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攻城大計

齊御風展開了輕身功夫,疾行了大半日,一時奔得興發,使出“飛天神行”的絕技,真如飛燕掠波、流星橫空一般,耳旁風動,足底無聲,正奔得高興,但見面前一座大山,只見怪石嵯峨,峻險夾兀,莽莽蒼蒼,橫亙塞上,巍峨聳峙,氣勢雄偉,正是到了五嶽之中的恆山腳下。

他與這恆山派頗有緣法,知道這恆山之上,有天峰與翠屏二峰,斷崖綠帶,層次分明,美如畫卷,而懸根鬆、紫芝峪、苦甜井,懸空寺等景觀,更是當爲天下之奇。

不過他雖然鹹懷仰慕之情,但此時此刻,這恆山派卻尚未創立,而他軍情緊急,卻也沒那些閒情雅緻,來此巡山探勝。

根據西涼軍先前的部署,那田再鏢所屬的十萬兵馬其中的一支,便駐紮在這恆山金龍峽谷之中。

那金龍峽,居於天峰嶺和翠屏峰之間,峽谷幽深,峭壁側立,石夾青天,最窄處不足三丈,乃是古往今來的絕塞天險,交通要衝。

北魏時,道武帝發兵數萬人,在這裡劈山鑿道,作爲進退中原的門戶。而宋代時,楊業父子在這裡以險據守,抵抗外族的侵入。而今若兵發大都,便須有人牢牢守住這所關隘,使中原的蒙元軍隊與大漠之上的蒙古援軍,不能相連。

金龍峽內,懸崖中腰有古棧道盤繞,名爲“雲閣”,那田再鏢的所在,就在這雲閣之中。

齊御風來到這雲閣之上,看見了田再鏢。

田再鏢急忙施禮相迎,兩人都是過慣了戎馬生涯,當即也不說閒話。便坐在地圖前面,詳細研究起軍情來。

這大都眼下城防,乃是由太尉中書左丞相慶童負責,他屬下兩位平章,右丞相章康伯、御史中丞滿川、參政知事張守禮。如此便構成了守衛大都的一個班子。

那兩位平章,其中一位叫做樸賽因不花,而另外一位卻叫做迭兒必失……這口彩當真有些不妙。

除此之外,留守大都的還有宣讓、鎮南、威順諸王子等。

其中威望最隆的乃是監國淮王帖木兒,時年八十三歲,本是宣讓王。鎮所在廬州。十二年前,他因廬州失陷而逃到大都,其嫡系部隊已經隨着廬州的失陷而覆滅。

其餘留守大都的鎮南、威順諸王子,其鎮所本在揚州、武昌等地,上述地方早已經在戰亂中失陷,眼下都落入了朱元璋的手中。所以也沒有嫡系部隊可供調用。

不過這等人雖然失去了鎮所,兵將,卻都是元朝宗室出身,個個架子大得很,如今大都危機,他等個個指手畫腳,每日吵鬧不休。只將中書左丞相慶童的頭都吵得大了,嘆息道:“吾知死所,尚何言哉!”

這大都城池堅固,歷經百年修繕,甚是難以進攻,是以楊淵海與田再鏢等人商議,由田再鏢引爲先鋒,兩軍先分別攻下保安、直沽,也就是後世的河北省涿鹿縣和天津,這兩處乃是元大都的門戶所在。一經被西涼所得,這大都便直接暴露在西涼軍面前。

接着他們又擬定各衛所立柵欄、桃塹,以待與蒙元主力軍隊野戰。

《馬可.波羅遊記》中,曾經盛讚了大都的繁盛昌明;發達的工商業、繁華熱鬧的市集、華美廉價的絲綢錦緞、宏偉壯觀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驛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紙幣等,這位來歷不明的外國人。對大都讚美得甚至昏了頭,說它是黃金鋪地,宮殿等全由黃金打造。

