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對陣使臣

狂橫暴戾的眸光,和厲喝的呼聲疾撞在一起,濺出的火花皇帝分明也看到,那野蠻撒開的勢子,讓皇帝心中也有一驚。

人仰馬翻的戰場,血淋淋的場景就在皇帝眼前徐徐拉開,有如一卷歷史長河的詩篇,訴說着所有危險的戰役,訴說着就在前幾天,使臣進京以前,還讓皇帝認爲裝模作樣不回京的陳留郡王,他的不回京在現在看來卻是明智之舉。

收到陳留郡王請求兩個兒子同日大婚,而他卻以大戰剛結,後事難料,戒驕戒躁的名義不返京,皇帝批上誇獎的話,在心裡卻有不以爲然。

皇帝相信遙遠而堅固的都城,擋得住那僅剩一支的瓦刺軍隊。也認爲四國慘敗,他們再拿不出來兇殘的軍隊。

他這樣的想,卻不會這樣的明說。幾年裡爲軍費開支龐大,皇帝也頗爲耗神。戶部裡算過一筆帳,隔上一個月就重新計算一回。登基後幾年的總軍費,抵得上太上皇在位時軍費總支出的三分之一。

梁山王是三軍在外數年,糧草馬匹帳篷兵器等物全是長途跋涉運送上去。跟三軍在邊城修整相比,一天的耗費十幾倍甚到幾十倍的疊加。

這讓皇帝有時候也心驚肉跳,弄不明白他離昏君是不是不遠。昏君有一個統一標誌,都會敗國庫。

梁山王默默承受着三軍對他的懷疑,陳留郡王屢屢挑釁他,屢屢用自己的大捷逼着他退兵,蕭觀受到的鄙視在人的內心裡越來越多。

袁訓默默承受着百官們對他的懷疑,反對他的人,險些把他送到詔獄裡去蹲兩天。

皇帝默默承受着心裡沉重的壓力,贏了,於他是一個偉業。輸了,他是昏君昏憒。不但在外交上將遭受到嘲笑,以往臣服納貢的小國可能有從來再不上貢的,也將爲他在史書上添上一大敗筆。

窮兵黷武,此人昏極!將是這樣的評語。

而在今天,在自己富麗堂皇的宮殿裡,在自己耀武揚威的甲士保護下,親眼見到異邦使臣仍然存在的驕橫,皇帝如夢初醒的明白,那感覺醍醐灌頂,或是有一聲哎喲提醒着他,讓他清楚地看到陳留郡王不回京,有他的先見之明。

幾天前阮英明迎接使臣們進京,鎮南王當街監斬,使臣們脫口而出:“陳留郡王!”

他們的驚嚇有人回話給皇帝,皇帝當時小有動容,也不無欣喜,朕有一員愛將。

但今天他是大動容,大欣喜暫時還沒有出來。皇帝這纔想到還有一個人也默默承受不止一年。

那就是陳留郡王!

他頂着將帥不和的名聲,屢屢的搶功,想來屢屢遭受敵軍的憎恨和圍堵。

沒有憎恨,就沒有交手。沒有交手,就不會有錯認鎮南王以後,使臣們的害怕。

這些使臣就在自己面前,他們都有粗壯的身子,在這所謂天子之威下,也依然自有居心。

皇帝輕籲一口氣,這陳留郡王在戰場上得是什麼樣的強悍,才能鎮得住他們,讓他們烙印下心有餘悸?

當今的皇帝,前太子是見過陳留郡王。那一年陳留郡王和項城郡王爲爭新兵進京打御前官司,隨後他的離京把表弟袁訓勾走,惹得太后生一齣子氣,皇帝生一齣子氣。那一年還只在心裡氣他。

此時此刻,皇帝暗暗頷首,戰役上的事情,還是將軍們懂。吏治上的事情,是能吏們懂。只有把這天下治理得江山一統,纔是朕懂。

隔開金階,皇帝平和的微笑着,打量使臣們的眼光溫和不變,而且不去計較他們的禮節不周。

跪拜是不分文化和民族的禮節,但禮部在城外接待使臣的時候,一樣一樣的拿出來議時,使臣們七嘴八舌:“我們跪天跪地跪巫醫,見到自家國君也不跪雙膝。”

這斤斤計較的態度,所以尚書方鴻回皇帝的話:“他們眼裡還沒有梁山王,想來梁山王年青,這一次大捷又是陳留郡王居功最高,梁山王沒有狠狠的打勝過,他們還不服這一次功勞歸於梁山王,都有再打一次的心思。”

只服將軍不服主帥,纔會出來只服將軍,不服皇帝。

是以正使定阮英明,一開始就沒有定錯。阮英明是個身爲天下師,但出了衙門到詩社裡,跟個布衣也要指手劃腳爭高下的人。他不怕別人說他沒氣度風範小,他還會振振有詞的反駁:“詩文上的禮兒就是如此,我輸了還能再在國子監裡當官嗎?”

