咬住東安、靖和二郡王不放,在外人看來,下死力氣讓二郡王抵命的葛通將軍!

……。

張豪在竹簾子裡面,葛通還在竹簾子外面。張豪先認出來葛通,他不知道葛通進來見到是他會不會吃驚,但張豪將軍先吃一驚。

茶碗一晃,熱茶濺到手上把他燙醒。

回神先想到這茶碗是套上好甜白瓷,摔落不好,把茶碗輕輕放下,隨着碗底落几上輕輕一聲,“叮”,好似鎮魂似的,張豪鎮定下來。

忠心張將軍要還有路走,這會兒一定抽身就走,還要把袁訓大罵一頓,表白他爲靖和郡王理當和葛通誓不兩立。

但他是真的無路可尋,眼前在前幾天還可以迷惘,在今天皇帝發作嬪妃後,張豪眼前只有一抹黑。

無路可走的人,又一定要達成某個方向,纔會去求對方。還有路走的人,可能是拔刀子相向。

因此葛通一進來,張豪面容扭動,對着葛通撲通跪下,把葛通嚇一大跳。

葛通本能的去扶,脫口一聲:“張將軍,”又繃一繃面容,一言不發,雙手改成一隻手,稍一用力握住張豪手臂,張豪死沉沉沒讓他擡起,葛通再用力氣,想把張豪帶起時,張豪抱住他手臂,七尺男兒號啕大哭。

“求求您,我願爲你當牛作馬,只求保我家郡王一條性命,那三位將軍都死了不是嗎?人死不能復生,他們妻兒我養活成不成?”

書房裡頓時讓哭聲淹沒,把月光擠的都似站立不住,避開燭光到房外。

燭光,毫不掩飾的照在張豪身上,他面朝着進門的葛通,燭光在他背後,但他面上淚水太多,反光把他的絕望照得一清二楚,盡數落在葛通和袁訓眼中。

兩個人不動聲色的互使個眼色,葛通對着張豪擰一擰眉頭,袁訓會意,忙上來幫着葛通扶起他,送張豪回原座位,道:“有話慢說不遲。”

葛通就此要撒手,張豪緊握住他不放。滿面淚痕的他死死盯着葛通不放,搜枯腸般尋找能打動葛通的條件。

“只要你撤御狀,從此我聽你的!”

“我勸郡王把江左郡王的人馬全還你,變了心的也還你!”

“以後收多少人,現在還多少人。打死了的全補齊!”

葛通一言不發,靜靜聽着。袁訓一言不發,靜靜聽着。

在葛通眸中流轉過笑意,對於張豪的話,袁訓不用再說,葛通自然明白。再說,他們之間就此有過一場談話。

當時在場的人,還有其它前太子黨們。

……

“你到底想怎麼樣?江左郡王人死不能復生,霍將軍人死不能復生?知道你恨,但你繼承大志比逼死兩家郡王要緊。逼死他們,你落兩家死仇,也在朝野中落下兇猛名聲,要知道你逼死的不是一般人,是皇族郡王。”

“你咬住他們不放,他們自然申辯,你再不放手,哪怕是他們犯下律法,也像是你逼死。以後你的兵可就難帶,東安、靖和一旦受法報刑,自然帶累他們世子也難再掌兵權,但他們的死忠將軍們還在軍中,以後是你一生的對頭。”

說這話的人並不是袁訓,但約人聚會的是他,今天喚葛通前來的是他。

不是兄弟不會勸這樣的話,葛通也就肯考慮。今天袁訓讓他深夜前來,來前葛通並不知情,但這一會兒他明白上來。

對袁訓飛快瞄上一眼,還是小袁厲害!果然,他願意交出外祖父以前的兵將!

他還有什麼?

他還能給什麼?

葛通這會兒勝券在握,沉住氣等張豪全說出來。

……

張豪漸漸說不出來什麼時,就見到葛通還沒有回話。心裡一片死寂促使他大吼一聲,先鬆手,再擡手,把葛通推出去。

葛通猝不及防,踉蹌退出去幾步,但還好對他總有防備,自從葛將軍回京,一家大小對外都有防備,在袁訓這裡他放心,但和放心張豪是兩回事,幾步外就穩住身子。面色一變,怒道:“你做什麼!”

他是帶着佩劍來的,順手就按到劍把上。

再看張豪,他也一樣,他進京也一樣防備人,隨身帶着佩刀。讓送回原座的他面色慘然,推出葛通後手也按在刀把上,向葛通道:“想來你不信我,如果郡王不在獄裡,我死給你看也罷。但郡王還在獄中,雖有別人也能照顧他衣食,但我不放心。也罷,我留一隻手在這裡,待這事了結我命給你,請你信我說話不虛!”

