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東林在行動(上)

出兵打仗這可是國之大事的大事,朱由崧一句話拍板了,連最基本的廷議都省了,此時內閣成了擺設,不過身爲內閣首輔的高弘圖早習慣了皇的治國理政模式,儘管他不知道皇什麼時候煉成了鐵血帝王和千古仁君的雙面角色。

“微臣遵旨。”高弘圖不敢多言,不過他倒贊成朝廷早日對韃子用兵。

這時有內監奉筆墨紙硯,高弘圖當即起草,朱由崧在旁邊審視着,一直到朱由崧滿意爲止,旨意擬好之後用了玉印,交由內閣刷好之後,朱由崧讓御馬監掌印李國輔和御馬監提督安林將這兩道旨意送往壽州和淮安。

朝廷要對清韃子用兵的消息不脛而走,高弘圖離開皇宮回到內閣,門庭若市,先是太師姜日廣、太子太師黃道周和太子太傅劉宗周,接着是六部的尚書、侍郎,還有三院四卿的言官御使、編修主事,等等紛紛來訪。

這些人大致可分爲兩派,一是跟高弘圖一樣的主戰派,有太師姜日廣,有太子太師黃道周,有東林出身的戶部尚書呂大器,有天祥式的民族英雄左都御使左懋第,還有右都御使黃端伯,戶部右侍郎瞿式耜爲,禮部左侍郎吳偉業等等。

另一派是以太子太傅劉宗周爲首的主和派,這位儒學大師主張慎獨,追求和爲貴,一向反對打打殺殺,支持他這一派的大都是東林黨人,有東林魁首禮部尚書錢謙益,有兵部右侍郎史可法,還有劉宗周的學生、從北都監獄逃出來的新加入復社的黃宗羲等等。

在對待清韃子和流賊的問題,主和派與主戰派相反,他們以攘外必先安內爲由,提出了聯虜平冠的方略,更有甚者還有人認爲北都失於流冠李自成,而山海關之戰李自成失於韃子,從而得出韃子鐵騎不可戰勝的荒唐謬論,現在大明只剩下半壁江山,老百姓飽受戰亂之苦,不能再折騰了,提出唯有與清韃子劃長江而治才能長治久安。

主戰派和主和派還一度在內閣相遇,針鋒相對,爭得不可開交,甚至相互撕逼,最後高弘圖將他們全都打發走了,讓他們疏朝廷,請旨定奪。

劉宗周和錢謙益倚老賣老,還真代表主和派要求瑾見陛下,力陳自己的主張。

朱由崧仍然在武英殿召見了他們,當劉宗周和錢謙益提出自己的主張,陳說自己的充分理由後,朱由崧聽完拍案而起,痛斥道:“如果是招撫流賊尚可再議,如果向清韃子求和,萬無此理。韃子無辜犯我大明,掠我百姓,淫我女性,所犯之罪罄竹難書,朕誓與東虜勢不兩立!我大明雖然僅有江山半壁,但絕對不能給祖宗丟臉,犯我大明,雖遠必誅,逆亂之臣,雖功必懲,絕不姑息遷,這是朕的底線,再有此等妥協苟且言論者,朕絕不寬容!”

這幾句朱由崧不但痛批了主和派,還有正告誡二人的意味兒,老老實實幹好自己的本份,妄議朝政有風險,觸怒龍鱗是要負出代價的,一句“逆亂之臣,雖功必懲,絕不姑息遷!”是有力的迴應。

劉宗周和錢謙益被弄了個燒雞大窩脖,看皇如此堅決,也不敢再說下去了,滿臉沮喪,有興而來敗興而歸。

朱由崧看着二人的背影,真想治他們的罪,但不說他們是四朝老臣,儒學大師,壇巨擘,處治一個劉宗周還可能有張宗周,鄭宗周,王宗周等等什麼宗周出現,整倒一個錢謙益,還有可能有什麼趙謙益、孫謙益、李謙益之流站出來,因爲他知道晚明時期,有他們這種思想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類人,因此屠殺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從根源說,主和派無非害怕打不贏,殃及自身利益,只有自己用實際行動,證實了自己有戰勝韃子、復興大明的實力,讓他們看到希望,他們纔會心服口服,投降妥協、苟且偷安的等思想言論纔會徹底消除。

因此朱由崧對這兩位抱殘守缺的投降言論暫時沒追究,只是警告了他們並轟了出去。

出了皇宮,劉宗周搖頭不止,錢謙益看四外無人過來了,拱手道:“劉公請了,當今陛下皇權獨斷,剛愎自用,愚塞視聽,一意孤行,崇信閹黨,忠言逆耳,與先帝崇禎相有過無不及呀,長此下去,我大明危矣,劉公可得拿個辦法呀。”

劉宗周一抖袍袖正然立色道:“錢公真是高擡老朽了,某一介弱,手無縛雞之力,又至將木之歲,能有什麼辦法?”

