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

詩曰:

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

覓卻肚腸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

若逢知己須依分,總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卻心頭事,自然證得六波羅。

又曰:

着意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嶺頭雲。

歸來笑折梅花嗅,春色枝頭已十分。

話說小石猴苦纏住通臂仙,要訪問老大聖消息,通臂仙見他立意真誠,只得指引他道:“老大聖初時大鬧天宮,與後來西方路上降妖伏怪,全仗一條如意金箍棒顯威風,逞本事;自從成佛之後,亂不作,妖不生,用他不着,遂留在洞後山上,以爲鎮山之寶。又留下四句偈子,說道:

道法得力,鐵棒再出。

鐵棒成功,實即是空。

此中似有玄機妙解。你既有志要見老大聖,我領你去拜拜這金箍鐵棒,豈不就與見老大聖一般。”小石猴道:“既有老大聖的遺物法旨,何不早言?使孫兒歡喜。”通臂仙道:“只要你肯盡心努力,此時也未晚。”遂起身領了小石猴轉到洞後山上來。原來洞後山上不甚高大,雖四面有路可通,卻隱隱包藏腹內,不許人容易窺見。

這日,小石猴跟着通臂仙走到山下,才望見一條鐵棒,如石柱一股壁立直豎在山頂當中,約有二丈長短,碗口粗細,光彩罩定。知是仙佛神物,不敢怠慢,忙跪下磕了許多頭,方纔爬起來細細觀看。看了一會,不住口的讚揚道:“好一件寶貝,不知有多少重哩?”通臂仙道:“當初老大聖使這條棒,只象使燈草一般,是以上天下地無人敢敵。今日你既要學老大聖的威風,須要有使金箍棒的氣力纔好。”那小石猴不知好歹,竟走近前。將金箍棒用雙手抱定一搖,指望移動移動。誰知使盡平生之力,掙得滿面通紅,莫想移動分毫!慌得他朝着鐵棒只是磕頭道:“難難難,這神仙做不成!”通臂仙看着笑道:“你這小猴頭忒也性急,當初老大聖修煉多年,方具神力;你一個纔出胎的柔筋嫩骨,怎就想當此大任!你也不要這般鹵莽,你也不可怠惰,好去潛心修煉,因緣到日,或者有個機關。”小石猴聽了連連點首道:“老祖說得是。”自此之後,小石猴便無心到各處頑耍,每日只守定這條鐵棒操演氣力,鐵棒莫想弄得動,只好將幾塊大頑石撥來撥去。過了些時,自覺力量有限,苦上心來,便沒情沒緒,懨懨倦倦,象個睡不醒的模樣。通臀仙看見,因喝道:“小小猴兒便如此懶惰!”小石很忙跪下道:“愚孫不是懶惰,只因有力沒處用,要用又沒力氣,故此閒行也。”通臂仙道:“你豈不聞儒教聖人孔仲尼說得好,有能一日用其力,我未見力不足者。”小石猴聽了默然道:“老祖說得是。”口裡雖然答應,心裡卻無主張,無法奈何,只得又走到鐵棒下撫摩想象,忽然大悟道:“是了是了,這條鐵棒乃是天地間的寶貝!老大聖也是成仙之後方能運用,我一個凡人如何使想施爲?我想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爲今之計,莫若也學老大聖四海去求成仙道,那時定有妙用。”主意定了,遂到後洞來辭別通臂仙道:“愚孫要別老祖去求仙了。”通臂仙笑道:“求仙好事我不阻,你但出門,便有千歧萬徑,須要認真正道,不可走差了路頭。”小石猴道:“我只信步行將去,想也不差。”通臂仙道:“信步行將去固好,還要認得回來。”小石猴道:“有去路自有來路,不消老祖費心,但不知塵世中哪幾等人方有仙術?”通臂仙道:“世上有三教,曰儒,曰釋,曰道。儒教雖是孔仲尼治世的道法,但立論有些迂闊。他說,天地間人物有生必有死,人當順受;其證仙佛,求長生不死,皆是逆天。衣冠禮樂頗有可觀,只是其人習學詩書,專會咬文嚼字,外雖仁義,內實奸貪,此輩之人決無成仙之理,不必求他;要求,還是釋、道二教,常生異人。”小石猴聽了,滿心歡喜道:“老祖說得是。”謝了出來,也就學老大聖的故事,將木頭編成一個筏子,用竹爲篙,央幾個相好的猿猴同扛到海中;又帶了許多果子乾糧,拜別了通臂仙與衆猿猴,竟搖搖擺擺走上筏子坐下,隨風而往。不期東南風大,不數月早飄到北俱蘆洲。

