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章 仁壽宮之變(三)

楊銘率領的先頭部隊,以及郭嗣本的雜兵,暫時都駐紮在村子裡。

吃的喝的,也都是從老百姓家裡搜刮出來的,以至於家家戶戶都像是被抄家一樣,雜亂不堪。

情況特殊,這個時候的楊銘可管不了那麼多了。

李淵的後續部隊很快就趕到,楊銘根本不會跟他解釋什麼,只是囑咐對方紮營休整。

李淵是個聰明人,他也意識到楊銘有事情瞞着他,而且還不是小事,眼下距離仁壽宮這麼近,自己又帶着大隊人馬,猜也能猜到是仁壽宮出事了。

所以他現在的心裡,非常慌。

至尊眼下就在仁壽宮,太子一家子也在,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變故,才導致楊銘這麼拼命的往仁壽宮趕呢?

而且楊銘一開始告訴自己,他們這趟出來,是去追回被擄走的廢太子勇。

追回楊勇,用的了這麼多人嗎?

李淵心裡愁的要死,他已經隱隱猜到自己被捲入一場極大的風波當中,進退兩難,走也不對,留也不對。

正當他返回本部大軍時,半路上又被楊銘的近衛陳奎叫住:

“唐國公,殿下有要事相商。”

李淵不明所以,跟着陳奎返回。

事實上,是楊銘突然反應過來,怕李淵這老小子壞事,於是趕緊讓陳奎把人給叫回來。

李淵帶回來的後續部隊中,有四千多人是左衛府軍士,楊銘不好指揮,李淵又是個不穩定因素,所以楊銘只能將李淵扣在自己身邊,以此來遙控左衛府。

現在的他,只能等待裴矩率大軍趕到,再想辦法。

不能再往前走了,一旦被仁壽宮附近的左右羽林衛發現,他們立時便會陷入險境。

於是楊銘吩咐龐牛,朝北邊派出去探子,嚴密監視各條小路及官道上的動靜,

他所在的村莊,也安排值守人員,輪流巡視,以免遭遇不測。

好在楊勇在他手上,那麼柳述暫時不敢亂來

宇文述是統兵大將,跟隨韋孝寬參與過剿滅尉遲迥叛亂,還參與過隋滅陳之戰,是知兵的。

眼下他手裡的三萬一千人,分爲四路,一路由郭衍率領,直奔扶風郡的首府雍縣,雍縣地處仁壽宮西南方向,相距四十五里。

一路由張衡率領,抄近路直奔北地郡的新平縣,此地位於仁壽宮正北方向。

而他自己,則帶着東宮左右衛率的一萬人,走官道,直奔仁壽宮南邊的岐山縣。

仁壽宮,位於扶風郡,周邊有六座軍府,隸屬於不同衛所,因爲是京兆重地,駐兵除了值守京師的軍士之外,剩下的都在大營,裴矩和史萬歲只帶了五百親兵,負責聯絡這六座軍府,能調動的就調,調不動的安撫。

