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中原狼煙(三)

曹操卻沒有想這麼多,只因他和他的謀士的注意力已被另一件事情吸引。

那就是宛城張繡的投降。

張繡是張濟的侄子。張濟在弘農被曹操嚇得落荒而逃之後,到了宛城沒過多久就一命嗚呼。張繡也就順理成章地接管了宛城。應該說他還是有一些本事的。在幾年前的比武大會落敗以後,張繡知恥而後勇,奮圖強,已經達到了大劍師的境界。

宛城雖然不大,可地理位置卻非常重要。宛城地處荊州北部,洛陽以南。在它的西北方便是曾經的都城長安,從宛城到長安可以走兩條路,一條是經弘農過函谷關和潼關,到達長安東部;另一條是經青泥隘過藍田直逼長安南部。應該說佔據宛城就能對長安形成較大的威脅。更重要的是對曹操來說,宛城是豫州西邊的威脅,他的重兵都集中在東北部防守袁紹和劉備,在西邊的兵力相對薄弱。如果他決定對袁紹用兵,那宛城的威脅就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好在一個人的建議讓張繡決定投奔曹操的麾下。

那個人正是賈詡。

一直以來,賈詡作爲董卓的老班底,都在李傕和郭汜手下做事。在穩定長安的局勢,戰勝馬騰的進攻等方面,賈詡都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而李傕和郭汜相繼被曹操擊敗之後,賈詡卻出人意料地沒有選擇追隨獻帝跟着曹操到許昌,而是和張濟一起來到了宛城。事實證明賈詡真的算是個老狐狸,在中原各地一片戰火的情況下,他卻選擇了宛城這個偏安一角的地方養精蓄銳,日子過得清閒舒服,吃得好喝的好,真是老謀深算得令人指。

不過袁術的風波平息之後,賈詡立刻找到了張繡,建議他投靠曹操。張繡還有些不能理解,覺得現在這樣的逍遙日子不是挺好,爲什麼還要多事去聽別人的擺佈?賈詡解釋道,曹操收拾了袁術之後,正面相對的敵人目前就已是袁紹和劉備,但從曹操最近和劉備走的很近這種狀態看,明顯是要拉攏劉備的。下面就很容易分析了,曹操爲什麼要拉攏劉備,無非就是爲了要先啃掉袁紹這個大老虎,拿下幽冀二州成爲他真正的大後方,然後再逐個收拾其他的小蝦米。

這個張繡能聽懂,如果是他,也許他也會這樣選擇。可他還是有些不明白這和投靠曹操有什麼關係。

這就是武將和謀士的區別。武將在局部戰鬥中目光更爲敏銳,對戰爭的觸覺更爲靈敏。而謀士卻強在大局觀更好,能從天下生的些許小事中抽絲剝繭,得到最重要的信息。

賈詡繼續解釋道,如果曹操想對付袁紹,那必須要先解決後顧之憂?什麼是他的後顧之憂?當其衝的還不是宛城?拿下宛城,西面就再無更多的威脅,而馬騰所控制的西涼又太遠,當地多是羌胡之兵,誰也不願背井離鄉遠征中原腹地,也不在考慮之列。如果張繡不表態一直處於中立狀態,那曹操必定會先兵來攻。以宛城之地,兩三萬人馬,又能抵擋曹操多久?

李傕和郭汜的教訓就在眼前,難道張繡就能憑一己之力擋曹操於宛城之外?

