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敵訊水上敗(三)

狗魚程作爲專運私貨的水賊頭子,手下一幫兄弟,多半將夜航的本領練得極爲出色。沒法子,這年頭刑罰嚴峻。水賊們一旦被捕獲,少說也要打上一百棍,流放三千里。所以,在狗魚程與岸上的上、下家進行交易的時候,多半要選擇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以策安全。

如此十多年的走私跑下來,對狗魚程一夥人來講,夜航這種事情,不說是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至少也是駕輕就熟的程度。

而且,要論起對“昭餘祁”的水道瞭解程度,就連那些積年的漁民,也比不上狗魚程一夥。“昭餘祁”哪裡水深,哪裡水淺,哪裡可以通行,狗魚程對此可謂是門清。特別是如今雨季未至,“昭餘祁”中的水很淺,想要找出一條此時依然能夠通行的水道,還真離不開狗魚程一夥人的經驗。

有了狗魚程一夥四十多人,分散到各條船上進行航行指導,李拀這一路的夜間行船,可謂是波瀾不驚。當早晨的太陽從船隊後方冉冉升起的時候,李拀甚至還有心思回頭,觀賞東方日出的景緻。

而從一上船開始,就被李拀下令閤眼休息的郡兵們,終於也得到了自由活動的許可。每條船上的郡兵們,各自拿出杜縣令事先爲此戰準備好的肉乾與乾糧,就着船邊的清澈湖水,開始吃起一天中的早餐來。

如果從後世的防疫學角度來看,郡兵們直接飲用看似清潔的湖水,其實相當的危險。不過,那年頭的人,除了在張狂反覆強調下的太行軍,會每次都將水燒開了再喝。其他人都會常常爲了方便,直接飲用生水。這也是古時候瘟疫時常流行的一個重要原因。

杜楓讓縣中的婦女們,爲郡兵們準備的乾糧,叫做“鍋盔”,即使在幾千年以後,依然是廣受歡迎的一道美食。

據說。在幾百年前舉世聞名的“長平之戰”中,秦趙雙方各自動員了數十萬大軍進行長期對峙。在如此殘酷的長期征戰中,糧草的供應易被間斷。由於戰爭中後勤條件的限制,成千上萬的士卒吃不到熟食,只得以生米生面爲食,導致身體力不能足。

無奈之中,一軍士無意將面壓入頭盔,置於火上,烤之少許。烙成了一餅子,居然香酥可口!此餅者,邊薄,心厚、表面者鼓、能應當務之飢,亦能久存不壞,衆人青睞受讚賞不已。因用頭盔烤製出,形狀像頭盔,故均曰:“鍋盔”。

長平之戰的戰場。就在太原郡附近的上黨郡。所以,鍋盔的做法。在幷州流傳甚廣。杜楓讓人趕製的這批鍋盔,由於製作精心,在面裡不但摻入了足夠的鹽分,以補充士卒戰鬥出汗的需要,還特地配上了乾肉和醃菜作爲下飯,品質不可謂不高。

即使以李拀世家子弟的挑剔。這頓行軍飯,雖然算不上美味,也可以算是別有風味。一邊吃着,李拀心裡也不由得誇讚了杜楓這個縣令幾聲“能幹”。

吃過特別準備的早飯,船伕和郡兵們的士氣。都不由得一振。在接下來的一個時辰裡,船隊的前進速度,比夜間高出了一倍,以至於很快就到達了李拀事先選好的登陸地點。

李拀選擇的登陸地點,在一處叫做“水北里”的聚落附近。水北里坐落在“昭餘祁”水邊的一處小丘上,比周圍高出七、八丈,又正好扼住從茲氏縣到平陶縣的大道。從兵家的角度來說,此地居高臨下,靠近水源,是一處易守難攻的好去處。

對李拀的計劃更加有力的是,水北里面積雖然不大,也足以容納千餘士卒短時間居住。特別是此地本身就修築有圍牆,在李拀統兵進行據守時,無疑又可以多出一道有利的防禦。

水北里這處據點,本屬於縣中的一位豪強所有,當太行軍入侵時,那豪強自知以他的力量,決計守不住此地,便帶着當地的居民撤入縣城。正是由於那豪強在軍議時大力推薦,李拀纔會將水北里納入考慮的備選地點。

