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奏請

首鼠兩端令漢人切齒的大漢奸孫之獬了也並非一無是處,降清之前是大明的重臣之一,進士出身,好歹混了個庶吉士,任過翰林院檢討,險些進內閣。

投降韃子之後,由於他好標新立異,以示對新主子的忠誠,也博得了清廷的好感,最典型標新立異事件便是臭名昭著的首倡剃髮令,多爾袞認爲這是個可重用的漢奸,便採納了,開始了對漢人實施“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血腥統治,孫之獬也被提拔爲禮部右侍郎。站在民族融會的角度,有人甚至把這個大漢奸視爲民族英雄。

這次孫之獬跟着多鐸南征也是頂帶花翎,人五人六,現在他和談事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三王眼睛一亮,紛紛點頭稱善。

但這麼大的事必須向奏朝廷,不管是幾王,也不管是戰是和,他們都無權決斷,最多隻能奏陳疏,參政軍機,表達見解,沒有決策權。

奏朝廷其實也是請示多爾袞,因爲現在的大清是老二當家。

順治帝還是一個六七歲的小毛孩兒,別說當一國之主,連一家之主也當不成,大清軍又是剛剛立國,新遷京都,內部軍務政務盤根錯節,親王之間明爭暗鬥,爭權奪利,外部更是多事之秋,戰事不斷,順治也是在那把龍椅坐着,朝野大事全靠輔政大臣來解決。

輔政大臣之勢力最大的當屬多爾袞,雖然他沒能坐帝王的寶座,但他現在貴爲攝政親王,手綰正白旗和鑲白旗的重兵,他的親兄弟阿濟格和多鐸也都是軍政大權在握,因此他的實力最大的政敵肅親王豪格雄厚得多。

因此多爾袞現在是大清實際的掌舵人,大清國朝野大事基本是他說了算,稱得是二號的皇。這是個野心勃勃的鐵血人物,剛愎自用,專橫跋扈,是在他們家一母同胞的三兄弟當,無論是哥哥阿濟格還是弟弟多鐸,都得聽這個老二多爾袞的。

正在阿濟格和多鐸決定疏奏請多爾袞決斷此事的時候,智順王尚可喜不無憂心道:“此去京師萬水千山,是騎快馬也須得十天半月的,等攝政王爺諭旨下來,會不會有什麼變故?僞帝朱由崧登基以來,大刀闊斧,對內連出重拳,整治朝堂,對外接連用兵,肅清不聽話的軍將,還多是御駕親征,此人太不可小覷了,不可不防啊。”

“你說是僞帝在施緩兵之計?”多鐸聽懂了尚可喜的意思。

尚可喜點頭,“王爺,事不宜遲,遲則生變。依小王愚見,此事王爺不必奏請攝政王,或者奏請攝政王的同時,豫親王和英親王做主得了,先逼僞帝兵退江南再說,我們漢人有句話叫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不怕寇匪殘酷,怕漢奸無情。孫之獬和尚可喜一唱一合地爲兩位清廷親王出謀劃策,這其實對阿濟格和多鐸來說,不失爲金玉之言,這正是朱由崧的軟肋,如果清廷的兩位親王按這兩位漢奸的意思辦,那朱由崧這一計白施了。

原來這個尚可喜也是個老奸巨猾的狠角色。此人認賊作父雖然人所不齒,但他武全才,智商頗高,不愧是清初的智順王,現在屬漢軍鑲藍旗,其母死於戰亂,父親和妻妾兒女皆死於韃子之手,然卻投降清朝,是地道的認賊作父角色,抱定皇太極的粗腿開始屠殺漢人、蒙古人、朝*鮮,這所謂後金統一戰爭,後來又效忠多爾袞,奉旨平定原征服漢人,戰功赫赫。

最近有學者專家研究尚可喜,認爲給尚可喜戴漢奸帽是冤枉的,站在歷史發展和民族融合的角度,尚公能認清形勢,順應朝流,對大清忠心耿耿,以至後來三藩齊名的吳三桂和耿精忠被滿抄斬,而尚可喜能獨善其身,笑到終老,因此得出尚公判國降清有積極的作用和重大的進步意義,差沒弄成民族英雄了。

嗚呼!爲幾百前年的國賊漢奸平反昭雪,不知這些人是何居心,什麼叫認清形勢,順應朝流?這難道不是國賊漢奸們畏刀避劍、趨炎附勢、苟且偷安、有奶便是孃的藉口?

