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回 笑和尚傳咒卻邪 惡閻羅授方超生

bookmark

詩曰:

大道雖天定,人心實主持。

道家修性命,佛氏重慈悲,

儒者立名教,敦崇倫與彝,

各說各有理,各行各相宜,

雖亦各有短,短苦不自知;

若雲不是道,千古已如斯,

若雲都是道,大道何多歧。

乃知道一天,人心如四時,

人心與天道,須臾不可離。

話說兩個侍者領了冥報和尚之命,忙忙走出西村來尋請大唐僧人不題。卻說唐半偈下了馬,與小行者立在西村口等待沙彌去尋豬一戒,原說是走去便來,不道等了一兩個時辰,不但豬一戒不來,連沙彌也無蹤影,心下着急,便對小行者道:“沙彌去了許久,爲何不來?

定有緣故。”小行者道:“有甚緣故?決是尋着了呆子,大家同等齋吃。方纔師父拿定生意,不放他去便好,既放了去須等他吃個像意,方得回來。如今急也無用,且尋個穩便所在略坐一坐方妙。”唐半偈沒法,只得依言,就在路旁一個草菴門前石上坐下。坐不多時,只見草菴裡走出一個濃眉廣額圓頭圓臉的笑和尚來,將唐半偈看了兩眼,笑嘻嘻說道:“東來的和尚,你的死期到了!”唐半偈聽了,忙起身合掌道:“死既有期,敢不受命。但不知還在何時?乞老師明示。”那笑和尚又嘻嘻的笑道:“只怕就在今日。”小行者在旁聽了大笑道:“和尚莫要油嘴!你這些撮空的話兒只好恐嚇鄉村裡的愚人,我師父歷功累行七八證果之人,莫說沒有死的道理,就是命裡該死,閻王知是我孫小聖的師父,哪個敢來勾他?”笑和尚又笑嘻嘻說道:“既是閻羅王怕你,不敢來勾你的師父,爲甚兩個師弟又被他勾了去?”說罷,竟笑嘻嘻走進草菴去了。唐半偈聽說兩個師弟勾了去,大驚道:“履真呀,莫要唐突!這位師父說話有因,不是凡人,況一戒、沙彌久不見來,莫非果被人暗害了?”小行者道:“他兩個縱沒用,也還粗粗鹵滷,青天白日怎生害他?要害他,除非自家貪嘴吃的飲食多脹壞了。”唐半偈道:“你怎就忘了,那蓮化東村老善人曾說西村有個冥報妖僧,專會咒人,莫非被他咒倒?”小行者道:“妖僧咒人或者有之,若說咒死了他兩個,我還不信。”唐半偈道:“天下事奇奇怪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也難執一而論。但方纔這位佛師說話似有機旨,你看着馬,待我進庵去問個明白方見端的。”小行者不敢攔阻,唐半偈遂抖抖衣服步入草菴中來。

到了庵中,只見那笑和尚坐在一張禪牀上,笑嘻嘻問道:“你在外邊守死罷了,又進來做甚?”唐半偈拜伏於地道:“弟子進庵來不是要求佛師免死,但請問弟子之死還是天命該絕?還是有人暗害?”那笑和尚又笑嘻嘻說逍:“雖是暗害,暗害死了便就是你的天命該絕了。但念你求解遠來,跋涉許多道路,今去靈山不遠,一旦被人暗算,豈不前功盡棄?我傳你一個法兒與你躲過吧。”唐半偈聞言又再拜道:“非弟子貪生,既蒙佛師念此求解善緣爲弟子消愆滅罪,敢求指示因緣。”笑和尚道:

“佛法猶水,孽風其魔。

有風有水,安得無波?”

唐半偈聞言未能了悟,又再拜道:“弟子愚蠢,佛法微言,一時不悟,伏祈明示。”笑和尚又笑嘻嘻說道:

“你既西來,他自從東,

相逢狹路,安肯放空!

