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路從蓬島三山遠

當飛虎軍列着整齊的陣型走入平壤城的時候,整座城都在歡騰。

所有的人都在用鮮花和笑容歡迎着這支凱旋的隊伍,包括明軍,陸續歸來的高麗的文武百官,以及高麗百姓。在初晴的陽光下,這座城市顯得那麼生機勃勃。

飛虎軍的鎧甲閃耀着悅目的光芒,這場勝利一掃進入高麗後的陰霾,令他們彷彿又回到了東海作戰的時代。這支豪邁之軍不住揮舞着手中的兵器,響應着人羣的歡呼。他們相信,就算漢城中真的有十八萬倭軍,他們也能將之全部殲滅!

他們騎在高頭駿馬上,駿馬打着清脆的響鼻,像他們一樣鬥志高昂。身後是幾十輛生鐵鑄就的戰車,上面架着巨大的鐵炮跟火箭車。佛朗機火炮是當時最先進的火器,一次可發射五百多枚子彈,迎面十丈寬全部被它的火力覆蓋。火箭車分爲火龍箭、飛廉箭、一窩蜂、百虎齊奔,分別可以一次發射十六隻、二十五隻、五十隻、一百隻燃燒的火箭。火箭上澆着火油,有的甚至裝載着火藥,一射出去就引發一大蓬烈火,裂地生威。

這些武器幫助着他們在兩日前的雨夜,於碧蹄館大破倭軍,打得倭軍聞風喪膽。此時,它們已經成爲明軍軍威的一部分。

每個人心中都沸騰着熱血,他們也相信,就算倭兵再多、再兇悍,他們也一定能奪下漢城,將倭軍統統趕出去!

卓王孫負手俯視着這支驍勇的隊伍。

難得地,他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城中的歡呼聲響徹雲霄,感染着每一個人。

寶蓋下的宣祖熱淚盈眶。他顫抖着身子,幾次要站起來,向着這隊伍揮手,但他的腳卻在發軟,無論如何都站不起來。

如果他還有敵國的財富,他一定毫不猶豫地將這些財富全部賞賜給這些人,給他們高官厚祿,讓他們痛痛快快歡呼一次。

但現在的他,卻不過是個亡國之君。他還有什麼?

宣祖癱坐在寶座上,眼睛忍不住一陣潮溼。他曾多麼盼望這麼一場勝利,但當這場勝利真的到來之時,又恍如夢幻,讓人不敢相信。

他身後的文武百官,忍不住流下淚來。

於此,重見衣冠鼎盛。

李如鬆停下馬,緩步走上臺階。

宣祖努力坐直了身子,擺出王的威嚴。他的身子卻在不停地顫抖。李如鬆手上捧着一摞馬標,宣示着這場大戰中他們斬獲的敵將數目。雖然宣祖早就知道了這場戰役的細節,親眼見到這一幕的時候,仍緊張得全身發抖。

終於,李如鬆跪倒在宣祖面前,朗聲道:“徵倭先鋒李如鬆,獻俘於王!”

他身後的飛虎軍發出一陣嘹亮的呼喊,一齊將長槍舉到了空中。他們每個人的馬上,都綁了一串血肉模糊的人頭。那是他們輝煌的戰果。

宣祖激動得熱淚盈眶,幾乎就要站起來,大聲讚美他們的功勳,但在最後一刻,他忍住了。他諂媚地斜着擡起頭,看着旁邊站立着的人。

這個人,纔是這座城真正的主人。這場戰役的勝利真正屬於的,是這個人,而不是他。他一定要小心,不能做任何讓這個人不愉快的事情。

朝陽的光輝中,卓王孫的目光是那麼悠遠,彷彿遙不可測的青天。他臉上雖有欣然之意,卻並無驚喜之容。顯然,這場戰役的勝利,早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安排好了一切細節,推演了敵軍所有的可能行動,只等待一場勝利。

或許,這纔是真正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吧。

李如鬆的敬奉,不知什麼時候已轉了方向,朝向卓王孫。

所有士兵舉起的長槍,似乎也是在向卓王孫宣告着忠誠與榮耀。

此時,他們恭謹地拜服在卓王孫腳下,接受他的領導。雖然他曾飛揚跋扈,做過一些他們不能理解的事情,但,他是王者,王者所做的一切,本就不是尋常百姓所能理解的。他們深信,這位王者能領導他們,走向一場又一場勝利。

李如鬆恭謹地拜服在地上,期待着卓王孫再度下令,命令他攻入漢城。

實際上,他也是這樣請令的。

“末將懇請大帥授我爲先鋒,攻入漢城,梟敵魁平秀吉之首!”

所有的士兵全都下馬,轟然跪倒,齊聲道:“攻入漢城,梟敵之首!”

所有人都仰望着卓王孫,熱血沸騰,等着他回答。這個充滿鮮花與榮耀的都城,在這一刻屏息以待,等着皇者宣佈一場更大的勝利。

卓王孫淡淡道:“收兵。”

所有人驚愕無比,卓王孫的臉上沒有任何喜色。這場戰爭,竟似沒有讓他感到一點快樂。

他究竟要的是什麼?

