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公海艦隊的 改造和新建

“第谷這是要和我們對抗到底啊!”舍爾看着窗外的停泊在威廉港的德國公海艦隊第三戰列艦分隊的三艘國王級戰艦說道。這是他曾經最爲倚重的一支艦隊,但是現在嗎?呵呵,他們在德國主力艦中只能算三流了。這對於國王級戰列艦來說無疑是一個悲催的故事,而對於德國海軍來說,則是一個實力不斷增強的寫照!在經過數年的經濟恢復後,已經嚐到海權甜頭的德國人開始更加努力的擴充艦隊!雖然陸軍軍費同樣也在增加,但是陸軍需要拿出相當一部分力量來維持對新增領土的管理,那些俄國人可不老實。而海軍則不一樣,他們可以全力更新自己的艦隊。而當意大利海軍開始發力後,德國人也決定發力。

“第谷既然想和我們對抗,那麼就讓他感受到德意志帝國的力量吧!一個三流小國而已。”上一次政變的失敗雖然是德國人有意爲之,但是第谷的態度讓威廉二世十分的不滿!在他看來,第谷這樣的做法就是和同盟國徹底決裂!意大利地理位置重要,絕對不能落到別人手中,既然意大利現任政權不想和德國合作,那麼就給他換一個領導人!而爲了事先這個計劃,德國首先要做的就是儘快促成公海艦隊主力南下的計劃。

德國人並沒有急着立即開工新式戰艦,而是加開進度改裝1戰留下的那些戰艦,首先是原俾斯麥級戰列艦的全面改進和升級計劃,俾斯麥號最終還是被德國海軍遺棄。而伴隨着首艦的除籍。德國人重新命名了剩下的四艘戰列艦,分別被命名爲巴伐利亞號、巴登號、薩克森號和符騰堡號。而這一級戰列艦也被重新命名爲巴伐利亞級戰列艦,至於俾斯麥號這個名字則將要用在德國新建的一艘超級戰列艦上。4艘巴伐利亞級戰列艦被依次移入船塢之中接受長達近一年的大改。

其中具體改進項目包括以下內容,首先是船體中部炮塔被移走換成動力艙,所有的鍋爐全部換成燃煤鍋爐。換掉老舊的管線,同時更換新一代蒸汽輪機,幾乎可以這樣認爲。這艘戰艦的動力系統被換了一個遍。而改進後的巴伐利亞級戰列艦最大額定功率輸出達到了12.5萬馬力以上,航速預期可以達到28節以上。

而在防護方面。巴伐利亞級戰列艦的主要改動就是增加了水下防禦強度,尤其是爲了防水中彈,德國人做出了重大調整,在水中彈容易命中的深度上加裝了額外的裝甲防護,同時在船體側面裝甲了防雷突出部,用來抵禦威力越來越大的魚雷。同時適當的增加了水平裝甲。

最終沒什麼改動的只有火力系統,德國本來打算研製一款新的15寸艦炮的,畢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巴伐利亞號依然將成爲德國海軍的柱石。但是奈何研發優先級上爲新船和約克級戰列艦準備的16寸艦炮排在前面。導致了目前巴伐利亞級戰列艦隻能先用舊炮湊合着。而經過改進後,新的巴伐利亞級戰列艦的噸位增加到了3.4萬噸以上,從舊式戰列艦變成了快速戰列艦。

而三艘國王級戰列艦和兩艘凱撒級戰列艦的改進工作則比較滯後,原來德國人對於這些只有14寸艦炮而且艦體較小的戰艦有些不滿意,甚至決定在合適的時候廢棄兩艘凱撒級戰列艦,三艘國王也被納入了退役的考慮範圍之內,所以並不急着改。這也是爲何當舍爾看着港口中的三艘凱撒級戰列艦感到百感交集的原因。相對於戰列艦,德國海軍對航空母艦上的投入更多!

兩艘1.5萬噸級的航母布呂歇爾和馮德坦恩號服役後,德國海軍又立即開始着手準備第二級裝甲航空母艦。這兩艘以毛奇號和戈本號來命名。(按照德國人的說法,以1戰戰沉的戰列巡洋艦來命名未來的航母是爲了紀念那些沒能看到戰爭結束的英靈和戰艦。)本來第一級航空母艦完工後會讓德國海軍獲得大量的經驗。但是隨着噸位的增加,德國人的選擇也越來越多,以至於多少有些迷惑了。德皇威廉很希望德國海軍能夠擁有類似暴怒級航空母艦這樣的超級航母,他認爲只有這樣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戰艦才能配上德意志帝國現在的地位!“新的航空母艦噸位不應該少於3.5萬噸,他的性能應該超過英國人的暴怒級航空母艦!”在給海軍部的批示中,德皇這樣寫道。