這樣的個性,使臣們想在他嘴皮子上佔個便宜,不會容易。

是以副使定下來馬浦,這個深諳外交禮節,以前曾在禮部裡爲官,又面相穩重的人,又成爲阮英明最好的臂膀。

就像梁山王雖然年青,卻有諸家郡王爲臂膀一樣。

是以皇帝也允他們可以不跪拜,也要見見他們。皇帝打定心思,要把中原皇權的尊榮好好展示一回。也親眼看一看肆虐邊城朝朝代代的民族,他們是風一般的疾迅,還是虎一般的殘猛。而且不管是什麼樣的疾和猛,這場仗,是朕贏了。

朕現在要做的,就是拿出胸懷來接納你們。朕相信就是一塊頑石,也有熔化的時候。朕要在史書添上豐厚的一大筆,雖然這大捷也超出朕的想像。但這大捷帶來的,是勇氣是開拓偉業的寬宏。

“你們遠道而來,爲贖回戰俘也好,爲看看中原的繁榮也好,朕想想,都應該見一見。恰好是新年,就讓你們一同來參加朝會。散了,往御花園裡去,還有朝宴。但沒有想到的是,朕的百官們一直是這般的不知禮節之道,你們雖然戰敗,也算使臣,當着使臣的面爭執,朕代他們難爲情。不過你們看一看也好,因爲朕並不打算治他們的罪。朕廣有四海,有容納人的胸懷,年年都有使臣們來給朕拜年,今年又添上你們,朕很喜歡,且很希望年年能見到你們。你們需要我們的工匠,我們食物的種子,我們的書籍,我們錦繡的衣裳。朕也需要你們,咱們以後有事就像今天這樣,見面商議,不再動刀兵,豈不是好嗎?”

…。

皇帝朗朗的話語裡,馬浦用心的翻譯。張大學士抹抹額頭爭執出來的汗水,再感受下後背上在金殿上爭吵出來的冷汗。

原來皇上不顧反對,毅然要給使臣們體面,讓他們上金殿是這樣意思。這麼說,忠毅侯喧鬧金殿反而又有了功?這不是平白送給皇上一個說話的機會?

張大學士學孔孟之道,開蒙的時候修的就是涵養,但他牙根酸酸的,似癢非痛的有了不能壓制的難受。

這是忠毅侯事先得到皇上的允許嗎?不不不。大學士很快否定掉,他在皇帝是太子的時候就輔佐他,他曾是上一任的太子師之一,他知道皇帝不會故意怠慢老臣。

那就是皇上猜出來忠毅侯一定會大鬧?皇上有意讓他元旦正歲上金殿?

也是的,忠毅侯是在前太子府上長大,前太子今皇帝對他的心思瞭然於心有這可能。而且……張大學士又磨磨牙,忠毅侯本就是個得理不饒人的傢伙!

張大學士的痛,看在站他對面的董大學士眼裡,董大學士不怕人看到的笑容加深。

這個老東西算吃這一回虧還沒處去找不說,皇帝親口說的今天爭執不治罪,也讓董大學士底氣十足。

皇帝不治袁訓咆哮金殿的罪名,針對太子府不納妾或遲納妾的事情就大有可爲。

雖然跟南安老侯和小二商議過很多回,董大學士時不時的也沒有底氣。

加壽比太子足的小上五歲,也就是說大家拼盡了力氣,也要擋上不止五年。

這五年內,過了年加壽十二週歲,十七週歲的太子能沒有房裡人侍候?

董大學士時常夜裡能想到睡不着,這莫不是說胡話嗎?

等到加壽大婚,她不見得即刻就有孩子,爲了外面名聲好聽,也要主動給太子殿下安排人,這就是張大學士等人抱住不放手的,祖宗手裡的舊規矩。

名聲一旦不保,到時候不用張大學士出手,自會有人彈劾這太子妃不稱職。

加壽即刻有了孩子,懷胎十月裡,太子難道沒有人?

董大學士一直認爲這事情任重,但是道兒也遠。但今天的爭執后皇帝的態度,他放下不少心。

皇上今天不治小袁的罪名,等於默許他爲女兒爭讓黃家女兒些微污上的名聲。都知道太子府上是加壽當家,黃姑娘就死在那裡。街頭謠言總有些“誰逼死她的?沒有人逼,好好的大姑娘會尋死嗎?她老子就要殺頭,她還有娘不是”的話,

回答也是不論理來的:“不知道啊,也是的,沒有人逼着去死,好死不如賴活不是。哎呀,她可是撞死在太子門前的。你說這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太子會不心疼她?聽說,見過壽姑娘……”

