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

可不被人覺察的陰霾裡,宣祖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他的目的達到了。

他不能死。他的國家不能死。所以,這個溫潤如月的人,一定要被牽入這場戰爭中,不能僅僅是觀望。

雖然並不太瞭解楊逸之,但宣祖相信,如果這世上還有一個人對搞抗卓王孫,那就一定是這位白衣男子。

作爲一國之君,他可以很輕易地看出這一點來。他相信,他的王國,不會在這場戰爭中淪陷。

他一定會笑到最後。

平秀吉端起了一杯茶。

清晨的微露沾溼了天守閣的窗櫺,或是霧氣,或是雨水,絲絲縷縷,在淡青色的窗紙上暈開,讓人恍惚置身於一場迷離的夢中。

只有茶是溫暖的。或者,還有那個水紅色的女子。

“卓王孫下令將高麗王送往靈山城。”

他緩緩說道,一面從茶水的反射影中看着相思的反應。茶水在杯中緩緩搖晃着,相思的倒影在水面劃過一道道驚鴻般流痕。

“他不止一次這樣做了。我很疑惑,他是不是很想將高麗王送到我們手中?因爲靈山城無險可憑,只要我出動大軍,頃刻之間就可破城擒王。”

相思的手抖了一下,壺中傾出的水流顫了顫。

他們同時想到了那個朝日般的男子,也同時感到一陣深深的困惑。

卓王孫究竟想做什麼?

靈山城破,高麗王被擒,那麼倭方几乎就可以掌控全部局勢。在這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時代,王若被擒,就意味着這個國家的敗亡。

平秀吉緩緩展開手中淡黃色的卷軸,那是高麗全圖。他修長的手指在上面挪動着,輕輕點出幾個點。

那將是扼住靈山城的死亡之手。連相思都看得出來,只要這幾個要地被佔領,靈山城將是一座死城。

她必須要做些什麼。

相思輕輕咬住了嘴脣。她能做些什麼?

她來此的目的,是想刺殺平秀吉,但已經過了這麼多天,她仍然分不清那個纔是真正的平秀吉。化身千億,不滅不敗的忍術最高境界——鬼藏,讓平秀吉莫測高深,無人能夠看透。

或許,她可以多做一些,比如,將她得到的情報傳遞出去,讓高麗人或者明朝人知道。

但如何做到?

能上到天守閣第七層的人,寥寥無幾。或者說除了平秀吉,她根本沒見到別的人。她出閣的機會少之又少,想必也受到了平秀吉嚴格的監控。

如果她逃出去,平秀吉也必定會立即改變所有策略,這些機密就變成毫無意義了。

要怎樣?才能夠付出有效的情報呢?相思輕輕皺起了眉頭。

楊逸之看着地圖。

他的手在靈山城的周圍點了幾個點。

這幾個點,是靈山城的死穴。如果這幾個點被敵人佔據,靈山城將會是一座死城。那麼,攻佔與保衛靈山城的戰爭核心,就在這幾個點上。他要做的,就是確保這幾個點的安全。

他能夠做到。

他仔細地研究着地圖,一個個計策在他心底成形,不斷地被否決、完善,完善、否決。最終,他的目光流露出一絲笑意。

無論敵人來多少,他都有把握獲得一場勝利。

公主靜靜地看着他,看着他臉上的笑容。她也笑了。

她相信,這個男子必定是人中龍鳳,只要給他一把劍,他就能揮出最璀璨的光芒。

看着楊逸之,她忍不住問出一個想了很久的問題:“你爲什麼不肯反對卓王孫?”

這個問題,無數人想問,卻沒有問。

當今世上,高麗境內,如果有一個人能對抗卓王孫,那必定是楊逸之。如果有一個無法容忍暴政、昏君,那也必定是楊逸之。但卓王孫如此倒行逆施,楊逸之卻從未有過任何反抗。

他是害怕卓王孫嗎?

不可能。他們早就是宿敵。

他是在助紂爲虐嗎?

更不可能。楊逸之湛然如月,一塵不染。他的善良悲憫早就被世人所知。

那,究竟是爲什麼呢?

楊逸之沉吟着。這個問題,他也問過自己多次了。

“因爲我相信他。”

公主驚訝地望着他:“你相信他?”

就算卓王孫做了這麼多不可饒恕的壞事,楊逸之仍然相信他?這個回答,顯然天下人都會吃驚。

楊逸之沒有回答。種種前塵往事在他眼前如浮光幻影,一掠而過。數年來,他與他的相知、共飲、試劍、決裂,都在眼前。

他與他,究竟是不是朋友?

