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五章 宣傳攻勢

“南陽父老鄉親們!現在開始廣播!”

“南陽父老鄉親們!現在開始廣播!”

“南陽曆來是漢室領地,現在卻有亂臣賊子袁術謀逆稱帝。此等叛亂行爲,實在是天理難容,國法難赦!逆袁術,世受皇恩,如今國家多事之秋,不但不思報國,竟然還敢行此無君無父之事,真可謂忘恩負義,寡廉鮮恥,十惡不赦!南陽本是漢皇室中興之地,光武帝揚名之所,南陽父老當以………”

一陣響亮的呼聲在宛城城門外響起。

卻是王奇軍的一個特戰小隊,拿了個巨大的漏斗狀擴音器,對着宛城在進行廣播,勸說宛城內的平民百姓出來反對袁術,支持王師。

“唉!真是可惡!”

張勳無奈的搖了搖頭,看看了城門內側,下面正有一隊士兵在驅逐前來聆聽的百姓呢。

今天剛好是輪到自己當值守城,知道昨天王奇軍已經兵臨城下,本來都已經做好準備了,如果王奇軍前來挑戰,就按照主公的吩咐,緊守城門,避不出戰;如果王奇軍攻城,則帶兵進行防守。想不到王奇沒有任何正常的進攻,反倒是拿了這個不知道什麼東西做的東西來給城內喊話。聲音竟然能讓城門附近很大一片地方的人都聽得見。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百姓出來聆聽了,臉上還是一腔的激憤。爲了防止受城外那些王奇軍的鼓動而真的生叛亂,張勳只得下令士兵將這些向城門涌來的百姓驅散。

但這隻能阻止一時,想要解決根本的問題,還得將城門外那幾個討厭的王奇軍士兵趕走。不過袁術有出城禁令,即使張勳想要出城行動,也要得到袁術的許可。無奈之下,只得一面派人將下面的百姓趕走,一面差人去向袁術請示。

當士卒們將下面的百姓驅散開的時候,去向袁術請示的探子也回來了。正在皇宮中醉生夢死的袁術並不瞭解城門出的情況,他也沒出宮來察看的打算。大致的聽了一下探子的彙報,不瞭解事情嚴重度的他就下令張勳不得出城。

張勳對這個結果並不意外,其實他內心也並不是很想出城作戰,深怕中了王奇的計策,向袁術彙報,也僅僅是儘儘義務而已。王奇軍能不進攻他就已經很高興了,那裡還會真的願意主動出擊呢。

等到接替他的橋蕤來了,就將軍務移交給他,自己帶着親兵就回府了。

剛到府中,就聽門房說有一個青衣秀士來訪,已經將他帶到客廳中等候。

張勳還算比較好客,對文士也比較尊重,所以換了一身便裝後,就獨自前去客廳會見客人。

“張將軍!別來無恙呀!”劉曄笑着對驚訝的張勳作揖道。

“劉,劉……先生禁聲!”張勳慌亂的道。

想不到竟然在自己府中看到了名士劉曄!張勳大爲慌亂。自己對劉曄仰慕已久,只是對方當時年紀雖小,才名卻已經極響。多次見面,卻還沒有結識的機會。早就聽說對方現在已經入朝爲官,這次隨王奇徵南陽的衆臣當中就有他,現在怎麼突然出現自己的府中了。

看望自己?張勳自覺還沒這麼大的面子。如果是來使,那也不應該出現在這裡。難道是……張勳心頭一動,慌忙的讓劉曄小聲,深怕被人聽見了。

“哈哈!張將軍爲何如此慌張呀?這可是你自己的府中!”劉曄對張勳的行動卻不領情,反而出言笑道。

張勳一陣苦笑,心道,你這個敵軍的謀臣突然出現在我的府中,我能不慌張嗎!不過你說的也對,府中都是自己人,我到也不必擔心今天的事情會外瀉。心中一定,久在官場混跡的張勳立刻恢復了鎮定,擺出袁術軍大將軍的威勢。

一拍腰間寶劍,對着劉曄傲然道:

“子揚先生爲何來我府中呀,難道不怕我將先生押送到主公哪兒去嗎?”

