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暗流涌動

後世有一位居住在杭州非常有名的財經學家曾經說過一句話:任何制度的革新,都不是一廂情願的,而是多方博弈的結果。

這句話的內在含義是,革新的制度不是某一個人憑空想象出來的,最後能夠推動下去的,一定是多方激烈對撞,最後各方勢力妥協後的結果。

趙桓也充分認識到了這句話的正確性,例如他要一刀切的廢徭役,廟堂尚未正式發文公佈全國,南方士族們已經按捺不住。

這件事若立刻執行下去的後果便是南方失火,新軍南下滅火。

新軍戰鬥力肯定牛逼,但是南方可是大宋的糧倉,江浙路和荊湖路都是大宋稅收最高的兩個地方,一旦王軍與這兩個地方開戰,蜀地的士族們保不準也會伺機而動。

這些地方離京師相對遙遠,不好控制,僅憑新軍戰鬥力強,即便是最後打贏了,也是大宋自己的損失。

北方剛剛經歷了戰事,南方一定不能再直接動刀子了。

趙桓一天一夜未眠,終於在六月初的清晨,雨露未乾的時候,喝完一杯安神茶,舒緩了情緒,緩緩睡過去,這一覺睡到下午。

趙桓剛用完膳,翰林大學士楊時便帶着一羣翰林院的老頭子急匆匆跑來面聖,趙桓想了一下,從後門開溜了,他可不想被一羣老頭子圍着跟他大談聖人之道。

翰林院的學士們等了半天,小太監以皇帝陛下不在宮中爲由,將這些怒火焚燒的人打發走了。

翰林院現在是哀鴻一片,用翰林院老學究們的話來形容便是,石洵小兒在翰林院橫行霸道,目無尊長,每一日在大宋邸報刊登的言論都在指着聖人的鼻子大罵。

這些邸報分發到了東京城,在城內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動。

因爲邸報平民化了,這些平民可並不都是儒學的信徒,他們看見這類文章大呼過癮,尤其是有手工藝人,看見邸報上罵儒生,讚揚公輸機關學,簡直是激動得熱淚盈眶。

國朝這是要復興百家?

不知爲何,就連酒樓裡的說書先生們也都隱約有偏向反儒的趨勢,不過,有極少一部分有心人會留意到,這些說書先生都被皇城司請到衙門裡喝過茶,喝茶的當天,有一個年輕人也進了皇城司的衙門,皇城司裡的事都是絕密,一般的細作無法打聽出來,便也只能亂做猜想。

這不做猜想還好,一猜想,各方實力便是又坐立不住了,新政一事剛剛出臺,學術又起了爭辯。

並且,邸報的發展勢頭相當猛,才短短几天,京西路和京東路,陸陸續續有邸報的報社開張,進奏院原本的官員據說皆因有貪污之事,被督察院查了出來,投進牢獄。

新組建的班子從東京,到京東西兩路,迅速佔領各個府、州、縣,下一步甚至深入到了村裡,村裡的邸報全部免費。

下一步,邸報開始向河北、河東和燕雲滲透。

與此同時,兩府也出現了微妙的人事調動,因軍政改制的複雜,皇帝藉口將禮部尚書張叔夜掉到了樞密院,任籤書樞密院事,與种師道、李綱一起改制軍部。

張叔夜被調走的第二天,皇城司便在東京的妓院裡抓住了禮部侍郎劉同知,以侵佔良田、偷稅貪污的罪名打入了天牢,在同一天,因“言鹽鐵利”而被貶謫的前任禮部侍郎陳暘已經抵達京師,接任了禮部侍郎的位置,暫管禮部。

與此同時,科舉政、學校開辦的權力從禮部分離出來,歸到翰林院。

這一系列的變化,在民間並未引起關注,但卻預示着一場大宋教育體制改制風暴的到來。

翰林院本就是皇帝的顧問團,現在科舉政和學校開辦劃歸到翰林院管轄,相當於是皇帝直接抓到了手裡,可以說是進一步從東府剝離了一部分權力。

另外,一個新的部門也單獨被擰出來,暫時掛靠在了翰林院下,這個部門叫伶政司,裡面都是當朝出名的伶人,這些人揹負政治任務,開始在新政所在之地出演戲劇。

這些戲劇以金賊入侵,宋軍在英明神武的皇帝率領下英勇抵抗,成功收復燕云爲主,又以肅王侵佔良田,魚肉百姓,當今天子震怒賜死肅王爲主。

還有名爲《浣家女》的戲劇,講述的是河北隆德府管轄下的一個小村裡,一名爲羅桑的美麗少女經常在河邊洗衣服,被同村惡霸張家少爺看中,強行納爲小妾,羅桑心愛之人周澤知道後,去張家評理被亂棍打死,羅桑遂投河自盡。

