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亂石穿空過

得到郭援的回話,張狂不怒反笑。

“既然他一心求死,那我就滿足他!”

一句殺氣騰騰的話,立刻讓上萬輔兵和民夫忙碌起來。這便是執掌生殺大權所帶來的效果。所謂“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絕對不是說說而已。此時,如果給張狂一個返回二十一世紀的機會,他都不會考慮,就直接拒絕掉。

臧洪不肯投降,本就在張狂的預料之中。他在後世混論壇的時候,並沒有聽說過臧洪的名字。不過這一世裡,張狂通過部下的諜報人員,對臧洪是個什麼樣的人,早就有了大致的瞭解。如果臧洪過去的事蹟不是編造的話,這廝九成九的可能性是會死戰到底的。

“這一次,我的那些寶貝兒,終於要發一發市利了!”

遠遠眺望着城牆高大堅固的甘陵城,又轉臉看了看己方排出的龐大攻城器械陣地,張狂心潮澎湃的說了這麼一句。

他口中的“寶貝兒”,可都是高度達到四、五丈的大傢伙。這些利用“槓桿原理”製造出來的“配重式拋石機”,與目前大漢各支軍隊當中流行使用的,以人力拉動繩索而將石彈拋出的“多梢拋石機”構造截然不同。無論是在拋射的距離,力道,準確度上,還是需要消耗的人力數量上,配重式拋石機顯然都有着絕對的優勢。

以漢末的城市守備水準,還真沒有幾座城池能夠扛得下配重式拋石機的猛轟。相形之下,三國時期大名鼎鼎的“霹靂車”,威力其實真心比這東西差得遠了。

也許對這東西,還有些不熟悉的。其實在蒙元時期,這東西有一個別稱。叫做“回回炮”。以南宋堪稱天下最強的守城能力,著名的堅城襄陽,便是被回回炮給攻破城牆的。至於直接的影響,玩過“帝國時代二”這款遊戲的玩家。只要想想“組裝式投石機”的模樣。便知道這東西的大致造型了。

這種攻城專用的大殺器,張狂早在十年以前就製作出了樣品。但是。由於一直以來,張狂東征西討,都以奇兵突擊爲主,一直沒有碰上較爲艱難的大規模攻城戰。出於保密的需要。免得被別的諸侯學了去,把自己的堅城給摧毀了,張狂便遲遲不肯將這種大殺器,輕易投放到正面戰場上去。

但是到了如今,張狂的各項實力,特別是軍事實力,已經位居天下第一。除了取巧的突襲戰法。很多時候張狂需要對敵人發動正面攻擊。若要與其他諸侯比拼國力,他可是毫無畏懼。因此,就算這種對攻城極爲有效的配重式拋石機,真的被其他諸侯學了去。張狂自信以本身的實力碾壓,也不會怕對手擁有這等攻城利器。

因爲,在未來的時間裡,張狂相信以己方的實力,只有他主動進攻別人的份,別的諸侯豈會敢於主動進攻他?

就在張狂愜意的感受己方攻城威勢的時候,一員頂盔摜甲的大將,大步來到張狂的指揮車前,單膝跪倒,大聲向張狂彙報:

“主公!萬事俱備,可以攻城了!”

張狂看了指揮車下態度恭謹的徐晃一眼,淡淡的說道:

“你是升城督,攻城之事,你說了算。”

“諾!”

聽到張狂的親口再次確認,徐晃從地上站起來,轉身大步登上了屬於他的指揮車,開始用旗語,向列在甘陵城下的上萬攻城大軍發號施令。

所謂“升城督”,是一個臨時委任的職位,專門負責指揮大軍攻城。等到城池被攻下了,這個“升城督”就自動撤銷了。張狂選中徐晃作爲“升城督”,就是看中了徐晃做事精細,很適合調控由各種攻城器械混編組成的攻城大軍。按照張狂的評價,能夠在這方面壓過徐晃一頭的,大約也只有于禁一人了。