這蘆洲極是苦寒地面,人少獸多,就是極貴的人工帝主,也看是禽形獸狀,與魍魎魑魅相同。小石猴到了其處,也不知叫甚地方,將筏子拽到海灘之上,竟走上岸去訪問。走了一二十里,並無城郭人民,偶然見幾個蠢物,也不知是人,也不知是鬼,與他說話卻又言語不通。小石猴走了幾處皆同,心下想道:“這等禽獸地方,如何得有仙佛?是我來差了!再別處去吧。”因復到海邊,找着了筏子,依舊走在上面,恰遇着東北風,直吹到西牛賀洲。

這賀洲地方,使衣冠文物有如中國。小石猴棄筏登岸去觀看,見人煙湊集,景緻繁華,滿心歡喜,這個所在定有神仙。遂東西訪問,訪了許久,忽有人指點道:“此去西南六十里,有一座青龍山。山上有—個白虎洞,洞中有一個參同觀,觀中有一位悟真祖師,道法高妙,乃當代神仙。你要學仙,除非到那裡尋求。”小石猴聽了,滿心歡喜道:“造化,造化!被我訪着了。”遂一徑的走了六十里路,遠遠望去,果然有一座山,峰巒回合,樹木蒼蒼,儼然象一條青龍蜷曲。走到山上往下一觀,又見一片白石,一頭高一頭低,就似一隻白虎蹲伏。小石猴想道:“此中定是白虎洞了。”從山上走下來,到白石前一看,果然有個洞門包藏在內。走進洞門,早已望見一座觀宇,飛甍畫棟,甚是莊嚴。但見:

殿閣崢嶸,山門曲折。殿閣崢嶸,上下高低浮紫氣;山門曲折,東西左右繞青松。禍福昭昭,爐火常明東嶽殿;威靈赫赫,香菸不斷玉皇樓。三清上供太乙天尊,四將旁分溫關馬趙,不知靈明修煉如何?先見道貌威儀整肅。

小石猴走到觀前一看,只見上橫着“參同觀”三個大字,心上喜道:“我來得不差了。”兩扇觀門雖然大開着,卻不好輕易進去,只得存身等待。等了許久,不見一個人出來,遂悄悄挨身入去。到了二山門,見貼着一副對道:

日月守丹竈,

乾坤入藥爐。

心下想道:“口氣雖大,卻只是燒煉功夫。”正躊躇間,忽正殿上走出一個道士來,怎生打扮?

