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兗州名士劫(上)

戰敗後狼狽敗逃的馬騰,對漢室還算是有點兒忠心。臨行之前,馬騰特地派出勇將龐德護送天子劉協的車駕離開宮掖,一起向東方逃走。

韓遂吃了這麼一個大虧,又失去了天子,當然不肯罷休。奪下長安城後,他不顧其他涼州將領的勸阻,發動自己的主力大軍,尾隨着馬騰不放,一路追擊。馬騰一路向東,挾持着天子逃入弘農郡城。韓遂的大軍隨後便追擊到弘農城下,將規模不算大的弘農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好在馬騰在弘農經營了數年,將位於前線的弘農城打造的頗爲堅固。而弘農規模不大的缺陷,卻更有利於防禦。不像在長安城,由於長安城池過大,兵力有限的馬騰,防禦起來反而相對困難些。若不是弘農城裡的糧食囤積有限,以韓遂手中殘餘的兵力,未必能夠攻得下這座堅城。

表面上天子劉協雖然看起來像個累贅,其實有些時候,還是頗爲有用的。在馬騰逃回弘農城之後,他深知以韓遂的性子,絕不會就此善罷甘休。在思考了一陣之後,馬騰立刻派出快馬,向周圍的孫堅和曹操等人求援,聲稱自己欲奉天子東歸,卻被韓遂阻礙,請求孫堅和曹操立刻派兵出兵接應。

在孫堅和曹操的心裡,天子之名,可是個好工具。韓遂這些年一直供奉着天子,卻沒能發揮出什麼太大的作用,那是因爲韓遂自己名義不正,純粹是叛軍出身,不能爲天下士人接受。

但是,對孫堅和曹操這等名正言順的漢臣來說,有了天子在手,就意味着大義的名號屬於他們這一方。但凡敢與擁有天子着敵對的勢力。只要祭出天子的討賊詔書,敵人的軍心士氣必然會遭到相當程度的打擊。

不過,相對於曹操的積極性,孫堅在迎接天子的問題上。認識不太深刻。武夫出身的孫堅。政治敏感性遠遠不如官宦世家出身的曹操。在孫堅心中,天子在不在手上。感覺沒有什麼太大差別。

而且孫堅的主力大軍,此時正在與袁術勢力對峙,雙方的戰鬥接近一觸即發。在這等局面下,孫堅只是派出自己的長子孫策。帶着精兵五千西進,先與朱晧、曹操合兵,再圖弘農解圍之事。

至於曹操,雖然對迎接天子東歸之事極爲熱心,甚至都計劃好了將天子安置在哪兒,卻由於自己的實力有限,無力自行完成救援馬騰的行動。所以。曹操在帶着大軍趕到司隸前線以後,不得不暫時駐紮下來,等待孫堅派出的聯軍到達。

要說曹操也是一州刺史,去年還剛剛自封爲州牧。兗州也是人口稠密,財賦極多的大州,爲何如此重要的一次軍事行動,他卻只帶了六千精兵前來?

這裡面,自然有着屬於曹操的辛酸故事。

因爲就在前年,曹操控制下的兗州,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叛亂。而掀起這場叛亂的人,便是曹操的幾個老朋友,而且是身爲郡國大吏的兗州重臣。他們的名字是:

陳留太守張邈,濟北相鮑信,任城國相臧洪,山陽太守袁遺。此外,還有曹操的部下陳宮、許汜、王楷等人,也義無反顧的投入了這次全面的兗州勢力內戰。

那麼,這些與曹操關係密切的兗州大吏,爲什麼突然間就與曹操翻臉了呢?

此話還要從一個人身上說起。這個人,便是前文有所提及的邊讓。

邊讓是兗州知名的士人。他是陳留浚儀人,拜了當世大儒蔡邕爲師,曾經擔任過大將軍何進的令史,九江太守等要職。董卓入京之後,邊讓知道朝廷自此多事,於是就果斷的辭官回鄉,悠遊於兗州名士之間,以避開朝廷內外所發生的動亂。

要說起來,曹操與邊讓雖然相互知曉對方的存在,卻一直沒有正式見過面。後來,在陳留太守張邈的引薦下,邊讓與曹操算是相互結識了。

只是,當邊讓一眼看見曹操,立刻就變得臉色蒼白,言語失措,一副驚恐不已的表情。曹操對此頗爲奇怪,暗地裡讓手下可靠的高手潛入邊讓宅邸,探查邊讓失色的原因。結果,那高手帶回來的消息,讓曹操也大驚失色!