“張將軍,劉某此來特爲救將軍性命而來,如果將軍欲將我押送去見袁術小兒,那算是我有眼無珠!不管你也不必送我去見袁術了,乾脆直接一劍殺了我得了!”劉曄比張勳更傲。

雙手往後一甩,胸膛一挺,擺出一副慷慨就義的樣子。

“先生說笑了!”張勳慌忙將手從劍柄上挪開,對着劉曄作揖賠罪道:“還望子揚先生教我!”

張勳是一個比較識時務的人,他自從被袁術從王奇哪兒贖回來以後,就察覺到袁術已經不像以前那樣重視自己了,所以在袁術詢問稱帝的意見時,雖然他內心是對這件事持反對態度的,但根本沒直接表示反對。而這樣配合袁術的後果,就是他得以因爲擁戴有功,被袁術封爲了大將軍。

在郭嘉營中見識過王奇軍厲害的張勳,當然清楚這次和王奇對戰的後果,一聽說王奇兵臨城下,他就已經嚇的不知道怎麼辦好了。現在聽王奇軍的劉曄說可以救自己性命,自認朝不保夕的張勳怎麼願意錯過這樣的機會。即使內心已經隱隱料到劉曄是來說降的,但心急逃命的他也不會去考慮逃命的方式。

“張將軍,若想逃得一命,關鍵還在你自己呀!在下官職低微,只能給將軍作一下引薦而已!”劉曄笑道。

同時卻把眼睛向桌案上的筆墨那邊示意了一下。

張勳善於揣摩上意,立刻會意。對劉曄作揖道:

“在下馬上將所知道的軍情寫一封出來,還請子揚先生代爲轉交,事成之後必有重謝!”

匆忙就來到桌案邊執筆書寫起來。

稍頃一封書信已成,但張勳並沒有停下來,而是悄悄的從書架上雜亂的書籍中再抽出一封信,同時遞給劉曄道:

“子揚先生,這是張勳的效忠的全部情報,請先生將其轉交給王大將軍!張勳雖然shi身從賊,但是心中還是擁戴大漢的,只要大將軍攻城,張勳願意在城中進行配合!請先生多給張勳美言幾句!”

“哈哈!好!想不到張將軍早有此心呀!好,請將軍等劉某的好消息!”劉曄笑道。

這封效忠信是早就寫好的,說明張勳的確是很想投效王奇,看來袁術軍不是上下一心的事情已經很明顯了,自己接下來的行動應該會很順利吧!

張勳看到劉曄將兩封信收了起來,本來還有點彷徨的心也終於定了下來。

主公稱帝,自己升官,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是以袁術的實力,再看周邊的諸侯,那根本就是自尋死路的行動嗎。如果沒有呂布的存在,剛開始時袁術軍就不可能堅持的住,等到王奇軍再加入戰鬥,就算袁術徵的兵再多,也不可能是三方的對手。這種情形只要稍微有點理智的人,都能看得出來。張勳雖然沒多少才能,但看出這一點還是沒問題的。既然肯定會失敗,那當然得早做準備了。

在正式被袁術拜爲大將軍以後,張勳就開始着手寫降書了。第一個選擇,也是最佳的選擇,當然就是代表漢室朝廷的王奇。上次張勳被俘,對王奇軍的印象就很不錯的,當初郭嘉也有招降自己的意思,後來因爲袁術的贖款來得及時,纔沒有考慮。現在適時的投降,反而能保證自己在王奇軍中贏得一個較高的位置,當然願意投降了。

當然,爲了以防萬一,怕到時候有別人早於王奇來攻打,張勳還寫了另外一封降書,對象是南面的劉表。至於孫堅,張勳可是牢記着他當初偷襲自己的仇呢,死也不會投降這個曾經的手下將領的。

劉曄對於張勳的心思到沒有多加考慮,判斷出張勳的行爲是真心的,就帶着這兩封書信離開了。把這兩封信送走,他還得繼續找守備宛城的另外一員大將橋蕤。

宛城外的王奇接到劉曄送來的書信很高興。

他本來就沒準備強攻宛城,而是結合一些南陽當地反對袁術稱帝的義軍,將四座城門團團圍住。每天不停的拿那個巨大的漏斗狀擴音器,對着宛城進行廣播。

宛城的城牆比不上洛陽,但也比普通的城牆要高大很多,王奇軍想要強攻的話,短時間內肯定是不可能打下來的,而且王奇的兵力也不足以支持對宛城的持續作戰,那些各地聚集過來的義軍,其實就是拿了鋤頭釘耙的農夫,漲漲聲勢還行,打仗可指望不上。