水北里附近並無什麼碼頭。但是以那些小舟的吃水,直接在岸邊靠上即可。第一批士卒登岸時,沒有受到任何抵抗和阻礙。只有從水北里的院牆上探出的幾顆頭,說明太行軍並沒有將這處有力據點,完全的廢置不理。

當李拀有些腳軟的再次踏上固定的土地,第一批登陸的一個屯郡兵,已經整頓完畢。此時,從水北里的院牆內冒出一股濃煙,顯然是在向周圍的太行軍哨探,傳遞着某種信息。

但是,太行軍能夠做的,也就到此爲止了。當李拀下令整隊完畢的那個屯,向水北里發動攻擊時,駐守在此地的四、五名太行軍士卒,不等與官兵接戰,便騎上馬匹一路逃竄了。

李拀這次出兵,沒能運送馬匹,見敵人騎馬逃走,自然毫無辦法。不過,這對李拀來說也是意料之中。他讓族弟李屯長監督士卒,將攜帶的輜重從中型平底船上搬運下來,自己則先行進入水北里,對未來一段時間中將要據守的地點,進行實地評估。

水北里人口不多,裡面的房舍也不過二十多戶,共計百餘間。居民基本上已經遷走,將房舍都空出來了。只要擠一擠,裡中足夠千人士卒住宿的。

不過,在李拀的計劃中,此地最後可是要屯紮兩千人,纔有把握在太行軍的嚴厲反撲中守住。

所以,李拀看完了水北里內部,又在院牆外圍轉了一圈,就開始吩咐下船的士卒,在水北里院牆外一南一北的方向上,各自修築一處容納五百人的小型營寨。如此一來,三處據點互爲掎角之勢,又有居於高處的地利,防禦兩倍敵軍的進攻,應當是不在話下。

李拀的營寨規劃還沒有完成,族弟李屯長就過來回報說,輜重糧草已經全部卸下。按照事先的計劃,接下來,李屯長將帶領船隊,往返於水北里和臨時碼頭之間。在太行軍反應過來之前,李拀必須爭分奪秒,儘可能多的將兵員和物資運到水北里。

而且,在整個交戰過程中,船隊都要不時的來往於兩地之間,爲李拀的大軍運送糧草軍需。如果有機會的話,李拀讓族弟不妨利用水軍的機動力優勢,對太行軍的戰線進行騷擾。想來以太行軍根基之淺薄,也沒辦法在短期內組建出船隊,與官兵抗衡。

若是船隊能夠順利的完成這些任務,按照族兄李拀和縣令杜楓的評價,李屯長可就立下了此戰獲勝的頭功呢!

有了這份功勞在身,李屯長相信,自己過上幾年,就能夠擁有族兄李拀如今的地位。這對並非晉陽李氏嫡支出身的李屯長來說,已經是極爲令人嚮往的前景了。

爲了未來的光明前途,李屯長可是不惜血本的。這不,從縣寺中領到的,每名船伕一千二百錢加一石米糧的軍餉,李屯長可是破天荒的一人只扣下二百錢,而將剩下的錢糧,都親手真正發到了那些船伕的手裡了呢!

第二趟運輸,比第一趟走的還要順利。不但船隊行動的速度更快些,就連在昨夜掉隊的兩艘小船,也成功的跟了上來。不到四個時辰,李屯長就完成了第二趟來回的航行,爲水北里營地送來了新的人員和補給。

當第二批五百人郡兵到達水北里的時候,先來的那些郡兵,已經將一南一北兩個營寨外圈的溝壑,給挖好了大半。等第三批郡兵來到之時,想必水北里的防線便已經構築完畢,足以讓反應過來的太行軍吃上一個大苦頭了。

卸載完畢,返程的船隊因爲沒有載人載貨,前進的速度明顯顯得輕快了許多。

此時,太陽已經西斜,差不多快到晚膳的時分。李屯長鑽進一艘中型平底船的船艙裡,從一個隱藏的的暗格裡,掏出一瓶酒水和一些熟肉,招呼狗魚程坐下分享。兩人就這樣吃喝聊天,度過返航的等待時間。

反正太行軍都是陸軍,在水面上是沒有敵人的。又是大白天的,又是走過一遍的水道,兩名水軍首領,都不擔心會出什麼事。

可是,這條水道上真的如兩人預料的那樣,不會出事嗎?