頭戴玄冠,身穿道服。黃絲絛飄漾仙風,白玉環端凝法相。體清骨秀,望中識瑤島儀容;氣靜神閒,行處顯蓬萊氣象。

那道士看見小石猴在二門立着,因問道:“你是什麼人,到此何干?”小石猴忙向前打躬道:“我是學仙的弟子,因聞得悟真祖師乃當代神仙,道高天下,所以不遠萬里而來。要拜在門下修仙了道。”那道士聽說,又將小石猴上下估了兩眼,道:“凡修仙之人,必要鼎器靈明。你雖然人相,尚未脫獸形,怎麼思量此事?”小石猴道:“人獸之形雖說有異,然方寸靈明卻未嘗有二,怎麼思量不得?敢求領見悟真祖師,自有話說。”那道士笑道:“哪裡來的野種?這等性急!祖師在菩提閣上明心養性,就是國王三番兩次的懇求,或者許他—見。你就有求道之心,也要個入門漸次。小石猴道:“漸次卻是怎生?”道士說道:“凡求仙之輩,初入門時,先要在定心堂把心定了;然後移到養氣堂去調息,心定氣調;然後驅龍駕虎,從丹田靈府直透尾關,再衝過夾脊關、醍醐頂,方可相見。此時如何便生妄想?”小石猴就道:“立地成仙便好,既不能夠,便慢慢做去也罷。但不知定心堂在何處?就煩仙師領我去定心。”道士說道:“既要去,隨我來。”遂轉身領了小石猴入去。小石猴只道是廊房偏屋,不料卻是大殿;正中間靈臺之上,八寶砌成,好似瑤宮金闕。道士走上前把門開了,道:“進去,進去。”小石猴見莊嚴華麗,不管好歹,竟將身鑽了進去。才鑽進去,道士早把門關了。小石猴進到內裡,指望有窗有戶,見天見日。不期這堂中孔竅全無,黑暗暗不辨東西南北,四周一摸盡是牆壁,氣悶不過;欲待走了出來,卻又沒處尋門。亂了一會,沒法奈何,坐在地下想道:“堂名定心,卻又如此黑暗,正是弄人意思。我既要定心,便當一念不生,一塵不染,管什麼黑不黑,亮不亮。”便以心觀心,在內中存想。過了許久,只覺靈機天趣,流盎滿前。再睜眼看時,忽一室生明,鬚眉俱見。喜得個小石猴抓耳揉腮,卻原來定心中有如許光明。古語云:虛室生白。信不誣矣。起初還只是光明,又約略坐了幾日,只覺光明中別有一種靈慧之氣,使人徹首徹尾的都照見。

小石猴正在欣欣得意之時,忽一聲響,兩扇堂門開了。道士在外面叫道:“修仙的,悶得慌麼?”小石猴從從容容的走將出來答道:“倒好耍子,不悶不悶。”道士道:“裡面黑麼?”小石猴道:本性光明,不黑不黑。”道士道:“既定了心,隨我到養氣堂去。”小石猴道:“去去去。”跟着道士就走。原來這養氣堂不在觀中,轉在山上,卻只是間屋兒。走將進去,也不知有幾多層數,委委曲曲,竟沒處尋入路。急回身看時,那道士已將大門緊緊閉上,惟門上左右兩個大孔,可以出入。小石猴已得了定心之妙,便安安靜靜坐在裡面,看那陰陽,就似穿梭一般的出出入入。到了子、午、卯、酉四時,真覺陰陽往來中,上氣下降,下氣上升,津津有味。坐到那無間斷時,不覺滿身鬆快,舉體皆輕。坐了些時,正想着要往內裡去看看,只見道士又開了門,叫道:“那養氣的,出來吧。”小石猴笑嘻嘻走出來道:“養氣正好快活,爲何要出來?”道士說:“七七四十九日,養足則氣自能調,不必養矣。”小石猴道:“既如此,便該驅龍駕虎了。求仙師指引。”那道士初時,只指望將定心、養氣兩件事難倒小石猴;定心心定,養氣氣調,便有些妒忌起來。因問道:“你來了許久,並不曾問你是何處人,姓甚名誰?”小石猴道:“我是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人氏,姓孫名履真。當年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便是我嫡派祖宗。我祖道行高,今已證果成了鬥戰勝佛。我恐怕敗壞家風,故出來修仙了道,要做個世家。”道士聽了愈加妒忌,說道:“你人雖醜陋,卻是個有來歷的,須得祖師親傳道法方妙。但祖師正要產育嬰兒,不肯見人。你須耐心守候,自有好處。”小石猴道:“既有好處,甘心守候。”自此之後,何住在觀中,雖不能夠面見祖師,而祖師動靜卻時時得以察聽。