剛好這時候有幾個剛剛投效的南陽名士報告,說宛城城內的大多數人其實也是反對袁術稱帝的,如果能拉攏這些人,由他們裡應外合,宛城就不難被攻破。

能不強攻當然好了,王奇毫不猶豫的決定用宣傳攻勢來代替強攻。而宣傳方式自然是由王奇這個受過後世輿論教育的人來制定。

先是叫工匠製作了一個特大號的擴音喇叭,用來喊話;再是親自執筆,寫了一段很有鼓動性的話;找來幾個嗓門特別大又識字的士兵,讓他照着稿子喊話。後來又做出決定,讓軍中那些投降的軍官士兵,還有普通的平民百姓,一起輪流上前去講話,甚至還讓軍中說話鼓動性強的謀臣也上陣去講幾句。

其次則是準備射程遠的弩箭,將一些由部分守城士兵親人寫的勸降書信射進城去。

當然,也少不了叫那些潛伏在宛城的情報人員,偷偷的散一些勸降的傳單。考慮到現在識字的人不是太多,還讓他們在時機允許的情況下,親自現身說法,給百姓們講道理,說服他們投誠。

接到張勳的情報後,王奇一面叫人繼續宣傳遊說,一面卻叫人偷偷的準備,伺機進攻。

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就在王奇忙着和張勳聯絡時,城中士兵的戰鬥意志已經明顯下降,普通老百姓也紛紛關門閉戶,不支持袁術軍。

劉曄勸說橋蕤的行動稍微有點麻煩,到不是橋蕤不願意投降,而是找不到機會前去遊說。並不是每個人都像張勳那樣仰慕名士清流的。

連續幾天沒找到機會,眼看王奇都已經和張勳約好進攻的時間了,劉曄正準備放棄這次行動,突然就聽說橋蕤在找相士算命。

劉曄不敢錯過機會,馬上扮作一個相士上門求見。

橋蕤在上次被王奇俘虜時,本來幾乎是死定了,那想到不但沒有被殺,反而被王奇好心的派軍醫進行救治,如果不是袁術及時的派人將他們贖回,橋蕤都已經準備主動請降了。這次被王奇爲在城中,兵無戰心,將無戰膽,心中也對自己今後的結局產生了恐懼,這才決定找個相士算算命。

劉曄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沒經過多少努力,本來就感激王奇當日救護之恩的橋蕤,很輕易的就答應了投降王奇,並且將配合張勳,在王奇進攻的時候呼應他的行動。

這樣,袁術宛城軍的大部分兵馬,和城內的大多數百姓,都已經投向王奇了,只要王奇一聲令下,即使自己的部隊不動手,城內的人也能將袁術拿下。

萬事俱備,直接進攻就可以了,但王奇卻不願意錯過這麼一次在普通士兵中樹立自己高大形象的機會。

就在抵達宛城的第五天,王奇聚集全部人馬,準備正面攻城。

得到消息的袁術,根據張勳橋蕤兩人的請命,帶着他的那些大臣和親信,匆匆來到城牆鼓舞士氣,指揮作戰。

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王奇乾脆放心的將其餘三門的守軍也撤了回來,四萬大軍,在宛城城門前擺出一個方陣。而他的兩翼不遠處,則是那些來自各地的鄉勇義軍。

“兒郎們!今日奉旨討賊,皆須奮勇殺敵!若有戰功,必得重賞!”王奇先對自己的部隊鼓舞了一番。

“諾!”幾萬將士齊聲領命。

其實王奇的聲音傳不了這麼遠,不過很多人受周邊的影響,還是一起呼了出來。

看到全軍士氣猛漲,王奇滿意的點了點頭,在縱馬來到陣前,對着城牆上的袁術喝道:

“袁公路!漢室待你不薄,爲何謀你稱帝!”

