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回 假沙彌水面陷師 小天蓬河底捉怪

詩曰:

佛也人兮妖也人,卻從何處辨虛真?

鬚眉耳目皆成面,手足肩腰總是身,

養血弄形形弄影,積精生氣氣生神;

欲知邪正何差別,好向靈臺去問津。

話說唐半偈師徒三人,斬斷葛藤,倒拖着死獾子妖怪,駕雲回葛家來。此時,葛根、滕本兩個老兒正在那裡疑疑惑惑,不知他二人可有手段救得唐師父。忽見半空中師徒三人落下雲頭,竟到草堂。豬一戒將死妖怪摜在階下,兩個老兒又驚又喜道:“救得唐師父回來便是萬幸,怎麼當真的把妖怪都打死拖了來!真活佛,真羅漢!”小行者道:“我們佛家專要救苦救難,難道現放着一個妖怪在此害人,不打死他還留他不成?”兩個老兒道:“可知要打死他哩!只是這妖怪兇惡異常,二位老爺怎麼尋得他着?又怎麼就打死了?”小行者細將前事說了一遍道:“如今不過打死了妖怪,替你填平缺陷,又將無定嶺上的葛藤都燒盡了,包管你這兩村中平平安安,再無是非了。”兩個老兒聽了大喜,遂傳知闔村百姓都來拜謝。這家要請去吃齋,那家要請去供養。唐半偈急欲西行,不肯耽擱,一概辭了。又分付葛、滕兩老將不滿山的缺陷廟拆毀,改造土地神祠。隨叫豬一戒收拾行李起身。正是:

若要保全身,但須存佛性。

莫怨苦生魔,魔消實功行。

唐半偈師徒三人,辭別了葛、滕兩老,欣然上路,一路上坦坦平平,並無掛礙。唐半偈因說道:“葛、滕村這場功行,實虧了你兩個賢徒之力。真是世無佛不尊,佛無衛不顯。”師徒們在路上談心論性,不知不覺又走了幾日程途。

忽一日,耳邊隱隱聞得水聲洶涌,唐半偈問道:“徒弟呀,哪裡波浪之聲?莫非前面有江河阻路?”小行者道:“等我去看看。”遂跳在空中往前一望,果然浩浩渺渺一派洪水,正攔住去路;再細細推測遠近,卻無邊無岸,將有千里。近遠一帶,又絕無一個人家村落,心下躊躇不定,只得跳下來報與唐半偈道:“師父,前面果是一條大河攔路。”唐半偈道:“這條河不知有多遠?”小行者道:“遠着哩!總無一千也有七、八百里。”唐半偈道:“我們也來了數千裡,並無大水,莫非就是水程所載的流沙河麼?”小行者道:“想正是他,不然哪裡又有這等大河?”唐半偈道:“是不是可尋一個土人問問?”小行者道:“一望絕無人煙,哪裡去問?”唐半偈道:“問不問也罷了,只是沒有人煙卻哪裡去尋船隻渡過去?”小行者道:“老師父不必心焦。俗語說得好:除了死法,少不得又有活法。且等我去尋個所在,落了腳再算計。”復跳在空中,沿河一帶踏勘,不但沒人家,連樹木也無一棵;只得踅回東望,忽見一個橫土墩上小小一個廟兒。心下歡喜,遂跳下來說道:“師父,我們有安身之處了!”唐半偈道:“哪裡安身?”小行者用手指着小廟道:“那不是!”師徒看見,甚是歡喜,忙挑擔牽馬到小廟裡來。只見那小廟:

不木不金,砌造全憑土石;蔽風蔽雨,周遭但有牆垣。不供佛,不供仙,正中間並無神座;不開堂,不接衆,兩旁邊卻少廊房。冷清清不見廚竈,直突突未有門窗。但見香爐含佛意,方知古廟絕塵心。