一日,在山巔上頑耍,望見觀後園中一個老婆子,引着幾個少年女子在那裡看花耍子,個個穿紅着綠,打扮得嫋娜娉婷,十分俏麗。小石猴看了,心下驚訝道:“出家人如何有此?”因從後山轉到後園門外來窺看,只見一個小道童在溪邊洗菜。小石猴因捱上前,問道:“小師兄,這園中許多女子,是誰家宅眷?”小道童笑道:“孫師兄,你既學修仙,這些事也還不知道?”小石猴道:“我是個初學,實不知道,望師兄指教。”小道童道:“修仙家要產嬰兒,少不得用黃婆、奼女。那一個老婆子,便是黃婆;那幾個後生女子,便是奼女。這就是祖師的鼎爐藥器。”說罷,竟提着洗的菜進後園去了。小石猴暗想道:“這祖師不肯見人,又養着這些少艾,定是個邪道了。我且偷看他一看。”到了夜深黑暗,拿出他的猿猴舊手段,輕輕的從前殿屋上直爬到後殿菩提閣邊,從窗眼裡往內一張,只見兩支紅燭點得雪亮。一個皮黃肌瘦的老道士,擁着三、四個粉白黛綠的少年女子,在那裡飲酒作樂;又一個黃衣老婦,在中間插科打諢道:“老祖師少吃些酒,且請一碗人蔘肉桂湯壯壯陽,好產嬰兒。”小石猴聽了,忙爬了出來,嘆口氣道:“果然是個邪道,可惜空費了許多工夫。”到第二日天明,也不辭道士,竟自下山去了。一路上想道:“這祖師享如此大名,卻是假的,其餘料也有限,不如到別處去吧。”依舊走到海邊,又編了個筏子坐在上面,順着西北風,直吹到南瞻部洲地界。他在參同觀雖未得真詮,卻虧了定心養氣的功夫,只覺心性靈慧了許多,精神強健了數倍,不象前番遲鈍。每日歡歡喜喜,穿州過縣的求真訪道。

原來這南瞻部洲雖然是儒祖孔聖人君臣禮樂治教的地方,怎奈人心好異,卻崇信佛法;凡是名山勝境,皆有佛寺,緇流法侶,遍滿四方,或是講經,或是開會。不過借焚修名色,各處募化錢糧,以長旺山門,並無一位高僧、善知識究及身心性命。小石猴訪求了許久,見處處皆然。心下想道:“求來求去,無非是旁門外道,有何利益?前日定心養氣中,自家轉覺有些光景,與其在外面千山萬水的流蕩,莫若回頭歸去,到方寸地上做些功夫,或有實際也未可知。”算計定了,遂走到海上編個筏子,乘着西南風,依舊飄回東勝神洲。

四海求仙不見仙,口皮問破腳跟穿;

誰知道法無枝蔓,一個人心一個天。

小石猴舍了筏子上了岸,欣欣然走回花果山來,看見本地風光,滿心歡喜。正思量另尋個存身所在,早被衆猴看見,迎着問道:“你回來了,求的仙如何?”小石猴竟不答應,只是走。一頭走一頭想道:“這洞裡嘈雜,如何修得道?倒是後山無漏洞好。”竟不進洞,往後山無漏洞走去。原來這無漏洞正是花果山的靈竅,上面只一個小口,下面黑——的,也不知有多少深,從來沒一個人敢下去。此時,小石猴進道之心勇猛,走到洞口住下一張,道:“妙,妙!”也不思想進去怎生出來,竟涌身跳了下來。那些跟着看的猴子見了,驚的驚,喜的喜,都以爲奇事,來報知通臂仙。通臂仙道:“由他由他,自有妙處。”衆猴散去不題。