這些話雖然沒有大轟大烈的起來,但袁訓沒有聽到也可以防患於未然,先爭一回出來。

今天可以在金殿上爭,明天就可以在京裡到處闢謠言。很正式的那種。

潛在帶來的,自然是太子府上納妾推遲,遲…。也許可以一直遲下去。

這就張大學士犯牙疼的時候,董大學士滿面笑容很開心,從表面上看,張大學士是讓兵器押來朝賀皇帝似的,董大學士就是那忠君愛國自覺自願的人。

皇帝試圖用他的胸懷和使臣們論高下時,小小的高下在官員們中先一步分了出來。

上風,還在上有太后的忠毅侯這裡。

……

皇帝把話說完,馬浦隨後翻譯結束。使臣們的怒氣更滔天般的出來。

這高坐在上面的也是個小白臉兒,弱的只怕長槍都握不住。他也敢讓稱臣讓年年都來?

年年都來,那不成了納貢的附屬國家?

窩兒貼昂然的回話:“尊貴的大漢皇帝,我們前來只是想贖回我們國王的腦袋,和我們將軍的屍首,我們活着的兄弟們,我們不幸死了國君,明年要爲國君守喪,明年來不了,後年如果能來,我們會來的。”

只看他的氣勢,就知道他說的來,只怕是鐵馬金戈到邊城。

皇帝微微一笑還沒有回話,正使阮英明大聲斥責:“哪怕你年年來,吾皇也接待得起!兵來有將擋!有朋自遠方來,纔是長揖相迎!”

馬浦翻譯着,一臉一身的正氣。

“哇啦哇啦……”走出一個黑臉大漢,飛快的說着話。都知道他說的只會是狂戾的話,但他粗重的眉眼兒,和在這琉璃般明晃的金殿上橫然而出的膽色,讓皇帝生出欣賞。

皇帝興致盎然的等着翻譯,準備看看這國君腦袋也丟了的使臣們,還能表現出幾分他們史上大大有名的桀驁。那一定是有如草原蒼鷹的凌厲,也說不好像冰冷尖刺的雪峰。

皇帝對接納他們更有了期待,因爲這些並不是人中的小綿羊,是一羣隨時撲出的虎和狼。

這好整以暇的悠閒,算在自己的地盤上欺負人嗎?應該不是,史上不是還有過蘇武牧羊,還有過…。去找找,可以一堆。

馬浦帶着氣憤把話翻過來:“尊貴的大漢皇帝,你們的書上有句話叫今天是今天的事,明天是明天的事情,”

“哦?”皇帝一頭霧水的瞄瞄阮英明,聽的大臣們也眼前黑不可摸。

小二回話:“應該是此一時彼一時。”

“哈哈,”皇帝失笑:“果然你是個有才,是這句。”

“今天我們打敗,我們帶着珠寶來見你。明天的事情還不知道!”馬浦說完,百官中一片嗡嗡聲。

“打敗了還這麼橫?”

“真是大膽妄言!”

皇帝更意味濃厚,想這些人並不是不能教化,而是數百年甚至上千年,是那沙漠裡的狂風,草原上的狼羣,幾不懂什麼是服輸的滋味。

以皇帝之尊不做對嘴的事兒,只斜挑眉頭,對阮英明一個眼色。

小二面無表情:“我們的書上也寫着草原上有展翅高飛的雄鷹,它能飛到人所不能去的地方,見到的天地遼闊,遠超過人的眼界。難道你說不承認它見到天上的彩雲,就能把彩雲從雄鷹的眼睛裡抹去嗎?難道你說這一次不算,就能讓雄鷹願意折回貧瘠的土地上嗎?它去到了,就是到了。我朝打贏了,就是贏了!”

有一個官員輕輕碰碰兵部侍郎宋程,一臉疑惑地問道:“莫非我耳朵出了問題?咱們戰場上損兵折將的打贏了,怎麼還要在嘴上再打一回,這都帶着珠寶到京裡來贖腦袋贖人的,怎麼還這麼傲氣?”

他問宋程,是宋侍郎是袁訓那一批入軍中的前太子黨,在軍中也有戰功,回京後才能官到兵部裡。

宋程笑得冷淡:“他們素來如此,咱們的書上不是也寫過。”

“也是,我看過這樣的書。”那官員回上一句,往前一步的身子退回原班,就打算不說時,宋程回過頭,眸光對上附近幾個都在支耳朵聽話的官員道:“這是沒有把他們打服氣,如果一勝再勝,勝的心服口服,不得不說這些人中也有漢子!”

“漢子?”習慣於在京裡咬文嚼字的文官尋思這話是褒還是貶低?漢字裡的漢子,就是兀那大漢,一個男人罷了。

宋程一笑,這才注意到站自己旁邊的全是京中文官,忙解釋道:“就是英雄的意思。”

“哦……”文官們拖長嗓音應着,看得出來他們沒打算認這些敢進京在金殿上胡扯的人是英雄。宋侍郎則前後左右看着,這班列不對啊,自己怎麼站到這裡來了?