“嗆啷!”

寒光逼得燭光退後三分,刀帶寒芒,由右手握住,對着自己左手就剁下去。

這一擊又兇又猛,好似他見到血戰的敵人。

刀風,忽閃得呼地一聲,像平地颳起一陣旋風。

……

“將軍,不可!”袁訓離得不遠,趕快來救。張豪想也不想,對着他就是一刀,袁訓在自己家裡是赤手空拳,這就讓開,張豪重新對自己手臂砍去!

……

“嗆!”

葛通拔出長劍,劍光如秋泓一汪,映得明月顫上幾顫,直直伸出去,架住張豪手中佩刀。

刀劍相交,“叮噹”,起一溜火光,葛通才要暗道好險,一股大力帶着他身子一歪,竟然是張豪用盡全力。

而葛通是救人,他沒有想到張豪來真的,兩力相交,葛通的劍讓張豪的刀壓着,一起砍向張豪手臂。

葛通驚呼:“住手,我答應你!”

張豪面上一喜,但刀劍勢子難以收回,還對着他手臂劈去。張豪心一橫,說過給他,這手臂給他也罷!

房外悄悄的來了一片烏雲,把月亮遮住,看起來這月空也不忍見到血濺當場。

“啪!”

輕輕地有一聲出來,鮮血濺出,但沒有多少,一個小指骨掉落在地上,把書房潔淨地面染上數點血花。

袁訓長呼幾聲喘勻氣息,出現在張豪身邊,手中握的是他持刀的手臂。他喟嘆道:“張將軍,你這是何苦?”

原來危急當中,袁訓撲到張豪另一側,把他手臂扯開,刀壓着劍一起變了方向,切下張豪一小段手指骨。

十指連心,想來是很疼,但張豪看也不看自己傷勢,面上是做夢似恍然,只問葛通:“您說答應?”

問話的同時,他太緊張,不能控制的哆嗦起來。

葛通面無表情收劍,看看劍上無血,應該是這位自己的刀鋒傷到自己,收劍回鞘,再也不想和這個人站得太近,隨時有血光之災總不是好事情。

後退開來,憤憤道:“光我答應也不行,他犯的是律法!”

張豪傻兮兮地看向袁訓,袁訓清清嗓子,慢條斯理:“張將軍,把你的傷包好,我帶你再見一個人。”

不等張豪答應,侯爺出門尋小子要傷藥,嘴裡嘀嘀咕咕:“這書房修整好,這是頭一回見血,明兒得找人算算,這樣不吉利吧?”

“騰,”張豪面上起來一片紅,這時候才意識到手上疼,吸溜一下嘴巴。

……

不多時,小子們回侯爺馬備好,袁訓葛通張豪三個人往外面走去。走出書房院門拐了一個彎兒,後面有叢竹林,執璞探頭探腦袋跟上,確定父親是往大門出去,往回就跑。

二門上,兩個上夜婆子東張西望,見到小身影過來,心放肚子裡那模樣,一個關二門,一個跟上二公子執璞,邊走邊絮叨:“冒險給您半夜開回門,明天夫人知道,只怕要罵。不是您是去見侯爺說話,還要緊,可不敢給您開門。晚了,該睡了。睡早起早,纔是大家公子模樣。”

“放心吧,我是去見父親,您不是送到直到書房門外?回去看好門,我這就睡。”袁執璞跑得飛快,婆子雖大腳卻是裙子,讓落到後面。但她不敢大意,直跟到二公子進院子,她放心而回。

天黑,她上年紀眼神兒差些,沒看到執璞進的院子是長公子執瑜的。

袁執瑜也沒有睡,挑燈執筆正寫着什麼。一張白紙上寫到一半,寫出來的字還有勾描點劃的,應該是寫錯。

他還小,沒到開蒙的年紀,會寫的字寥寥無幾,不會寫的字就很多,就想上一想,寫上一個,覺得不對,又劃掉。

執璞飛快進來,笑嘻嘻:“我們猜對,父親果然私自出去。”湊過來看,和白紙上黑筆劃大眼瞪小眼:“你還沒有寫完?”

執璞樂了:“大哥,軍令狀半個時辰還寫不出來,那你當大將軍的時候,說一聲發兵,大家夥兒等你軍令狀,你說等會兒等會兒,再等會兒,那仗還打不打!”

