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進襲大都

元大都,突厥語稱爲“汗八里”,意爲“大汗之居處”。

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至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此地作爲元朝國都,已有一百零一年。

其城池東西短、南北長,城牆全長共有六十里又二百四十步,闢十一門,南、東、西三面各三門,北面二門,被附會爲哪吒“三頭六臂兩足”。

其中心之閣,以南爲皇城,皇城四周建紅牆,又稱“蕭牆”,其正門稱櫺星門,左右有千步廊。蕭牆的東牆外爲漕運河道。

而以太液池爲中心,四周佈置三座宮殿——大內、隆福宮和興聖宮,則是皇城所在,元帝理政和居住的場所。

皇城外,南面和東南爲衙門官署,北面積水潭一帶爲鬧市,東面爲太廟,西面爲太社稷,鼓樓、鐘樓均在此處,此地更是全城最爲繁華的商業區,有米市、面市、緞子市、皮帽市、金銀珠寶市、鐵器市、鵝鴨市等市廛,還有望湖亭、萬春園等園亭。

大都城牆是夯土築成,高四丈,寬八丈有餘,城牆之上甚至可以騎馬縱行,築城時採用宋代舊法,即在牆內先設永定木,然後再加橫向的紝木,然後加土夯築。

由於大都夏季多雨,土城牆容易被雨水沖刷浸泡、導致倒塌,因此在建城之初曾議以磚石包覆,但因財力不足而作罷。後元廷專門抽調軍隊,負責收割蘆葦、編織葦蓆,每年入夏以葦蓆覆蓋城牆牆體,稱爲“葦城”,民間俗稱“蓑衣披城”。

起先元初以武力平定天下,無外來威脅,是以城門的管理十分鬆散。四通八達,後來元朝國政糜爛,起義蜂起。元廷又於至正十九年修建了十一門甕城,設有箭樓、門閘、雉堞等防禦設施。而歷年牆體鬆垮塌方之時,也都徵調民夫修補,從未停止。

整座城池,氣勢雄偉,巍峨壯觀,當可謂固若金湯,乃是當時天下第一的雄城。

齊御風身穿一身內襯純白底子的長袍,外面是一身銀灰色的鎧甲。腰間掛着一柄四尺來長的古劍,但見劍鞘上隱隱發出一層青氣,劍未出鞘,已可想見其不凡,劍鞘上金絲鑲着的“倚天”二字,但見他迎風而立,狀如鷹隼。

在他面前,無數民夫正在壘土堆石,一座高高的大土堆,砌成一道斜坡。正在不斷隆起,逼近城牆的方向。

齊御風仰頭望着大都城,看了一會兒。回到帳篷之中,看了看面前之人,對着他問道:“如此說你們那位高麗皇后,非但對我朝無罪,還有大功勞了?”

他面前站着一人,哈着腰笑道:“不敢,不敢,只是如今天命所歸,我們與貼木兒不花都知道武威王您神威無敵。必將一統天下,我等只是順天承命而已。”

原來此人就是奇承娘皇后的屬下心腹。元朝先前的大太監樸不花,那元順帝糊塗。以至於讓奇承娘掌握了皇家的錢糧,她卻與貼木兒不花密謀,在最後之際,反出大都,如今那貼木兒不花二十萬元朝勳貴所組成的大軍,早已叛離元廷,逃出大都,一路朝着東北和高麗國而去了。

齊御風微微點了點頭,淡漠的說道:“如此我……朕,知道了。”

樸不花遲疑了一下,看見齊御風不說話,便下跪道:“如今高麗國君王氏,治國無法,構陷大臣,乃是個昏君,我等臣民看得非常揪心,可是又無可奈何,現在奇皇后已經下令討伐高麗,我們想國不可一日無君,但是國君宗親裡沒一個能堪當重任,唯獨大將軍李成桂體恤百姓,又曾於元朝多年交戰,有功於國家,我們都推舉他當這個新國君,還請大明皇帝恩准。”