“哼!王奇小兒!上天以傳國玉璽授孤,就是天命孤稱帝!與漢室何干?孤看你還頗有才能,何不投降於孤?以你之才,孤願拜你爲相!”袁術狂妄的叫囂道。

其實他內心還是很害怕的。袁術是無能,但並不是傻子。連續的幾次戰鬥失利,再得知呂布的背叛,哪裡還會真的認爲自己的稱帝行爲會成功。如果不是王奇軍快的來到了城下,他都已經準備把皇位傳給兒子了。現在之所以這麼說,完全只是想逞一時的口舌之利罷了。

“哈哈哈!袁公路呀袁公路,傳國玉璽乃漢室至寶,唯有德者才能居之!你無才無德,上天怎可能垂意於你!現在天兵已到,若是早早投降,或可繞你一命!再有半句逆言,現在就取你性命!”王奇怒笑道。

“哈哈哈!王季雲,你何時變成一個大話之徒了!孤就是再口出逆言,你難道還能馬上衝上牆來不成!哈哈,漢室無能,竟然用你這等人爲將,看來是天要成就孤王呀!”袁術大笑。

“大膽袁公路,不知好歹,竟然還敢口出逆言,來人呀,把他我砍了!”王奇喝道。

就在王奇軍的士兵的和城牆上的袁術對王奇的話莫名其妙的時候。

袁術身邊突然傳來兩個答應聲音“諾!”

“咔嚓!”兩聲齊響,袁術的脖子和腰上各捱了一刀,一句話都沒說出口,就倒斃在地上死了。

“袁術謀逆稱帝,大將軍奉辭伐罪,諸軍還不投降,更待何時!”兩個聲音同時叫道。

袁術旁邊的幾個大臣可是嚇壞了,剛纔殺死袁術和呼叫士兵投降的,正是袁術的兩個大將,官拜“大將軍”的張勳和官拜“車騎將軍”的橋蕤。

“張勳,橋蕤叛逆,諸軍快殺了他們!”袁術的寵臣韓胤突然尖聲呼叫起來。

他是袁術的嫡系親信,袁術死了自然知道下面該輪到自己了,趁着身邊袁術的護衛佔了多數,慌忙叫他們動手殺了這二人,準備挽回現在的狀況。

“進軍!”城牆下面的王奇大聲呼道。

這個時候的全軍緊逼而不攻城,將給那些士兵強大的壓力,卻又不會引起他們的強勢反彈。

聽到韓胤的呼叫,那些本來已經慌亂不堪的士兵更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袁術的親信向來習慣韓胤的指揮,正準備動手對付張橋二人。那張勳經驗豐富,卻是已經看出苗頭了,知道韓胤活着的話,那些護衛肯定會聽他的,馬上把劍一拋,抓住劍柄,“嗖”的一下就向韓胤扔了過去。

韓胤本來就是一個貪吃好逸的傢伙,身寬體胖,那裡還挪得開。“啊”的一生慘叫,即可斃命。

“只除惡,降者免死!”城門下放的王奇剛好及時的大聲呼道。

“嘩啦,嘩啦……”一陣兵器拋落的聲音響起,在張勳軍和橋蕤軍的帶頭,絕大部分袁術軍都將自己手中的兵器拋在了地上,少數幾個還向頑抗的,也很快就被張勳和橋蕤的人馬制伏。

