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張公謹和杜君綽

蘇定方和許敬宗離開之後,李恪便開始思考這次的幽北之行。在幽北草原遇到伏兵時,他就肯定了有人在他出兵太原府的時候已經將這個消息傳到了突厥,而通過血狼衛的出現和狼熬的一番話,他終於證實了自己的想法,太原府有突厥人的臥底,那就是太原府肯定有突厥的密探,或者朝廷有突厥人的臥底,甚至可能有人已經被突厥收買。在這裡他除去了長孫無忌報復自己的這個猜想是因爲這樣的做事風格雖然很像長孫無忌的借力打力,但是長孫無忌是權臣,權臣的首要條件就是才華和智慧,李恪認爲以長孫無忌的智慧,他不會做這樣沒有遠見的事情。

“那究竟是誰呢?”李恪百思不得其解,自己身邊有這麼一個具有潛在威脅的敵人,如果不能不想辦法儘快除掉,只怕今後的日子不好過。這個對手確實很強大啊,這是李恪內心最大的感慨。而通過這次的幽北之行他又得到了一個教訓,那就是不要自大,不要輕視自己的每一個敵人。因爲頡利可汗的自大才是導致自己能夠順利回太原的最根本原因,頡利可汗認爲血狼衛可以輕鬆擊潰自己的五千騎兵,沒想到事實並不如此。如果當初不用血狼衛,直接來個前後五萬騎兵的夾擊,自己能不能回得了太原還真是不好說。

李恪苦苦思索,但他的這個結論還只是一個猜測,沒有任何的線索和證據,他只能望洋興嘆!既然短時間內沒辦法查清此事的真相,那就把這件事情交給黑衣衛吧,讓他們負責慢慢偵破,李恪最後只能這麼處理。

因爲,他現在已經沒時間考慮這些問題,兩天之後幷州都督府治下所轄州府的軍事主將都要到太原述職,他們要給他彙報軍務。而他自己需要提前準備一番,行軍打仗排兵佈陣他絕對不會比這些人差,可是軍務管理方面他不及這些人,他身爲幷州大都督不能對所轄州府的軍務什麼都不懂,讓這些牧守一方的將領所恥笑。

如此,李恪用了兩天的時間根據都督府長史和參軍的彙報,還有通過一些檔案記錄,終於詳細瞭解了他自己所管轄的州府的軍務情況。而通過這次系統的瞭解,他發現自己治下的州府還真沒什麼出衆的人才可言,除了代州都督張公謹、雲州將軍杜君綽之外其他人的名字他都很陌生。

而李恪用了兩天的時間熟悉了幷州軍務,而幷州治下所有州府的主將在兩天之後也已經全部到了太原,只是幷州都督張公謹和雲州將軍杜君綽是最後一天傍晚時分到的太原。

當李恪在府中聽到手下的人回報說張公謹和杜君綽到了太原城外時,他便立即率領親衛親自出城迎接兩人,這讓張公謹和杜君綽震驚不已的同時受寵若驚。李恪幷州大都督府治下州府那麼多將軍都督,他對任何人都置之不理,唯獨對張公謹和杜君綽禮遇有加是有原因的。張公謹和杜君綽都是以前秦王府的人,可謂是李世民的鐵桿心腹,而他們又是玄武門政變的九先鋒之一,深受李世民的器重和信任。李恪知道這樣的人可能不像李靖、李績這樣身居高位,位列宰相,但就憑李世民對他們的器重和信任這四個字,他們手中所掌握的權利也不會太小。而李恪知道自己現在堂上的處境,除了一個態度不明的左相蕭瑀,在中樞當中沒有一個可以爲自己說話的人,不但如此,他的大對手長孫無忌身居尚書右僕射之職,位列副宰相之位,再加上李世民對他的信任,可謂權勢滔天。因此,他想在朝堂上發展自己的勢力已經很困難,那麼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在地方上,各地的軍隊中發展自己的勢力,而張公謹和杜君綽就是李恪此次所要拉攏的對象。

李恪選擇張公謹和杜君綽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張公謹和杜君綽和李孟嘗三人的關係不錯,而李孟嘗的表現在看他來現在已經是自己的人,張公謹對自己的印象很好,通過這個中關係,他覺得將兩人收入囊中的可能性很大。第二個原因就是張公謹和杜君綽都是悍將,都是可以征戰沙場,保家衛國的熱血軍人,不是那種只知道吃喝玩樂,不思進取的世家子弟,而李恪需要的就是這樣的有才的人,更爲重要的是像張公謹和杜君綽這樣的血性漢子,李恪相信憑自己能力想收服他們不難。

“末將代州都督張公謹!”“末將雲州守將杜君綽!”兩人同時說道,“見過大都督!”

