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四章:大塊頭

奏疏傳到內閣,認爲楊鎬失敗有因,正是戰時不宜換將,其實更多的原因是因爲楊鎬是他們推薦的,如果換將等於認同楊鎬的無能,是打他們的臉。從未想過國家的利益,士兵們的鮮血難道還比不過他們的臉皮?

萬曆很氣憤但他也只想結果對過程並不在意,內閣不同意換將,他也並不在意但還是認爲只有李如鬆靠的住,再次建議任命李如鬆爲都督統管遼東軍事事務。

明朝都督也是一個地區有重大軍事行動臨時任命的官職,比經略大。引起內閣大臣、朝廷言官的一致反對。這次出兵援朝集浙、陝西、山西、京城、遼東各大精兵是明朝全國的主要部隊,非同小可。

在大臣們的心裡;唐朝“安史之亂”就是藩鎮割據擁兵自重,權力過大,公然造反引起全國大亂的根本原因。深刻歷史教訓使他們對李成樑本來就忌諱,再加一個李如鬆和李成樑有五子都是副總兵官員讓他們如臨大敵,不符朝廷御將之道,說是前門拒虎後門進狼。

明朝歷來是重文輕武,認爲軍人粗鄙,有勇無謀,進士出身爲將符合明朝傳統,上書給萬曆責李如鬆以總兵身份入朝,受命於楊鎬指揮。

李如鬆上書以部隊疲乏爲由遲遲不肯出兵入朝,內閣提出李如鬆不聽兵部軍令,轉派李如柏任總兵出兵入朝。

就這樣推來推去時間過去月餘,萬曆皇帝品過味來,派李如柏那不是換湯不換藥嗎?再說李如柏怎麼能同李如鬆相比?內閣這幫老傢伙是糊弄我,大明江山是我朱家的,我都不擔心你們不是鹹菜羅卜淡操心。李如鬆遲遲不出兵肯定有原因,一個戰功顯赫的戰將受命於一仗未打過的楊鎬確有不妥。

最後又英明一回,不管內閣大臣和言官的意見直接下旨;任命李如鬆爲遼東都督統管遼東一切軍事事宜。

明朝後期就是如此意見永遠不能統一,每天就是打口水仗,有些大臣樂此不疲養成習慣,別人反對的他就支持,別人支持的他就反對,根本沒有國家利益、公理、道德、正義的存在。這與萬曆多年不上朝,荒廢政務,大臣敷衍搪塞,社會風氣敗壞息息相關。據歷史記載當時朝廷分“清流派”和“濁流派”兩大派相互明爭暗鬥,引起派系、黨爭的源頭,這也是大明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李浩然大病初癒閒來在院內走走,卻凍的受不了,東北的天氣已經到了零下三十幾度,刺骨的寒風深入骨髓,他娘把一件收藏多年的虎皮裘衣披在他身上。

“九兒、自小身體就單薄要多穿點。”

“謝母親掛念,孩兒挺得住。”

李如鬆急衝衝趕來:“九弟、皇上任命我爲遼東都督,這下可以出兵了吧。”

“大哥莫急,出兵是自然了,可你太着急讓皇上認爲你是要官嗎?對我李家不利,所以要拖上兩天才好。”

李成樑走出來說:“小九說的對,凡事要考慮咱們李家的利益,不能便宜了楊鎬那小兒。”其實是誤會李浩然的意思了。他只怕引起皇上的猜忌,對事後不利。

這兩天李浩然安排朱員外進駐鞍山,因爲那裡有開採不盡的鐵礦石,先做好準備工作,等開春就可以開工。又把王虎叫來吩咐他動身到濠江(澳門)重金聘請有冶煉和槍炮技術的人員到遼東。明朝的濠江(澳門)是荷蘭、西班牙人的佔領地,明朝禁海基本無海軍根本無力管轄濠江,只好放任。荷蘭人在此開設了槍炮生產廠,是當時最先進冶煉加工基地,生產的大炮-紅衣大炮。明朝就是從濠江購買後來仿造都不如意。

