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

來到定海軍,已經超過了2個月的時間,從慶曆四年6月,逐步的進入到了8月,夏天已經過去,秋風一天比一天涼。

除了鍊鋼廠和鐵路,趙信更多的心思,是放在定海軍的調整之上,龐大的人力,再加上從大名府,還有整個北宋各地招募的工匠,定海軍已經成爲了大工地。

錢如同流水般的花去,就算是負責資金的小吏,也有些目瞪口呆。

不是每一個地方,都如同大名府一樣,不但政府撥款衆多,還有自身的營收,可以支撐的起每年幾百萬的花銷,定海軍原來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一個邊陲的小島,最多也不過是幾千人,可是現在,最少有35萬多人,在這裡揮灑着汗水。

從淮南東路接收的災民,基本上,已經到位了的,除了少部分老弱病殘,不適合乘坐船出海的,暫時在的海州附近和洪澤湖附近安頓,剩下的,都到了定海軍,一共是27萬左右,這大大的出乎了淮南東路的預料,他們本身還以爲,可能要一兩年的時間,畢竟這麼龐大的災民數量。

除此之外,還有接近8萬勞力,一部分是從大名府,還有汴梁的冶煉司精簡下來的人員,另外一部分,就是從各地招募的工匠。

任何時候,錢都能夠解決一切的問題,更別說定海軍這樣,只要解決了基礎的原材料問題,他們已經可以負責生產,而不用大量的從外面運來。

水泥廠已經擴張了數倍,海島上面的特殊環境,還有2個月的時間,趙信在定海軍上面樹立的一系列的棱堡,已經保證了他們的安全。

雖然在後世,海島的防禦更加不容易,需要面對着從各個地方可能到來的襲擊,可是在這個時代,整個東亞,所有的強國,都把目光放在陸地上面,海上的力量幾乎沒有。

否則的話,無論是滅了的北宋的金,還是滅了金的蒙古,都可以輕而易舉的從陸地上擊敗南宋,可是一條長江,一個的海上屏障,足足抵擋了他們上百年的時間。

元蒙,也是在滅掉了中亞諸國,獲得了遠超過這個時代防禦的回回炮,同時,在阿拉伯人手中,獲得了一大批海上的力量,這才突破了長江防禦,滅亡的南宋。

從這個意義上面說,只要小心點的,僅僅是自用的話,水泥是不會流失出去。

實際上,整個定海軍,在水泥的使用上面非常的奢侈。

水泥本身的難度不大,又不是高標號的水泥,只是一個的簡單的,負責粘合作用的水泥,在古羅馬時代就已經出現了,那些到現在,都非常震驚的古代建築的,在那個時代,並不困難。

把黏土和石灰,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一些貝殼,或者火山岩石,這些的已經是摸索出來的配方,北宋實際上,已經開始大量的生產了,並且到了隴西的韓琦,也在隴西建立了的最少4個大型的水泥工廠,負責生產水泥,建設棱堡。

可是他們的生產,更多是如同之前的鐵匠作坊一樣,自己生產,最多是集中的人多了一點,可是趙信這邊,卻是真正的工業化大生產,效率提升了100倍都不止,成本也降低到了相當的程度。

就拿現在,水泥廠的水泥來說,成本上,最多就是北宋生產的十分之一,這在大規模生產的產品之中,差別非常的巨大。

當然了,水泥這一種戰略性的物資,定海軍自己生產,自用是可以的,向外銷售就不行了,軍事上面有特殊的用途,在很多方面的使用,都要受到限制,這一點,趙信明白。

在定海軍的使用,就沒有顧忌了,從他到來之後,開始逐步的調整,原有建設的房屋,會逐步的改變,到最後,定海軍會普及成六七層的小樓。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的,之前趙信不再,負責人把住宅鋪開,哪怕只是3萬間房子,6000多套,可是佔地面積,超過了120萬平方米,也就是1.2平方公里。

看起來不大,整個定海軍,幾百平方公里的土地,這真的不大,可是這些是在一間房子住8個人以上,當這個擴張10倍,甚至是20倍的時候,定海軍適合的土地,就不行了的。

6層樓,這樣的總容積率會擴大三四倍以上,這樣下來,就算將來發展到三四百萬的數字,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住宅面積會控制在100平方公里以下,這是極限。

目前,定海軍,可以使用的,適合主宅的土地,也就是200平方公里左右,劃出一百萬,剩下的可以規劃爲輕工業,商業,還有管理區域,這是比較符合城市發展的。

道路已經在規劃,住宅也一個個的拔地而起,現澆建房,雖然慢了一點,可是最少有2000棟,已經完成了主體的工程,就等待着內部裝修了。

不過,現在的房子有些怪異,玻璃還沒有生產出來,暫時還是使用原來的窗戶,這在高層上面,有些不太合適,可是趙信現在真的沒有能力,再開發玻璃了。

實際上,玻璃的研究,在苗家莊就已經入手了,無外乎是把一些類似石英,或者是合成石英一類的原料,混合在一起,經過煅燒,把沙子變成玻璃。

可是,趙信有些低估了這個難度的,在有了高溫溫度計之後,實際上,溫度已經不成問題了,這一點從新成立的陶瓷作坊就可以看出來。

以一些熟練工爲基礎,最終構建的4個大型的陶瓷窯,他們分別生產低端和高端不等的陶瓷,在精確的溫度下,不但質量大規模的提升,良品率和窯變的機率也大大的減少了。

在窯變不可控的前提下,沒有任何一個窯主,願意發生窯變,每一個稀世珍寶,那都是在上千,甚至是上萬的窯變之後,才誕生的,這個稀世奇珍雖然寶貴,可是跟成千上萬的普通窯的耗費比起來,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穩定良品率,出色的質量,再加上用過工業化的眼光,從各個環節扣成本,扣人工,新式的陶瓷窯,各方面的消耗,最少減少七成,成本也大幅度的降低,依託着原有鋼鐵日用品的渠道,很快的,就通過經銷商,行銷於世,成爲了的定海軍,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