額頭上挨一記筆敲,袁執瑜道:“笨!等我當上大將軍,自然有書辦代寫,我用得着寫嗎?我只要吩咐一聲,我要這個樣子告訴他,”

小手握着筆負在背後,把下巴對着牆揚起,把小肚子鼓出來,還會清清嗓子。

“嗯哼!”

袁執璞不捧場的捧肚子大笑:“哈哈,大哥你是學小二叔叔嗎?”

“這個,快寫,再寫不好,軍法從事!”袁執瑜煞有介事的說完,再罵一聲弟弟:“說出這話你真笨,”筆伸出來重新寫,又問弟弟:“父親兩個字怎麼寫?”

袁執璞傻眼:“呃,我也不會。”

袁執瑜小眉頭皺起:“我念給你聽聽,少的字明天讓父親自己補。”他抑揚頓挫地念起來:“軍令狀!”斜小眼神瞄瞄袁執璞,執璞一挺小身子,活似他已經當兵在軍帳篷裡那模樣:“在聽!”

“父親說,以後再不出去玩,立下軍令狀。”

袁執瑜頗有得色:“二弟,你看我寫得好吧?”

攆着父親立軍令狀這東西,不是兄弟二人不尊重袁訓,是打小兒聽老國公說故事,說這個說話要是不算怎麼辦?那就立個軍令狀,他就一定能辦到。今天就用到只帶着姐姐一個人出去玩的袁訓身上,兄弟們都覺得正合適。

袁訓將軍當過,對軍令狀令箭等有敬意,不是隨便拿來玩的,他只哄孩子們不肯立,他就沒想到兩個兒子湊到一起,給他立下一個,準備明天給他。

紙張放下,兄弟頭碰頭的來看。見三個字“軍令狀”,這個是會寫的。這是聽過舅祖父說的故事,軍令狀威嚴謹深,兄弟兩個太過羨慕,問老國公怎麼寫,國公就一筆一筆教給他們,記在小心眼子裡。

別的字就亂七又八糟,太小,平時背幾句書,但都不會寫。如父親不會寫,直接空下來。如“以後再不出去玩”,執瑜是這樣的念,其實他就沒寫字,他直接畫幾個小人在打仗,手中長長的一劃當成刀劍,這個在他們心裡就叫玩。

簡直一個原始人的圖畫,

但執璞翹起大拇指,對着兄長誇讚:“寫得好!”但琢磨一下:“像是太少。”

執瑜把自己的“作品”上看下看,也覺得不夠氣派。就問弟弟:“還寫上什麼?”飛快的把筆先搶到手裡,舅祖父和父親都說長大要念書,士農工商,是權貴子弟們根深蒂固的思緒,有筆在手,袁執瑜覺得自己這哥哥就有氣派。

執璞沒有跟他搶的意思,他正在尋思出主意:“寫上每天陪我們打仗!”

筆尖沙沙,再畫上幾個小人,手裡長長一大筆的武器。

“再寫上……”執璞一氣說出好幾條,條條對兄弟們玩耍有利。最後想起來:“父親母親說讓如姐兒來管家,是他們說過的,算軍令狀!”

袁執瑜會寫嗎?不會。但難不到他,直接畫個如意上來。自己嘀咕:“還有稱心也要來管家。”不會寫,直接畫個心上去。

這張紙東一筆西一畫總算滿當,兄弟們心滿意足嘆氣:“好。”

……

月色悠悠,把半夜裡也掛着明亮燈籠的府第照亮,張豪在馬上呆若木雞。

“下馬。”

耳邊有輕聲時,張豪對袁訓幾乎要五體投地。袁訓淡淡:“將軍,你素來是明白人。”就扭身給他後背,不再理會模樣。

張豪起一個激靈,把自己打醒,傷一隻手指不算什麼,自己下馬,跟在袁訓和葛通後面往裡面去,邊走邊尋思自己的笨。

這是太子殿下的府第,袁侯爺帶自己來見太子…。張豪熱淚涌出。他找袁訓以前沒想過,現在知道要見太子,暈乎乎魂一時聚不到一處。

見太子可說什麼?

一直想到太子殿下出現在面前。

太子是披衣而起,但目光炯炯,聽袁訓介紹過張豪來歷,太子滿心狐疑,但不表露,只用目光詢問。

張豪聰明起來。

也許是手上傷疼痛,也許是葛通肯鬆口,張豪覺得有了活路,平時機靈出來。

對太子跪下,恭敬行禮:“靖和郡王部將張豪見過殿下,殿下,我不敢代我家郡王求情,只代郡王麾下三軍呈上心思。我等久知太子殿下賢名,願效忠皇上,效忠太子殿下!”