李浩然告別父母和妻子、小妾隨部隊到達鴨綠江邊,這時明朝軍隊已經集結各省人馬三十多萬,輔兵包括運送糧食的已經達到百萬之衆,老二李如柏、老四李如海爲副總兵也來到朝鮮,楊鎬仍爲經略主管備倭軍務。

李如鬆問及糧草之事,楊鎬說只夠吃一月,只有先攻破平壤取敵之糧方可無憂。

問朝鮮國王李訟能否買糧他回答:“小幫土地偏小,人民貧瘠,且國俗不識貨銀之利,雖有銀兩,不得換米爲軍糧矣。”(原文)一句話就是沒有。按李浩然的想法打來打去就是給它人做嫁衣。

李浩然身爲李如鬆參事(相當參謀)有話語權問李訟:“你一文不花就想復國,天下可有此事呼?”李訟“這個、這個。”半天也說不出話來。

李如鬆聽了眉頭一皺“是啊!陛下我們瞎忙乎最後還是給你在忙,你總要表示吧。”過後李訟找到李如鬆和李浩然拿出500兩黃金給他們。李如鬆剛要接下被李浩然制止,婉言拒絕。出去後李如鬆說:“給錢爲什麼不要?”

“大哥此錢不能要,朝鮮人嘴不嚴,戰事結束後他要說出去,楊鎬可是盯着你的位置,到時參你一本,得不償失。我看不如讓他寫給我們樹木若干獻給遼東,允許採礦的字據。”李浩然則在李訟面前說如不同意他們就回遼東,嚇的朝鮮國王李訟寫下字據。

平壤城內是日本第一軍團指揮官小西行長,有18000人。日本這次進攻朝鮮依仗的是發明了火繩槍的三段射,按當時是最先進的火器戰法,比明朝火槍先進,當然跟李浩然的火槍比差了二代。日本當時還沒有紅衣大炮,都是些小炮,所以明朝軍隊在火炮,人數上都佔絕對優勢。

小西行長自知不敵,就派使者前來,讓明朝朝廷派使者到平壤城談判。明朝的怪事就是多;因爲長年沒有跟日本來往朝廷上下竟然沒有一個懂日文的。只有張榜招賢,要求懂日文,知倭情者。真有一人揭榜是浙江嘉興人叫沈惟敬,早年曾在日本經商對倭情比較瞭解。

內閣大臣經考察後給了他遊擊將軍的稱號,要求他必須讓倭寇不能過鴨綠江。沈惟忠去平壤談判,小西行長說他們可以退出平壤以大同江爲界以東歸日本。日本人採用的是取三退一策略,先佔領朝鮮全境再讓出一部分,等於兩國瓜分朝鮮。

沈惟敬大喜過望,認爲不戰而屈人之兵立了不世之功,當初內閣說不過鴨綠江,現在即沒過鴨綠江又得到平壤以北的土地。屁顛屁顛趕回來跟李如鬆彙報。

李如鬆聽後拔出跨刀就要砍沈惟敬,被李浩然攔下說既然他們要談判我們就跟他們談,我們就借談判迷惑敵人,給他來個突然襲擊。沈惟敬還感到很委屈,我們現在也很不理解;反正又不是我們國家的土地。

明朝人以大國自居,學的是儒家禮教,朝鮮是明朝屬國是小弟弟,當哥哥的能佔小弟弟便宜嗎?從大的方面看不能助長日本人野心,有句話叫脣亡齒寒。

朝鮮國王李訟聽了此話氣的指着沈惟敬就罵,然後對着李如鬆和李浩然作揖,生怕他們答應日本人,又把李浩然請到府上,把他從朝鮮帶出來的宮女排好隊讓李浩然挑,李浩然實在看不上朝鮮女人,又矮又醜答應出兵才逃出來。

小西行長又玩了一個花招直接邀請李如鬆到肅寧館的地方會談。李如鬆同意帶了十幾個親兵就走,李浩然聽說後馬上率家丁六人快馬加鞭追趕。

李如鬆趕到肅寧館附近下馬前行,突然出來二十幾個日本武士,李如鬆一看不對下令“殺”誰知這些武士個個武功高強,李如鬆親兵們苦苦支撐,正在緊張時刻李浩然騎馬趕到,衝着一個武士就開了一槍打翻在地,葛大彪揮舞狼牙棒只要挨着武士刀就蹦飛,日本人看情形不妙倉皇逃跑,被李如鬆親兵抓住三人。

“小九你這槍挺好使麼,這個大快頭更不錯。”

“大哥你就別惦記了,你也使不慣槍,葛兄弟是我好不容易得來的,我說你以後別這麼冒失好不好?”