四路人馬,各做各的事,以最快的行軍速度,開始合圍仁壽宮。

但是,左右羽林衛,也不是吃素的。

仁壽宮乃皇城重地,周邊郡縣一直分佈着遊散騎兵,專門負責周邊巡視。

扶風郡太守竇珉,早早察覺到不對勁,趕忙派人通報仁壽宮。

蔡王楊智積在得到消息後,趕忙往仁壽殿通報,負責侍奉至尊的給事黃門侍郎元巖,代傳旨意,令楊智積立即做出部署,守衛宮城。

近半年以來,一直都是柳述和元巖傳遞聖旨,所以楊智積沒有多想,立即令麾下將軍郭未,統帥左羽林衛一萬精銳,出仁壽宮,朝着楊銘所在的方向進發。

楊銘前方不遠,有座鄉鎮,是仁壽宮門戶所在,楊智積的打算,是駐守濮水鎮,守住這道門戶。

村子裡,楊銘收到探子傳來的消息,前方濮水鎮有大軍駐紮。

他這次率軍前往仁壽宮,出師無名,以免下面將士騷亂,只能是立即吩咐下去,但凡發現對方遊騎,一律射殺。

這麼做,是爲了避免對面散步不利於他的消息,仁壽宮的部隊,那是皇帝親衛,自己這邊沒有站得住腳的理由,根本不敢與其正面衝突。

一旦衝突,楊銘這邊必亂。

他從來沒有過統兵經驗,所以不敢妄動,前方濮水鎮與他這裡,相距五里,對方一旦往他這個方向進軍,楊銘就得撤了。

他現在手裡的,只有一千五百人的王府部曲,和近四千五百左右的左衛府軍士,外加郭嗣本的三千雜兵。

這麼一支拼湊的軍隊,不好指揮的,何況楊銘也不懂指揮。

接下來,又有探子來報,濮水鎮的駐軍,看旗號,大概在八千到一萬兩千人之間。

這樣一來,楊銘更不敢亂動了

仁壽宮,蔡王楊智積私底下悄悄派人聯絡竇抗,兩人在宮城一處偏僻角落裡碰頭。

楊智積道:“扶風太守竇珉遞來的消息說,雍縣南邊撲來的大軍,打着東宮的旗號,這到底是什麼情況?”

竇抗和楊智積,是分別領旨,各幹各事,所以他不知道楊智積扣着楊素,而楊智積也不知道他扣着楊廣。

這倆人分掌左右羽林衛,本來就是相互鉗制,所以一直以來,楊堅都不準兩人在私下有任何交往。

他們如果有交往,那麼楊堅就得換人了,不然左右羽林衛成了鐵板一塊,皇帝的安危都不保險。

竇抗聽到對方這麼說,瞬間大驚失色,聯想到自己手裡扣着太子,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

“情況不妙啊,我奉旨保護太子一家,本就心裡生疑,聽你這麼一說,宮內恐怕已生變故。”

楊智積一愣,道:“我也奉了旨意,看守越公。”

兩人對視一眼,大叫不妙。

難道至尊要收拾太子了?

還是竇抗先反應過來,急忙追問道:“誰給你傳的旨意?”

楊智積道:“是元巖,至尊這次來了仁壽宮之後,我這邊的旨意,都是元巖代傳。”

竇抗勐一咬牙:“我這邊是宣華夫人,我已經三天沒見着至尊的面了。”

“我特麼也是!”楊智積心內大驚道:“肯定是出事了,近來衛王突然抱恙,久不見人,我特麼就覺得不對勁,今天驟然接到竇珉的消息,我才意識到一定是出大事了。”

不是特殊情況,這倆人根本不敢私下會面,竇抗也是覺得近來有點不對勁,他手下的果毅郎將柳沮突然奉旨離宮,就很蹊蹺。

他作爲大將軍,竟然是事後才知道柳沮離開。

兩人私底下一合計,楊智積負責想辦法與雍縣方面的太子軍隊交涉,而竇抗則趕往衛王楊爽的住所,查看情況。

結果這一去,他連楊爽的面都沒見到,宗室府的侍衛說,內侍省的幾位內侍,奉旨帶着御醫給衛王瞧病,不準任何人探視。

他沒有多做停留,而是趕往仁壽殿,想着能不能找機會,見上至尊一面。

“至尊正在休息,竇將軍有事?”柳述站在殿門外笑道。

竇抗道:“沒什麼事,久不見至尊聖顏,心裡擔心罷了。”

“今天有點晚了,等明日至尊醒來,竇將軍再來吧,”說完,柳述直接轉身,自顧自的離開了,看起來和往常沒什麼不同,非常正常。

竇抗收回目光,望着殿門方向,幾次忍不住想要進去一探究竟,但又怕驚了聖駕。

仁壽殿外圍把手的侍衛,是宗室府禁衛,他要是敢硬闖,立即便會有人拔刀砍他,再者說,裡面有女卷,他不得召喚,是不敢進的。

我今夜就在這守着,至尊總會醒來一次,到時再覲見不遲,竇抗打定主意苦守。

楊智積這邊也收到遊騎兵帶回來的消息,說是濮水鎮東邊的一座村莊內,也有大軍駐守,打的是河東王的旗號。

這特麼到底是什麼情況?雍縣是太子大軍,濮水鎮是河東王,他們想幹什麼?

