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知兵善戰

可在永樂二年,安南國大臣裴伯耆突然出現在大明境內,並說有緊急事情向皇帝稟告,他也被隨即送往京城,得到了晉見永樂帝的機會,一個天大的謊言就這樣被揭破!裴伯耆告稱在建文年間,安南丞相黎氏突然發難,殺害了原來的國王及擁護國王的大臣,自後改名爲胡一元,並傳位給他的兒子胡氏,利用改性的方式來設計欺騙大明皇帝,騙取封號。

裴伯耆在永樂帝前說的是聲淚俱下,還寫了一封書信,上面說道:“臣不自量,敢效申包胥之忠,哀鳴闕下,伏願興吊伐之師,隆繼絕之義,蕩除奸兇,復立陳氏,臣死且不朽!”

如果一切都如裴伯耆所言,那南安胡氏就犯了極其嚴重的欺君之罪。胡氏不僅欺騙了整個大明朝,也欺騙了最不容忍其他人欺騙他的永樂帝!可是,永樂帝也不能因爲一個叛逃大臣的一家之言自己打自己嘴巴,禮部的官員有去安南親自核實過,冊封的詔書也發下了,這事上必須慎重。

永樂帝就這樣先把裴伯耆這位從南安叛逃過來的忠臣先安頓下來,不動聲色地進行新的調查,永樂帝需要更多的證據。也就在永樂二年八月,另一名人證出現了,這人就是原安南陳氏國王的弟弟的陳天平。這位落難王室,也是陳氏唯一的落網之魚是先逃到寮國(老撾),因爲寮國也是大明的屬國,然後由寮國護送到了大明,相應的證明安南國內的確發生了胡氏篡國之事。這下,永樂帝全明白了,他不僅被番邦的逆臣欺騙,更被下屬的禮部官員欺騙了。

但是,永樂帝此時依舊不動聲色,因爲他也沒見過陳天平,國之大事需要慎重。所以他照例在年底接受南安使臣的朝貢。可在使臣們來到宮殿內,正準備下拜,坐在寶座上的永樂帝突然發話:“你們看看這個人,還認識他麼?”

此時陳天平應聲站了出來,看着安南來的使臣們。

使臣們看清來人後,大驚失色,出於習慣立刻下拜,有的還痛哭流涕。

一旁的裴伯耆也十分氣憤,他站出來斥責使臣們明知現任國王是篡權賊子,卻爲虎作倀,不配爲人臣。他的幾句話擊中了使臣們的要害,安南使臣們惶恐不安,無以應對。

人證物證皆在,永樂帝怎麼可能不憤怒!立馬將先前派往南安的禮部大臣下獄,罪名就是欺君罔上。接着立刻發下詔書,對現任安南國王胡氏進行嚴厲指責,並表示這件事情如果沒有一個讓大明滿意的答覆,大明天子的雷霆之怒不是好玩的!

永樂帝的斥責詔書似乎很見成效,安南現任胡氏國王的答覆很快就傳到了京城,在答覆的書信中,這位國王進行了深刻的批評和自我批評,表示自己不過是臨時佔個位置而已,國號紀年都沒敢改,現在已經把位置空了出來,誠心誠意等待陳天平回國繼承王位。

當然,永樂帝根本就不信這個人篡國的逆臣真會這樣做,永樂帝也是靠特殊手段奪取江山的,他當然理解叛亂成功者的想法。只是,對永樂帝來說,依靠篡位奪權的成功者,只需要永樂帝一個人就夠了。可是,擺在永樂帝面前的還有一個麻煩,很大的麻煩。

身爲馬上皇帝的永樂帝,當然是支持裴伯耆借兵復仇的辦法,這個辦法最簡單,也最實在。可偏偏,洪武皇帝在生前規定了衆多的不徵國,其中就包括了安南!