滿城百姓都困惑地望着他。這一刻,他們徹底地相信他是位王者。因爲,只有王者,纔會有與普通人截然相反的七情六慾。

卓王孫轉身,正要離去。

突然,一陣馬蹄聲敲開了平壤城的寂靜。卓王孫的目光猛然銳利起來。一騎白馬,從城外絕塵奔馳而來,所有的守兵都紛紛讓開,神秘而妖異的四天聖陣,竟似也不能阻擋這個人。

只有一個人有這樣的特權,那就是楊逸之。

卓王孫的臉上竟似也有了一絲微笑,他忍不住走下三階石階。

一襲白衣縱身自馬背上躍起,白雲一般停在了石階的盡頭。

果然是楊逸之。

他向着卓王孫抱拳:“閣主果然是深謀遠慮。在下率領海軍前往南海,正遇上前去參拜南海觀音的梅北兼國的使臣,他們本是受不了平秀吉的苛政,去祈求南海觀音庇護的。卻失去了觀音的蹤跡,轉而祈求我軍的援助。他們乘夜領着我軍進入日出軍港,重創其艦隊。梅北兼國也正式宣佈起義,組織南方四國共同反抗平秀吉。倭兵後方陷入一片混亂,海上補給必定會出現極大的問題。”

城中一陣歡聲雷動。原來他們的確是誤解了卓王孫。海上送花,那隻不過是個幌子,卓王孫真正的意圖是聯合盟軍,攻入敵軍的大後方啊!這實在是招很妙的計策,連自己人都瞞過了。

應當瞞!他們小民知道什麼?只會泄密而已!只要有勝利,他們就滿足了。

但卓王孫的臉色,卻依舊一片陰沉。他等歡呼聲稍微小了些,才一字一字道:“幽冥島上,風物如何?”

問的是風物,其實是那個獨居幽冥島上的人。

楊逸之嘆了口氣。

“不知道。”

“幽冥島像從海上消失了一樣,梅北兼國尋找觀音時沒有找到,我也沒有找到。”

卓王孫一言不發,冷冷看着他。

楊逸之猶豫了片刻,才繼續道:“幽冥島本是人間通往幽冥的入口,有着諸多詭譎神奇之處……若島主不想讓它再現人世,天下就再沒有人能夠找到。”

所有人的呼吸在剎那間全都停止。因爲,卓王孫的臉色陰沉得那麼可怕,就像是這個國家的天氣,令人窒息。

他們方纔還在歡呼,享受着勝利的喜悅,但現在,他們只想回到家中,拿起被子矇住自己的頭,好好睡上一覺,連思考都終止。

卓王孫的聲音,就像是陰雲中鬱怒的雷霆。

“你,沒,有,找,到,幽,冥,島?”

一瞬間,所有人都因恐懼而顫抖,他們彷彿看到一位魔王,君臨於這座都城之上。

宣祖將身子擠在王座上,竭力讓自己化成王座的一部分。他毫不懷疑,只要卓王孫轉過頭來看自己一眼,自己馬上就會死去!

這座城市,幾乎成爲一座死城,

只因魔王一怒。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聚在那襲白衣上。黑雲壓城,唯有那襲白衣,在漫天陰霾下顯得那麼耀眼。他是唯一可以承載魔王怒氣的人,如他若不在,這股怒氣將如雷霆一般轟擊在每個人身上。

他們可憐巴巴地看着他。

楊逸之嘆了口氣。他沒想到卓王孫竟會如此盛怒。

幽冥島,並沒有太多的意義。

是那個幽冥島上的人。

卓王孫,真的那麼在乎那個人嗎?

不惜讓海軍乘風千里,奔波海上,只爲送那人一船鮮花。卻沒有她的消息。

就像仙島上的仙子,在陽光照破霧氣的剎那,就會隨着雲煙一起消失,沒有人能再看到。

也許,只是她不想再見到別人,於是讓這座島從這個世界上徹底消失。

她本就有通天的本領。

只是,連卓王孫也不願見嗎?

楊逸之惆悵嘆息,點了點頭。

從今而後,幽冥島便只是一個傳說,天涯海角,仙蹤杳然。

啪的一聲輕響,王座的椅背在卓王孫手下碎裂,金玉碎屑四散。

那一刻,每個人都在戰慄。沒有人懷疑,卓王孫的怒氣會在下一瞬間爆發,將整座城池捲入其中。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血流成河。

恐懼,如陰雲一般,迅速籠罩了整座城池。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楊逸之的白衣仍那麼溫和,在陰沉的雲層中給了他們溫暖,稍稍緩解了他們心中的恐懼。

一如黑暗中殘存的那線光芒。

卓王孫:“起來!”

宣祖觸電一般站了起來,閃到了一旁。他下意識地想要跪下,但偷偷看了卓王孫一眼,遏制住了自己的衝動。

卓王孫在王座上緩緩坐下,支頤看着楊逸之。他的目光冰冷得就像是一柄劍,要貫穿楊逸之的靈魂。

楊逸之也不懷疑,他立即就會向自己出手。

而這一刻,他竟然沒有能招架住的信心。

一字一字地,卓王孫緩緩道:“我命你爲護衛,護送沈唯敬前去漢城議和!”

