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回 唐長老心散着魔 小行者分身伏怪

詩曰:

不生不死只虛空,色相煙雲聲氣風,

日月往來磨莫破,古今推測渺難窮,

一元醞釀渾無意,萬化氤氳卻有功;

若覓如來真佛性,清清淨淨在其中。

話說解脫老怪與鉗口妖精算計定,要捉唐長老,只得抖擻精神,帶領二十九坑妖精重複到前山來邀截。老怪與衆妖敗過一陣,雖說猛勇向前,終有三分膽怯,望見小行者開路而來,早遠遠的吆天喝地。小行者看見光景是虛張聲勢,便挺着鐵棒一路打來。老怪勉強攔住賭鬥,然腳步漸漸退將下來。衆妖惟一味吆喝,卻無半個人敢出力相幫。殺了半晌,小行者早趕過一、二里遠,沙彌看見,與豬一戒說道:“這妖精又要廝殺,又漸漸退去,莫非有計要引誘大師兄麼?”豬一戒道:“這不打緊,我與你大家趕上,一頓釘耙、禪杖,將這些孽怪都打死了完帳,看他引誘些什麼!”沙彌道:“有理。”因對唐長老說道:“師父,好生在馬上略坐一坐,我們去打死了這些妖怪就來。”大喝一聲,早掣出釘耙、禪杖,飛風一般趕去了。二人方纔趕上,山坳中忽閃出七十二塹妖魔,一個簸箕陣將唐半偈團團圍住道:“好了,着手了。”唐長老在馬上將衆妖一看,只見那些妖精雖然一陣,卻形象各別:

有幾個掩着嘴嬉嬉而來,嗤笑我早已落他圈套;有幾個攢着眉暗暗而愁,似愁他不能滅我威風。有幾個氣——揮拳要打,有幾個惡狠狠怒目相加。有幾個千禿驢萬禿狗罵不住口,有幾個老師父老菩薩譽不絕聲。有幾個偎偎依依曲致愛慕之情,有幾個指指搠搠直逞驕矜之意。有幾個面赤如慚,頭低似悔;有幾個無言若怒,不語成迷。看將來意態多端,總不出七情六慾。

唐半偈看見衆妖圍繞,知是魔來。因定一定元神,澄一澄本性,坐在馬上竟似不睹不聞的一般。這些妖精跳一回,舞一回,吵一陣,嚷一陣,軟一聲,硬一聲,一個道:“拖他下馬來。”一個道:“綁他去見大王。”衆妖百般算計,只是不能近身。亂了半晌,無可奈何,只得搶了行李,牽的牽,趕的趕,連馬連人都擁到洞中去了。正是:

一點靈臺萬丈魔,等閒半步也難過。

慢言見怪還無怪,沒奈何時沒奈何。

唐半偈被衆妖圍繞着擁入洞中,下了馬默然而坐;雖說不慌不亂,爭奈小行者衆徒弟一時不在面前,自覺一身無主,又被衆妖唬嚇的唬嚇,攛哄的攛哄,你來我去,絮聒不了,弄得個長老如醉如癡,不言不語,就象泥塑木雕的一般。衆妖一面圍住不放,一面着人悄悄報與老怪。老怪正支持小行者與豬一戒、沙彌二人不來,忽聽得小妖報信,說拿了騎馬的和尚在洞中。他滿心歡喜,便虛晃一刀,領着各坑妖將敗入山僻小路,轉回洞中去了。小行者看見妖怪敗去,因對豬一戒、沙彌說道:“這妖怪刀法,初戰時一味蠻狠,戰了數合便漸漸散了,就有衆妖幫助他也戰我不過,怎禁得再添你二人來相殺?他自然要走了。”豬一戒道:“沙三弟見他只管漸漸退遠,恐怕有誘兵之計,故同來相幫。不料這等沒手段,只輕輕兩三耙就逃走了。”沙彌道:“他這番敗走,料必不敢再來,我們且保師父過山要緊。”小行者道:“沙弟言之有理,快去請師父過山。”三人一同踅身回來,一路找尋,哪裡見個師父的影兒!沙彌道:“師父不見,想是等得不耐煩,騎着馬別處耍子去了?”豬一戒指定一塊石頭道:“我們的行李明明放在此處,怎麼如今不見了?難道行李也會耍子?”小行者道:“不消說是我們中他計了。”豬一戒道:“怎的中計?”小行者道:“這叫做調虎離山計。他明知戰我們不過,卻勉強支撐誘我賭鬥,且敗且走,步步引遠;又叫衆妖搖旗吶喊,誘你二人來相幫;他卻暗伏人馬在山僻處,將師父劫去。非計而何?”沙彌道:“師兄說來一些不差,如今卻怎生區處?”小行者道:“無甚區處。他既將師父劫去,定有個窩巢安頓。我們趁早分頭去尋,尋着了妖怪窩巢,便有師父下落。”豬一戒道:“師兄說得是,我往前趕去。”遂提着釘耙照老妖去的路上趕來。沙彌道:“我往後兜來。”卻橫着禪杖往山後小路追去。小行者見二人分頭去趕,他卻跳在空中四下張望不題。