師徒三人才到廟門,正打帳入去,只見廟裡走了一個死眉瞪眼枯枯焦焦的和尚出來,迎着唐半偈問道:“老師父,莫非是東土大唐差往西天見活佛求真解的唐半偈麼?”唐半偈聽了,又驚又喜道:“我正是,我正是。師兄何以得知?”那和尚道:“既果是唐師父,且請到廟中安歇下行李、馬匹,待弟子拜見細說。”唐半偈依言同入廟內,那廟內空落落無一件器用。那和尚移一塊石又請唐半偈坐下,方說道:“我乃金身羅漢的徒弟沙彌,奉唐三藏佛師法旨,說他當年拜求來的真經,被俗僧解壞了,坑害世人,故又尋請老師父去求真解;又慮老師父路上隻身難行,原要三位舊徒弟各自尋個替身,護持前去,以完昔年功行。而今孫鬥戰勝佛已有了一位小聖,淨壇使者已有了一位小天蓬,獨本師羅漢未曾遺得後人,故遣弟子沙彌追隨左右,故在此守候,因此得知。”唐半偈聽了不勝感激道:“佛師如此垂慈,使我貧僧何以報答?惟有努力西行而已。”因又問道:“你既在此守候,定知前面這派大水是什麼所在?”沙彌道:“這就是本師出身的流沙河了。因本師皈依唐佛師,後來證了金身羅漢之果,故土人立此香火之廟,以識聖蹤,因年代久遠,止存空廟。”唐半偈道:“原來果是流沙河。但我聞此河徑過有八百里,今又無舟楫,如何得能過去?”那沙彌道:“老師父請放心。本師叫弟子在此侍候者,正爲本師昔年久住於此,深識此河水性,故傳了弟子,叫弟子渡老師父過去,也可算作往西天去的一功。”唐半偈聽了大喜,因又問道:“雖如此說,你卻也是個空身,又無寶筏,又無津樑,怎生渡我?”那沙彌道:“老師父原來不知道,這河舊有碑記,‘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如此廣遠,如何設得津樑?又說,‘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如此柔弱,如何容得寶筏?”唐半偈道:“似此卻如何渡我?”沙彌道:“不難。本師傳弟子一個御風行水之法,只消走到上面,隨波逐流便輕輕過去了;若使氣任性,便有些繁難。”唐半偈聽了,沉吟不語。沙彌道:“老師父莫要狐疑,若不信請到河邊待弟子走與老師父看。”唐半偈因西行念急,便欣然帶着小行者走出廟來,同到河邊一望。只見那河:

無邊無岸,直欲幷包四海;有納有容,殆將吞吐五湖。往來自成巨浪,不待風興;激礴便作狂瀾,何須氣鼓?汪洋浩渺,疑爲天一所生;澎湃-騰,不似尾閭能泄。波面上之龍作魚遊,浪頭中之蛟如蝦戲。漫言漁父不敢望洋,縱有長年也難利涉。