往對面一看,宋侍郎差點兒沒笑出來。

他的眼睛裡是張大學士,也班列不對。簇擁他站的盡是張家的子弟和張家的門生。

宋程一下子想了起來,小袁跟張大學士吵的時候,他是那出去勸架的人,雖然勸的偏。

分開以後,他們匆忙站回,袁訓這停了官職的尚書也威風依就,本來是站在侍郎的上首,但現在那位置站的是二位蕭駙馬,也把自家舅父簇擁起來。

張袁兩家都是個隨時再吵,家裡人隨時跟上的好站位,宋侍郎沒有地方去,就哪裡有空兒到了哪裡,也才方便幾位京官們問上一回漢子原來是英雄。

京官們收起雜心思,宋侍郎收回對班列的竊笑時,大家繼續關注舌頭不讓人的阮正使和使臣們辯論,宋侍郎尋思的不懷好意,要是小二跟使臣們打起來,這架應該怎麼拉?

他怕自己上前一拉,拳頭就揮了過去。

看一眼使臣,在小二的利齒之下,脖子上青筋和額頭上青筋,還有手上的青筋一起迸出,真像有大打出手的可能。

但小二輕描淡寫的瞄了瞄,繼續氣死人不賠命:“在我們國家裡,打仗有打仗的地方,說話是說話的地方。我們不在說話的地方打仗,也就不會和前來送珠寶的使臣們開戰。如果要打你們,難道京城裡的人,不足夠一百個打你們一個的嗎?這也就是皇上肯對你們說道理,你們恭敬聽着最好不過。如果皇上也命我們帶着刀迎接你們,不肯好好接待你們,難道不行嗎?如果皇上說你們不拜就不許贖回,你們還會有多少勇敢去戰場上再打一回,奪回你們想要的東西?寬容這事情,不是不許你們得寸進尺,而是你們得了寸進了尺,還能帶着你們想要的東西退回去。而我們先賢古人教導我們,也不會不允許攜帶珠寶禮敬先人的好漢好好離開。所以拿開你按在刀上的手,不要惹起不相干的怒氣。不然你們不能回去,造成你們的國君不能安葬,是我的錯,還是你們使臣傲慢無禮的錯?”

這話真真提氣,馬浦滿面生輝,翻譯的語聲都多出額外的力氣來。皇帝忍俊不禁,百官們也紛紛點頭。

對有禮的人行禮貌,對搗亂蠻橫的人一巴掌打回,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應該得到的尊嚴,也是修仙修道的人所謂的,砍柴的時候砍柴,喝水的時候喝水,是什麼地步說什麼樣的話,做什麼樣的事情。

皇帝眯了眯眼,忽然想到他接見過的幾位高僧名道說的這兩句話,天道,不過就是如此罷了。

有傲氣涌出來,讓皇帝對使臣的眼光充滿悲憫。戰勝的時候傲慢本是應當,但戰敗後的無禮難免東施效顰。文化的差異初看時相差無幾,日月長遠的時候,區別就不是一般的大。

皇帝輕聲吩咐小二近前,低低的說了兩句話。小二不敢置信,他的詢問在又一次得到皇帝的首肯時,小二燦爛的笑了,像朵春風中舒展的鮮花。

轉過身子回到原班列上,小二自豪的宣佈:“諸位使臣們,我尊貴的皇上念你們性本山野,體諒你們一言不合就動刀兵。邀請你們觀看我們勇士們的技藝,而且你們中的人可以任意向他們發出挑戰,打到你們滿意爲止。”

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來時的強橫,對羸弱小白臉兒的瞧不起,在和阮正使脣槍舌劍幾來幾往中消磨許多。

使臣們終於明瞭他們能安生走到這內陸中的尊貴地方,而且允許他們說話,並不是主人太軟弱,也不是他們很勇敢時,對皇帝的這個新的在行程表上沒有的提議猶豫片刻。

小二的話在他們心裡佔據上風,你們來的目的是保證你們國君的安葬,而不是表現暫時性的沒有禮節。

這讓使臣們爲難,他們依然認爲有膽量去任何地方,但阮正使說的:“敢進一寸進一尺並不算英雄,英雄的是能全身而退。”

這個可恨的阮正使,句句話都不是好反駁的,卻句句切中要害。

幾位正使向對方看去,耳邊中原官員的嗡嗡聲驟然起來,好似隨夜風起伏的大草原,細細的聽,那青草呼吸的動靜。

聽不見的人只覺得寂靜,聽得見的人卻可享受到似山濤的潮聲。

他們在反對。窩兒貼迅速的想着,對懂漢話的屬下看過去。屬下低聲道翻譯:“漢朝的皇帝要請我們跟他們一起吃酒菜,一起欣賞他們勇士的技藝。”

