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浴血豪強間(下)

于禁發出指令。就在弓弩手們急忙向兩旁閃去的時候,在隊伍後方等待多時的刀兵們,興奮的發出一陣嚎叫,眼中泛着嗜血的光芒,向着前方的敵軍撲去!

這一擊,是最後一擊。

伴隨着刀手們的快速衝鋒,本來就因爲慘重的傷亡,完全喪失了戰鬥意志的淳于氏家兵,徹底的崩潰了。只要有了一個人帶頭,還能動彈的百多名家兵,紛紛將手中的武器隨便一扔,掉頭就跑!

在這些完全喪失了鬥志的人羣中,剛纔還滿懷着建功立業心思的淳于導,赫然也是其中的一員。

本來淳于導以爲,戰爭不過是一羣人拿着各式各樣的武器,兵對兵,將對將的“噼裡啪啦”打上一氣的大型械鬥。但是,眼前的這血淋淋的一幕,教育了淳于導“小盆友”,戰爭並非像他之前想象的那樣簡單。他想象中的那種畫面,不叫做戰鬥,而應該叫做毆鬥。

年紀不過十七歲的淳于導,何時見到過,如此恐怖而又標準的軍陣突擊?

淳于導往日引以自豪的勇武,在如林般刺來的槍陣中,毫無用武之地。就算爆發出全身的“戰炁”,淳于導在戰場上能夠做到的,也只是削斷了敵人的兩支長槍。他雖然在敵軍碾壓式的滾動突刺下全身而退,代價卻是,負責保護淳于導的幾名老兵,無一倖免於難!

面對陣型嚴整的軍陣,除非是具有“千人破”一級的武力,否則根本無法影響戰局的演化。而就算是身爲“千人破”的強者,在對付配合默契的軍陣時,也是極爲吃力的。如果與“千人破”強者對抗的軍陣中,有一、兩名武力差上一籌的“百人斬”武士,就算是“千人破”,也很難奈何得了對方的軍陣!

袁術軍中是有“千人破”的。不過那些軍中的強者,此刻卻是衆星環繞般的守候在袁術身邊。而擔任整隻大軍前鋒的淳于氏家兵中,最強的那名“百人斬”武士,已經被七八隻長槍的攢刺,扎的全身都是血窟窿了。

天平軍在追。

淳于導不得不逃。

——逃啊!

——逃到半里地之外的中軍那裡,就安全了吧?

半里地外的中軍處,袁術騎在高頭大馬上,對前軍發生的戰鬥,粗粗的看在眼中。

那些黃巾軍着實狡猾,利用大路拐角處的一個小村落,遮蔽了己方的視線。當前軍靠近小村落,這些黃巾軍便突然殺出,用極快的速度,擊垮了前軍的抵抗。

在目力上佳的袁術眼中,敵軍的突擊行動,如同行雲流水一般,不帶半點停滯。整個突擊的過程中,隊形的轉換堪稱完美。如果不是這些敵人頭上綁着的黃巾,袁術真的要以爲,這是北軍的哪個營頭,故意埋伏在這裡進行戰鬥。

伴隨着己方前鋒的迅速潰退,這些突擊敵軍的陣型,終於有了一些散亂。坐在馬上,遠遠望去,只見一片黃色的洪流,正洶涌的向着中軍軍陣衝來。而己方的敗兵,則成爲敵軍衝擊的第一波助力!

“列陣!”

“拔刀!不許敗兵入陣!”

袁術安坐在馬上,極爲鎮定的發出命令,指揮中軍的士卒。一旁的張勳、紀靈、橋蕤等人,也大聲的呵斥着。由於前鋒與中軍間隔一百多步的距離,袁術認爲自己下的命令,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實行。

在袁術看來,只要中軍的陣型一列好以己方在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已經足以穩定戰線了。而戰線被穩固之後,便可以驅動後方的豪族私兵從兩翼對敵人進行包抄,從而殲滅敵人。但是,現實的局勢,給了他重重的當頭一棒,只讓袁術有着頭暈目眩的感覺!