“是有,我相信他。”

他堅定地回答。

卻含着一絲苦澀。

然後,轉身走向靈山的淡淡煙雨。

公主看着他。

他的白衣在青鬱的雨絲中顯得那麼奪目。

奪目而惆悵。一如當年桃花樹下,他爲她奏起的一曲《鬱倫袍》。

清音高遠,調隨花動。他以風月爲琴,桃花爲弦,彈奏出的一曲天籟。

舞盡風流只餘香。

他本是濁世佳公子,卻無奈風風雨雨。

忽然之間,她那顆天皇貴胄的心中有了一絲寂寥。

楊逸之走的第二天,公主在耐心地等待着。

這個計策要想成功,關鍵就是不能引起卓王孫的注意。如果他發現了他們的安排,只要將尚方寶劍往楊繼盛面前一擺,楊逸之就會乖乖回來,這個計策立即土崩瓦解。

所以,千萬不能讓卓王孫知道。

所以,她裝出一副不耐煩的樣子,不停地向周圍的人抱怨平壤的天氣不好,地方太小,什麼玩的都沒有。然後還說起她在京師的時候常常出宣武門打獵

這樣,明天,她就可以命她的娘子軍準備好,去平壤郊區打錯散心。她是公主,想打個獵想必誰都不會覺得意外。然後,她就可以趕到白山。駐紮在那裡的五萬士兵,只有她親執虎符才能調動。然後,她就可以跟楊逸之並肩作戰。

這是他建功立業的最關鍵時刻,她一定要在他身邊,親眼看着他將倭軍打敗。

然後,她再悄悄回來,繼續抱怨這場討厭的戰爭將鹿啊、麝啊、兔啊、羊啊都嚇跑了。她什麼都沒打着。就算卓王孫懷疑又怎樣?反正他們的計策已經結束了。

這樣的安排,堪稱完善。

公主偷偷地笑了。

所以,她就在行宮裡皺着眉頭,嘆着氣,向前來陪伴她的琴言抱怨着大同江的江景多麼無聊,這個城市多麼擁擠,一堆大男人多麼無趣。她柳眉緊蹙,一臉抑鬱,心底卻在偷笑。琴言毫無察覺地寬解着她,讓她更覺得自己的計劃天衣無縫。

這時,小黃門太監進來稟道:“日出之國使者求見。”

公主皺眉道:“日出之國使者?我爲什麼要見?”

斥退了小黃門,公主繼續跟琴言抱怨着。日出之國還算是知道禮節,聽說公主殿下來了,就來拜見。可公主殿下是多麼尊貴的人,怎麼可能去見這麼小的國家的使節。

她並沒有覺得這件事的什麼可疑的。

第二天,公主吩咐娘子軍備好車馬,要去城外打獵散心。

娘子軍下去準備,卻一臉惱怒地回來了:“啓稟公主,卓王孫下令,不許公主出城。”

公主霍然站起身,柳眉倒豎:“不許?他算什麼東西?”

四周的人那收出聲?卻聽殿外傳來一個聲音,淡淡地回答道:“在下是這場戰爭的主帥,平壤城的主人。”

公主訝然回頭,就見卓王孫負手而立,站在院子正中間。他微微擺了擺手,幾名小太監捧着幾個大托盤走了進來。

托盤上赫然放着鳳冠霞帔,大紅的乾坤社稷襖。

這,只有在公主出稼時纔會用到。

公主怔了怔,道:“卓王孫,你什麼意思?”

卓王孫淡淡道:“公主從中原來到高麗,是爲了什麼?”

公主傲然道:“我來是爲監軍,爲了建功立業,成就不世之奇功。”

卓王孫淡淡微笑着,他的笑容帶着少有的寬容,卻讓公主感到很不舒服。那是大人看着孩子,看着他們說着幼稚而不切實際的理想時的寬容。

公主惱道:“你笑什麼?”

卓王孫:“我卻以爲,公主前來,是爲了和親的。”

公主臉色大變,厲聲道:“放肆!我乃天皇貴胄,當今聖上唯一的公主,怎麼能去和親?和親,那是……”卻猝然住口。

她本來想說,和親,不是漢室拿着選秀上來的民女冒充公主,去欺騙沒見過世面的蠻子的嗎?她可是真正的開皇貴胄!何況,父皇是多麼愛她,怎麼可能拿她去和親!