答案是否定的。

當一名李屯長的親兵,慌張的闖入船艙,對着兩人稟報,有一支不明身份的船隊,突然出現在航道上時,李屯長與狗魚程的臉上,立刻被寫上了慌亂和不可思議。

“哪裡來的的敵人?”

鑽出船艙,看到前方突然出現的二十多條小型快船,李屯長不由自主的問出聲來。

這些突然從蘆葦叢裡衝出來的小船,上面載滿了手持刀弩的甲士。看到這幅景象,哪還會有人不知道,這些來犯者是敵非友?

“是走舸!額地天哪!”

走舸,是世人對一種小型軍用船隻的叫法。

狗魚程雖然是個水賊,畢竟在水上混了這麼長的時間。他也曾經去過南方地區,見識過大漢的正規水軍,在幷州的水面上,算是個見多識廣的人物。

眼前的小船,雖然樣式與民船差別不大,卻配上了基本的防箭擋板和篾席,屬於典型的軍用船隻。而且,那相對狹長的船身,明顯是爲了追求更高的航行速度。這樣的船,在南方那些大漢水師的口中,就叫做走舸!(未完待續。。)

第6節 公路何足道(下)第23節 黃巾密密鋪(上)第46節 漢宮現連環(四)第68節 趙雲逞單騎第42節 白波起亂戰(六)第33節 敵前徐緩動第10節 躊躇黃河岸(中)第1節 黃巾據太行(上)第43節 談判無二意第44節 大刀斬虜敵(上)第28節 搶城若兒戲第12節 三英戰呂布(一)第82節 銳士悄悄至第33節 客來意帶殤第63節 梟雄大事成(五)第51節 迴天因無意(二)第30節 先登知是誰?(下)第26節 白馬悠悠突(下)第22節 復仇起草莽(四)第40節 三軍取全勝第25節 決勝制萬騎(一)第57節 貳臣動干戈(上)第46節 漢宮現連環(四)第41節 何得識天機(一)第43節 虛實需暗探第58節 趙氏有佳麗第18節 君臣青且嫩(下)第68節 公孫戰袁紹第62節 梟雄大事成(四)第4節 天子坐明堂(上)第58節 聲東而擊西第24節 豪強陷陣急(下)第6節 天子坐明堂(下)第6節 豪傑忿怒顧第60節 奉先喜得國(下)第15節 樂進破陣弩(上)第73節 呂布非叛將第88節 城中路何在?(下)第51節 若欲斬橋瑁第65節 軍威強爲主第58節 貳臣動干戈(下)第37節 有公國名趙第95節 兩軍鬥智勇(上)第2節 名族遭毒手第4節 諸侯洶洶勢(二)第3節 點化當爲祿第47節 蠻夷顯心機第16節 一城獨臨危第2節 二將城頭議第63節 袁紹定決心第29節 強敵徐徐隨(上)第39節 武夫做干城第4節 天下可布武第44節 鉅鹿危機至第5節 諸侯洶洶勢(三)第31節 水火騰刀浪第65節 軍威強爲主第25節 小縣藏能吏第26節 伏兵城中來(五)第25節 冀州暫平靜(上)第31節 科舉立新制(上)第57節 挑戰亦快意第51節 匈奴傷心身第53節 科舉可立國第21節 二帥意自平(上)第34節 郭嘉說局勢(下)第57節 貳臣動干戈(上)第4節 天子坐明堂(上)第34節 郭太託大事(下)第37節 何爲萬人敵?第13節 浴血豪強間(中)第41節 白波起亂戰(五)第44節 何得識天機(四)第26節 決勝制萬騎(二)第16節 元城故吏說第1節 梟雄報新仇第50節 功臣孰爲首?第55節 兩漢論根本第62節 冀州強龍伺第45節 孫袁皆受挫第7節 大事多磨礪第19節 三軍心未定(上)第21節 復仇起草莽(三)第27節 華雄戰不休(上)第25節 冀州暫平靜(上)第1節 黃巾據太行(上)第79節 料敵暫爲停第24節 伏兵城中來(三)第40節 白波起亂戰(四)第27節 談笑定軍機第37節 俠士亦官迷(中)第47節 陷地終有計(三)第48節 論“大賢良師”第8節 兩軍窺匈奴(二)第22節 壯士半生死(下)第25節 州固易得矣第46節 漢宮現連環(四)第12節 張合亦煩惱第70節 陳宮獻小計第57節 孫堅戰且逃
