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帝王之心

宋獻策主動歸順了,沒有廢一句吐沫,也不需要朱由崧任何形式的威逼利誘,這無疑是朱由崧做夢也想不到的好事和易事了,朱由崧喜出望外,如獲至寶。

“先生大名如雷貫耳,是天賜於朕的無價之寶,今得先生不亞於周得呂望,漢得張良也。從今往後,先生是朕的智囊了。”朱由崧拉着宋獻策高興得不知說什麼好了。

“陛下過譽了,多謝陛下隆恩天澤,不計前嫌委以重任,宋某能扶佐陛下平生之福也,必將肝腦塗地,萬死不辭。”

宋獻策受寵若驚,朱由崧不但赦免了他的全部罪責,並升他爲顧問,這對他這個本該剝皮填草挫骨揚灰抄門滅族之人來說無疑便宜到家了,因此宋獻策感激涕零,二次跪倒給朱由崧行了君臣大禮,從現在開始他可以稱陛下了,也不必再自稱罪民了。

“先生不必過謙,快快免禮平身。朕雖然光復了大明,然有國之國,李自成建立大順,張獻忠成立大西,福建鄭家勾結唐王也要與朕爭天下,更有關外的野豬皮賊心不死,先生不妨直說,朕如何才能真正得天下?”朱由崧說着把宋獻策扶起來了。

“謝陛下。”宋獻策再次謝恩,然後把話匣子打開了,言道,“古人有云,大道在太極之而不爲高,在六極之下之下而不爲深。先天地而不爲久,長於古而不爲老。天地有陰陽,陰陽分五行,五行分八卦,金木水火土,相剋又相生,於是便有了天下衆生百相,生生滅滅,無窮盡也。得天下之道在於帝王道,帝王之道在於民道。李自成得民道所以能讓崇禎爺退位,李自成失民道,則韃子鐵蹄肆虐,勢不能擋,只有偏安西北。陛下得民道,多爾袞攜小順治亡於京師,至於大西王張獻忠、唐王朱聿不過是曇花之光難長久也。”

朱由崧開始聽得有些暈,太極陰陽,門遁甲,他當然不懂,不過後來他終於聽明白了宋獻策的大致意思,難怪有人將他稱爲方生術士,宋獻策真是得道之人。

在他看來,李自成的昌盛和敗亡是必然的,大清入關也是必然的,自己光復大明最後得天下也是必然的,這種觀點有點類似後世流行的馬派哲學。穿越之前作爲馬派的信仰者,朱由崧當然贊同。因此一邊聽一邊不住地點頭。

朱由崧知道宋獻策後來在李自成那裡不得地,牛金星的排擠只是一方面,問題的關鍵還是出在李自成身。因此聽完宋策的話不無感慨道:“先生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可惜他李自成不識人也。”

“陛下聖明,俱往矣……”宋獻策說着,嘆了一句氣,有一種往事不堪回首之意,又道,“陛下,現在的大西如落日之光,前有劉宗敏折損了十萬兵馬,李自成今又折損了十五萬,此乃大順的七分之力也。陛下只需兩路用兵,派一隻偏師渡河,走呂梁一帶的虛弱之地,迂迴西京,陛下帶聖軍進攻潼關,對西京形成合圍之勢,多則半年,少則三個月,李自成必然兵敗將亡。然後陛下再揮師南下入川,大西兩面受敵,敗亡也只是個時間問題,平定了大西,王師東進,一鼓作氣東南可定,天下可安矣。”

朱由崧聽得痛快,當初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諸葛亮未曾出山便爲劉皇叔三分天下,而如今朕得宋矮子也不次於他諸葛亮,不出牢房便爲朕獻平定天下之策,與朕之運籌既有同之異,也有異之同,不愧是英雄所見也!

然而朱由崧還有些意猶未盡,又道:“聞先生高論如撥雲見日,朕茅塞頓開,然關於多爾袞實力尚存,蒙古,朝鮮這些偏邦蠻野見利忘義,搖擺不定,西北尚邊夷東侵,還有東南的倭寇也不時來擾,朕當如何?”

宋獻策的黑臉一凝,重新審視朱由崧,然後趕緊把目光又收回去了。概這位弘光大帝並不滿足於現在的大明版圖,他放眼的是四海之際,天地之極也,看這意思他平定了內賊並不算完,還要掃平海外夷邦,真是帝王之心不可測,縱太祖和成祖亦不及也!

