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幾日,昭獄便從王允之,王文之兩兄弟身上摸索着查到了許多與其賄賂的官員,朝堂上再一次陷入了人人自危的局面,幾乎是不到半月的時間,一批由京到地方的官員皆被斬下馬來,在百姓眼裡,這些人皆是奉迎於王氏兄弟的貪官污吏,而在明眼人眼裡,這些官員無不是支持昭懋長公主的那一黨。
經過這一場血洗,曾經在朝堂上頗有幾分勢力的昭懋長公主徹底成了孤家寡人,雖是避去一劫,保全了自己,卻是被斬盡了左右手,只能獨自守在府內,眼睜睜的看着而無能爲力。至於王氏兄弟,幾乎毫無懸念,早在昭獄裡便承受不住,丟去了自己的命。
而轉眼間,大興便又進入了最爲炎熱的七月,秋狩被定在九月末,因是皇帝親臨的活動,如今提前兩月便已經準備起來,而此次隨行的名單也頗爲令人詫異,皇妃之中定下了寧貴妃,成貴妃,還有自從昭懋長公主受罰之後,反倒又復寵的趙貴人,以及如今的和妃,只留年邁的太后留於宮中,由元皇后坐鎮。
而皇子皇孫中,建恆帝竟是讓皇長孫,皇九子,皇十四子隨行,留皇二子淮王留守京城。這樣的名單發下,讓淮王黨皆是一喜,卻讓那些忠心於東宮的老臣都是心下一個咯噔。
按理言,皇帝若離開京城,當由儲君坐鎮留守,但東宮太子體弱,因而皇長孫自小便由建恆帝教導,如今更是默許皇長孫涉及朝堂政事。那麼留守京師之事,也自當由皇長孫來。
可如今建恆帝卻留下了淮王,難免讓人多想。
這一日的戌時,天邊浮着晚霞,落下山頭的夕陽仍舊透過雲彩,爲其鍍上了一層微弱而溫暖的金芒,七月的暑意已然退散了許多,偶爾一陣風微微襲來,吹的杏紅的裙袂微微翻飛,陡然頭頂傳來幾聲大雁的啼鳴,走在廊下的顧硯齡微微頓了腳步,擡起頭,透過廊檐看到一行鴻雁正遠遠飛去。
少女脣角微微浮過溫柔的笑意,隨即收回目光繼續走着,四周一片寂靜,只有淺草中伴隨着的蟲吟之聲帶來了幾分活潑。
當顧硯齡一行來到了毓慶宮外,原本值守在那兒的宮人皆是一怔,隨即滿臉欣然的低首請安,顧硯齡脣意難得浮起幾分親和,直走至正殿,剛跨過那最後一扇宮門,她便看到對面的廊下正負手立着一個靛藍的身影。
當對上蕭譯溫柔等候的目光,顧硯齡眸中微微泛暖,有那麼一刻,她覺得他們二人像是短暫別離的夫婦。
或許這就是親切,不論多麼勞累,回來之時,總能看到那抹熟悉的身影,在隱約的燈下等着你。
顧硯齡提裙走下石階,直直地走向蕭譯,在她還未福身時,那雙溫和的手便已然扶起她。
“你怎麼來了?”
顧硯齡順着蕭譯的手站起來,隨即側首看着身後坤寧宮的宮女道:“我原與姨母在坤寧宮陪皇后娘娘說話,恰好皇后娘娘那做了些點心,皇后娘娘說這都是你愛吃的,便叫我給你送來。”
“辛苦你了。”
聽到蕭譯這句話,顧硯齡不由輕笑,隨即便聽得蕭譯道:“你畏熱,進屋涼快些。”
當來到屋內,坤寧宮的宮女已然安靜的將點心擺好,微微欠身,笑着頷首道:“奴婢們告退。”
殿內再一次陷入寧靜,顧硯齡自在的走至蕭譯的書案後,看到攤在案上,看了一半的書,不由拿了起來,當她目光落到書名上,不由笑出聲來。
“西京雜記?你倒是清閒。”(注:《西京雜記》裡爲西漢的稗官野史,算是野史趣味小說。)
蕭譯手中端着一小碟玫瑰棗糕,朝嘴裡餵了一個,走過來佯裝若無其事道:“聽聞你喜歡,我便翻來看,看了幾篇便覺得的確有意思。”
顧硯齡聞言將書還是那般翻在閱讀頁攤在案上,待她剛轉頭,一個熱乎乎的棗糕便遞到了她嘴邊,看到一雙笑眸的蕭譯,她也不推卻,張口便咬到嘴裡,隨即將另一半拿在手中。
“此次隨侍秋狩的名單,方纔皇后娘娘那還在說。”
蕭譯聞聲將手中那碟點心擱在案上,隨即扶着顧硯齡坐下,自己則就近搬了個錦杌來坐在旁邊。
“如今你我明明都在宮裡,也不常得見,待到秋狩時,每日都能見到你了,這隨侍名單——”
蕭譯說着琢磨琢磨,隨即偏過頭來,眸中難掩狡黠道:“正合我意。”
顧硯齡聽了頗有幾分無奈,卻還是不由笑了,旁人都在爲如今東宮“失寵”而着急,可他這位本尊卻是不鹹不淡,悠哉自得的很。
唸到此,顧硯齡隨即便眸中一挑,嗔怒般將手中咬剩下的半邊棗糕堵進他的嘴裡。
“如今屋裡沒有旁人,你還與我打馬虎,難道你沒有什麼話忘了與我說?”