照這麼說歷朝歷代的哪個漢奸不能認清形勢、順應朝流?是不是皆要爲他們平冤昭雪,敬爲祖宗,修廟拜祭,裁入史冊,光照千秋?而那些驅虜扶漢、守土有責,爲國戰、爲民死的英雄大義之士豈不成了不識時務的傻帽?豈不成了阻擋歷史發展和民族融合的罪魁禍首?真是豈有此理!

這些專家學者可曾看清這些漢奸是如何屠殺漢人同胞的?不說別人,說這個尚可喜吧,爲了當好這個奴才,討好滿清主子,僅在1650年的廣州大屠殺,一次屠殺漢人百姓近十萬,這些是不是也算是積極進步、意義重大?

明白了,在這些專家學者眼,漢人理所當然被異族蹂躪、奴役、屠殺!既然爾等如此喜歡被異族奴役蹂躪屠殺,乾脆還剃髮復古,當奴才算了,省得不當奴才寢食難安呢!

這些所謂的專家學者要實在是吃飽撐的沒事幹,做些正事好不好,難怪有人要戲謔稱他們爲“磚家”了,鄙人看來連磚家都不如。

對不起,說的有點多了,書歸正。

縱然尚可喜和孫之獬也算高明之人,但朱由崧已經把準了他們脈相,韃子畢竟是韃子,對這兩個漢奸之言有所取有所不取,儘管他們認爲尚可喜所言不無道理,但還是搖頭給否了,理由是縱算朱由崧在施緩兵之計那又如何?彈進糧絕是事實,是僞帝的勤王之師來了,我們重炮齊發,神仙也救不了他。

結果,兩位清廷的親王立即疏多爾袞,將奏摺和朱由崧的兩封和談書命心腹之將即刻送往京師,十萬火急。

而對朱由崧派來的兩個使者,恭敬有加,讓他們在清營之小住幾天等候消息。

鄭鴻逵和鄭大木滿口應承,心說陛下真是神機妙算,韃子果然當,叫住住唄,別說待如賓,是殺了我們也毫無怨言,使命已經完成了,接下來等着看韃子如何倒黴了。

接下來鄭鴻逵和鄭大木享福了,每天有茶有酒,幾個清廷的王爺輪流陪着,並投其所好,後來連美人計都用了,這叔侄倆是來者不拒,權當這是陛下之恩賜,也知道韃子這麼孝敬他們是何居心,二人心有數但什麼也不說,只是好好享受這份盛情了,吃孫喝孫不謝孫,這倒也符合海盜的本性。