直道易避,暗曲最兇;

倘然失手,勞而無功。”

唐半偈再三拜謝道:“既蒙佛師慈悲,敢求趨避之方。”笑和尚道:“這惡禿怨恨結成,最會咒人,你兩個徒弟都被他咒倒,你若不知提防,未免也遭毒手,我傳與你四句偈言,等他念咒時你朗朗對衆宣揚,他自咒不倒。”唐半偈又伏地拜求,那笑和尚方笑嘻嘻念道:

“毒心爲仇,毒口爲咒。

嚼爛舌頭,虛空不受。”

笑和尚唸完又分付道:“此乃解毒真言,可牢記在心,包管你無事。你去罷,前途再會。”唐半偈受教,留心記了,伏地拜謝。拜完擡起頭來看時,那笑和尚已不見了,心下不勝驚訝。正在驚訝不定,忽小行者引了兩個侍者入來。兩個侍者看見唐長老,一齊上前作禮道:“從東寺冥報大和尚聞知老師父乃東土活佛,飛錫過此,希世難逢,願求一會。特命兩弟子拜逆,伏望同揚教法,即賜俯臨。”唐半偈忙答禮道:“貧僧初過此地,雖聞冥大和尚道法高妙,思欲一叩洪深,因王命在身,不敢羈滯,今不幸失了兩個弟子沒處找尋,聞得大和尚乃此方教主,自知蹤跡,正欲進謁以求指示,復蒙召晤,想是因緣。即此便行可也。”兩侍者見唐長老肯行,滿心歡喜,遂慫恿着同出庵來。小行者心知冥報和尚夙有冤愆,料躲不過,便不攔阻,任憑唐長老前行,目卻牽馬隨後。

不多時到了寺前,只見那些赴齋的僧俗尚擁擠不散,兩侍者忙分開衆人引唐長老入去。此時,冥報和尚已下了臺,在禪堂中等候。忽報東土師父到了,遂迎下堂來,將唐半偈細細一看,只見:

面無色相,身不掛絲。了了見大智大慧,落落如不識不知。無無不有,空體固不可測;

有有全無,妙心匪夷所思。果然是一燈不昧,真不愧半偈禪師。

唐半偈走上堂來,也將冥報和尚細細一看。只見:

雙眉分掃,一鼻垂鉤。兩隻眼光突突白多黑少,一頷髯短簇簇黃猛紅稀。色相莊嚴,不知者定以爲活佛;行藏古怪,有識者方認出妖僧。以殺爲生,持毒咒是其慈悲;天人有我,報冤仇以彰道法。

冥報和尚迎唐半偈到堂,大家問訊了,各設高座,分席坐定。此時,吃齋的僧俗聽見說東土來了一個聖僧與大和尚,都擁擠了來看,不一時將禪堂擠滿。唐半偈先說道:“貧僧才入境,就聞知冥大師道法高妙,爲一方宗主。昨忽忽而往,只道無緣,今荷蒙召見,得睹慈容,實爲萬幸。”冥報和尚道:“貧衲西域鄙人,久慕東土佛教之盛,每形夢寐,無計皈依。適聞老師飛錫西來,不勝慶幸,故求請一見,以快夙心。但尚未及請教法號?”唐半偈道:“貧僧法名大顛,又蒙大唐天子賜號半偈。”冥報和尚道:“這等,是顛大師了。大師既處東土佛國,自知東方佛國之事。我聞中國自漢明入夢,樑武捨身,後來六祖相傳,萬佛聚會,講經說法,天散花,地涌蓮,昭昭可考,不一而足。叢林之盛,四大部洲從無及者。大師名高尊宿,自宜倡明道法,大闡宗風。不知又何所聞,反棄興隆之地,來此寂寞之鄉,以求真解。若靈山別有真解,豈中國三藏靈文俱無足信乎?”唐半偈聞言,嘆息道:“嗚呼!是何言歟?三藏靈文何可當也。冥大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佛立教,流傳此三藏靈文,非博名高,蓋憫衆生沉淪,欲以此度人度世也!然度人度世之道,在清淨而掃絕貪嗔,正性而消除惡業。誰知愚頑不解,只知佞佛,不返修心,但欲施財以思獲報,是欲掃貪嗔而貪嗔愈甚,要除惡業而惡業更深,豈我佛立教之初意哉!故貧僧奉大唐天子之命,不惜遠詣靈山,拜求真解,蓋念東土沉淪之苦而發此大願。前至蓮化東鄉,見其清淨無爲,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始信佛法自有真風,不勝羨慕,昨至貴村,不意大師轉欲從東,不知是何妙義?既蒙賜教,望乞開示。”冥報和尚笑道:“度人度世固我佛之慈悲,然受享人天供養,菩薩亦何嘗自苦?施財望報雖或墮入貪嗔,而普濟功深,善根自立,豈得以一人愚妄而令天下生慳吝心!若說蓮化村不生不滅,無樂無辱,以爲佛家之正,則靈蠢同科,聖凡無二,木石與人有何分別?莫說天地勞而無功,即老師開關求解亦屬多事矣!”唐半偈道:“立教貴乎窮源,源清尚恐流濁,若胥溺流以求澄清,烏可得也!今棲心清淨,尚不能少救奢華,若妄想莊嚴,則天下金錢盡供緇流之費,猶恐不足也,將來何所底止?大師不可逐其末至忘其本。”冥報和尚道:“佛法洪深,一時也難爲粗淺者顯言,但立教者必具神通,若不具神通,即言言至道,亦屬虛浮。請問老師,不遠萬里而來,欲展清淨宗風,不知具何神通敢於立教?”唐半偈道:“貧僧來便來了,教便立了,只曉得一心清淨,別無片善可言,何況神通?”冥報和尚道:“若無神通,救死且不暇,敢爭口舌之利以與至人相抗乎?”唐半偈道:“若果至人,抗之何害?倘薄其無能,而罪其相抗,此非至人,邪人也!從來邪不勝正,雖不具神通而自具神通也!”冥報和尚笑道:“據老師這等說來,則老師不具神通之神通更大,這話也難全信。喜今日齋期,大衆俱集於此,可作證盟,老僧請與大師小試一試道法,以定東西之是非,不識老師以爲何如?”唐半偈道:“貧僧毫無所長,焉敢與老師試法?”冥報和尚大笑道:“道法既無可試,怎敢擅自高標與吾作對?”