如此之言當然是謬談,不過此時的大都乃是天下的第一巨城,城防堅固,卻毋庸置疑。

齊御風這一路北上,也曾見過元初時期建築的長城頹址,望之綿延不絕,十分壯觀,不過這長城早已幾十年沒有修繕,且多是土木積壘而成,現在已經年久失修,破敗不堪。

但大都一帶的城牆,卻是以當年金國建立的磚石結構的金長城(也叫金界壕)爲基礎,後來漸漸擴建而成,況且年年用兵,年年修繕,此時損壞並不嚴重。

可以說,在大都這等當世第一的巨城面前,甚麼雲梯,衝車,樓車、拋石機、挖地道、灌水之類,幾乎完全失去了意義,而今只有“回回炮”才能派上用場,施以大用。

早在唐宋年間,軍中對大炮的使用便已經是分普遍,炮的種類分幾十種,大體分爲輕,中,重三類。輕者由兩人操作;中者幾十人;至於重者,高達數丈,發百斤石彈,動輒上百人前呼後擁,排場極其壯觀。

宋代的陳規在《城守錄》中感慨的寫到“攻守利器,皆莫如砲。攻者得砲之術,則城無不拔;守者得砲之術,則可以制敵。”

但就是這等軍中首要之物,其實效果也就是那麼回事,當年金國漢化頗深,而宋朝文恬武嬉,對手藝十分鄙視,因此被金國收了不少漢人制大炮的手藝工匠。

當金國進攻東京汴梁之時,“金人廣列壘石砲座,……所列砲座百餘,飛石如雨,擊守城之卒,死傷日不下一二十人。”

“城下列砲座二百餘所,七梢砲,撒星砲,座石砲併發,又以強弩千餘助之,城上矢石如雨,使守卒不能存立,……”

如此看來,這金人的大炮不過殺了二十幾個人,這宋軍就已經被打得不要不要的,再也不敢登上城牆,這“弱宋”的戰鬥力可見一斑……

大炮的使用,其實是一直到了蒙古人的興起,才產生了革命性的變革,蒙古鐵騎橫掃天下,建立了這個空前而且很有可能也是絕後的龐大帝國,蒙古人龐大的炮兵,可謂功勳卓著。

蒙古人的大炮來自波斯,便是這“回回炮”,這種大炮經過波斯人精巧改良,不但威力增強幾倍,節省了人力。更極大的提高了射擊的精度。

當年忽必烈攻打襄陽之時,久攻不下,後來有人獻上這回回大炮,終於一輪齊射,將襄陽的城牆擊毀。歷時三年的襄陽大戰,才終於在“回回砲”的怒吼聲中塵埃落定。

而蒙古砲最具傳奇色彩的之處,莫過於“親自實踐”了戰爭史上第一次的大規模化學戰和生物武器攻擊。

蒙古大軍西征時的華沙之戰中,蒙古軍隊用砲射出大量的毒煙球,弄的全城都瀰漫着砒霜和狼毒的煙霧,守軍無以爲抗。只得投降。

後蒙古大軍在進攻君士坦丁堡時,久攻不下,軍中鼠疫流行,這本是蒙古軍隊的一個壞消息,不想嚐到甜頭的蒙古軍用砲將病死的軍士的屍體拋入城中,使城中鼠疫大起。城遂下。

但少數城中的商人乘船逃出,將亞洲鼠疫病菌帶到了歐洲,引發了讓歐洲人思之色變的“黑死病”,奪去了當時歐洲三分之一的人的生命。

如今齊御風手下,頗有制炮的匠人,而且西北一地,本產硝石。這火藥更是不缺,只要兩路大軍合併,便足足有近千座大炮。

但這時候的火炮,在他人眼裡,自然是驚天動地的大殺器,而在齊御風眼中,卻覺得威力還是不夠。

無他,只因他親眼走過這一趟,才發現一個問題,這大都實在是太大了……

這等冷兵器時代的戰爭。無非是野戰和攻城,野戰分步兵,騎兵,山地,草原。而攻城則是爭奪城池,和爭奪營寨。

而攻城一向是最爲困難之事,在回回炮誕生以前,守城的一方,不是沒了鬥志,或者是沒了糧草,否則圍上個三五八年,都是稀鬆平常的事,當年宋元之間的釣魚城之圍和襄陽之圍,便是明證。

當年釣魚城依仗地勢險峻,那回回炮不能發揮作用,在大將王堅的帶領下,居然在兇殘的蒙古人面前,足足抵抗了三十六年,最後在宋朝江山再無一絲領土的時候,以不可殺城中一人爲條件,釣魚城的人民,才放下武器自願終止抵抗。