倒是多爾袞現在的日子不太好過……

第194章 鄭隆芳歸順第658章 恩釋沐天波第708章 營救鄭成功(3)第840章 琵琶儷人(一更)第50章 運籌睢州第626章 大敗李定國(下)第292章 當然得先誅韃子第884章 錦州會戰(5)(一更)第448章 弘光大帝坐北京(3)第102章 逆亂之臣,雖功必懲第797章 多爾袞的人生目標(一更)第848章 第一次親政(四更)第661章 反間計第65章 傲慢的黃得功第856章 考驗李自成的時候到了(五更)第128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第657章 阻擊戰(8)第160章 欽差大人在此!第173章 說服第717章 山大王對陣帝王(2)第667章 七星山獻忠投自成(上)第877章 血戰女兒河(下)(二更)第90章 馬肉第78章 三路用兵第802章 營救湯若望(2)(三更)第694章 鄭成功兵敗第824章 張冠李戴(二更)第38章 混戰第482章 李自成大潰敗第675章 李自成突圍(上)第357章 血濺行宮(3)第712章 智取金門(下)第39章 嶄露頭角的鄭大木第765章 血戰赤嵌城(4)(四更)第225章 朕殺的不是東林黨第109章 大事不好了!(一更,求訂閱支持)第264章 韃子頂不住了(二更)第793章 掌挫百兵(一更)第392章 鋤奸(1)第130章 江陰三公任職京營(下)第585章 擒賊擒王第211章 很會夸人的錢謙益第458章 英雄氣短 兒女情長第136章 東林在行動(下)第452章 火併(上)第919章 帝王闖山寨(5)(二更)第553章 改西京爲西安第788章 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四更)第238章 左良玉起兵第822章 金刀李雲(三更)第630章 李定國突圍(二更)第562章 李自成造反第515章 李自成突圍(7)第176章 心思第146章 閻應元大戰劉良佐第780章 緹騎拿人(四更)第457章 范文程再獻計第637章 血戰(中)第341章 抓住了孫之獬第418章 韃子來了援兵第729章 談判(下)第81章 揚州大戰(今天三更,第一更)第258章 另類的潼關大戰第729章 談判(下)第578章 看到的未必是真相第76章 黃得功接旨第540章 西京談判(中)第504章 智取虎牢關(4)(二更)第629章 李定國中計第442章 一片石之戰(6)第433章 對待俘虜有不同(二更)第508章 李自成突圍(1)第223章 開始抓人第826章 李自成夫婦(四更)第883章 錦州會戰(4)(四更)第366章 漏網之魚第201章 勤王之師爆棚(二更)第8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今天三更,第三更)第629章 李定國中計第313章 釋放吳三桂第248章 澎澤大戰(下)(二更)第87章 慘敗第391章 劍削祖大弻(二更)第602章 美人計(上)第929章 天下是朕的,誰不服來戰!(二更)第73章 大戰黃得功第190章 一招致敵(第三更)第833章 韃子勇士(一更)第174章 招安第397章 范文程中計(四更)第685章 苗寨(1)第825章 厲害的蘇麻拉姑(三更)第167章 兩不相欠第50章 運籌睢州第724章 鄭芝龍的臺灣之行(上)第664章 張獻忠投降第419章 朕殺的不是降將第424章 拔取保定府第663章 兵變第895章 來者不拒,多多益善(二更)
第194章 鄭隆芳歸順第658章 恩釋沐天波第708章 營救鄭成功(3)第840章 琵琶儷人(一更)第50章 運籌睢州第626章 大敗李定國(下)第292章 當然得先誅韃子第884章 錦州會戰(5)(一更)第448章 弘光大帝坐北京(3)第102章 逆亂之臣,雖功必懲第797章 多爾袞的人生目標(一更)第848章 第一次親政(四更)第661章 反間計第65章 傲慢的黃得功第856章 考驗李自成的時候到了(五更)第128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第657章 阻擊戰(8)第160章 欽差大人在此!第173章 說服第717章 山大王對陣帝王(2)第667章 七星山獻忠投自成(上)第877章 血戰女兒河(下)(二更)第90章 馬肉第78章 三路用兵第802章 營救湯若望(2)(三更)第694章 鄭成功兵敗第824章 張冠李戴(二更)第38章 混戰第482章 李自成大潰敗第675章 李自成突圍(上)第357章 血濺行宮(3)第712章 智取金門(下)第39章 嶄露頭角的鄭大木第765章 血戰赤嵌城(4)(四更)第225章 朕殺的不是東林黨第109章 大事不好了!(一更,求訂閱支持)第264章 韃子頂不住了(二更)第793章 掌挫百兵(一更)第392章 鋤奸(1)第130章 江陰三公任職京營(下)第585章 擒賊擒王第211章 很會夸人的錢謙益第458章 英雄氣短 兒女情長第136章 東林在行動(下)第452章 火併(上)第919章 帝王闖山寨(5)(二更)第553章 改西京爲西安第788章 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四更)第238章 左良玉起兵第822章 金刀李雲(三更)第630章 李定國突圍(二更)第562章 李自成造反第515章 李自成突圍(7)第176章 心思第146章 閻應元大戰劉良佐第780章 緹騎拿人(四更)第457章 范文程再獻計第637章 血戰(中)第341章 抓住了孫之獬第418章 韃子來了援兵第729章 談判(下)第81章 揚州大戰(今天三更,第一更)第258章 另類的潼關大戰第729章 談判(下)第578章 看到的未必是真相第76章 黃得功接旨第540章 西京談判(中)第504章 智取虎牢關(4)(二更)第629章 李定國中計第442章 一片石之戰(6)第433章 對待俘虜有不同(二更)第508章 李自成突圍(1)第223章 開始抓人第826章 李自成夫婦(四更)第883章 錦州會戰(4)(四更)第366章 漏網之魚第201章 勤王之師爆棚(二更)第8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今天三更,第三更)第629章 李定國中計第313章 釋放吳三桂第248章 澎澤大戰(下)(二更)第87章 慘敗第391章 劍削祖大弻(二更)第602章 美人計(上)第929章 天下是朕的,誰不服來戰!(二更)第73章 大戰黃得功第190章 一招致敵(第三更)第833章 韃子勇士(一更)第174章 招安第397章 范文程中計(四更)第685章 苗寨(1)第825章 厲害的蘇麻拉姑(三更)第167章 兩不相欠第50章 運籌睢州第724章 鄭芝龍的臺灣之行(上)第664章 張獻忠投降第419章 朕殺的不是降將第424章 拔取保定府第663章 兵變第895章 來者不拒,多多益善(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