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

眼下的王威,就在河東郡,剛剛坐上太守沒多久。

原來的河東太守竇慶,被楊銘他們一家膈應了七八年,受不了了,於是奏請皇帝給自己換個地方,於是楊廣讓他去渤海郡當太守,補上高盛道的缺。

渤海還不如河東呢,竇慶不樂意,所以至今拖着沒有上任。

這種事情擱在別人身上,早就問罪了,但竇慶沒事,因爲他的媽媽,是楊廣的親姑姑。

結果冊封大典結束之後,竇慶後悔了,河東沒王了啊?河東王楊瑞現在是秦王了,那自己幹嘛還走啊?

所以在朝會上,一力舉薦王威赴任伊吾郡的,就是竇慶的哥哥陳國公竇抗。

楊廣也清楚竇抗打的什麼算盤,畢竟是自家親戚,能照顧就照護,於是他同意了王威去伊吾,竇慶繼續留在河東。

河東這個地方,非常奇葩,有着恐怖的鹽、鐵、銅、金等礦物資源,而且水資源異常豐富。

它屬於山西,衆所周知,山西是全國煤礦大省,省內幾乎全部地級市都蘊藏着令人髮指的煤炭資源,但是,唯獨河東不行,也就是山西運城,

它是整個山西煤炭資源最差的一個地方,所以經常被調侃爲“一塵不染”,“潔身自愛”。

朝會結束之後,楊銘主動留下。

楊廣朝兒子招了招手,示意跟我來,於是父子倆去了楊廣日常處理政務的兩儀殿。

“裴蘊這一次去河北,直奔清河郡,殺了崔家一個措手不及,”楊廣笑道:

“他最新送到門下省的奏報上說,略爲估算,清河崔氏只是在清河郡一郡之地,隱瞞的戶籍人口,估測有六萬之衆,如果算上其它地方,應該要超過二十萬了。”

這麼嚴酷的事實,你竟然還能笑的出來,楊銘覺得這個數字都有點保守,

只見他苦笑道:“天下世家皆如此,想要改變現狀,難上加難。”

楊廣微笑點頭:“這就是做天子的無奈,有些事情你很想去改變,卻總是有心無力,像這樣的豪門大族把持地方的現象,若不及時糾正,長此以往會形成國中之國,從而架空朝廷。”

楊銘道:“父皇心裡,有沒有什麼妥善的解決之法?”

“沒有,”楊廣搖頭道:“朕針對世家之心,不能表現的太過明顯,恐遭反噬,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互相消耗,你覺得,怎麼讓他們互耗呢?”

楊銘沉吟片刻,道:“關中世家本爲一體,鐵板一塊,想要消耗,必須藉助外力,如今兩條運河相繼建成,正是江南與山東氏族大展拳腳之時。”

“不錯,”楊廣笑道:“當初伱向朕提議以十科取仕的時候,朕就猜到你已經看出問題的根結在哪,所以今天才會跟你說這些話。”

楊堅臨終之前,纔給兒子楊廣交了底,其中包括摒棄關中本位的未來政策走向。

但是楊廣覺得,楊銘已經看出這個問題,所以提前便交了底,這樣一來,兒子就可以配合自己,來完成這項艱鉅的任務。

“中華南北分裂三百餘年,我大隋國祚初創,不足三十年,”楊廣起身,慢悠悠的在殿內來回踱步,道:

“你祖父高祖皇帝,統御天下何其艱難,稍有不甚便是分裂之局,如今由朕承繼大統,首先要做的就是南北歸心,修洛陽,修運河,都是這個原因。”

接着,楊廣看向兒子,徐徐道:“想要山東江南歸心,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讓他們進入中樞,參與國事,再以科考,遴選寒門士子,給他們官做,這叫授人以漁,人一旦有了正事可做,腦子裡就不會亂想,今後這兩個地方上來的人,你要儘量庇護。”

“兒臣明白,”楊銘道:“既如此,那麼近幾年,父皇是否會常住洛陽?”