正是有這些日用品,這些源源不斷的現金來源,趙信纔有能力投入到規模龐大的建設之中,一次性投入500萬貫,推動着定海軍的各方面發展。

五縱六橫的主幹道路,已經完成了規劃,各條支線,甚至是主宅的規劃,融入到整個城市規劃之中。

甚至,趙信還考慮到未來人口密集的關係,主動的把交通指揮還有幹線支線融入其中。

沒有電,沒有紅綠燈,但是可以人力指揮,先成立警察部隊,負責管理城市的日常運營,當然了,名頭上,被定爲定海軍的城市管理司,定位爲6品,下設管理,交通,巡邏,偵查等諸多的部門,先行一步的交通,則已經開始培訓指揮動作了。

雖然沒有機動車,可是未來,鋼鐵的性能之下,自行車是要有的,還有一些人力三輪車等等,這些比起馬車,更進一步,也更少的使用馬匹的車輛,會成爲出行的重點。

這個時代的人,不會知道,趙信在其中耗費了多少的心血,就算是東京汴梁,這個世界上史無前例的百萬人的大城市,他們的佈局理念,還是在小城市的基礎上,增加的坊市,增加了一些功能性的區域,改變很小。

可是趙信,是從後世的城市管理入手,更多的是考慮到未來的擴充性。

比如說,幹線和支線的關係,直接被提到關鍵的地方,甚至一些後世都沒有大規模普及的理論,已經被應用了。

減少小區,取而代之的是單獨的樓房的,以一個方形的街區,後世絕大部分的城市都採取的四面道路的應用方法,這樣人流密集,很容易形成擁堵,並且自行車和機動車混雜,也不安全。

以街區爲單位,在死角的十字路口,爲對角線,兩邊是幹線公路,主要是行駛大型機動車輛,而對角線則爲支線,引流的行人和少量自行車,這樣雖然增加了道路的密度,卻很好的分流,甚至在一定程度下,對於行人和自行車來說,到某些地方,還是有些捷徑。

在支線的兩側,遍佈一些休閒,綠地,運動設施,也方便周圍的人們進行體育鍛煉之類。

這實際上,是後世都市症候出現之後,專家們提出的解決方案,一些呼籲拆掉小區的院牆,也是如此,只不過,城市化已經形成,數以千百計的城市,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模式,要改變非常的困難。

就比如說,南京大橋一樣,這個新中國橋樑建設上面的里程碑,卻實際上,遏制了長江水道的引用,有激進的專家提議,炸掉長江上數十座大橋,長江水道的利用效率,通航利益,最少可以提升5倍以上,可惜,代價太大了,沒有人敢這麼做。

也就是定海軍,這麼一個一片白紙,從無到有的城市,再加上趙信前瞻性的眼光,最終,才促成了這一切,反正整個城市的圖紙,都是由趙信繪製的,他們又不懂,照着做就可以了。

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七百零五章 北方大本營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動和慶功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蘭水泥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一百一十二章 謎團真相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議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七百八十七章 戰列之夢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章 船到南樂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二百一十章 肥皂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八百八十二章 結束和妥協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七百一十二章 某奸和依附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二百六十一章 扭轉印象第四百零六章 資金效率第三十七章 3級卡牌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四百六十八章 望遠鏡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謀算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擊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七百八十七章 戰列之夢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九十二章 中國式前綴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二百二十三章 擴張的契機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三百零六章 戰爭將起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二百六十五章 劃時代武器第八十七章 訓弓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三十七章 3級卡牌第七十五章 衝破阻截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現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度和三態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機暗藏
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七百零五章 北方大本營第七百九十九章 感動和慶功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蘭水泥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一百一十二章 謎團真相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議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十一章 始於足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七百八十七章 戰列之夢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章 船到南樂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二百一十章 肥皂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八百八十二章 結束和妥協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七百一十二章 某奸和依附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二百六十一章 扭轉印象第四百零六章 資金效率第三十七章 3級卡牌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四百六十八章 望遠鏡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謀算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擊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七百八十九章 瀋陽車站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七百八十七章 戰列之夢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九十二章 中國式前綴第八百零八章 仁宗出行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二百五十八章 韋貴的打算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二百二十三章 擴張的契機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三百零六章 戰爭將起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二百六十五章 劃時代武器第八十七章 訓弓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三十七章 3級卡牌第七十五章 衝破阻截第四百九十三章 韓琦來訪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四百三十六章 棱堡浮現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度和三態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八百七十六章 計劃開啓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機暗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