“沒事、這幫小賊還奈何不了我。”

小西行長一計不成又來一計請大明史團到平壤談判,李如鬆決定率七萬大軍趁機攻佔平壤城。

平壤城易守難攻,東有大同、長慶二門,南有盧門、含毯二門,西有七星、普通二門,北有密臺門,十里處有個牡丹峰地勢險要2000人日軍把守。

明軍這次帶了百餘門紅衣大炮,特別說的是浙江兵遊擊吳惟忠帶的3000千人,是當年經過戚繼光訓練保留下來兵,擅長山地戰可以說是特戰隊的老祖宗。

李浩然用鵝毛筆結合歷史,寫了一份詳細的平壤作戰計劃書交給李如鬆。“九弟啊!你這智謀堪比諸葛孔明,不、就是神來之筆,平壤城指日可待。”

還有一件事李浩然暗自後悔,當初造槍時沒有找到彈簧就用牛筋代替,打寧夏時因爲是秋天,沒受影響,那想到天寒地凍的遼東牛筋早就廢了,1500支槍有1200支打不響,搞他到處找牛筋把所有的槍全卸下來換上新牛筋再裝上,這也打不長,不知哪天又不行了,只有打仗前更換。

第兩百九十九章:嫁妝??第兩百一十七章:四散逃跑第一百四十五章:誦唸佛經第一百七十六章:鬥不鬥第兩百章:給你一千兩第一百五十六章:笑不出來了第一百九十九章:不是外人第兩百八十五章:循序漸進第兩百八十三章:相逢第九十三章:我有糧食和兵馬!第一百三十六章:火冒三丈第一百五十九章:投水第兩百四十八章:石沉大海第一百一十六章:占城第三百零九章:投降第一百四十章:畜生第兩百六十九章:不成威脅第兩百五十三章:公主殿下第五十二章:一個沒控制住就……第八十五章:水利設施第兩百五十三章:公主殿下第六十七章:刁民第兩百八十四章:早做打算第一百九十五章:婦人之仁第一百五十五章:大海第二章:瘋長的草第兩百零五章:瘋狂掠奪第八十一章:騙我?第一百四十三章:大和尚第八十五章:水利設施第六十四章:依你便是第兩百零九章:五百兩黃金?第兩百六十五章:這是陷害第兩百七十八章:隨你調用第一百三十六章:火冒三丈第一百五十一章:賭一把第兩百三十四章:大塊頭第二十九章:冷不丁升官了……第兩百零六章:受潮了第兩百二十五章:一個不留第一百零一章:災害嚴重第十七章:彭大溜子第兩百三十九章:不了了之第三百零八章:優勢第四十九章:我是個好老師第八十九章:拜會第四十九章:我是個好老師第兩百九十九章:嫁妝??第兩百一十二章:開堂第八十七章:中國人不該怕蝗蟲第三十一章:雙飛……第兩百七十四章:望風而逃第一百三十二章:餓死鬼附身第兩百一十七章:四散逃跑第一百九十一章:這是少的第一百七十三章:理所應當第一百五十二章:因果關係第二十二章:這個縣令當的真不容易第一百二十六章:好姑爺第一百一十四章:援軍到了第兩百八十四章:早做打算第三百零三章:大呼不妙第三百零七章:趕盡殺絕第三百一十八章:一針見血第三百零七章:趕盡殺絕第三百一十二章:難度很大第一百四十六章:人心難測第兩百六十一章:只能等了第五十九章:帝王難測第兩百七十五章:啥也沒撈着第一百二十六章:好姑爺第一百六十六章:新奇的街第兩百七十二章:嚇死了……第一百九十八章:大功一件第二十九章:冷不丁升官了……第兩百九十九章:嫁妝??第一百一十三章:打進來了!第一百七十七章:什麼時候的事第兩百八十七章:眼皮子底下第八十五章:水利設施第三百零六章:有意疏遠第一百六十八章:不能小看第一百一十五章:來不及了第兩百八十五章:循序漸進第兩百五十章:收拾一下第一百章:吃醋了第一百四十一章:習武第一百九十一章:這是少的第兩百二十一章:堅守不出第十五章:流民入城第一百四十一章:習武第三百二十五章:氣死第兩百一十八章:解一時之圍第三十一章:雙飛……第兩百六十七章:是來搞笑的嗎第兩百六十五章:這是陷害第一百七十四章:來人第三十九章:老子當爹了第兩百八十三章:相逢第兩百一十六章:不明所以