小行者在旁聽見冥報和尚出言無狀,大怒道:“老和尚莫要誇嘴!我師父一個做佛菩薩的正人,豈弄這些小伎倆!你有什麼道法?且先與我孫老爺試試看;若多寡曉得些竅脈,比得過我孫老爺一二分,再容你向師父求道也還不遲。倘香臭不知,一味大言不慚在此愚民惑衆,便須剝去袈裟,快開後門逃去了還是造化;若要勉強支持,出醜還是小事,只怕性命也難保哩!”冥報和尚正要欺壓唐長老,不意小行者突然鑽出來發話,着了一驚,忙定睛將小行者一看,見他火眼金晴,尖嘴縮腮,形容古怪,心下也噤了一噤。因問唐半偈道:“此是甚人?”唐半偈道:“這老大小徒孫小行者。”冥報和尚道:“老師善信,怎容惡剎相隨?”唐半偈道:“藉此降妖伏怪耳!”冥報和尚就對着小行者道:“你既不怕死,敢挺身出來要與我比道法,自然是個不知死活之人。且問你,你曉得些什麼道法?且數一兩件與我聽聽。”小行者笑嘻嘻說道:“若論起道法來,老祖家傳的雖止有七十二變,若說自家心上經綸,就是十萬八千毛孔也還比不盡哩!叫我從哪裡數起?”冥報和尚道:“你既具許多妙法,敢聽我指摘兩端試試麼?”小行者又笑笑道:“我又不是假文士要求人代筆,這幾日到西天來路上平穩,遇着的都是老實人,不消改頭換面去應酬,殊覺淡而無味;今日撞着老和尚這樣刁鑽古怪,便虛虛實實有有無無做兩個戲法兒耍耍,也不差什麼!但請出題,無不領教。”冥報和尚想了想道:“我看你雖然人相,尚帶獸形,我若以斷臂吞針大菩薩的道法試你,便道我有意刁難。也罷,且小試你一試。我聞古之高僧說法,每每有天女散花;你師父既稱尊宿,抱道西來,今日在此論談了這半晌,怎不見一朵兒飄飄?還是古語荒唐?還是你師父講說不妙?”小行者道:“我老師父言言無上,滴滴流溪,散花何足爲奇;只因我師父一心清靜,不留色相,痛掃莊嚴,故天女不敢現形。既你們一班凡僧不識真空至妙,只得破了師父之戒,散幾朵兒開開你們的俗眼吧。”卻暗暗伸手在屁股上撥下一根毫毛,放在口中嚼得粉碎,望空一噴,叫聲:“變!”不多時只見半空中先起了一陣香風,吹得人七竅皆馨香,風過處忽霏霏微微飄下一天花雨來,十分可愛。怎見得?但見:

紛紛細蕊,簇簇柔葩。紛紛細蕊漾去隨風,簇簇柔葩飄來似雪。起處無端,忽然到眼;落時有意,故爾當頭。高似瞻,下似拜,高下結蓮花之座;東如煙,西如霧,東西散旃檀之香。有幾瓣斜掛袈裟,似拈來而笑;有幾團背飛檐網,似散去無情。紅一片,白一片,紅白成團,誰能辨桃李姿容?淡幾朵,濃幾朵,淡濃作隊,俱弄作牡丹顏色。桂子黃嬌,疑分月窟;杏枝紅豔,恍墜日邊。天際三春,明點出花花世界;空中五色,暗織成錦繡乾坤。飛舞片時,莫認作月娥剪綵;忽開頃刻,方知是天女散花。

那一天花雨在半空中飛來飛去,俱發奇香異彩。大衆僧俗人等看見,無不合掌讚歎稱揚,以爲兩師說法之妙,冥報和尚便也欣然居之不辭。小行者看見道:“老和尚不要無恥胡賴!這天花是爲我老師父散的,與你何干?”冥報和尚道:“有何分別?”小行者道:“怎麼沒分別!”卻把手一招,只見那一天花雨都飄飄蕩蕩落在唐半偈面前,堆積如花山一般,冥報和尚面前並無半片。大衆人等看見都信心歡喜,哪裡還顧冥報和尚體面,皆圍繞着唐半偈磕頭禮拜,以爲活佛;羞得個冥報和尚滿臉通紅,一時氣得暴躁如雷道:“這哪裡是真正天女散花,止不過妖人邪術哄騙愚人,殊可痛恨。”唐半偈看見冥報和尚羞慚發怒,便說道:“此皆小徒遊戲,實於大道無關。老師不必介意。”因呵斥小行者道:“此絃歌村伎倆,我何等教戒,如何復作?還不快快解去,還我清淨!”小行者見師父發話,只得將身一抖,收去毫毛,霎時間那些堆積的花雨忽然不見。那些大衆人等看見,一發信心唐半偈,以爲佛法無邊。

冥報和尚愈加不快,指定着小行者說道:“佛門道法有淺有深,似你這些幻術只好動愚。我的道法便關人死生,若主持佛教,要害你師徒二人性命亦有何難?只是叫你糊糊塗塗死了,你雖做鬼,也不知我道法利害!今且與你個榜樣看看,你若害怕,皈依我,還別有商量;你若愚而不悟,那時我再下毒手,你方死而無怨。”小行者笑道:“說得有理!快快將榜樣來與我看。”冥報和尚道:“看便與你看,只不要害怕。”遂分付侍者叫人將豬一戒與沙彌兩個屍首都扛了出來,放在禪堂門外,道:“請看榜樣。”唐半偈忽然看見,認得是豬一戒、沙彌,不覺吃了一驚!不覺大聲嚷道:“我兩個徒弟正找尋不見,卻原來是被你謀害死了。這個了不得!”冥報和尚微笑道:“老師父且慢爲他二人發怒,若不如早早受教,只怕頃刻之間也要如此。”唐半偈道:“死有何妨!只是青天白日之下,都市善門之中,怎敢殺人?縱無佛法,也有王法!”小行者不做一聲,慢慢的走出禪堂外,將二人身體摸了一遍,叫聲:“師父,不要嚷傷了和氣!他兩個又不曾死,不過是連日辛苦,貪懶躲在此睡一覺兒。”冥報和尚聽了哈哈大笑道:“他既是睡着了,你何不喚醒了叫他起來?”小行者道:“老和尚不要着忙,難道不叫他起來,就是這等罷了?”冥報和尚又笑道:“我不忙,讓你慢慢叫,若是叫他不起,我便請你師徒二人也睡睡好走路。”小行者竟不答應,身子雖撫摩着兩個屍首,早已跳出元神,一徑直奔到森羅殿來。夜叉小鬼通報不及,飛跟着小行者跑上殿來。