永樂帝靠靖難起家,標榜的敬天法祖,他總不能自己打自己嘴巴子,一開口要打的話,下面的大臣也會反對。而且胡氏現在表面上已經認錯,如果胡氏真這麼聽話的話,那事情也就簡單多了,也省去了永樂帝不小的麻煩。

在安南這件事上,永樂帝也有徵求過道衍的意見,道衍和尚的意見很簡單,先把人送過去,然後再靜觀其變。而李浩然更是通過道衍向永樂帝建議,陳平安可以送過去,但要用聯絡消息爲藉口把裴伯耆留下,而留下裴伯耆的意義,永樂帝與道衍當然知道。

留下了裴伯耆這個陳氏王朝的忠臣,表面上是用來維持安南與宗主國大明朝之間的感情。可實際上,是爲了戰爭做準備。如果安南的胡氏亂來的話,陳平安又不幸身死,那裴伯耆就是大明的幾十萬大軍嚮導,在裴伯耆的引導下,大明軍隊可直接殺入安南腹地,剿滅叛逆!

安南後面要發生的事,李浩然都清楚,因爲他偷看了歷史的進程。現在他這隻蝴蝶對歷史的改變還是極其微小的,反正他還是個孩子,很多事還可以靜觀其變。至於安南的戰事,李浩然認爲國家養軍隊就是用來打仗的,不打仗的軍隊就只是一堆花花瓶子,一碰就碎。而且安南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千百年來,中華強則向中華稱臣,中華弱則變成強盜掠奪土地、人口,殺戮我中華百姓。李浩然很期待自己日後有親手解決安南問題的機會。

爲了日後方便,李浩然還通過道衍多安排了一手。那就是當陳平安出現時,李浩然就讓道衍向永樂帝建議,送陳天平兩個女人照顧陳天平的生活,反正陳天平來大明的時候也是孑然一身,身邊也需要人伺候。在陳天平的身份被確認後,這兩名送去伺候陳天平的女人也就越發的重要,到陳天平離開南京時,其中一人已經懷有身孕,陳天平更私下保證,只要他能平安回國成爲國王,一定迎娶大明女子爲王后。

陳天平能不能活着成爲安南國王,結果李浩然已經知道了。關鍵是他所留下的血脈,將在日後有大用。只要這條血脈保留下去,總有一天安南再次成爲中華皇朝的一個省。至於陳天平這個人的死活,李浩然不在意,道衍也不在意,永樂帝更不在意!

安南的事就暫時這樣了,不管後面會發生什麼,大明朝都已經做好了準備。第二件事纔是李浩然最在意的,因爲他一直所向往的,一直所崇拜的鄭和船隊,大明的無敵艦隊終於是要出海遠航了!

明永樂三年,永樂帝遣中官鄭和、王景弘率領大明艦隊出使西洋!鄭和七下西洋中的第一次首航即將開始!

鄭和,雲南人,小名三保,本姓馬,*人,祖先爲西域人。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元朝殘部統治的雲南,一舉攻克雲南。那年馬三保10歲,被擄入明營,閹割成太監,隨後五年更隨明朝大軍東征西討,最終被分配到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身邊,成爲永樂帝的貼身太監。

在現代人的眼中,太監似乎都是一羣手無縛雞之力,扭捏作態如同女子的妖孽。可實際上,在明初的很多太監中,皆是弓馬嫺熟的善戰之輩,靖難之役中多有宦官跟隨在永樂帝身邊,或爲將衝鋒在前,或爲貼身侍衛時刻守衛在永樂帝身邊,無一不是敢死之士。當年的馬三保正是其中之一。

永樂二年,永樂帝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三保鄭姓,改名爲和,任爲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史書上記載:鄭和“身高七尺,腰大十圍,四嶽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山過面,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如洪鐘,才負經緯,文通孔孟,博辯機敏,長於智略,知兵善戰。”

永樂帝在認命鄭和爲正使出使西洋前,曾經詢問過袁珙之子袁忠徹。袁珙老了,袁忠徹的相術已經繼承了其父九成的本領,正是袁家的新一任繼任者。袁忠徹是這樣評價鄭和的:“三保姿貌才智,內侍中無與比者,臣察其氣色,誠可任。”