一起?主使們全亮了眼睛。

抿抿脣,又習慣性的摸摸刀,齊聲對小二道:“行啊。”

小二也亮了眼睛,他不用太監,自己去回皇帝的話。回過使臣們同意以後,小二再陪笑請求:“皇上,臣也想和他們比試一回,臣也會耍刀。”

皇帝眼睛一亮,看看我們可以用的人有多多少。但皇帝莞爾:“打仗的人打仗,談話的人談話。你是朕心愛的臣子,你只說話吧。”

小二嘟囔:“臣這是不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聽到他的話,皇帝不由得放聲大笑。讓人看一看時辰,上朝是天不亮,經過回過正事,和袁訓的一通吵,阮英明的一通智辯,雖還不是午膳正餐的鐘點兒,卻也不遠。

“擺宴御花園。”皇帝說着,精神頭兒的愉悅,讓他發現自己肚子餓了,胃口好的可以吃下一頭牛。

……

鼓樂聲重新響起,金甲士把武器舉起。鼓樂之悠揚,和雪亮的戟尖上面的佩戴的寶石珠玉,似一把尖刀,剝開春秋風中國與國的仇恨,也雪亮的似人眼睛,那黑色瞳仁旁尖銳的一點,緊緊盯住皇帝離去的身影。

卑躬屈膝的一堆人,是中原的閹人,他們圍了上去。一叢美貌鮮嫩賽似最可口小肥羊的宮女們,她們跟隨上去。皇帝就這樣走了,在使臣團的眼裡走得遙不可及。

三百使臣們瞠目結舌,按在刀上的手攥了再攥,但皇帝與他們的距離越來越遠。

勇敢這事情,與尋死無關。使臣們就憋着氣,總覺得這一起前往用酒菜的事情,像是又讓中原這皇帝給涮上一道。

國與國之間的接觸,使臣們也並不是懵懂如初生嬰兒。以爲中原沒有幾個人,皇帝是很好接近。

但他們真的是低估了皇宮的遠大,又高擡了自己數代數十代的不馴。

皇帝就在他們目瞪口呆中,沿着雕龍的金柱曳曳的留下一堆太監宮女的背影,說是賜宴,卻不知他先去了哪裡。

“請吧。”韓世拓打斷他們綿綿如蝶戀花,其實都看得出來是暗含殺機的注視,不介意的把好笑浮在面上:“請跟我來。”

三百的使臣都帶刀,皇帝又要表示朕可以接納你們,包括你們的刀,侍候的人只能付出十倍或百倍的防禦。

比如宮中的侍衛們沒有一個休假的,比如甲士的人數多出來一倍不止。比如阮英明的下屬超過六百人,做到兩個人“陪伴”一個外來使臣。

號稱百官的京裡,調出六百官員這事情不無誇張。就把鎮南王的軍官們發了文官袍子借來一用。韓世拓會說異邦話,又有功夫在身,又是小二的親戚,不管是哪一條,韓大人當仁不讓出現使臣旁邊。

往戰場上去過的韓世拓不卑又不亢,在和使臣們接觸以後,頭兩天陪的是普通的使臣,小二看出他頗有駕馭以後,指一個功夫高強的軍官給他,讓他們兩個陪伴高南國的正使窩兒貼。

窩兒貼是粗黑的一塊糙鐵似的傢伙,沒事兒就野茫亂蠻一起上來,膽小的人不是陪不了他,是壓制不了他。

韓世拓走上來,在窩兒貼總近不到皇帝身的呼呼喘粗氣中,依然笑意輕鬆。前風流浪蕩子曾在瀟灑奪人眼珠上下過功夫,輕施一個禮兒,說不出的俊俏好看,拿出他在青樓上調笑時的三分不正經,恰似能沖淡對方的粗橫戾。

窩兒貼的氣與其說發不出來,不如說發出去以後不能全身而退,悶悶怏怏的跟着韓世拓,往什麼御花園裡過去。

皇帝在這個時候,到了後殿中。

他得換衣裳,把這元旦正歲的正裝換成輕便些的袍子,他也就能暢快不少。

過年的衣裳穿上身要好些太監侍候,花一定的功夫,這脫下來也費了一番的力氣。

一封加急的奏章,見縫插針的到來。

鮮紅的火漆印,讓這封奏章添上機密的字樣,也讓皇帝笑了一聲出來:“梁山王的,難道又打了仗,又贏了?”