“這就是你的聰明之處,”楊廣點頭道:“洛陽處在關中與山東江南的正中心,只有這個地方,才便於讓三家同時參與進來,否則南人遠赴關中做官,終究會水土不服。”

這個水土不服,不只是水土,而是包含當地人文習俗,以及行爲習慣等等多種人爲因素。

而大運河的落成,山東和江南會快速與洛陽融合,但不會與關中融合,爲了爭搶洛陽資源,地方勢力矛盾將會越發突出。

當下是好事,但長久以往,就是災難。

所以每一條政策,其實都是有利有弊,就看運用的時機是否合適,李隆基剛改府兵制爲募兵制,安祿山就反了,這就說明這條政策在當時是不合時宜的。

歷史上,唐朝山東與關中的矛盾,主要還是世家之間的利益之爭,山東士族的上升通道被堵死了。

楊銘繼續道:“科考這件事,我們必須做爲每年的頭等大事對待。”

楊廣沉聲道:“說時容易做時難,眼下無論京師還是地方,沒有那麼多位置,想要動一動,也沒有那麼容易,好在這次河北大亂,朕纔有機會給河北士族騰出來一些位置,但終究是有限的。”

楊銘震驚了,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如果說河北之亂,也在老爹的預計之中,那麼楊廣這個人就不是一般的可怕了。

到底運河改工期爲六個月,是爲了方便他從涿郡乘船南下,還是他故意逼反河北,從而給河北士族提供一個短暫而理由正當的上升通道,這就說不清楚了。

如果是這樣,楊廣簡直就是天生做皇帝的料子,夠狠、夠絕。

因爲大隋八成以上的地方太守,都是出自關中,想要打破關中對地方主官的壟斷,談何容易。

而逼反河北的方式,叫做不破不立,這就是爲什麼陳君賓、崔弘峻都沒事,就楊萬石被押解進京。

楊銘已經不想再聯想下去了,他不希望自己成爲一個視萬民爲芻狗的皇帝,幾十萬條人命只是爲幾個人鋪設了一條進入中樞的道路,想想都覺得後怕。

楊廣好奇的看向臉色難看的兒子,問道:

“你怎麼了?”

楊銘搖了搖頭:“兒臣沒事,那麼父皇是否打算在各地重新開辦學堂?給寒門士族一個機會。”

“廢止容易,再設艱難,”楊廣道:“你祖父當年大建學堂,爲的就是給地方世家提供入仕的機會,可是學堂裡的學生都是些什麼人呢?有幾個是當地世家出身?解決不了地方主官的出身問題,重開學堂也只是一個笑話。”

楊銘深表贊同,事實也確實如此,開皇年間的地方學堂,已經完全淪爲官二代集中地,沒有幾個是真正去學習的,培養出來的也都是一羣可以子承父業的。

這時候,楊銘突然道:

“兒臣希望楊侑能和楊瑞一起讀書,希望父皇準允。”

楊廣一愣,頓時皺眉道:“你爲何突然有這個念頭?”

楊銘沒有隱瞞,直接將韋盈私下約自己見面,以及韋盈的擔憂都說了出來。

楊廣確實忌諱楊銘和韋盈私下見面,但是他更忌諱楊銘瞞他。

但是兒子說了實話,楊廣反而釋然道:

“婦人便是這樣,見識短淺,你與你大哥乃一母同出的骨肉兄弟,怎麼會加害自己的親侄呢?是她太多疑,亦或受人蠱惑。”

在楊廣心裡,他殺楊勇的兒子,不算殘酷,因爲那是一幫庶出,他打心眼裡並不認爲楊儼楊恪是他的親侄子。

漢王楊諒這都造反了,但是楊廣只殺了他的庶子楊煜,而嫡子楊顥可是活的好好的,就養在宮裡。

楊銘知道,楊廣其實心裡也擔心,所以他纔會選擇開誠佈公,把話撂明白了,好讓老爹消除疑心。

“大哥早逝,楊侑楊瑞同庚,兄弟倆平日卻難逢一面,兒臣以爲他們應該從小便在一起,兄弟和睦以便將來共匡我大隋江山社稷。”

楊廣欣慰點頭:“你能有這個想法,朕心甚慰,但朕不會同意,楊瑞是太子嫡長,他是朕的皇孫裡最尊貴的,不宜與他人同學,年齡再大點之後,可以考慮,但現在不行,就讓楊侑與楊瑾一起,去給那個王通做弟子吧。”

楊銘好奇道:“父皇不是不喜王通嗎?”

