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戰之源頭

元順帝聽到齊御風說出這番話,突然身體一僵,動作不由得停了下來。

只聽齊御風緩緩說道:“莫說你說的是真是假還有商榷,就算你真的是漢人,那朱元璋真的是高麗人,是色目人;可是他畢竟是爲漢人的生存而戰,而你呢,你帶來了什麼?”

“前朝李世民也有鮮卑血統,可他一心爲民,開創了盛唐的貞觀之治,就算過了七八百年,你看如今漢人,誰不尊他爲爲千古一帝,誰說過他不是正統?”

“蒙古人所到之處,到處都是征服和屠殺,你看看現在從東方到西方的整個世界,又有多少地方不再你們的統治下痛苦呻吟?又有多少孤兒寡母,因爲你們的貪婪,流盡了血淚?”

“你雖有寸功,在位前幾年還比較英明,但享國三十餘年,國內水旱頻仍,盜賊滋起,你卻信奉伽璽真那種淫僧,肆意荒嬉,萬幾怠廢,宮庭褻狎,穢德章間,是非不明,賞罰不公,荒淫無道,戕害忠良。導致物價飛漲,後來爲了整治水患,加重徭役,橫徵暴斂,難道還不該死麼?”

元順帝額頭突然冒出了汗珠,順着臉頰向下流淌,他久久無言,好半天才開口道:“我也是沒有辦法……”

他儘管喝了一肚子的水,此時卻還是嘴角乾澀得厲害,又無奈道:“朝堂腐敗,諸王心中不服氣,人心既去,這天天就知道你打我,我打你,就算太祖來了,也治不了這個局!”

他說到這裡,恨恨道:“當年孛羅帖木兒勢大,我交好與他,他要官我給他官,他要誰的命,我就給誰的命,甚至把女兒都嫁給了他。誰知這王八羔子蹬鼻子上臉。我賜宴他不來,自己在偏殿吃了個飽,然後居然派人入宮,向我索要我平素鍾愛的幾個妃子!當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齊御風聽到這話,突然想起當年一個故事,當即緩緩道:“我聽說當年成吉思汗的祖母有七個兒子,只是因爲有一羣小孩在她的領地上挖草根充飢。她怕傷了草皮,就下令將這些小孩全部處死。”

“結果小孩所在的部落得知。與成吉思汗祖母的部落廝殺起來,一個不敵,卻被那些小孩所屬的部落反殺,殺了她六個兒子,只有一些殘弱婦女和成吉思汗的父親海都僥倖逃脫了出來。”

元順帝聽到這話,有些莫名其妙,擡眼看着齊御風,遊牧民族這種爲爭奪食物鬥爭的行爲代代相傳,在蒙古人的生活中毫不稀奇。當年成吉思汗的父親一死,他母親只不過跟親戚吵了幾句嘴,就被整個部落拋棄流放,而部落裡面的一個老人,只是勸說部落裡的人不要這樣,也因此被人用長矛戳死。

可以說在蒙古,這等野蠻殘忍、殺人放火的事情。就如同吃飯喝水一般平常,就算到了現今,元順帝的幾個臣子和兒子,不也是經常因爲一些小事而殺來殺去麼。

他心中懷着疑惑,卻見齊御風說道:“你現在已經跟他們一樣,只知道弱肉強食。心中已經沒有了任何善良和同情,狼就是狼,兇殘和狠毒,就算入主中原這花花世界,穿上人的衣服,人模狗樣活了近百年之後,你們還是變不了。”

“那個時候。我不知道成吉思汗的祖母,她有沒有想過,作惡有一天也是會遭報應的?可是我猜你肯定是完全沒有想過。在權力面前,你總以爲自己是特殊的那一個。”

元順帝聽到這話,失魂落魄,喃喃自語道:“ 我爲什麼不是特殊的那一個,我從後世穿越到這裡當皇帝,我富有四海,版圖無比遼闊;我是趙宋之後,卻當了蒙古人的皇帝,我怎麼不是特殊的那一個?”

齊御風道:“歷史給了你機會,可你起初還知道恢復科舉,啓用漢人,平反昭獄,可是一旦受挫,就直知道尋歡作樂,日夜縱慾,百姓連年遭災,已經易子相食,你卻還要剝他們的皮,抽他們的筋,喝他們的血!”

