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底牌盡出

表面上的寧靜並不能說明什麼,雙方不約而同的放緩了節奏是爲積蓄力量給予對手致命的一擊。“戰爭就要結束了,一些藏着掖着的東西也該拿出來用用了,我們在研究這些東西,德國人肯定也在進行類似的項目,恐怕這場戰爭是唯一一次在大戰前檢測這些設備效能的機會了。我希望大家能把握住這個機會。”在一次艦隊高層會議中,楊用霖這樣說道。雖然沒有明說,但是與會者都知道華夏與協約國到底在那些方面進行了合作,而且現在戰場的情況也確實需要需要這些高技術裝備了。

德國人有雷達,華夏和協約國同樣有雷達,而且歷史上就技術而言,德國的雷達技術和美英相比相去甚遠。而這個位面雖然德國強大了,但是工業基礎深厚的英國同樣在雷達領域獲得了一些優勢,就在德國人剛剛搞出預警雷達的時候,英國人的第一代高炮火控雷達已經完成,並且進入了小規模生產階段。而這一次,協約國各國就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試驗品用來彌補對空防禦力量的不足。

“根據情報顯示,德國空軍已經開始對西西里島的重要機場實施空襲,而在意大利中部的戰場上,對方更多的是使用襲擾的方式來消耗我們的艦載機力量。大家都十分清楚,即使雙方消耗相同的燃油和打出一樣的戰損,我們也是吃虧的。所以我們的攻擊必須具有目標性!同時隨着艦隊航空力量的減少(部分航母需要輪流前往科西嘉島進行補給),爲了維持艦隊防禦水平的不比,我們的防禦也必須更有條理。我建議建立一個覆蓋那不勒斯周邊區域以及西西里島重要機場的雷達警戒網。”在大佬們達成一致後,下面的人員就需要根據戰術需要建立雷達警戒網。不過很顯然,各國投入的雷達並不多,所以只能將有限的雷達部署在一些重要地區。

“墨西拿等地的機場安全必須保證。我建議在每個重點區域設置兩臺雷達,一臺雷達放置在高地上擴大探測範圍,而另外一臺則放置在高地雷達的盲區裡。執行補盲任務。對於攻擊非重點區域的敵軍轟炸機我們可以只監視不反擊,但是幾個關鍵地區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們的岸基力量的支柱。必須要保證,艦隊方面會安排2艘航空母艦和1艘航空巡洋艦專門爲這些地區提供防空火力。”

“那不勒斯周圍的港口是一定要保證安全的,德國人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幾乎每天晚上都會派出夜間轟炸機來對港口進行攻擊,雖然現在效果不明顯,所以我們將把一批可以引導探照燈的雷達部署在港口周圍,英國人又一種火控雷達,可以引導高炮進行攻擊。據說試驗效果還可以,他們將承擔起我們夜戰防空的重任以及在白天作爲補充防禦力量。”蘇默說道。

“夜間轟炸在沒有地面引導的情況下轟炸效果並不好。這個不用太擔心,我擔心的是對方在積蓄力量之後在白天發動大規模空襲。上一次那不勒斯之戰中,我們幾乎調集了整個中部和南部意大利戰區所有的機動兵力和意大利海軍航空兵才取得了慘勝。而這一次對方已經把戰鬥機部署在意大利本土,戰鬥機航程進一步拉近。參戰的戰鬥機數量也會更多。而槍騎兵等幾個重型轟炸機聯隊的實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復。形勢嚴峻啊。”李梅在一旁說道。

“海東青大隊將會在三天內從科西嘉島轉場到西西里島。還有英國人的快速轟炸機部隊也會過來,這些飛機一部分將加裝大口徑航炮用於對付那些重型轟炸機,而另外一部分則要加裝一種電子對抗設備用來對付德國人的雷達。我們確實不能等到對方準備好了再動手。所以在此之前,我們還需要組織一次較大規模的空襲,根據我們的航空偵察,在德軍的一些關鍵點發現了雷達信號。我們正試圖對雷達的波段的技術數據進行分析,來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波特爾說道。

蘇默不得不佩服自家姐夫的預見性,在徐傑的大力支持下。華夏對電子設備的研究起步非常早,雖然因爲自身底子的問題在開始的時候並不順利,比不上英國這種老牌的工業強國,但是好歹打下一個基礎,培養了一批隊伍。而當和英國人和解之後,隨着雙方技術交流的增加,華夏的電子設備水平也突飛猛進。而更難能可貴的是,蘇默發現徐傑對電子設備的發展方向有獨到的簡介,比如說磁控管的研發。以及如何幹擾和反干擾等等。

