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

在趙信向着汴梁而去的時候,在西北,遼興宗也準備離開了,用了巨大的代價,最終還沒有徹底完成交易,可是東西已經調動了,他的命令,已經下達了,以遼國的富庶,再加上遼主的權威,要達成這一個,根本就不成問題,他實際上在等那些更加美輪美奐的絲綢。

冬季已經到來了,在冬季裡面行軍,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對於一年時間,最少有半年的時間,在外面遊獵的就遼興宗來說,在哪裡度過冬季,根本就是無所謂的事情。

在這裡,有西夏的美女,財富,還有來自大宋的絲綢和各種寶物,也算是一個另類的選擇。

可是現在,他不得不回去,原因很簡單,在目前,遼國發生了一件大事,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遼國雖然是遊牧民族的根基,沒有如同北宋那樣,嚴密到了極點的組織結構,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異常,可是從元昊進入到草原,開始針對党項族,還有契丹族進行行動到現在最少也有100天以上的時間了,就連北宋都收到消息了,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伴隨着時間的推移,總是能夠得到一些情報。

實際上,發現這個事情的原因,還是在党項族,党項族因爲遼夏之戰,被看管起來,可是隻是禁止他們隨意的活動,他們負擔的一些賦稅,還是不少的。

按照規定,党項族,需要給北院送去5萬頭牛,還有3000匹駿馬和10萬頭羊。

遼國保持了原有的傳統,對於春節並不是特別的看中,可是受到了北宋的影響,到了年節的附近,還是各種稅負上交的時間。

党項族晚了,也算正常,幾天的時間,沒有人注意到,可是幾十天的時間,那就值得注意了。

爲此,北院派出了最少3波的調查人員,第一波,第二波,都被元昊清理掉了,北院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可是第三波,是從另外的方向,進入到了党項聚居區的,可是他看到的,是一片空蕩蕩的狼藉。

幾十萬党項部族就這麼的消失了,這也有些太可怕了吧,或許,在遼國,這些党項部族,是最底層的,甚至受到了看管的對象,可是這些人,都走了,這對於遼國來說,也是一個打擊啊。

党項部族也就是幾十萬的樣子,可是卻戰鬥力出色,跟西夏之間的聯繫也更大,是不是元昊搞的鬼。

實際上,很快就已經確定了,就是元昊搞的鬼,不但是這些党項部族,在整個遼國西部的這些部落,都遭到了元昊的攻擊,一下子,烽煙處處。

對於遼國來說,這種遊牧民族的部族的樣子,可以說,基礎就是這些大部落,他身邊的這些軍隊,其中有相當的部分,是從這些部落之中抽取到了。

因爲抽調了大量的人員,參加到了軍隊之中,這些部落有些防禦弱點的,可是這些弱點在遼國看來,並不重要。

在遼國看來,北宋不敢動手,西夏已經滅亡了,有些問題,只是有問題而已。

可是誰也不曾想到,元昊居然會這麼大膽,用了幾千騎兵,就衝入到了遼國之內,直接抓住了軟肋,他們沒有以卵擊石的去碰觸大部落,一些大規模的部落,也不是元昊的幾千騎兵能夠對抗的起。

他們首先找到了同族同源的党項族,在殺戮和威逼利誘之下,元昊在党項部族獲得了足夠的騎兵,用利益和殺戮,壓迫了党項族,然後把壯年都集中到一起,形成了滾雪球的力量,然後開始大殺特殺。

在短短的2個月的時間之中,他一共攻破了的127個大型部落,800多箇中小型部落,涉及到人員,高達的400萬。

要知道,整個遼國,也不過是一千多萬的人口,這等於說,3成的力量,在這一次殺戮之中被幹掉,更別說党項族的幾十萬人,幾乎超過了四成的人口損失,這對於遼國的影響巨大。

哪怕遼國高層,再不懂得人口基數對於一個國家的作用,這麼多的部落,損失的這些人口牲畜,這代表着三分之一的財務收入是不復存在的,針對於本就因爲北方越來越冷,災害越來越大的遼國而言,不亞於雪上加霜。

或許,遼國這一次滅夏之戰,在西夏收穫巨大,可是其中的大部分,主要的牲口和物資,都換成了北宋的財物,本以爲是錦上添花的,可是在這樣的人禍面前,真的是無法彌補了。

北院根本不敢善專這件事情,當然了,遼興宗雖然帶了10萬大軍,前往西夏,可是在遼國境內,還有大量的主力兵種,北院開始調兵遣將,開始圍堵元昊,防止元昊的力量繼續蔓延,一邊飛報遼主。