元順帝目無表情,只是呆呆的看着前方,面前一片黑暗。

齊御風看了他半天,正要開口,卻聽得元順帝道:“可我畢竟留着漢人的血,朱元璋就是個雜種,這天下遲早都是你們兩人相爭,爲什麼你還要維護他,而不是幫我?天下的百姓,那是死不完的。”

齊御風冷笑道:“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我不管他是什麼人,只要是對得起漢人百姓,我就不與他爲敵;只要對不起我天朝千萬子民,這倚天劍,就要斬下他的人頭。”

元順帝擡起頭,用哀求的眼神看着齊御風,說道:“在這個世界,我們已經回不去了,只有我才明白你說的話是什麼意思,我已經老了,沒有什麼宏圖大志了,只求你能讓我繼續活下去。”說到最後,居然淚水潸然,情不自禁的嚎啕大哭起來。

齊御風聽到他那句“我們已經回不去了”,不禁心中一動,持劍道:“要麼,我送你回去?”

元順帝聽到這話,起先愣了一愣,隨後反映過來,當即大喜過往,一抹臉起身道:“你當真能回去?”

齊御風點點頭,鄭重道:“當真。”

元順帝聽到這話,喜不自禁,手腳激動的無處放置,他顫抖着身子,圍着亭子走了半天,突然又擡起頭,目光哀怨的看着齊御風。

齊御風早知道他的心意,當即便故意問道:“準備好了?”

元順帝搖頭道:“不……我……朕不想走了。”他摸着那雕欄畫棟的闌干,看着這面前的微瀾盪漾湖水和巍峨高聳的建築,搖頭道:“這些都是朕的,這天下都是朕的,憑什麼你就要搶走……我已經在這邊活了一輩子,我習慣了錦衣玉食的生活,已經回不去了。你知道麼,如果回到那邊,我連這裡的門都進不來,想要看上一眼都不可能,可是現在。我卻是這裡的主人。”

齊御風聽到這話,心道這廝還是個新流行的魂穿,當即他冷聲道:“不想走,你也可以滾蛋,這裡是中國,是漢人的中國,不是你們韃子的天下。”

元順帝仰望北方的天空。搖頭嘆息道:“大漠上太苦了,我已經不能過那樣的生活了。”

齊御風笑道:“這也不願。那也不願,你想做什麼?”

元順帝回過頭,佝僂着腰,祈求道:“我也沒有幾年好活,我把皇位讓給你,只求你讓我在這宮中,留幾間房子,讓我和我的妃子好好生活。”

齊御風沉聲道:“你究竟明不明白?此番漢蒙之戰,歷經百多年。爲此漢人們死了多少仁人志士,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你以爲這是建立民國麼,只要拿竹竿在屋頂捅幾片瓦下來,就算起義成功了,以前的巡撫知府脫下官袍。換了一身衣裳,一轉身就成了都督、省長?”

“這不是政治,也不是買賣,這是戰爭,這是仇恨,就算你願意當溥儀。我還不願意當革命黨呢。”

元順帝聽到這一句,當即血脈一涼,顫聲嘶啞着嗓子問道:“這麼說,你非要殺我不可?”

齊御風端起水杯,舉到他的面前,點頭道:“不錯。”

兩人舉起杯子,喝下了最後一口咖啡。

元順帝知道齊御風武功通神。天下沒幾人能擋得住,這等武功之人,今日兩人只在咫尺之間,齊御風若說要殺他,他便非死不可。

齊御風喝過,對着元順帝說道:“不過看在咱們頗有緣分的份上,我許你一個堂堂正正的死法,三月之後,我帶大軍前來攻打大都,要做溥儀還是崇禎,你自己選罷。”

說罷他人影一閃,消失在了夜空之中。

元順帝嘆息一聲,想要站起來,卻發現自己雙腿麻木,卻怎麼也站不起來,遠遠處幾名太監眼見元順帝獨自坐在這裡,急忙跑了過來,揉腿的揉腿,捶背的捶背,好半天,才把元順帝攙扶了起來。

一名太監手疾眼快,攙扶着元順帝的右臂,張口問道:“皇上,這反賊魔頭今日入了我等的手掌之中,怎麼不派那個大個兒跟他對打一場,他倆誰輸誰贏,還未必呢吧?”