也正因爲這段傳奇,這不起眼的釣魚城,被歐洲人譽爲“東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

而如今的齊御風,便是碰上了如同當年蒙古皇帝蒙哥類似的狀況。

但他雖然知道這大都難攻,遠勝過他先前在西域攻過的城池數倍,卻也知道這大都攻堅戰,乃是非攻不可。

如今漢人復興,蒙元衰落,這場戰爭的勝利乃至國家的滅亡,都是以這大都的旋落爲標誌。

一旦大都攻克,義旗展播,傳遍天下,這復興大業便垂手可得,可是若攻不克大都,就會總讓人覺得,無論蒙元怎麼荒誕衰落,但此時這天下,還是蒙古人的天下。

齊御風等人雖然面對這大都有些無處下口,可是該打還是得打,若是守城,他可能還有些思路,可是這進攻如此巨城,攻城的一方,未免太會過慘烈了些。

他與田再鏢反覆推衍,從強攻,賺城門,雲梯,地洞,炮擊,到最後的圍困和水攻都想了一遍,甚至齊御風還想過自己親自去挖坑道,填炸藥轟城,但卻在田再鏢的勸說下作罷。

他直來直去,也並非勸說齊御風保重有用之身,只是說這大都實在太大了,你就算運幾牛車的炸藥,也不過滄海一粟罷了。

兩人商量半天,只覺得如果強行攻城,前幾波進攻沒打下,之後就是長期圍困了,否則部隊傷亡太多,對士氣打擊太大。

而且如今兩強相爭天下的,要是他手下兵將在大都沉沙折戟,陷入膠着苦戰,那以後面對那些南方虎視眈眈的羣雄,還有漠北的蒙元殘部,那還怎麼打?

歷史上從來不乏那種將領,一路之上春風得意,攻城拔寨,百戰百勝,只是攻城損失比防守損失大個好幾倍,打着打着就把自己的兵打沒了,只能黯然退場。

齊御風這時候才感慨起來,讚歎道:“怪不得這楊元帥叫咱們做好野戰的準備,原來這大都卻是攻不得。”

田再鏢卻笑道:“卻也未必,我倆在這裡推衍半天,都是做的最壞打算,以至有備無患。但那元兵軍紀敗壞,士氣嬴弱,真要打起來的時候,倒也未必會如此不堪。”

他低頭看看沙盤,又嘆道:“主公真是愛兵如子。其實就是以如此兵力消耗,打下了大都城,也算是值得了。”

齊御風一甩手道:“滾蛋,我纔多大年紀,什麼子不子的。”

當即他行了一路,疲憊不堪。便由田再鏢安排下去,由僕人引路,下去休息。

他在這恆山雲閣上的大宅裡兜了幾個圈子,才走進了爲自己安排的房間,正想直竄入內,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覺。一踏進門,便覺陣陣花香。

他定神瞧這屋子時,不由得耳根一熱。原來房裡錦幃繡被,珠簾軟帳,鵝黃色的地氈上織着大朵紅色玫瑰,窗邊桌上放着女子用的梳妝物品,到處是精巧的擺

設。

齊御風心道。看來這裡乃是一位姑娘的居所,我留在這裡,可不太妥當,正要退出,忽聽門外腳步細碎,傳來一個少女的嘆息之聲。

齊御風心道:“我今日纔來這雲閣,如這時闖出,正好遇上這女子,聲張起來,面上須不好看。”

當下他一閃身隱在一座畫着美人牡丹圖的屏風之後。房門開處。聽聲音是兩名丫鬟引着一名女子進來。

一名丫鬟道:“小姐是安息呢,還是再瞧一會書?”

齊御風心道:“這深更半夜,這就快點兒睡吧,別瞧甚麼勞甚子的書啦!”

那名女子嗯了一聲,坐在榻上。聲音中透着十分嬌慵清冷,想了一會兒,才說道:““燒上些兒香吧?”