袁術親自指揮的中軍,嚴格的說起來,完全是一羣烏合之衆。雖然組成中軍的私兵們,手中的武器還算過得去,披甲的人員也足有三成上下,比起一般的郡國兵來,也只是稍微差上那麼一點點。

但是,這些裝備不差的私兵們,來源實在是太複雜了!

淳于氏,黃氏,廖氏,第五氏……來自六、七個豪強大族的私兵,在指揮上極爲麻煩。如果換上一個精通兵法的指揮官,必定要先花些力氣,將軍中各支隊伍的上下關係理清楚,免得到了戰場上調度不靈,貽誤戰機。

偏偏袁術事先仗着己方人多勢衆,認爲天平軍沒有可能主動出擊。既然如此,袁術認爲,在圍攻天平軍大營時,直接讓各家豪強帶着自己的兵輪流上陣就可以了,沒必要去理會豪族間的那些糊糊事。

於是,爲了減少各個豪族首領的怨言,不想多惹麻煩,袁術倉促的召集了這些豪族之後,居然也沒有對他們做出一個簡單的編組。這樣一來,各支私兵隊伍,依然是各自爲政,根本沒有有效的組織和協調。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這些豪強大族之間,還因爲某些鄰里間的雞毛蒜皮,暗藏着種種潛在的矛盾,就更不可能指望他們相互配合了……

由於袁術所代表的汝南袁氏極爲強勢,這些地方豪強之間的糊糊事,不會被拿到檯面上來說,引不起什麼大的反應。但是,在這一刻,當氣勢兇猛的敵軍,以勢不可擋的架勢,洪流般涌向聯軍的中軍,上面所提到的豪強間的矛盾,突然間就洶涌的爆發出來了!

在狼狽逃竄的淳于氏敗軍衝擊下,首當其衝的,正是淳于氏的後續私兵。面對這些同樣屬於淳于家中的戰士,哪怕明知道現在將敗兵放進來,將會導致極其嚴重的後果,帶隊的淳于氏武士,依然不敢做出拒絕的舉動。

要知道,在剛纔的戰鬥中,失去了馬匹的家中少主淳于導,正是敗兵中醒目的一員!

至於袁術……

這種時候,誰還理得了這廝?

百多名敗兵,驚慌失措的一頭撞在淳于氏家兵的隊伍中,將整個隊伍,衝擊得支離破碎。在後方緊緊追趕而來的天平軍刀手們,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手中的武器快速的揮舞,將一個個背對着己方的敗兵隨心所欲的砍殺。

倒下的敗兵,成功的勾起了其餘家兵的恐懼。這些被佈置在中軍的家兵,本來就不屬於淳于氏家族中的精銳,大部分人都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新丁。現在,看着那些平時在家族中,武力還在自己之上的戰士們,就這樣毫無還手之力的被一一殺死,中軍士卒對敵人的印象,一下子由“一羣土雞瓦狗”,突然間變成了“凶神惡煞”!

於是,不等天平軍的後隊趕上來,進行新一輪的攻勢,淳于氏的中軍部分,已經開始潰逃。這樣的戰果,不但讓袁術等人驚得是目瞪口呆,就連在後面觀戰的張狂等人,也是難以置信。

——這樣就垮了?

張狂的心中,涌出難以言語的興奮。

這個狗屁袁術,當真是個常敗將軍呢!

——就這樣垮了?

袁術的心中,根本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

——不!我袁術,可是要壓倒袁紹那廝,將來第一個成爲“三公”的大漢能臣啊!

淳于氏數百人的潰退,成爲了一根導火索。列陣在後方一些地地方,向來與淳于氏不和的黃氏,見到淳于氏的敗兵向己方陣型衝擊過來,毫不客氣的刀槍並舉,將四、五個倒黴的傢伙,砍翻在地。這種趁機報私仇的行動,立刻激發了淳于氏家兵的怒火:

——某等幹不過賊軍,難道還幹不過你們這些平時在某等面前,都不敢做聲的孱頭嗎?