十王看見,忙起身拱問道:“小聖有何事故,來得這等急迫?”小行者哪裡有工夫訴說原由,只問:“我豬一戒、沙彌兩個師弟在哪裡?快請出來。”十王齊道:“他二位現跟着唐聖僧往西天求解,正在歷功累行之時,如問來此?”小行者道:“明明被你們勾來,如何胡賴?這是胡賴不得的!”十王道:“若是命絕勾來,此乃大數,小王無罪,如何要賴?實實不曾勾來!”小行者道:“你們既不曾勾,他卻如何死了?”十王道:“死也有幾等。若是命盡被勾,魂便來了,氣便斷了,便是真死。倘或是不達天命怨恨死了,或是不明道理糊塗死了,或是性子暴戾氣死了,或是貪得無厭巴死了,或是思前想後愁死了,或是欠債無償急死了,或是口嘴傷人被人咒死了,此等之死皆人自取,並不幹小王之事。”小行者道:“死已死了,又不干你們之事,他的魂靈卻在何處?”十王道:“這樣人雖說死了,他的魂靈尚淹淹纏纏不肯離合,若遇着至親好友還有生機。”小行者道:“生機卻是怎樣?”十王道:“生機種種不同,說起來話長,須請小聖坐了,待小王們細細指陳。”小行者道:“我有事要去得急,也不耐煩管這些閒事,你只說被人咒死的當如何解救?”十王道:“這個不難。被人咒死的,他本來元氣不傷,不過被毒言毒語的毒氣衝入七竅,填塞滿了,一時散不出,故悶暈而死。若要解救,只消將肚皮一頓揉,揉通竅脈,放一陣響屁,將毒氣泄去,便可回生矣!”小行者聽了,滿心歡喜,拱拱手道:“承教了。”又一徑奔回,復了原身。只聽見冥報和尚正在那裡取笑他道:“那和尚只管撫摩些什麼?怎不叫他起來!”小行者也不答應,只將左手插在豬一戒肚皮上,右手插在沙彌肚皮上,用力狠揉,揉不多時,只聽得兩人肚裡漸漸腸鳴。小行者看見有些靈驗,又緊揉一陣,忽然豁喇喇就象放連珠炮一般,放了無數響屁,一陣臭惡之氣,衝得滿堂人多掩着鼻子,幾乎站立不住。豬一戒忽然先醒,一骨碌爬起來,望着冥報和尚高聲嚷道:“怎齋不見面,倒叫我睡了這半日?”正嚷不了,只見沙彌醒轉,也是一滑碌爬起來,見唐長老與小行者都在面前,便大叫道:“師父,這寺裡和尚都不是好人,劫了行李,將二師兄謀死,我看見了與他理論,轉又將我咒倒。這樣惡和尚怎容他在此講經說法,敗壞佛教?”豬一戒聽了大怒道:“原來爲劫行李將我謀死的,快償我命來。”冥報和尚忽見二人活了,着實吃了一驚,及聞豬一戒索命,乃大笑道:“你又不死,怎爲謀害?”豬一戒道:“行李卻在哪裡?”冥報用手一指道:“那壁邊不是!”沙彌看見,忙走到壁邊取出禪杖,大叫一聲道:“人雖不死,情理難容,卻饒你不得。”豬一戒見沙彌動手,也跑去掣出釘耙,一齊望着冥報和尚打來。冥報和尚笑一笑道:“兩個孽障!才得超生,怎又尋死?”忙將毗盧帽挺起,褊袒兩肩,任他二人打築。不道釘耙、禪杖纔打築下去,空中就現出丈六紅光,將他身子罩住,比着銅牆鐵壁還堅硬些,莫想動他分毫。冥報和尚卻笑嘻嘻在光豔中說道:

“東土愚僧,何不快拜活佛?”豬一戒與沙彌見他裝腔作勢,一發惡狠狠的努力交攻。小行者看見不是頭路,忙上前止住道:“呆兄弟,不要亂動手替他裝門面。” 二人驚訝道:“怎麼替他裝門面?”小行者道:“你不知,這些玄虛都是妖僧的電光石火,愈打築,愈激剝,愈迸了出來;只不睬他,便自然消滅,要露出醜來。”二人點頭,遂縮了釘耙,收回禪杖,在旁觀看,果見冥報和尚滿身的光豔一霎時消滅無蹤。二人拍手打掌的大笑道:“好活佛!你的佛光到哪裡去了?還不快下來皈依我老師父的清淨!”冥報和尚聽了滿心怒恨道:“你這班賊禿!怎破我道法,毀我宗風?你道我咒你不死麼?我初時之咒是傳示警戒,故留你一線回生之路。你既不知好歹,故肆強梁,我如今下個狠手,將狠毒神咒念動,叫你師徒四人頃刻而亡,貶魂到阿鼻地獄。你等不要怨恨我不慈悲。”小行者道:“老和尚不要說大話,你那放屁的咒兒,就是弄他兩個下根蠢漢,也只好放兩個響屁還你。怎我老師父一個上善至人也要一例看承?莫說我孫老爺遍體虛靈,一塵不受。不知你從哪裡咒起?”冥報和尚也不回言,竟憤憤的合掌瞑目努嘴努舌的唸誦。唐半偈知是咒他,他自恃身心清淨,欲以正勝邪,不動聲色。默默聽冥報和尚唸了兩遍,只覺耳目有異,恐怕被他咒倒,忙將笑和尚傳他的偈言高聲對大衆宣誦道:

“毒心爲仇,毒口爲咒。

嚼爛舌頭,虛空不受。”

唐半偈一時誦了三兩遍,便覺身心安泰,高坐不動。冥報和尚惡狠狠的咒了幾遍,以爲必然咒倒,微微的開眼偷看,只見他師徒四人說也有,笑也有,安然無恙。心下着驚道:“這樣惡咒,怎咒他不倒?真也作怪!”便將舌尖咬破,噴出一口血來,又惡狠狠的唸誦。豬一戒看見,笑說道:“老和尚不要癡心了,你不聽見我師父的偈子已明明說過,‘嚼爛舌頭,虛空不受’。你又咬出血來做甚?”沙彌接說道:“想是念得口乾了,要些血兒潤潤喉嚨。”冥報和尚見神咒不靈已急得沒法,又被兩人言三語四的譏誚,只見大衆圍繞看的一發多了,急得他滿臉通紅,不能言語。小行者走上前道:“老和尚,你的咒唸了這半日,毫釐無驗,想是不靈了。倒不如我念幾句與你聽聽吧!”冥報和尚哪裡答應得出。小行者又道:“你不答應,想是不要聽了,你不聽,待我念念與大衆聽,看誰是誰非。”大衆聞言,俱擁擠上來拱聽。

小行者乃高聲念道:

“冥公冥公,肚裡不通,既做和尚,要識真宗。從來佛重西方,如何卻願從東?立教已悖,賦性又兇。放光惑世,便是道法;持咒害人,便是立功。咒非微義,念也不驗;光非慧發,一瞬而空。但聚斂金錢,炫叢林茂盛;復猖揚異說,壞佛祖家風。幾年造化,任你胡行邪魔伎倆;今朝晦氣,被我看破野狐行蹤。一時間降心不可,硬氣不可,急得渾身是汗;百忙裡遮飾無計,逃走無門,訕得滿面通紅。大衆前既已出乖露醜,法堂上怎好擊鼓鳴鐘!倒不如一筋斗歸去來,重換皮毛;可免十八層鑽不出,埋沒英雄。此雖是孫小聖譏嘲戲語,實可當大和尚勘問口供。”

小行者念罷,大衆盡皆點頭嘆息。

冥報和尚聽了,急得心上油煎,眼中火出,知道收拾不來,因指定唐半偈師徒四人大罵道:“孽障,我與你雖然道不同,亦何相逼之甚也!罷罷罷,我且棄此皮囊讓你前去,倘再來相遇,也必不容你求解成功。”一面說一面已低眉閤眼,奄然而逝。唐半偈看見,好生不忍。小行者忙說道:“老師父不要假慈悲!這樣妖僧不死了,還要留他做甚?”唐半偈道:“留他可知無益,只可憐他死便死了,尚迷而不悟。”闔寺僧人原有許多有道行的,久知冥報和尚是個邪人,只因拗他不過,不敢倡言;今見他與唐聖僧鬥法不過,自愧死了,大家歡喜無盡。遂將冥報和尚火化了,合齊大衆出來禮拜唐半偈,願留他在寺作主。唐半偈說明身系欽差,不敢久留,見那衆僧中一位老僧叫做不惹,爲人甚是定諍,就請他爲了寺主。又替他將從東寺改叫做蓮化寺;又替他講明佛法當以清淨爲主,大衆一一皈依。側師徒四衆方纔辭別大衆,收拾行李,上馬西行。正是:

莫慮牽纏,休愁束縛。

一念空虛,自能擺脫。

未知此去何如,且聽下回分解。

第28回 鑿通二氣無寒暑 陷入陰陽有死生第10回 心明清淨法 棒喝野狐禪第10回 心明清淨法 棒喝野狐禪第32回 小行者金箍棒聞名 豬一戒玉火鉗被夾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01回 花果山心源流後派 水簾洞小聖悟前因第32回 小行者金箍棒聞名 豬一戒玉火鉗被夾第06回 匡君失賢臣遭貶 明佛教高僧出山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37回 笑和尚傳咒卻邪 惡閻羅授方超生第38回 從肝脾肺腎以求心 歷地水火風而證道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32回 小行者金箍棒聞名 豬一戒玉火鉗被夾第18回 唐長老心散着魔 小行者分身伏怪第22回 唐長老逢迂儒絕糧 小行者假韋馱獻供第26回 歸併一心 掃除十惡第01回 花果山心源流後派 水簾洞小聖悟前因第31回 掃清六賊 殺盡三尸第33回 冷雪方能洗慾火 情絲系不住心猿第04回 亂出萬緣 定於一本第32回 小行者金箍棒聞名 豬一戒玉火鉗被夾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28回 鑿通二氣無寒暑 陷入陰陽有死生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24回 走漏出無心 收回因有主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11回 後因不昧皆前果 外道收回即本家第36回 蓮化村思食得食 從東寺避魔逢魔第33回 冷雪方能洗慾火 情絲系不住心猿第04回 亂出萬緣 定於一本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34回 惡妖精口中設城府 莽和尚腹內動干戈第30回 造化弄人 平心脫套第09回 心猿求意馬 東土望西天第38回 從肝脾肺腎以求心 歷地水火風而證道第24回 走漏出無心 收回因有主第34回 惡妖精口中設城府 莽和尚腹內動干戈第01回 花果山心源流後派 水簾洞小聖悟前因第21回 域中夜黑亂魔生潭 底日紅陰怪滅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21回 域中夜黑亂魔生潭 底日紅陰怪滅第21回 域中夜黑亂魔生潭 底日紅陰怪滅第18回 唐長老心散着魔 小行者分身伏怪第10回 心明清淨法 棒喝野狐禪第37回 笑和尚傳咒卻邪 惡閻羅授方超生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27回 唐長老真屈真消 野狐精假遭假騙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25回 莽和尚受風流罪過 俏佳人弄花月機關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01回 花果山心源流後派 水簾洞小聖悟前因第15回 假沙彌水面陷師 小天蓬河底捉怪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22回 唐長老逢迂儒絕糧 小行者假韋馱獻供第26回 歸併一心 掃除十惡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36回 蓮化村思食得食 從東寺避魔逢魔第34回 惡妖精口中設城府 莽和尚腹內動干戈第39回 到靈山有無見佛 得真解來去隨心第21回 域中夜黑亂魔生潭 底日紅陰怪滅第28回 鑿通二氣無寒暑 陷入陰陽有死生第10回 心明清淨法 棒喝野狐禪第11回 後因不昧皆前果 外道收回即本家第01回 花果山心源流後派 水簾洞小聖悟前因第38回 從肝脾肺腎以求心 歷地水火風而證道第27回 唐長老真屈真消 野狐精假遭假騙第21回 域中夜黑亂魔生潭 底日紅陰怪滅第35回 唐長老清淨無掛礙 豬一戒貪嗔有牽纏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33回 冷雪方能洗慾火 情絲系不住心猿第37回 笑和尚傳咒卻邪 惡閻羅授方超生第06回 匡君失賢臣遭貶 明佛教高僧出山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33回 冷雪方能洗慾火 情絲系不住心猿第28回 鑿通二氣無寒暑 陷入陰陽有死生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37回 笑和尚傳咒卻邪 惡閻羅授方超生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19回 唐長老坐困火雲樓 小行者大鬧五莊觀第26回 歸併一心 掃除十惡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20回 黑風吹鬼國 狹路遇冤家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27回 唐長老真屈真消 野狐精假遭假騙