本身,在興慶府,正過着不錯生活的遼主,享受着西夏的美女,欣賞着來自北宋財物,甚至興慶府的高大城牆,也擋住了北方的冷空氣,有些樂不思蜀的感覺。

可是這個緊急軍情的報訊,這下子,連遼主都坐不住開始迴歸,連那些絲綢也顧不上了。

這個消息一直嚴密的封鎖,元昊跟遼國的心態是不一樣的,他就是享用他的恐怖,來彰顯力量,以吸引更多的草原部族,歸附到他的賬下,這種情況下,已經別無選擇的元昊,能夠想到的最好的辦法。

現在,元昊麾下的實力進一步的擴大,契丹族,這是不用想了,可是遼國也不單單是契丹族一個種族,除了党項之外的,還有衆多其他的種族,這些種族分出親疏遠近,一些比較遠的,再加上元昊的直接威脅,居然也加入到了元昊的麾下。

到現在,元昊麾下的騎兵,達到了4.5萬,跟之前,西夏的騎兵無法相比,可是也屬於是龐大的力量,整個草原上面,再怎麼大的部族,也擋不住他的鋒芒,特別是在遭遇到了北院的調查隊伍之後,他已經知道瞞不住了,開始攻擊遼國的城市。

騎兵的攻堅能力不強,可是草原上面的大部分城市,就是一個土堡子,甚至馬匪策馬都能夠衝上來,更別說元昊的騎兵,整個草原上面,立刻風煙滾滾的。

這下子,整個的草原上面,都變的熱鬧了起來,遼國的軍隊,元昊的騎兵,還有一些渾水摸魚,世仇的那種,幾乎每天都征戰不休。

遼興宗回去,還需要相當的時間,可是這個損失已經造成了,未來這個損失還會加劇,甚至遼興宗回去了之後,要滅掉元昊,也需要時間,元昊的手下,那是在瘋狂的殺戮之中,培養出來的人,這些人還是有一定的戰鬥力的。

不管未來怎麼樣,在目前的前提下,兩個國家都被削弱了,西夏被攻破,興慶府佔領,損失了海量的牲口,還有差不多七八成的人口,只剩下肅州這麼一個片源之地,可是在遼國,元昊獲得了80萬左右的党項族,還有一些其他的種族依附,實力進一步的提升,

同時,處於對遼國的痛恨,元昊對於所有不依附他的,選擇了用審判的方法,全部殺掉,僅僅是他麾下直接造成的殺戮,就高達一百多萬,因此附帶的產生的損失就更多了,這些人永遠都活不過來,是直接的淨損失。

可怕的殺戮,蔓延在草原之上,這種情況下,就顯現出來了遼國這樣的政體的不足了,

遊牧民族的政體,說好聽了是首領制度,說不好聽了,那就是一個部落大集合,遼主對於下面的控制,僅僅限於他的強大,這些民族只是奉遼國爲主,而不是如同北宋的那個政體,從上到下的中央集權的控制。

對於遼國來說,哪怕是威壓西夏和北宋,可是自己的後院起火,先是金國反叛,女真最終取代了遼國,而取代了遼國的金國,也沒有多長時間,就被蒙古取代,一代代的北方民族,取代南方的帝國,這就是宿命。

強盛的部落,總不能得壓的住局勢,就算是蒙古,橫掃四方之下,最終,他的結果也不好,猜百十年的時間,就最終被明朝驅逐。

中央王朝,之所以成爲中央王朝一些固有的東西是存在的,比如強大的中央,合理的謹慎制度,還有就是農耕爲主。

元朝,瘋狂的圈地,把富饒的中原,變成了一片牧場,看起來,似乎很強悍,可是實際上,牧場所能夠承受的容積率,遠不是農耕那麼的大的。

這也是草原上地廣人稀的根本原因,不斷開墾的農田,和中央集權的國家,可以的承擔人口爆炸的後果,元朝根本就不行,雖然元朝人口增長人口很慢,跟其他封建王朝比起來,差了很多。

可是承平的時代,人口還是會大量的繁衍,這是主流,當糧食沒辦法支撐整個王朝的食用的時候,最終的結果是自然而然的,當然了,元朝的殘暴,也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漢民飽受壓迫,也有反抗的想法。