且說老怪急急領衆奔回洞中,問衆妖道:“拿着騎馬的和尚在哪裡?快綁來見我。”衆妖道:“騎馬的和尚雖說拿來,也只是圍圈在洞後,實未曾綁縛。”老怪道:“怎不綁縛?”衆妖道:“這七十二塹將軍雖有伎倆,實無刀劍相加;況那和尚尚倚着佛門慧力,輕易近他不得,故未曾綁縛,須得大王自到後洞發落。”老怪聽了大怒道:“這四個和尚真也作怪。那三個惡的不消說了,怎這一個善的也如此繁難。”遂手提鋼刀竟往洞後來道:“待我親手與他解脫。”到了洞後,只見衆妖精圍繞着,一個白臉和尚端端正正坐在當中。老怪心下原打帳一刀兩斷,忽見他有些異相,不覺駭然。因分開衆妖上前大喝道:“你是哪裡來的妖僧?快報名來好受死。”唐半偈先原閤眼而坐,聽見老怪問他,因開眼合掌道:“阿彌陀佛!貧僧法名大顛,自大唐國而來。”老怪道:“那三個狠和尚叫甚名字,是你甚人?”唐半偈道:“一個是我大徒弟叫做孫履真,又號小行者;一個是我二徒弟叫做豬守拙,又號豬一戒;一個是我三徒弟叫做沙致和,又號沙彌。”老怪道:“我聞你那大唐國冤衍孽重,無底無邊,信好藏身,卻不憚萬里之遙,到我這解脫山來做什麼?莫非要求我大王的寶刀替你解脫麼!”唐半偈道:“貧僧此來,只因先年大唐太宗皇帝一心好佛,復差聖僧陳玄奘到我佛靈山求了三藏真經,指望度世。不期未得真解,被後世愚僧講入小乘,誤了衆生;今幸遇憲宗皇帝又一心好佛,復差貧僧遠詣靈山,見我佛如來拜求真解,以解真經,故貧僧不遠跋涉,奉命而來。不期經過寶山,又蒙大王邀截到此,欲爲貧僧解脫。解脫誠僧家第一義,但不知大王怎生爲老僧解脫?”老怪聽了大笑道:“你要解脫不難,我這解脫法兒甚是捷徑,只消一刀,包管你萬緣皆盡。”唐半偈道:“如斯解脫,愈入牽纏,此大王所以萬劫爲妖也。”老怪大怒道:“賊禿,怎敢罵我爲妖!”唐半偈道:“貧僧非敢罵大王爲妖。但大王所說解脫之義,與我佛所說解脫之義,大相懸絕。佛既爲佛,則大王自未免爲妖也。貧僧不敢打誑語,故直言有觸大王之怒,望大王真正解脫,赦貧僧之罪。”老怪道:“你且說佛的解脫又是怎麼?”唐半偈道:“佛的解脫比大王的解脫更捷徑。大王只消回過心來,將寶刀放下,不獨這三十六坑、七十二塹一時消失,即大王萬劫牽纏縛束,亦回頭盡解矣!”老怪哪裡肯信,因說道:“你這和尚一味胡言!你既叫我放下寶刀便能解脫,怎不叫你那三個狠徒弟將鐵棒、釘耙、禪杖一齊放下?”唐半偈道:“他們爲佛除妖,不放下正是放下;大王以妖滅佛,即便放下還恐未曾放下。安可一例同觀。”老怪連連搖頭道:“胡說,胡說!這些套子話野狐禪,誰信你!”唐半偈道:“大王既不信貧僧之言,留貧僧在此也無益;莫若放貧僧去早早見佛,便算大王之真解脫矣!”老怪聽了,沉吟不語。旁邊轉過鉗口先鋒閉不住道:“這和尚一味花言,大王切不可聽他。他佛家既自有解脫之義,大王也不消殺他,只將他綁縛在此,他若能自家解脫而去,我方信他佛家法力廣大;若是解脫不去,這樣油嘴和尚豈可容他惑衆!”老怪聽了大喜道:“還是閉先鋒有見識,說得合理。”因叫衆坑將一齊動手,用一條粗繩,將唐半偈橫拖倒拽,四馬攢蹄縛束起來,吊在洞後一塊高石之上。老怪將唐半偈吊完,因問道:“和尚,你佛家解脫之義云何?”唐半偈雖然被縛,心性灑然。因應聲答道:

“解脫云何?縛束因魔。

魔消縛解,妙義無多。”

老怪聞言,還要問難,忽幾個小妖慌慌張張來報道:“大王,不好了!那三個狠和尚尋上門來了。”老怪大驚道:“我這洞府深遠,他如何尋得着?”小妖道:“只因廝殺時,打傷的小妖躲在山當中走不動,被他捉住,故領了來。”老怪聽了着忙,因看着鉗口妖道:“閉先鋒,你說捉住菩薩不怕金剛不服,如今菩薩雖然捉了,這金剛卻如何得服?”閉不住道:“大王不要害怕,他雖狠,只得三個和尚。大王點起闔洞兵來尚有千餘,一齊圍殺,何患拿他不住!大王卻這等有慌。”老怪聽了,又大起膽來道:“閉先鋒說得是。”因傳令將闔洞妖精都點來山前廝殺。自家仍抖擻精神,手提大刀,帶領衆坑將擁出洞來,大聲吆喝道:“你這三個和尚全不知死活!我因一時身子不耐煩,要靜養靜養,不來拿你,讓你過去,便是你天大的造化!怎倒尋上我門來?”小行者道:“好潑魔!你既要躲死,卻怎麼弄這調虎離山之計,將我師父騙來?引我閻羅王上門,這是你該死的妖精招災攬禍,卻非我孫老爺狠心定要來絕你性命。你若是有些靈性,見景生情,急急將我師父送過山去,我便與你講明,各奔前程。我們自去證我們的佛果,你自做你的妖情;若是迷而不悟,妄想逞強,只消一棒便叫你斷根了帳。”老怪道:“你這和尚專會賴人。我在前山與你廝殺,那兩個和尚自不小心,在後山不見了師父,卻與我何干?”豬一戒與沙彌見說他兩個不小心,急得暴躁,忙舉釘耙、禪杖,劈頭劈臉亂築亂打道:“我們怎不小心!只打死了你這潑魔,包管師父出來。”老怪只得舉刀抵敵。不上三、五合,老怪如何抵敵得他二人過?忙用手招呼衆妖一齊涌上。小行者見衆怪齊上,恐二人有失,掄起金箍捧上前相助道:“兩賢弟休慌,我來也!”豬一戒與沙彌看見小行者動手,越發精神,釘耙就似雨點一般築來,禪杖就象穿梭一般打去。老怪雖有千餘妖精,二、三十坑將,卻都是野獸變成的,能有多大本事,怎擋得三人三般兵器橫衝直撞?直殺得衆妖東倒西歪。老怪看見勢頭不好,乘着人多熱鬧,閃一閃就逃入洞中。