逼宮?不可能,太子已經是儲君,犯不着這麼做,河東王更是二聖最寵愛的嫡孫,更不會對至尊不利。

“楊城,你現在立即帶人去一趟濮水鎮,務必要見到河東王,問問他,爲何率大軍來仁壽宮。”

楊城,是楊智積的族侄,也是宗室成員,以前守過永安宮,與楊銘相識。

事實上,左右羽林衛,大部分都認識楊銘。

楊城領命後,星夜離宮,趕往濮水鎮。

翌日,太陽剛剛升起,楊銘收到消息,對面有一支二十人的騎隊,打着白旗,沿着官道向村子方向奔來。

楊銘略作思量後,立即帶上陳奎,領三百人前往與其碰頭。

既然打着白旗,那就是來商量的,楊銘必須親自去見,不能讓別人去和對方碰頭。

打白旗,一般是休戰談判或是投降,主要按當時的情況論,像眼下這種狀況,人家肯定不是要投降。

兩方人馬接觸之後,各自散開,只有楊城單獨向前,朝楊銘拱手道:

“卑職奉命求見殿下,敢問殿下率軍於此,意欲何爲?”

楊銘是認識眼前這個年輕小將的,聞言道:“你是奉誰的命?”

楊城答道:“卑職奉蔡王口令。”

楊銘道:“本王問你,最近可見過至尊的面?”

楊城老實回答:“至今已三日未見。”

完了祖父一定是出事了,楊銘瞬間大怒:

“混賬東西!你現在立即返回仁壽宮,通知楊智積,至尊恐遭不測,無論他以什麼方式,立即面聖護駕。”

楊城聞言,徹底懵了,事關楊堅安危,他不敢怠慢:

“卑職這就回去,還請殿下按兵不動。”

“要快,告訴楊智積,一旦生變,先把柳述這個奸賊抓起來,”楊銘大聲催促對方。

楊城連回話都顧不上了,掉頭就走。

蔡王楊智積是楊堅同母的弟弟楊整的兒子,對楊堅絕對忠心,跟柳述絕對不是一夥的。

事實上,右羽林衛的竇抗,也絕對不會被柳述所利用。

只要這兩人任何一個心生疑竇,前往查看楊堅情況,仁壽宮這場風波,就會消除。

一開始,楊銘真的害怕如史書記載的那樣,楊廣勾搭宣華夫人,被楊堅發現,所以欲廢太子。

但眼下看來,祖父楊堅,恐怕已經駕崩了。

皇帝三天不露面,誰都會生疑,今遭楊智積肯派人來和自己接洽,恐怕也是起疑心了

五十章 破鏡重圓二九一章 滎陽王第552章 弒君者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六二章 買賣難做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四三章 爭取儲君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二十六章 河東裴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第498章 兩項技能一九四章 秦王五八章 王府參軍五六章 胡商第479章 任人唯親二一三章 來護兒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第657章 一步登天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四六章 一敗塗地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第669章 大冢宰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三四一章 靜照庵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第710章 蠻子第738章 五鳳樓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五八章 王府參軍五七章 胡姬酒肆第487章 (先鋒開拔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第590章 索然無味第766章 體面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第709章 大昏招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五一章 天大的事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七七章 孤魂野鬼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八三章 皆大歡喜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三七章 我會等你第519章 終極目標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第479章 任人唯親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第738章 五鳳樓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四三章 爭取儲君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三三九章 撂挑子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第725章 共定海內二四零章 秦王嬪四十章 爽約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第657章 一步登天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八七章 楊廣留京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
五十章 破鏡重圓二九一章 滎陽王第552章 弒君者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六二章 買賣難做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一九七章 戰場形勢四三章 爭取儲君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第630章 遷刑徒以充戶四二六章 處羅歸附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四零二章 魏徵上殿二十六章 河東裴二二零章 老子兒子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第498章 兩項技能一九四章 秦王五八章 王府參軍五六章 胡商第479章 任人唯親二一三章 來護兒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一六九章 楊約外放一零七章 同病相憐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第657章 一步登天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四零七章 齊人之福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一零八章 放水養魚四六章 一敗塗地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第669章 大冢宰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三四一章 靜照庵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四五七章 別給我丟人第710章 蠻子第738章 五鳳樓第717章 風險與收益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五八章 王府參軍五七章 胡姬酒肆第487章 (先鋒開拔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第686章 立個字據吧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第590章 索然無味第766章 體面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一一八章 兩朝外戚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第709章 大昏招三五一章 死給你看五一章 天大的事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七七章 孤魂野鬼一七六章 河東子弟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第618章 不打算生了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八三章 皆大歡喜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三七章 我會等你第519章 終極目標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第479章 任人唯親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第738章 五鳳樓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四三章 爭取儲君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三三九章 撂挑子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第725章 共定海內二四零章 秦王嬪四十章 爽約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第657章 一步登天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三零七章 你祭誰的祖三零三章 驕兵悍將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八七章 楊廣留京三七四章 何爲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