按照英國人的話說,雖然華夏在子系統上並不先進。但是依靠較爲合理的設計和多樣性的抗干擾措施,華夏生產出來的雷達也並不遜色。“這就和當年徐先生設計的戰艦一樣。用同樣的部件和系統,徐先生的戰艦總是最好的。”一名英國?軍官在私下裡曾經這樣對蘇默說道。而這句話傳到徐傑耳朵裡後,作爲穿越者的他還小小得意了一把。

而這一次華夏就打算利用這場戰爭來檢驗一下多年來電子戰研究的成績,雖然說起來感覺有些高大上,但是實際上此時的電子對抗還非常簡單,以這次行動爲例,華夏首先在一些快速轟炸機上安裝特製的接收天線,他們主動前往目標區域引誘對方雷達開機,隨後通過設備來確定對方雷達的工作波段,因爲雷達一般而言工作波段會覆蓋一定的頻率,所以一次偵察並不一定可以收取全部的波段。只有通過反覆偵察纔可能收集全信息。

收集完了就算完了嗎?自然不是這樣,如果對方只部署一臺雷達,那自然簡單,但是要部署兩臺呢?比如說一臺在一個較高頻率的波段工作,一臺在較低頻率工作,那麼如果你單純準備一臺干擾機針對某個波段的干擾措施那就沒用了。當年華夏在自家演習中防禦方就曾經用過這種辦法來對抗對方的壓制。把進攻方弄得灰頭土臉。所以多長了一個心眼的華夏電子戰部隊在偵察方面進行的非常認真,而且還大概確定了對方雷達陣地。

不過事實證明,在有穿越者指點的華夏電子戰部隊有些高看德國人了,德國人確實爲了保證雷達的覆蓋面積而在關鍵目標上部署了多臺雷達,但是他們對雷達的反干擾方面卻沒有什麼措施,至少戰場上沒有表現出來。多臺雷達都是用一個頻率進行掃描,之間的差距非常小,完全可以用一種干擾手段進行覆蓋。而在雷達佈置方面,對方採用的也是外實內虛的辦法,雷達多數部署在外圍,儘可能的擴大探測範圍,而且雷達重疊區也不是很大。這樣部署的結果就是,一旦突破了外層境界網,內部連一點補救的機會都沒有。這種佈局在華夏電子戰部隊看來過於粗糙了,要是華夏建立雷達網的話,甚至會放棄監控範圍而至少給內圈留一臺雷達,而且內外兩層的雷達的工作頻段絕對不會一樣。

在確定了對方雷達數據和位置之後,那麼剩下的就是干擾了,華夏這次準備的干擾措施有兩種,一種就是針對對方雷達頻率實施瞄準式干擾,在未來行動中華夏空軍和英國空軍一起準備了10架干擾飛機,一共分成5組,每一組對某個特定頻段的雷達實施干擾。按照一般瞄準式干擾的原理,最好的辦法自然是讓干擾機的頻段直接對準對方雷達工作的頻率,這樣效率更高。但是考慮到萬一要是那個德國雷達操作員靈光一閃直接調頻的話,那干擾作戰不久白費了,所以協約國一方最終還是決定有備無患,對對手可能採用的頻率也做了一番應對。

但是考慮到這個年代干擾機的穩定性實在捉急,要是萬一幾臺干擾機因爲某些不可名狀的原因失靈了怎麼辦?然後直接讓機羣暴露在對方戰鬥機或者雷達引導高炮的攻擊之下嗎?(實際上德國人並沒有研究出來火控雷達,只不過學霸約翰牛以己度人了,生怕德國人也有對空火控雷達。)

於是乎,第二種干擾彷彿就是放之四海而皆準,一種用到冷戰初期的干擾方式,也是最簡單,最沒技術含量,具體實施只要人力就可以的干擾方面——扔箔條和干擾繩!當然考慮到這東西必須扔的足夠多,才能形成一條走廊來遮蔽攻擊機羣,所以載機必須說比較大的雙發轟炸機。這種干擾的遠離就是把飛機隱蔽在漫天的箔條和干擾繩形成的回波之中,讓對方雷達無法從中區分出來。進而無法跟蹤,更沒辦法引導飛機實施攔截,火控雷達也將失效。

