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移民政策

解決了靈州最大的問題,靈州的水利工程非常龐大,可是建設工程,跟開發整個土地,這是兩回事,就算是衆多水渠,沒有人開墾土地,這也是白費了。

韓琦也是心中高興,直接宣佈,今天晚上大宴,來一次狂歡,這倒是振奮了人心。

這些人馬不停蹄的前來,然後就是10天四處來看,10天的時間,最少是來回跋涉1800裡的距離,非常的辛苦,現在終於結束了。

幾天的接觸,讓這些官員們對韓琦也大膽了起來,一些無傷大雅的笑話,順帶恭維一下,賓主之間的關係親密了不少。

一個對韓琦非常佩服的,也是從事農田水利工程的官員,拍了韓琦的幾句之後,很自然的問道了移民的一些優惠,這正好捅到韓琦的癢處,這是他最得意的地方。

靈州,寄託着韓琦對於未來的野心,一個要越過三司使,樞密使,直接躍升到首撫這個位置上,做的再多,也不爲。

范仲淹的教訓,讓他明白,如果范仲淹不是以樞密副使代理朝政,而是真正的東府首腦的話,他結局,或許會不一樣。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一個樞密副使,哪怕有仁宗的支持,在開啓變法的時候,可以無所顧忌,可是上面畢竟有樞密使,三司使和首相,甚至一些老資格的參知政事,位份也在他之上。

給面子了的,那麼聽從吩咐,無往不利,不給面子,或者是暗地裡面設絆子,那就麻煩了。

范仲淹,也就是因爲這個,在掌控力不足的前提下,最終不得不插手的科舉,最終,好心辦壞事,犯了忌諱,最終黯然退場。

如果他是東府首相,對於朝堂上面,有絕對的控制權的話,還會這樣麼,根本不可能的出現這樣的問題,那些的權貴們,就算想反對,在尋找實施的人的時候,也需要考慮一下,因爲首相已經有資格,拿掉他們前程,甚至罷黜他們,或許有反對的聲音,卻不會這麼的明顯和激烈。

過去的事情,是已經過去了,可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有了這樣的教訓,在韓琦的眼裡,沒有足夠的權利,沒有跟權利相適應的地位,哪怕是名義上面的首相,也無法掌控全局,稍稍不慎,就會出現問題。

靈州是重要的根基,靈州的發展,關係了未來,韓琦能夠上升的高度,只要靈州存在,並且非常完美的發展下去,源源不斷的支撐着他,他地位就穩固了。

破天大功加上穩定的地方治理和變化,這些會成爲雄厚的基礎,而且他的一些新的舉措,也會有巨大的支撐。

正因爲如此,韓琦對於這一塊,是非常看重的,也提前的想了很多,考慮的非常完善。

水利工程,只是一個基礎,讓西北擁有遠景在5000萬畝以上農田的基礎,可是如果沒有足夠的人來耕種,這個農田水利建設,可能發揮出來的作用,就相當的有限。

西北不缺人力,之前的15萬西夏壯丁,加上後來,跟遼國交易,又獲得20萬壯丁,加在一起35萬,哪怕每人負責20畝,也差不多是700萬畝,在足夠的牛馬的支持下,以軍屯的方式,集中開發的話,說不定就可以開發1000萬畝以上。

可是這些人是西夏人,西夏人天生會騎馬,天生會放牧,可是讓他們來種糧食,對不起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如果有人帶帶,讓他們做純粹體力的工作還可以,真的讓他們自己種,別說是1石的收成,可能就會顆粒無收了。

西北是有一些漢民,可是數量太少,那些歸附的番人,他們也只是簡單的會一點,只有從中原地帶,移民會種田農人,最少也是百萬級別的,才能夠支撐起西北廣闊的土地,才能夠讓西北真正的穩定下來,成爲北宋的基石。

正因爲這樣,這個移民政策是重中之重,他關係到對於移民的吸引能力,甚至在中樞通過移民方案之上。

這個政策,要等到中樞確定了移民的數量,然後到了移民地區,纔會宣佈,用於吸引的移民,只有足夠多的移民的,才能夠讓未來靈州創造出足夠的價值。

韓琦早就打算好了,索性在這裡說出來,也算表現實力的一種方式。

吸引移民,無外乎威逼利誘兩種方式,威逼,也就是以朝廷的命令,強行的命令移民,這種方法,起效快,只要宣佈,自然就會大量移民涌來。

威逼的後遺症非常可怕,這只是類似與應急的方法,在關鍵時刻,必須要移民的時候纔會使用。

比如說,某些城市被攻佔,大規模的失去人口,在重新拿下的時候,必須在短時間,填充到了足夠的人口,以保證邊境足夠的穩定。

靈州的穩定性,比起之前,不知道高了多少,不存在什麼被入侵的危險,也就不存在什麼威逼。

威逼的後遺症巨大,在緊急關頭,纔可以使用,韓琦當然不會這麼短視,他要造就的是一個真正穩固,和平發展的西北,不是一個充滿了各種的矛盾,最開始,就有問題的西北。

連西北水利工程都可以開啓的他,不會的強迫升斗小民,他開出的條件很高,每一個到來西北民衆,都可以均授田10畝。

人均授田10畝,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一般的普通農民,恐怕連這個數字的四分之一都達不到,同時把年齡放的比較低,只要超過8歲,都可以享受到,這也是變相增加西北的人口的關鍵。

