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侯景庭巡視南海的時候,沈浪一路北上。
半個多月後抵達了京師。
當沈浪騎着馬走在東京城街頭的時候,已經可以看見城北那座聳立起來的宮闕,彷彿一柄劍直入雲霄一般。
那是皇帝陛下新的皇宮。
新皇宮已經建造了八年,依然還只是建造了其中一隅。
倒是東京城其他的建築越來越高了。
這在以前本來是禁忌,民間建築是一律不準比皇宮高,但被皇帝陛下廢除掉了。
此後這十幾年,東京城的工事建築就像脫繮的野馬,在朝廷的規劃下,一座座高樓亭臺拔地而起。
由於城市的擴大,新城的道路極寬,將人流都引到了新城,御街就顯得不那麼多擁堵了。
往日,每月大相國寺都會很熱鬧,現在交易的集市早就換了地方。
只看到路邊的杏花樹下,落滿了金黃色的葉子,有報童在樹下歇息閒聊。
再遠眺,則可以看見汴河之畔,有一艘艘巨大的帆船。
它們都停靠在東京城的碼頭,從全世界各地海運轉河運來的貨物都在這裡被卸下來。
碼頭上可以看到各種皮膚和不同顏色頭髮的異族人。
突然從注輦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回到這座當今世界最繁華的城市,沈浪頗有些不習慣。
他並沒有回府,而是直接進了宮,皇帝還在那裡等他。
當沈浪見到皇帝的時候,皇帝正在延福宮裡開着一輛蒸汽機車,好不快活。
沈浪等候在一邊,不敢打斷趙桓的雅興。
趙桓開得非常投入,直到半個時辰後,才意猶未盡下車。
只有這個時候,趙桓才能全身性想起自己是穿越過來的。
“臣參見陛下!”
趙桓穿着一身常服,大步走過來,攙扶住沈浪:“沈卿免禮。”
“陛下,那蒸汽機車比幾年前要快了許多,臣看陛下在上面很是開心,便沒有打擾。”
皇帝有諸多怪癖,大臣們早就見怪不怪了。
“沈卿,朕正好定製了幾輛,你今天凱旋,朕也沒什麼賞你的,給你兩蒸汽機車吧。”
“多謝陛下。”
“先別在大街上開,去把車技練好,再出門。”
“謹遵陛下教誨。”
趙桓隨手接過來邵成章遞來的茶,飲了一口,然後和沈浪在湖邊散起步來:“如何?注輦的情況。”
“回陛下,注輦已經臣服,倒是天竺各國對我們有成見。”
“無妨,等李寶現在那裡插根旗幟,再過兩年,朕的大軍就揮師西征,將西域諸國橫掃,兵臨天竺,與李寶成夾擊之勢。”
“陛下爲何要等兩年,如今我大宋兵強馬壯,足可攻下西域諸國。”
趙桓回頭看了一眼沈浪,道:“因爲青黴素,朕要青黴素再多一些,朕的將士們雖然軍備精良,但是被刀劍砍傷,被弓箭射傷,都可能喪命,朕要在後勤醫療上再備足了。”
“朕想再往西域腹地打下去,但朕也不想徒增傷亡,畢竟,每一個家庭,養育皆是含辛茹苦,老母親們也都在盼着兒郎回家。”
“陛下聖明仁德。”
趙桓轉了一個話題:“對了,朕就說什麼忘了,走,跟朕一起去看船,朕可是專門爲你準備的。”
從延福宮到北郊汴河都被羽林軍嚴密防範起來,御駕一路飛奔。
在汴河上,有十艘巨大的戰艦橫陳着。
每一艘戰艦可容納約八千人,是典型的超巨型戰艦。
上面配有火炮、猛火油、震天雷,小型船隻,酒樓、儲物室等等。
每一艘船看起來都已經建立完畢,不過都還差最後一點點,預計到明年年初即可以使用。
“朕打算讓你帶着這十艘戰艦,去扶桑,你現在需要什麼,儘管跟朕提。”
“陛下,這是臣扶桑之策。”沈浪取出一份已經書寫好的策略,呈遞給趙桓。
趙桓打開匆匆看完,道:“好,朕會讓虞允文來配合你。”
“多謝陛下!”
趙桓又道:“朕要你在扶桑,儘快建立一個完整的都護府,若有不從者,且殺之。”
“遵命!”
虞允文接到皇帝的命令後,便開始在大宋收集體格強壯的犯人,以及一些女囚犯。
僅僅是犯人就高達兩萬人,每一艘船有兩千犯人。
又蒐集工匠、大夫百人,官吏百人。
同時有交子百箱。
一萬精銳海軍,在戰艦上。
轉眼,從九月到來年過年,時間飛逝。
大朝會結束後,皇帝舉行了重大的儀式,沈浪便帶着人,從東京渡口出發,沿着汴河進入黃河,沿着黃河進入了大海。
沈浪東渡,趙桓心情是頗爲複雜的。
當年徐福東渡日本,都無影無蹤。
現在沈浪可是要跨越地球上最大的海洋,進入另一塊大陸。
這中間的管控會越來越薄弱。
但即便如此,趙桓也不得不去做。
那裡在現在,必須種下華夏的種子。
無論將來沈浪在那裡做了什麼,至少有了華夏文明。
完成了心頭一直懸着的一件心事後,趙桓轉身又見了剛從南海諸國回來的侯景庭。
侯景庭將在南海諸國看到的一切都一五一十告訴給了趙桓,還將收出來的賬目也呈遞給了皇帝。
趙桓仔仔細細看了很久,平靜地說道:“很好,朕對你這一次巡視很滿意。”
“陛下還有何吩咐?”
“沒有,你先下去。”
“臣告退。”
看着賬目上頗有些耀眼的數字,趙桓臉上露出笑意來。
秦檜是個聰明人,而且是個難得的聰明人,以後還有大用處。
瞭解了南海目前的情況後,趙桓的心思便不再放在南海諸國上,讓秦檜盡情去折騰吧。
趙桓現在比較關心的是高昌的情況。
高昌已經收復回來一年半,李光在高昌的進度頗爲緩慢。
主要原因還是高昌離中原太遠,許多原材料運輸過去花時間。
從長安到敦煌到高昌的公路,才修建了一半。
趙桓給了李光五年,五年高昌必須成爲西域第一大城市。
趙桓只能等五年。
西征的後方有兩個據點,其中一個就是高昌,另一個是北庭府。
五年之後西征趙桓都覺得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