錢謙益笑道:“劉公太過自謙了,公貴爲太傅,四朝元老,乃當今學界之泰山北斗,門生遍天下,誰人不識君?只要劉公振臂一揮,從者何止千萬?在下不才,願意聽任驅使……”

“打住!”錢謙益剛學到這裡,劉宗周厲聲喝止,“錢公口下留德,劉某頂多只會識斷字,僅此而已,不像錢公志存高遠,當今陛下雖然有幾分固執,但在劉某眼還算不昏聵之君,劉某與錢公毫無瓜葛,錢公可不要認錯了人。”說完拂袖而去。

“哼!自命不凡,自命清高,自以爲是,有什麼了不起的!”錢謙益冷哼了一聲,腹誹了兩句,一轉身,看見附近不知什麼時候多了三個陌生人,這三個人均是頭戴尖帽,身穿褐色衣服,腰繫小絛,腳着白皮靴,錢謙益嘎然閉口之後,揚長而去。

在皇宮附近轉悠的當然沒有閒人,錢謙益看到的三個陌生人全是李全派出來的廠番,廠公盧九德雖然督師在外,但東廠機構旁大,照樣運轉,現在掌刑千戶兼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的李全成了二號的廠公、督主,他和錦衣衛都指揮使祖海每天派人監督百官,一向愛好出風頭找皇毛病的御使言官東林黨更是他們監視的重點。

錢謙益覺得好像被人盯了,匆匆回到自己的府,夫人柳如是如小鳥依人,滿面春風來迎,原來是府來了客人。

夫婦二人來到客廳,衆客盈門,全都站起來了,抱腕拱手,相互寒暄,復社四公子全到齊了,秦淮河畔的八位才子佳人聚齊了五位,另外還有一位血氣方剛之輩,這便是從北都大獄逃生後流落南方、二十來歲便名滿天下的詩社新秀黃宗羲。

