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 航母不夠用啊!

“終於走了!”看着蘇默離去的身影,徐傑不由的擦了把冷汗,這幾天和蘇默討論這些問題太費腦子了,一方面是討論事情確實比較麻煩,而另外一方面是想要說服自己這個小舅子更麻煩。。更多最新章節訪問:щw. 。畢竟自己腦袋中的積攢的東西是後世幾十年的經驗教訓,而這個位面還沒有進行一次航母對攻作戰,所以蘇默理解起來很累,自己解釋起來更累。就在他轉身回到辦公室的時候,有人通報楊用霖部長回來了,“得,走了一個小鬼,來了一個閻王。”徐傑微微皺了一下眉頭,心中嘀咕道,看來今天還要繼續工作啊。不知道這回楊用霖來找自己什麼事。

“蘇默那小子剛走?”楊用霖剛進‘門’的時候看到了蘇默的汽車,一般人不知道徐傑和蘇默的關係,作爲海軍大佬,並且常駐北京的他可是一清二楚。“我猜你們這幾天肯定是嘴炮連天吧。戰果如何?吹死了幾頭牛?”楊用霖半開玩笑的說道,大家都是老兄弟,彼此之間也沒有那麼多規矩。而嘴炮這種詞組自然是徐傑這個穿越者帶來的,隨之而來的還有一個顯得更加大氣上檔次的名詞,叫做口腔彈道學!

“也是整天吹牛確實不好,要不咱們今天歇會?找個地方喝兩杯。”徐傑深以爲然的點點頭說道。

“那可不行,咱們現在打嘴炮就是工作啊,原來的時候是真槍實彈的打仗,現在也只能打打嘴炮了。而且你別說,今天還真一件要緊的事情。”楊用霖頓了頓接着說道:“那個我一直認爲按照現在的建造速度,到了開戰時即使我們有12艘艦隊航母依然不夠用。德國人估計今年就有6到8艘了。他們把兩艘高速商船直接改成了航空母艦。同時又開工了新的航空母艦。這對於我們來說壓力很大啊。而且考慮到航母艦隊的戰損以及輪換,實際上我們的戰場保有量最多也就6艘,而且除了海戰之外。反潛護航以及對地攻擊都需要大量的航母,我們目前的建造進度要麼加快。要麼想別的辦法。”楊用霖說道。

“而隨着意大利的淪陷,德國人最多利用1年時間就可以讓一些關鍵船廠恢復生產,部分配件生產企業的缺失並不是問題,德國企業可以彌補注入輪機、鍋爐和電子設備生產的缺失。在未來,如果他們充分發力的話,意大利的造船懲船臺在保證同盟國艦隊正常維修和保養的情況下同時開工2艘2萬噸級艦隊航空母艦和1艘3萬噸級裝甲航空母艦。德國人已經認識到了裝甲航空母艦數量的不足,一方面動用意大利的產能來彌補這個不足,另外一方面開始建造中型航母。”楊用霖說道。

“而且這還是僅僅計算意大利的產能。德奧在巴爾幹半島的船廠也很快就可以投產,他們的產能還有提高的空間,而我們的盟友情況不是很樂觀,美國和英國還未完全擺脫經濟危機的影響,法國人除了經濟危機之外還不願意履行自己的義務,在未來幾年,協約國的艦隊建造情況很不樂觀。”楊用霖又補充道。

“都造3萬噸級的裝甲航空母艦肯定不行,我們的預算比較緊張。在非戰時提高軍費可能很難通過,而且要‘花’錢的地方也有些多,能增加的數量比較有限。而且重型裝甲航母的建造週期有點長。和平時期大概在3年左右。到了戰時估計也要18個月左右。我們要想別的辦法。”徐傑說道。歷史上埃塞克斯在戰時的建造週期就是14個月到20個月左右,現在華夏的3萬噸級航空母艦比埃塞克斯更大更復雜,所以18個月的建造週期還是很合理的。

“18個月啊。一年半了。”楊用霖嘆了口氣說道。“咱們到時候能用的船臺能有多少?排除戰艦維修和維護所用的船臺,以及建造其它戰艦的船臺,我們現在大概有3個船臺可以建造3萬噸的航空母艦,算上這幾年海軍和民間計劃新增的大型船臺,到開戰的時候能有6個就不錯了。也就是說我們到時候一年最多開工的3萬噸級航空母艦數量不會超過6艘。按照一年半的建造週期,我們平均一年補充的3萬噸裝甲航母的數量不會超過4艘。這還是理想情況下。”

“船臺數量必須增加,6個肯定不夠用。不過這些事情可能比較遙遠了,到時候具體能同時開工幾條還很難說。”徐傑對這個結果還是比較滿意的,要知道歷史上美國在41年和42年同時開工的埃塞克斯型航母的數量也不過5到6艘。到了43年才增加到9艘,如果華夏在大戰爆發第一年能同時開工6艘3萬噸級艦隊航母的話。這已經和當初的美帝一個級別了。不過即使這樣,徐傑還是敏銳的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歷史上美國的埃塞克斯型航母數量不夠用!而這個位面,華夏想要單純靠裝甲航母支撐空力量同樣不夠用!畢竟打個日本這樣的三流強國美國都造了大量的獨立級輕型航母,而這回華夏碰上的可是比日本厲害數倍的對手!

