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

楊銘答應要賞杜如晦一個侍妾,可不是說說嘴。

而且他能肯定,這小子早就不是處了,十六歲了,出身在這樣的家庭,沒有嘗過女人的味道是不可能的。

內苑侍女,都是楊茵絳負責管理,於是楊銘讓她從其中挑選出一名姿色比較出衆,名叫如花的侍女,賞給了杜如晦。

侍女,只能提供她能提供的服務,在精神上是沒辦法與飽讀聖賢書的杜如晦有任何交流的。

而楊銘這番賞賜,也不是要監視對方,杜如晦已經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了,沒什麼好監視的。

在楊茵絳看來,下人是不能讀書的,你就算讓她們讀,她們骨子裡都沒有那個興趣。

就像封建王朝的統治者,不願看到老百姓都讀書一樣,懂的太多,就不好管了。

接下來,楊銘就要準備給姐姐楊嬋的賀禮。

眼下距離十月份已經不足一月,再不準備就遲了,而他也不可能因爲楊嬋成婚就被徵召回京。

不過楊銘認爲,兩人的婚事應該不會在十月份,畢竟他還沒有收到老爹老孃的通知。

能送什麼呢?楊銘其實很想準備一些比較與衆不同的禮物,但思來想去,實在是找不到這樣的東西。

而他送的賀禮,還不能太多,因爲他是弟弟,不是哥哥。

真正要備厚禮的是老大楊昭和老二楊暕。

他還沒有成年,所以意思意思就行了。

楊銘帶着楊茵絳來到庫房,讓她幫着挑選,女人嘛,最懂女人。

金銀玉器自然不在話下,楊茵絳指向哪個,就會有下人將哪件小心包裹起來,沒多久,便搬空了庫房的一個角落。

接着,楊茵絳又挑選上好錦六千匹,綾四千匹,駿馬兩百匹,稻米五千石。

大隋送禮就是這樣,基本在「衣食住行」裡面挑選,除此之外,真沒什麼好送的。

半個月後,楊銘收到了母妃蕭氏的來信,姐姐楊嬋下嫁河東裴宣機,日子定在十一月二十六。

楊銘趕忙吩咐賀禮車隊北上,務必趕在婚期之前,將東西送到。

楊嬋出嫁,楊銘也算是了卻了一樁心事,不過大哥楊昭的來信中還有一件事,讓楊銘非常不爽。

原本被髮配邊疆充作戍卒的宇文二狗回來了,而且成爲了老爹的千牛備身。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宇文述是老爹的心腹,而老爹現在是太子,三狗未來可期。

令人意外的是,建成這小子也給楊銘寫信了,信中還頗爲炫耀,說是世民不聽話,被他胖揍了一頓,雖然此後他又被李淵胖揍了一頓,但是世民現在頗爲怕他,而且一直在討好他。

小孩子就是這樣,越是害怕的人,反而越會想辦法去討好。

楊銘給建成回信三個字「做的好」,以資鼓勵。

這天,杜如晦來找楊銘,手裡拿着一沓卷宗,

「巴陵郡的田畝有點不對啊。」

楊銘讓他坐下後,笑道:「慢慢說。」

杜如晦現在是總管府戶曹,掌管荊州地區農桑事,所以田畝一項,是在他的職能範圍之內。

只見他點了點頭,說道:「巴陵郡備桉的露田共有一千三百傾,其中公廨田爲三百傾,每年需繳納賦稅的田畝爲一千傾,而且賦稅是足額上繳的。」

楊銘愣道:「那問題又出在什麼地方呢?」

杜如晦道:「我查了一下,巴陵郡實際繳納賦稅的田畝只有三百傾,也就是說,這三百傾的人,納了一千傾的稅,那麼另外七百傾,稅都哪了?」

楊銘臉色瞬間陰沉下來,他聽明白了杜如晦的意思。

荊州各地

關於田畝的問題,他不是不知道,老百姓手裡幾乎沒有足額田,有些是因爲地域問題。

比如地處北方山地的郡縣,人口多,但田畝少,所以本就不足以分配。

但是巴陵郡是產糧大郡,內有洪湖,可謂魚米之鄉,田畝絕對夠分,官府肯定是多拿地了,世家也瓜分不少,但是你們讓這三百傾的農戶繳納自己的賦稅不說,還要替你們補稅,而且還是以三補七,這也玩的太過火了。

你們特麼的這麼強加賦稅,一旦激起民憤,老子跟上邊怎麼交待?

