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翁城捉鱉

這個時節,最是晝長而夜短,已是寅時中刻前後,在有大半個時辰,黑夜就會過去了。

劉良臣不住的看着遠處的巍巍雄城,好似一頭拉磨的老驢般不停的轉着圈子。

用不了多久,天色就要發亮了,怎麼城裡頭還是沒有動靜?

劉良第在磨蹭些什麼?

是不是中途出了岔子?

一直以來,劉良臣都是負責和城中的劉良第聯絡之事。

豫親王早就對城內的叛軍寄予厚望,並且讓劉良臣親自負責和叔伯兄弟劉良第的聯絡事宜。

有了前幾次的接觸,劉良第不斷的把密信送出城外。

根據密信中所說,今天晚上劉良第等人一定會起事,會先擒住明朝的小皇帝,然後開門獻城。

城裡邊有內應打開城門,這可比直接攻城要經濟實惠的多,豫王多鐸一直都很關心這個事情,專門給了劉良臣四個牛錄的精銳辮子兵。

只要城內的劉良第設法打開城門,戰鬥力極是強悍的辮子兵就會趁着夜色一擁而入,剩下的事情就很簡單了。

這絕對是一份很大的功勞,豫王多鐸已親口許諾,只要這個事情辦成了就擡他的旗籍,讓他成爲高人一等的旗人,並且還許諾事成之後賞他美貌女奴二十名,允他鎮守南京還可以跑馬圈地。

這事要是辦成了,自己也就可以過一過主子的癮,成爲擁有很多奴才的主子了。

可是,城裡邊的劉良第一直都沒有動靜。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劉良臣已經等的有些不耐煩了。

在他的身後,還有一萬多新附軍,領軍之人正是他的嫡親兄弟劉良佐。

劉良佐不斷的派人過來催問,搞的劉良臣不勝其煩,但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現在什麼時辰了?”

“寅時中刻已過,再有差不多一炷香的工夫,就是寅時末刻了。”

明明在密信中說好了子時動手,最遲不會超過丑時,現如今已經是寅時中刻了,怎麼一點兒動靜都沒有?

該不會是劉良第出事兒了吧?

要是劉良第出了事兒,白白的等了一個晚上不要緊,裡應外合攻克南京的計劃就會徹底泡湯,到時候少不得要挨豫王的一通臭罵,說不準還要吃鞭子,連自己的榮華富貴都要隨之化爲泡影了。

明顯已經超過了約定的時辰,劉良臣漸漸覺得有些不妙,本能的想要帶兵離去,卻又有點捨不得觸手可及的大功勞和富貴榮華。

這裡距離城牆太近了,完全在明軍的火炮射程之內,若是被明軍察覺,一通火炮轟擊過來,必然死傷慘重。

好在黑夜中很難從城頭上看清楚這邊的動向,而且那些個辮子兵隱藏的很好,寧可忍受蚊蟲的反覆叮咬也堅持着一動不動。

劉良臣決定再等一會兒,至少也要等到卯時初刻。

到了那個時候,如果裡邊的劉良第還沒有打出信號,他就要帶着辮子兵撤回去了。

就在這個時候,小北門上忽然掛起了一盞紅色的燈籠。

夜色中,紅色的燈籠分外顯眼,引得劉良臣心頭劇烈跳動。

緊接着,又一盞紅燈籠出現了。

來了,果然來了。

當第三盞紅燈籠掛出來的,劉良臣再不猶豫,馬上一躥而起,抽出佩刀遙指前方:“城門已開,衝進去!”

三盞紅色的燈籠,就是劉良臣和劉良第約定好的暗號。

這個暗號的意思就是:一切順利,城門已經打開。

劉良臣從來都沒有跑的這麼快過,只感覺耳旁的風聲呼呼直響,眼前朦朦朧朧的景物飛一般不斷後退。

片刻之間,身後已響起吶喊之聲,那是劉良佐的大部隊正是快速前移。

劉良臣隱藏之處和城門之間的直線距離不過一千來步,在這麼近的位置上,就算是明軍已有所覺察,也早就來不及了。

一千來步的距離轉身即至!

雖然同樣是武將出身,但是自從在遼東投靠了多鐸之後,這麼多年以來劉良臣幾乎沒有參加過真正的戰鬥,完全依靠溜鬚拍馬阿諛逢迎過活。

今晚再次出戰,已明顯感覺到體力大不如前,跑到城門附近的時候已上氣不接下氣,累的幾乎要癱軟在地了。

那些個精悍的辮子兵可比他要強多了,幾乎沒有任何停頓直接就跳下寬闊的護城河,在夜色中朝着城門摸了過去。

就在這個時候,吊橋緩緩放下,城門徐徐打開。

成了!