而當舍爾等人接到了德皇的指示後只能一臉苦笑,因爲他知道,威廉這個“任性的孩子”倔脾氣又犯了。德國一共才12萬噸的航母噸位,英美是因爲經濟問題不得不利用戰列艦來改。而華夏是因爲噸位優勢巨大,本着在條約限制下擁有最強戰鬥力的原則,德國第二級航空母艦的紙面標準排水量以2.5萬噸以下爲宜。並且這級航母將成爲德國海軍條約器的中堅力量。在向威廉“保證”以德意志帝國的造船能力和設計水平。完全可以以紙面標排2.5萬噸的航空母艦達到英國暴怒級航母的水平之後。德皇終於接受了這個數據,並且暗示這級航空母艦可以先建造2艘看看。如果可以,可以再加2艘!

“看來這個條約不會維持多長時間了。”在和德皇的會談結束後。舍爾敏銳的感覺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皇帝陛下對條約的忍耐已經接近極限了,再加4艘2.5萬噸的航空母艦的話,那麼就意味着噸位超標。也許當第四艘航空母艦完工之時就是條約廢止之日!秉承德國海軍強調攻擊和防禦的原則。德國人第二級航空母艦選擇了單層大機庫加掛票的裝甲航母方案。本來德國設計師打算選擇雙層機庫的,但是奈何德皇要求航空母艦甲板擁有儘可能大的防護面積、100架以上的載機量外加較好的試航性!

而在噸位限制下,德國設計師只能選擇掛票這種“廉價”的處理方式,總算讓這艘航母擁有較大的甲板(250米*29米)較好的防禦(裝甲甲板部分有80mm厚)和100架以上的載機量(機庫面積170米*23米),而在升降機佈置上,德國人採用的居然是歷史上埃塞克斯的佈局,兩座升降機在中軸,側弦有一座單獨的升降機。而當徐傑看到這艘船的時候,誤以爲是一艘裝甲甲板型的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當然了,具體噸位多少,這個就看情況了,反正“紙面”上是2.5萬噸!按照計劃,決定先建造2艘,是否開工剩下兩艘根據情況定。

德國人在忙着建造第二級航空母艦的同時,也開始實施“航空母艦”預備艦計劃。德國計劃建造兩艘3.5萬噸標準排水量的郵輪。這兩艘分別被命名爲不萊梅和歐羅巴號的郵輪的船體將完全按照軍艦的標準來建造,不但在細分隔艙方面和戰艦一樣,甚至在某些建成後不易改動的部分(比如說水下防雷裝甲)直接採用裝甲鋼。而且整個郵輪的上層甲板採用全直通式的,以便隨時改成機庫,因爲畢竟是以商船名義建造的,所以想實現裝甲甲板是不太可能的,德國最終將厚的裝甲板放置在預設的機庫甲板上。而作爲一艘3萬多噸的大船,在未來這艘航空母艦將擁有270米*32米的超大甲板!而下層機庫的的長度將接近190米!並且該艦還擁有15萬馬力的額定輸出,必要時可以開出31節以上的高航速!按照德國人的計劃,這兩艘郵輪在必要的時候完全可以在4個月內改裝成兩艘大型艦隊航母。按照舍爾的說法:“德國其實在同時建造4艘航空母艦!”

當然了,想要完成這兩艘戰艦離不開國家的支持,無論作爲運輸公司還是造船廠絕對不會沒事建造這種船的,經過三方不斷的討價還價,德國政府最終表示將負擔60%的建造費。而唯一的條件是,一旦開戰,這兩艘郵輪必須收歸軍方。

就在德國大肆擴充主力艦的時候,巡洋艦的建造工作也沒拉下。埃姆登號航空巡洋艦已經接近完工,這艘航空巡洋艦擁有6門重炮和至少26架飛機。裝甲防護以防禦級別火炮爲標準。同時另外3艘正統的重巡洋艦和2艘輕巡洋艦也開始陸續下水。其中重巡洋艦的火力標準是9門主炮。紙面排水量爲1.4萬噸。側弦裝甲爲厚傾斜20度。水平裝甲80mm。而輕巡洋艦則是9門主炮,紙面標準排水量爲1萬噸。側弦裝甲爲厚傾斜20度。水平裝甲在60到80mm之間。

如果說意大利海軍的擴軍行動在世界範圍內還無法引起多大的影響的話,那麼德國海軍加緊擴軍步伐將引起世界的關注,這更像是一個信號,一個條約束縛即將被突破,新的軍備競賽即將開始的信號,在條約簽署後不到7年的時間裡,德國已經有了隱隱突破條約限制的表現,而這必將引起其它國家的關注和緊張。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