“在和平時期建造3萬噸級裝甲航母的決策是對的,但是到了戰時除了這些裝甲航母之外,我們還急需建造週期比較短,攻擊力較高的戰艦,即使他們就是一個脆皮,但是考慮到前線的需要和建造週期問題,我認爲建造一些一萬多噸的輕防護航空母艦來承擔釋放cap戰鬥機和補充攻擊力不足是很有必要的。”畢竟建造裝甲航空母艦的策略是徐傑定下的,而現在,楊用霖的意見很顯然在某種程度上否決了對方的提議。徐傑歷來喜歡走‘精’兵路線,但是現在看來,‘精’兵路線未必夠用。畢竟數量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優勢。

“是我欠考慮了。我原本以爲華夏、美國加上英國法國可以和平時期的積累來壓垮對手。意大利的淪陷讓德國人徹底控制了地中海。法國人的軟弱又讓我們失去一支強援。而對方的產能也超出了我們的估算。”徐傑點點頭說道,表示接受楊用霖的建議,

“那麼現在問題就來了,我們的量產中型航母的標準是什麼?如何在兼顧經濟‘性’和生產週期的情況下儘可能的提高戰鬥力和防禦?”楊用霖繼續說道。

“你今天能跑這來找我肯定會有想法吧,你們這些海軍部的大佬們肯定會有一些想法吧,都說說吧,我今天首先是帶了耳朵,然後是腦子,最後纔是嘴,你放心大膽的說吧。”徐傑說道。

“還不算很成熟,總體來說就是選擇一些比較容易造的船體來改造成航空母艦。比如說大型郵輪。而一些戰艦的船體也可以改裝,例如輕巡洋艦和重型巡洋艦。根據計算,一艘萬噸級請型巡洋艦改成航空母艦後的載機量就可以達到30架以上。而1.5萬噸的重型巡洋改成的航空母艦的載機量完全可以和我們早期的航空母艦相媲美。改進後的噸位大概在1.7萬噸左右,甚至佈置雙層機庫也是可以的。至於飛行甲板嗎?210米長27米寬還是可以的,雖然小了一些,但是也算具有一定的攻擊力。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楊用霖說道。

“大型郵輪本身也不好建造,何況郵輪畢竟是民船,民船的防護和隔艙劃分可是沒法和戰艦相比,而且拆掉上層建築來改成機庫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工作量。雖然可以用補貼的手段將其按照軍用戰艦的標準來建造。整個主甲板也可以‘弄’成直通式的,但是經濟上來看並不划算。以前我們是礙於條約規定不得不這樣做,而現在,條約已經不存在了,也就不用這麼麻煩了。除了以前準備的航空母艦預備船之外,我們沒有必要早新的預備船了。”徐傑首先否決了繼續以大型郵輪的名義建造航母預備艦的想法。因爲現在沒有必要遮掩了。

“至於你說的其它幾點嗎?我認爲都有借鑑的意義。至於用巡洋艦的船體改航母嗎?我認爲輕巡就算了,這些船體爲了高速而比較狹長。上面佈置飛行甲板時需要考慮穩‘性’和重心。所以甲板會比較窄也會比較短。另外我總有一種預感在未來戰爭中,夜戰和對地支援作戰不會少的。我們需要保持巡洋艦的數量。重巡洋艦可以改幾艘。但是也不要改的太多。”徐傑說道。

“另外,就是彈‘射’器,這東西的研發工作需要加緊。有了彈‘射’器,中型和輕型航母的放飛能力也會增加不少。可謂是戰力倍增器。但是有些零件我們生產的始終不過關。我想能不能通過外‘交’途徑和美國人還有英國人聯繫一下”楊用霖補充道。和老牌的英帝相比,華夏在技術底蘊上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回去一個成立一個聯絡部,和海軍相關的對外技術聯絡都‘交’給你們了,這種小事就不要找我了。”徐傑果斷放權了。