宋獻策捋着稀疏的鬍子,掩飾着自己的失態,又思忖道:“陛下雄心令微臣折服,天下之大在於民心,民心在則國強,國之強則通四海,然後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衆之賓莫非王臣也,依微臣之見陛下之大業非窮兵家之業也。”

朱由崧聽懂了,宋獻策是讓他平定內賊之後,不要一味對外用兵玩征服,必須休兵治國,令老百姓安居樂業,強盛國力,不戰而屈人之兵,讓四海衆邦主動來降。

自古知兵非好戰,宋獻策之言無疑是可以借鑑的良策,但是熟悉世界歷史的朱由崧知道,此時的世界格局正在醞釀着重新洗牌,四周的小幫狄夷不過是牆頭草,韃子也不足爲慮,然並非大明一家獨大,海的馬車伕仍然猖獗,北極熊開始覺醒向東蠶食,要建立一個理想的大帝國,必然得鐵血之兵,當然征服海外的前提則是宋獻策的內強國本之路。

平定內賊休養生息,這是朱由崧早定下的調子,這一點與宋獻策之論是相符合的,於是又問宋獻策的安民富國之計。

宋獻策滔滔不絕,君臣二人一下子不知疲倦地扯了近兩個時辰。身邊的李國輔站得腿都酸了,一會兒看看陛下,一會兒又瞅瞅宋獻策,最後又看了看天,仗着膽子道:“皇爺,此地並非講話之所,天都這般時候了,該用膳了。”

朱由崧這才覺得二人談得的確有些久了,不過宋獻策真高人也,不要說與之談論兵家大計,治國安幫之策,是與之扯閒逼也覺得有意思,受教益。

然而以後這是自己的專屬顧問了,想扯淡有的是時間,不在於一時的新鮮,朱由崧於是道:“給先生沐浴更衣,賜御宴。”

