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齊京城杭州府,皇宮紫宸殿大朝會。
今天朝堂上所有人都十分興奮,包括一向習慣在朝會上打瞌睡的皇帝孫蒙。
“瞧見沒,瞧見沒?朕就說小道士出馬,肯定會給大家一個大大的驚喜,沒錯吧!”孫蒙意氣風發。
御史中丞郭常美髯一甩,冷聲道:“微臣請問,陛下何時說過這種話?”
孫蒙一滯,梗着脖子犟道:“朕是沒說出口,但心裡絕對想過。郭大人做着這麼大的官兒,最重要的是心胸寬廣,不要計較細節嘛。總之,小道士替咱們收服恨天宮,還把白馬山弄成大齊領土,這肯定不是假的吧?”
羣臣默然。
大將軍的奏報他們都看過了,一開始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大齊耗費巨資,集結十幾萬兵馬討伐恨天宮,說實話,大家信心是有,可也不是十分充足。
殺入聖等人的本領,羣臣基本都親眼見過,那可是刀槍不入的狠角色。據說恨天宮主更厲害,而像殺入聖那種層次的高手,在恨天宮也比比皆是。
十幾萬大軍說起來威風,可考慮到大齊軍隊的戰鬥力,以及恨天宮主的強大,若是被人來一招斬首行動,恐怕立刻會潰敗。
大家都沒經歷過太祖時代,對太祖皇帝留下的作戰方略和武器根本沒底,誰知道那些東西靠不靠譜?
這種事就屬於典型的刀架在脖子上,沒辦法逃避,否則以大齊官員的尿性,寧願息事寧人。
萬萬沒想到啊,這纔過去多久,忽然一紙奏摺傳到中書省——恨天宮投降了!
投降的原因還那麼奇葩:小道士成了恨天宮主人!
合着大齊十幾萬大軍根本就是瞎耽誤功夫,不如一個不知所謂的小道士?早知道這樣,還打什麼仗,還浪費什麼錢糧?直接派小道士去恨天宮,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不服歸不服,對秦行之,朝臣們不得不充滿感激。
救回皇帝,直接挽救了朝廷的臉面,不至於讓所有人顏面掃地,辭官回家抹脖子上吊。如今又控制住恨天宮,詢問朝廷如何處置恨天宮逆賊,這可就不僅僅是挽救臉面的事兒了,這是妥妥的找回面子!
聽說大軍只損失了不到一萬兵馬。
可想而知,當大軍押解恨天宮逆賊班師回京,天下必然轟動。
如今可都傳開了,契丹白馬山有個恨天宮,遍地都是高手,敢挾持大齊皇帝,聽說連兇殘的契丹人都害怕得不得了。想想看,這麼牛逼的恨天宮,居然被大齊征服,而損失的只不過是不到一成兵力……
你別管恨天宮實際上只有幾千人,咱得從力量對比的現實情況出發。要知道,契丹人都怕恨天宮,那可是契丹人啊!不要命的契丹人,不可戰勝的契丹人,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敢說能力敵的契丹人。
總之,誰能打下恨天宮,誰就比契丹人還厲害,換句話說,就是天下第一。
更不用說這比剿滅還厲害,居然讓恨天宮投降大齊,主動把自己的地盤劃歸大齊領土了。
大臣們也是有良心的,小道士替他們找回面子,而且還額外贈送到不要不要的,他們怎能不感激?
於是文良純拱手道:“陛下,雖然我們不宜抹殺大軍的功勞,不過秦聞道確實幾乎以一己之力降伏恨天宮,這絕對是沒錯的。陛下慧眼識才,臣不如吶。”
孫蒙笑得後槽牙都露出來了:“文大人這話朕愛聽。以前某些人說朕不務正業,和個小道士不清不楚……咳咳,相交甚厚。朕清者自清,完全不屑於反駁有沒有?打一開始,朕就知道,小道士是個超級人才。”
郭常哼了一聲:“賺錢更是把好手。”
孫蒙生氣了:“郭大人你講點道理行嗎?是,以前小道士埋汰過你的美髯,哈哈哈……不,朕絕非忍不住笑,你千萬別多想。小道士愛財不假,他禍害的都是別人,可曾貪過國庫裡的一毫銀子,可曾因爲收禮損害過大齊的利益?”
衆人再一次無法反駁。
郭常心說,他是不用貪國庫的銀子,陛下您經常主動在自己桌上給他準備好,他真犯不着那麼麻煩。
但這話顯然不能作爲理由駁斥皇帝,皇帝賞賜臣子難道有錯?不賞賜珠寶、玉石那些虛頭八腦的玩意兒,直接來實惠的銀子,難道有錯?
況且雖然郭常對小道士一肚子看不服,卻也不能昧着良心說,恨天宮的事兒小道士沒有大功。恨天宮投降,他郭常的面子一樣也找回來了。
只好捏着鼻子拱手:“陛下教訓得是。”
孫蒙看向楊旭:“楊老大人,您最熟祖宗法制,告訴朕,這降伏逆賊、開疆拓土的驚天奇功,該如何封賞?”