唐半偈看見河勢浩渺,因問沙彌道:“你看,如此風波,如何可行?”沙彌道:“怎麼行不得?”一面說,一面就跳在水上,如登平地一般,又如扯篷一般飛也似往前去了。唐半偈看了大喜道:“果然佛法無邊,不愁渡此河矣!”小行者道:“師父且不要歡喜,還須斟酌。”唐半偈道:“有甚斟酌?”小行者道:“大凡佛菩薩行動,必有祥光瑞靄,其次者亦必帶溫和之氣。你看這和尚一團陰氣,慘慘悽悽,不象是個好人。”唐半偈道:“他是沙羅漢遣來侍者,怎麼不是好人?”小行者道:“知是遣來不是遣來?”唐半偈道:“若不是遣來,如何得知詳細。”小行者道:“如今的邪魔,最會掉經兒討口氣,哪裡定得?”唐半偈道:“徒弟呀,如此疑人,則寸步也難行了,如何到得靈山!”小行者道:“保得性命,自然到得靈山。”唐半偈道:“豈不知我命在天乎!”說不了,那沙彌在水面上就似風車兒一般飛走回來,到得岸邊跳將上來,鞋襪並無一點水氣。因對唐半偈道:“老師父,弟子不說謊麼!快請同行,不消一個時辰便可高登彼岸。”唐半偈道:“你雖不說謊,但此御風行水之法,從來未聞,恐屬外道。我實有些膽怯。”沙彌道:“達摩祖師西來,一葦渡江,哪個不知道?老師父怎說個外道未聞,還要膽怯。”唐半偈聽了,連連點頭道:“正是,正是。”沙彌又道:“達摩祖師當日渡江時,因江邊有蘆葦,故隨手摺一枝作筏,今此河沙地不生蘆葦,故弟子履水而行,總是一般。既是老師父膽怯,我有一箇舊蒲團在廟中,待我取來與老師父踏腳,便可放膽西渡。”唐半偈道:“如此更妙,快去取來。”沙彌忙走到廟中,果然拿了一個破蒲團來,拋在水面上,請唐半偈上去。唐半偈道:“這小小一個蒲團,只好容我一人;他弟兄二人與行李、馬匹怎麼過去?”沙彌道:“兩個師兄自會駕雲,不必說了。若慮行李、馬匹,等我送了老師父過去,再來載去也不打緊。”小行者道:“行李、馬匹我們自管,倒不要你費心,但只是師父的干係大,你既要擔當在身上,我就交付與你。只要到西岸還我一個好好的師父,倘若有差遲,我卻不肯輕輕便罷。”沙彌笑道:“大師兄哪裡話!我奉本師法旨而來,不過要立功累行,怎麼說個差遲?”唐半偈道:“不須鬥口,只要大家努力。”因奮身走上蒲團道:“仗佛力向前,速登西岸,誓不回頭。”小行者提省道:“師父不要偏執,須知回頭是岸。”唐半偈似聽不聽。沙彌恐怕一時覺悟,忙跳到水上,一手攙住唐半偈道:“老師父快往生西方去吧,不須饒舌了!”將腳一登,那蒲團就如飛一般往前去了。

小行者看見光景蹺蹊,忙對豬一戒說道:“那和尚多分不懷好意,你且守着行李、馬匹,待我趕上去看看,莫要被他弄了虛頭!”豬一戒道:“這和尚行徑實是有些古怪,你快去!我在此老等。”小行者貼着水一路趕來,早已不知去向,趕到河中並無蹤跡。心下着慌,復跳到空中四下找尋,哪裡有些影響?急得他暴躁如雷,回到東岸與豬一戒說道:“怎麼青天白日睜着眼被鬼迷了!”豬一戒道:“急也無用,快去找尋。”小行者道:“沒有蹤影,哪裡去找尋?”豬一戒道:“這和尚會在水上行走,又且纔在水上就不見了,定然是水中邪祟。”小行者道:“兄弟你想倒想得最是,但此河闊大,知他躲在哪裡?”豬一戒道:“河雖闊大,也必定有個聚會潛藏之處以爲巢穴。我豬一戒託庇在天蓬水神蔭下,這水裡的威風也還有些。你倒看着行李、馬匹,等我下去找尋一個消息,再作區處。”小行者道:“好兄弟,你若找尋着了師父,就算你西天求解的第一功。”豬一戒道:“只要尋着師父,脫離此難,便大家造化,什麼功不功!”因脫去衣服,手提釘耙跳入河中,分開水路,直入波濤深處,四下找尋蹤跡。未入水時,只道妖精既有神通,定有巢穴,容易找尋。不期到了水中,水勢洪深廣闊,竟沒處摸個頭腦,尋了半晌,毫無蹤跡。欲要回到岸上,又因在小行者面前說了大話,不好意思,心下一時焦躁起來,口中恨恨之聲一路嚷罵道:“好孽畜,怎敢變和尚來拐騙我師父?若有個知事的曉得我小天蓬手段,快快送我師父出來,便是你們的大造化。倘執迷不悟,我一頓釘耙將你這些孽畜的種類都打死,若留半個也不算好漢!”一面說,一面將釘耙從東邊直打到西邊,從南邊又直打到北邊。