太子打一個激靈!

眸子慢慢的有了深邃,慢慢放到岳父袁訓面上,然後殿下想到加壽。

要在此時問殿下,普天下的人中誰對他最好,太子油然浮出的人,就是加壽!岳父千般辛萬般苦,爲來爲去的總是加壽。

皇后提醒太子培植自己勢力,太子並非沒有想過。太子想要一部分人對他效忠,但也不必和皇帝生分,像在皇帝背後動手腳。

前任太子當今皇帝在爲太子時,太子黨天下有名,但一樣效忠於皇帝。

英敏太子奉命辦差,靖和郡王的人也好,東安郡王的人也好,項城郡王的人也好,自然是先來見他比較合適。

如果還是在京裡到處鑽營,只把吹牛拍馬送到殿下這裡,殿下不會客氣。而有些人還真的是不敢來見殿下,深知道三位郡王理虧,也忘記他們的忠心比黃金還要寶貴,他們偏就到處鑽營。

全然不如眼前這位將軍說的,太中殿下心意。

“效忠於殿下,”這話再動聽不過。勝過詩經賽過黃老,壓得住花架子上新開繁花。

殿下並沒有刻意想過謀求這些,但對這個來者不懼。這還是頭一家外官對太子表心跡,太子殿下喜歡得全身都癢癢的,幸好他幼受儲君教導,很快壓得下去。

假意思忖,其實盤算用什麼話回這位將軍,張豪說完,是袁訓出列:“殿下,張將軍乃赤誠之人,他尋到我的門上,臣想國泰民安方是正道,怨怨相報何時能了,就帶他來見殿下。但又想到這事與葛通有關,就把葛通將軍一起請來。原是怕他們見到要刀兵相向,怕驚動殿下,就先在我家會面。張將軍削指明志,葛將軍也願忍仇苦,瑜亮之爭,與國無益,二位將軍全是大忠大賢爲國爲民,臣這就不敢自己擅專,這事當由殿下作主,送他們一起來見殿下。”

葛通聽過這番話是什麼意思,不得而知,他和袁侯爺好,袁侯爺把他列爲大忠大賢,肯定他聽得心情不錯。

張豪聽完這番話,又因爲心中重生希望,魂魄早歸來,主見漸生,打骨頭縫子裡都是佩服的。

聽聽人家這話,難怪人家升官快。不但把他自己私下調和推得一乾二淨,還給自己把方向指得明而又明。

“這事由殿下作主”,張豪還能有什麼不明白的?

張豪爲求靖和郡王性命什麼都願意做,此時有機會,機靈不要錢的往外蹦。向太子一拱手,面向葛通又是一通話。

“葛將軍,殿下在此,殿下做主!勸您以國事爲重!我家郡王征戰一生,也算得上國之門戶。當初殺害三位將軍屬實,但三位將軍意圖私金買動郡王自相殘殺,按律也有罪名!勸您得饒人處且饒人,咱們全聽殿下的!你要償命,我來償!你有兵權在手,以後還能相見,欠你命還命,欠你錢還錢。求你放過我家郡王吧!”

葛通暗暗佩服他機靈,但也暗罵,看你說的多幹淨!你老小子還敢威脅我以後軍中不順當?鼻子裡出兩聲氣:“哼哼!”再就沒有話說,擺出來等太子發落的神色。

太子殿下心花怒放,這事情不由得他不喜悅難禁。早在他沒有這差使時,太子對三家郡王,東安、靖和與項城,是怒氣滿腹。

三個人各領兵馬,都可以稱得上守國之門戶。但看看這“光彩”?一個陣前譁變,練幾十年兵就練出這樣毫不識你恩情的兵?

一個陣前嫉妒擅殺大將?你倒不怕打敗,你腦袋瓜子下一刻就丟。

還有一個貪財殺人,平時運送的糧草你全扔了不成?要窮的爲財殺人!

這是太子殿下初始的心思,當時他還沒有過生日,他還沒有出宮。三位郡王是太上皇手裡出來的,三個人一起出事,像太上皇養三個混蛋,太上皇怒不可遏,帶得小殿下也怒氣難改不說,爲解怒氣,爲對比這三個人不可寬恕,他甚至看了許多寫將軍生平的書,少不了有一個叫趙括的,趙將軍有名於成語紙上談兵,太子殿下邊看邊罵:“難道幾十年全是紙上在談兵不成?”