半年前奏章一到京裡,皇帝就要搖頭,只怕又是將帥不和的梁山王,如今是皇帝眼中打贏的代名詞。

皇帝坐下來,讓兩個太監爲他換上雲龍錦繡履,手中迫不及待的拆開奏章。

“……臣得皇上准許,於臘八、祭竈、三十的晚上大練兵。風雲起兮,是將士之御射;殺聲揚兮,是皇恩之仁隆。非強盛不可以制暴虐,非傾覆不可以保安寧。此三軍之威,源源於聖君千里運籌帷幄之中。此禮義之譽,治人治法治亂民……”

梁山王拍起馬屁,跟他的長相大不相同,精細的像書辦代筆。但見慣他密摺的皇帝知道就是蕭觀親筆,皇帝開懷大笑,見鞋子換完,走到書案前,提起筆來批上一個好字。

他目光閃動,心中暗想,朕也要大練兵,治人治法治亂民。

……

無數的花香,頓時就跌到花叢裡出不來那滋味兒。使臣們吸動鼻子,細細的分辨着,有山丹丹花,有雪蓮花,有……他們四處的觀望,山丹丹花和雪蓮花是沒有見到一朵,只見到無數美貌的美人兒,在閃耀珠光彩羽的儀仗陪同下,笑語晏晏行進過來。

皇后心潮起伏,帶着命婦們行着禮:“皇上萬歲,萬萬歲。”皇帝噙住笑:“平身,賜坐。咱們等下有熱鬧看,想來皇后也沒有見過,夫人們也開開眼吧。”

“多謝皇上。”皇后的嗓音有幾分顫抖。

她收到皇帝讓傳的旨意,還以爲是在夢中霧裡。這些年的元旦正歲,她極少和皇帝在一起賜宴。本來今天,皇后也不想留在宮中。

新年初一的這一天,皇后難道又要跟皇帝鬧不完的彆扭?就在昨天晚上,皇帝可是再次讓太子和加壽送到她的宮裡,這個年夜她依然算有光彩。

太上皇說皇上早歇息一個年夜吧,太子和加壽卻不讓皇帝獨自歇着,兩個人準備到半夜的好玩節目,可不願白白的浪費。

教坊司的歌舞,四個人一起欣賞。放過夜的煙花,四個人一起觀瞧。皇后不能說不滿意,那爲什麼又生出年節離開宮闈的心思?

太上皇和太后今天就不在宮裡,而是一早接受過皇帝的叩拜,起駕去了鎮南王府。

陳留郡王府尚二位公主,皇后是嫡母,也跟在裡面有事情做,自有一番的熱鬧。長公主就要臨產,皇后也想跟去長公主府上守着。哪怕不爲熱鬧呢,爲孝道上面,跟隨太后總沒有錯,。

如果不是太后命她回來接見命婦們,皇后也真的能做出初一不在宮裡的事情。

但沒有想到,皇帝請她一同來用宮宴,皇后坐定以後,輕輕咬着嘴脣,眸光先把太子找到,心裡定上三分。又去找加壽時,見花團錦簇中不見人影子,恍然想到,壽姐兒給自己拜過年以後,也去了長公主府上。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的,加壽不在,不自在的感覺油然而生。跟來的嬪妃堆裡,不管有多擁擠,第一眼望見的永遠是歐陽容。有她的存在,皇帝給予的再多榮耀,在皇后心裡也黯然失色。

因爲黯然了,皇后反而儀態更端莊起來。她還沒有老,看上去粉華高然,一國之母的神情分毫不差。

這讓使臣們的眼光中充滿驚豔,也讓太子對岳父忠毅侯投去感激的一瞥。

黃家女兒的事情出來,又一次敲醒太子心頭那層看不見的警鐘。他爲什麼只喜歡跟加壽在一起,是太子殿下一直對加壽有崇拜,羨慕加壽有父母親的疼愛,羨慕加壽有完美的親情。

加壽帶給太子的,遠遠不止太后定親時所想的,只是青梅竹馬,而是

給太子揭露歡樂不見得是九五至尊,而是這親情的不可分開。

太子想到岳父可能爲加壽在金殿上爭執,但真的事情到面前,那一堆官員跟在裡面互不相讓,口水都能噴到對方臉上,太子殿下還是微微的吃一驚。

隨後他想到的,就是感激他,感謝自己的岳父。忠毅侯帶給加壽的是沒有顧慮的關懷,加壽纔會用心撮合自己的父母親,那稱之爲父皇和母后的一對人。

忠毅侯在黃家這事情上每一分的爭糾,都可能帶給父皇對母后的更多關注。要知道歐陽容等對母后的陷害,難道不是和黃家女兒的死,對加壽小小的有些影響一樣嗎?