那兩名丫鬟依言答應,過不多時,青煙細細,甜香幽幽,齊御風只覺眼餳骨倦,頗有睏意。

不多時,只聽那女子說道:“你們都出去吧,我一會兒自會歇息。”

齊御風微覺訝異:“怎麼這聲音好熟?”他透過屏風,隱隱約約看着那女子背對着自己,卻始終想不起來。

但見那兩名丫鬟,道了晚安,行禮退出房去。這時房中寂靜無聲,只是偶有香爐中檀香輕輕的拆裂之音,齊御風更加不敢動彈。

只見那女子一動不動,趴在桌子面前,直過了好長時間,才低低的嘆息了一聲。齊御風聽她聲音嬌柔宛轉,自是一個年紀極輕的少女,可是這一聲嘆息,聲音極低,若非是自己耳目靈敏,便幾乎聽不出來,同時越加覺得她語音熟悉。

可這只是一聲嘆息,天下相像者甚衆,任憑齊御風武功再高,卻也無法辨別出此人到底是誰。

他想了半晌,不覺好笑:“我是江湖草莽,在這裡認識的女孩,盡是些磨人精,又怎會見過這樣文秀的女子。總是她口音跟我相識之人有些近似罷啦!”

如此直過了一個時辰,已經到了子夜時分,那女子卻也沒有睡覺的意思,只是偶爾輾轉反側,長吁短嘆,卻好似害怕驚嚇到他人一般,並不大聲。

齊御風心中納悶,細看房中,房門斜對那女子已經掩上,窗前珠簾低垂,任憑他武功再高,除了硬闖,決計走不出去。

過了良久,只聽那女子伸了個懶腰,站起身,低聲自言自語:“你既然來了,卻爲何不見我,難道我就那麼惹人厭麼?”

她在房中踱了幾步,幽幽道:“你在西涼躲着不見我,在長安也不來看我,眼下我到了這恆山,在門外等了你一夜,你卻緣何還是躲着我,你的心裡,難道就沒有一刻是掛念着我的麼?”

齊御風聽到這話,陡然驚覺,心道,我當真糊塗,怎麼卻忘記了這股子“冰劍蘭花”的香氣。

原來此女並非旁人,乃是黑風寨萬獸山莊史雲豹的女兒史香菱。

這史雲豹與明教頗有瓜葛,他史家現任老祖的白猿王史孟達原本稱雄西涼,當年蒙受了張教主的恩惠,後來加入明教,現在乃是現任明教的四大護教法王之一。

當年齊御風和彭瑩玉的山寨草創,曾經向賀蘭山上的史雲豹借兵,卻無意之中,在一羣西番和尚手中,救下了史家一家。

當時有史家婆婆,要將史香菱許配給齊御風,以爲借兵的條件,被齊御風以早有婚約而拒絕,不過他六七年過去,那位傳說中的婚約女子卻未曾現身,這話便也無人當真了。

可是後來西涼一路義軍攻城拔寨,進展神速,這史家軍馬也日益擴大,眼下已經足足有二十萬人馬,成爲獨立的一支,史家人一家忙得不亦樂乎,這等事情,那裡還能再提?

而六年之前,這史香菱還不過是一名十七歲如同明珠美玉、乖巧可愛的懷春少女,如今卻已經亭亭玉立,變成了一位待字閨閣的大姑娘了。

齊御風一見是熟人,當即放下心來,輕咳一聲道:“咦,我怎麼會在這裡?”

那史香菱猛然回頭,看見齊御風笑意盈盈,從屏風後面走了出來,他身穿灰布長衫,一條小缸青腰帶,對着自己,正凝目微笑。

史香菱乍見齊御風,登時臉上全無血色,身子顫動,伸手扶住椅背,似欲暈倒,隨即一陣紅雲,罩上雙頰,她埋下頭看着地面,低聲如蚊蠅一般問道:“齊公子,我剛纔的話……你……你都聽到了?”