“兩位將軍不用多禮!”李恪急忙上前,將兩人扶起。

張公謹和杜君綽對李恪出城迎接兩人頗爲吃驚,同時,張公謹在看到李恪如此禮遇自己時他顯得很感動。他感動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爲李恪貴爲大都督,貴爲皇子而出城迎接他,而是李恪爲張公謹送給他的跟隨他死在漠北的三百親衛的家眷送去的一萬兩千貫錢。三百人,李恪的一萬兩千貫錢分下去也就四十貫錢。可是,這在張公謹眼裡,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李恪的一種態度,對待戰死沙場,爲國捐軀的士兵的家眷的一種態度。

唐朝實行的是府兵制,士兵在戰場上戰死是保家衛國,是理所應當的事情,那時候根本就沒有撫卹金這麼一說,而李恪給三百親衛家屬送去了錢財表現出了他的仁愛之心。同時,張公謹爲了瞭解李恪不是爲了拉攏他而作秀,通過千牛衛的人瞭解李恪是否給死去的五百千牛衛同樣送去了錢財,而他得到的答案是李恪給千牛衛死去人的家屬也送去了錢財。通過這件事情,再通過李恪自薦出使突厥,救宿州百姓於水火之間,讓他的代州都督能夠繼續擔任,再加上今天出城相迎,張公謹怎麼能不感動。

而杜君綽在一路上也聽張公謹跟他說了不少李恪的事情,同時杜君綽在雲州見過李恪,當時通過李孟嘗的口中瞭解了鬼面騎出兵漠北的目的。能夠以三百人擊潰一千血狼衛,五千人損失了兩千就在五萬突厥騎兵的圍困下突圍而出的李恪很是敬佩,今日再加上李恪的禮賢下士,杜君綽對李恪的印象也很好。

兩人隨着李恪一同進了太原城來到了都督府,三人先是在客廳喝茶,喝完茶之後李恪便讓兩人先去休息,晚上在給他們設宴接風洗塵。張公謹和杜君綽確實很勞累,聽了李恪的話也沒有推辭,只是當他們聽到李恪將他們的住處安排在都督府時,張公謹倒是沒有多大的反應,他對李恪的印象很好,很欣賞李恪的膽識和魄力,但是杜君綽倒是推辭了一番,他覺得這樣安排有些唐突。最後在李恪的勸慰下和張公謹的說服下杜君綽也勉強的答應了這樣的安排。

看着離開的張公謹和杜君綽,李恪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通過跟張公謹和杜君綽的接觸,他認爲收復兩人爲自己所用指日可待!