一個只是小小的影響,加壽只是因爲當家而且當天見過黃姑娘,纔會有這些微的污名出來。但忠毅侯爲此要跟張大學士把命拼了。

真是的,忠毅侯不是去和黃家的人拼命,說他們沒教導好女兒。而是和舉薦太子姬妾的張大學士拼命。

他真心反對的,朝堂上下盡人皆知,忠毅侯還是阻攔太子納妾,從他大半夜裡在青樓裡拿丁前開始,他就明晃晃的把心思亮在滿京里人的臉面前。

不是有人不吃驚的,忠毅侯就沒有遮遮掩掩過。

太子總覺得父皇沒有追究大年初一金殿上的大鬧,和隨之而來的母后來接受使臣們的朝賀有關,就對袁訓投去一眸,就是一眸滿滿的笑容。

接受禮法教育,而束縛於禮法的殿下,有細紋裂開來。跟岳父一樣的肆無忌憚,殿下現下還倒不到,但那種衝破禮法,在殿下心裡生了根。

…。

三巡酒過,使臣們也沒有找到接近皇帝的好辦法。窩兒貼憤怒的想着,漢人的書上是騙人的。

他記得漢人的故事,有一個叫圖窮匕盡。是說一個使臣進見另一個國家的國王,請他看圖,圖打開完後,露出裡面的匕首就行刺。雖然沒有行刺成功,卻總是使臣離得不遠。

但眼前呢,這皇帝的酒桌子離得十八丈之遠,使臣們的周圍,還是目光敏銳,腳步輕快,一看就是都有功夫的接待官員。

皇帝說句話,如果場中不寂靜,就得太監專門高聲傳話。如果有弓箭在手就好了,窩兒貼這樣想着。

在他們的風俗裡,刀不離身,佩刀可以說是生命的一部分。但弓箭在參加喜宴的時候,卻不是隨身總有。而允許佩刀,不許帶弓箭。就造成一直近不了皇帝,空有佩刀卻怕不能一擊得中。

死了皇帝,中原必然大亂。三百人雖死也心甘。但一擊不中呢?他們四國都打得快要窮下來,梁山王和陳留郡王還在邊城顯示威風,再打一仗,還真的打不起。

暗暗想着等下挑戰的時候,要求一把弓箭在手上,窩兒貼定下心來。

隨後皇帝宣上來的人,卻讓都存着挑戰的時候好動手的使臣們詫異不已。

“宣忠毅侯之女袁佳祿進見。”

一個美貌的小姑娘,生得動人心魄的秀麗。她一出現,皇帝就呵呵地笑着,讓太監對使臣們傳話:“刀馬弓箭強,並不是強悍的根本。有信手拈來的可用人才,這纔是真正的強。來,見一見我們的下一代,還沒有弓箭高,卻已是能獨擋一面,雖有千軍萬馬過來,也不能怎樣。”

皇帝把疫病比成千軍萬馬並不誇張,疫病確定可以奪去千軍萬馬殺死的人羣。

使臣們聽不懂,傻着眼睛鬧不明白。這玉娃娃似的小姑娘,怎麼能擋千軍萬馬?

都說漢人詭計多,這小姑娘會很多詭計嗎?