原來,流沙河是條生金養聖之河,並無舟船來往,長育的那些黿、鼉、蛟龍,成羣作隊的遊戲。忽被豬一戒將釘耙四下亂打,一時躲避不及,蕩着釘耙的,不是鱗損,就是殼傷。頃刻間,把那些水族打得落花流水,滿河鼎沸。早有巡河夜叉報與河神。河神着驚,慌忙帶領兵將迎上前來,高聲叫道:“何處上仙?請留大名。有何事動怒?乞見教明白,不必動手。”呆子聽見有人兜攬答話,心下想道:“我不打,他也不出來。”一發搖頭擺腦,仗釘耙施逞威風。河神急了,只得又叫道:“上仙有話好講,爲何只管動粗?”豬一戒方纔縮住手,問道:“你是什麼毛神?敢來多嘴問我!”河神道:“小神就是本河河神,因見上仙怒打水族,不知何故?因此動問。此乃本神職守,實非多嘴。”豬一戒道:“你既是河神,就該知道掌管天河的天蓬元帥了。”河神道:“豬天蓬元帥乃天上河神,小神乃地下河神,雖尊卑不同,卻同是管河之職,怎麼不知!”豬一戒道:“既曉得豬天蓬元帥,爲何叫這些孽畜來欺侮我小天蓬?”河神道:“原來上仙是豬天蓬遺胤,故釘耙這等利害,不差不差!但不知是誰欺侮你?”豬一戒道:“不知河中什麼孽畜變做一個和尚,謊說能御風行水,騙我師父渡河,渡到中間,忽然弄虛頭不見了。你既在此河爲神,這事必定知道。快去與他說明,叫他好好將我師父送了出來,萬事全休;若躲避不出,我一頓釘耙叫他都是死。”河神聽了沉吟道:“小天蓬,這事還須細察,不要冤屈了人。我這河裡,數百年前或者還有些不學好的水族;自從沙羅漢皈依佛教,往西天拜佛求經,證了金身正果之後,這條河遂爲生金養聖之地,凡生長的黿、鼉、蛟龍,皆含佛性,並不生事害人,哪有變和尚拐騙你師父的道理?”豬一戒大怒道:“胡說!眼見一個和尚,騙我師父到河中就不見了,怎麼白賴沒有?定是你與他一夥,故爲他遮蓋。從來官府拷賊不打不招,我只是蠻築,包管你築了出來。”又要舉釘耙亂築。河神忙止住道:“小天蓬不要動手,容我細想。莫非這和尚的模樣有些死眉瞪眼,白寥寥沒血色的麼?”豬一戒道:“正是他,正是他!你方纔說沒有,如何又有了?”河神道:“這和尚實不是水族成精。”豬一戒道:“不是水族,卻是什麼成的精怪?”河神道:“乃是九個骷髏頭作祟。”豬一戒道:“骷髏頭乃死朽之物,爲何得能作祟?”河神道:“當年沙羅漢未皈依時,日日在河中吃人,吃殘的骸骨都沉水底。獨有九個骷髏頭再也不沉。沙羅漢將來穿作一串,象數珠一般掛在項下。後來皈依佛教,蒙觀音菩薩叫他取下來,並一個葫蘆兒結作法船,載旃檀功德佛西去。既載了過去,沙羅漢一心皈正,就將這九個骷髏頭遺在水面上,不曾收拾。這九個骷髏頭沾了佛力,就能聚能散,在河中修煉,如今竟成了人形,取名媚陰和尚。若說作祟拐騙你師父,除非是他。”豬一戒道:“你既爲河神,這樣邪祟怎不驅除,卻留他在此害人?”河神道:“因他是沙羅漢的遺物,小神不敢驅逐,況他一向在河中往往來來,並無甚害人之事。不知令日爲甚卻來捉你師父。”豬一戒道:“既是他,不消閒話,快叫他還我師父。”河神道:“這媚陰和尚雖然是枯骨作祟,因借佛法之靈,卻也有些手段,小神一時間也制他不得。”豬一戒道:“你制他不得,他在哪裡?快領我去。”河神道:“他一向在河中流蕩,近來有些氣候,就在河底下將那些拋棄的殘骸殘骨俱尋將來,堆砌成一個庵兒,起個美名叫做窀穸庵,以爲焚修之處。常聞其中有鐘鼓之音,只是進去不得。”豬一戒道:“又來胡說!既有庵如何進去不得?”河神道:“小天蓬不知,這庵既是白骨蓋造,這和尚又是骷髏修成,一團陰氣,昏慘慘,冷悽悽,周遭旋繞。不獨魚龍水族不敢侵犯,就是小神,若走近他的地界,便如冰雪布體,鐵石加身,任是熱心熱血,到此亦僵如死灰矣!所以進去不得。”豬一戒道:“這兩日天氣甚暖,我老豬又因行李重,挑得熱燥,正要到他庵裡去乘涼,快走快走!”河神攔擋不住,只得叫兵將開路,將豬一戒直領到極北之處,將手指着道:“前邊望去白漫漫黑茫茫的便是了。請小天蓬自往,吾神陽氣薄,只好在此奉候,不敢去了。”豬一戒也不答應,提着釘耙往前直撞。