第219章 最終計劃出爐第295章 國家民族高於一切第520章 陸軍整備第1414章 血染大洋第1047章 新的坦克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1463章 抉擇第480章 雙保險第364章 巡洋艦的黃昏第927章 亞眠上空的死神第436章 混亂的日本海第142章 經濟戰發動第1246章 風語者第948章 螞蟻咬死大象第1038章 航母交戰推演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442章 合圍第1331章 血火藍天1第1459章 大西洋風暴第120章 拜會鄭振勳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1053章 鑽空子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219章 最終計劃出爐第27章 北洋的反應第1192章 如芒在背第1064章 第一代航空母艦第725章 右勾拳第722章 碰撞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1497章 打穿他們!第791章 導火索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862章 不一樣的誘敵第827章 刺客第945章 戰鬥還是撤離?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840章 傻眼了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艦隊第1319章 虎狼之戰1第1384章 愁雲慘淡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430章 草原上的廝殺第900章 明白了第11章 設計師OR廚子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571章 矛與盾第584章 快速戰列艦VS戰列巡洋艦第477章 攻城準備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567章 各懷鬼胎第1029章 基地羣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661章 全線出擊第1198章 華夏制導武器第238章 大殺器!!第205章 後院起火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1247章 遊騎兵第1502章 兩敗俱傷!第1140章 敗退第355章 破局第452章 老兵上陣第395章 盯梢第400章 內亂開始第79章 門生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1495章 宿命的相遇第692章 這就到敵後了?第805章 被堵上了?!第528章 大格局第96章 陽謀第926章 反攻第616章 計劃的完善第131章 戰艦開工低二百八十章應對裁撤第931章 誰先上?第601章 共同利益第1349章 勝利or深淵?第953章 準備行動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1442章 硬核桃第1113章 血火地獄第333章 崩潰的前兆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1188章 偏離方向的攻擊第726章 鋼鐵狂潮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921章 美國人登場了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471章 戰場調整第1225章 神嘲諷第329章 第二回合第109章 艦至巴達維亞第1182章 持續的風暴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第239章 碾盤武士第1407章 猛龍
第219章 最終計劃出爐第295章 國家民族高於一切第520章 陸軍整備第1414章 血染大洋第1047章 新的坦克第851章 交易與善後第1463章 抉擇第480章 雙保險第364章 巡洋艦的黃昏第927章 亞眠上空的死神第436章 混亂的日本海第142章 經濟戰發動第1246章 風語者第948章 螞蟻咬死大象第1038章 航母交戰推演第1223章 拉美國入坑第442章 合圍第1331章 血火藍天1第1459章 大西洋風暴第120章 拜會鄭振勳第521章 與土耳其的交易第1053章 鑽空子第1394章 意外之外第219章 最終計劃出爐第27章 北洋的反應第1192章 如芒在背第1064章 第一代航空母艦第725章 右勾拳第722章 碰撞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1497章 打穿他們!第791章 導火索第296章 互相妥協第862章 不一樣的誘敵第827章 刺客第945章 戰鬥還是撤離?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840章 傻眼了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艦隊第1319章 虎狼之戰1第1384章 愁雲慘淡第74章 自動武器的搭配第430章 草原上的廝殺第900章 明白了第11章 設計師OR廚子第262章 戰鬥纔剛剛開始!第571章 矛與盾第584章 快速戰列艦VS戰列巡洋艦第477章 攻城準備第29章 談判正式開始第567章 各懷鬼胎第1029章 基地羣第9章 拜會布林(二)第661章 全線出擊第1198章 華夏制導武器第238章 大殺器!!第205章 後院起火第1117章 調兵遣將第1247章 遊騎兵第1502章 兩敗俱傷!第1140章 敗退第355章 破局第452章 老兵上陣第395章 盯梢第400章 內亂開始第79章 門生第837章 德國人的憂慮和決斷第924章 勝利下的隱憂第1495章 宿命的相遇第692章 這就到敵後了?第805章 被堵上了?!第528章 大格局第96章 陽謀第926章 反攻第616章 計劃的完善第131章 戰艦開工低二百八十章應對裁撤第931章 誰先上?第601章 共同利益第1349章 勝利or深淵?第953章 準備行動第257章 鬱悶的俄國人第1442章 硬核桃第1113章 血火地獄第333章 崩潰的前兆第1068章 進軍羅馬?第1188章 偏離方向的攻擊第726章 鋼鐵狂潮第267章 馬卡諾夫的囑託第921章 美國人登場了第865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471章 戰場調整第1225章 神嘲諷第329章 第二回合第109章 艦至巴達維亞第1182章 持續的風暴第1022章 關鍵的航母談判第115章 總結經驗教訓第239章 碾盤武士第1407章 猛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