於是,更加讓張狂笑翻,袁術吐血的一幕出現了:

這些明明已經開始潰逃的淳于氏家兵,居然興趣高漲\勇猛的衝擊起,排列在道路一旁的黃氏私兵軍陣!

“主公,這裡不安全,您快先撤下去吧!”

張勳的話語,打破了袁術的思緒。袁術一看己方的情形,長嘆一聲,知道已經無力迴天,也不多說,撥轉馬頭就走。對於身份貴重的汝南袁氏嫡子來說,失陷在亂軍之中的危險,可是不能隨便去冒的。

在後退的一路上,袁術對身爲對手的張狂,倒是沒產生太大的仇恨。關鍵是袁術就算將張狂時刻記掛在心,他也沒地方去找這個蛾賊渠帥算賬。可是一想到淳于氏在此戰中的糟糕表現,袁術的怨念,就如同三月裡的野草,在瘋狂的生長蔓延着。

——淳于導!給我好好記着!

——還有淳于瓊!

ps:淳于瓊和淳于導之間的關係,純屬作者杜撰,切勿當真。

第45節 何得識天機(五)第2節 赫赫猛將威!第52節 自當順人意(六)第1節 冥冥我是誰?第10節 西園八校出第六 卷終一時多少豪傑第51節 若欲斬橋瑁第30節 強敵徐徐隨(下)第48節 圍城攻堅堡第70節 曹操平黃巾第48節 友軍藏敵意第15節 三英戰呂布(四)第54節 故王留胡族第4節 需勝方由己(下)第42節 曹操試應敵第71節 居心藏詭異(上)第66節 苦鬥馬不歇(下)第61節 梟雄大事成(三)第88節 城中路何在?(下)第56節 一教留傳人第11節 冀土奇襲諧(三)第7節 大事多磨礪第5節 天子坐明堂(中)第53節 流亡亦強力第14節 難現太平齊第8節 戰炁耀三軍第30節 宮掖藏殺機(下)第10節 田豐無明主(下)第18節 爭權論朝堂(四)第27節 司隸又交兵(上)第58節 輕騎刺心腹第57節 挑戰亦快意第55節 磨刀向東胡第6節 天子坐明堂(下)第19節 敵訊水上敗(三)第21節 單父現重禮(上)第59節 漢家有好甲第21節 單父現重禮(上)第40節 驟雨現奇襲!第91節 細分狐與豺(上)第36節 人傑當稱王?第5節 郡國囂張卒第52節 白波現故人第50節 迴天因無意(一)第3節 兗州名士劫(上)第49節 自當順人意(三)第28節 司隸又交兵(下)第91節 細分狐與豺(上)第34節 郭嘉說局勢(下)第10節 冀土奇襲諧(二)第53節 迴天因無意(四)第48節 自當順人意(二)第45節 且冷眼旁觀(三)第60節 王庭選良馬第36節 張狂行暗計(下)第25節 州固易得矣第35節 抽絲理亂麻第7節 兩軍窺匈奴(一)第36節 張狂行暗計(下)第13節 日暮途已暗第37節 有公國名趙第52節 但須招曹操第50節 功臣孰爲首?第34節 飛將非無敵(中)第13節 顏良何狂勇(上)第13節 浴血豪強間(中)第19節 伏擊成笑柄第33節 敵前徐緩動第53節 迴天因無意(四)第13節 好漢當食肉!第40節 得失未分明第40節 得失未分明第25節 決勝制萬騎(一)第13節 顏良何狂勇(上)第66節 苦鬥馬不歇(下)第五 卷終·是非成敗轉頭空第55節 荊北新安定第7節 馬骨空北羣第15節 亂石穿空過第63節 梟雄大事成(五)第10節 冀土奇襲諧(二)第45節 漢宮現連環(三)第42節 何得識天機(二)第43節 漢宮現連環(一)第39節 彭城有曹氏第48節 但埋頭種田(三)第15節 爭權論朝堂(一)第25節 決勝制萬騎(一)第20節 運籌謀千里(四)第50節 公曹當覆滅(下)第13節 好漢當食肉!第26節 大漢病天子第35節 李傕託士氣第8節 本初滿城招(下)第31節 何進立少帝第23節 臧霸露破綻第84節 欲求國中智(下)第30節 祖茂現崢嶸第82節 銳士悄悄至第66節 大旗力可扶