這樣悲慘的故事突然在鄉村之中流行起來,伶政司下面迅速招募人員,開始編排故事,將這些故事深入到鄉村裡。

與此同時,在每一級的行政中加派了一名御宣官,無論是府、州、軍、監還是縣,甚至到村,這名御宣官由督察院統籌,專門負責對各個州縣的軍民進行忠君愛國的教育宣傳。

在所有人都還在溫水裡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京東路和京西路,發生了大案,上到知府,下到縣丞,在半個月內,有三十幾人,先後被查出有貪污受賄,殺人違法的劣跡,盡數被皇城司帶入京城。

舊官員剛被抓走,新官員已經在路上,後腳便就任,就任的同時,便開始徹查本州府的過往,一時間各個地方的大家族人人震動,他們面臨着新官的壓制和來自下面的普通百姓的抵抗。

這種局面很快開始出現爆發,在六月二十日這一天,河東之地,發生了一起看起來很小的命案,曲阜爲孔家種田的一個叫李小二的農民被打死了。

被誰打死的呢?據調查被當地一個叫王金隆的惡霸打死的,這件事若是擱在以前,一個小浪花都不會有一個,偏偏現在不僅僅是河東的幾個州府都在議論這是,連東京城也開始議論起來。

皆因爲邸報上一行大字:試問兩府相公,欺壓百姓之惡霸幾時休?

無論是大宋開國,還是前朝各代,都未曾出現過一個平民被打死之事出現在州府和京師的輿論中,可偏偏在本朝就出現了。

並且不知爲何,這件事立刻引起了廣泛的爭論,出現了兩個派別,一方認爲一定是那個平民偷了東西,另一方認爲,施暴者是遠近有名的惡霸,這種惡霸與當地官僚勾結,爲虎作倀,朝廷當徹底剷除!