卻說那媚陰和尚,原是骷髏,因沾佛法,修煉成形,只因枯焦已久,沒有陽血,不能生肉。雖也害了幾個人,將熱血塗在身上,爭奈都是凡夫俗子,不能有益。近日沙羅漢遣沙彌在河岸守候唐半偈,他聞知唐半偈是個聖僧,乃純陽之血,自能生骨長肉。他就哄騙道:“當年唐佛師渡河時,雖將我九個骷髏結成筏子,實虧了觀音菩薩一個葫蘆在中間,以陽長陰,故能載人載馬,同登彼岸,若純靠我恐亦不濟。”沙彌信以爲真,恐臨期誤事,遂複本師請向觀音拜求葫蘆。不期沙彌纔去,適值唐半偈就到。他就假冒沙彌哄騙唐半偈御風行水,復弄手段將唐半偈直攝入窀穸庵中放下,將一條白骨架成個杌子,請唐半偈坐下,又取出一把風快的尖刀放在面前,說道:“唐老師,不是弟子得罪,因弟子原系枯骨修行,不得聖僧純陽之血,萬劫也不能生肉,遍處訪求,並無一個聖僧。惟老師稟真元之氣,導純陽之血,敢求效我佛割肉之慈悲,以活殘軀,故萬不得已相求。今既到此,伏望慨然。”唐半偈已知被騙,惟瞑目不言。忽聞此言,因開眼答說道:“你枯骨能修,因是佛門善事。若說要老僧之血以生肉,在我老僧死生如一,原無不可;只恐怕你妄想之肉未必能生,而修成之骨轉要成齏粉矣!”媚陰和尚聽了着驚道:“這是爲何?”唐半偈道:“你但知我唐半偈落你陷講,爲釜中之魚,几上之肉也;須念我兩個徒弟是何等神通,豈肯輕輕饒你!故我老僧勸你,莫若留了自家本來面目,漸次修去,或者佛法無邊,還有個商量。若要損人利己,以我之死易汝之生,恐佛門中無此修法!”媚陰和尚正躊躇未決,忽聽得庵外豬一戒喊聲如雷道:“好妖怪,快還我師父來!”正是:

福還未受,禍早臨門。

不知豬一戒尋將來畢竟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24回 走漏出無心 收回因有主第36回 蓮化村思食得食 從東寺避魔逢魔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26回 歸併一心 掃除十惡第25回 莽和尚受風流罪過 俏佳人弄花月機關第04回 亂出萬緣 定於一本第19回 唐長老坐困火雲樓 小行者大鬧五莊觀第34回 惡妖精口中設城府 莽和尚腹內動干戈第04回 亂出萬緣 定於一本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35回 唐長老清淨無掛礙 豬一戒貪嗔有牽纏第36回 蓮化村思食得食 從東寺避魔逢魔第20回 黑風吹鬼國 狹路遇冤家第27回 唐長老真屈真消 野狐精假遭假騙第13回  缺陷留連 葛藤掛礙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39回 到靈山有無見佛 得真解來去隨心第15回 假沙彌水面陷師 小天蓬河底捉怪第22回 唐長老逢迂儒絕糧 小行者假韋馱獻供第10回 心明清淨法 棒喝野狐禪第11回 後因不昧皆前果 外道收回即本家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15回 假沙彌水面陷師 小天蓬河底捉怪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06回 匡君失賢臣遭貶 明佛教高僧出山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06回 匡君失賢臣遭貶 明佛教高僧出山第33回 冷雪方能洗慾火 情絲系不住心猿第28回 鑿通二氣無寒暑 陷入陰陽有死生第10回 心明清淨法 棒喝野狐禪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11回 後因不昧皆前果 外道收回即本家第13回  缺陷留連 葛藤掛礙第29回 顛倒陰陽 深窮造化第26回 歸併一心 掃除十惡第01回 花果山心源流後派 水簾洞小聖悟前因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13回  缺陷留連 葛藤掛礙第24回 走漏出無心 收回因有主第04回 亂出萬緣 定於一本第19回 唐長老坐困火雲樓 小行者大鬧五莊觀第15回 假沙彌水面陷師 小天蓬河底捉怪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09回 心猿求意馬 東土望西天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30回 造化弄人 平心脫套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38回 從肝脾肺腎以求心 歷地水火風而證道第28回 鑿通二氣無寒暑 陷入陰陽有死生第36回 蓮化村思食得食 從東寺避魔逢魔第24回 走漏出無心 收回因有主第10回 心明清淨法 棒喝野狐禪第33回 冷雪方能洗慾火 情絲系不住心猿第19回 唐長老坐困火雲樓 小行者大鬧五莊觀第34回 惡妖精口中設城府 莽和尚腹內動干戈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15回 假沙彌水面陷師 小天蓬河底捉怪第11回 後因不昧皆前果 外道收回即本家第25回 莽和尚受風流罪過 俏佳人弄花月機關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32回 小行者金箍棒聞名 豬一戒玉火鉗被夾第35回 唐長老清淨無掛礙 豬一戒貪嗔有牽纏第35回 唐長老清淨無掛礙 豬一戒貪嗔有牽纏第20回 黑風吹鬼國 狹路遇冤家第19回 唐長老坐困火雲樓 小行者大鬧五莊觀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22回 唐長老逢迂儒絕糧 小行者假韋馱獻供第29回 顛倒陰陽 深窮造化第38回 從肝脾肺腎以求心 歷地水火風而證道第36回 蓮化村思食得食 從東寺避魔逢魔第10回 心明清淨法 棒喝野狐禪第27回 唐長老真屈真消 野狐精假遭假騙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34回 惡妖精口中設城府 莽和尚腹內動干戈第19回 唐長老坐困火雲樓 小行者大鬧五莊觀第13回  缺陷留連 葛藤掛礙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19回 唐長老坐困火雲樓 小行者大鬧五莊觀第13回  缺陷留連 葛藤掛礙第26回 歸併一心 掃除十惡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10回 心明清淨法 棒喝野狐禪第33回 冷雪方能洗慾火 情絲系不住心猿第19回 唐長老坐困火雲樓 小行者大鬧五莊觀第25回 莽和尚受風流罪過 俏佳人弄花月機關第19回 唐長老坐困火雲樓 小行者大鬧五莊觀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31回 掃清六賊 殺盡三尸第10回 心明清淨法 棒喝野狐禪第18回 唐長老心散着魔 小行者分身伏怪第38回 從肝脾肺腎以求心 歷地水火風而證道第30回 造化弄人 平心脫套第29回 顛倒陰陽 深窮造化