張繡沉默良久,最終還是選擇了同意。賈詡的解釋很有說服力,他不能拿宛城百姓和兩萬子弟開玩笑。大樹底下的確好乘涼,他也不能確定宛城的好日子還能過多久。

聽到張繡獻出宛城投靠的消息,曹操立刻大喜過望,當即任命張繡繼續做他的宛城太守,鎮守豫州西邊的門戶。有了曹操的庇護,宛城就更少有人去打主意,無論是誰,想動宛城,也要事先考慮一下張繡的那把虐風饕餮槍。

但張繡要賈詡一起爲曹操做事的時候,卻意外遭到了賈詡的拒絕。賈詡的解釋很直接,張繡因爲有宛城拖累,反而不能自由自在選擇自己的出路。而他自己不同,無論以前跟着誰,賈詡都是孑然一身,以後可能也是一樣。

張繡有投靠曹操的足夠理由,但這些理由並不適用賈詡。賈詡自稱還是習慣了逍遙日子,不想再次捲入紛亂爭鬥當中。

不想捲入紛爭?難道以前長安不亂?賈詡不還是在裡面過得從容自在得很?他不願意輕易投靠曹操,是想在曹操那裡擺個譜,想提高自己在曹操心中的地位,還是想再花點時間判斷誰纔是他真的應該投奔之人?

到底是什麼原因,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

冀州,信都。

袁紹沉着面容,坐在上。他的左右兩邊是田豐、審配、郭圖和許攸等謀士。

“公路給曹操和劉備聯手殺了,他們真當我袁家無人?”袁紹狠狠一拍長几,目中噴火。袁術與他雖然一直都不太對路,可他們畢竟是一父所生,血還濃於水呢。他們平日裡雖然也爭來鬥去,但袁紹始終都把這看作是一家人之中的內部爭執。他作爲家主去斥責哪怕懲罰袁術都可以,但袁術被外人幹掉了就讓他極爲不爽。

謀士們知道袁紹正在氣頭上,全都屏氣凝神,沒人說話。

“曹操現在已經是丞相了,真是好大的派頭!”袁紹繼續冷哼道,“想當初諸侯聯盟起兵反抗董卓時,他還只不過是我的一個馬前卒,如今居然騎在我的頭上作威作福,真是可恨!”

對袁紹來說,曹操的跡是比袁術的死更讓他不能接受的。比身家比實力,他袁紹哪點比不上曹操?就因爲獻帝在曹操手上,他就要對曹操俯聽命?真是放屁!就算獻帝在曹操的手上又怎麼樣?這年頭大家都是在靠拳頭說話,誰的拳頭夠硬誰說話的聲音才更響。他雖然喪失了奉迎獻帝的好機會,但他依然還可以把獻帝從曹操的手中搶回來!