一人授田10畝,這些田畝不但可以保證他們一家的生計,還是家族繁盛的根基。

任何時候,糧食的重要性,就遠高於其他的東西,沒有足夠的糧食,帝國就無法穩定,再怎麼的強大的帝國,也會成爲無緣之木。

這些田地不屬於他們,這也是韓琦政策的一種,爲了避免有人過來拿了田之後,就賤賣謀利,哪怕土地再怎麼的便宜,幾百文,加在一起,每人十畝就是好幾貫,爲普通民衆謀福利的授田,說不定,就會變成貴族和權貴們謀取私利的場所。

這是韓琦所不允許,從平凡之中一路走來,有過很長時間執政的經歷,韓琦很明白這些貴族和權貴們,對於財富的貪婪,爲了自身的利益,連明顯是善政的,都會昧着良心的去抗拒,去陽奉陰違的,一旦無條件的授田,靈州,就會變成權貴們的盛宴。

5000多萬畝的水澆地,不但可以改變整個西北的局勢,也是一個可怕的財富,單純一畝地3石的收成,就代表這可以創造的2貫以上的財富的,哪怕是七七八八減少,只剩下幾百文,當這個數字多起來的時候,也會非常可怕。

1萬畝,每年就是三五千貫,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決絕財富,是人來的都可以領的話,魚龍混雜再加上權貴上下其手,大頭肯定都會落入到權貴的手中。

爲了確保這些土地,到普通百姓的手中,做出了一定的限制,確立了一定的規則。

按照韓琦的規則,連續耕種五年以上,田地就可以歸耕種所有,在五年之中,除了休耕之外,最少絕大多數土地,必須要種植糧食,並且上交收成,一旦荒廢掉,那麼就直接收回田畝。

也就是說,田要耕種,要出收成,這樣纔可以在五年之後,獲得田,這是一個巨大的限制。

這個規定,對於那些想要不勞而獲的權貴來說,非常的苛刻,這幾乎杜絕了他們能夠上下其手的大部分的方法。

對於普通的百姓而言,簡直是善政,卻從根本上制約了權貴得到田,只是耕種權,除非是遇到大規模的災害,連官府都無法避免的災害,可以減免,否則的話,貿然的荒廢土地,不但得不到這個田,而且還會被追究責任。

這就避免了權貴們的伸手,不是說權貴們就不行,他或許會通過家奴,或者依附的人,來獲得這個田,按照一個人十畝的話,哪一個權貴,沒有依附個千把人,這就是10萬畝。

可是這沒用,除非把幾千人就丟在西北來種地,還要一起種上五年的時間,太久了。

關於授田的這個登記,必須要登記爲種田的這個人,不存在什麼家奴或者佃戶,誰種的,就是誰的,一切以耕種爲主,每年需要上交糧食和登記最少三次,只有這些完善起來,才能夠獲得最終的土地。

從這個意義上面說,哪怕是派遣家奴前來,只要家奴在期限到的任何一天,登記了的土地所有權,那麼就算是主家,也無法剝奪他們的土地所有權,一旦這個事情鬧大,最終土地是歸屬的家奴的,那些想要違規獲得土地的權貴,反而要受到靈州的打擊了。

這對於權貴而言,是一個巨大的限制,不確定性太多了,還要五年的時間,其中出現一點的問題,一切都付之東流,再加上韓琦還確立了5年一審,10年一查規定,在10年複查之中,只要發現問題,依然可以回收。

看起來麻煩的策略,對於普通的農民來說,影響不大,他們只要老老實實的種田就可以了,在春夏秋三個季度,點卯,然後上交糧食就可以了,這是這個政策的核心。

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洲橋頭堡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二百章 全部放翻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二十六章 禁軍會操第五百零二 章 最完美的基地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地四百五十章 邁向海洋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藥之威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四百九十八章 統籌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五百六十七章 航船和琉球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三章 系統初現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得的機會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級戰爭卡牌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九十章 箭呢?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三百零四章 懸旨匾後第四十二章 知識的力量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計劃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三百零六章 戰爭將起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略歐洲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第一百零五章 提升的誤區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二百三十章 失望的火藥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崩地裂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三百八十三章 錢能通神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歸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七百八十六章 大討論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
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洲橋頭堡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二百章 全部放翻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二十六章 禁軍會操第五百零二 章 最完美的基地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島基地地四百五十章 邁向海洋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藥之威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四百九十八章 統籌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一百一十章 幕後黑手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五百六十七章 航船和琉球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三章 系統初現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得的機會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一百九十三章 二級戰爭卡牌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六百六十三章 全殲遼軍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九十章 箭呢?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三百零四章 懸旨匾後第四十二章 知識的力量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計劃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三百零六章 戰爭將起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略歐洲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第一百零五章 提升的誤區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二百三十章 失望的火藥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四十三章 危機迫近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包大攬和沒錢第四百二十七章 真正原因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崩地裂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三百八十三章 錢能通神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歸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七百八十六章 大討論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