衆人心中一凜,那話兒來了!
這還用得着楊旭解釋?誰都知道,太祖皇帝留下的規矩是不能輕易封爵,除非有滅國擒王、開疆拓土之功。後者比前者功勞更大,封王都不爲過。
這跟拓土大小沒關係,主要是意義重大。
自太祖統一天下,可見過任何一人能替大齊搞來哪怕半畝土地?根本沒有這回事。
大家確實非常感激小道士,但如果說封王……這事兒恐怕還得攔着。
大齊的爵位倒沒什麼實權,也不會真封一塊地。名義上一個爵位必然對應一塊封地,但這只是名義。你既不能前去赴任,也不能收取賦稅,朝廷會按照你的爵位高低,給你發補助,僅此而已。
所以即使小道士真封王,也翻不起浪花。
問題是大家膩歪呀,想想看,以後見了小道士必須行禮稱王爺,那傢伙又是個人來瘋的性子,誰受得了?
再說了,王爵是輕易封賞的嗎?當初跟隨太祖打天下的文臣武將,都沒王爵這種待遇。不,公爵也不行,還是太高,也許侯爵能讓大家捏鼻子接受?
楊旭看了眼文良純,開口道:“陛下,太祖遺訓,開疆拓土當封賞爵位。”
“很好。”孫蒙一拍龍案,“朕決定……”
“陛下!”文良純趕緊打斷孫蒙。
“文大人有什麼話等一下再說,先讓朕說完。”
“等不得啊陛下。”文良純心說我要是等下去,你金口玉言那麼一開,大家有得勸了,“陛下,秦聞道立下奇功,按祖制應當封爵。但這件事目前尚未完結,大軍在外,恨天宮匪首也沒解送京城,陛下,不妨等秦聞道返回京城,咱們徵求過他的意見,再討論封爵之事?”
孫蒙不以爲然:“小道士朕瞭解,他最喜歡的,當然是俸祿越高越好。王爵俸祿最高,他肯定沒意見。”
陛下果然打着封王的主意……他是沒意見,我們有啊!
文良純拱手道:“陛下,您現在封爵,秦聞道又不在京城,無法表現出自己的喜悅之情,未免美中不足。”
孫蒙茫然:“聽不懂,什麼意思?”
文良純一咬牙:“他沒法顯擺!”
孫蒙恍然大悟,欽佩的看着文良純:“文大人果然老謀深算,嗯,老當益壯?不對,老奸巨猾?想起來了,深謀遠慮!朕懂了,咱等他回京再封王。”
“研究封爵之事。”文良純糾正。
“文大人也學郭大人計較細節,這可不好。行了,既然如此,咱們還是商議一下,大軍班師回朝,以及如何帶賊首回京的事吧。”
這事好辦,大軍越快回來,越能節省點錢糧,大齊的銀子也不是遍地都是,該節約也得節約。至於恨天宮逆賊,當然也要押解回京,否則如何向天下顯擺?
唯一和秦行之設想不同的是,文良純等人認爲,只帶滅絕和殺入聖回京,勝利不夠明顯。應該把所有恨天宮人都帶回來,即使不行,好歹弄個千把人才夠壯觀吧?
孫蒙不願意了:“小道士信上說,他答應過滅絕,只帶他和殺入聖入京。”
“難道陛下不想熱鬧一點?”文良純也是蔫壞,知道如何打動當今皇帝。
孫蒙掙扎不已:“熱鬧當然好,可朕不能讓小道士難做啊。熱鬧、小道士、熱鬧、小道士……”
文良純再加一個籌碼:“陛下不妨告訴秦聞道,除了匪首,其他人實際上只是充個場面,最後一定會發配到邊疆——比如說,新加入大齊的白馬山。當然,這事兒聖旨上是不能說的,反正您肯定會給他寫私信。”
孫蒙立刻敗北:“就這麼定了!”
同僚們欽佩萬分,還得是中書侍郎文大人,忽悠陛下易如反掌……不對,應該是善於勸諫,人情練達。
想想看,上千恨天宮高手作爲戰俘出現在京城,這場面該是多長面子?京城百姓、天下臣民,乃至周邊各國,見大齊軍隊如此強橫,誰敢不服王化?
至於諸位大人任期內,把皇帝弄丟了這件倒黴事,還有誰會在意呢?
再深入一點想,白馬山固然是小道士弄來的,可咱們這些大臣絕對也出過力、給過支持啊。任期內大齊開疆拓土,這份功勳必將留名青史,後世編纂歷史之人,顧惜大家勞苦功高,把弄丟皇帝的倒黴事隱去也說不定。
至於天下人信不信?
別逗了,大家都是讀書棟樑,掌握輿論的。只要咱們齊心協力,把小道士的功勳抹掉都不成問題。當然,我們是夫子門徒,品性高潔,輕易不會那麼做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