且說小石猴跳到底下,只說亂磚碎石,定是高低不平;誰想茸茸細草,就象錦茵繡褥一般,十分溫軟。小石猴坐在上面,甚是快活。雖然黑暗,他卻不以爲事,原照定心堂舊例,放下衆緣,存想了一週時,忽靈光透露,照得洞中雪亮,再存想了幾日,只見靈光閃閃爍煉,若有形象;存想到七七四十九日,只見靈光中隱隱約約現出一個火眼金睛尖嘴縮腮的老猴子,手提着根如意金箍棒,將口對着他耳朵邊,默傳了許多仙機秘旨,真如甘露灑心,醍醐灌頂。霎時間早已超凡入聖。急欲再問時,那老猴子早逼近身,合而爲一矣。小石猴大悟道:“原來自己心性中原有真師,特人不知求耳!”一霎時,便覺舉體皆輕,神力充足,七十二段變化,俱朗朗心頭。心中猶恐不真,暗想道:“且出去試試金箍棒,看是如何?”將身輕輕一縱,早已飛出洞外。正是: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不知出來使得動這條金箍棒否,且聽下回分解。

第20回 黑風吹鬼國 狹路遇冤家第15回 假沙彌水面陷師 小天蓬河底捉怪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25回 莽和尚受風流罪過 俏佳人弄花月機關第18回 唐長老心散着魔 小行者分身伏怪第36回 蓮化村思食得食 從東寺避魔逢魔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24回 走漏出無心 收回因有主第06回 匡君失賢臣遭貶 明佛教高僧出山第09回 心猿求意馬 東土望西天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32回 小行者金箍棒聞名 豬一戒玉火鉗被夾第20回 黑風吹鬼國 狹路遇冤家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09回 心猿求意馬 東土望西天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35回 唐長老清淨無掛礙 豬一戒貪嗔有牽纏第01回 花果山心源流後派 水簾洞小聖悟前因第30回 造化弄人 平心脫套第31回 掃清六賊 殺盡三尸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04回 亂出萬緣 定於一本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03回 力降龍虎 道伏鬼神第37回 笑和尚傳咒卻邪 惡閻羅授方超生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26回 歸併一心 掃除十惡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14回 金有氣填平缺陷 默無言斬斷葛藤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01回 花果山心源流後派 水簾洞小聖悟前因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28回 鑿通二氣無寒暑 陷入陰陽有死生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01回 花果山心源流後派 水簾洞小聖悟前因第31回 掃清六賊 殺盡三尸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18回 唐長老心散着魔 小行者分身伏怪第28回 鑿通二氣無寒暑 陷入陰陽有死生第19回 唐長老坐困火雲樓 小行者大鬧五莊觀第38回 從肝脾肺腎以求心 歷地水火風而證道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09回 心猿求意馬 東土望西天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31回 掃清六賊 殺盡三尸第13回  缺陷留連 葛藤掛礙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10回 心明清淨法 棒喝野狐禪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22回 唐長老逢迂儒絕糧 小行者假韋馱獻供第06回 匡君失賢臣遭貶 明佛教高僧出山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29回 顛倒陰陽 深窮造化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11回 後因不昧皆前果 外道收回即本家第26回 歸併一心 掃除十惡第18回 唐長老心散着魔 小行者分身伏怪第26回 歸併一心 掃除十惡第28回 鑿通二氣無寒暑 陷入陰陽有死生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32回 小行者金箍棒聞名 豬一戒玉火鉗被夾第24回 走漏出無心 收回因有主第37回 笑和尚傳咒卻邪 惡閻羅授方超生第37回 笑和尚傳咒卻邪 惡閻羅授方超生第35回 唐長老清淨無掛礙 豬一戒貪嗔有牽纏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15回 假沙彌水面陷師 小天蓬河底捉怪第30回 造化弄人 平心脫套第11回 後因不昧皆前果 外道收回即本家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03回 力降龍虎 道伏鬼神第25回 莽和尚受風流罪過 俏佳人弄花月機關第32回 小行者金箍棒聞名 豬一戒玉火鉗被夾第13回  缺陷留連 葛藤掛礙第14回 金有氣填平缺陷 默無言斬斷葛藤第03回 力降龍虎 道伏鬼神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13回  缺陷留連 葛藤掛礙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18回 唐長老心散着魔 小行者分身伏怪第19回 唐長老坐困火雲樓 小行者大鬧五莊觀第21回 域中夜黑亂魔生潭 底日紅陰怪滅第22回 唐長老逢迂儒絕糧 小行者假韋馱獻供第14回 金有氣填平缺陷 默無言斬斷葛藤第30回 造化弄人 平心脫套第29回 顛倒陰陽 深窮造化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14回 金有氣填平缺陷 默無言斬斷葛藤