鉗口妖原跟定老怪,見老怪逃走,也就隨屁股溜了。衆妖不看風色,還舍死苦戰,怎擋得他弟兄三人,三般兵器上上下下,十分利害,把些妖精直打得落花流水。再看看陣上已不見了老怪,遂大家心慌,哄一聲懼敗回洞中,將洞門緊閉。任小行者三人在外打罵,只是不開。老怪埋怨鉗口妖道:“拿得好懦弱和尚,如今卻惹出狠惡和尚來了,卻怎生區處?”閉不住道:“大王雄據此山,以解脫爲名,逢人便殺,原是發過誓願,要解脫盡天下衆生;今遇着三個和尚,敗了兩陣,怎便生起退悔心來,轉埋怨我!”老怪道:“不是退悔,凡事也要看勢頭。我發的誓願是要解脫他人,逞自己的威風。今遇着這三個狠和尚,且莫說那釘耙九齒就似狼牙,一柄禪杖就似鐵桿;只看他那條鐵棒,也不知有多少斤重,打下來就象倒了泰山一般,用寶刀架隔一遍,真叫人骨軟筋酥。方纔不是我見機走了,這條性命已被他先解脫了,還有什麼誓願?什麼退悔?是你起的禍根,怎怪得我埋怨。”閉不住道:“據大王說來,這是隻要性命,不顧體面了。”老怪道:“怎不要顧體面?只是事已到此,顧不得了。”閉不住道:“大王若不顧體面,只消放了騎馬的和尚,開了洞門送還他,自認個不是,賠個小心,他自然也去了,何須這樣埋怨小將?只是這和尚放了,我看大王怎生做人!”老怪聽說,滿臉通紅道:“這也太覺出了醜,閉先鋒還有別計麼?”閉不住道:“計是還有一條,卻可兩全。說來好不好,大王不要又埋怨。”老怪笑道:“我在事急頭上,言語唐突,閉先鋒不要怪我。有甚兩全之計須快快說來!”閉不住道:“如今殺又殺他不過,送還他又醜;莫若叫一個會說話的出去與他講和,叫他去了兵器,一個個自進來解他。若是有本事,有手段,不墮能解了去,便算他造化,與他去了,大王不損了體面;倘或他根器淺,見了這七十二塹溫柔兵將着了迷,大王只消高坐在後洞中,多備繩索,來一個捆一個,倘若四個都捆倒了,大王那時重整解脫威風,豈不美哉!”老怪聽了大喜道:“閉先鋒此計太妙!我就備繩索到後洞去等候。只是出去講和,這洞中兵將都是些拙口鈍腮,沒一個會說話,還須閉先鋒親自一行才妥。”閉不住知道推辭不得,只得壯着膽開了門,走出洞來高聲大叫道:“三位神僧不消動手!小將奉本山大王之命,特來講和。”小行者正在洞外打罵,忽見妖精出來講和,因問道:“你待怎生樣和?可快快講來。”閉不住道:“這座山在西方路上從來平坦,不礙人行;後來生人生物過多,漸漸牽纏孽障。我大王見了不忍,因發宏誓大願,逢人殺人,逢獸殺獸,將這些孽障解脫,以還出此山的清淨面目。因將此山改名解脫山,自稱解脫大王,日日在此解脫。不期今日遇了四位神僧過此,大王只認凡僧,誤將令師拿了,綁吊在後洞石上,要一例與他解脫。今見三位神僧法力高強,方知不是尋常之輩,故遣小將出來與三位神僧講和。兩傢俱不許用兵器,只請一位神師空手進洞。若有本事解脫出來,我大王情願將白馬、行李一併交還,聽憑西行,再不敢阻滯;若是解脫不開,又自取縛束,卻莫怪我大王無情。”小行者道:“我只要解還我師父並行李、白馬,往西方走路,管你甚解脫不解脫!待我進去,解了師父出來。”沙彌攔住道:“大師兄不可輕易進去!恐怕這些妖精不懷好意。待兄弟進去,倘或有些差池,師兄們一頓棒打死了這些妖精來救我不遲。”小行者道:“你空身進洞,洞裡妖精多,恐不濟事。”豬一戒道:“你二人不必多慮,待我老豬進去解了出來就是,怕些什麼!”一面說一面放下釘耙,跳入洞去。閉不住也就要跟了進去,被小行者上前一把抓住道:“你去不得,留在此做個當頭。”閉不住掙不脫,只得站下。