第354章 謀劃第1121章 圍殺第30章 兩場談判第1296章 最終的決斷第788章 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第712章 鏖戰第1345章 阻擊戰第1251章 來日方長1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謀殺第1307章 宿敵2第370章 飲鴆止渴第31章 論勢(一)第1225章 神嘲諷第734章 帝國危機(1)第1469章 夜戰2第875章 防禦專家第866章 重創第1152章 鋼鐵巨獸第1023章 巡洋艦談判第502章 再見李鴻章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160章 北洋大閱第570章 加密機的改進第1416章 華夏和德國第387章 一石三鳥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586章 全新的艦隊第953章 準備行動第1535章 黑豹出籠第349章 俄國人的遠東艦隊第393章 新的日本海軍第429章 烏蘭察布防線第488章 艱難的選擇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1020章 談判開始第1076章 暴風火箭炮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540章 七省級戰列巡洋艦第106章 尚方寶劍第958章 橫掃西伯利亞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511章 潛艇戰和反潛體系第314章 失敗也是一種財富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第381章 改朝換代第742章 地震了?!第932章 被忽視的預警第853章 餘波第873章 巔峰狀態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292章 處理舊貨第584章 快速戰列艦VS戰列巡洋艦第517章 傑里科的選擇第150章 火炮生意第1528章 看不見的博弈第216章 終於回來了!第1356章 盲目樂觀1第1114章 經驗教訓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944章 僵持第532章 倒賣戰艦第302章 新式魚雷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60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149章 會見丁摺謙第270章 俄國人的動作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235章 謀劃全局第1382章 聖納澤爾之殤2第682章 德國人的發現第1196章 向東還是向西?第117章 參觀英國戰艦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954章 聖納澤爾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432章 滲透作戰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麼造第1398章 抓狂的協約國第209章 戰前準備第919章 西線癥結第1364章 更新換代第116章 英國人來了第571章 矛與盾第936章 旗魚兇猛第448章 防守反擊第1052章 朋友or敵人?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90章 初見鄧公第61章 各方的準備第1077章 法國海軍第1483章 新的階段第426章 多方算計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第1440章 談判第1521章 僵持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413章 謀定而後動
第354章 謀劃第1121章 圍殺第30章 兩場談判第1296章 最終的決斷第788章 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第712章 鏖戰第1345章 阻擊戰第1251章 來日方長1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謀殺第1307章 宿敵2第370章 飲鴆止渴第31章 論勢(一)第1225章 神嘲諷第734章 帝國危機(1)第1469章 夜戰2第875章 防禦專家第866章 重創第1152章 鋼鐵巨獸第1023章 巡洋艦談判第502章 再見李鴻章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160章 北洋大閱第570章 加密機的改進第1416章 華夏和德國第387章 一石三鳥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586章 全新的艦隊第953章 準備行動第1535章 黑豹出籠第349章 俄國人的遠東艦隊第393章 新的日本海軍第429章 烏蘭察布防線第488章 艱難的選擇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1020章 談判開始第1076章 暴風火箭炮第179章 兩敗俱傷第10章 拜會布林(三)第540章 七省級戰列巡洋艦第106章 尚方寶劍第958章 橫掃西伯利亞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511章 潛艇戰和反潛體系第314章 失敗也是一種財富第1487章 裝甲啓示錄(4)第381章 改朝換代第742章 地震了?!第932章 被忽視的預警第853章 餘波第873章 巔峰狀態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292章 處理舊貨第584章 快速戰列艦VS戰列巡洋艦第517章 傑里科的選擇第150章 火炮生意第1528章 看不見的博弈第216章 終於回來了!第1356章 盲目樂觀1第1114章 經驗教訓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944章 僵持第532章 倒賣戰艦第302章 新式魚雷第409章 德國人也來攙和第602章 劃分勢力範圍第149章 會見丁摺謙第270章 俄國人的動作第447章 跨過黑龍江第235章 謀劃全局第1382章 聖納澤爾之殤2第682章 德國人的發現第1196章 向東還是向西?第117章 參觀英國戰艦第729章 斯佩艦隊的意義第1278章 巨人殺手第701章 生存還是毀滅第954章 聖納澤爾第1180章 風暴前夜第432章 滲透作戰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麼造第1398章 抓狂的協約國第209章 戰前準備第919章 西線癥結第1364章 更新換代第116章 英國人來了第571章 矛與盾第936章 旗魚兇猛第448章 防守反擊第1052章 朋友or敵人?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90章 初見鄧公第61章 各方的準備第1077章 法國海軍第1483章 新的階段第426章 多方算計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第1440章 談判第1521章 僵持第347章 再會丁褶謙第413章 謀定而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