沒多久,殿下入太子府第,並接手這件事,沒到一天,和皇帝指給他的幕僚們開了三個會議,太子殿下發現紙上談兵說的是他自己。

他年紀不大,沒歷練過,倒不能過多怪他,雖然他自己把自己怪得不行。

先是三位郡王的戰功,幕僚們從兵部裡抽出卷宗呈上,太子看過就知道棘手,對皇帝遲遲不議這事瞬間理解。

幾十年在一個位置上當差,沒有功勞也有功勞。三個人中項城郡王年紀最小,東安最長,靖和爲次,三個人都有無數傷痕在身上。

不殺,怕難平兵心。

殺他們,有一句“刑不上大夫”。

當然還有一句“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但真的辦起來,太子和幕僚們好些天沒拿出管用的主意。

……

把三個人一刀斬了那叫痛快,痛快完了呢?東安郡王雖爲人嫉妒,也有一幫子忠誠將領,把他們全解甲歸田?是明白告訴天下人,當皇帝的忌憚你們?

當皇帝的貴爲天子?按律殺幾個人,犯得着這樣示弱?這明擺的不是逞威風,是示弱,從此以後怕了你們,你們趕緊滾出兵營吧。

留下他們繼續當兵,以後帶這兵的得有點過人能耐才行。稍不注意,舊事就是譁變的根源。

不殺?

葛通虎視眈眈,他雖然摺子上沒明寫,但按律按律按律,字字都在上面。再說不按律,讓天下人怎麼看?

包庇皇族!

以後再有這樣的事情,這將成爲脫罪的舊例。

……

就是大喊大叫一拳痛快一腳利索的人,他自己身邊的事能這麼痛快,相信天下人全佩服他。這隻有遊俠能辦到,一刀宰了,從此浪跡天涯四海爲家。

至多賠上家他不要了,遊俠可以不在乎。但太子殿下不能。他一直爲完滿解決這事,又要讓三郡王認罪,又要讓忠於他們的將軍認可,想不出好的主張。

而在今天,他的岳父把順利解決這事的關鍵,直送到他的面前。太子在這裡一不注意的分了個心,想母后對加壽還是舊年的偏見,這親事她當初沒看出好,所以她一直針對加壽。想到這一點上,太子心中難過。

這說明,母后分辨人和事情,並不正確。

這認識讓太子痛苦,但這是事實。

按母后說的爲郡王們進言,現在已經明確,只會落得讓父皇震怒。遠不如岳父忠毅侯的這調和,他顯然有說服葛通將軍,又對點醒張豪。這下子事情好辦的多,遠比母后那主意爲高。這些人急着往自己這裡表忠心,只爲保住郡王一條命,別的兵權什麼的都好說,這實在不錯。

他一定要爲葛通報仇嗎?不不不。

他一定要取郡王們性命嗎?不不不。

他只爲江山鐵桶,軍隊強悍,百姓臣服。沒有引起動亂的異議,沒有暗藏背後可翻山倒海的忿恨。

人心撫平,一切平服。

太子在心情不錯中,漸漸悠然。他在今天晚上收伏人心,但殿下還不滿足。斜睨張豪一眼,太子微微而笑:“聽說靖和郡王帳下有好些位能人先生,也在京裡?我很願意見上一見。”

……

天近五更,帶着黎明前的最黑暗。夜風也加大,把門上燈籠吹得搖動。燈影子下面走出的三個身影,也就跟着晃動。

葛通走在前面,袁訓走在中間,張豪走在最後。出大門,葛通還是眼裡沒有張豪,對袁訓拱拱手,說聲明兒再會,街口出來至少幾十個人簇擁着他,一起打馬離開。

張豪看在眼中,想葛將軍防範倒是緊密。再回身,見袁訓上馬也要離開,張豪趕到馬下,深深三揖:“多謝侯爺引見,多謝侯爺調和,弄髒侯爺書房,我賠!”

袁訓好笑:“算了吧,你們在京裡還要打點各處,前兒我女兒生日又送一大筆,足夠洗乾淨我的書房,你不用再想着。”

“不不,那是小姑娘生日的賀禮,和今天是兩回事情。不過讓侯爺說着了,我還真的沒多少錢了,預備郡王用的,那是一分不能動。這樣吧,明天我給您送個借條,我慢慢的還您看行嗎?”