出使西洋在朝廷絕大多數的朝臣眼裡是個苦差事,茫茫大海,兇險無比。一心想老死家中,落葉歸根的大臣們可不願意接手這樣的苦差事,對於永樂帝的任命也就無一反對,這樣苦差事當然是交給能吃苦的,又跟自己沒什麼關係的人去做。

可誰又知道,一直到六百多年後,海洋卻是中國人無法忘記的痛!驕傲自大,閉關鎖國,使得中國經歷了最黑暗的百年,直到現世都無法改變海洋弱勢的局面。無數人捧起史書,看到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想象着傳說中的鄭和寶船,大明無敵艦隊,是那麼的辛酸。

李浩然雖然有跟道衍提過海洋的重要,東海之濱倭國的威脅,但道衍並沒有太放在心上,因爲在這個時代,無論是海洋,還是倭寇,都不是太重要的存在。只有李浩然的心裡一直記着,也是他想要改變歷史的一大目標。

鄭和,李浩然認識,李成應也認識。都是永樂帝當年的貼身侍衛,鄭和與李成應之間的關係很不錯,都是當年燕王身邊的貼身侍衛,都是保護着燕王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都是一起在屍體上喝酒吃肉的生死兄弟。所以鄭和也認識李浩然,也知道李成應把這個兒子寶貝得不行。當初李成應因爲林月如犯事的時候,就是馬三保攔着永樂帝,爲李成應求情,也是他想辦法讓人去通知李立華的。