“奴才遵旨。”李國輔安排去了。

“謝陛下恩典。”宋獻策謝恩。

第223章 開始抓人第687章 苗寨(下)第293章 忠貞營第228章 皇上進考場第927章 佔領雅庫茨克城(二更)第795章 狩獵(三更)第590章 詐屍第564章 得瑟的張獻忠第937章 沙俄臣服(一更)第866章 厲害的大明遠征軍步兵(上)(一更)第343章 孫之獬的下場第173章 說服第801章 營救湯若望(1)(二更)第45章 追殺(2)第817章 修養生息(三更)第354章 法場第509章 李自成突圍(2)第92章 偷襲第94章 迫降第104章 活擒邢氏第934章 御營鐵騎出擊(二更)第893章 銀子退敵(二更)第548章 高桂英怒闖西宮第209章 黃宗羲講經說道第888章 捉住了順治帝和寧完我(三更)第18章 東廠大換血(求收藏求推薦)第876章 血戰女兒河(上)(一更)第135章 東林在行動(上)第766章 血戰赤嵌城(5)(五更)第678章 李自成再投降(上)第825章 厲害的蘇麻拉姑(三更)第360章 血戰刑場(下)第754章 與虎謀皮第466章 接客第609章 樂極生悲第880章 錦州會戰(1)(一更)第294章 對大明應有再認識第827章 重大發明(五更)第717章 山大王對陣帝王(2)第592章 追殺張獻忠(中)第499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自成第492章 強渡黃河(1)第295章 范文程獻計(二更)第449章 弘光大帝坐北京(4)第464章 十萬雪花銀第876章 血戰女兒河(上)(一更)第722章 南安州施琅呈威(下)第421章 智取真定府(上)第783章 增兵東北邊境(二更)第705章 劉國軒降明第340章 全殲多鐸的炮營第183章 讓劉澤清出城迎接第386章 朕真是餓了(一更)第808章 營救湯若望(8)(四更)第664章 張獻忠投降第913章 野豬林之戰(二更)第98章 再次遭伏第177章 雙喜臨門第23章 錦衣暴動(下)第779章 膽大包天(三更)第386章 朕真是餓了(一更)第785章 伏法(一更)第183章 讓劉澤清出城迎接第330章 不妨學學明軍的打法第402章 朱由崧的條件(一更)第536章 帝王會晤第69章 田雄喪命第133章 練兵(下)第105章 兵進泗州城第708章 營救鄭成功(3)第448章 弘光大帝坐北京(3)第833章 韃子勇士(一更)第744章 魯王和唐王第744章 魯王和唐王第252章 走馬換將(下)第410章 與多爾袞野戰第292章 當然得先誅韃子第470章 三擒三縱第133章 練兵(下)第269章 鄱陽湖大戰(2)第348章 瘋狂的韃子第696章 三路大軍四向並進第235章 決不能養癰遺患第181章 可以戴罪立功第728章 談判(中)第359章 血戰刑場(上)第553章 改西京爲西安第343章 孫之獬的下場第895章 來者不拒,多多益善(二更)第261章 放韃子上岸(二更)第555章 敬畏之心第592章 追殺張獻忠(中)第286章 是啓用工兵營的時候了第272章 鄱陽湖大戰(5)第294章 對大明應有再認識第629章 李定國中計第821章 捕快差役(二更)第554章 再收三虎將第302章 三招之敵
第223章 開始抓人第687章 苗寨(下)第293章 忠貞營第228章 皇上進考場第927章 佔領雅庫茨克城(二更)第795章 狩獵(三更)第590章 詐屍第564章 得瑟的張獻忠第937章 沙俄臣服(一更)第866章 厲害的大明遠征軍步兵(上)(一更)第343章 孫之獬的下場第173章 說服第801章 營救湯若望(1)(二更)第45章 追殺(2)第817章 修養生息(三更)第354章 法場第509章 李自成突圍(2)第92章 偷襲第94章 迫降第104章 活擒邢氏第934章 御營鐵騎出擊(二更)第893章 銀子退敵(二更)第548章 高桂英怒闖西宮第209章 黃宗羲講經說道第888章 捉住了順治帝和寧完我(三更)第18章 東廠大換血(求收藏求推薦)第876章 血戰女兒河(上)(一更)第135章 東林在行動(上)第766章 血戰赤嵌城(5)(五更)第678章 李自成再投降(上)第825章 厲害的蘇麻拉姑(三更)第360章 血戰刑場(下)第754章 與虎謀皮第466章 接客第609章 樂極生悲第880章 錦州會戰(1)(一更)第294章 對大明應有再認識第827章 重大發明(五更)第717章 山大王對陣帝王(2)第592章 追殺張獻忠(中)第499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自成第492章 強渡黃河(1)第295章 范文程獻計(二更)第449章 弘光大帝坐北京(4)第464章 十萬雪花銀第876章 血戰女兒河(上)(一更)第722章 南安州施琅呈威(下)第421章 智取真定府(上)第783章 增兵東北邊境(二更)第705章 劉國軒降明第340章 全殲多鐸的炮營第183章 讓劉澤清出城迎接第386章 朕真是餓了(一更)第808章 營救湯若望(8)(四更)第664章 張獻忠投降第913章 野豬林之戰(二更)第98章 再次遭伏第177章 雙喜臨門第23章 錦衣暴動(下)第779章 膽大包天(三更)第386章 朕真是餓了(一更)第785章 伏法(一更)第183章 讓劉澤清出城迎接第330章 不妨學學明軍的打法第402章 朱由崧的條件(一更)第536章 帝王會晤第69章 田雄喪命第133章 練兵(下)第105章 兵進泗州城第708章 營救鄭成功(3)第448章 弘光大帝坐北京(3)第833章 韃子勇士(一更)第744章 魯王和唐王第744章 魯王和唐王第252章 走馬換將(下)第410章 與多爾袞野戰第292章 當然得先誅韃子第470章 三擒三縱第133章 練兵(下)第269章 鄱陽湖大戰(2)第348章 瘋狂的韃子第696章 三路大軍四向並進第235章 決不能養癰遺患第181章 可以戴罪立功第728章 談判(中)第359章 血戰刑場(上)第553章 改西京爲西安第343章 孫之獬的下場第895章 來者不拒,多多益善(二更)第261章 放韃子上岸(二更)第555章 敬畏之心第592章 追殺張獻忠(中)第286章 是啓用工兵營的時候了第272章 鄱陽湖大戰(5)第294章 對大明應有再認識第629章 李定國中計第821章 捕快差役(二更)第554章 再收三虎將第302章 三招之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