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吳三桂中計(1)

鄭鴻逵和祖克勇打了敗仗,一萬人馬折損過半,覺得自己罪孽深重,愧對陛下,尤其是祖克勇追悔莫及,命部下將其捆跪在鄭鴻逵面前領罪,“大都督,卑職不聽命令,擅自行動,才招致今日之敗,一切罪責皆由祖某承膽,請大都督軍法從事,向陛下謝罪。”

鄭鴻逵一臉的頹然,“起來吧。你我二人有負聖望,回頭我們一塊向陛下請罪吧,大敵當前,吳三桂追着我們不放,眼前還是先想一想如何拒敵吧,不能再往下敗了,再有二三十里地到了陛下的軍大營了,介時前面是韃子,後面也是韃子,而且這裡離鄭州也不遠,那裡也是韃子營地,陛下這點人馬豈不是陷入韃子的重圍之?陛下當初兵分三路是害怕出現這樣的被動局面,如今全毀在你我二人之手,我們有負聖恩,累及三軍,縱然十死也亦不足抵過!”

“大都督說得是,一切皆是祖某之過,既然大都督不治祖某之罪,祖某決定不再後退半步,與吳三桂誓死力戰,將功恕罪。”

“鄭某也有此意,縱肝腦塗地,亦不能再退半步了。”鄭鴻逵點了點頭,抱定了必死之心,決定在這裡與吳三桂背水一戰。

然而此時朱由崧的旨意到了,二將趕緊接旨,聽完旨意,二將愕然,朱由崧在聖旨裡對他們吃敗仗沒有半點責備,反而讓他們繼續往下敗,而且越狼狽越好。

二將覺得是不是弄錯了,陛下太過寬仁了,吃了敗仗,損兵折損,導致了這麼嚴重的後果,可陛下卻隻字不提,讓繼續敗下去,越狼狽越好,這難道真是陛下的本意?

二人覺得不可思議,可是當他們從傳旨官口得知,在他們吃敗仗的時候,御營和忠貞營卻打了勝仗,一萬名韃子潰不成軍,現在只剩下一千多韃子被困在一處山嶺苟延殘喘,囂張不可一世的鰲拜在伊河畔被朱由崧斬於馬下,現在讓他們誘敵深入,要圖吳三桂。

“神勇的陛下啊……”鄭鴻逵和祖克勇叩頭不止,又驚又喜,但又羞愧難當,立即按旨而行。

傳旨官走了以後,鄭鴻逵和祖克勇立即放棄了誓死力戰計劃,帶着四千多殘兵敗將,丟盔充棄甲,狼狽而逃。

槍刀戰馬,鑼鼓帳篷,鍋碗竈具,糧草車,甚至還有銀子包,等等,明軍在路扔的東西隨處可見。

吳三桂的前鋒部隊一邊追擊,一邊在後面檢戰利品,這樣又追出了幾裡地。

前鋒部隊的主將正是吳應廣和馬寶,此時吳應廣在馬得意地大笑,“明軍被我們嚇破膽了,來呀,傳本將軍的命令,全力追擊!”

“將軍且慢。”馬寶攔住了他,“明軍越跑越狼狽,現在一刀一槍都不敢戰了,令人生疑。前面離僞帝朱由崧的軍大營已經不遠了,這裡會不會有詐,還是稟明王爺再做決定爲。”

吳應廣不以爲然,“哎呀我說馬寶,你和我叔叔一樣,是不是小心過度了,大庫嶺一戰他們敗得那麼慘,打又打不過我們,他們不玩命地跑,難道在這裡等死嗎,會有什麼詐,何必多此一舉?我叔叔來了也得是這道令,在這裡乾等豈不是貽誤戰機?”

“不,將軍言之差矣,僞帝朱由崧可不是省油燈,你難道忘記九江之敗了?左夢庚三十多萬人馬,還有尼堪和博洛兩位親一萬韃子助陣,結果全軍覆沒,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還是慎重爲。”

這個馬寶可不簡單,二十年後便成爲吳三桂的兵馬大元帥,後來吳三桂跟康熙對着幹,在衡州稱帝,建立大周,馬寶成爲大周政權的支柱人物之一。

今年他剛滿二十歲,但馬寶已經有勇有謀了,吳三桂特別器重他,大庫嶺獲勝之後,吳三桂命令吳應廣帶着五千馬隊作爲前部追擊明軍,以馬寶爲副將,而他帶着步兵輜重等一萬多人馬爲後援,吳三桂特別叮囑吳應廣,遇事要多問馬寶。

因此馬寶的話,吳應廣不敢不聽,“那好吧,依你,來呀暫停追擊。”