但她忽然想起,一年前,不正是她,在吳越王的安排下,被送往蒙古與俺達汗和親的麼?

這件事對於她而言,一種難言的恥辱,她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來療傷,都無法平復。直到東海之戰,和楊逸之並肩戰鬥,建立了功業,她才逐漸將它忘記。在此期間,她必定不停地說服自己,那只是吳越王的奸計,矇蔽了父皇,並不是父皇的本意。而這種事,以後再也不會發生。

但如今,這兩個字又被提起。

卓王孫所說的每一個字,都像錐子一樣刺在她心上。

她冷冷地看着卓王孫,厲聲道:“我此次赦你無罪,下次再敢胡言亂語,誅你九族!”

卓王孫並不說話,只是靜靜地看着她。公主毫不畏懼地與他對視着。卓王孫的目光並沒有改變,公主的心,卻忽然有些彷徨。

難道……

她不敢再想下去,目光凜凜,逆視着卓王孫,似乎這樣可以讓她更理直氣壯一些。

卓王孫:“沈唯敬。”

沈唯敬急忙走了進來,跌倒行禮。

卓王孫:“我命你將議和之表送往京師時,皇上說了什麼?”

沈唯敬伏地不敢擡頭,低聲道:“皇上說,一切戰爭之事,準卓帥所奏。卓帥之定奪,就是朝廷之定奪。”

卓王孫:“將合議之表呈上來。”

沈唯敬戰戰兢兢地走上前來,將手中的表書放在公主面前的案上,打開。

硃筆圈住的大字旁邊,赫然鈐着當今天子的玉璽之印。

“迎明帝公主爲日出之國天皇皇后。”

公主怔了怔,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急迫地將表抓到眼前,那行字清清楚楚,沒有任何可懷疑之處。那個玉璽之印,公主也自然認得,絕不可能造假。

她緩緩坐倒,腦海中一片茫然。她努力想思考些什麼,但覺腦中空空蕩蕩的,什麼都想不起來。

原來,父皇送她來高麗,爲的只不過是那一紙和約。

她的國家,她的朝廷,甚至她的父皇,都再次欺騙了她。

他們把她送來高麗,是爲了逼迫她去嫁給根本不認識、不喜歡的人,去換取一場戰爭後的和平。

就像是交易。

這已經是第二次用她畢生的幸福,去交易和平。第二次的背叛。

公主的身子開始顫抖,眼睛再次擡起來的時候,已有了淚痕。

“這是你僞造的,是不是?”

卓王孫的笑容有些譏嘲,並不回答。

公主的心在一點點下沉,其實當她問這句話的時候,就明知道不能是這樣的。

她痛恨卓王孫。雖然她明知道這件事不能怪她。她的父皇捨棄她,這個國家捨棄她,跟他無關。

但她還是恨他,如果沒有他,也許她根本不必接受這樣的結果。

她厲聲道:“我要回去!我要去見父皇!就算和親,我也要他親口告訴我!”

卓王孫沒有回答,只緩緩吩咐道:“爲公主整裝。日出之國使者,還等着公主的召見。”

於時,公主豁然明白,爲什麼日出之國使者要覲見她。

“不,我不整裝!”她霍然上前一步,擡頭對着他的目光,“如果你一定要我召見日出之國使者,我就會擡着大炮去見他們。”

卓王孫默然片刻,淡淡微笑:“你累了。”

他轉身出了殿:“公主好好休息,明日清晨,會有鑾架迎接公主,起程前往日出之國。”

隨手輕輕將殿門帶上。

大殿變得漆黑,似乎連光都被一起關在了門外。

公主呆呆站在殿中央,那麼茫然。

她不知道該做什麼,也不知道該相信什麼。

那個白衣的男子,不過是煙花絢爛中的一場夢,變得那麼遙不可及。

她即將披上鮮紅的蓋頭,嫁到重洋之外,嫁給那從未謀過面的天皇。

這一切,與她的夢想差得太遠。她本該統御千軍,輔佐着她的夫君立下不朽的功業,同他一起名標史冊。這纔像是一個天皇貴胄該有的一生。而不像現在那樣,爲了掩蓋國家的無能、軍隊的無能,像是交易或者禮品一樣,遠嫁到偏遠荒蠻之地。