配重式拋石機的威力,果然沒有讓張狂失望。隔着大約二百步的距離,那些高大的木頭架子,居然能夠將重量達到五十多斤的大石塊,相對精準的投擲到甘陵的城牆上。雖然一開始的時候,命中率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樣子。不過經過後繼的調節和計算,從第三輪拋射開始,差不多每一輪的大石塊,都有一半以上能夠擊中目標。

對於一座夯土建造而成的城池,面對從數十米高空狠狠砸下來的半百斤大石,任何防禦手段都是無效的。每一塊大石頭落在城牆上的時候,周圍數十步之內的守軍,都能夠感受到那種可怕的震動。特別是當某塊石頭“恰好”準確的落在某個不幸守軍的頭上時,“粉身碎骨”就成爲了最準確的一個形容詞。

如果拋石機的數量不多,也許守軍還可以憑藉着自身的數量和勇氣堅持一陣子。然而,擁有巨大人力物力的冀州軍,怎麼可能只擺出幾架拋石機來?

由於體型巨大,配重式拋石機也屬於那種運輸很不方便的大型器械。不過,在張狂的指導下,冀州工匠將這種拋石機的一些關鍵部件,都使用熟鐵來製造。至於用料最多的身架,則採取就地取材的原則。如此一來,不但大大降低了運輸的難度,使用鐵製關鍵部件,也大大提高了拋石機的使用壽命與射程。

當然,這樣做的代價,便是成本有些高,限制了拋石機的製造數量。不過,以冀州的富庶程度,幾年裡做出幾十架拋石機的部件,還是不在話下的。

張狂軍這次強攻甘陵城,在城下先是花費了九天時間,總共動用了八十架配重式拋石機。其中有四十架拋石機,,是用事先鍛造出的鐵製部件組裝,其餘的都是全部現做。對於這兩種構造相同,但材質有差異的拋石機,張狂也有在實戰中進行比較改良的打算。

兩種拋石機的效果差異,大致與張狂事先得到的資料相同。八十架拋石機運行了一上午,拋出了整整十二輪石彈。無論是從射程上,還是準確度上,使用熟鐵製成關鍵部件的拋石機,都體現出了明顯的優勢。上千顆石彈重重的落下,甘陵城的城牆居然還沒有徹底垮塌,可見這牆修的費了不少精神。

忽然,隨着一聲巨響,在一段被多塊巨石撞擊過的城牆上,伴隨着下一塊巨石的命中,大約有十多步長的一段城牆,倒塌了!

看到這一幕,城上的人一個個目瞪口呆,城下的人則一個個歡欣鼓舞。緊接着,一聲聲“萬勝”的吼叫從城下響起,讓守城一方的士氣,幾乎降到了冰點。

——這城,真真是沒法守了……

哪怕性情堅毅如臧洪,在目睹了敵人拋石機的威力之後,心裡都生出瞭如此念頭。其餘的士卒,心態可想而知。投石機的破壞力太強,哪怕城牆現在不倒下,也是遲早的事情。

“進攻!”

如此良機,徐晃當然不會錯過。他的令旗一變,拋石機部隊暫時停下發射,讓出戰場。

一支早就等待多時的輕裝隊伍,本來都坐在地上養精蓄銳。徐晃的令旗一豎,那些本來懶洋洋的士卒立刻一躍而起,瞬間變得龍精虎猛。當下一個旗號傳來的時候,這支身披輕甲,手持小盾利刃的突擊兵,馬上在首領的帶領下,默不作聲的向着倒塌的城牆缺口處快速進發。同時,另一支以弓弩爲主要裝備的隊伍,則跟在突擊部隊的後方,快步跟上,擔任掩護任務。

“進攻!”

校尉鮑出大步踏上倒塌的城牆所形成的坡面,對着後面的部下大吼一聲。他是這支突擊部隊的主將,當然要身先士卒,衝殺在前了。

“威風!”

突擊兵整齊的大吼一聲,將己方的氣勢又擡高几分,短短兩百步的距離,根本花不了這些長腿精兵多少時間。然後,他們在首領鮑出的帶領下,義無反顧的一頭衝進了城內,撞上那羣剛剛涌到城牆倒塌地點,想要封堵缺口的守軍。

“擋我者——死!”