第116章 密議第74章 崑崙太上第10章 欲行不行各盡觴第59章 空法無知念曾經第28章 漢家衣冠第42章 客行荒野悲故鄉第90章 羣雄鏖戰第78章 營宿密林落星沉第11章 你可真是活蹦亂跳的大天才啊第5章 誰說我不是精神病?第9章 秘籍第180章 劍指屠龍第53章 無因何故敢亂常第89章 良配第24章 家有保安第9章 秘籍第141章 陡變第28章 開始行動第111章 魔道第80章 陶鈞第87章 少林僧人第95章 月夜寂寥泛青鋒第133章 亂離營營妖孽現第28章 漢家衣冠第61章 驚變第90章 幽明未曦香風舉第68章 此言大善第22章 風雨欲來第165章 繁簡第47章 一聲槍響第80章 玉筆山莊第104章 東西求索其修遠第91章 舊事第26章 奇門五轉第136章 立威第172章 路遇強敵第82章 山莊驚變第46章 激箭上弦兵甲沒第49章 不眠之夜第16章 上山習武第150章 一夜第42章 客行荒野悲故鄉第98章 垠崖無際垂琳琅第4章 求醫問藥第121章 掌法第13章 伏擊第17章 拳館的規矩第54章 蛇身第141章 陡變第68章 戰意激昂第47章 奸細第61章 武之所在第17章 指環第127章 殺人千里當盈野第49章 雲霧第章一百六十四章 隱匿第120章 秘聞第137章 強援第43章 好好學習第120章 桐江月落見泉山第61章 雪山飛狐第60章 絕世土豪第50章 月色溶溶第51章 霸氣切糕第141章 陡變第139章 玉璣第82章 少華第45章 七心海棠第174章 胡漢家國第112章 本相第11章 英雄傳劍第107章 合力第168章 童子第50章 琢磨第5章 朔方相接水爲鄉第6章 夜歸第110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16章 成立武術協會第98章 夜話第176章 光陰如箭第16章 吃人第115章 相思千里共沾裳第117章 伏虎第61章 武之所在第140章 驚天變故第119章 賊爲刀俎我爲麋第101章 扯淡第112章 本相第126章 鷹蛇第20章 紅花秘籍第41章 惜別第51章 霧掃雲開立閒王第176章 光陰如箭第121章 掌法第12章 昔日紅顏第66章 忌憚第12章 昔日紅顏第104章 東西求索其修遠第25章 武術科學第136章 立威
第116章 密議第74章 崑崙太上第10章 欲行不行各盡觴第59章 空法無知念曾經第28章 漢家衣冠第42章 客行荒野悲故鄉第90章 羣雄鏖戰第78章 營宿密林落星沉第11章 你可真是活蹦亂跳的大天才啊第5章 誰說我不是精神病?第9章 秘籍第180章 劍指屠龍第53章 無因何故敢亂常第89章 良配第24章 家有保安第9章 秘籍第141章 陡變第28章 開始行動第111章 魔道第80章 陶鈞第87章 少林僧人第95章 月夜寂寥泛青鋒第133章 亂離營營妖孽現第28章 漢家衣冠第61章 驚變第90章 幽明未曦香風舉第68章 此言大善第22章 風雨欲來第165章 繁簡第47章 一聲槍響第80章 玉筆山莊第104章 東西求索其修遠第91章 舊事第26章 奇門五轉第136章 立威第172章 路遇強敵第82章 山莊驚變第46章 激箭上弦兵甲沒第49章 不眠之夜第16章 上山習武第150章 一夜第42章 客行荒野悲故鄉第98章 垠崖無際垂琳琅第4章 求醫問藥第121章 掌法第13章 伏擊第17章 拳館的規矩第54章 蛇身第141章 陡變第68章 戰意激昂第47章 奸細第61章 武之所在第17章 指環第127章 殺人千里當盈野第49章 雲霧第章一百六十四章 隱匿第120章 秘聞第137章 強援第43章 好好學習第120章 桐江月落見泉山第61章 雪山飛狐第60章 絕世土豪第50章 月色溶溶第51章 霸氣切糕第141章 陡變第139章 玉璣第82章 少華第45章 七心海棠第174章 胡漢家國第112章 本相第11章 英雄傳劍第107章 合力第168章 童子第50章 琢磨第5章 朔方相接水爲鄉第6章 夜歸第110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16章 成立武術協會第98章 夜話第176章 光陰如箭第16章 吃人第115章 相思千里共沾裳第117章 伏虎第61章 武之所在第140章 驚天變故第119章 賊爲刀俎我爲麋第101章 扯淡第112章 本相第126章 鷹蛇第20章 紅花秘籍第41章 惜別第51章 霧掃雲開立閒王第176章 光陰如箭第121章 掌法第12章 昔日紅顏第66章 忌憚第12章 昔日紅顏第104章 東西求索其修遠第25章 武術科學第136章 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