第28回 鑿通二氣無寒暑 陷入陰陽有死生第10回 心明清淨法 棒喝野狐禪第10回 心明清淨法 棒喝野狐禪第32回 小行者金箍棒聞名 豬一戒玉火鉗被夾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01回 花果山心源流後派 水簾洞小聖悟前因第32回 小行者金箍棒聞名 豬一戒玉火鉗被夾第06回 匡君失賢臣遭貶 明佛教高僧出山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37回 笑和尚傳咒卻邪 惡閻羅授方超生第38回 從肝脾肺腎以求心 歷地水火風而證道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32回 小行者金箍棒聞名 豬一戒玉火鉗被夾第18回 唐長老心散着魔 小行者分身伏怪第22回 唐長老逢迂儒絕糧 小行者假韋馱獻供第26回 歸併一心 掃除十惡第01回 花果山心源流後派 水簾洞小聖悟前因第31回 掃清六賊 殺盡三尸第33回 冷雪方能洗慾火 情絲系不住心猿第04回 亂出萬緣 定於一本第32回 小行者金箍棒聞名 豬一戒玉火鉗被夾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28回 鑿通二氣無寒暑 陷入陰陽有死生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24回 走漏出無心 收回因有主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11回 後因不昧皆前果 外道收回即本家第36回 蓮化村思食得食 從東寺避魔逢魔第33回 冷雪方能洗慾火 情絲系不住心猿第04回 亂出萬緣 定於一本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34回 惡妖精口中設城府 莽和尚腹內動干戈第30回 造化弄人 平心脫套第09回 心猿求意馬 東土望西天第38回 從肝脾肺腎以求心 歷地水火風而證道第24回 走漏出無心 收回因有主第34回 惡妖精口中設城府 莽和尚腹內動干戈第01回 花果山心源流後派 水簾洞小聖悟前因第21回 域中夜黑亂魔生潭 底日紅陰怪滅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21回 域中夜黑亂魔生潭 底日紅陰怪滅第21回 域中夜黑亂魔生潭 底日紅陰怪滅第18回 唐長老心散着魔 小行者分身伏怪第10回 心明清淨法 棒喝野狐禪第37回 笑和尚傳咒卻邪 惡閻羅授方超生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27回 唐長老真屈真消 野狐精假遭假騙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25回 莽和尚受風流罪過 俏佳人弄花月機關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01回 花果山心源流後派 水簾洞小聖悟前因第15回 假沙彌水面陷師 小天蓬河底捉怪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22回 唐長老逢迂儒絕糧 小行者假韋馱獻供第26回 歸併一心 掃除十惡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36回 蓮化村思食得食 從東寺避魔逢魔第34回 惡妖精口中設城府 莽和尚腹內動干戈第39回 到靈山有無見佛 得真解來去隨心第21回 域中夜黑亂魔生潭 底日紅陰怪滅第28回 鑿通二氣無寒暑 陷入陰陽有死生第10回 心明清淨法 棒喝野狐禪第11回 後因不昧皆前果 外道收回即本家第01回 花果山心源流後派 水簾洞小聖悟前因第38回 從肝脾肺腎以求心 歷地水火風而證道第27回 唐長老真屈真消 野狐精假遭假騙第21回 域中夜黑亂魔生潭 底日紅陰怪滅第35回 唐長老清淨無掛礙 豬一戒貪嗔有牽纏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33回 冷雪方能洗慾火 情絲系不住心猿第37回 笑和尚傳咒卻邪 惡閻羅授方超生第06回 匡君失賢臣遭貶 明佛教高僧出山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33回 冷雪方能洗慾火 情絲系不住心猿第28回 鑿通二氣無寒暑 陷入陰陽有死生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37回 笑和尚傳咒卻邪 惡閻羅授方超生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19回 唐長老坐困火雲樓 小行者大鬧五莊觀第26回 歸併一心 掃除十惡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20回 黑風吹鬼國 狹路遇冤家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27回 唐長老真屈真消 野狐精假遭假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