豬一戒走進洞中,亂嚷亂叫道:“我師父在哪裡?快引我去解。”衆小妖看見,慌慌的都要躲開,早被豬一戒捉住一個,領到後洞。原來後洞中七十二塹妖精擠滿,豬一戒不管好歹,一路分開,竟到裡面。只見唐長老果然高高吊在一塊石頭上。豬一戒忙跑上前,高叫一聲:“師父,我來也!”那長老吊得癡癡迷迷,側着耳朵就象不曾聽見,睜着眼睛就象不曾看見,全不答應。豬一戒着忙道:“我師父從來精細,今日爲何一吊便這等模樣?”忙要上前去解,早被衆妖趕來扯住道:“老師父莫非是豬老爺麼?”豬一戒聽見歡喜道:“你怎麼認得我?”衆妖道:“豬老爺兩耳如迎風之蒲葉,一嘴似出水之蓮房,望而即知爲空大之星精,怎麼認不得?”豬一戒聽了愈加歡喜道:“你們既識我的尊容,又知我的大名,我的釘耙利害自然也曉得了。”衆妖道:“這是相殺時人人害怕的,一發不消說了。”豬一戒道:“你們既害怕,快解唐老爺下來,送出洞去,省得我豬老爺動手。”衆妖道:“解放唐老爺不打緊,豬老爺不須性急,既到我洞中,真是千載難逢,且請安心坐坐。我這洞中有的是上好美酒,請老爺用一杯解解辛苦;有的是美婦人,叫他來陪一陪,豁豁凡情;有的是金銀財寶,取些去用用,也省得路上抄化。”豬一戒道:“既承你衆位美情,本不該辭。但只是酒色財三件乃是我僧家第一戒,決不敢破。倒是素齋擾你一頓吧。”衆妖道:“素齋一發容易,就去備來。但請豬老爺寬坐等等。”豬一戒道:“我寬坐等等不妨,可將師父唐老爺解下來同享。”衆妖口雖答應,只不動身去解。忽一個道:“豬老爺好個性兒,真是慈悲。”又一個道:“豬老爺大有威風,人人畏懼。”又一個道:“豬老爺好個異相,真是佛器。”左一句,右一句,奉承得豬一戒滿心奇癢,軟癱做一團。老怪在上面看見他着迷,因暗暗傳令道:“此時不下手,更待何時?”早有怒塹、氣塹、暴塹、慘塹、刻塹、仇塹衆妖一齊擁上,撳頭的撳頭,扯腳的扯腳,將豬一戒捉住。老怪忙用一條粗麻索捆倒道:“送死的野和尚,你想吃素齋,且吃些麻繩糖何如?”豬一戒欲待動手,不期被凡情纏擾,擺脫不開,只得聽他綁縛了,與唐長老一齊吊起不題。

且說小行者與沙彌在洞外等了半晌,不見一毫動靜。小行者疑心道:“解放師父什麼難事,去了半晌還不見出來。”沙彌道:“我原疑心妖精不懷好意,二師兄多分着他手了。待我進去幫他一幫。”提着禪杖往裡就走,閉不住慌忙攔住道:“沙老爺不須性急,兩下既已好意講和,說過不許用兵器,爲何又帶進去?”沙彌道:“既是好意講和,爲何豬老爺進去不見出來?”閉不住道:“多管是大王留齋,想是豬老爺食量大,一時吃不飽,不肯起身。”沙彌大怒道:“胡說!難道我們做和尚的這樣貪嘴!”將鉗口妖一手推開,竟往裡走。到了洞中,不見一人,心下疑惑道:“莫非師父與師兄真個留在那裡吃齋?我提着禪杖莽莽撞撞闖進去,豈不倒被妖怪看小了。”因將禪杖倚在門外,悄悄走到洞後來,東張西望。不期七十二塹羣妖因拿了豬一戒,十分快活,正在那裡說說笑笑。忽見沙彌在外面張望,遂跑出來拉的拉,扯的扯道:“好了,又一位來了!快請進去。”沙彌竟認真了是請他吃齋,連連往外倒退道:“不消,多謝!不消,多謝!”那些妖精哪裡肯放,死命的往裡推。才推進後洞,老怪早一條麻索劈頭套上,衆妖就借勢掀翻倒了,用粗繩捆起。沙彌道:“齋僧善事,快快的,領盛情也不遲,如何這等惡請?”衆妖笑道:“不是也不敢惡請,只怕令師與令兄等久了。”一面說一面已擡入後洞,與豬一戒一齊吊起。沙彌看得分明,心中省悟着魔力,狠狠的大叫一聲道:“好妖怪!我沙老爺從來乖巧,怎敢以吃齋哄騙老爺。”老怪笑道:“任你乖巧,已被我哄騙到手,死在頭上,還說甚嘴?”沙彌道:“我二人雖被你哄騙,我那大師兄孫老爺你卻哄騙他不得。他若知道我二人被騙,他只將金箍棒往山上撳一撳,包管你連山連人懼成齏粉!你且不要空歡喜。”老怪聽了,不覺打一個寒噤,暗想道:“這和尚卻也說得有理。雷公嘴和尚那條鐵棒真是利害!”又沉吟半晌,忽想道:“他說是被吃齋哄騙,想是和尚家最貪的是吃齋,莫若還以吃齋去騙他。”因分付幾個能事的小妖道,你去如此如此。衆小妖領命,忙走出洞門一齊跪下道:“本洞大王因得罪列位老爺,謹備一頓素齋奉請,唐老爺、豬老爺、沙老爺俱已坐齊,單等孫老爺去同享。”小行者道:“既要請我,你大王怎不自來?”小妖道:“大王原要自來,因唐老爺三位沒人陪敬,特遣小的們代請。”鉗口妖又在旁幫襯道:“這是本洞大王的誠心,孫老爺雖不希罕,也須進去見個意兒,不可辜負。”小行者心下暗想道:“這妖精若是實意,我不進去,師父如何得出來?若弄虛頭,他兩個已入圈套,止我一人在外,倘再着手,叫誰來救應?”又想一想道:“有主意了。”遂滿口答應道:“我去,我去。你們一齊先走領路。”哄得衆妖一齊背過身去,他卻悄悄用手指着洞門前一塊大石頭叫:“變!”竟變做他一般模樣,自己卻變一個蒼蠅兒叮在頭上,跟了進去。