宛城被輕鬆搞定,王奇和張勳他們準備的很多應急措施都沒用上。

城門從內緩緩打開,迎着還不到中天的太陽,王奇在四萬大軍的護衛下,騎着爪黃飛電漫步走進了宛城。

第34章 願求君女(上)第99章 長安城破第24章 豫州肅清(上)第6章 造紙封侯第13章 絕世猛將第7章 長社相持第31章 藥師琉璃(上)第一百卅二章 爭風吃醋第190章 新式武器第33章 白馬有賢(上)第46章 兩小無猜第一百六一章 還是糧草第8章 三戲周瑜小小公告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第一百五二章 流血之夜第一百七二章 金蟬脫殼第59章 著書成婚(下)第57章 還有陰招第30章 長談長嘆(上)第1章 潁川訪賢第25章 重回洛陽(下)第74章 關前激戰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22章 謀圖汝南(上)第18章 神醫華佗(上)第一百四八章 神秘嫁妝第一百廿四章 諸侯使者第一百七六章 揮師北歸第48章 又回潁川第一百七九章 暫不稱王第17章 嬌小美人(下)第87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廿三章 先當權臣第95章 馬超張繡第202章 司馬初現第46章 兩小無猜第一百七九章 暫不稱王第一百八六章 守城獻城第一百卅一章 京城小逸第213章 臥龍鳳雛第32章 金村之行(下)第76章 小施連環第112章 孫堅被俘第一百卅三章 殺雞儆猴第81章 王袁翻臉第214章 高手過招初唐地第31章 藥師琉璃(下)第208章 上門姻緣第108章 天子詔書第一百七五章 假道滅佛第3章 議郎蔡邕第一百六七章 原因目的第一百五六章 喪盡天良第217章 談笑江上第219章 張飛翁婿第一百七四章 海軍水軍關於騎兵數量問題第一百七一章 假死出逃第二百二一章 壯哉子義第59章 著書成婚(下)就劉備問題答讀者第150章 官拜丞相第94章 諸侯之勢第88章 喜得典韋第9章 蔡邕去吳第一百六七章 原因目的第55章 幷州買馬第55章 幷州買馬第26章 初見三英(上)第二百二二章 天子駕崩第217章 談笑江上第211章 張飛西征第117章 洛陽之危發幾句牢騷今日已更新第29章 反目反目(下)第9章 蔡邕去吳第8章 火燒長社(上)第77章 黃忠呂布第190章 新式武器第85章 賈詡之策第一百八一章 新得諸將第65章 諸侯討董第一百廿七章 許攸用計第21章 鄭渾之約(下)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108章 天子詔書第一百七四章 海軍水軍第二百二二章 天子駕崩第41章 有得有失第44章 只得一人第一百卅一章 京城小逸第99章 長安城破第60章 第五本書第69章 情義袁紹第45章 又見蔡琰第18章 神醫華佗(上)
第34章 願求君女(上)第99章 長安城破第24章 豫州肅清(上)第6章 造紙封侯第13章 絕世猛將第7章 長社相持第31章 藥師琉璃(上)第一百卅二章 爭風吃醋第190章 新式武器第33章 白馬有賢(上)第46章 兩小無猜第一百六一章 還是糧草第8章 三戲周瑜小小公告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一百四四章 民心所向第一百五二章 流血之夜第一百七二章 金蟬脫殼第59章 著書成婚(下)第57章 還有陰招第30章 長談長嘆(上)第1章 潁川訪賢第25章 重回洛陽(下)第74章 關前激戰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22章 謀圖汝南(上)第18章 神醫華佗(上)第一百四八章 神秘嫁妝第一百廿四章 諸侯使者第一百七六章 揮師北歸第48章 又回潁川第一百七九章 暫不稱王第17章 嬌小美人(下)第87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廿三章 先當權臣第95章 馬超張繡第202章 司馬初現第46章 兩小無猜第一百七九章 暫不稱王第一百八六章 守城獻城第一百卅一章 京城小逸第213章 臥龍鳳雛第32章 金村之行(下)第76章 小施連環第112章 孫堅被俘第一百卅三章 殺雞儆猴第81章 王袁翻臉第214章 高手過招初唐地第31章 藥師琉璃(下)第208章 上門姻緣第108章 天子詔書第一百七五章 假道滅佛第3章 議郎蔡邕第一百六七章 原因目的第一百五六章 喪盡天良第217章 談笑江上第219章 張飛翁婿第一百七四章 海軍水軍關於騎兵數量問題第一百七一章 假死出逃第二百二一章 壯哉子義第59章 著書成婚(下)就劉備問題答讀者第150章 官拜丞相第94章 諸侯之勢第88章 喜得典韋第9章 蔡邕去吳第一百六七章 原因目的第55章 幷州買馬第55章 幷州買馬第26章 初見三英(上)第二百二二章 天子駕崩第217章 談笑江上第211章 張飛西征第117章 洛陽之危發幾句牢騷今日已更新第29章 反目反目(下)第9章 蔡邕去吳第8章 火燒長社(上)第77章 黃忠呂布第190章 新式武器第85章 賈詡之策第一百八一章 新得諸將第65章 諸侯討董第一百廿七章 許攸用計第21章 鄭渾之約(下)第一百卅五章 大夷三族第108章 天子詔書第一百七四章 海軍水軍第二百二二章 天子駕崩第41章 有得有失第44章 只得一人第一百卅一章 京城小逸第99章 長安城破第60章 第五本書第69章 情義袁紹第45章 又見蔡琰第18章 神醫華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