鮑出大吼一聲,雖然只是一個人,卻將佔據了人數優勢的守軍給嚇得一陣騷動。然後,他手中的寶刀亮起一抹粉紅,雖然看似溫柔,卻很殘酷的如同烈火一樣,大口的吞噬着敵人的性命。

“千軍——辟易!”

每一刀劈出,便有一人打着跌兒倒飛出去。就在三次呼吸之間,鮑出一連劈出二十七刀,斬殺十數人,重傷十數人,猶如天神下凡,勇不可擋!

如果鮑出只是一個人,那守軍還可以利用圍攻的方法,趁鮑出苦戰力竭之時,將他擊退。但是,鮑出的部下,卻是一羣兇悍無比的精銳隊伍。這些可以說是從數萬大軍中精心挑選出來的勇士,不但各個武技過人,也極爲懂得相互配合。在面對一羣驚魂未定的敵人時,一個個又五人小隊伍組成的小型軍陣,足以在亂戰之中,發揮出十二分的殺傷力。

臧洪爲官清正,頗得軍民之心。但他手下卻沒有堪用的大將。於是,就在鮑出率軍突入城中之後,此戰的結局便已經註定。

安定六年【198年】五月初四,在經過不足十天的攻城準備以後,張狂大軍使用強力的新式攻城器械,在短短的一天之內,攻克了經歷數年精心修整,號稱“冀州雄城”的甘陵城。守城主帥臧洪死戰不屈,爲亂兵所殺。

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天下諸侯——除了張狂之外——無不扼腕嘆息,惋惜天下又少一義士!