老怪看見小行者空着手搖搖擺擺進來,滿心以爲中計,忙迎將出來,一路拱請進去。才進得後洞,老怪狠的一聲,早有闔洞妖精一齊擁上,將小行者捉住,用麻繩橫三豎四的相縛起來。小行者全不動手,讓他捆縛。豬一戒與沙彌吊在石上,遠遠望見,報與師父。師父又癡癡迷迷,全然不懂,只暗暗叫苦。老怪見捆縛定了,滿心歡喜。因對鉗口妖說道:“閉先鋒好計,果然都被捉了。”遂分付衆妖:“與我擡進去一起吊起,待我細細的解脫他,好重整威風。”衆妖得令,扛的扛,擡的擡,卻莫想移動一步。小行者看得明白,暗喜道:“早是我有算計,不着他手。”因一翅飛到唐長老懷中,叫一聲:“師父,我來也!”那長老正在沉迷之際,得小行者一聲叫,就象驚雷一般,忽然醒轉來道:“徒弟,你來了麼?”再睜眼看時,才見豬一戒與沙彌俱吊着。遂問道:“你二人幾時也吊在此?”豬一戒道:“我二人被吊時,連叫師父,你難道就不看見?就不聽得?”唐長老道:“這些時想是心不在焉,故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才聽得你大師兄叫我,方有知覺。”小行者聽了,暗暗歡喜道:“我這兩日離了師父,只覺得虛飄飄身無着落。不想師父離了我,竟成了一個鈍漢,真是一緣一會。”就要現原身解放師父,又想道:“若先解放師父,這妖精看見未免又來爭奪;不如先拿了妖精,再解師父不遲。”又一翅飛到前邊,只見那些小妖還在那裡鬧吵吵,扛擡假小行者。老妖看見衆妖左來右去,只是弄不動,心下焦躁,指着衆妖罵道:“妖夯貨!卻怎麼這樣一個鱉小和尚能有多重,這等難得緊。等我自拿到後洞,吊起與你們看。”因走上前彎着腰側身去拖。小行者看見,就趁着他彎腰側身,怪叫一聲:“退!”那老怪拖着假小行者才待直起腰來,不料那小行者已仍舊變成一塊千萬斤的石頭壓在身上,哪裡掙挫得起來!鉗口妖看見,忙上前用力擡石。小行者看見,忙現了原身,耳中取出金箍棒,照閉不住頭上一棒道:“誰叫你開口!”再看時,已開口不得了。復轉身指定老妖道:“你捆得孫老爺好麼?不要忙,且壓壓着。等我去放了唐老爺,再來與你說話。”忙走進去,親手解放三人下來。唐半偈既脫了魔,正正性向小行者稱謝道:“非賢徒救護,幾令佛法無光。”豬一戒與沙彌俱在旁稱讚道:“大師兄法力真不可思議。”小行者道:“徒弟有甚法力,不過因魔之魔以伏魔耳!”豬一戒道:“閒話休提,且去看看這老怪怎樣了?”乃走到石頭邊看時,老怪已被頑石壓斷了腰,早已嗚呼哀哉,解脫去了。再尋那三十六坑並七十二塹妖精已無影無蹤,不知哪裡去了。正是:

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

師徒們見此山一時清淨,就在洞中宿了一夜。到次日,搜尋些山糧野菜,飽食一頓,又找出釘耙、禪杖、白馬、行李,然後從洞口抄上大路,向西而行。正是:

無意自舒真解脫,有心展轉大沉淪。

不知此去有何所遇,且聽下回分解。

第25回 莽和尚受風流罪過 俏佳人弄花月機關第11回 後因不昧皆前果 外道收回即本家第28回 鑿通二氣無寒暑 陷入陰陽有死生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39回 到靈山有無見佛 得真解來去隨心第24回 走漏出無心 收回因有主第32回 小行者金箍棒聞名 豬一戒玉火鉗被夾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13回  缺陷留連 葛藤掛礙第31回 掃清六賊 殺盡三尸第18回 唐長老心散着魔 小行者分身伏怪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09回 心猿求意馬 東土望西天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21回 域中夜黑亂魔生潭 底日紅陰怪滅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13回  缺陷留連 葛藤掛礙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33回 冷雪方能洗慾火 情絲系不住心猿第27回 唐長老真屈真消 野狐精假遭假騙第37回 笑和尚傳咒卻邪 惡閻羅授方超生第22回 唐長老逢迂儒絕糧 小行者假韋馱獻供第33回 冷雪方能洗慾火 情絲系不住心猿第30回 造化弄人 平心脫套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38回 從肝脾肺腎以求心 歷地水火風而證道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33回 冷雪方能洗慾火 情絲系不住心猿第03回 力降龍虎 道伏鬼神第28回 鑿通二氣無寒暑 陷入陰陽有死生第26回 歸併一心 掃除十惡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18回 唐長老心散着魔 小行者分身伏怪第09回 心猿求意馬 東土望西天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33回 冷雪方能洗慾火 情絲系不住心猿第01回 花果山心源流後派 水簾洞小聖悟前因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09回 心猿求意馬 東土望西天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35回 唐長老清淨無掛礙 豬一戒貪嗔有牽纏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01回 花果山心源流後派 水簾洞小聖悟前因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21回 域中夜黑亂魔生潭 底日紅陰怪滅第33回 冷雪方能洗慾火 情絲系不住心猿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27回 唐長老真屈真消 野狐精假遭假騙第31回 掃清六賊 殺盡三尸第37回 笑和尚傳咒卻邪 惡閻羅授方超生第04回 亂出萬緣 定於一本第19回 唐長老坐困火雲樓 小行者大鬧五莊觀第09回 心猿求意馬 東土望西天第09回 心猿求意馬 東土望西天第03回 力降龍虎 道伏鬼神第03回 力降龍虎 道伏鬼神第20回 黑風吹鬼國 狹路遇冤家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38回 從肝脾肺腎以求心 歷地水火風而證道第29回 顛倒陰陽 深窮造化第22回 唐長老逢迂儒絕糧 小行者假韋馱獻供第31回 掃清六賊 殺盡三尸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34回 惡妖精口中設城府 莽和尚腹內動干戈第13回  缺陷留連 葛藤掛礙第38回 從肝脾肺腎以求心 歷地水火風而證道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32回 小行者金箍棒聞名 豬一戒玉火鉗被夾第22回 唐長老逢迂儒絕糧 小行者假韋馱獻供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35回 唐長老清淨無掛礙 豬一戒貪嗔有牽纏第03回 力降龍虎 道伏鬼神第14回 金有氣填平缺陷 默無言斬斷葛藤第10回 心明清淨法 棒喝野狐禪第35回 唐長老清淨無掛礙 豬一戒貪嗔有牽纏第09回 心猿求意馬 東土望西天第27回 唐長老真屈真消 野狐精假遭假騙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38回 從肝脾肺腎以求心 歷地水火風而證道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14回 金有氣填平缺陷 默無言斬斷葛藤第22回 唐長老逢迂儒絕糧 小行者假韋馱獻供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14回 金有氣填平缺陷 默無言斬斷葛藤第37回 笑和尚傳咒卻邪 惡閻羅授方超生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25回 莽和尚受風流罪過 俏佳人弄花月機關