第24回 走漏出無心 收回因有主第36回 蓮化村思食得食 從東寺避魔逢魔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26回 歸併一心 掃除十惡第25回 莽和尚受風流罪過 俏佳人弄花月機關第04回 亂出萬緣 定於一本第19回 唐長老坐困火雲樓 小行者大鬧五莊觀第34回 惡妖精口中設城府 莽和尚腹內動干戈第04回 亂出萬緣 定於一本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35回 唐長老清淨無掛礙 豬一戒貪嗔有牽纏第36回 蓮化村思食得食 從東寺避魔逢魔第20回 黑風吹鬼國 狹路遇冤家第27回 唐長老真屈真消 野狐精假遭假騙第13回  缺陷留連 葛藤掛礙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39回 到靈山有無見佛 得真解來去隨心第15回 假沙彌水面陷師 小天蓬河底捉怪第22回 唐長老逢迂儒絕糧 小行者假韋馱獻供第10回 心明清淨法 棒喝野狐禪第11回 後因不昧皆前果 外道收回即本家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15回 假沙彌水面陷師 小天蓬河底捉怪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06回 匡君失賢臣遭貶 明佛教高僧出山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06回 匡君失賢臣遭貶 明佛教高僧出山第33回 冷雪方能洗慾火 情絲系不住心猿第28回 鑿通二氣無寒暑 陷入陰陽有死生第10回 心明清淨法 棒喝野狐禪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11回 後因不昧皆前果 外道收回即本家第13回  缺陷留連 葛藤掛礙第29回 顛倒陰陽 深窮造化第26回 歸併一心 掃除十惡第01回 花果山心源流後派 水簾洞小聖悟前因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13回  缺陷留連 葛藤掛礙第24回 走漏出無心 收回因有主第04回 亂出萬緣 定於一本第19回 唐長老坐困火雲樓 小行者大鬧五莊觀第15回 假沙彌水面陷師 小天蓬河底捉怪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09回 心猿求意馬 東土望西天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30回 造化弄人 平心脫套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38回 從肝脾肺腎以求心 歷地水火風而證道第28回 鑿通二氣無寒暑 陷入陰陽有死生第36回 蓮化村思食得食 從東寺避魔逢魔第24回 走漏出無心 收回因有主第10回 心明清淨法 棒喝野狐禪第33回 冷雪方能洗慾火 情絲系不住心猿第19回 唐長老坐困火雲樓 小行者大鬧五莊觀第34回 惡妖精口中設城府 莽和尚腹內動干戈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15回 假沙彌水面陷師 小天蓬河底捉怪第11回 後因不昧皆前果 外道收回即本家第25回 莽和尚受風流罪過 俏佳人弄花月機關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32回 小行者金箍棒聞名 豬一戒玉火鉗被夾第35回 唐長老清淨無掛礙 豬一戒貪嗔有牽纏第35回 唐長老清淨無掛礙 豬一戒貪嗔有牽纏第20回 黑風吹鬼國 狹路遇冤家第19回 唐長老坐困火雲樓 小行者大鬧五莊觀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22回 唐長老逢迂儒絕糧 小行者假韋馱獻供第29回 顛倒陰陽 深窮造化第38回 從肝脾肺腎以求心 歷地水火風而證道第36回 蓮化村思食得食 從東寺避魔逢魔第10回 心明清淨法 棒喝野狐禪第27回 唐長老真屈真消 野狐精假遭假騙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34回 惡妖精口中設城府 莽和尚腹內動干戈第19回 唐長老坐困火雲樓 小行者大鬧五莊觀第13回  缺陷留連 葛藤掛礙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19回 唐長老坐困火雲樓 小行者大鬧五莊觀第13回  缺陷留連 葛藤掛礙第26回 歸併一心 掃除十惡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10回 心明清淨法 棒喝野狐禪第33回 冷雪方能洗慾火 情絲系不住心猿第19回 唐長老坐困火雲樓 小行者大鬧五莊觀第25回 莽和尚受風流罪過 俏佳人弄花月機關第19回 唐長老坐困火雲樓 小行者大鬧五莊觀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31回 掃清六賊 殺盡三尸第10回 心明清淨法 棒喝野狐禪第18回 唐長老心散着魔 小行者分身伏怪第38回 從肝脾肺腎以求心 歷地水火風而證道第30回 造化弄人 平心脫套第29回 顛倒陰陽 深窮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