“喜或不喜,都是做給別人看的,”楊廣笑道:

“記住了,不要讓人猜到你內心的真實想法,裴矩向來目空一切,但卻獨獨看重王通,可知其人還是有長處的,還有那個魏徵,此人也是名門出身,今後一些得罪人的事情,你就讓他去做,平息事情的時候,也讓他去頂,他能活多久,完全取決於他能幫你頂多久。”

楊銘壓力巨大的點了點頭,給皇帝當兒子,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分分秒秒全是算計。

怪不得歷史上很多皇帝好色,因爲只有這種最原始的慾望,纔可以讓神經放鬆下來。

期間,楊銘又詢問了關於太子冼馬的人選,楊廣這邊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說是會慢慢甄選。

楊銘提到了王劭,楊廣嗤之以鼻,直接給否定了,認爲對方就是一個沽名釣譽之輩。

離開兩儀殿之後,楊銘只覺整個神經都是緊繃着的。

於是他離宮了,去了一趟秦王府,因爲只有高玥這樣新鮮而美味的肉體,可以讓他舒緩下來。

這不是沉迷肉慾,只是緩解情緒的一種方式。

(本章完)

四八章 個子最高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二六一章 寡婦三三九章 撂挑子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第701章 自命不凡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一零六章 上嫁第三章 小狗崽子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第581章 出使突厥第657章 一步登天九一章 終於見面四二七章 捱打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四二七章 捱打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第709章 大昏招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第五章 坐地分贓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三四二章 倒黴崔三一章 吾教當興八十章 有罪無功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七二章 佛道領袖第766章 體面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第477章 總領西路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第691章 謝恩第553章 公主將嬪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第626章 不差錢第650章 宗團驃騎第520章 大柱國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第714章 寄人籬下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六七章 御史中丞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第738章 五鳳樓第770章 大步前行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二八二章 做嫁衣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第511章 兵械優勢第559章 條件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第585章 你混蛋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第637章 救荒法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第592章 水車軸承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九二章 建成小兒第478章 倚老賣老
四八章 個子最高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二六一章 寡婦三三九章 撂挑子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第701章 自命不凡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第656章 勃而斤之敗四一零章 巡查河北一零六章 上嫁第三章 小狗崽子四一七章 今生無緣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二五一章 四家瓜分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第581章 出使突厥第657章 一步登天九一章 終於見面四二七章 捱打四二零章 父慈子孝第719章 他不去,但朕經常去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一一六章 尊卑有別三一零章 霸道王道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四二七章 捱打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第527章 誰跑誰吃虧第709章 大昏招一三一章 用火不當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第五章 坐地分贓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四六三章 特殊生意三四二章 倒黴崔三一章 吾教當興八十章 有罪無功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七二章 佛道領袖第766章 體面三七八章 棄卒保帥第477章 總領西路二九三章 京師守備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第691章 謝恩第553章 公主將嬪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四七三章 半糧半貨第700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三零八章 血濺朝堂第626章 不差錢第650章 宗團驃騎第520章 大柱國三零二章 一代名將第714章 寄人籬下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六七章 御史中丞三七零章 刑部大獄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第738章 五鳳樓第770章 大步前行三二九章 世子繼承二五三章 羞辱嘲弄二八二章 做嫁衣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一七零章 仁壽宮侍疾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第511章 兵械優勢第559章 條件一三五章 文人優點一一七章 互相仰仗第585章 你混蛋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第637章 救荒法四二一章 東宮三小第592章 水車軸承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九二章 建成小兒第478章 倚老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