元順帝搖了搖頭,說道:“那大個兒武功初成,功力未穩,如今需要多給他些時日,自己將自己琢磨明白了,纔好派上用場,如果就這樣讓他出去,若是稀裡糊塗的死了,豈不是可惜。”

那太監陪笑道:“皇上當真好心腸,做奴婢的有你這樣的皇上,真不知有多貼心。”

元順帝嘆息一聲,緩緩朝着寢宮走去,他低聲自言自語道:“他雖然是想殺我,可是我卻怎麼捨得殺了他……”

齊御風奔回地道,與楊湘綺說了今日入宮的所見,他自然省去了元順帝與他的秘密一節,直說觀察這元順帝爲人平庸,喜好和稀泥,對江湖見識極少,爲人拖拉帶水,極不過度,那雲南這般的案子,不似他能做得出來的。

楊湘綺行刺之後,越想越怕,也知道這皇帝身邊,畢竟也有高人,日後更得加強防範,她想要行刺元順帝,日後更是難上加難。

而今齊御風說出這元順帝未必是殺人兇手之後,她滿腔仇恨,便自然而然的轉移到了趙治淳身上。

兩人聊過之後,即要作別,楊湘綺聽說齊御風要親率大軍,進攻大都,她知道這是百年以來最爲重要的家國大事,不由的精神爲這一振,許諾將打破古墓派從不出山的誓言,將親自率領派中人物,來援西涼之軍。

齊御風心中卻還存着一個疑惑,他知道這楊湘綺文武雙全,不似自己只是個掉書袋的草包,當即便問道:“朱元璋號稱自己來自濠州鍾離,怎麼他起兵之後,元順帝屢次派人去尋他的根底,卻怎麼也找不到呢?”

他心頭惴惴,始終卻還是有些害怕那元順帝的話可能是真。

楊湘綺行遍天下,對山川地理精熟無比,當即聽到這句話,不由得抿嘴一笑道:“元朝初建的時候,有趙孟頫一介文人投靠,倒也不是粗鄙無文,而眼下衆多蒙古王公,都以自己不識字爲榮,以坦胸露背。大塊吃酒肉爲習俗,認爲那纔是真正的成吉思汗的子孫。”

“所以他一個草包皇帝,帶着一羣草包大臣,還能坐了三十多年的天下,當真是稀奇。那濠州之鐘離,就是安徽鳳陽,但現在元朝《地理志》的記載。卻叫這裡泗州盱眙,即是江蘇的蘇北一地。屬於安豐路管轄,這幾個地名,不經常出門之人,相互混淆,也不奇怪。”

“只因爲皇權無定,諸多王公亂戰,相互搶奪底盤,這地名跟着一日三改,京城裡的官差。拿着地圖下去抓一個安徽人,結果卻去了江蘇去找,又豈能探聽得到?”

齊御風聽到這話,不禁嗔目結舌,覺得此時簡直匪夷所思。心說眼下這蒙古王公們,將中原大地,就如同劃分成了一塊塊牧場一般。相互你爭我奪,一旦爭搶到手,便更名改姓,換成了自己的地盤,如此繼續下去,日後這禮儀之邦。豈不是成了原始的野蠻人的地盤?

不過說起來這皇宮裡的密探分不清安徽、江蘇的劃分,倒也不奇怪,後世朱元璋定都南京以後,皖蘇滬所在,即爲直隸省,遷都北京後,改爲南直隸省。清朝命名爲江南省,省會南京。當時的安徽省省會就在南京,而江蘇省的省會卻在蘇州。是以兩地相互依存,淵源甚深。

就算在後世,南京市中也有十分之四是安徽人,有人戲稱江蘇省的省會南京爲“徽京”

但齊御風此時回想,既然元順帝抓不住朱元璋,純粹是因爲他與他的屬下無能無知,可是爲什麼那個思密達國來的奇承娘,卻信誓旦旦說自己曾經在高麗見過朱元璋呢?