------題外話------

這是洪荒之力,仔在十點前又爬上來了。

揮揮手,每日必做,請用洪荒之力投出親們的票票呵呵。欠飯票欠化妝品得來的票票敬謝不絕,仔怕讓你們追着打。

第38章 ,消息確定第676章 ,學菜第166章 ,嫁的丈夫好第529章 ,不過是政見的不同第394章 ,親戚幫忙心頭暖第52章 ,靜謐的寶姑娘第811章 ,哪吒上壽第693章 ,可敬可佩第183章 ,送寶珠是歡歡喜喜的第455章 ,攆走魯駙馬第711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387章 ,加壽勝出第538章 ,公正的胖兄弟第793章 ,蕭戰正名第34章 ,心中有鬼的人第74章 ,家世(一)第656章 ,泰山祭祀第725章 ,太子露崢嶸第501章 ,不負舅父第594章 ,賢妃端妃闖御書房第621章 ,皇后的東西吃不完第107章 ,鳳求凰第270章 ,接加壽的人到了第739章 ,此生無憾第728章 ,孩子們繼續長進第588章 ,牽制的新說法第545章 ,一起都來安慰蕭戰第34章 ,心中有鬼的人第647章 ,元皓大放光彩第54章 ,抓賊第275章 ,夫妻同進京第435章 ,不許孩子們去從軍第569章 ,給王爺立軍令狀、祿二爺第762章 ,有孃的孩子是個寶第515章 ,下聖旨生孩子第191章 ,奇怪的銀子沒去向第535章 ,羣轟蕭戰第380章 ,能撒嬌能吃苦的袁侯爺第439章 ,臣有私心第492章 ,一網打盡全壞人第755章 ,謠言來自安王府第742章 ,大打出手第99章 ,做紅包第162章 ,探花!第247章 ,擺譜第457章 ,承歡國公的執瑜執璞第552章 ,發動第425章 ,符的風波第603章 ,回鄉祭祖第235章 ,父女相見第405章 ,有主見的寶珠第791章 ,歐陽容駕鶴第722章 ,齊王的新主張第87章 ,掩飾第229章 ,親情是要有的第485章 ,步步錯來步步錯第164章 ,原來是姑母?第338章 ,凡事有寶珠第120章 ,發落第95章 ,不值一提第697章 ,遇災第792章 ,紙上拳腳第792章 ,紙上拳腳第329章 ,郡王對郡王第350章 ,老侯一生的死對頭第621章 ,皇后的東西吃不完第288章 ,袁將軍官復原職第91章 ,情戀不虧心第614章 ,教訓江強第777章 ,慈悲通靈第821章 ,龍家箭法依然囂張第428章 ,處罰皇后第55章 ,求救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28章 ,逞強第570章 ,不傷性命第411章 ,比舅爺輸到家第415章 ,寶石衣裳好第162章 ,探花!第626章 ,白卜討錢第6章 ,方明珠第296章 ,迷香第545章 ,一起都來安慰蕭戰第229章 ,親情是要有的第492章 ,一網打盡全壞人第708章 ,到蘇州第250章 ,加壽討錢第333章 ,東安舊事第162章 ,探花!第544章 ,上邪?這是怎麼了第225章 ,寶珠哺乳第546章 ,不送東西不辦事第41章 ,媒婆第550章 ,火勢第538章 ,公正的胖兄弟第334章 ,捉拿袁二第672章 ,元皓生日第322章 ,無奈糾結總要解開第393章 ,親戚要幫忙第515章 ,下聖旨生孩子
第38章 ,消息確定第676章 ,學菜第166章 ,嫁的丈夫好第529章 ,不過是政見的不同第394章 ,親戚幫忙心頭暖第52章 ,靜謐的寶姑娘第811章 ,哪吒上壽第693章 ,可敬可佩第183章 ,送寶珠是歡歡喜喜的第455章 ,攆走魯駙馬第711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387章 ,加壽勝出第538章 ,公正的胖兄弟第793章 ,蕭戰正名第34章 ,心中有鬼的人第74章 ,家世(一)第656章 ,泰山祭祀第725章 ,太子露崢嶸第501章 ,不負舅父第594章 ,賢妃端妃闖御書房第621章 ,皇后的東西吃不完第107章 ,鳳求凰第270章 ,接加壽的人到了第739章 ,此生無憾第728章 ,孩子們繼續長進第588章 ,牽制的新說法第545章 ,一起都來安慰蕭戰第34章 ,心中有鬼的人第647章 ,元皓大放光彩第54章 ,抓賊第275章 ,夫妻同進京第435章 ,不許孩子們去從軍第569章 ,給王爺立軍令狀、祿二爺第762章 ,有孃的孩子是個寶第515章 ,下聖旨生孩子第191章 ,奇怪的銀子沒去向第535章 ,羣轟蕭戰第380章 ,能撒嬌能吃苦的袁侯爺第439章 ,臣有私心第492章 ,一網打盡全壞人第755章 ,謠言來自安王府第742章 ,大打出手第99章 ,做紅包第162章 ,探花!第247章 ,擺譜第457章 ,承歡國公的執瑜執璞第552章 ,發動第425章 ,符的風波第603章 ,回鄉祭祖第235章 ,父女相見第405章 ,有主見的寶珠第791章 ,歐陽容駕鶴第722章 ,齊王的新主張第87章 ,掩飾第229章 ,親情是要有的第485章 ,步步錯來步步錯第164章 ,原來是姑母?第338章 ,凡事有寶珠第120章 ,發落第95章 ,不值一提第697章 ,遇災第792章 ,紙上拳腳第792章 ,紙上拳腳第329章 ,郡王對郡王第350章 ,老侯一生的死對頭第621章 ,皇后的東西吃不完第288章 ,袁將軍官復原職第91章 ,情戀不虧心第614章 ,教訓江強第777章 ,慈悲通靈第821章 ,龍家箭法依然囂張第428章 ,處罰皇后第55章 ,求救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28章 ,逞強第570章 ,不傷性命第411章 ,比舅爺輸到家第415章 ,寶石衣裳好第162章 ,探花!第626章 ,白卜討錢第6章 ,方明珠第296章 ,迷香第545章 ,一起都來安慰蕭戰第229章 ,親情是要有的第492章 ,一網打盡全壞人第708章 ,到蘇州第250章 ,加壽討錢第333章 ,東安舊事第162章 ,探花!第544章 ,上邪?這是怎麼了第225章 ,寶珠哺乳第546章 ,不送東西不辦事第41章 ,媒婆第550章 ,火勢第538章 ,公正的胖兄弟第334章 ,捉拿袁二第672章 ,元皓生日第322章 ,無奈糾結總要解開第393章 ,親戚要幫忙第515章 ,下聖旨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