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蠟丸密信

第二天,李恪進宮,將長安賽的舉辦情況給李世民做了簡單的彙報,又邀請李世民親臨決賽現場,李世民爽快的答應了李恪的要求。然後,父子兩人又討論了些書法方面的問題,直到房玄齡有事稟報李世民,李恪才告辭退了出來。

不是說他不想多接觸一些朝政,而是他已經被李世民問怕了,每次都問他一些需要及時解決的問題,他只能將自己知道的歷史上解決方案說出來。而如此雖然取得了李世民的嘉獎,但也招惹了李泰、李佑和李承乾,更讓長孫無忌對他格外重視起來,這讓李恪覺得得不償失。所以,他覺得能避的時候就避,免得過早暴露自己的能力,招他們的聯合打擊。

從甘露宮李世民的御書房出來,李恪來到楊妃的千秋殿,跟楊妃彙報了自己這些天來的生活情況,這纔在楊妃的叮囑中離開了皇宮。

長安城已經沉靜在了冬日的嚴寒中,李恪騎在馬上緊了緊衣服,對身邊的陳其說道,“明天就是長安城賽的決賽,那件事情你一定妥善行動,不能延誤時間,明白嗎?”

“末將明白。”陳其答道。

“去孫少卿府邸。”李恪吩咐道,然後,陳其在前帶路,李恪一行朝大理寺少卿孫伏伽的府邸而去。

孫伏伽,河北邢臺清河人士。隋朝末年,孫伏伽便涉足官場,做了一名官職卑微的小吏,幾經升遷,至隋煬帝末年,成爲京畿長安縣的法曹,負責審理刑獄,督捕奸盜,查辦贓賂,是頗有點要勢的官員。

李淵在長安稱帝后,孫伏伽識時務的降順了大唐王朝。武德五年,孫伏伽已是頗受李淵器重的官員了。這年十二月舉行的科舉考試,孫伏伽在角逐的30名舉子中名列第一。

進士科始於隋煬帝,但由於歷史湮沒,隋煬帝時的開科情況今已不祥,在中國科舉史上,有名可考的第一個狀元便是孫伏伽。

在“玄武門之變”中,孫伏伽擁護李世民,鞍前馬後奔走效勞。李世民即位後,賜男爵,食邑樂安,貞觀元年,又提升他爲大理寺少卿。

然而,孫伏伽對隋朝多少還存在着一絲遺臣情節。正因爲這個原因,李恪又是隋煬帝的外孫,在還未立太子的時候,力主李恪入主東宮的人中就有他。

今天,孫伏伽下朝之後正在書房看書,就聽見家人稟報漢王李恪拜見他,讓他頗爲驚訝。自從李恪回京之後,除了拜訪過封德彝之外,就去過岑文本的府邸,不與任何朝臣來往,表現的很低調,今天怎麼突然來拜訪他,難道有什麼事情需要他幫忙?忙讓下人將李恪請到書房,吩咐沒有自己的命令不再準任何人接近書房。

李恪來到書房,和孫伏伽相互見過禮,坐在他的對面謝道,“本王今天來想答謝孫少卿在太子一事上對本王的支持,還有就是想請孫少卿給本王解決一個難題。”李恪沒有試探孫伏伽的立場,直接說道。

孫伏伽對李恪的坦誠頗爲感動,再想到李恪是前朝的血脈,又對他親近了不少,“殿下有什麼事情微臣能做的決不推辭,只是關於謝字,殿下以後還是不要多說,微臣擔當不起。”

李恪笑道,“少卿言過了,你爲本王做的事情豈能一個謝字就能表達本王的感激之情?本王永遠不會忘記你對本王曾經在太子一事上的支持。”李恪說的很誠懇。

“殿下不用再說,臣明白!”孫伏伽被李恪的誠懇打動,“殿下有什麼事情請說,微臣一定盡力而爲。”

李恪看到孫伏伽微現激動的神色,心裡也頗感意外,沒有想到孫伏伽對他真情流露,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他忙將自己關於王甫的案子跟孫伏伽說了一遍。

孫伏伽聽的很認真,在他仔細聽完李恪的敘述之後,神情嚴肅的說道,“王甫身爲長安縣令竟敢在天子腳下貪污舞弊,此事皇上肯定會嚴加徹查。所以,殿下還是先將證人王三押到大理寺,微臣可以審訊兩天,等長安賽結束之後再稟報皇上。但是,殿下切不可將此人私自帶到府中,這樣有違大唐律法,皇上真問起來殿下也不好交代。”

聽孫伏伽一說,李恪才知道自己昨晚的決定是多麼的愚蠢,竟然想將王甫貪污案的證人帶到王府,如此一來即使王三交代了王甫的貪污罪情,如果不能查出什麼有力的證據,到時候不但治不了王甫,反而會被他反咬一口說自己暗授王三想蓄意誣陷朝臣。

孫伏伽看到李恪懊悔的表情就知道他也想到了這點,安慰道,“殿下現在不是還沒有把人押到王府嗎,待會微臣就派人出城提人,天黑之後再將他押回大牢,殿下也不過太多擔心。”