德國在增加戰鬥機數量,但是機場數量實在有限,所以他們只能往那些大機場中使勁的塞飛機,有遮蔽作用的機堡肯定不夠用了,僅僅能擋風遮雨的機庫也早就塞滿了,更多的飛機則是露天堆放,把一個個機場排的滿滿的!而協約國和華夏空軍就要趁對方發動之前,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第1381章 聖納澤爾之殤第502章 再見李鴻章第482章 突擊團第439章 日本海收網第292章 處理舊貨第693章 敵後作戰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第1196章 向東還是向西?第422章 千鈞一髮第1073章 擔憂第90章 初見鄧公第1108章 南下第333章 崩潰的前兆第781章 第二帝國的野獸們第700章 加裡曼丹島第875章 防禦專家第728章 經驗教訓第1523章 決戰拉開序幕!第483章 巷戰第1410章 跑跑跑!第1493章 孟加拉灣的風暴第1072章 偃旗息鼓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234章 裝甲巡洋艦的時代第1029章 基地羣第307章 大戰略第683章 司令與大臣的戰爭第1093章 分配任務第676章 四打六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658章 圖窮匕見?第794章 幸災樂禍的德國人?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1343章 貓捉老鼠第234章 裝甲巡洋艦的時代第783章 小弟挖潛計劃第741章 雷神之錘第613章 快速艦隊之間的較量!第1070章 交鋒第1496章 錫蘭海戰第1261章 大漠陰影第948章 螞蟻咬死大象第308章 鐵血宰相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38章 離開英倫前的準備與到達德國第766章 瘋狂購物的德國人第219章 最終計劃出爐第458章 援軍第497章 無畏之王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363章 肉搏戰!第1297章 鷹之牆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724章 全面進攻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1201章 華夏鷹羣3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1149章 右勾拳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283章 投降吧第706章 抉擇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1509章 風暴鳥的首秀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13章 厲害的女人第429章 烏蘭察布防線第1527章 生存還是毀滅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第349章 俄國人的遠東艦隊第177章 戰爭新階段第1277章 虎、豹!第895章 兵臨城下第154章 分配戰艦第502章 再見李鴻章第1390章 郵輪戰爭第229章 巔峰之戰第19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1125章 貝達特快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1259章 結束第1107章 目標東非第875章 防禦專家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771章 被鄙視的法國武器第797章 坐不住的法國人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172章 激戰成歡(二)第825章 大戰揭幕第285章 變數第352章 奇怪的船隊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1091章 德國人的計劃第368章 會見依克唐阿第1378章 世界的另一端第1304章 拖延第683章 司令與大臣的戰爭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758章 培養俄國軍官第384章 新的日本海軍
第1381章 聖納澤爾之殤第502章 再見李鴻章第482章 突擊團第439章 日本海收網第292章 處理舊貨第693章 敵後作戰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第1196章 向東還是向西?第422章 千鈞一髮第1073章 擔憂第90章 初見鄧公第1108章 南下第333章 崩潰的前兆第781章 第二帝國的野獸們第700章 加裡曼丹島第875章 防禦專家第728章 經驗教訓第1523章 決戰拉開序幕!第483章 巷戰第1410章 跑跑跑!第1493章 孟加拉灣的風暴第1072章 偃旗息鼓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234章 裝甲巡洋艦的時代第1029章 基地羣第307章 大戰略第683章 司令與大臣的戰爭第1093章 分配任務第676章 四打六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658章 圖窮匕見?第794章 幸災樂禍的德國人?第593章 我們需要更多的榴彈炮第1343章 貓捉老鼠第234章 裝甲巡洋艦的時代第783章 小弟挖潛計劃第741章 雷神之錘第613章 快速艦隊之間的較量!第1070章 交鋒第1496章 錫蘭海戰第1261章 大漠陰影第948章 螞蟻咬死大象第308章 鐵血宰相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38章 離開英倫前的準備與到達德國第766章 瘋狂購物的德國人第219章 最終計劃出爐第458章 援軍第497章 無畏之王第955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第363章 肉搏戰!第1297章 鷹之牆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724章 全面進攻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1201章 華夏鷹羣3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1149章 右勾拳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168章 豐島之後(一)第283章 投降吧第706章 抉擇第1173章 愁雲慘淡第1509章 風暴鳥的首秀第1358章 談判和終結第13章 厲害的女人第429章 烏蘭察布防線第1527章 生存還是毀滅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第349章 俄國人的遠東艦隊第177章 戰爭新階段第1277章 虎、豹!第895章 兵臨城下第154章 分配戰艦第502章 再見李鴻章第1390章 郵輪戰爭第229章 巔峰之戰第199章 老兵的離去(二)第1125章 貝達特快第558章 經驗教訓第1259章 結束第1107章 目標東非第875章 防禦專家第899章 這不是真的!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771章 被鄙視的法國武器第797章 坐不住的法國人第1211章 華夏裝甲師1第172章 激戰成歡(二)第825章 大戰揭幕第285章 變數第352章 奇怪的船隊第182章 新的合作伙伴第1091章 德國人的計劃第368章 會見依克唐阿第1378章 世界的另一端第1304章 拖延第683章 司令與大臣的戰爭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758章 培養俄國軍官第384章 新的日本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