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

蓚縣,這個縣城遍地都是大豪宅,因爲它是渤海高氏的老窩。

縣城周邊分佈着很多堡壘,儼然就是一座座小城池,裡面有數量龐大的私軍,軍府有的兵械,他們都有。

這種現象在大隋是非常常見的,主要源自於晉末八王之亂開始,五胡亂華,天下大亂,世家大族紛紛構建營防堡壘,保全自身。

所以但凡有點名氣的家族,家裡都有土堡石堡等防禦工事。

隨着各大家族在亂世中逐漸積蓄起足夠的武裝力量,門閥因而進入鼎盛時期,佔有大量土地和依附人口、田莊山澤,主宰地方經濟,在國家政治層面,佔據主導地位,這一現象,以隋唐爲最。

張須陀還是第一次見到高熲,有一種見到偶像的興奮與羞澀。

山東與河北邊界上的叛軍,已經被打的七零八落,餘部正在追剿,張須陀趁着這個機會,趕來蓚縣探望高熲。

高熲在三子高表仁的攙扶下,在一張椅子上坐下,腿上蓋了一件毯子,然後令奴僕將門窗都打開,透透氣。

“老了,受不得一點風,往日緊閉門窗,以至屋內氣息渾濁,到讓兩位見笑了。”

魚俱羅趕忙道:“您老這是什麼話,我二人皆爲晚輩,能聆聽您老教誨,實是三生有幸,今日能坐在這裡,乃卑職畢生期盼。”

他的官不小了,身上還有個高唐縣公的爵位,但是在高熲面前,他與一名普通將領,沒有什麼區別。

魚俱羅跟着楊廣南下滅陳,是見過高熲的,但是沒有打過交道,因爲身份差距太大。

他那時候,不過是一名小小的總管,而高熲是五十萬大軍的元帥長史,隋滅陳之戰的真正統帥。

張須陀也笑道:“此番趕來,就是擔心您老的身體,卑職心中牽掛,雖知叛亂未定,不宜擅離,但還是忍不住來了。”

高熲笑了笑,示意兒子高表仁給二人添茶,兩人都是同時起身,以示禮節。

楊勇如果不到臺,高表仁的地位,不是他們倆能比的,人家以前可是渤海郡公,因爲人家的媳婦,是楊勇的閨女大寧公主,不過現在是個庶人了。

“王薄必須死,此人擅妖言惑衆,依附者衆多,派了追兵沒有?”高熲問道。

魚俱羅點了點頭:“您老族內的高開道,已經帶五百人去追了,相信很快會有結果。”

高熲點了點頭:“我病重不能理事,河北山東的事情,就拜託給二位了,千萬不要大意,如今兩地之亂,不過是生火之初,一旦有人添柴,火只會越燒越旺,還是要以安撫百姓爲重。”

“齊公放心,我們一定謹慎從事,不敢大意,”魚俱羅點了點頭。

張須陀則是將話題引伸開來,道:“遼東方向,似乎一切都很順利,遼東城、武厲邏城先後被拿下,扶余城聽說也快了,許國公的主力已經南下,攻破平壤,也就是兩三個月的事情了,屆時我大軍南歸,河北山東之亂,自然迎刃而解。”

高熲笑道:“高句麗,不是那麼好打的,老夫當年與楊諒遠征遼東,雖然敗於天時,但是高句麗的城防之堅,武備之盛,老夫也是歷歷在目,此番若不是有太子的精煉兵械,李靖的臨陣應變,遼東都拿不下來。”

魚俱羅點頭道:“卑職倒也聽說了,吐萬緒雖然輕浮冒進,卻也誤打誤撞,給李靖創造了攻城良機,說起來,拿下遼東確實有一些運氣成分。”

“那麼齊公認爲,我大軍何時可攻破平壤?”張須陀請教道。

高熲沉吟片刻,淡淡道:“關鍵在鴨淥水和薩水,這兩個地方多爲平原,有利高句麗重騎作戰,如果順利突破,宇文述便可與來護兒合兵,攻打平壤,如果不順,就需要提早撤兵,否則傍海道水位上漲,我大軍後路被斷,恐有被圍之險。”