袁訓失笑:“那傳出來,我成了什麼人!”他閒散在家,辦這事一片心思爲太子,一片心思爲加壽。雖然不知道皇后對這事交待過話太子沒答應,但袁訓也要引導太子纔是道理。

還有一片心思,袁侯爺爲兄弟,他爲葛通。

這要是收個借條,不成了他見財起意,一片私心?本來他也私心,但此私心和收錢的私心大有不同。

張豪誠懇,袁訓就覺得出頭值得。爲他誠懇,就再低低交待:“張將軍,凡事聽太子殿下吩咐行事,殿下,是按皇上的意思行事。”

袁訓鄭重交待過,一帶馬繮,幾個小子們跟上,主僕們月色中往家裡去。

在他馬後,張豪深深彎腰,喃喃:“我記下。”上馬石畔尋自己的馬,往他住的地方去。

在他冷靜下來以後,不是不知道利與弊。

他也許能保住郡王的命,卻把一部分兵權拱手相讓給葛通。如果沒有今天這一齣子,忠心將軍們一直要和葛通過不去,葛通雖有忠心的人,軍中日子也休想順利。

說起來,從長遠來看,從張豪這將軍的角度來看,葛通佔了便宜。

不然他要多花費數年,甚至十數年的光陰才行。光陰這東西,難道不比人命更值錢嗎?在有些時候,比人值錢。

但,算了吧,如果沒有今天這一齣子,提心吊膽擔心郡王,就有兵權又能怎麼樣?郡王性命,遠比兵馬值錢。

一路感激袁訓,一路盤算怎麼對靖和郡王說,忠心的身影隱入街道中。

……

關心這事的人不少,第二天一早,連淵在廊下擦牙,心裡還想着這事。

連淵想要是他們還在軍中,也就幫着葛通拼上一拼。但他們全都回京,只有葛通一個人在軍中。皇帝登基不過半年,需要用人,前太子黨們無人去軍中,現太子黨還沒栽培,葛通這事不順利解決,他獨自在邊城困難不少。

正想着,外面進來一個人。侍候他的丫頭道:“姑爺來了。”連淵露出笑容,也看出來人個頭兒不高,是他得意的女婿袁執瑜。

嘴裡有青鹽水,就要往外吐時,袁執瑜已到面前,叫一聲岳父,道:“把稱心打扮了,送到我家去管家。”

連淵沒聽懂,露出疑惑的神色。連夫人在房內聽到,不敢相信自己耳朵。以爲孩子們淘氣,滿面笑容出來道:“執瑜,你用過早飯沒有?稱心就起來,你等會兒,我拿東西給你吃,把稱心打扮好和你玩。”

外面又過來袁執璞,執璞催促道:“我陪大哥來說,趕快說完,陪我到尚家見如意去。”袁執瑜急急對岳父母擺手:“我不在這吃飯,請岳父母把稱心打扮好,送我家去用早飯。”

和弟弟就要離開,連淵把嘴裡青鹽水吐乾淨,叫住他。有些明白,樂不可支:“你剛纔說什麼管家,你再說一遍?”

老二執璞露出埋怨:“大哥你說不明白,我幫你說。”

連淵夫妻含笑等着。

“從今天起,稱心要到我家去管家,就是這樣。”

“噗!”連淵嘴裡已經沒有青鹽水,噴出一口口水,隨即放聲大笑,隨即笑得就要跌腳:“哈哈哈,”

連夫人強忍住笑,還能再問:“這話怎麼說?”

看兩個小子擺擺手,這就跑開。一起到尚家,見到尚棟也是這樣說。尚棟也是大樂,留他們早飯,他們不肯,這就要回家,尚棟大笑着進房,讓妻子把女兒如意叫起來,收拾好,準備送去袁家管家。

尚夫人也笑:“這是壽姐兒在太子府上管家引出來的?”尚棟笑道:“橫豎今天我閒,我送你們過去,也就問個明白。”

如意小姑娘打扮好後,一家三人來見尚老大人請安,正好也說出門。

尚老大人也是好笑,對孫女兒打趣道:“那家以後不是你當,是稱心當家,你去作什麼?”尚老夫人卻願意:“她去學學,以後是個幫手。”吩咐備車。

車出尚家門,梁山王府的車也出門。小王爺在車裡催促:“快些,就要早飯了,我等不及。”這車直奔宮門而去,小王爺下車,讓人抱着去往太上皇宮中。

有人回話,太后不明白他一大早來作什麼,也讓他立即進去。見蕭戰到面前,行過禮,起身來認真嚴肅地道:“我來回太后,從今天起,福姐兒不在他們家了,接到我家。”

太后納悶:“戰哥兒,你這又是哪一齣子?見天兒的要接加福,不是接了好些回?”