第二百四十章皇帝的意志!秦州大清洗!第四百七十三章大宋的情報戰第五百四十七章斬首以示衆第四百五十五章東羅馬帝國的使者第三百六十五章宗室之禍?第八十三章百家大世疏第四百九十二章岳雲對戰鐵浮屠!第六百三十章朕要西征第二百零三章劍拔弩張!楊再興狂傲!岳飛震全場!(四千字)第六十八章太原之盟第四百一十三章岳飛的晉升第三十一章該千刀萬剮!第二十二章趙桓的盤算第五百一十一章美人計第二十章金軍的伐宋策略第一百零八章大宋未來的教育第二百六十二章中山府購田案起第三百二十八章受驚的唐胖子第五百七十章上京驚變第四百九十八章詭變第六百八十四章朕需要你們!第九十七章太學生逼宮第七十一章銅人跪像第二百一十章新軍無敵!交趾右路軍崩潰!第一百一十二章要抄家滅族的第四百二十二章朕要北伐草原第五百二十四章掣肘第五百七十二章命要緊第三百四十四章暴亂(五千字大章)第四百八十八章宋軍的鋼鐵洪流第三百八十九章東京城糧商們的反擊第四百三十九章宋金之戰,一觸即發!第一百二十四章兩路同時聚兵謀逆第十四章行刺第四百七十四章完顏宗弼的兵力部署圖第六百八十五章開門迎聖!第五百三十九章朕的刀子已經爲卿磨好了第四百八十六章西線決戰第一百一十五章國富與民富?第四百五十八章唱完黑臉唱紅臉第二百三十一章是誰給的你們膽子?第二百七十八章崔氏夷族!第十六章人心第五百四十二章橫推開始第一百二十九章民變第二百二十五章改稻爲桑之爭第六百四十五章陝西路的商業格局第五百一十七章圍剿之策第五百五十五章站隊第二百二十九章殺無赦!第一百三十一章冗官第一百八十九章趙桓的精英間諜!第四百七十六章蕭水之戰第二百一十二章清洗廣南西路第一百四十六章如何打南方?第三百二十二章危機潛伏第五百八十章豪氣干雲第五百八十六章對啊!我們可以去搶啊!第三百一十三章洪州之戰!皇帝的重騎兵!第三百六十一章岳飛的抉擇第三百章傳承的力量第四百四十四章宋軍的野戰,橫推凌牙門第三百九十九章蒙兀大軍逼近(第一更)第六百二十四章秦檜的政策第九十二章興奮的參知政事第四百四十九章欺朕眼瞎?第五百九十九章最好的時代第二百九十五章神武軍步人甲的硬仗!第二十一章宗澤第一百六十九章皇帝的另一張面孔?第六百一十七章天家大忌第四百九十六章捉拿完顏兀朮第一百二十九章民變第五百八十五章鬱悶的耶律大石第五百零六章千刀萬剮第二十六章城樓風騷走位的皇帝第四百一十六章登陸日本,炮轟平安京第四百四十一章這個小國開始作死第五百一十八章血染平原第四百零八章敢犯我天宋者,雖遠必誅!(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二章挺進伽色尼王都第七百零八章李文正第六十二章賊人!休傷我主!第一百零九章商部與四都第四百一十章滿朝皆驚第二百三十七章深夜出城的皇帝!(桜花,大家都很想念你)第六百一十章大宋商業之論第六百二十三章除掉第七十六章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一百六十五章裝完逼就開溜?第二百四十五章天子的心思第五百四十九章這就尷尬了第二百七十七章處決王家第三百四十三章天災和人禍!(八千字大章)第四百一十八章教日本做人,啓動對金國的商業戰第一百三十九章又出了一個皇帝?第三百九十四章對占城宣戰(第四更,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七章內亂第六十七章宋金談判
第二百四十章皇帝的意志!秦州大清洗!第四百七十三章大宋的情報戰第五百四十七章斬首以示衆第四百五十五章東羅馬帝國的使者第三百六十五章宗室之禍?第八十三章百家大世疏第四百九十二章岳雲對戰鐵浮屠!第六百三十章朕要西征第二百零三章劍拔弩張!楊再興狂傲!岳飛震全場!(四千字)第六十八章太原之盟第四百一十三章岳飛的晉升第三十一章該千刀萬剮!第二十二章趙桓的盤算第五百一十一章美人計第二十章金軍的伐宋策略第一百零八章大宋未來的教育第二百六十二章中山府購田案起第三百二十八章受驚的唐胖子第五百七十章上京驚變第四百九十八章詭變第六百八十四章朕需要你們!第九十七章太學生逼宮第七十一章銅人跪像第二百一十章新軍無敵!交趾右路軍崩潰!第一百一十二章要抄家滅族的第四百二十二章朕要北伐草原第五百二十四章掣肘第五百七十二章命要緊第三百四十四章暴亂(五千字大章)第四百八十八章宋軍的鋼鐵洪流第三百八十九章東京城糧商們的反擊第四百三十九章宋金之戰,一觸即發!第一百二十四章兩路同時聚兵謀逆第十四章行刺第四百七十四章完顏宗弼的兵力部署圖第六百八十五章開門迎聖!第五百三十九章朕的刀子已經爲卿磨好了第四百八十六章西線決戰第一百一十五章國富與民富?第四百五十八章唱完黑臉唱紅臉第二百三十一章是誰給的你們膽子?第二百七十八章崔氏夷族!第十六章人心第五百四十二章橫推開始第一百二十九章民變第二百二十五章改稻爲桑之爭第六百四十五章陝西路的商業格局第五百一十七章圍剿之策第五百五十五章站隊第二百二十九章殺無赦!第一百三十一章冗官第一百八十九章趙桓的精英間諜!第四百七十六章蕭水之戰第二百一十二章清洗廣南西路第一百四十六章如何打南方?第三百二十二章危機潛伏第五百八十章豪氣干雲第五百八十六章對啊!我們可以去搶啊!第三百一十三章洪州之戰!皇帝的重騎兵!第三百六十一章岳飛的抉擇第三百章傳承的力量第四百四十四章宋軍的野戰,橫推凌牙門第三百九十九章蒙兀大軍逼近(第一更)第六百二十四章秦檜的政策第九十二章興奮的參知政事第四百四十九章欺朕眼瞎?第五百九十九章最好的時代第二百九十五章神武軍步人甲的硬仗!第二十一章宗澤第一百六十九章皇帝的另一張面孔?第六百一十七章天家大忌第四百九十六章捉拿完顏兀朮第一百二十九章民變第五百八十五章鬱悶的耶律大石第五百零六章千刀萬剮第二十六章城樓風騷走位的皇帝第四百一十六章登陸日本,炮轟平安京第四百四十一章這個小國開始作死第五百一十八章血染平原第四百零八章敢犯我天宋者,雖遠必誅!(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二章挺進伽色尼王都第七百零八章李文正第六十二章賊人!休傷我主!第一百零九章商部與四都第四百一十章滿朝皆驚第二百三十七章深夜出城的皇帝!(桜花,大家都很想念你)第六百一十章大宋商業之論第六百二十三章除掉第七十六章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一百六十五章裝完逼就開溜?第二百四十五章天子的心思第五百四十九章這就尷尬了第二百七十七章處決王家第三百四十三章天災和人禍!(八千字大章)第四百一十八章教日本做人,啓動對金國的商業戰第一百三十九章又出了一個皇帝?第三百九十四章對占城宣戰(第四更,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七章內亂第六十七章宋金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