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雕弓虛弦如急電

齊御風聽他一問,登時便有些啞然,想了半天才道:“漢高祖劉邦,起於布衣,身先士卒,滅暴嬴,克項羽,使天下平定,得國算是其正無匹吧?”

彭瑩玉點頭道:“不錯,漢高祖是一條好漢,他一統天下,翦滅羣雄,靠的是不是武功智謀,而是仁愛歸心,只不過他原爲項羽部屬,徑而反叛篡逆,實在是白璧微瑕,而後來屠城滅國,殺功臣韓信、彭越、逼反英布,更是失之不仁。

“借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盡舉取天下之人而盡殺之,其行不足以爲人稱道。”

齊御風不服氣道:“光武帝劉秀,以漢室之胄,光復高祖基業,名正言順;大破莽軍於昆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先經營河北,繼而平定亂世,得國正乎?”

彭瑩玉微微驚詫,看了一眼齊御風,點頭道:“不錯,光武帝以弱制強,用兵如神,歷朝歷代的皇帝之中,沒一個比得過。不過他帶兵打仗,靠的卻是豪右門閥,名門望族,如果沒有這些人支持,任憑他能耐再大,也當不得皇帝。在他得國之後,門閥貪婪,聲色犬馬,日益腐朽不堪,乃至東漢末年,民生凋敝,方有三國兩晉之亂,一直綿延到隋唐方得以平定,光武得國雖正,卻也有投機取巧之嫌,更兼流毒無窮,其弊甚遠。”

齊御風聽到這裡,目瞪口呆,想不到彭瑩玉要求如此苛刻。他心想唐宋雖然聲勢顯赫,但卻有勾結突厥。欺負孤兒寡母之嫌疑,當即搖頭道:“如此歷朝歷代。當真沒一個人算是名正言順了……”

彭瑩玉聽到這話,微微一笑,但隨即轉過頭去,卻又嘆息了一聲。

齊御風猛然腦中一閃,叫道:“我明教處民族數千年未有之弱勢,內憂外患,我等起兵,掃蕩天下,是以暴制暴。重定乾坤。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明教救民於倒懸,爲天下除污去垢,一朝之掃盡寰宇,若是得國,當千古第一正也。”

彭瑩玉哈哈笑道:”不錯,他人一統天下,都是靠手段、靠出身、靠陰謀詭計,而我明教義士。皆是布衣出身,靠的乃是萬民歸心,實打實的拼來的,並無半點投機取巧。而所爲者,盡是我大漢之民,所殺者。盡是外國賊寇,此等驅除韃虜。再造中華,我明教若是一統天下。就算千載之後,也沒人能說一個不字。”

他意氣風發,似乎對齊御風所言甚爲滿意,當即連拍了他幾下肩膀,以爲嘉許,但片刻之後,卻又搖頭嘆息道:“只可惜張教主不欲爲帝,隱居不出,這朱元璋退居長江天塹,即使我等爲他掃平了陳友諒這賊子,他也無北伐之志,終日與張士誠殺來殺去,還不都是我江南的漢人百姓……”

齊御風看他神色黯然,心中微微不忍,當即想說幾句話寬慰,卻猛然見得前面有微塵乍起,彭瑩玉本來垂垂而立的手一揚,一支箭羽破空而飛,徑直朝那遠遠的一團灰塵飛去。

此時百姓流民的長隊早已在他身後數裡,前面追兵一至,即被二人所發現,彭瑩玉看也不看,擡手一箭,當真快得如潮鳴電摯,追電逐風。

齊御風擡眼望去,只見遠遠二三裡外,有一騎兵墜馬身亡,當即叫道:“好箭術!”

彭瑩玉微微一笑,見齊御風真心欽佩,有意指引,當即又從箭壺中取了三支箭,側頭向對面騎兵看去,只見他雙目凜然,拉弓放箭,登時又有三人剛從山旁繞了出來,隨即墜馬。

齊御風才待歡呼,但笑容方一綻露,卻隨即凝結在臉上,他雙手比劃,左手如緊握雕弓,右手卻如輪弦波彈,皺眉道:“這是指法之中的輪指?”