第四十章:賀府有請第兩百六十二章:誰敢得罪第一百七十七章:什麼時候的事第一百六十八章:不能小看第兩百二十九章:探探情況第兩百三十八章:來了多少人?第二十六章:女公子第八章:可憐的豬第三百二十二章:過癮第八十七章:中國人不該怕蝗蟲第一百九十七章:不得不放棄第一百三十三章:大事不妙第兩百八十八章:如何是好?第八十七章:中國人不該怕蝗蟲第三百二十九章:自刎身亡第兩百二十章:森嚴壁壘第兩百五十二章:一毛不拔第五十章:客氏第七十七章:別慫!就是幹!第一百五十六章:笑不出來了第兩百四十一章:一羣人倒下第九十九章:好主意第九十四章:寫信第一百一十章:手到擒來第七十章:殺人了……第兩百八十二章:退回第一百二十八章:斯文敗類第九十六章:要錢……第兩百零八章:難道送死?第一百章:吃醋了第八十四章:送人第四十五章:乞丐第十一章:府入佳人第兩百八十六章:江湖郎中第一百一十五章:來不及了第兩百八十四章:早做打算第七十章:殺人了……第六十三章:數學不如我吧第兩百零三章:妹夫第二十五章:大開眼界第一百四十一章:習武第三百二十三章:包庇第二十一章:買人第兩百一十五章:膽小鼠輩第二十八章:偉大的理想第兩百八十二章:退回第一百二十八章:斯文敗類第一百三十五章:傳染第一百二十九章:校長第兩百九十九章:嫁妝??第兩百四十四章:有什麼稀奇?第兩百零九十二章:糊塗賬目第三百三十七章:大手筆第六十一章:誇讚第兩百六十六章:找誰?第三百二十一章:把我當傻子了?第三十七章:剿匪第一百六十七章:高升第一百四十二章:教給誰第五十八章:狂言亂語第兩百五十九章:上當了吧第兩百二十二章:難防第六十八章:撇乾淨第兩百一十章:大好事!第兩百二十一章:堅守不出第三十七章:剿匪第兩百三十七章:送什麼好第一百五十章:誰的功勞第四十二章:火星出名了第三章:牛大爺要吃豬第兩百六十四章:全是餿主意第一百六十三章:任憑發落第三十九章:老子當爹了第一百零九章:嚇人的傷害第兩百八十九章:虛驚一場第一百七十五章:碰釘子第一章:天外飛豬第一百二十八章:斯文敗類第三百二十四章:遙相呼應第七十三章:軍營第六十章:心事重重第三百二十章:這麼厲害?第一百四十二章:教給誰第三百一十二章:難度很大第兩百三十四章:大塊頭第三百零九章:投降第兩百六十八章:糾纏第兩百六十八章:糾纏第一百一十三章:打進來了!第兩百四十八章:石沉大海第一百六十九章:簡單的話第一百一十七章:我有辦法第三百二十八章:是何居心第一百章:吃醋了第十七章:彭大溜子第三百一十五章:你懷疑誰?第九十一章:東渡日本第一百四十四章:問答第兩百八十六章:江湖郎中
第四十章:賀府有請第兩百六十二章:誰敢得罪第一百七十七章:什麼時候的事第一百六十八章:不能小看第兩百二十九章:探探情況第兩百三十八章:來了多少人?第二十六章:女公子第八章:可憐的豬第三百二十二章:過癮第八十七章:中國人不該怕蝗蟲第一百九十七章:不得不放棄第一百三十三章:大事不妙第兩百八十八章:如何是好?第八十七章:中國人不該怕蝗蟲第三百二十九章:自刎身亡第兩百二十章:森嚴壁壘第兩百五十二章:一毛不拔第五十章:客氏第七十七章:別慫!就是幹!第一百五十六章:笑不出來了第兩百四十一章:一羣人倒下第九十九章:好主意第九十四章:寫信第一百一十章:手到擒來第七十章:殺人了……第兩百八十二章:退回第一百二十八章:斯文敗類第九十六章:要錢……第兩百零八章:難道送死?第一百章:吃醋了第八十四章:送人第四十五章:乞丐第十一章:府入佳人第兩百八十六章:江湖郎中第一百一十五章:來不及了第兩百八十四章:早做打算第七十章:殺人了……第六十三章:數學不如我吧第兩百零三章:妹夫第二十五章:大開眼界第一百四十一章:習武第三百二十三章:包庇第二十一章:買人第兩百一十五章:膽小鼠輩第二十八章:偉大的理想第兩百八十二章:退回第一百二十八章:斯文敗類第一百三十五章:傳染第一百二十九章:校長第兩百九十九章:嫁妝??第兩百四十四章:有什麼稀奇?第兩百零九十二章:糊塗賬目第三百三十七章:大手筆第六十一章:誇讚第兩百六十六章:找誰?第三百二十一章:把我當傻子了?第三十七章:剿匪第一百六十七章:高升第一百四十二章:教給誰第五十八章:狂言亂語第兩百五十九章:上當了吧第兩百二十二章:難防第六十八章:撇乾淨第兩百一十章:大好事!第兩百二十一章:堅守不出第三十七章:剿匪第兩百三十七章:送什麼好第一百五十章:誰的功勞第四十二章:火星出名了第三章:牛大爺要吃豬第兩百六十四章:全是餿主意第一百六十三章:任憑發落第三十九章:老子當爹了第一百零九章:嚇人的傷害第兩百八十九章:虛驚一場第一百七十五章:碰釘子第一章:天外飛豬第一百二十八章:斯文敗類第三百二十四章:遙相呼應第七十三章:軍營第六十章:心事重重第三百二十章:這麼厲害?第一百四十二章:教給誰第三百一十二章:難度很大第兩百三十四章:大塊頭第三百零九章:投降第兩百六十八章:糾纏第兩百六十八章:糾纏第一百一十三章:打進來了!第兩百四十八章:石沉大海第一百六十九章:簡單的話第一百一十七章:我有辦法第三百二十八章:是何居心第一百章:吃醋了第十七章:彭大溜子第三百一十五章:你懷疑誰?第九十一章:東渡日本第一百四十四章:問答第兩百八十六章:江湖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