看到放下的吊橋和洞開的城門,劉良臣心頭狂喜,也不知從哪裡來的力氣,瞬間就好像年輕了十幾歲,毫不費力的跳上吊橋衝了進去。

幾乎於此同時,身後猛然傳來地動山搖的火炮轟鳴聲,還有驚天動地的吶喊聲。

親兄弟的配合果然親密無間,劉良佐的一萬多新附軍已經緊隨其後的壓了上來,並且首先開炮壓制城頭的火炮。

接下來,就應該是至少三輪密集的箭雨,不是用來殺傷明軍,只需要壓制城上的守軍,讓他們擡不起頭來,這就足夠了。

那些個精銳的辮子兵舉着重型砍刀,哇哇怪叫着衝過城門,沿途沒有任何阻礙,直接就衝過了二道門。

劉良第已經在密信中說的非常清楚了,小北門這邊只有三道城門和兩個甕城,只要衝過去就算是順利進城了。

如此這般黑夜即將過去但黎明卻未到來的時候,守軍一定非常鬆懈,剛好可以殺一個措手不及。

只要南京城落入掌控之中,江南就算是平定下來了。

最大的功勞當然是豫王爺多鐸的,但劉良臣覺得自己的功勞也不小,一想到那些豐厚的賞賜,尤其是可以擡籍入旗的身份改變,頓時熱血上腦渾身上下都是使不完的力氣。

這些個辮子兵根本就不用他去指揮,很有經驗的派人守住城門,然後大部隊繼續前衝。

只要再衝過兩道門和一個甕城,全天下最繁華的南京城就盡在掌握之中了。

數不清的金銀財寶糧草資材,還有數不清的美貌女子柔順奴隸就可以予取予求。

忽然之間,劉良臣就感覺到了一絲明顯的異樣,好像有什麼地方不對頭。

是的,太不對頭了。

已經接連衝過了城牆和二道牆,第一座甕城也衝過來了,爲何連一個守軍都沒有看到?

難道說劉良第等人已經把這裡的守軍全都解決了?

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急促而又紛亂的腳步聲中,腳下的石板路又溼又滑,稍不留神就會栽倒。

這個時節本就潮溼,又有很重的露水,這一切本就是最正常不過的事兒,但劉良臣還是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勁兒。

是的,他已經知道哪裡不對了。

因爲空氣中瀰漫一股濃重而又嗆鼻的味道。這股味道是從腳下散發出來的。

他蹲下身子,用手指在地面上擦拭了幾下,湊到鼻端細細的一嗅,頓時就忍不住的打了個噴嚏。

火硫油,地面上的不是露水,而是火硫油。

火硫油是一種極其易燃的液體,顏色黝黑而且粘稠,若是在白天很輕易就可以分辨的出來,但是在夜晚卻不大容易看清楚。

這玩意兒可不便宜,而且很難得到。

地面上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火硫油?一瞬間,劉良臣就已明白過來,發出聲嘶力竭的大喊:“快撤,快撤,有埋伏!”

話音未落,一支火箭倏然而至。

火星濺落的瞬間,火硫油被點燃了。

完全就是一眨眼的工夫,地面上就騰起熊熊烈烈的火焰,幾乎與此同時,二道門上的鐵閘在一連串“嘎嘎”作響的金屬摩擦聲中緩緩落下。

中埋伏了!

“撤,快撤——”