齊御風回頭看着這個年老無須的太監,此時一臉奴顏卑微之相,嘴角露出一絲諷刺的微笑:“我聽說元帝曾痛斥奇皇后是個養不熟的,你自幼便到了中原,如今到這大都已經有三四十年,卻已然對故土這麼關注,倒也難得。”

樸不花先前見到他與中原六大派人物交談,談笑風生,知道面前之人,治下足有七八十萬雄兵,奇人異士更是無數,乃是此時天下最有權柄之人。

他眼下說是什麼,便是什麼,自己萬萬不可反駁。

當即他只是一個勁的磕頭道:“懇請皇上恩准。”

齊御風揮揮手,點點頭道:“如今我軍重在攻克大都,收復中原,你們愛選姓李的當國君,那就這樣吧。以後好好過日子,待我大明朝光復中華之後,不要在邊境鬧事,否則我可不管你們是姓李還是姓王。”

樸不花當即磕頭致謝,嘴裡一個勁的感激不已,樂的嘴角直哆嗦。

一邊施耐庵突然上前,左手執筆,右手拿着書冊,上前問道:“你們既然換了皇帝,那新國家準備叫什麼名字,速速報來。”

樸不花聽到中原皇帝已經恩賜高麗立國,當即喜笑顏開,擡頭笑道:“我國君準備了兩個名號,一爲朝鮮,乃是朝日鮮明之意,又是高麗的古名,第二爲和寧,乃是當年李將軍之父就仕之地,取和睦安寧,還請皇上賜名。”

齊御風笑道:“施丞相有什麼見教?”

一邊施耐庵捋須沉思片刻,說道:“‘朝鮮”是古名,而且‘朝日鮮明’出處文雅,當年箕子立國,便叫朝鮮,不如就叫朝鮮吧。”

齊御風點點頭,隨意道:“嗯,準了。”

樸不花聽到這話,連連磕頭致謝,接着卻又擡首求道:“我國立國動亂不息,,我國人民日夜盼望着王師駕臨,懇請皇帝派出使者,正式冊封我賜我國朝鮮王印。”?

齊御風聽得他一件事一件事說得不耐煩,便拉下了臉,皺眉道:“眼下你我都尚未正式立國,什麼王印,不給!”

說罷他一起身,對着樸不花說道:“你這次送來的錢財我都收下了。不過朝鮮既然也要打仗,你們就不必多破費了,留着錢去打那個什麼姓王的傢伙去吧。還有。我平定中原之前,你們以後都不要來了。”

說罷匆匆忙忙。走出了大帳。

樸不花跪在地上,即喜又憂,此時距離齊御風保安誓師已經過去了三月,西涼軍舉起大明的旗號,立齊御風爲帝,年號武威,一路攻城拔寨,已經奪取了燕雲十六州大片的領土。後世山西,天津,河北等地,已經俱落入大明的手中。

眼下楊淵海經過長蘆、打直沽,已經抵達通州城外;段思邪、施宗、施秀三人攻克了濟南、臨清,打下了山東大片領土,與朱元璋屬軍遙遙相望。

而就在之前月餘,當年明玉珍所創的大夏國,萬勝、鄒興鎮、吳友仁三員大將造反,攻打重慶。想要過一把皇帝的癮。

而坐守西陲的布袋和尚說不得,連同金毛獅王達斯坦、青翼蝠王韋一笑,則率領明教一支奇兵。趁南方麻痹大意之際,先是在陣前斬了鄒興鎮、吳友仁二員大將,活捉了萬勝,繼而挾大勝之威,說動了明玉珍之子明升,使他投降了明朝皇帝齊御風。

至此,當年徐壽輝、彭瑩玉領導的西系天完紅巾軍,所餘着已經全部歸於同一門下;中原大地上,能與齊御風對抗者。只有當年東路義軍之中,原本絲毫不起眼的濠州的郭子興一脈。即是郭子興的女婿朱元璋。

說不得搜刮萬勝的府邸之時,發現了萬勝與朱元璋的書信往來。其中先前萬勝攻取大理,使反間計壞樑王和段功兩人的關係,還有朱元璋唆使萬勝自立爲王,說要與他結爲三國時代的孫劉聯盟那樣,互爲脣齒,對抗西涼等事端皆歷歷在目。