蕭戰小臉兒繃緊:“回太后,福姐兒在家裡不受待見。”

太后莞爾:“這怎麼可能,”

“是我親眼所見,昨天岳父母帶着加壽大姐外面吃東西,不帶福姐兒。”蕭戰滿面憤憤。

太后撲哧一笑,取笑他:“也沒帶上你?”

蕭戰梗着脖子:“沒有福姐兒,我也不去。”

“那你是怎麼知道的?你又不去不是嗎?”太后笑容可掬。

蕭戰一本正經:“祖父帶我聽說書,我在酒樓自己看到的。”

太上皇愕然,也和太后一起笑。

蕭戰還沒說完:“然後我就去告訴福姐兒,告訴執瑜告訴執璞,告訴香姐兒,”太上皇放聲大笑:“這是調皮搗蛋!”

“所以福姐兒以後不在他家,到我家來。”蕭戰板着小臉。

太后逗他:“那你就去接啊。”

“好!”蕭戰喜笑顏開的答應,趴地上叩個頭,往外面就走。直到他出去,太后對太上皇道:“我像是中了什麼計?”

太上皇慢慢騰騰:“啊,中了。”

沒半個時辰,蕭戰又求見。氣急敗壞來告狀:“岳父不聽太后的話,他不讓我接,他不聽太后的話,”

太后佯裝生氣:“真不像話,”

“不像話。”蕭戰腦子已經沒詞,這就學話附合。眼巴巴瞅着太后,大有盼着太后給撐腰的意思,太后偏就不提,只道:“竟然不聽我的?”

蕭戰嚷嚷:“竟然不聽,”可憐兮兮:“怎麼辦?”

“那,再去對他說說,不待見我們,怎麼還不讓接呢?”

蕭戰想想也是:“我再去。”撒丫子又走了。

等他出宮,太后和太上皇相對莞爾,太后道:“這可憐的孩子,幸好他還不會說抗旨不遵,不然指不定要說出什麼來。”

……

“太后讓接的,太后的話要聽,太后說的,”

面對第二次回來胡攪和的蕭戰,袁訓也對寶珠悄聲道:“幸好他不會說抗旨不遵……”寶珠幸災樂禍的回:“但他已經知道先求太后再對你說,你呀,以後還敢不待見福姐兒不?”