原來,邊讓居然在無意中,發現了曹操的一件極爲隱秘的醜事。

前文曾敘,當年關東聯軍初成之時,有一位重要的聯軍成員,叫做橋瑁。時任東郡太守的名士橋瑁,可是聯軍發起人之一,並且與曹操關係密切,算得上是曹操的半個盟友。

但是後來,由於橋瑁聯絡兗州各郡國的大吏,想要驅逐當時的兗州刺史劉岱,自己擔任刺史,故而被劉岱深深敵視。

於是,就在某一天,橋瑁爲了給回鄉的兗州名士邊讓擺酒接風,而在軍營外的亭臺設宴。突然,一羣不知從何而來的騎兵,突襲了橋瑁的宴會現場,當場殺害了東郡太守橋瑁!

由於來犯者武力太強,在擊殺橋瑁以後,自身幾乎毫髮未損,成功全身而退。隨後,兗州刺史劉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趁橋瑁的部下還沒有反應過來,便驅動大軍壓境,當場收編了橋瑁的部下。

這件事情發生後,在當時成爲天下的著名謎案之一。不過,一般來說,兗州人私下裡大都認爲,是劉岱暗中派人乾的此事。

而劉岱其實也沒有從中落到真正的好處。這次刺殺最終的結果,導致了兗州各郡國大吏對劉岱的離心。以至於後來青徐黃巾軍大舉入侵兗州,各個郡國大吏暗中聯手,坑死了刺史劉岱,讓曹操得以成爲新任的兗州刺史。

事情到了這一步,兗州人都認爲此案已經徹底了結了。畢竟,兩個主要當事人都死掉了,還有什麼好說的?

但是,沒有幾個人知道,邊讓作爲橋瑁被殺現場的旁觀者之一,居然會對動手殺害橋瑁的兇手。記得如此清晰。特別是曹操身材矮小的體貌特徵相當別緻,其他人的形態,邊讓也許會淡忘,偏偏曹操的形態。卻讓邊讓始終印象深刻。

於是。在見到曹操的第一眼裡,邊讓便認出了。曹操正是殺害橋瑁的兇手當中的一員!

曹操得知邊讓認出自己,一開始很是吃了一驚。不過,他很快安心下來,認爲邊讓不會將此事大爲宣揚。畢竟。曹操身爲一州最高長官,沒有足夠的真憑實據,邊讓是奈何不了他的。在曹操的預計中,只要等事情沉澱下來,曹操再派出刺客,悄悄的將邊讓除去便是。

可是,誰能料到。邊讓居然如此沉不住氣,見過曹操的第二天,就急急忙忙的帶着僕人要趕回家鄉。更讓曹操惱火的是,他派在邊讓府邸外監視的探子。居然發現邊讓一大早便派人送出了好幾封信箋。曹操的探子想法子攔下一封信,裡面的內容讓曹操看了大驚失色。

因爲,邊讓在信中,居然將曹操組織刺殺橋瑁之事,寫的詳實無比!

看完這封信,曹操就知道,此人不可留了。接下來,曹操做出了一個後來常常讓他後悔的事情。他讓人通知心腹將夏侯惇,務必悄悄的拿下企圖逃回家鄉的邊讓。

夏侯惇是“萬人敵”,邊讓卻不過是一介文士。拿下邊讓,對夏侯惇來說當然是毫無難度。可是,也不知道邊讓是哪根筋搭錯了,一看見夏侯惇,立刻嚇得夠戧。惶恐之中,邊讓居然服毒自殺了!

邊讓一死,立刻坐實了他在信裡寫到的曹操殺橋瑁之事。

橋瑁是橋玄的侄子,與曹操關係不錯。這樣一個好朋友,曹操居然說殺就殺,一點兒也不講情面。聽到這樣的消息,讓曹操的朋友們一個個心裡發涼。

而且,邊讓在兗州可謂交往甚廣,大半個兗州的名士,都與其有交情。如此一個名士,曹操也是說殺就殺,簡直是肆無忌憚。發現曹操居然絕情至此,兗州的名士和郡國大吏們,對曹操的感官,一下子降到了最低點。