齊御風面前還有一座擁有蒙元最後精兵的大城,以及南方虎視眈眈,眼看就要攻據了濟寧、益郡的徐達和常遇春,在這等時節,又哪有心思與一個小小的番邦屬國扯什麼鹹淡。

今日只不過在齊御風愛搭不理之下,奇承娘依舊堅持事事主動彙報,用施耐庵的話說,當真有“百折不撓之毅”,這纔在“感動”之下,匆匆忙忙見了一面,定下了朝鮮的體統傳承。

齊御風來到帳外,迎風獵獵,遠遠處,少林派、武當派、崆峒派、崑崙派、峨嵋派、華山派六派高手,率領弟子齊聚營房之中,對着大都指指點點,頗有些意氣風發之狀。

就在三月之前,齊御風舉兵自大同而南下,那王保保看出便宜,急忙親率一支雄兵,自北南下,來奪取大同。

誰知他大軍方到了恆山金龍峽,就見到這古往今來的絕塞天險,交通要衝之地,竟然有人劈山爲壁,在絕高之處,刻畫了“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八個大字。

這恆山的天峰嶺和翠屏峰之間,峽谷幽深,峭壁側立,這八個大字的位置上,距離這山峰的上下,都足有百丈之遙,當可謂凡人之所不能。

王保保看着這八個字,但見一筆一劃,一點一挑之間,盡是融會着最精妙的武功,而字體龍飛鳳舞,筆力雄健,有如快劍長戟,森然相同,其中包含的陰陽剛柔、精神氣勢,當真如李白詩云:“恍恍如聞鬼神驚,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如驚雷,狀同楚漢相攻戰。”

他看着這八個字,恍惚出神,凝神苦思了半晌,突然聽到有士兵喊叫,說那峰頂之上,站着一個人。

王保保凝目看去,卻見日光之下,一人立在峰頂的一塊大石之上,臨屹雄關,傲然挺立,氣勢不凡。

而他手中一柄長劍,在日光的照耀下,如長風遊電,明耀熾烈,劍氣如霜,直衝霄漢天宇。

這口劍曾在王保保家中呆了十多年,他又豈能不識得,當即他便以爲是齊御風親自守關,知道在他絕強武功劍術之下,自己南侵,絕難成功,即使僥倖攻下了大同,日後也要日日活在他神出鬼沒的暗殺之下。

當即他黯然一嘆,便率領了大軍回返開平。

其實當時峰上之人,並不是齊御風,而是武當派掌門俞蓮舟,當時若要找出第二人能登臨那絕世險峰。以大勇氣,大氣魄,守住山西進退中原的門戶。齊御風左近,便只有這一人。是以他帶兵南下之時,便求肯俞蓮舟幫忙。

而俞蓮舟當仁不讓,便一人一劍,嚇退了王保保的幾十萬大軍。

他原本素來沉默,不喜多言,但憑此一舉,武當派這幾個月已經名揚天下,人人稱頌。凡是武林衆人,誰不曉得俞蓮舟一人一劍,便鎮住了王保保幾十萬大軍,使其不敢南下。

而伐元之戰,此時如火如荼,在此機緣之下,第一個坐不住的,便是少林派了。

少林派原本扶持陳友諒,但在他一再大敗與朱元璋手下之後,這筆買賣卻沒了收益。而後來幾年。少林派又與朱元璋勾勾搭搭,相互眉來眼去,而後又想借助福建陳友定的兵力。在東南方開闢南少林派。

誰知這些陰謀都被齊御風戳穿,而朱元璋近年勢力大增,眼下卻已經有些控制不住。

待得段思邪大軍路經洛陽,一路南下,這少林派便也再坐之不住,於是少林派方丈空聞親赴大都,覲見齊御風,還聯絡天下諸派,共同爲攻克大都出力。

少林派畢竟是千年古剎。英雄帖流水般的發了出去,不幾日。便有天下各門各路的豪傑競相呼應,而許多看不上少林派的。也都被明教如此吹枯拉朽的氣勢所感染,是以大都城外,一時天下英雄齊聚,立齊御風爲盟主,由他率領羣豪,共抗蒙古,人人歃血爲盟,誓死抗敵。