“恩,城外看守的有本王的人,本王這就回府安排人傳信給他們,讓他們將王三交給大理寺。”李恪聽完孫伏伽的安慰,心裡還是覺得有點不安。所以,想盡快將人交給大理寺。

“那微臣也就不留殿下了,微臣這就去安排。”孫伏伽也知道事情不能拖,所以直言道。

“那就有勞孫少卿了。”李恪又謝道。

“殿下嚴重了。”孫伏伽有點不滿。

李恪知道自己表現的太過謙虛,讓孫伏伽感覺到了生疏,跟他告罪罷了,才和陳其從孫府出來,匆匆回到了漢王府。一進漢王府,李恪就立馬吩咐陳其去安排人跟大理寺移交王三的事情。等事情安排完了,他的心裡才鬆了一口氣。

回到書房,他又像往常般的練習書法,而冬日的長安城夜晚來臨的比較早,他剛寫了幾個字,晚霞就已經照在了書房的窗子上。

看着夕陽的餘輝,想到自己來到大唐的幾個月時光,李恪感慨萬千。

他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可是穿越到帝王之家,他已經不再是一個普通的人,也不會再有普通人那樣的生活。所以,有很多不能不做的事情必須讓他去面對。可是,他不會是一個屠夫,不會濫殺無辜。但是,誰要是和自己作對,危害到自己和自己身邊最愛的人的生命,就算那個人是好人,是女人他也照樣不會放過。因爲,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他不是蠢蛋,不會做這樣的蠢事。

晚膳的時候李恪將馬周、劉仁軌、蘇定方和許敬宗、陳其等人召集到了一起用餐,而人多了就顯得熱鬧了,衆人跟李恪接觸的時間久了,吃飯的時候也沒有多大的拘束。所以,一頓晚飯各自吃的也是有滋有味。而就在李恪等用晚飯和衆人在前廳喝茶的時候見到楊恩神色凝重的走了進來。

李恪發現楊恩的神色不對,忙問道,“楊老出什麼事情了?”

“殿下你看,這是我在後院發現的東西,好像就是下午時分被人扔進來的。”他將一個紙團狀的蠟丸交給了李恪,“若不是老奴發現,府中還沒有人察覺到,如此疏忽大意,殿下也該好好安排一下府中的護衛,不能爲了比賽而將府中的護衛抽空,威脅到你的安全。”

李恪聽完楊恩的話,見他是爲了這個,安慰他道,“楊老不必生氣,本王也是因爲比賽人手不夠才迫不得已,再說明天比賽完了之後狼衛和鷹衛就撤回了,也不會發生什麼大事。再者,還不是有你嗎?有你誰還敢傷害本王分毫呢?”李恪不忘了給楊恩戴高帽。

楊恩知道李恪爲了比賽,又見他對自己的安全毫不在意,無奈的搖了搖頭,不在言語,靜靜的站在他的身後。

其實,李恪敢如此大膽的原因除了沒有人敢到他漢王府鬧事之外,還有就是府中有楊恩和劉衡這兩個高手。所以,他纔會盡數抽調府中護衛前往比賽現場巡察和佈置。如果說,能在王府裡尋事的人,連楊恩和劉衡都對付不了,那就是安排更多的護衛也不管用。

李恪看了一眼蠟丸,將它捏碎,露出一個紙團,打開紙團,就見上面寫着八個字,但都是藥名:當歸,陳皮,赤箭,血餘。

李恪將紙條給衆人傳了一遍,等紙條回到自己手上,李恪問道,“你們看出了什麼問題?”

衆人相互看了一眼,都不明白紙條上寫的四個藥物的名稱到底是爲了什麼?馬周見大家都不語,“殿下,這個紙條不知道是何人所扔,是何目的暫時也不清楚,字體也看不清是出自男人還是女人之手。所以,很難判斷出上面寫的是什麼意思,究竟是何用意。”

“還有,紙條上只寫四個藥物的名字,是想告訴我們什麼,提醒什麼呢?還是敵人故佈疑陣,讓我們分散注意力呢?對方是敵是友等,都不能判斷清楚。所以,紙條上就這麼幾個字,很難判斷它的意思。”許敬宗也說道。

李恪和衆人商議很久均沒有得到結果。天色已晚,考慮到睡的太晚會影響的第二天的決賽,李恪就讓衆人早點去休息。而他自己對於藥物方面一竅不通,獨自一個人書房中看了半天,終究沒有猜到什麼用意。