第兩百九十九章:嫁妝??第兩百一十七章:四散逃跑第一百四十五章:誦唸佛經第一百七十六章:鬥不鬥第兩百章:給你一千兩第一百五十六章:笑不出來了第一百九十九章:不是外人第兩百八十五章:循序漸進第兩百八十三章:相逢第九十三章:我有糧食和兵馬!第一百三十六章:火冒三丈第一百五十九章:投水第兩百四十八章:石沉大海第一百一十六章:占城第三百零九章:投降第一百四十章:畜生第兩百六十九章:不成威脅第兩百五十三章:公主殿下第五十二章:一個沒控制住就……第八十五章:水利設施第兩百五十三章:公主殿下第六十七章:刁民第兩百八十四章:早做打算第一百九十五章:婦人之仁第一百五十五章:大海第二章:瘋長的草第兩百零五章:瘋狂掠奪第八十一章:騙我?第一百四十三章:大和尚第八十五章:水利設施第六十四章:依你便是第兩百零九章:五百兩黃金?第兩百六十五章:這是陷害第兩百七十八章:隨你調用第一百三十六章:火冒三丈第一百五十一章:賭一把第兩百三十四章:大塊頭第二十九章:冷不丁升官了……第兩百零六章:受潮了第兩百二十五章:一個不留第一百零一章:災害嚴重第十七章:彭大溜子第兩百三十九章:不了了之第三百零八章:優勢第四十九章:我是個好老師第八十九章:拜會第四十九章:我是個好老師第兩百九十九章:嫁妝??第兩百一十二章:開堂第八十七章:中國人不該怕蝗蟲第三十一章:雙飛……第兩百七十四章:望風而逃第一百三十二章:餓死鬼附身第兩百一十七章:四散逃跑第一百九十一章:這是少的第一百七十三章:理所應當第一百五十二章:因果關係第二十二章:這個縣令當的真不容易第一百二十六章:好姑爺第一百一十四章:援軍到了第兩百八十四章:早做打算第三百零三章:大呼不妙第三百零七章:趕盡殺絕第三百一十八章:一針見血第三百零七章:趕盡殺絕第三百一十二章:難度很大第一百四十六章:人心難測第兩百六十一章:只能等了第五十九章:帝王難測第兩百七十五章:啥也沒撈着第一百二十六章:好姑爺第一百六十六章:新奇的街第兩百七十二章:嚇死了……第一百九十八章:大功一件第二十九章:冷不丁升官了……第兩百九十九章:嫁妝??第一百一十三章:打進來了!第一百七十七章:什麼時候的事第兩百八十七章:眼皮子底下第八十五章:水利設施第三百零六章:有意疏遠第一百六十八章:不能小看第一百一十五章:來不及了第兩百八十五章:循序漸進第兩百五十章:收拾一下第一百章:吃醋了第一百四十一章:習武第一百九十一章:這是少的第兩百二十一章:堅守不出第十五章:流民入城第一百四十一章:習武第三百二十五章:氣死第兩百一十八章:解一時之圍第三十一章:雙飛……第兩百六十七章:是來搞笑的嗎第兩百六十五章:這是陷害第一百七十四章:來人第三十九章:老子當爹了第兩百八十三章:相逢第兩百一十六章:不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