張須陀疑惑道:“我有兵甲之利,人數佔優,就算攻平壤受挫,也不至於撤兵吧?遼東城可是還囤積着四十多萬大軍呢。”

高熲搖了搖頭:“陛下此番出征,百萬之衆,縱觀古今名將,有誰能統御如此大軍?兵在精,而不在多,這就是爲什麼真正深入番邦腹地的,只有三十五萬,人多了,就不好管了,宇文述,本是大將之才,然比之楊素、史萬歲、賀若弼、韓擒虎尚且遠遠不如,此四人領軍,多者二十萬,少者萬餘,宇文述何德何能,節制三十五萬兵馬?他沒有這個能耐的。”

高熲坐直身子,繼續道:“三十萬大軍,一旦遭遇大敗,士氣必然受損,若不能及時安撫,恐成潰敗之象,楊素若在,或有這個本事力挽狂瀾,宇文述嘛,他是真不行,也沒有這個威望。”

張須陀點了點頭:“北路段文振,東路衛玄,西路李靖,再加上於仲文,以許國公在軍中的威望,似乎確實不好節制。”

魚俱羅在一旁笑道:“別說這幾位了,崔弘升、薛世雄、張謹,也不買他的賬啊,許國公自打滅陳之後,似乎便沒怎麼出征過,在朝堂確實風生水起,但是軍中,終究還是差了一等。”

歷史上,宇文述還打過吐谷渾,但是這一世,吐谷渾被楊銘給滅了,所以一直做爲皇帝寵臣的宇文述雖然在朝野權柄彪悍,但是軍方不買他的賬。

但是楊素不一樣,楊素從北周就開始領軍出征,一直到跟隨楊銘平定漢王叛亂,近三十年,就一直在打仗。

三十年啊,你就是一直敗,對於軍方的操控,也是非常可怕的。

要麼說,大隋名將半出越公呢。

楊、史、賀若、韓,這是大隋僅有的四個進入武廟的,其中以楊素爲最,剩下三個都差不多,畢竟楊素總是指揮大兵團作戰,史、賀若、韓,很少有這個機會。

而高熲,被史書定義成了文臣,因爲他在國政上的貢獻,遠勝軍功。

高熲笑道:“此番遠征,若是換作太子,老夫便不會有絲毫悲觀,須陀是史萬歲舊部,史萬歲是太子之師,你今後還是要燒好太子的爐竈。”

張須陀下意識看了一眼魚俱羅,發現對方也正在看着他,於是他笑了笑,什麼都沒有說。

史萬歲早就跟他打過招呼了,今後若有機會進京,他肯定會去一趟東宮,好與太子見面,訂立主僕身份。

但是獨孤公這句話,他不能當着魚俱羅的面回答,因爲魚俱羅是皇帝的人。

而魚俱羅其實是不在意的,因爲獨孤公能當着他的面,如此吩咐張須陀,可見獨孤公心胸坦蕩,不拿他當外人。

再說了,他不想巴結太子嗎?人家可是儲君,現在不巴結,以後巴結就晚了。

兩人今天來見高熲,其實就是抱着學習的態度來了,小巫見大巫,好不容易有機會跟人家打交道,可不是得珍惜嗎?

以前你想跟人家坐下來深談,也不夠格啊。

魚俱羅道:“卑職因爲舍弟魚讚的事情,惹陛下不快,如今仍是無法彌補,您老久侍陛下,在您覺得,卑職今後的路,是不是不好走了?”

他的弟弟魚贊,本來是楊廣的絕對心腹,但是入宮之後太橫了,把楊雄給惹毛了,被楊廣賜死。

因爲這事,魚俱羅都跟着獲罪了。

大隋就是這樣,一人犯錯,總是要給你找個牽連的,但是又不是牽連太廣,那就直系親屬吧。

你是兄長沒把弟弟管好,是你的錯,魚俱羅當時的罪名就是家風不嚴。

實際上,這是皇帝操縱臣子的一種手段,按理說,魚贊犯事跟魚俱羅有毛的關係,但是我就要把你扯上關係,給你定個罪。

有了罪的人,自然會滋生一個念頭:怎麼消罪?