他敲着腦殼,一時百思不得其解,便又請教楊湘綺。

楊湘綺笑道:“這個也不奇怪,那高麗人一向狂傲自大,但對於中原人卻又十分自卑,只要有什麼好的,他們都要攀附一下,說什麼都是他們的。這朱元璋乃是元順帝眼中的一大禍患,三五年之前,你尚未崛起,人人都知道這朱元璋可能將是未來的天下之主,她隨口胡扯,這卻也不鮮見。”

齊御風聽到這裡,一拍大腿道:“對了,全宇宙都是我們的思密達!”

楊湘綺頓了一頓,隨後卻又皺眉道:“不過奇承娘這個女人,一向頗有手段,當年前皇后失勢之後,當年伯顏權傾朝野,想要讓自己的侄女立伯顏忽都當皇后;她一個小小的高麗女子,在宮中毫無地位,可後來居然能聯合宰相脫脫,將伯顏殺死,自己也當上了皇后,當真不好對付。”

齊御風問道:“她可是與高麗的國王勾結,想做下什麼事?”

楊湘綺擡眼看了一眼齊御風道:“她眼下地位勢力,比那高麗國王尊貴百倍,又爲了什麼不迴護蒙元,而去維護一個小小的高麗國?”

齊御風眼見楊湘綺並不掩飾他對高麗人的輕蔑,不禁微微一怔,兩人說了半天,也猜不出這個奇承孃的心思,只能就此作罷。

當即兩人休息一日,第二日晚上,趁着夜色,偷偷溜出城去,騎上了快馬,一個直接奔向終南山活死人墓,一個直接去山西大同,按照先前約定,此時楊淵海與田再鏢此時已經分別佔據了太原和大同,直逼保安,對大都有合圍之勢。

齊御風先前所說的“三月之後,進攻大都”其實卻也是麻痹之語,他與五散人等人早已商定,不到半月,便要攻克大都城。

臨到分別之際,齊御風突然又想起來一事,於是問道:“那韃子皇帝說他搜遍了天下的和尚廟,也沒找到一家叫做皇覺寺的廟宇,那又是怎麼回事?”

楊湘綺笑道:“皇覺、皇覺,這個朱元璋,雖然一直都是悶頭做個縮頭烏龜,但這表面功夫,做的倒是不錯,天下哪有帶皇家字樣的寺廟,這朱元璋當真不愧一代奸雄。”

齊御風奇怪道:“那就是說,這座他口中的寺廟,其實根本不存在了?”

楊湘綺道:“他本是你們明教衆人,怎麼你卻連這個也不知道,他所謂當年出家的廟宇,乃是明教的寺廟,不是佛教的寺廟。這幾年他跟明教關係變淡,才說成自己當年是出家當了和尚,故意撇清和明教的關係。”

“啊……”齊御風聽得原來還有這一層關係,登時覺得甚是無語,只覺得什麼“皇覺寺”,什麼當“和尚”還是“出家明教”,諸多小細節上作假,顯然都是爲了日後朱元璋公然反叛明教,爭奪天下之主做的準備。