彭瑩玉笑道:“不錯,這箭術也是一陰一陽,一動一靜,你記得,先吸後呼,一出一入,先提後下,一升一伏,內收丹田,氣氣歸根,吸入呼出,勿使有聲,瞄準之時,周身之氣墜落丹田,如龍蟄虎臥潛伏之,伸勁撥力以和緩;及出箭之時,存想真氣上升至頂,寸不容發,當機而出,此所謂靜生光芒,動則飛騰,便是我的箭道了。”

只見對面一干人馬被激怒,紛紛奮騎衝殺過來,彭瑩玉不慌不忙,一箭一個,箭箭不落空,齊御風在一邊看他行跡,雖然覺得他出手並不如先前迅速,但時而一箭二人,時而一箭三雕,這等箭法可是他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了。

齊御風修習紫霞神功以來,從未一日斷絕,他人本是極爲聰明,又是勤奮,幾乎把除了吃飯睡覺的時間之外都用在練功身上,如今眼力爾力,觸覺感官都極爲敏銳,而運功到了極限,不要說人體的細微變化,就算是飛禽走獸,昆蟲螞蟻在眼前的微動,也是感知得一清二楚。

他只見彭瑩玉動如脫兔,靜如處子,來回變幻,實在已經達到了巔峰之境界,當真不動爲之動,不舞爲之舞,以他之能,竟然也只是摸索格大概,不能盡解其中微妙的變化。

彭瑩玉射了十幾箭,轉頭笑呵呵一推手道:“你也試試?”

齊御風從震驚中醒悟過來,嘆息道:“彭大師,你這箭法當真神乎其技,我可學不來。”他眼見敵兵甚衆,早已做好了拼死搏殺的準備,此時卻哪有心情,去自己試箭了。

彭瑩玉滿不在乎道:“無妨,你就瞄準那個前面戴紅纓的,只要殺了此人,管教敵軍不戰自潰。”

齊御風一聽,當即也自好奇,便不在推辭,伸手接過弓箭,運力一拉,扯圓了長弓,卻見尚未搭箭,當即又合攏了長弓,毛手毛腳搭上一根箭羽,閉上一隻眼睛。朝對面瞄去。

彭瑩玉看他姿勢,當即搖頭道:“不行。不行,身法當正直。勿縮頸、勿露臂、勿彎腰、勿前探、勿後仰、勿挺胸。”

齊御風依言照做,彭瑩玉又道:“拉弓粗瞄、緊貼下顎、放箭┅┅”

只聽得齊御風手中一鬆,一支箭“嗖”的一聲,飛射而去,這一箭破空而飛,直衝天際,發出嗡嗡聲響,卻是射向了幾丈高的天空。

齊御風嘆口氣道:“高了……”

彭瑩玉笑道:“你內功精深,這一箭用力卻也頗大了一些。你記得,拈弓得法,架箭從容,前推後走,弓滿式成。”

齊御風依言搭弓,一轉頭,卻見敵兵已經追到了不足百步的距離,羣馬奔騰,鐵甲光寒、獵獵風中。那騎兵卻巋然不動,殺氣凜然,當即轉頭急道:“我看咱們還是跑吧。”

彭瑩玉笑道:“不過幾百遊勇,何足道哉。你快再放一箭。”

齊御風嘆口氣,心道,就當是爲了全面發展吧……

當即他再一次捻弓搭箭。不存勝負之心,只求射出這一箭。兩人再衝殺一番,擊退了敵軍。只見這一次他吸一口氣,平心靜氣,手握長弓,緩緩上舉,雙腿邁開箭步,已經將長弓拉得如滿月一般。

一邊彭瑩玉默默看着她,不敢多言,只怕擾亂了他的心神,齊御風看向敵方陣勢,並不急於放箭,稍微看了看馬奔的勢頭,才手一鬆,一箭射出。

只見這一箭射出,帶着厲嘯般的聲響,竟然平平射向了敵羣,一名元兵在他左方,奔得甚快,這一箭正中馬腿,刺透而過,那人隨即翻滾落地,隨即被馬蹄踐踏,眼看是活不成了。

齊御風苦着臉道:“偏了……”

彭瑩玉接過弓箭,讚許道:“不錯,不錯,這一箭甚得其法,遠較前一次爲強,假以時日,必成一小養由基也。”

只見他身端體直,目光澄澈,手中揮弦,“唰”一箭射出,正中了深藏在敵兵的將領前胸,那人大喝一聲,口吐鮮血,翻身落馬,登時敵軍大亂,躊躇不前。

彭瑩玉手中接連揮舞,快如閃電,或搭手五箭,或搭手三箭,總之隨手一抓,便隨手射出,箭箭致命,敵軍見到這般威武,而魁首已死,不禁都彎腰俯身,轉過馬頭,奔逃而去。

兩人相視一笑,心中都略感放鬆,齊御風眼見箭壺之中,剩餘箭矢不過二三十枚,當即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先前眼見敵軍壓境,念頭急轉,籌思脫身之計,但當此處境,竟然一籌莫展,腦中各自轉過了十多條計策,卻覺沒一條管用。

而這危機竟然旋即得解,不由得暗贊這彭和尚神機妙算,一身膽氣。

兩人迴轉過來,緩緩而行,這九石之功雖然對彭瑩玉算不得什麼,但連續擊發,卻也大傷元氣,須得好好將養才行。

齊御風見他額頭微微冒汗,當即接過那重弓來,自己揹負着,彭瑩玉見他不住摩挲長弓,似乎喜歡得不得了,便道:“這弓便送給你如何?”