其餘人等也就罷了。任城國相臧洪爲人有雄氣壯節,最是見不得這種賣友求榮之事。外加上臧洪與邊讓的關係不錯,就在邊讓死後的第十天,臧洪聚集國中的知名士人,以曹操“小人無行”爲名,公然起兵反對曹操。

隨後,對曹操不滿,卻與臧洪交好的張邈之弟張超,極力鼓動兄長張邈以陳留郡響應臧洪。而張邈由於想到自己擊敗曹操之後,多半能夠得到兗州刺史的位置,於是決定起兵。接着,山陽太守袁遺也發兵響應,想要謀奪兗州刺史的位置。

至於最後一個濟北相鮑信,本來與曹操關係極好。可是,鮑信此人最重義氣,曹操的行爲,讓鮑信大爲不滿。感覺自己看錯了人的鮑信,在兄弟鮑韜的慫恿下,怒而起兵,反對曹操。

一時間,整個兗州亂成了一團。曹操大軍和反曹操聯軍,將雙方的戰線從東邊的泰山郡一直拉到西邊的陳留郡。兗州的大部分豪強大族,也或主動或被動的捲入了這場州中內戰。

這場波及整個兗州的內戰,過程極爲慘烈。曹操的兵精,反曹操同盟的兵多,雙方一度相持不下。若非此時北邊的張狂還在戰後恢復期,連出兵的錢糧都湊不齊,南邊的袁術又被呂布和孫堅拖住了手腳,怕是兗州當時就會落入他人的手中。

ps:

有書友覺得馬超死的太快,這裡解釋一下。

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便是追求不落俗套。那些在三國演義以及各類三國娛樂小說中時常出現的人物,筆者認爲他們已經夠讓人熟知了,會想法減少他們一些出場機會,或者着重寫出新意來。反而是那些並不太爲廣大讀者熟知的三國角色,筆者很有興趣爲他們多曝光一會兒。反正本書並不追求商業價值,也追求不了。筆者只想寫出一本有自己特色的三國小說而已,能讓書友感覺耳目一新,那就最好了。