所有人都困惑地揚起頭,艱難地思索着自己方纔聽到的話。宣祖吃驚地張大了嘴巴,良久合不起來。楊逸之也揚起了眉峰。

議和?爲什麼要議和?

他們不是剛打了個大勝仗嗎?他們不是打得倭兵沒有還手之力嗎?爲什麼忽然要議和呢?

他們不是期待着將倭兵趕出高麗,還這片土地以和平嗎?

議和能做到嗎?

他們困惑地望着楊逸之,希望他能爲他們找出答案。沒有人敢仰望卓王孫,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問他一個字。

更不用說觸怒他。

楊逸之緩緩擡手,向卓王孫施了一禮:“遵命。”

這讓百姓們更加困惑。

看來議和已成了定局。那麼,他們的慶祝還要不要了?

他們困惑地舉着手中的彩旗、花鼓,不知道該做什麼。他們茫然地看着周圍的人,看到的,卻是周圍的人一樣茫然的雙眼。

沈唯敬。

楊逸之有些吃驚地看着眼前這個人。

這是個身材矮小、乾瘦的一個人。他臉上總是露着諂媚的笑容,身子半彎着,於是就只能仰着頭看人,這更增加了他的卑微。他身上穿着一件華麗的絲綢長衫,但無論怎麼看都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尤其是兩隻金黃色的大門板牙,以及手中那隻長長的煙槍。

他戰戰兢兢地站在楊逸之面前,恭謹地彎腰行着禮,眼睛卻偷偷瞄着楊逸之。只要楊逸之稍微露出一絲不滿意,他就會立即跪下去似的。但他的眼神卻飄忽不定,楊逸之望向他的時候,他像是受到了極大的驚嚇,慌忙收回目光,身子簌簌發抖着。

這,就是卓王孫派去談判的使者,身系高麗民族福祉的沈唯敬?

他看上就像是個標準的市井刁民,雞鳴狗盜無不精通,卻就是不會幹正事。

卓王孫怎麼會選這樣一個人?

楊逸之幾乎忍不住想轉過身去,找卓王孫問個明白。

楊逸之沉吟着,沈唯敬卻已經在簌簌發抖。

他天性懼怕每一個人,他膽小,不敢忤逆任何人,在強者環伺中尋求着自己生存的一絲罅隙。他的確是個卑微而猥瑣的人,甚至不敢殺死一隻雞。但現在,他隱約意識到,這是天降的富貴,如果他把握住了,他將飛黃騰達、光宗耀祖。殺了他的頭他也要去出使。

只是,這個看上去溫文爾雅的白衣人,忽然讓他感到遍體冰冷。他立即拿出自己所有的卑微的諂媚,企圖感化楊逸之。

楊逸之也立即感受到了這一點。他笑了笑。

他怎麼跟這樣的人計較起來了。

上馬,他做了個“請”的姿勢,這次出使,他決定讓沈唯敬全盤負責。

他決心仔細看看,卓王孫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尾 聲第十章 路從蓬島三山遠第三十四章 珍重雕欄白玉花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十八章 兵戈十日出重圍第十五章 征途鶗鴂愁中雨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三十四章 珍重雕欄白玉花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第十五章 征途鶗鴂愁中雨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十章 路從蓬島三山遠第三十四章 珍重雕欄白玉花第七章 鐵馬新林休戰鼓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第三十二章 立馬山川千騎擁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楔 子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第十五章 征途鶗鴂愁中雨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尾 聲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十一章 新傳使者出皇都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七章 鐵馬新林休戰鼓尾 聲第十章 路從蓬島三山遠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十五章 征途鶗鴂愁中雨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楔 子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十八章 兵戈十日出重圍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二十章 玉幾君臣笑語空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二十章 玉幾君臣笑語空第二十五章 落英錯認舞衣鮮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二十章 玉幾君臣笑語空第十八章 兵戈十日出重圍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三十二章 立馬山川千騎擁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
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尾 聲第十章 路從蓬島三山遠第三十四章 珍重雕欄白玉花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十八章 兵戈十日出重圍第十五章 征途鶗鴂愁中雨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三十四章 珍重雕欄白玉花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第十五章 征途鶗鴂愁中雨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十章 路從蓬島三山遠第三十四章 珍重雕欄白玉花第七章 鐵馬新林休戰鼓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第三十二章 立馬山川千騎擁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楔 子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第十五章 征途鶗鴂愁中雨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尾 聲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十一章 新傳使者出皇都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七章 鐵馬新林休戰鼓尾 聲第十章 路從蓬島三山遠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十五章 征途鶗鴂愁中雨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楔 子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十八章 兵戈十日出重圍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二十章 玉幾君臣笑語空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二十章 玉幾君臣笑語空第二十五章 落英錯認舞衣鮮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二十章 玉幾君臣笑語空第十八章 兵戈十日出重圍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三十二章 立馬山川千騎擁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