齊御風本來對這少林寺頗不待見,但眼下看到空聞出面,古道熱腸,手段豪闊,許多豪俠之客都賣他的面子,當即便也不聞不問,只當當年東南之事,沒有發生過一般。

而幾大門派之中,原本又以峨嵋派最爲低調,自從周芷若離開峨嵋之外,幾乎從不出門,這一次齊御風發放英雄帖,本來以爲這峨嵋派定然是不來,是以只是隨意應付了一下。

誰知道少林派固然邀不出峨嵋,齊御風一邀請,這峨嵋派卻立刻答應了下來,當即派中精英,皆隨着明教的使者一同來到大都城下,除了貝錦儀、趙靈珠、李明霞、蘇夢清、方碧琳等幾位第四代的俗家弟子之外,還有當年滅絕師太親傳的“十二靜”中的七位。

這“十二靜”其中,靜玄年紀大了、靜虛當年進攻光明頂時,便已經被韋一笑咬死,而其他幾位早已謝世,如今卻還有靜空、靜慧、靜迦、靜照等幾位仍在,是以峨嵋一派,武功也不可小視。

此外,崑崙派、崆峒派,經過西域一場巧取豪奪,此時門派之中的財力和武功都是大增,與明教好得蜜裡調油,更是不消說,此次崆峒五老雖然年紀老邁,卻齊至沙場,爲的便是重複一次當年攻克鷹巢所得的好處,其次便是臨死之際,揚名立萬,在這歷史一刻爲崆峒派濃墨重彩的來上一筆。

而當世武林之中,少林、武當名頭最響,崑崙、峨嵋次之,崆峒派又次之,華山派則敬陪末座,不過眼下齊御風定下了國號,亮明身份,說自己乃是華山出身,先前師傅受鮮于一派打壓云云,不得不離開華山,是以華山派在這場英雄大會之上,卻是最爲受人關注。

齊御風馳兵三月,本來前幾天攻克了昌平之後,便想一鼓作氣,攻克大都,但一路到了城下,卻不逢敵兵,城上亦無旗幟,幾疑有伏兵而回。

眼下他們已經在城下足足等待了七天,並沒有元軍出大都城來接戰,齊御風當此之際,只好作出攻城的決定。

他與衆將商議了一天,終於做出決定,分兵左中右三路,由楊淵海率一路人馬,由通縣進軍;田再鏢率一路人馬,由門頭溝進軍;而他自己獨率一路中軍,由昌平進襲。

三路大軍秣兵歷馬,次日起便圍逼大都,準備填壕登城!()