第6節 公路何足道(下)第23節 黃巾密密鋪(上)第46節 漢宮現連環(四)第68節 趙雲逞單騎第42節 白波起亂戰(六)第33節 敵前徐緩動第10節 躊躇黃河岸(中)第1節 黃巾據太行(上)第43節 談判無二意第44節 大刀斬虜敵(上)第28節 搶城若兒戲第12節 三英戰呂布(一)第82節 銳士悄悄至第33節 客來意帶殤第63節 梟雄大事成(五)第51節 迴天因無意(二)第30節 先登知是誰?(下)第26節 白馬悠悠突(下)第22節 復仇起草莽(四)第40節 三軍取全勝第25節 決勝制萬騎(一)第57節 貳臣動干戈(上)第46節 漢宮現連環(四)第41節 何得識天機(一)第43節 虛實需暗探第58節 趙氏有佳麗第18節 君臣青且嫩(下)第68節 公孫戰袁紹第62節 梟雄大事成(四)第4節 天子坐明堂(上)第58節 聲東而擊西第24節 豪強陷陣急(下)第6節 天子坐明堂(下)第6節 豪傑忿怒顧第60節 奉先喜得國(下)第15節 樂進破陣弩(上)第73節 呂布非叛將第88節 城中路何在?(下)第51節 若欲斬橋瑁第65節 軍威強爲主第58節 貳臣動干戈(下)第37節 有公國名趙第95節 兩軍鬥智勇(上)第2節 名族遭毒手第4節 諸侯洶洶勢(二)第3節 點化當爲祿第47節 蠻夷顯心機第16節 一城獨臨危第2節 二將城頭議第63節 袁紹定決心第29節 強敵徐徐隨(上)第39節 武夫做干城第4節 天下可布武第44節 鉅鹿危機至第5節 諸侯洶洶勢(三)第31節 水火騰刀浪第65節 軍威強爲主第25節 小縣藏能吏第26節 伏兵城中來(五)第25節 冀州暫平靜(上)第31節 科舉立新制(上)第57節 挑戰亦快意第51節 匈奴傷心身第53節 科舉可立國第21節 二帥意自平(上)第34節 郭嘉說局勢(下)第57節 貳臣動干戈(上)第4節 天子坐明堂(上)第34節 郭太託大事(下)第37節 何爲萬人敵?第13節 浴血豪強間(中)第41節 白波起亂戰(五)第44節 何得識天機(四)第26節 決勝制萬騎(二)第16節 元城故吏說第1節 梟雄報新仇第50節 功臣孰爲首?第55節 兩漢論根本第62節 冀州強龍伺第45節 孫袁皆受挫第7節 大事多磨礪第19節 三軍心未定(上)第21節 復仇起草莽(三)第27節 華雄戰不休(上)第25節 冀州暫平靜(上)第1節 黃巾據太行(上)第79節 料敵暫爲停第24節 伏兵城中來(三)第40節 白波起亂戰(四)第27節 談笑定軍機第37節 俠士亦官迷(中)第47節 陷地終有計(三)第48節 論“大賢良師”第8節 兩軍窺匈奴(二)第22節 壯士半生死(下)第25節 州固易得矣第46節 漢宮現連環(四)第12節 張合亦煩惱第70節 陳宮獻小計第57節 孫堅戰且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