第666章 兵圍邏些城第364章 鷹衛和親衛的對峙第156章 被戳破的膜第540章 三戰三捷第424章 婚禮進行時(三)第179章 杖十人不如殺一人第511章 名將各有所歸第256章 有個靠山第196章 唐刀文化第511章 名將各有所歸第222章 撲朔迷離第53章 寶藏和皇位第566章 第一戰第337章 軍人的悲哀第229章 又見盛田理惠子第568章 哲羽的兩難境地第681章 薛禮和蒙昭的一戰成名(下)第34章 你就是武則天第129章 妒第354章 戰爭是瘋狂的第468章 入院考試第254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第306章 潰敗的結果第15章 練劍第270章 罷黜和貶黜第225章 歷史的真相第348章 突厥人的夜襲第297章 屬於孟山的戰役第638章 青唐城(二)第285章 漢王的志向第106章 人性本自私第640章 巷戰,也是野戰第270章 罷黜和貶黜第456章 懷孕了第257章 交易第408章 新的封賞第378章 背水一戰(四)第512章 北府面授機要第626章 李恪病了第540章 三戰三捷第277章 心有猛虎第657章 兵臨邏些城第67章 鷹的故事第704章 發兵長安城(六)第359章 可汗也有無奈的時候第490章 搭建角鬥場第19章 冊立太子(三)第446章 文化奴役第609章 血戰到底第621章 陰謀的強大第503章 高陽的請求第236章 公堂上那些事兒第596章 諸將的聚會(一)第407章 王方翼第436章 跟李世民要“皇家”兩個字第226章 錢留下,人走吧第662章 瑪猛,做人要低調第647章 青唐城(四)第543章 國恥第244章 有人在做僞證第214章 你想單挑第405章 坊間傳聞第13章 覲見李世民第457章 學院建成第305章 你也配稱自己爲驍將第382章 血染的葬禮第77章 血戰到底(三)第22章 王府易主第134章 一百零八第536章 朔方之行第334章 梟雄的手段第179章 杖十人不如殺一人第596章 諸將的聚會(一)第170章 平平淡淡纔是福第483章 陸軍學院的講話第627章 秘術第493章 開始決鬥第104章 你都是爲了我好第409章 北國之王第705章 自白第304章 魔鬼的戰爭第645章 攻克亞澤第600章 祿東讚的陰謀和吐谷渾可汗的想法第425章 婚禮進行時(四)第665章 定都匹播城第285章 漢王的志向第445章 十萬雄兵就這麼得到了第319章 兵到定襄城第376章 背水一戰(二)第220章 不詳的預感第508章 總會有人去死第225章 歷史的真相第351章 張公謹的軍報第三百就是六章 又遇到一個名將第511章 名將各有所歸第454章 火器構想第371章 真正的決戰(六)第672章 給自己放假第427章 簡單!簡單!第193章 回家!
第666章 兵圍邏些城第364章 鷹衛和親衛的對峙第156章 被戳破的膜第540章 三戰三捷第424章 婚禮進行時(三)第179章 杖十人不如殺一人第511章 名將各有所歸第256章 有個靠山第196章 唐刀文化第511章 名將各有所歸第222章 撲朔迷離第53章 寶藏和皇位第566章 第一戰第337章 軍人的悲哀第229章 又見盛田理惠子第568章 哲羽的兩難境地第681章 薛禮和蒙昭的一戰成名(下)第34章 你就是武則天第129章 妒第354章 戰爭是瘋狂的第468章 入院考試第254章 出來混遲早要還第306章 潰敗的結果第15章 練劍第270章 罷黜和貶黜第225章 歷史的真相第348章 突厥人的夜襲第297章 屬於孟山的戰役第638章 青唐城(二)第285章 漢王的志向第106章 人性本自私第640章 巷戰,也是野戰第270章 罷黜和貶黜第456章 懷孕了第257章 交易第408章 新的封賞第378章 背水一戰(四)第512章 北府面授機要第626章 李恪病了第540章 三戰三捷第277章 心有猛虎第657章 兵臨邏些城第67章 鷹的故事第704章 發兵長安城(六)第359章 可汗也有無奈的時候第490章 搭建角鬥場第19章 冊立太子(三)第446章 文化奴役第609章 血戰到底第621章 陰謀的強大第503章 高陽的請求第236章 公堂上那些事兒第596章 諸將的聚會(一)第407章 王方翼第436章 跟李世民要“皇家”兩個字第226章 錢留下,人走吧第662章 瑪猛,做人要低調第647章 青唐城(四)第543章 國恥第244章 有人在做僞證第214章 你想單挑第405章 坊間傳聞第13章 覲見李世民第457章 學院建成第305章 你也配稱自己爲驍將第382章 血染的葬禮第77章 血戰到底(三)第22章 王府易主第134章 一百零八第536章 朔方之行第334章 梟雄的手段第179章 杖十人不如殺一人第596章 諸將的聚會(一)第170章 平平淡淡纔是福第483章 陸軍學院的講話第627章 秘術第493章 開始決鬥第104章 你都是爲了我好第409章 北國之王第705章 自白第304章 魔鬼的戰爭第645章 攻克亞澤第600章 祿東讚的陰謀和吐谷渾可汗的想法第425章 婚禮進行時(四)第665章 定都匹播城第285章 漢王的志向第445章 十萬雄兵就這麼得到了第319章 兵到定襄城第376章 背水一戰(二)第220章 不詳的預感第508章 總會有人去死第225章 歷史的真相第351章 張公謹的軍報第三百就是六章 又遇到一個名將第511章 名將各有所歸第454章 火器構想第371章 真正的決戰(六)第672章 給自己放假第427章 簡單!簡單!第193章 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