齊御風搖頭道:“那可如何使得,這麼大的弓,我還是第一次看見,應該價值不菲吧?”

彭瑩玉笑道:“的確,當時爲了造這張弓,花盡了我生平家資,所幸周顛他們幾個都頗有財產,我才付得起那弓匠造弓的費用。”

齊御風道:“那就更不成了,君子不奪人所愛,天下一日不定,還得多依仗彭大師雕弓射酋賊,爲匡扶大業,再立新功。”

彭瑩玉哈哈笑道:“你這人看起來笨頭笨腦,一張嘴卻甚會說話,我彭和尚有什麼能耐,能殺得了酋賊,不過庸庸碌碌,一俗人耳,只是後來張教主傳了我些武藝,得了九陽神功之助,才窺得了一絲上乘武功的門道而已。”

他又嘆了一口氣道:“可是如今,我們也都老啦,這天下還終需你和張教主這等年輕人才行,等我回去傳了你箭法,他日可要爲民多殺元賊,爲恢復我大漢江山出力。”

齊御風當即拜謝他傳藝之德,卻不肯接受這弓,彭瑩玉道:“你的力大,平常弓箭一拉就斷了,還是用這張的好。”語氣之間,竟然斷然相送,毫無商量餘地。

齊御風無奈之下,再次拜謝,只能受了此弓,心中也是歡喜不盡。

彭瑩玉隨口指點了他幾處用弓的法門,又隨口道:“我這弓法,其實卻還是從韃子那裡學來的……”

齊御風微微一怔,心說彭瑩玉一生反元,勢不兩立,怎麼卻從韃子處學來了弓箭之術。

彭瑩玉微微一笑道:“我家原是袁州人氏,與襄陽相隔不過千里,當年南宋國滅,襄陽城破,有一些人卻逃到了袁州,隱姓埋名,傳下了這弓箭之術,以備後人復國之用,你知道那是誰的部下?”

齊御風驚訝道:“難道是郭靖郭大俠的部屬同袍?”

彭瑩玉道:“不錯,正是郭靖大俠的傳人,當年蒙元弓箭之強,甲於天下,可是郭靖大俠卻在少年之時,從蒙古人手中學到了弓箭之術,當年襄陽精兵,位列大宋之首,而郭靖大俠治兵,首擅弓箭,與元兵並駕齊驅,只可惜朝綱不振,國力嬴弱,才終有我漢民之恨。”

齊御風搖頭嘆息,突然想起舊日在網上聽得的一些故事,當即點點頭道:“只可惜咱們漢人失了燕雲十六州,無馬與蒙元相抗。”

彭瑩玉笑道:“宋朝歷代,皆以此爲憑,說自己割地求和,都是石敬瑭這個兒皇帝,割讓十六州,無馬匹武裝軍備,進襲北方,被迫無奈所致,你卻當真相信?”

齊御風道:“難道不是如此麼?”

彭瑩玉道:“宋朝得國不正且不說,他一朝文風盎然,矯飾太平,人人樂太平而輕武備,重內而不重外,所以雖無內患,卻有外憂,加上輕武重文,武人沒有地位,自然邊境羸弱,而禁軍臃腫,他能挺上幾百年,已經算得上是奇蹟啦。”

齊御風道:“可是岳飛等大將打仗也是不錯。”

彭瑩玉道:“這是自然,不過國朝方略錯了,即使偶爾出一兩個大英雄,能既挽狂瀾於一時,卻又有什麼用。北方遊牧,能征善戰,你若軍備不舉,他定然要過來欺壓你,無論南宋北宋,都是渾渾噩噩度日,鼠目寸光,豈有不敗之理。”