不該是這樣的。

她輕輕咬住了嘴脣。

淅淅瀝瀝的雨聲傳來。殿外又開始下雨了,這個國家的天空似乎也爲衆生的苦難悲痛。戰爭開始以來,這裡的雨水是那麼多。

公主猛然驚醒。

不應該再等下去,她已經沒有時間了。

他們的計劃是,楊逸之先出城安排好一切,然後公主再悄悄出城,兩人會合,一起到白山,公主用虎符調動大軍,由楊逸之率領着開始靈山之戰。

如果她被鎖在殿中,不能出城,那麼,就只剩下楊逸之一人應付這場戰爭。

她的手不由自主地擡起,緊緊握住胸前繫着的一枚精巧的半月形金器。

這正是可調動三軍的虎符。

爲了能留在他身邊,她並沒有將虎符交給楊逸之。而沒有虎符,就調不動白山的軍隊。

公主很知道楊逸之的性格,就算沒有這支軍隊,楊逸之也絕不會見死不救。他一定會獨自趕往靈山,跟這座城生死與共。

那將只會有一個結果,玉石俱焚。

她絕不能被鎖進和親的鸞轎,送往日出之國,而是必須要趕去白山,救出楊逸之!

這個男子,不能沒有她。她,也不能沒有他。

但現在該怎麼辦?

卓王孫絕不可能放她出城。和親已成定局,雖然她不願承認,但這樣的國家大事,一旦決定了,就不能更改。

要更改,必須要有重大的變故。

她打開殿門,平壤城的廣場上,聳立起一個巨大的禮幛,燈綵從它向四周蔓延着,染紅了大同江畔的柳樹。禮幛左右,分列着兩個剛剛搭起的帳篷。也爲燈綵結滿。這是和親的禮儀。一個帳篷中住着迎親的使者,一個帳篷中住着送親的大臣。

明日清晨,她即將離開這座陰雨連綿的城市,作爲交換和平的籌碼。

爲此,這座城市都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中。

歡慶因她而起,卻不屬於她。

日出之國送來的彩禮堆滿了江畔,他們與明朝的官兵歡呼痛飲着,等着迎接他們的皇后。

那是無上的尊崇,亦因她而起,卻不屬於她。

她想要的,只不過是一束月光。

但卓王孫的意志,就像是鋼鐵的枷鎖,統御着這座城市。在這個城市之中,絕沒有人敢違抗他。她不能,楊逸之也不能。

可笑的是,楊逸之不違抗他的理由,竟是相信他。

“你相信他?”

“是的,我相信他。”

公主咬着嘴脣,突然,一絲笑容從她臉上綻出。

這是不得已的方法,一不小心,她會身敗名裂,甚至會開啓一場戰爭。

但必須這樣做,她才能留在這裡,才能拯救楊逸之。

那楊逸之呢?當他知道自己用了這樣的伎倆,會責怪她、厭棄她麼?他還相信她嗎?

緩緩地,公主嘆了口氣。

你相信他嗎?

但願如此。

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十一章 新傳使者出皇都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二十章 玉幾君臣笑語空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十五章 征途鶗鴂愁中雨尾 聲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第三十二章 立馬山川千騎擁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楔 子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十一章 新傳使者出皇都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尾 聲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楔 子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三十二章 立馬山川千騎擁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三十八章 江山蕭瑟隱悲笳第三十二章 立馬山川千騎擁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三十四章 珍重雕欄白玉花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三十八章 江山蕭瑟隱悲笳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二十五章 落英錯認舞衣鮮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楔 子楔 子第十七章 楊柳重載馳道改第十章 路從蓬島三山遠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尾 聲第十八章 兵戈十日出重圍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二十五章 落英錯認舞衣鮮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十八章 兵戈十日出重圍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
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十一章 新傳使者出皇都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二十章 玉幾君臣笑語空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十五章 征途鶗鴂愁中雨尾 聲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第三十二章 立馬山川千騎擁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楔 子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十一章 新傳使者出皇都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尾 聲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楔 子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三十二章 立馬山川千騎擁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三十八章 江山蕭瑟隱悲笳第三十二章 立馬山川千騎擁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三十四章 珍重雕欄白玉花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三十八章 江山蕭瑟隱悲笳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二十五章 落英錯認舞衣鮮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楔 子楔 子第十七章 楊柳重載馳道改第十章 路從蓬島三山遠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第三十章 可知花亦是多情尾 聲第十八章 兵戈十日出重圍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二十五章 落英錯認舞衣鮮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十八章 兵戈十日出重圍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