第62章 賓利風波第8章 分食熊掌第11章 英雄傳劍第37章 吾以蚍蜉撼大樹第64章 落魄風塵再啓第137章 一朝斷魂悽復咽第62章 絃歌長振登高樓第5章 朔方相接水爲鄉第111章 奈何神兵破蒼穹第52章 鐵鍋炒蛋第113章 慘死第71章 遙看天際火雲遮第4 4章 攀山第35章 崑崙四俠第54章 蛇身第13章 伏擊第5章 誰說我不是精神病?第2章 意外迭生第127章 殺人千里當盈野第169章 傷逝第73章 仗劍殺人逢合圍第12章 昔日紅顏第30章 鹹黨必死第47章 一聲槍響第26章 血病第140章 驚天變故第117章 伏虎第108章 仰天呼氣成白虹第42章 民間異人第149章 入場第45章 悠悠卷旗劃崩豁第40章 步法第70章 來日未卜兇與吉第133章 亂離營營妖孽現第12章 一個宅男的戰鬥力約等於0.5鵝第63章 技壓崆峒第5章 朔方相接水爲鄉第20章 紅花秘籍第22章 父子相爭第22章 遐想第46章 江水初融第16章 當壚壓酒勸客嘗第8章 天涯回望斷人腸第108章 攻守第64章 劍宗第23章 無限精彩的世界第7章 白狐乍現第185章 再次出征第157章 青衣第32章 邊城乞丐第132章 九姓家奴焉配劍第68章 戰意激昂第69章 再次穿越第54章 吾觀劍成定緣業第15章 三人成席須縱酒第67章 絕域得聞獅虎舒第123章 對掌第174章 胡漢家國第69章 先來後到第124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7章 三戰第53章 峽谷第86章 一劍經天第120章 秘聞第32章 雜事紛繁轍跡現第19章 劍出風雲動第11章 夜闌天外風吹雨第48章 六仙第128章 玉溪江畔碧波高第5章 飯鋪第61章 雪山飛狐第143章 決裂第79章 自古成敗皆人傑第54章 途中偶遇第35章 餘韻無聲第89章 良配第59章 空法無知念曾經第4章 求情第5章 飯鋪第90章 約束第162章 黃衫女子第128章 玉溪江畔碧波高第69章 風腥寒野英雄勒第97章 薔薇如血光焰長第70章 點蒼弟子第92章 曉風第175章 攻城大計第124章 降敵第34章 碳烤嫩煨滿室香第144章 教主第142章 黑玉斷續第149章 入場第92章 曉風第67章 絕域得聞獅虎舒第46章 激箭上弦兵甲沒第82章 少華第5章 東躲西藏第135章 流風雪走三星延第55章 風波又起
第62章 賓利風波第8章 分食熊掌第11章 英雄傳劍第37章 吾以蚍蜉撼大樹第64章 落魄風塵再啓第137章 一朝斷魂悽復咽第62章 絃歌長振登高樓第5章 朔方相接水爲鄉第111章 奈何神兵破蒼穹第52章 鐵鍋炒蛋第113章 慘死第71章 遙看天際火雲遮第4 4章 攀山第35章 崑崙四俠第54章 蛇身第13章 伏擊第5章 誰說我不是精神病?第2章 意外迭生第127章 殺人千里當盈野第169章 傷逝第73章 仗劍殺人逢合圍第12章 昔日紅顏第30章 鹹黨必死第47章 一聲槍響第26章 血病第140章 驚天變故第117章 伏虎第108章 仰天呼氣成白虹第42章 民間異人第149章 入場第45章 悠悠卷旗劃崩豁第40章 步法第70章 來日未卜兇與吉第133章 亂離營營妖孽現第12章 一個宅男的戰鬥力約等於0.5鵝第63章 技壓崆峒第5章 朔方相接水爲鄉第20章 紅花秘籍第22章 父子相爭第22章 遐想第46章 江水初融第16章 當壚壓酒勸客嘗第8章 天涯回望斷人腸第108章 攻守第64章 劍宗第23章 無限精彩的世界第7章 白狐乍現第185章 再次出征第157章 青衣第32章 邊城乞丐第132章 九姓家奴焉配劍第68章 戰意激昂第69章 再次穿越第54章 吾觀劍成定緣業第15章 三人成席須縱酒第67章 絕域得聞獅虎舒第123章 對掌第174章 胡漢家國第69章 先來後到第124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7章 三戰第53章 峽谷第86章 一劍經天第120章 秘聞第32章 雜事紛繁轍跡現第19章 劍出風雲動第11章 夜闌天外風吹雨第48章 六仙第128章 玉溪江畔碧波高第5章 飯鋪第61章 雪山飛狐第143章 決裂第79章 自古成敗皆人傑第54章 途中偶遇第35章 餘韻無聲第89章 良配第59章 空法無知念曾經第4章 求情第5章 飯鋪第90章 約束第162章 黃衫女子第128章 玉溪江畔碧波高第69章 風腥寒野英雄勒第97章 薔薇如血光焰長第70章 點蒼弟子第92章 曉風第175章 攻城大計第124章 降敵第34章 碳烤嫩煨滿室香第144章 教主第142章 黑玉斷續第149章 入場第92章 曉風第67章 絕域得聞獅虎舒第46章 激箭上弦兵甲沒第82章 少華第5章 東躲西藏第135章 流風雪走三星延第55章 風波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