蕭譯默然笑着將嘴裡那半塊棗糕吃掉,頗爲誠懇的遞了一盞茶到顧硯齡面前道:“因爲知道你知道,我便不知道該從何說起了。”
看着眼前人佯裝正經的模樣,顧硯齡接過茶盞,不喝也不放,只捏在手中,佯裝淡然道:“我都不知,何時你與表哥關係這般好,如今事事都瞞着我了。”
“就在那日謝昀去了長公主府時。”
顧硯齡見蕭譯故意答非所問,也不氣,只不緊不慢地從袖中抽出一個雪青色的繡囊來。
“還記得我生辰那日我說的?本來想着替你做了個繡囊,如今瞧着,看來是不用了,還是送給大哥好了。”
話還未落,顧硯齡便聽得耳畔響起蕭譯不由輕咳的聲音。
顧硯齡側首看過去,只見蕭譯沉吟了下,到底還是屈服於那枚繡囊之下。
“我與謝昀,皆是怕你知道此事擔心,也難免讓世子夫人她們憂慮,便想着掩下來,由我二人想辦法便好。”
顧硯齡見蕭譯目光落在她手中的繡囊上,故意又揣回袖中道:“所以你們就蒙我一個人,這一次還計劃出了這麼一場大動靜。”
兩朝直臣攜萬民請命的血書死諫,王氏兄弟一時衝動險些逼得民反,引得大興官員齊聲斥呼,看起來激烈而兇險,卻只是眼前蕭譯與謝昀的一盤棋,這一盤棋讓他們毫無瓜葛地吞盡昭懋長公主所有的棋子,全然是翻盤之勢。
這一切都設計的既穩,又準,更狠,讓昭懋長公主根本來不及反應,即便反應過來,也難以力挽狂瀾。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是一條亙古不變的道理。
“讓我猜猜。”
顧硯齡陡然身形輕鬆,兩手交疊搭在扶手上,對着蕭譯道:“那伸冤的女孩兒爲你們所救,你們還特意替她指引,讓她向陳直的好友求救,冤情自然而然落入陳直的耳中,豈還有不管的?至於那王文之,原本性子衝動,那女孩兒留在陳府的消息是故意透露給他,想必爲了保陳府上下安全,那些與王文之對峙的那些府丁,想必也是你親自挑選的,而那掐着點的按察使陸琰——”
“是陳大人的摯友。”
聽到蕭譯的回答,一切都再明瞭不過了,若讓昭懋知道,自己謀劃的一切,竟是被蕭譯與謝昀兩個後生快刀斬斷,的確不知她該作何想。
“陳大人是爲民請命的好官。”
蕭譯原本輕鬆自如的神情在這一刻漸漸變得認真而深沉。
“王文之隻手遮天的惡行,南京上下皆知,卻無一人願管,無一人敢管,這纔將南京的百姓置於水深火熱之中,如陳大人這般忠於大興,勤爲百姓的人,已是難得。”
聽到這裡,顧硯齡默然不語,卻是探手覆在蕭譯的手背上,說出的話,激盪起了蕭譯埋在心底深處的理想與抱負。
“所以未來的大興,需要你起用這些爲大興,爲百姓請命的忠臣義士,誅貪吏,正朝綱,締造另一個盛世。”
聽到少女低沉而篤定的話語,蕭譯默然將目光對去,二人相視之間,終是會心一笑。
“這一次事既已過了,便罷了,不過日後若再有欺瞞——”
顧硯齡陡然轉回頭去,說到這裡時故意一頓,蕭譯卻是緊接着連忙道:“再不會。”
話音落盡,少女悠然轉過頭去,隨即從袖中取出那枚繡囊來遞過去,蕭譯捏在手中,摩挲着繡囊上的繡工,眸中微微一暖。
“這是大哥與表哥的,你到時替我送去。”
當另兩枚精緻的繡囊遞到面前時,蕭譯不由有幾分無奈,難得收到少女的東西,原來自己竟還不是獨一份,突然他有些羨慕這兩個大舅兄了。
而就在他接過那兩枚繡囊時,才發現自己的繡囊有些不同,當即心下一動,直到從自己的繡囊中摸到一枚冰涼的玉牌,從燈下看到上面刻着一個乾乾淨淨的“齡”字。
幾乎一瞬間,那抹無奈漸漸變爲溫暖與欣然,就連脣角也不由自主地勾起。
因爲這個“齡”字一眼,便能瞧出是少女的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