第484章 房遺愛果然有點二第666章 兵圍邏些城第463章 那就給他走三步第564章 峽谷布兵第523章 這代價未免太大了吧第127章 帳中對話第343章 讓不讓人睡了第297章 屬於孟山的戰役第56章 ‘唐’和百騎第408章 新的封賞第461章 不懼豪門士族第203章 述職第168章 四條消息第608章 少年,戰鬥吧!第156章 被戳破的膜第664章 千萬別低估你的對手第205章 國士之心,兄弟之情第467章 叔舅,咱別這樣第328章 絕對的信任第一百六二十章 兩個基佬引發的血案第106章 人性本自私第547章 回長安的目的很簡單第204章 兩營對壘第141章 六千鐵騎出漠北第121章 相贈親衛第71章 縝密的分析第77章 血戰到底(三)第191章 黑鷹vs魔鬼第174章 八千黑袍入幷州第415章 撥亂反正第550章 兩國所謀第283章 北伐部署第562章 四十萬聯軍第515章 回到長安了第321章 奇兵騎兵第131章 殺第124章 被動第90章 除夕夜的唐刀第688章 將相謀第120章 情第635章 攻克墨悅第375章 背水一戰(一)第5章 奇人岑文本第609章 血戰到底第389章 最後一戰第396章 擴軍計劃第169章 太子大婚第72章 蠟丸密信第37章 組建蹴鞠寺(上)第371章 真正的決戰(六)第306章 潰敗的結果第270章 罷黜和貶黜第7章 英雄救美第153章 暗中部署第100章 新軍主帥第91章 定方論新軍第132章 刀鋒入骨不得不戰第559章 到了涼州,形勢不妙第76章 血戰到底(二)第344章 李敬玄的選擇第108章 突利的心思第178章 都是狠人啊!第481章 李言的處理結果第61章 蠢蠢欲動第573章 捷報和噩耗第532章 正軍備戰,先發制人第18章 冊立太子(二)第708章 攻克長安城第296章 突厥人之間的騎兵戰第53章 寶藏和皇位第241章 大家都在動第543章 國恥第376章 背水一戰(二)第230章 突然的決定第325章 圍三缺一第266章 不要再說了!第428章 和柴紹的對話第94章 不敢居後第547章 回長安的目的很簡單第83章 三百護衛第67章 鷹的故事第374章 這就是宿命第589章 誰在算計誰呢?第438章 消減突厥騎兵第44章 演練比賽(一)第493章 開始決鬥第153章 暗中部署第397章 皇帝的心思第415章 撥亂反正第709章 真相的殘忍的第297章 屬於孟山的戰役第395章 這樣的告白真拽第104章 你都是爲了我好第685章 長安城的詭異第45章 演練比賽(二)第636章 老子就想屠城第564章 峽谷布兵第106章 人性本自私第446章 文化奴役第18章 冊立太子(二)
第484章 房遺愛果然有點二第666章 兵圍邏些城第463章 那就給他走三步第564章 峽谷布兵第523章 這代價未免太大了吧第127章 帳中對話第343章 讓不讓人睡了第297章 屬於孟山的戰役第56章 ‘唐’和百騎第408章 新的封賞第461章 不懼豪門士族第203章 述職第168章 四條消息第608章 少年,戰鬥吧!第156章 被戳破的膜第664章 千萬別低估你的對手第205章 國士之心,兄弟之情第467章 叔舅,咱別這樣第328章 絕對的信任第一百六二十章 兩個基佬引發的血案第106章 人性本自私第547章 回長安的目的很簡單第204章 兩營對壘第141章 六千鐵騎出漠北第121章 相贈親衛第71章 縝密的分析第77章 血戰到底(三)第191章 黑鷹vs魔鬼第174章 八千黑袍入幷州第415章 撥亂反正第550章 兩國所謀第283章 北伐部署第562章 四十萬聯軍第515章 回到長安了第321章 奇兵騎兵第131章 殺第124章 被動第90章 除夕夜的唐刀第688章 將相謀第120章 情第635章 攻克墨悅第375章 背水一戰(一)第5章 奇人岑文本第609章 血戰到底第389章 最後一戰第396章 擴軍計劃第169章 太子大婚第72章 蠟丸密信第37章 組建蹴鞠寺(上)第371章 真正的決戰(六)第306章 潰敗的結果第270章 罷黜和貶黜第7章 英雄救美第153章 暗中部署第100章 新軍主帥第91章 定方論新軍第132章 刀鋒入骨不得不戰第559章 到了涼州,形勢不妙第76章 血戰到底(二)第344章 李敬玄的選擇第108章 突利的心思第178章 都是狠人啊!第481章 李言的處理結果第61章 蠢蠢欲動第573章 捷報和噩耗第532章 正軍備戰,先發制人第18章 冊立太子(二)第708章 攻克長安城第296章 突厥人之間的騎兵戰第53章 寶藏和皇位第241章 大家都在動第543章 國恥第376章 背水一戰(二)第230章 突然的決定第325章 圍三缺一第266章 不要再說了!第428章 和柴紹的對話第94章 不敢居後第547章 回長安的目的很簡單第83章 三百護衛第67章 鷹的故事第374章 這就是宿命第589章 誰在算計誰呢?第438章 消減突厥騎兵第44章 演練比賽(一)第493章 開始決鬥第153章 暗中部署第397章 皇帝的心思第415章 撥亂反正第709章 真相的殘忍的第297章 屬於孟山的戰役第395章 這樣的告白真拽第104章 你都是爲了我好第685章 長安城的詭異第45章 演練比賽(二)第636章 老子就想屠城第564章 峽谷布兵第106章 人性本自私第446章 文化奴役第18章 冊立太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