第95章 突圍第669章 一劍沖天第604章 美人計(下)第282章 強渡長江(4)第306章 吳三桂中計(1)第148章 三路判軍大潰敗(上)第716章 山大王對陣帝王(1)第573章 美人兒,朕來啦!第586章 劍斬艾能奇第927章 佔領雅庫茨克城(二更)第177章 雙喜臨門第727章 談判(上)第693章 難以琢磨的朱由崧第433章 對待俘虜有不同(二更)第524章 十七騎,又是十七騎!第827章 重大發明(五更)第585章 擒賊擒王第721章 南安州施琅呈威(上)第368章 有清無明,有明無清第554章 再收三虎將第475章 原武之戰(1)第254章 悍將祖克勇歸順(下)第150章 劉良佐之死第258章 另類的潼關大戰第648章 激戰高崗鎮(四更)第903章 李淏朝拜(一更)第117章 夜半兵變(上)第804章 營救湯若望(4)(五更)第563章 李自成第782章 宋氏弟兄入朝(一更)第73章 大戰黃得功第259章 韃子是韃子,漢奸是漢奸第865章 拿下不寧遠,誰都別活!(三更)第933章 克倫威爾用兵(二更)第641章 孫可望出兵第314章 此計還沒完第628章 滅西戰略與彈簧策略第914章 發現老巢(一更)第119章 夜半兵變(下)第797章 多爾袞的人生目標(一更)第263章 八旗軍初遇御營第148章 三路判軍大潰敗(上)第507章 洛陽城困住李自成第614章 疏不間親第831章 一錠金子了,給錢吧!(四更)第274章 萬馬千軍中的孤家寡人第428章 韃子出關第801章 營救湯若望(1)(二更)第42章 不能草菅人命第142章 兵臨城下第590章 詐屍第273章 鄱陽湖大戰(6)第1章 我是皇上了?第406章 潛城(上)第743章 中荷大海戰(8)第913章 野豬林之戰(二更)第862章 石河阻擊戰(下)(二更)第323章 這次朕給他們玩點陰的第509章 李自成突圍(2)第737章 中荷大海戰(2)(二更)第409章 豪格之死第532章 潼關大戰(5)(三更)第382章 追殺多爾袞(三更)第97章 巧遇第219章 開科取士第259章 韃子是韃子,漢奸是漢奸第43章 奸猾的馬士英第494章 強渡黃河(3)第811章 多爾袞不淡定了(三更)第506章 臣妾不後悔!第643章 以假亂真(下)第376章 埋伏第703章 鼓浪嶼海戰(4)第284章 強渡長江(6)第206章 比箭(上)第385章 救人(三更)第136章 東林在行動(下)第441章 一片石之戰(5)第9章 第一次親政(求收藏求推薦)第593章 追殺張獻忠(下)第353章 朕不能失信於民第878章 御營出擊(三更)第921章 固始汗,英雄也!(二更)第345章 不宜做困獸之鬥第635章 智取萬縣(下)(二更)第607章 車弓陣第269章 鄱陽湖大戰(2)第737章 中荷大海戰(2)(二更)第900章 圍城打援(3)(二更)第22章 錦衣暴動(中)第892章 兵困盛京(一更)第897章 朕得表彰她一下了(一更)第103章 大戰高傑第286章 是啓用工兵營的時候了第726章 臺灣的荷蘭殖民者在行動第932章 二十國聯軍(一更)第529章 潼關大戰(中)第811章 多爾袞不淡定了(三更)第466章 接客第438章 一片石之戰(2)
第95章 突圍第669章 一劍沖天第604章 美人計(下)第282章 強渡長江(4)第306章 吳三桂中計(1)第148章 三路判軍大潰敗(上)第716章 山大王對陣帝王(1)第573章 美人兒,朕來啦!第586章 劍斬艾能奇第927章 佔領雅庫茨克城(二更)第177章 雙喜臨門第727章 談判(上)第693章 難以琢磨的朱由崧第433章 對待俘虜有不同(二更)第524章 十七騎,又是十七騎!第827章 重大發明(五更)第585章 擒賊擒王第721章 南安州施琅呈威(上)第368章 有清無明,有明無清第554章 再收三虎將第475章 原武之戰(1)第254章 悍將祖克勇歸順(下)第150章 劉良佐之死第258章 另類的潼關大戰第648章 激戰高崗鎮(四更)第903章 李淏朝拜(一更)第117章 夜半兵變(上)第804章 營救湯若望(4)(五更)第563章 李自成第782章 宋氏弟兄入朝(一更)第73章 大戰黃得功第259章 韃子是韃子,漢奸是漢奸第865章 拿下不寧遠,誰都別活!(三更)第933章 克倫威爾用兵(二更)第641章 孫可望出兵第314章 此計還沒完第628章 滅西戰略與彈簧策略第914章 發現老巢(一更)第119章 夜半兵變(下)第797章 多爾袞的人生目標(一更)第263章 八旗軍初遇御營第148章 三路判軍大潰敗(上)第507章 洛陽城困住李自成第614章 疏不間親第831章 一錠金子了,給錢吧!(四更)第274章 萬馬千軍中的孤家寡人第428章 韃子出關第801章 營救湯若望(1)(二更)第42章 不能草菅人命第142章 兵臨城下第590章 詐屍第273章 鄱陽湖大戰(6)第1章 我是皇上了?第406章 潛城(上)第743章 中荷大海戰(8)第913章 野豬林之戰(二更)第862章 石河阻擊戰(下)(二更)第323章 這次朕給他們玩點陰的第509章 李自成突圍(2)第737章 中荷大海戰(2)(二更)第409章 豪格之死第532章 潼關大戰(5)(三更)第382章 追殺多爾袞(三更)第97章 巧遇第219章 開科取士第259章 韃子是韃子,漢奸是漢奸第43章 奸猾的馬士英第494章 強渡黃河(3)第811章 多爾袞不淡定了(三更)第506章 臣妾不後悔!第643章 以假亂真(下)第376章 埋伏第703章 鼓浪嶼海戰(4)第284章 強渡長江(6)第206章 比箭(上)第385章 救人(三更)第136章 東林在行動(下)第441章 一片石之戰(5)第9章 第一次親政(求收藏求推薦)第593章 追殺張獻忠(下)第353章 朕不能失信於民第878章 御營出擊(三更)第921章 固始汗,英雄也!(二更)第345章 不宜做困獸之鬥第635章 智取萬縣(下)(二更)第607章 車弓陣第269章 鄱陽湖大戰(2)第737章 中荷大海戰(2)(二更)第900章 圍城打援(3)(二更)第22章 錦衣暴動(中)第892章 兵困盛京(一更)第897章 朕得表彰她一下了(一更)第103章 大戰高傑第286章 是啓用工兵營的時候了第726章 臺灣的荷蘭殖民者在行動第932章 二十國聯軍(一更)第529章 潼關大戰(中)第811章 多爾袞不淡定了(三更)第466章 接客第438章 一片石之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