還能怎麼消?忠君唄。

所以有時候,忠臣是敲打出來的。

高熲宦海幾十年,伺候兩代君王,一位權後,還不明白這個道理?於是他笑道:

“把事情做好,做到讓陛下滿意,路,自然就好走了,眼下的河北不正是機會嗎?不要等着陛下教你怎麼平叛,事事要想在陛下之前,什麼事都能辦好,那將來交給你辦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多,路不就越來越長了嗎?”

魚俱羅笑道:“公之賜教,淺顯易懂,就怕陛下對我早有成見啊。”

他是瞭解楊廣的,知道楊廣是個小心眼的人,還特別的記仇。

當初弟弟魚贊犯事的時候,他還不服來着,覺得處罰過重,因此還被楊廣踹了兩腳。

高熲忍不住笑道:“君王之心,不是你我能夠揣測的,有沒有成見,你也看不出來,身爲臣子,但知盡忠職守,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河北的亂子你如果能夠處理好,太子那邊會幫你鋪路的。”

魚俱羅一愣,心知高熲是在暗示他,太子的爐竈,他最好也燒一燒。

可是他沒有機會跟太子牽扯上啊,東宮有誰是自己的熟人呢?好像沒有啊,那邊都是一幫年輕人。

嗯?不對,有一個人可以幫忙。

他曾經跟着楊素平叛江南,剿滅反賊高智慧,因此與楊約關係匪淺,或許能託付楊約,幫自己引薦一下。

花錢點吧,楊約這老小子,你不花錢,他不給你辦事。

反過來說,只要錢到位了,就沒有人家辦不成的。

做人要講信譽,楊約在這方面還是很有誠信的,活該人家有錢。

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第559章 條件二七九章 透心涼第692章 四大關係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第752章 下手太快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五五章 吃剩飯七十章 一車美酒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第743章 焉能背主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四二章 形勢大好六一章 背鍋俠八七章 楊廣留京第637章 救荒法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四三三章 李月暉第507章 殘部補充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第529章 進退無路第626章 不差錢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617章 楊老八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一零一章 自命不凡二三七章 救人四三三章 李月暉五七章 胡姬酒肆第747章 楊老四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一零六章 上嫁第705章 水軍出動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一二六章 清查田畝(兩章並一章,下午有點事,昨晚熬夜趕的,世界盃都沒看)第716章 世民北上第639章 舉個例子第531章 手起刀落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三二四章 談判第762章 主動請辭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第597章 木棉花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第549章 家宴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第766章 體面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二六四章 高玥第581章 出使突厥第698章 一鍋飯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第九章 河東郡王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第752章 下手太快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第622章 監門將軍七十章 一車美酒第767章 貓哭耗子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第753章 重在民部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第498章 兩項技能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
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四二八章 巴蜀問題第559章 條件二七九章 透心涼第692章 四大關係二四一章 兩位宰相第752章 下手太快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三四六章 西眷和東眷五五章 吃剩飯七十章 一車美酒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第516章 燒爐鍊鐵之輩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第743章 焉能背主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四二章 形勢大好六一章 背鍋俠八七章 楊廣留京第637章 救荒法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四三三章 李月暉第507章 殘部補充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第529章 進退無路第626章 不差錢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617章 楊老八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一零一章 自命不凡二三七章 救人四三三章 李月暉五七章 胡姬酒肆第747章 楊老四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一四七章 再返京師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一零六章 上嫁第705章 水軍出動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一二六章 清查田畝(兩章並一章,下午有點事,昨晚熬夜趕的,世界盃都沒看)第716章 世民北上第639章 舉個例子第531章 手起刀落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第567章 朝廷的態度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三二四章 談判第762章 主動請辭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第597章 木棉花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第549章 家宴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四四四章 請君入甕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第766章 體面三二三章 河西五郡二六四章 高玥第581章 出使突厥第698章 一鍋飯三八三章 罵人的國書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第667章 正前方來人皆爲敵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第九章 河東郡王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第752章 下手太快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第622章 監門將軍七十章 一車美酒第767章 貓哭耗子三三八章 輸了一局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第753章 重在民部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第498章 兩項技能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