“主公莫要動氣,曹操雖然小人得志,但他受限於自身實力,也難以有所作爲。”郭圖察言觀色,說到了袁紹心裡。

第55章 營救龐統第79章 三戟之威第3章 董府夜宴(五)第84章 難分上下第11章 洛陽會談第26章 困獸之鬥第38章 收官之戰第2章 龍族密函(四)第6章 郎情妾意(三)第91章 西域聯盟第106章 霸王伏誅第52章 堅城內外第39章 談判破裂第5章 諸族之戰(六)第2章 劍神贏政(一)第9章 血浪翻滾(三)第33章 拔矢啖睛第2章 龍族密函(四)第18章 長街血戰第2章 名城名士(四)第84章 靈光妙計第59章 瞭如指掌第2章 失蹤之迷第45章 軟禁內幕第37章 西征韓遂第59章 午夜遇襲第36章 圍追堵截第9章 山河夢斷(四)第7章 血染澤袍(一)第9章 諸葛八陣第12章 消逝如煙(全)第55章 龍淵海溝第10章 大漠讖言(一)第3章 龍戰於野(一)第10章 棄暗投明(五)第10章 棄暗投明(六)第6章 中原狼煙(六)第4章 盛陰孤陽(一)第20章 對箭之約第46章 夜盜符印第51章 脣槍舌劍第48章 谷中江湖第7章 厚積薄發(二)第44章 無情刺殺第27章 飛來豔福第76章 攥心神釘第2章 聲東擊西(五)第1章 命運之輪(一)第18章 長街血戰第49章 地頭毒蛇第3章 饕餮盛宴(一)第50章 西楚霸王第20章 軒轅龍戟第11章 情何以堪第3章 龍戰於野(三)第32章 虎賁猛士第8章 秋風殘笛(三)第9章 諸葛八陣第7章 血染澤袍(四)第53章 逃出生天第5章 窈窕淑女(二)第3章 驚神之箭第2章 天縱英才(二)第73章 金城大捷第10章 大漠讖言(二)第94章 強者相遇第10章 情爲何物(四)第2章 聲東擊西(三)第10章 袁紹之殤(九)第2章 真假夜襲第10章 大漠讖言(四)第78章 徵西智計第32章 七戰賭約第10章 棄暗投明(三)第62章 猛將天威第12章 情斷義絕(一)第6章 永失我愛(一)第5章 密林驚變(一)第6章 永失我愛(一)第19章 漢中平定第45章 馬超受挫第23章 長安易主第15章 南明離火第39章 羅馬息兵第20章 神族讖語第42章 積極備戰第8章 秦皇陵墓(二)第13章 陰謀陽謀第4章 劍聖出世(三)第87章 彭城大捷第38章 隔河相對第10章 大漠讖言(二)第1章 夜半驚魂(四)第67章 黑龍冥鳳第7章 血染澤袍(八)第72章 四靈齊聚第9章 翼人出戰第2章 聲東擊西(一)第53章 死靈頭骨第6章 郎情妾意(四)
第55章 營救龐統第79章 三戟之威第3章 董府夜宴(五)第84章 難分上下第11章 洛陽會談第26章 困獸之鬥第38章 收官之戰第2章 龍族密函(四)第6章 郎情妾意(三)第91章 西域聯盟第106章 霸王伏誅第52章 堅城內外第39章 談判破裂第5章 諸族之戰(六)第2章 劍神贏政(一)第9章 血浪翻滾(三)第33章 拔矢啖睛第2章 龍族密函(四)第18章 長街血戰第2章 名城名士(四)第84章 靈光妙計第59章 瞭如指掌第2章 失蹤之迷第45章 軟禁內幕第37章 西征韓遂第59章 午夜遇襲第36章 圍追堵截第9章 山河夢斷(四)第7章 血染澤袍(一)第9章 諸葛八陣第12章 消逝如煙(全)第55章 龍淵海溝第10章 大漠讖言(一)第3章 龍戰於野(一)第10章 棄暗投明(五)第10章 棄暗投明(六)第6章 中原狼煙(六)第4章 盛陰孤陽(一)第20章 對箭之約第46章 夜盜符印第51章 脣槍舌劍第48章 谷中江湖第7章 厚積薄發(二)第44章 無情刺殺第27章 飛來豔福第76章 攥心神釘第2章 聲東擊西(五)第1章 命運之輪(一)第18章 長街血戰第49章 地頭毒蛇第3章 饕餮盛宴(一)第50章 西楚霸王第20章 軒轅龍戟第11章 情何以堪第3章 龍戰於野(三)第32章 虎賁猛士第8章 秋風殘笛(三)第9章 諸葛八陣第7章 血染澤袍(四)第53章 逃出生天第5章 窈窕淑女(二)第3章 驚神之箭第2章 天縱英才(二)第73章 金城大捷第10章 大漠讖言(二)第94章 強者相遇第10章 情爲何物(四)第2章 聲東擊西(三)第10章 袁紹之殤(九)第2章 真假夜襲第10章 大漠讖言(四)第78章 徵西智計第32章 七戰賭約第10章 棄暗投明(三)第62章 猛將天威第12章 情斷義絕(一)第6章 永失我愛(一)第5章 密林驚變(一)第6章 永失我愛(一)第19章 漢中平定第45章 馬超受挫第23章 長安易主第15章 南明離火第39章 羅馬息兵第20章 神族讖語第42章 積極備戰第8章 秦皇陵墓(二)第13章 陰謀陽謀第4章 劍聖出世(三)第87章 彭城大捷第38章 隔河相對第10章 大漠讖言(二)第1章 夜半驚魂(四)第67章 黑龍冥鳳第7章 血染澤袍(八)第72章 四靈齊聚第9章 翼人出戰第2章 聲東擊西(一)第53章 死靈頭骨第6章 郎情妾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