第3節 黃巾據太行(下)第51節 迴天因無意(二)第12節 北騎若入口(下)第8節 兩軍窺匈奴(二)第81節 智者細細思敵訊水上敗一第22節 復仇起草莽(四)第32節 董卓起私意第27節 華雄戰不休(上)第15節 文丑亦兇猛(上)第26節 冀州暫平靜(下)第65節 假意屈流言第69節 麴義樹威信第67節 袁術攻劉表第46節 陷地終有計(二)第34節 郭嘉說局勢(下)第52節 自當順人意(六)第79節 料敵暫爲停第29節 先登知是誰?(上)第15節 虎士癡未成(上)第15節 虎士癡未成(上)第49節 屯田有章法第46節 淮陳已被奪第39節 武夫做干城第10節 西園八校出第16節 三英戰呂布(五)第47節 但埋頭種田(二)第8節 河北鏖戰烈(四)第9節 兩軍窺匈奴(三)第45節 孫袁皆受挫第5節 郡國囂張卒第98節 三英現崢嶸(下)第50節 公曹當覆滅(下)第76節 王允攬大權第42節 何得識天機(二)第32節 土石消木雷第13節 顏良何狂勇(上)第10節 躊躇黃河岸(中)第14節 片語聞敵情第54節 太傅顯老謀第52節 臧氏兩父子第82節 銳士悄悄至第85節 難解心內意(上)第24節 黃巾密密鋪(下)第24節 麴義意果敢第58節 貳臣動干戈(下)第70節 陳宮獻小計第19節 烽火遍地起(一)第4節 天下可布武第62節 征程鞍未解(中)第7節 本初滿城招(上)第58節 輕騎刺心腹第13節 浴血豪強間(中)第2節 二將城頭議第55節 惴惴母與子第59節 梟雄大事成(一)第7節 大事多磨礪第95節 兩軍鬥智勇(上)第40節 驟雨現奇襲!第32節 土石消木雷第20節 復仇起草莽(二)第23節 回春有良方第12節 張楊諜影纏第57節 貳臣動干戈(上)第1節 縱敗無降意(上)第21節 烽火遍地起(三)第44節 何得識天機(四)第15節 文丑亦兇猛(上)第41節 冀土意未寧(上)第100章 張亦難躲過第32節 天師登神壇第14節 浴血豪強間(下)第35節 飛將非無敵(下)第55節 兩漢論根本第36節 郭汜當先騎第62節 無忌思好逑(上)第5節 公路何足道(上)第45節 漢宮現連環(三)第21節 敵訊水上敗(五)第7節 兩軍窺匈奴(一)第二 卷終·恰如猛虎臥荒丘第5節 天子何留去?第63節 無忌思好逑(中)第21節 壯士半生死(上)第35節 多情難相忘第37節 大刀速斬“羊”第3節 諸侯洶洶勢(一)第100章 張亦難躲過第56節 煌煌威共勢第49節 陷地終有計(五)第55節 兩漢論根本第1節 四處烽煙起第21節 烽火遍地起(三)第35節 多情難相忘第35節 多情難相忘第47節 歌“明月幾時”第66節 太行根基盛(三)第33節 飛將非無敵(上)第17節 運籌謀千里(一)第52節 但須招曹操
第3節 黃巾據太行(下)第51節 迴天因無意(二)第12節 北騎若入口(下)第8節 兩軍窺匈奴(二)第81節 智者細細思敵訊水上敗一第22節 復仇起草莽(四)第32節 董卓起私意第27節 華雄戰不休(上)第15節 文丑亦兇猛(上)第26節 冀州暫平靜(下)第65節 假意屈流言第69節 麴義樹威信第67節 袁術攻劉表第46節 陷地終有計(二)第34節 郭嘉說局勢(下)第52節 自當順人意(六)第79節 料敵暫爲停第29節 先登知是誰?(上)第15節 虎士癡未成(上)第15節 虎士癡未成(上)第49節 屯田有章法第46節 淮陳已被奪第39節 武夫做干城第10節 西園八校出第16節 三英戰呂布(五)第47節 但埋頭種田(二)第8節 河北鏖戰烈(四)第9節 兩軍窺匈奴(三)第45節 孫袁皆受挫第5節 郡國囂張卒第98節 三英現崢嶸(下)第50節 公曹當覆滅(下)第76節 王允攬大權第42節 何得識天機(二)第32節 土石消木雷第13節 顏良何狂勇(上)第10節 躊躇黃河岸(中)第14節 片語聞敵情第54節 太傅顯老謀第52節 臧氏兩父子第82節 銳士悄悄至第85節 難解心內意(上)第24節 黃巾密密鋪(下)第24節 麴義意果敢第58節 貳臣動干戈(下)第70節 陳宮獻小計第19節 烽火遍地起(一)第4節 天下可布武第62節 征程鞍未解(中)第7節 本初滿城招(上)第58節 輕騎刺心腹第13節 浴血豪強間(中)第2節 二將城頭議第55節 惴惴母與子第59節 梟雄大事成(一)第7節 大事多磨礪第95節 兩軍鬥智勇(上)第40節 驟雨現奇襲!第32節 土石消木雷第20節 復仇起草莽(二)第23節 回春有良方第12節 張楊諜影纏第57節 貳臣動干戈(上)第1節 縱敗無降意(上)第21節 烽火遍地起(三)第44節 何得識天機(四)第15節 文丑亦兇猛(上)第41節 冀土意未寧(上)第100章 張亦難躲過第32節 天師登神壇第14節 浴血豪強間(下)第35節 飛將非無敵(下)第55節 兩漢論根本第36節 郭汜當先騎第62節 無忌思好逑(上)第5節 公路何足道(上)第45節 漢宮現連環(三)第21節 敵訊水上敗(五)第7節 兩軍窺匈奴(一)第二 卷終·恰如猛虎臥荒丘第5節 天子何留去?第63節 無忌思好逑(中)第21節 壯士半生死(上)第35節 多情難相忘第37節 大刀速斬“羊”第3節 諸侯洶洶勢(一)第100章 張亦難躲過第56節 煌煌威共勢第49節 陷地終有計(五)第55節 兩漢論根本第1節 四處烽煙起第21節 烽火遍地起(三)第35節 多情難相忘第35節 多情難相忘第47節 歌“明月幾時”第66節 太行根基盛(三)第33節 飛將非無敵(上)第17節 運籌謀千里(一)第52節 但須招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