「查!你親自帶人去查,先清查巴陵郡田畝總額,然後再查這些田的歸處,無論牽扯到誰,都必須給我查清楚。」

杜如晦愣在當場。

本來他以爲楊銘的第一步,應該是將巴陵太守高璥叫來詢問後,再做定奪,沒想到楊銘直接便讓自己去查,明擺着不給高璥臉。

雖說楊銘的吩咐中說,無論牽扯到誰,都要查清楚,但是杜如晦還是不明白這個尺度該有多大。

官府的公廨田查不查?世家又該怎麼個查法?

於是杜如晦小心問道:「從上到下都要查?」

楊銘頓時皺眉:「你聽不懂我說的話嗎?」

「下臣明白了,」杜如晦趕忙點頭,心裡也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

也就是宗室纔有這麼大的魄力,換做其他人,多少都會給一郡太守留點面子,畢竟能做到這個位置,後面怎麼可能沒人。

不給郡守面子,總還是要給後面的人一些面子的。

查就查,反正惹出事來,有你給我頂着。

第二天,杜如晦便在元文都那裡拿了批文,帶着總管府兩百衛士去了巴陵郡。

他現在還不知道,他這一走,會給楊銘捅出一個天大的簍子

時間過得很快,眼看就要年底了。

各州郡衙門要開始算總賬了,今年的賦稅一共收上來多少,都會在年底封存入庫。

然後他們這些地方官會集中來江陵,與楊銘討論明年的開支情況。

開支,就是討論怎麼花錢。

各府庫的錢,就在那擺着呢,誰不眼紅,誰不想多找幾個項目,好能多批一點款項。

這些,都是楊銘負責上報的,然後戶部審覈上呈御覽,通過的款項就會披紅,不通過的,老老實實的封存進國庫,貼上封條,誰他麼敢撕,要誰的命。

荊州地區有兩個國庫,一個在江陵縣城,一個在江夏縣城,負責看守國庫的,是太府寺下派到地方的專員負責,楊銘管不了人家。

十二月十日這天,荊州地區二十二位主官,全部抵達江陵縣,只等楊銘召見。

總管府的僕役忙活了一天,準備酒菜肉食,並且在每位主官的桌前都擺放了筆墨紙硯。

第二天一大早,二十二人進入總管府後堂,開始議事。

首先是楊玄感,只聽他將江夏(鄂州)地區賦稅賬目一一陳述後,說道:

「明年鄂州,除了日常開支之外,只有兩筆大開支,一個是江夏碼頭需要修繕,還需增加十條官船,這一項的開支,約爲二十三萬貫,另一項,是城內需再修一座佛寺,這是太常寺交待下來的,用錢二十八萬貫,除此之外,沒有別的開支了。」

省心,都像你這麼讓人省心的話,就好了。

楊銘點了點頭,看向一邊的元文都:

「記錄在桉。」

楊銘故意挑選楊玄感第一個報備開支,就是想讓對方起個頭,因爲他清楚楊玄感對錢興趣不大,所以編纂的開支款項也就不會多。

後面發言的人,多少就

會有點忌憚,把那些早已準備好的,聽起來不該花錢的地方抹掉。

這時候,楊銘又看向慕容三藏,問道:「江陵郡情況如何?」

慕容三藏就在楊銘眼皮子底下做事,自然不敢亂報,先是將今年賦稅情況闡明之後,說道:

「荊州碼頭也需要修繕養護,大約用錢二十三萬貫。」

本來他準備好的文桉當中,這一項是要二十五萬貫的,但是一聽到楊玄感增加官船纔要二十三萬,所以他趕緊修改,減掉了兩萬貫。

楊銘點了點頭,示意對方繼續。

慕容三藏道:「今年府庫豐盈,城北的嘉盛倉幾近儲滿,所以需要增設倉窖,約錢九萬貫,長林縣鬧了水災,需撥賑災款項三十萬貫,還有三縣河堤需要加固,需錢二十八萬貫」

楊銘聽的一陣頭大。

誰說治大國如烹小鮮?明明讓人血壓升高。

慕容三藏所列款項,除了抵消今年江陵郡所有賦稅之外,還落下四十八萬貫的虧空。

可是沒辦法,對方說的這些問題,都是實際存在的,也確實需要花錢。

畢竟江陵郡是荊州首府,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這些虧空,只能從別的郡縣來找補。

接下來,楊銘又讓襄陽郡的杜吒說話,

楊銘揪着一顆心,在聽完對方的敘述,終於長鬆了一口氣。

不錯,襄陽依靠漢水之利,今年漕運方面,收上來不少賦稅,而且除了修河堤,修灌既田畝的水渠外,也沒有幾個大的開支,攏共才花錢六十八萬貫,拋除全年開支,大概會結餘一百七十萬貫。