第25回 莽和尚受風流罪過 俏佳人弄花月機關第11回 後因不昧皆前果 外道收回即本家第28回 鑿通二氣無寒暑 陷入陰陽有死生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39回 到靈山有無見佛 得真解來去隨心第24回 走漏出無心 收回因有主第32回 小行者金箍棒聞名 豬一戒玉火鉗被夾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13回  缺陷留連 葛藤掛礙第31回 掃清六賊 殺盡三尸第18回 唐長老心散着魔 小行者分身伏怪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09回 心猿求意馬 東土望西天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21回 域中夜黑亂魔生潭 底日紅陰怪滅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13回  缺陷留連 葛藤掛礙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33回 冷雪方能洗慾火 情絲系不住心猿第27回 唐長老真屈真消 野狐精假遭假騙第37回 笑和尚傳咒卻邪 惡閻羅授方超生第22回 唐長老逢迂儒絕糧 小行者假韋馱獻供第33回 冷雪方能洗慾火 情絲系不住心猿第30回 造化弄人 平心脫套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38回 從肝脾肺腎以求心 歷地水火風而證道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33回 冷雪方能洗慾火 情絲系不住心猿第03回 力降龍虎 道伏鬼神第28回 鑿通二氣無寒暑 陷入陰陽有死生第26回 歸併一心 掃除十惡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12回 一戒認親 釘耙歸主第18回 唐長老心散着魔 小行者分身伏怪第09回 心猿求意馬 東土望西天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33回 冷雪方能洗慾火 情絲系不住心猿第01回 花果山心源流後派 水簾洞小聖悟前因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09回 心猿求意馬 東土望西天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35回 唐長老清淨無掛礙 豬一戒貪嗔有牽纏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01回 花果山心源流後派 水簾洞小聖悟前因第23回 文筆壓人 金錢捉將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21回 域中夜黑亂魔生潭 底日紅陰怪滅第33回 冷雪方能洗慾火 情絲系不住心猿第05回 唐三藏悲世墮邪魔 如來佛欲人得真解第27回 唐長老真屈真消 野狐精假遭假騙第31回 掃清六賊 殺盡三尸第37回 笑和尚傳咒卻邪 惡閻羅授方超生第04回 亂出萬緣 定於一本第19回 唐長老坐困火雲樓 小行者大鬧五莊觀第09回 心猿求意馬 東土望西天第09回 心猿求意馬 東土望西天第03回 力降龍虎 道伏鬼神第03回 力降龍虎 道伏鬼神第20回 黑風吹鬼國 狹路遇冤家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38回 從肝脾肺腎以求心 歷地水火風而證道第29回 顛倒陰陽 深窮造化第22回 唐長老逢迂儒絕糧 小行者假韋馱獻供第31回 掃清六賊 殺盡三尸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34回 惡妖精口中設城府 莽和尚腹內動干戈第13回  缺陷留連 葛藤掛礙第38回 從肝脾肺腎以求心 歷地水火風而證道第07回 大顛僧盡心護法 唐三藏顯聖封經第32回 小行者金箍棒聞名 豬一戒玉火鉗被夾第22回 唐長老逢迂儒絕糧 小行者假韋馱獻供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35回 唐長老清淨無掛礙 豬一戒貪嗔有牽纏第03回 力降龍虎 道伏鬼神第14回 金有氣填平缺陷 默無言斬斷葛藤第10回 心明清淨法 棒喝野狐禪第35回 唐長老清淨無掛礙 豬一戒貪嗔有牽纏第09回 心猿求意馬 東土望西天第27回 唐長老真屈真消 野狐精假遭假騙第17回 小行者力打截腰坑 老魔王密鋪情慾塹第38回 從肝脾肺腎以求心 歷地水火風而證道第16回 弄陰風熱心欲死 灑聖血枯骨回春第14回 金有氣填平缺陷 默無言斬斷葛藤第22回 唐長老逢迂儒絕糧 小行者假韋馱獻供第08回 大顛僧承恩求解 唐祖師傳咒收心第14回 金有氣填平缺陷 默無言斬斷葛藤第37回 笑和尚傳咒卻邪 惡閻羅授方超生第02回 旁參無正道 歸來得真師第25回 莽和尚受風流罪過 俏佳人弄花月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