吳應廣令隊伍停下,看了看前面左側是蒼蒼茫茫的山嶺,山嶺下面是羊腸一樣的官道蜿蜒曲折伸向遠方,官道的右側溝谷縱橫,像梯田一樣往下面延伸。

又看了看天臨近午時,吳應廣覺得有些無聊,把親兵叫了過來,問他們附近有沒有村莊鎮店。

有親兵告訴他,前面幾裡處的半山腰有一個村莊。

吳應廣大喜,對馬寶道:“容本將軍洗了它,有好吃的或好看的娘們,帶過來幾個慰勞慰勞咱們。”

馬寶看了看這裡的地形,趕緊阻攔,“將軍不可,這裡離明軍很近,將軍不要擅自行動誤了大事,王爺的隊伍最多兩個時辰能趕到。”

馬寶處處攔阻,令吳應廣很不滿意,暗道,你認爲你是誰?我叔叔看你有兩下子,讓你當我的副將,那是擡舉你,但是你找不到北了,在我面前指手畫腳一點也不客氣,我是主將還是你是主將?一個小毛孩蛋子,懂什麼呀,還真把自己當根蔥了嗎?

因此吳應廣把眼一瞪,露出了飛揚跋扈的神氣,叱道:“馬寶,你什麼意思?只知道有王爺,不知道有本將軍乎?”

“末將不敢。”馬寶臉一紅,把頭低下了,拱手施禮。

吳應廣不再理他,說完打馬如飛,帶着一隻親兵跑下去了。

馬寶望着他的背影搖頭嘆氣,良久像是又想到了什麼,吩咐一聲,“來人,派幾個弟兄到附近打探一下,有沒有明軍的埋伏。”

傳令兵答應一聲安排去了。

接下來便是等待,漫長的等待。吳應廣一去沒回來,而且馬寶派出去打探的細作也沒回來。

看看一個時辰過去了,天已過午,前面的官道,空曠寂寥,仍然沒有一個人影,馬寶急不可耐,又等了一會,仍然沒有吳應廣的影子。

這時派出的細作跑回來一個,說鰲拜不聽英親王將令,擅自離開洛陽和朱由崧開戰,伊河一戰被明軍殺的大敗,損兵折將以後殘部被困在前面三十多裡處的一處山嶺,危在旦夕。

馬寶大驚,半天沒說話,連鰲拜這樣的悍將都吃了敗仗?我們救是不救?吳將軍怎麼還不回來?

馬寶心急火燎,剛要親自帶人到前面的村莊看一看,吳三桂率領大隊人馬開到了。

馬寶趕緊來見吳三桂說明情況,吳三桂聽後愕然,繼而罵道:“這個畜牲!”