就在這個時候,猛然傳來一陣地動山搖的轟鳴。

明軍開炮了。

至少二十多門火炮,當然不是名動天下的紅夷大炮,而是五花八門的小炮,松木炮,大擡杆子,還有短小的虎尊炮,炮口全都對準了甕城之內。

俄頃之間,甕城之內已是一片火海。

地面上的青石板被炮火打的紛紛碎碎,四下飛濺。

正在瘋狂前衝的辮子兵被打的暈頭轉向,紛紛尋找遮蔽之物試圖躲避炮火和密密麻麻的箭雨。

奈何甕城之內空空蕩蕩,連塊磚頭都找不到,更沒有任何掩體。

四個牛錄的辮子兵,總共一千多人,雖然沒有全都衝過去,也過了一多半,立刻死傷慘重。

無論多麼悍勇的辮子兵,在這種情況下也只有捱打的份兒。

甕城那麼高大堅固,下邊的辮子兵完全成了落入陷阱的獵物,明軍甚至不需要衝下來進行面對面的廝殺。

只要不停的用五花八門的各種火炮反覆轟擊,再用密集如雨的弓箭收割生命就可以了。

雖然劉良臣喊的聲嘶力竭,無不的希望被豫王多鐸視若珍寶的辮子兵可以撤出來,但前後熊熊大火相阻,後有正在落下的鐵閘,想撤都撤不了。

得虧劉良臣的體力不怎麼好,落在了後面,要不然的話現在的劉良臣就算沒有被火炮轟成漫天飛舞的碎肉,也早就被射成刺蝟了。

即便如此,因爲踩踏到了火硫油,劉良臣的身上同樣冒起了火苗子。

火硫油這東西最是霸烈,而且有很強的黏着性,只要沾染上一丁點兒就會一直燒下去,就算是滿地打滾兒也撲不滅火焰。

不幸中的大幸就是劉良臣很清楚火硫油的特性,沒有像其他那些辮子兵那樣哀嚎着胡亂翻滾,而是不顧一起的扯下身上的衣衫。

即便如此,依舊燒了一個滿面焦黑鬚發不全,尤其是因爲鞋子上沾了太多,小腿已經被燒出了無數亮晶晶的大水泡。

第140章:堅守第496章:召回永王第471章:百姓思定第600章:神靈歸天第453章:寧長官第550章:成婚日第336章:捨不得也要舍第320章:表忠心第586章:前腳剛走,後腳出事第512章:神說要有光第186章:比拼第462章:你去搞清楚第601章:老兵不會死,只是漸凋零第九十三章:潁州知縣第五章:招降第189章:叛黨第311章:收割第130章:不是人第423章:這一次是對的第十二章:同行第560章:脣槍舌戰第527章:結盟第472章:渡口第416章:都反了吧第572章:禪讓準備第412章:清醒第299章:北伐開始第548章:醫務室第155章:揚州不孤第三十二章:又見李安寧第十四章:鬥惡僕第八十八章:刀下留人第461章:拉燃式手雷第475章:均田第287章:潰敗第137章:暴怒的小多第126章:我們的思維跟不上你的節奏第五十章:擒賊先擒王第545章:敲詐勒索第165章:渡江第580章:老友第337章:決死鋤奸隊辦事第六十五章:時間飛逝第四十二章:退者斬第373章:英雄氣第163章:撤離第537章:夜襲第506章:幫忙辦事第八十六章:離開第380章:這天下爲什麼不能姓吳第328章:思想第398章:暴怒的張啓陽第510章:新令第一百零一章:三姓家奴第372章:有功無罪第六十章:兄弟相爭第四章:給張獻忠吃辣條第575章:關係暖化第157章:金絲雀與公主交談第七十八章:炸藥包第148章:撤第325章:交代第589章:反了還是沒反第146章:戰鬥第375章:保持隊形第136章:奇襲第240章:密碼第258章:門面第二十五章:徇私舞弊第606章:新世界第368章:唯我降不得第五十三章:清軍又來了第266章:人情第529章:熱血少年第345章:畏威不懷德第213章:授勳第334章:開炮第187章:今非昔比第六章:魔鬼第293章:宴會第444章:在上一課第288章:排隊槍斃第351章:割發以報恩第351章:割發以報恩第570章:秘密揭開第217章:夷臣第504章:旗人的新家第328章:思想第198章:抵達第十五章:擺宴第341章:九穗禾第五十六章:入京第247章:抓賣考題的人第488章:張夫人第326章:就此揭過第285章:不慌,本官去去就來第349章:獲救第245章:張啓陽的課第231章:疑惑第499章:調軍
第140章:堅守第496章:召回永王第471章:百姓思定第600章:神靈歸天第453章:寧長官第550章:成婚日第336章:捨不得也要舍第320章:表忠心第586章:前腳剛走,後腳出事第512章:神說要有光第186章:比拼第462章:你去搞清楚第601章:老兵不會死,只是漸凋零第九十三章:潁州知縣第五章:招降第189章:叛黨第311章:收割第130章:不是人第423章:這一次是對的第十二章:同行第560章:脣槍舌戰第527章:結盟第472章:渡口第416章:都反了吧第572章:禪讓準備第412章:清醒第299章:北伐開始第548章:醫務室第155章:揚州不孤第三十二章:又見李安寧第十四章:鬥惡僕第八十八章:刀下留人第461章:拉燃式手雷第475章:均田第287章:潰敗第137章:暴怒的小多第126章:我們的思維跟不上你的節奏第五十章:擒賊先擒王第545章:敲詐勒索第165章:渡江第580章:老友第337章:決死鋤奸隊辦事第六十五章:時間飛逝第四十二章:退者斬第373章:英雄氣第163章:撤離第537章:夜襲第506章:幫忙辦事第八十六章:離開第380章:這天下爲什麼不能姓吳第328章:思想第398章:暴怒的張啓陽第510章:新令第一百零一章:三姓家奴第372章:有功無罪第六十章:兄弟相爭第四章:給張獻忠吃辣條第575章:關係暖化第157章:金絲雀與公主交談第七十八章:炸藥包第148章:撤第325章:交代第589章:反了還是沒反第146章:戰鬥第375章:保持隊形第136章:奇襲第240章:密碼第258章:門面第二十五章:徇私舞弊第606章:新世界第368章:唯我降不得第五十三章:清軍又來了第266章:人情第529章:熱血少年第345章:畏威不懷德第213章:授勳第334章:開炮第187章:今非昔比第六章:魔鬼第293章:宴會第444章:在上一課第288章:排隊槍斃第351章:割發以報恩第351章:割發以報恩第570章:秘密揭開第217章:夷臣第504章:旗人的新家第328章:思想第198章:抵達第十五章:擺宴第341章:九穗禾第五十六章:入京第247章:抓賣考題的人第488章:張夫人第326章:就此揭過第285章:不慌,本官去去就來第349章:獲救第245章:張啓陽的課第231章:疑惑第499章:調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