此致,那些默默支持關注本書的書友們。

第58節 華雄謹而驕第31節 何進立少帝第58節 本初終隕落(下)第34節 呂布憶美人第31節 決勝制萬騎(七)第34節 金毛現獅王?第27節 大軍急急退(上)第31節 科舉立新制(上)第4節 遊俠探可疑(下)第30節 久戰亂未靖第22節 復仇起草莽(四)第4節 天子坐明堂(上)第26節 伏兵城中來(五)第1節 梟雄報新仇第43節 談判無二意第3節 黃巾據太行(下)第37節 飛騎未可持第7節 河北鏖戰烈(三)第18節 敵訊水上敗(二)第22節 二帥意自平(下)第20節 復仇起草莽(二)第45節 何得識天機(五)第50節 迴天因無意(一)第35節 抽絲理亂麻第17節 堅城可稱糧第9節 躊躇黃河岸(上)第26節 伏兵城中來(五)第60節 梟雄大事成(二)第19節 伏擊成笑柄第9節 田豐無明主(上)第7節 大事多磨礪第7節 馬骨空北羣第3節 諸侯洶洶勢(一)第54節 太傅顯老謀第8節 兩軍窺匈奴(二)第29節 決勝制萬騎(五)第2節 縱敗無降意(下)第11節 躊躇黃河岸(下)第7節 智士款款析(一)第41節 何得識天機(一)第45節 大刀斬虜敵(中)第26節 決勝制萬騎(二)第8節 本初滿城招(下)第45節 孰能橫刀立?第68節 公孫戰袁紹第39節 鉅鹿外無援(上)第59節 漢家有好甲第55節 惴惴母與子第20節 敵訊水上敗(四)第62節 無忌思好逑(上)第88節 城中路何在?(下)第1節 冥冥我是誰?第48節 但埋頭種田(三)第25節 小縣藏能吏第42節 曹操試應敵第52節 白波現故人第34節 仙師滾滾雷第32節 天師登神壇第25節 敗犬疲且瘦第23節 黃巾密密鋪(上)第26節 冀州暫平靜(下)第49節 自當順人意(三)第52節 迴天因無意(三)第52節 王劉遭暗劫(下)第54節 太傅顯老謀第14節 顏良何狂勇(下)第46節 但埋頭種田(一)第1節 朝中風波惡(上)第41節 何得識天機(一)第46節 陷地終有計(二)第12節 冀土奇襲諧(四)第3節 點化當爲祿第17節 爭權論朝堂(三)第50節 豪傑夜帶刀第41節 白波起亂戰(五)第28節 司隸又交兵(下)第9節 田豐無明主(上)第12節 浴血豪強間(上)第20節 烽火遍地起(二)第34節 仙師滾滾雷第27節 大軍急急退(上)第64節 太行根基盛(一)第5節 諸侯洶洶勢(三)第21節 壯士半生死(上)第27節 朝堂擬新帝(上)第54節 故王留胡族第19節 伏擊成笑柄第25節 白馬悠悠突(上)第52節 自當順人意(六)第15節 樂進破陣弩(上)第17節 君臣青且嫩(上)第26節 大漢病天子第64節 公孫破黃巾第20節 運籌謀千里(四)第52節 王劉遭暗劫(下)第53節 科舉可立國第62節 征程鞍未解(中)第24節 伏兵城中來(三)第57節 本初終隕落(上)第38節 白波起亂戰(二)
第58節 華雄謹而驕第31節 何進立少帝第58節 本初終隕落(下)第34節 呂布憶美人第31節 決勝制萬騎(七)第34節 金毛現獅王?第27節 大軍急急退(上)第31節 科舉立新制(上)第4節 遊俠探可疑(下)第30節 久戰亂未靖第22節 復仇起草莽(四)第4節 天子坐明堂(上)第26節 伏兵城中來(五)第1節 梟雄報新仇第43節 談判無二意第3節 黃巾據太行(下)第37節 飛騎未可持第7節 河北鏖戰烈(三)第18節 敵訊水上敗(二)第22節 二帥意自平(下)第20節 復仇起草莽(二)第45節 何得識天機(五)第50節 迴天因無意(一)第35節 抽絲理亂麻第17節 堅城可稱糧第9節 躊躇黃河岸(上)第26節 伏兵城中來(五)第60節 梟雄大事成(二)第19節 伏擊成笑柄第9節 田豐無明主(上)第7節 大事多磨礪第7節 馬骨空北羣第3節 諸侯洶洶勢(一)第54節 太傅顯老謀第8節 兩軍窺匈奴(二)第29節 決勝制萬騎(五)第2節 縱敗無降意(下)第11節 躊躇黃河岸(下)第7節 智士款款析(一)第41節 何得識天機(一)第45節 大刀斬虜敵(中)第26節 決勝制萬騎(二)第8節 本初滿城招(下)第45節 孰能橫刀立?第68節 公孫戰袁紹第39節 鉅鹿外無援(上)第59節 漢家有好甲第55節 惴惴母與子第20節 敵訊水上敗(四)第62節 無忌思好逑(上)第88節 城中路何在?(下)第1節 冥冥我是誰?第48節 但埋頭種田(三)第25節 小縣藏能吏第42節 曹操試應敵第52節 白波現故人第34節 仙師滾滾雷第32節 天師登神壇第25節 敗犬疲且瘦第23節 黃巾密密鋪(上)第26節 冀州暫平靜(下)第49節 自當順人意(三)第52節 迴天因無意(三)第52節 王劉遭暗劫(下)第54節 太傅顯老謀第14節 顏良何狂勇(下)第46節 但埋頭種田(一)第1節 朝中風波惡(上)第41節 何得識天機(一)第46節 陷地終有計(二)第12節 冀土奇襲諧(四)第3節 點化當爲祿第17節 爭權論朝堂(三)第50節 豪傑夜帶刀第41節 白波起亂戰(五)第28節 司隸又交兵(下)第9節 田豐無明主(上)第12節 浴血豪強間(上)第20節 烽火遍地起(二)第34節 仙師滾滾雷第27節 大軍急急退(上)第64節 太行根基盛(一)第5節 諸侯洶洶勢(三)第21節 壯士半生死(上)第27節 朝堂擬新帝(上)第54節 故王留胡族第19節 伏擊成笑柄第25節 白馬悠悠突(上)第52節 自當順人意(六)第15節 樂進破陣弩(上)第17節 君臣青且嫩(上)第26節 大漢病天子第64節 公孫破黃巾第20節 運籌謀千里(四)第52節 王劉遭暗劫(下)第53節 科舉可立國第62節 征程鞍未解(中)第24節 伏兵城中來(三)第57節 本初終隕落(上)第38節 白波起亂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