糧食是一個巨大的問題,他直接決定了一個王朝的穩定人員,一個穩定,賦稅教輕的王朝,自然政局穩定,一個依靠着壓迫,反潮流的王朝,就很容易被推翻。

同樣的戰況,如果換成北宋,早在元昊寇邊的最開始的時候,就會注意到,一邊用邊關的軍隊,延緩元昊的腳步,然後得就是調兵圍剿。

或許,元昊能夠在薄弱的環節,出其不意的,對北宋造成損傷,可是藉助這北宋逐步的發展,把北宋境內的党項人都給囊括到其中,那是根本不不可能的。

在最初的時候,元昊纔多少人,1萬多的騎兵,還是那種半民辦兵的,可是到現在,差不多五六個月過去了,元昊又有什麼實力。

最少4.5萬的精銳騎兵,還有裹椰的差不多12萬的軍隊,居然一下子擁有了接近20萬的人員,還有大量的民衆,牲口和資源。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元昊的做法,直接打在了遼國的軟肋上面,遼國的強大,不是國土,而是軍隊,軍隊的基礎就是民衆。

遼國被嚴重的削弱,幾乎失去了4成左右的人口,可是西夏幾乎快要亡國,他受到的損失的更多。

西夏的人口,本身就遠不如的遼國,更加不如北宋,一個汴粱就100多萬人口的,那已經是遼國的三分之一了,京畿的人口,都遠遠超過遼國的總人口的。

西夏全勝的時候,總人口差不多300多萬人,直接被遼國幹掉了100萬,還有被北宋俘虜的接近40萬還有送來的20萬的精壯,可以毫不客氣的說,西夏已經去掉了大半壁的江山了。

元昊在遼國做的,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不說党項族人,被帶走了接近150萬,就說舉起屠刀之後,殺了差不多5個月的時間。

哪怕草原無限的廣大,地廣人稀,在5個月不收刀,瘋狂的殺戮之下,最終的數據非常驚人,250萬,也就是說,

元昊把遼國施加於他身上的,還給遼國了的,兩者損失的加起來400萬,對於只有910萬的遼國來說,那是傷筋動骨了。

遼國和西夏,還沒有意識到,人在這裡面的巨大作用,遼國來說精銳的軍隊,還有高層的力量,沒有損失,可是真正爲一個國家創造出財富的,恐怕就是這些最底層的人員,他們的損失,直接影響到了未來的收入,甚至對於接下來的幾十年時間之中,都有巨大的影響。

一場北國兩大國的對決,即將拉開了,這可能是之前遼夏之戰的延續,瘋狂元昊,根本就沒有考慮後果,如果他是精通游擊戰的天才,肯定會抓住遼國的軟肋,在吃到好處之後,立刻的退走、

只要到了肅州,遼興宗就算要報復,還需要在興慶府向西上千裡,這對於任何軍隊來說,都是一個可怕的負擔,就算是遼國,也需要漫長的時間準備纔可以。

可是元昊不知道,他還是停留在草原上,兩個雄主之間的一戰,無可避免。

這對於北宋來說,卻是最好的結果,不管這一戰誰勝誰負,對北宋來說,都是極大的削弱了他們雙方的力量,爲之後,北宋雄踞於東亞的北部,非常重要。

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八百五十四章 邁向遠洋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的力量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二十六章 禁軍會操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三百四十九章 爭議和同意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八百四十二章 擁堵和春運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態第八百五十章 暗中出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撈第五百七十八章 軍事思想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一百五十章 農戶養殖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三十八章 落月弓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五百二十章 製造戰艦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一百零二章 軍隊的野望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三百七十一章 馬的作用第十六章 北宋縣城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七百九十五章 水上樂園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二百七十七章 寵妃的冷宮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二百八十七章 硬幣圖案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溫度計第六百零二章 科研和滑膛槍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擊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六十二章 溼布功效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三百六十四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八百六十一章 極限種植第三百六十五章 拔不出來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
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八百五十四章 邁向遠洋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的力量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二十六章 禁軍會操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三百四十九章 爭議和同意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八百四十二章 擁堵和春運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一百四十一章 滿口留香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態第八百五十章 暗中出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撈第五百七十八章 軍事思想第五十四章 老式步弩第一百五十章 農戶養殖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三十八章 落月弓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五百二十章 製造戰艦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一百零二章 軍隊的野望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三百七十一章 馬的作用第十六章 北宋縣城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七百九十五章 水上樂園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二百七十七章 寵妃的冷宮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二百八十七章 硬幣圖案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然溫度計第六百零二章 科研和滑膛槍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擊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六十二章 溼布功效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三百六十四章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七百零二章 對戰遼國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八百六十一章 極限種植第三百六十五章 拔不出來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十七章 內外之分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