第45節 何得識天機(五)第2節 赫赫猛將威!第52節 自當順人意(六)第1節 冥冥我是誰?第10節 西園八校出第六 卷終一時多少豪傑第51節 若欲斬橋瑁第30節 強敵徐徐隨(下)第48節 圍城攻堅堡第70節 曹操平黃巾第48節 友軍藏敵意第15節 三英戰呂布(四)第54節 故王留胡族第4節 需勝方由己(下)第42節 曹操試應敵第71節 居心藏詭異(上)第66節 苦鬥馬不歇(下)第61節 梟雄大事成(三)第88節 城中路何在?(下)第56節 一教留傳人第11節 冀土奇襲諧(三)第7節 大事多磨礪第5節 天子坐明堂(中)第53節 流亡亦強力第14節 難現太平齊第8節 戰炁耀三軍第30節 宮掖藏殺機(下)第10節 田豐無明主(下)第18節 爭權論朝堂(四)第27節 司隸又交兵(上)第58節 輕騎刺心腹第57節 挑戰亦快意第55節 磨刀向東胡第6節 天子坐明堂(下)第19節 敵訊水上敗(三)第21節 單父現重禮(上)第59節 漢家有好甲第21節 單父現重禮(上)第40節 驟雨現奇襲!第91節 細分狐與豺(上)第36節 人傑當稱王?第5節 郡國囂張卒第52節 白波現故人第50節 迴天因無意(一)第3節 兗州名士劫(上)第49節 自當順人意(三)第28節 司隸又交兵(下)第91節 細分狐與豺(上)第34節 郭嘉說局勢(下)第10節 冀土奇襲諧(二)第53節 迴天因無意(四)第48節 自當順人意(二)第45節 且冷眼旁觀(三)第60節 王庭選良馬第36節 張狂行暗計(下)第25節 州固易得矣第35節 抽絲理亂麻第7節 兩軍窺匈奴(一)第36節 張狂行暗計(下)第13節 日暮途已暗第37節 有公國名趙第52節 但須招曹操第50節 功臣孰爲首?第34節 飛將非無敵(中)第13節 顏良何狂勇(上)第13節 浴血豪強間(中)第19節 伏擊成笑柄第33節 敵前徐緩動第53節 迴天因無意(四)第13節 好漢當食肉!第40節 得失未分明第40節 得失未分明第25節 決勝制萬騎(一)第13節 顏良何狂勇(上)第66節 苦鬥馬不歇(下)第五 卷終·是非成敗轉頭空第55節 荊北新安定第7節 馬骨空北羣第15節 亂石穿空過第63節 梟雄大事成(五)第10節 冀土奇襲諧(二)第45節 漢宮現連環(三)第42節 何得識天機(二)第43節 漢宮現連環(一)第39節 彭城有曹氏第48節 但埋頭種田(三)第15節 爭權論朝堂(一)第25節 決勝制萬騎(一)第20節 運籌謀千里(四)第50節 公曹當覆滅(下)第13節 好漢當食肉!第26節 大漢病天子第35節 李傕託士氣第8節 本初滿城招(下)第31節 何進立少帝第23節 臧霸露破綻第84節 欲求國中智(下)第30節 祖茂現崢嶸第82節 銳士悄悄至第66節 大旗力可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