這等小細節自然騙不過明白人,不過糊弄大衆,將皇覺寺說成是皇帝覺醒之地,將當和尚一事,撇清了明教淵源,倒是足夠了。

第66章 荒漠決戰第3章 增肥秘訣第4 2章 華陰第133章 劍氣第20章 地振高岡第60章 無相神功第145章 傳聞第3章 增肥秘訣第14章 刀劍雙絕第113章 七星散發乘夜涼第7章 弦滿按劍何須問第19章 豬肉第13章 伏擊第115章 相思千里共沾裳第158章 皇家故事第74章 刀劍第59章 空法無知念曾經第81章 採買第53章 無因何故敢亂常第27章 步步生蓮第141章 陡變第52章 鐵鍋炒蛋第168章 童子第51章 霸氣切糕第160章 決戰第135章 待發第104章 試毒第43章 雞聲不聞穿雲月第41章 晨起辭行動徵鐸第6章 深山俠隱第98章 夜話第85章 狂風第66章 荒漠決戰第13章 刀劍生輝第47章 一聲槍響第51章 請帖第108章 仰天呼氣成白虹第65章 策馬忘嶇幸神都第7章 那個,人家還沒有男朋友吶……第174章 胡漢家國第36章 驛路何曾是兩鄉第37章 吾以蚍蜉撼大樹第42章 客行荒野悲故鄉第73章 崆峒內戰第17章 指環第135章 流風雪走三星延第67章 迴風舞柳第8章 天涯回望斷人腸第71章 遙看天際火雲遮第83章 怒髮衝冠第105章 冰火第64章 人工智能第37章 吾以蚍蜉撼大樹第32章 邊城乞丐第84章 羣峰雲壑覓仙蹤第101章 扯淡第40章 步法第51章 霧掃雲開立閒王第99章 屠戮第20章 惜別第64章 落魄風塵再啓地132章 歸來第58章 雙姝較技第64章 人工智能第82章 山莊驚變第1章 旗鼓大漠香第6章 中二少年第84章 羣峰雲壑覓仙蹤第72章 劍意第102章 死從天降歸真意第30章 青梅於茲乃忘倦第118章 戰無休而禍不息第67章 劍鋒所至第106章 等閒變卻故人心第4章 軍訓事件第155章 一龍四鳳第30章 匹夫一怒第163章 天竺瑜伽第29章 約鬥第12章 睹物思人第134章 嫁妝第10章 長白劍經第115章 相思千里共沾裳第28章 開始行動第157章 青衣第139章 玉璣第159章 渡劫第15章 雪夜歸巢第101章 扯淡第84章 藏僧第29章 約鬥第26章 一人當關千人夅遞65章失傳第94章 需記此外無多事第165章 繁簡第111章 魔道第61章 黃塵滾滾悲急箭第84章 羣峰雲壑覓仙蹤第60章 無相神功第41章 晨起辭行動徵鐸
第66章 荒漠決戰第3章 增肥秘訣第4 2章 華陰第133章 劍氣第20章 地振高岡第60章 無相神功第145章 傳聞第3章 增肥秘訣第14章 刀劍雙絕第113章 七星散發乘夜涼第7章 弦滿按劍何須問第19章 豬肉第13章 伏擊第115章 相思千里共沾裳第158章 皇家故事第74章 刀劍第59章 空法無知念曾經第81章 採買第53章 無因何故敢亂常第27章 步步生蓮第141章 陡變第52章 鐵鍋炒蛋第168章 童子第51章 霸氣切糕第160章 決戰第135章 待發第104章 試毒第43章 雞聲不聞穿雲月第41章 晨起辭行動徵鐸第6章 深山俠隱第98章 夜話第85章 狂風第66章 荒漠決戰第13章 刀劍生輝第47章 一聲槍響第51章 請帖第108章 仰天呼氣成白虹第65章 策馬忘嶇幸神都第7章 那個,人家還沒有男朋友吶……第174章 胡漢家國第36章 驛路何曾是兩鄉第37章 吾以蚍蜉撼大樹第42章 客行荒野悲故鄉第73章 崆峒內戰第17章 指環第135章 流風雪走三星延第67章 迴風舞柳第8章 天涯回望斷人腸第71章 遙看天際火雲遮第83章 怒髮衝冠第105章 冰火第64章 人工智能第37章 吾以蚍蜉撼大樹第32章 邊城乞丐第84章 羣峰雲壑覓仙蹤第101章 扯淡第40章 步法第51章 霧掃雲開立閒王第99章 屠戮第20章 惜別第64章 落魄風塵再啓地132章 歸來第58章 雙姝較技第64章 人工智能第82章 山莊驚變第1章 旗鼓大漠香第6章 中二少年第84章 羣峰雲壑覓仙蹤第72章 劍意第102章 死從天降歸真意第30章 青梅於茲乃忘倦第118章 戰無休而禍不息第67章 劍鋒所至第106章 等閒變卻故人心第4章 軍訓事件第155章 一龍四鳳第30章 匹夫一怒第163章 天竺瑜伽第29章 約鬥第12章 睹物思人第134章 嫁妝第10章 長白劍經第115章 相思千里共沾裳第28章 開始行動第157章 青衣第139章 玉璣第159章 渡劫第15章 雪夜歸巢第101章 扯淡第84章 藏僧第29章 約鬥第26章 一人當關千人夅遞65章失傳第94章 需記此外無多事第165章 繁簡第111章 魔道第61章 黃塵滾滾悲急箭第84章 羣峰雲壑覓仙蹤第60章 無相神功第41章 晨起辭行動徵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