罵完之後,吳三桂也感到問題的嚴重,他看了看這一帶的地勢,並不怎麼險要。

第921章 固始汗,英雄也!(二更)第301章 三雄戰鰲拜第355章 血濺行宮(1)第547章 朕不會比列祖列宗差第116章 帝王之術第302章 三招之敵第191章 有人跑了!第526章 帝王之心第360章 血戰刑場(下)第879章 多爾袞殞命(四更)第313章 釋放吳三桂第669章 一劍沖天第611章 兒女情長(中)第112章 中計(1)(第四更,稍後還有一更)第40章 不剷除奸黨決不回宮第42章 不能草菅人命第254章 悍將祖克勇歸順(下)第660章 破鳳凰山之策第126章 唯纔是舉,首推其德第144章 鐵了心要當漢奸的劉良佐第264章 韃子頂不住了(二更)第816章 山海關大戰(下)(二更)第801章 營救湯若望(1)(二更)第290章 徒手誅雙王(下)第302章 三招之敵第182章 計高一籌第819章 大明京城的奇怪藝人(二更)第921章 固始汗,英雄也!(二更)第641章 孫可望出兵第762章 血戰赤嵌城(1)(一更)第789章 朝鮮來使(五更)第655章 阻擊戰(6)第548章 高桂英怒闖西宮第323章 這次朕給他們玩點陰的第574章 徒手對六猛第225章 朕殺的不是東林黨第682章 永曆帝粉墨登場第273章 鄱陽湖大戰(6)第617章 狡猾的張獻忠第586章 劍斬艾能奇第853章 遠征軍初戰告捷(二更)第460章 奇葩的舞臺(第三更)第485章 缺月陣第737章 中荷大海戰(2)(二更)第283章 強渡長江(5)第567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833章 韃子勇士(一更)第152章 斬首計劃第560章 李自成智取漢中(下)第504章 智取虎牢關(4)(二更)第678章 李自成再投降(上)第720章 施琅巧使連環計第879章 多爾袞殞命(四更)第260章 夜襲第473章 戰事(二更)第194章 鄭隆芳歸順第244章 御營顯威(中)第492章 強渡黃河(1)第677章 李自成突圍(下)第400章 活擒豪格(二更)第869章 第868 寧遠之戰(中)(四更)第186章 劉澤清帶“病”迎駕(三更)第159章 抱打不平第62章 這也叫糧餉第349章 血洗少林寺第500章 攻心爲上,攻城爲下第218章 朕永遠都不會負你(三更)第774章 強國大計(上)(五更)第791章 解不開的仇疙瘩(二更)第145章 劉良佐除外,餘者皆可投降第429章 北京,朕來啦!第310章 炮火漫天,流矢如雨第797章 多爾袞的人生目標(一更)第184章 在搞什麼鬼?第14章 廷審(求一切支持)第690章 大破鐵甲象軍(上)第158章 讓他們都滾!第750章 文藝復興堡(下)第840章 琵琶儷人(一更)第322章 全殲計劃第685章 苗寨(1)第249章 左良玉之死(三更)第762章 血戰赤嵌城(1)(一更)第371章 祖大壽請纓第261章 放韃子上岸(二更)第475章 原武之戰(1)第891章 孝莊太后聽政(三更)第749章 文藝復興堡(上)第642章 以假亂真(上)第607章 車弓陣第403章 二氣范文程(上)第625章 大敗李定國(上)第248章 澎澤大戰(下)(二更)第528章 潼關大戰(上)第729章 談判(下)第89章 原地消化第905章 四路大軍挺進東北(一更)第498章 強渡黃河(7)第476章 原武之戰(2)第28章 集體請辭(中)
第921章 固始汗,英雄也!(二更)第301章 三雄戰鰲拜第355章 血濺行宮(1)第547章 朕不會比列祖列宗差第116章 帝王之術第302章 三招之敵第191章 有人跑了!第526章 帝王之心第360章 血戰刑場(下)第879章 多爾袞殞命(四更)第313章 釋放吳三桂第669章 一劍沖天第611章 兒女情長(中)第112章 中計(1)(第四更,稍後還有一更)第40章 不剷除奸黨決不回宮第42章 不能草菅人命第254章 悍將祖克勇歸順(下)第660章 破鳳凰山之策第126章 唯纔是舉,首推其德第144章 鐵了心要當漢奸的劉良佐第264章 韃子頂不住了(二更)第816章 山海關大戰(下)(二更)第801章 營救湯若望(1)(二更)第290章 徒手誅雙王(下)第302章 三招之敵第182章 計高一籌第819章 大明京城的奇怪藝人(二更)第921章 固始汗,英雄也!(二更)第641章 孫可望出兵第762章 血戰赤嵌城(1)(一更)第789章 朝鮮來使(五更)第655章 阻擊戰(6)第548章 高桂英怒闖西宮第323章 這次朕給他們玩點陰的第574章 徒手對六猛第225章 朕殺的不是東林黨第682章 永曆帝粉墨登場第273章 鄱陽湖大戰(6)第617章 狡猾的張獻忠第586章 劍斬艾能奇第853章 遠征軍初戰告捷(二更)第460章 奇葩的舞臺(第三更)第485章 缺月陣第737章 中荷大海戰(2)(二更)第283章 強渡長江(5)第567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833章 韃子勇士(一更)第152章 斬首計劃第560章 李自成智取漢中(下)第504章 智取虎牢關(4)(二更)第678章 李自成再投降(上)第720章 施琅巧使連環計第879章 多爾袞殞命(四更)第260章 夜襲第473章 戰事(二更)第194章 鄭隆芳歸順第244章 御營顯威(中)第492章 強渡黃河(1)第677章 李自成突圍(下)第400章 活擒豪格(二更)第869章 第868 寧遠之戰(中)(四更)第186章 劉澤清帶“病”迎駕(三更)第159章 抱打不平第62章 這也叫糧餉第349章 血洗少林寺第500章 攻心爲上,攻城爲下第218章 朕永遠都不會負你(三更)第774章 強國大計(上)(五更)第791章 解不開的仇疙瘩(二更)第145章 劉良佐除外,餘者皆可投降第429章 北京,朕來啦!第310章 炮火漫天,流矢如雨第797章 多爾袞的人生目標(一更)第184章 在搞什麼鬼?第14章 廷審(求一切支持)第690章 大破鐵甲象軍(上)第158章 讓他們都滾!第750章 文藝復興堡(下)第840章 琵琶儷人(一更)第322章 全殲計劃第685章 苗寨(1)第249章 左良玉之死(三更)第762章 血戰赤嵌城(1)(一更)第371章 祖大壽請纓第261章 放韃子上岸(二更)第475章 原武之戰(1)第891章 孝莊太后聽政(三更)第749章 文藝復興堡(上)第642章 以假亂真(上)第607章 車弓陣第403章 二氣范文程(上)第625章 大敗李定國(上)第248章 澎澤大戰(下)(二更)第528章 潼關大戰(上)第729章 談判(下)第89章 原地消化第905章 四路大軍挺進東北(一更)第498章 強渡黃河(7)第476章 原武之戰(2)第28章 集體請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