很好,能補上江陵郡的虧空了。

不過楊銘清楚,不要高興的太早,二十二位主官,眼下才過去三個。

接下來,楊銘一個個點名,讓他們上報開支。

這場議事,一直持續到深夜。

「好了好了,諸位先回官驛休息,明日再議,」

楊銘拖着疲憊的身體,返回內苑,直接讓人喊來楊茵絳。

屋內,楊銘在暖冬涼夏的服侍下更衣上榻,任由她們倆一前一後,爲自己按摩這疲乏的身體。

楊茵絳坐在一旁,笑道:「怎麼樣?是不是很令人頭大?」

「頭大如牛,」楊銘趴在牀上,苦笑道:「這幫王八蛋,一個比一個會花錢,修繕城門,都敢開口要四萬貫,他們怎麼不去搶?」

楊茵絳揮了揮手,示意暖冬涼夏退下,然後她自己脫靴上榻跪在一旁,輕輕捶打着楊銘的後背:

「慢慢來,這本就是個討價還價的過程,他們想要多少,難道還真給他們批多少嗎?他們現在是在試探你,看你好不好湖弄。」

楊銘道:「那依你之言,我當如何?」

楊茵絳想了想:「不論合理不合理,全部減半,讓他們自己去想辦法,一張餅能當一頓飯,也可以做一天的口糧。」

楊銘笑了笑,甩了甩脖子:「下面點。」

楊茵絳甜甜一笑,更換了下坐姿,捶敲在楊銘的腰上。

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八七章 楊廣留京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第534章 臨洮縣公二八二章 做嫁衣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第617章 楊老八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第673章 渡河之戰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三四二章 倒黴崔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506章 攻克遼東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第530章 謹慎持重第520章 大柱國第596章 關稅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第506章 攻克遼東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三四二章 倒黴崔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640章 蘇夔無父第510章 便宜行事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第657章 一步登天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八十章 有罪無功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第531章 手起刀落第553章 公主將嬪第515章 攔河大壩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三二七章 形勢不利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第485章 造橋大匠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十八章 關中盟第647章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第752章 下手太快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三六五章 化及北上二十二章 撩妹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第739章 隔代親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第745章 諭齊王暕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第684章 五五開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着去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第499章 羈縻政策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三四七章 我真的不知道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第760章 右僕射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二二六章 進士第760章 右僕射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第510章 便宜行事第739章 隔代親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八二章 實話實說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七一章 朱雀大街
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八七章 楊廣留京二八零章 王府司馬第534章 臨洮縣公二八二章 做嫁衣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第617章 楊老八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第673章 渡河之戰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三四二章 倒黴崔二六五章 一生之敵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506章 攻克遼東三三一章 最後一個機會第530章 謹慎持重第520章 大柱國第596章 關稅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第506章 攻克遼東四零一章 正月三十四七一章 三個慰撫使三八二章 小野妹子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三四二章 倒黴崔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640章 蘇夔無父第510章 便宜行事第523章 掘墓人衛玄也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第657章 一步登天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八十章 有罪無功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第531章 手起刀落第553章 公主將嬪第515章 攔河大壩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三二七章 形勢不利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第485章 造橋大匠四六九章 王佐之才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十八章 關中盟第647章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第752章 下手太快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四四九章 兒女情長一二八章 要錢要命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三六五章 化及北上二十二章 撩妹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第739章 隔代親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二五六章 兩人有問題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第745章 諭齊王暕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第684章 五五開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着去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第499章 羈縻政策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三四七章 我真的不知道一二七章 英雄好漢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第555章 楚公府書房第760章 右僕射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四三八章 秦晉之好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二二六章 進士第760章 右僕射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三二五章 楊廣北返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第510章 便宜行事第739章 隔代親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八二章 實話實說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七一章 朱雀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