第20回 黑風吹鬼國 狹路遇冤家第15回 假沙彌水面陷師 小天蓬河底捉怪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25回 莽和尚受風流罪過 俏佳人弄花月機關第18回 唐長老心散着魔 小行者分身伏怪第36回 蓮化村思食得食 從東寺避魔逢魔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24回 走漏出無心 收回因有主第06回 匡君失賢臣遭貶 明佛教高僧出山第09回 心猿求意馬 東土望西天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32回 小行者金箍棒聞名 豬一戒玉火鉗被夾第20回 黑風吹鬼國 狹路遇冤家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09回 心猿求意馬 東土望西天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35回 唐長老清淨無掛礙 豬一戒貪嗔有牽纏第01回 花果山心源流後派 水簾洞小聖悟前因第30回 造化弄人 平心脫套第31回 掃清六賊 殺盡三尸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04回 亂出萬緣 定於一本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03回 力降龍虎 道伏鬼神第37回 笑和尚傳咒卻邪 惡閻羅授方超生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26回 歸併一心 掃除十惡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14回 金有氣填平缺陷 默無言斬斷葛藤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01回 花果山心源流後派 水簾洞小聖悟前因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28回 鑿通二氣無寒暑 陷入陰陽有死生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01回 花果山心源流後派 水簾洞小聖悟前因第31回 掃清六賊 殺盡三尸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18回 唐長老心散着魔 小行者分身伏怪第28回 鑿通二氣無寒暑 陷入陰陽有死生第19回 唐長老坐困火雲樓 小行者大鬧五莊觀第38回 從肝脾肺腎以求心 歷地水火風而證道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09回 心猿求意馬 東土望西天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31回 掃清六賊 殺盡三尸第13回  缺陷留連 葛藤掛礙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10回 心明清淨法 棒喝野狐禪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22回 唐長老逢迂儒絕糧 小行者假韋馱獻供第06回 匡君失賢臣遭貶 明佛教高僧出山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29回 顛倒陰陽 深窮造化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11回 後因不昧皆前果 外道收回即本家第26回 歸併一心 掃除十惡第18回 唐長老心散着魔 小行者分身伏怪第26回 歸併一心 掃除十惡第28回 鑿通二氣無寒暑 陷入陰陽有死生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32回 小行者金箍棒聞名 豬一戒玉火鉗被夾第24回 走漏出無心 收回因有主第37回 笑和尚傳咒卻邪 惡閻羅授方超生第37回 笑和尚傳咒卻邪 惡閻羅授方超生第35回 唐長老清淨無掛礙 豬一戒貪嗔有牽纏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15回 假沙彌水面陷師 小天蓬河底捉怪第30回 造化弄人 平心脫套第11回 後因不昧皆前果 外道收回即本家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03回 力降龍虎 道伏鬼神第25回 莽和尚受風流罪過 俏佳人弄花月機關第32回 小行者金箍棒聞名 豬一戒玉火鉗被夾第13回  缺陷留連 葛藤掛礙第14回 金有氣填平缺陷 默無言斬斷葛藤第03回 力降龍虎 道伏鬼神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13回  缺陷留連 葛藤掛礙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18回 唐長老心散着魔 小行者分身伏怪第19回 唐長老坐困火雲樓 小行者大鬧五莊觀第21回 域中夜黑亂魔生潭 底日紅陰怪滅第22回 唐長老逢迂儒絕糧 小行者假韋馱獻供第14回 金有氣填平缺陷 默無言斬斷葛藤第30回 造化弄人 平心脫套第29回 顛倒陰陽 深窮造化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14回 金有氣填平缺陷 默無言斬斷葛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