------題外話------

下個月求票票,從頭到底求票票,像是月初努力的求,到月中就沒勁了,下個月票票全準備好,從頭到底有始有終從月初到月底…。哇哈哈哈

第199章 ,第6章 ,方明珠第613章 ,出來玩,不忘記家裡人第261章 ,顯擺的袁二爺第30章 ,套話第466章 ,陳年舊事解開第151章 ,傾家而出去相看第307章 ,原來狀元是狀元第376章 ,侯爺鬧脾氣第638章 ,我的女兒也金貴第160章 ,高中以後應感謝第169章 ,爲了玉珠鬥詩文第110章 ,明瞭第700章 ,梁山老王說故事第704章 ,搭橋第806章 ,皇太孫第438章 ,片言隻語第16章 ,相比第622章 ,請不要再指責我姐姐第242章 ,家產九開第447章 ,柳雲若大罵袁家第807章 ,胖兄弟再次從軍去第504章 ,沈沐麟拜先生第630章 ,好孩子會師第594章 ,賢妃端妃闖御書房第393章 ,親戚要幫忙第236章 ,纏綿第110章 ,明瞭第512章 ,沒當官先降一等第827章 ,大花定親第225章 ,寶珠哺乳第449章 ,奔喪第429章 ,只因爲當爹的不放心第786章 ,大婚第222章 ,恩師也狡猾第777章 ,慈悲通靈第244章 ,說親事第154章 ,出力的玉珠討銀子第844章 ,金殿論罪名第127章 ,撞見第137章 ,賀喜第820章 ,王爺 ,有膽嗎第345章 ,杜氏鬧事第737章 ,齊王回京第575章 ,小二的三十七件冤枉東西第818章 ,兒子們進板凳城第746章 ,小十送錢第616章 ,夫子們的矛盾第148章 ,被截胡的金錢第177章 ,嗚嗚和嚶嚶第700 一十五章,齊王反擊第135章 ,夜叉第574章 ,念姐兒金殿來幫忙第601章 ,還我三十七件好東西第530章 ,葛通讓搶第157章 ,我有新衣裳第513章 ,再降兩等第623章 ,走好走好,一路順風第343章 ,聞惡耗不見得悲傷的謝氏第9章 ,探病第32章 ,老太太的抱怨第517章 ,齊王第383章 ,牛頭和馬面第692章 ,銀魚到宮中第295章 ,老侯和柳家算賬第413章 ,給加福過生日第228章 ,韓家總算出來要面子的人第779章 ,過年錢第187章 ,英姿少年認郡王第162章 ,探花!第475章 ,安排魯駙馬,發動第751章 ,給長女的後路第779章 ,過年錢第544章 ,上邪?這是怎麼了第645章 ,重重埋伏第322章 ,無奈糾結總要解開第245章 ,錢財動凌心第247章 ,擺譜第386章 ,別惹他們第45章 ,恭喜第557章 ,國公啊,你哈哈哈第536章 ,各家長輩們都援手第273章 ,把加壽疼愛到底第352章 ,對簿公堂第69章 ,豁達不是病第411章 ,比舅爺輸到家第752章 ,回京第581章 ,死的後遺症第695章 ,正經爺當家第556章 ,小老妖怪第587章 ,長公主產女第594章 ,賢妃端妃闖御書房第804章 ,袁小八第168章 ,在乎是因爲沒有第244章 ,說親事第202章 ,聰明人第423章 ,各自孝心第660章 ,二殿下相見第457章 ,承歡國公的執瑜執璞第574章 ,念姐兒金殿來幫忙
第199章 ,第6章 ,方明珠第613章 ,出來玩,不忘記家裡人第261章 ,顯擺的袁二爺第30章 ,套話第466章 ,陳年舊事解開第151章 ,傾家而出去相看第307章 ,原來狀元是狀元第376章 ,侯爺鬧脾氣第638章 ,我的女兒也金貴第160章 ,高中以後應感謝第169章 ,爲了玉珠鬥詩文第110章 ,明瞭第700章 ,梁山老王說故事第704章 ,搭橋第806章 ,皇太孫第438章 ,片言隻語第16章 ,相比第622章 ,請不要再指責我姐姐第242章 ,家產九開第447章 ,柳雲若大罵袁家第807章 ,胖兄弟再次從軍去第504章 ,沈沐麟拜先生第630章 ,好孩子會師第594章 ,賢妃端妃闖御書房第393章 ,親戚要幫忙第236章 ,纏綿第110章 ,明瞭第512章 ,沒當官先降一等第827章 ,大花定親第225章 ,寶珠哺乳第449章 ,奔喪第429章 ,只因爲當爹的不放心第786章 ,大婚第222章 ,恩師也狡猾第777章 ,慈悲通靈第244章 ,說親事第154章 ,出力的玉珠討銀子第844章 ,金殿論罪名第127章 ,撞見第137章 ,賀喜第820章 ,王爺 ,有膽嗎第345章 ,杜氏鬧事第737章 ,齊王回京第575章 ,小二的三十七件冤枉東西第818章 ,兒子們進板凳城第746章 ,小十送錢第616章 ,夫子們的矛盾第148章 ,被截胡的金錢第177章 ,嗚嗚和嚶嚶第700 一十五章,齊王反擊第135章 ,夜叉第574章 ,念姐兒金殿來幫忙第601章 ,還我三十七件好東西第530章 ,葛通讓搶第157章 ,我有新衣裳第513章 ,再降兩等第623章 ,走好走好,一路順風第343章 ,聞惡耗不見得悲傷的謝氏第9章 ,探病第32章 ,老太太的抱怨第517章 ,齊王第383章 ,牛頭和馬面第692章 ,銀魚到宮中第295章 ,老侯和柳家算賬第413章 ,給加福過生日第228章 ,韓家總算出來要面子的人第779章 ,過年錢第187章 ,英姿少年認郡王第162章 ,探花!第475章 ,安排魯駙馬,發動第751章 ,給長女的後路第779章 ,過年錢第544章 ,上邪?這是怎麼了第645章 ,重重埋伏第322章 ,無奈糾結總要解開第245章 ,錢財動凌心第247章 ,擺譜第386章 ,別惹他們第45章 ,恭喜第557章 ,國公啊,你哈哈哈第536章 ,各家長輩們都援手第273章 ,把加壽疼愛到底第352章 ,對簿公堂第69章 ,豁達不是病第411章 ,比舅爺輸到家第752章 ,回京第581章 ,死的後遺症第695章 ,正經爺當家第556章 ,小老妖怪第587章 ,長公主產女第594章 ,賢妃端妃闖御書房第804章 ,袁小八第168章 ,在乎是因爲沒有第244章 ,說親事第202章 ,聰明人第423章 ,各自孝心第660章 ,二殿下相見第457章 ,承歡國公的執瑜執璞第574章 ,念姐兒金殿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