齊御風默然無聲,卻也不知如何反駁,只是隱隱約約,覺得那裡不對。

第104章 試毒第8章 死人第47章 紅燒熊貓第21章 夜談第166章 交易第169章 傷逝第88章 虎僧第3章 集市第22章 風雨欲來第22章 驚世之言第19章 豬肉第168章 童子第110章 靈犀第9章 小憩相偎卸玄裳第56章 福利待遇第141章 一團迷霧第9章 小憩相偎卸玄裳第4章 求醫問藥第172章 路遇強敵第87章 狂嘯第168章 宮中見聞第142章 黑玉斷續第167章 驚悚發現第41章 風雲年代第55章 風波又起第25章 八門轉戰擒龍驤第171章 曲終第7章 弦滿按劍何須問第11章 英雄傳劍第19章 豬肉第126章 百花發時我不發第69章 再次穿越第62章 絃歌長振登高樓第39章 江陰故事第36章 石灰第77章 轉戰西峰與君決第162章 桃谷第137章 一朝斷魂悽復咽第73章 仗劍殺人逢合圍第70章 點蒼弟子第83章 怒髮衝冠第167章 妖氛第39章 江陰故事第183章 新的黎明第34章 太極真意第62章 絃歌長振登高樓第147章 聯袂第89章 風雲際會第30章 丐幫第103 鐵壁第14章 煤老闆並非是不可戰勝的。第159章 癡人野望第153章 驚世第25章 三分劍術第163章 天竺瑜伽第13章 途中風雪第38章 一壺濁酒第65章 武者真意第27章 和尚第124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158章 皇家故事第51章 請帖第36章 雲門劍宗第21章 烽火燎天遙相望第165章 無名高手第48章 烽煙舉處海天闊第50章 曲徑通幽第91章 大漠流膏染鋒鋩第10章 長白劍經第115章 般若第28章 開始行動第39章 下山第134章 嫁妝第144章 疑團重重第103 鐵壁第21章 夜談第14章 煤老闆並非是不可戰勝的。第26章 一人當關千人夅第82章 我以神芒開天塹第118章 戰無休而禍不息第37 退敵第12章 逃命第89章 風雲際會第65章 策馬忘嶇幸神都第82章 少華第94章 需記此外無多事第91章 十日之後第133章 劍氣第131章 四派第108章 攻守第68章 此言大善第152章 石刻第63章 逃難第158章 聚會第52章 鼓角聲聲雄山野第67章 劍鋒所至第31章 奪劍第82章 少華第123章 對掌第86章 一劍經天
第104章 試毒第8章 死人第47章 紅燒熊貓第21章 夜談第166章 交易第169章 傷逝第88章 虎僧第3章 集市第22章 風雨欲來第22章 驚世之言第19章 豬肉第168章 童子第110章 靈犀第9章 小憩相偎卸玄裳第56章 福利待遇第141章 一團迷霧第9章 小憩相偎卸玄裳第4章 求醫問藥第172章 路遇強敵第87章 狂嘯第168章 宮中見聞第142章 黑玉斷續第167章 驚悚發現第41章 風雲年代第55章 風波又起第25章 八門轉戰擒龍驤第171章 曲終第7章 弦滿按劍何須問第11章 英雄傳劍第19章 豬肉第126章 百花發時我不發第69章 再次穿越第62章 絃歌長振登高樓第39章 江陰故事第36章 石灰第77章 轉戰西峰與君決第162章 桃谷第137章 一朝斷魂悽復咽第73章 仗劍殺人逢合圍第70章 點蒼弟子第83章 怒髮衝冠第167章 妖氛第39章 江陰故事第183章 新的黎明第34章 太極真意第62章 絃歌長振登高樓第147章 聯袂第89章 風雲際會第30章 丐幫第103 鐵壁第14章 煤老闆並非是不可戰勝的。第159章 癡人野望第153章 驚世第25章 三分劍術第163章 天竺瑜伽第13章 途中風雪第38章 一壺濁酒第65章 武者真意第27章 和尚第124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158章 皇家故事第51章 請帖第36章 雲門劍宗第21章 烽火燎天遙相望第165章 無名高手第48章 烽煙舉處海天闊第50章 曲徑通幽第91章 大漠流膏染鋒鋩第10章 長白劍經第115章 般若第28章 開始行動第39章 下山第134章 嫁妝第144章 疑團重重第103 鐵壁第21章 夜談第14章 煤老闆並非是不可戰勝的。第26章 一人當關千人夅第82章 我以神芒開天塹第118章 戰無休而禍不息第37 退敵第12章 逃命第89章 風雲際會第65章 策馬忘嶇幸神都第82章 少華第94章 需記此外無多事第91章 十日之後第133章 劍氣第131章 四派第108章 攻守第68章 此言大善第152章 石刻第63章 逃難第158章 聚會第52章 鼓角聲聲雄山野第67章 劍鋒所至第31章 奪劍第82章 少華第123章 對掌第86章 一劍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