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

水匪的事情,最多還能拖兩個月,時間久了,各下屬衙門都會來總管府發牢騷,到那個時候,楊銘不得不發兵。

而他眼下要解決的,就是將襄陽水軍控制在自己手裡。

所以周仲牟年初就收到楊銘來信,信中令他將襄陽水軍扮作水匪劫掠商船的事情都坐實了。

有這些證據在手,楊銘就有藉口收拾襄陽驃騎府的蔡莒。

這天,收到總管府傳召的蔡莒,帶着屬下從襄陽趕來了,他以爲楊銘這次召他,多半是要讓襄陽府出兵剿匪,所以一路上,他的心情都非常好。

剿匪嘛,這是賺錢的大好機會,剿的越久越賺錢,這個他懂。

當他進入大堂的時候,仍是滿面春光,行禮道:

「卑職收到殿下手令,連夜趕來,希望沒有耽誤事。」

「不耽誤,」楊銘笑了笑,看向下方的裴熙載。

裴熙載起身,將手裡一沓卷宗遞給蔡莒,道:「蔡將軍瞧瞧這些吧。」

「好,」蔡莒微笑接過,但他讀完前幾行的時候,臉色就已經變了,

讀完後,更是面無人色。 wωw¤ttκд n¤C 〇

只聽撲通一聲,蔡莒跪倒在大堂上:「殿下明鑑,卑職並不知情啊,是不是有人在背後中傷污衊?」

「污衊?」裴熙載冷笑道:「上面有襄陽水軍幾個旅帥的簽字畫押,你瞧瞧認識嗎?這幾個人眼下就在總管府關着,要不要帶他們出來,跟蔡將軍對峙呢?這樣方便洗清將軍嫌疑嘛。」

周仲牟這次乾的確實不錯,終究是將門出身,還是有些手段的。

人證物證,他都搞到了,雖然不知道具體過程,但是結果是讓楊銘非常滿意的。

襄陽水軍扮成水匪,在漢水一帶劫掠商船,已經很多年了,只要沒錢了,他們就會出去幹上一票,當水匪的是他們,剿匪的也是他們,根本就不怕被查。

雖然這份卷宗口供當中,並沒有直接牽扯到蔡莒,但是牽扯到了蔡莒的小舅子車騎將軍陳沖。

陳沖就是負責襄陽水軍。

蔡莒眼下,是真的慌了,因爲扮水匪的事情,根本就是他授意小舅子去做的。

好在這份口供當中,小舅子沒有把他供出來,仗義啊

不過失察覺的罪名,他是跑不了的。

「是卑職失察,請殿下降罪。」

楊銘笑了笑:「蔡將軍先起來吧。」

「卑職不敢,」蔡莒低頭繼續跪着,求饒得有誠意,失察的罪名可大可小,就看人家河東王怎麼想了。

如果看他不順眼,這事就輕不了。

楊銘澹澹道:「聽說蔡將軍當年在上柱國韓公麾下效力,曾攻入建康,居功被授予襄陽府驃騎將軍,既是有功之人,本王就不重罰了。」

這個韓公,就是韓擒虎,蔡莒以前就是跟着韓擒虎混的,等到韓擒虎死後,他又投靠了韓僧壽。

在大隋,無論文臣武將,都有不事二主的風俗,這一點多少都是受了儒家的影響。

呂布天下勐將,但上千年來,腦門上頂着的,始終是「三姓家奴」這個稱號,由此可見,事二主者爲世人所不齒。

比如這個蔡莒,既然是依靠老韓家起的家,除非老韓家沒人了,否則他是不會投到其他人門下的。

而韓僧壽也是樂意接納哥哥的門客幕僚,並且會視作自己人。

當然,楊銘不打算重判,並不是因爲衝着韓僧壽的面子,韓僧壽在他這裡唯一的面子,是因爲他是李靖的舅舅。

他不重判,是因爲沒有這個必要,蔡莒幹了十幾年的驃騎將軍,在襄陽一代還是有很大影響力的,再者說,對方並

不影響自己接下來的佈置,所以意思意思就行了。

「近來漢水匪盜日益猖獗,本王還納悶呢,怎就憑空冒出來這麼多水匪?原來是府軍作亂,」

楊銘澹澹道:「你身爲襄陽府將軍,竟然毫不知情,你說本王該怎麼處置你?」

蔡莒聽到楊銘提及韓公的時候,就猜到自己肯定是沒事了,楊銘真要搞他,就不會提韓公,提了就是要手下留情。

「卑職有罪,任憑殿下處置。」

楊銘掃視堂內,道:「你們怎麼看?」

早就和楊銘在底下商議好的元文都起身道:

「蔡將軍有功勳在身,下臣也願意相信其確實不知情,所以在下臣看來,罰俸即可。」

元長史仁義也蔡莒心中大喜,罰俸算個屁啊,那點俸祿都不夠我買個小妾。

「這也太輕了,」杜如晦配合着唱反調道:「水匪猖獗,肆虐江河,這段時間各地都水署都在鬧情緒,官船被劫,商船更是損失嚴重,襄陽軍府偏偏又在這個時候鬧出這種事情,殿下有心輕判,只怕都水署那邊會不樂意。」

蔡莒一顆心剛剛放心,聽到這句話後,又給懸了起來。

都水署隸屬於工部,歸工部直管,都特麼是關中人,襄陽軍府這點破事要是傳回關中,他可就要掉腦袋了。

他被杜如晦的話帶着走,完全忽略重要一點,那就是都水署哪來的膽子對楊銘不滿意,就算楊銘拖着不剿匪,他們也沒膽子上報工部。

這是荊州,楊銘除了不敢動國庫,其他都敢動。

「不如這樣,」裴熙載道:「既然襄陽府剛好撞在風頭上,不如讓蔡將軍稱病返家,避避風頭,殿下一力作保,其它衙門敢有意見?」

「正合本王心意,」楊銘點頭笑道:「俸祿也就不罰了,蔡將軍回家反省去吧,沒有本王手令,不得返回軍府。」

「卑職叩謝殿下大恩,」蔡莒感激涕零,給楊銘磕了個響頭。

這是最好的結果了,避避風頭嘛,等到風頭過去了,自然就可以回軍府了。

其實他並不知道,楊銘這次讓他居家反省,不是反省一陣,而是遙遙無期。

至於什麼時候回來,得看楊銘需要不需要,不需要他的話,一輩子都回不來了。

挪開蔡莒這個襄陽軍府的一把手,楊銘纔好安排自己人。

這時候,裴熙載又道:

「那麼接下來,水軍車騎將軍陳沖,又該怎麼處置?」

杜如晦道:「這個真保不了,白字黑字,還有簽字畫押,扮作水匪劫掠商船的主謀,不殺不行的。」

楊銘看向蔡莒,道:「蔡將軍怎麼看?」

「殺!必須殺!此賊不除,難平民憤,」蔡莒義正言辭道。

一個小舅子而已,棄就棄了,又不是親兒子,所以蔡莒完全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楊銘又到:「水軍不可一日無將,陳沖之後,誰來掌管水軍,蔡將軍心中可有合適人選?」

有,當然有,殿下不是早早就派過去一個周仲牟嗎?現成的人選。

蔡莒趕忙道:「卑職舉薦兵曹參軍周仲牟,接任車騎將軍一職。」

「嗯既然蔡將軍這裡有絕佳人選,本王對你還是放心的,」楊銘點頭道:「就這麼定了。」

蔡莒知道這裡已經沒他什麼事了,趕忙告退。

襄陽驃騎府,歸十二衛當中的左領左右府管轄,人事任命,也是左領府來管。

但楊銘不同,他是大總管,都督二十二郡諸軍事,所以有權任命轄地內任何軍府將軍。

荊州之外的軍府,他就沒這個能

耐了。

上個月,京師有消息傳來,左領左右府大將軍李安,過世了,也就是李孝恭的爹。

太子楊廣舉薦建州總管來護兒,出任左領左右府大將軍,但是楊堅那邊沒通過,而是任命了洛陽獨孤家排行老七的獨孤整。

獨孤整是獨孤加羅的弟弟,大隋的外戚。

事實上,在李安之前,左領左右府大將軍,就是獨孤家的人,名叫獨孤陀,是獨孤後的異母弟,家中排行老六。

這個老六幹了一件沒屁顏的事,他對自己的姐姐獨孤加羅以及楊素的妻子鄭氏使用了巫蠱之術。

楊堅知道以後,當時就要弄死他,後來被獨孤後苦苦求情,才免於一死,貶爲庶人,最後死在了家裡。

獨孤陀的妻子,是楊素的親妹妹,這小子當年也是獨孤家的牌面人物,身上有爵位武要縣公,還有勳位上大將軍,又掌管左領左右府,可謂是大權在握。

他要是不亂來,獨孤家也不至於眼下這麼落魄。

可憐獨孤加羅有心扶持,奈何家族不爭氣。

眼下獨孤家,就剩下個老七這麼一個皇后的骨肉兄弟,雖然沒什麼能力,但做爲獨苗,獨孤後也只能硬扶上位了。

看樣子來護兒還要在建州再憋幾年。

襄陽水軍,以後就要交給周仲牟了,他手下的大多都是周家子弟,通習水性,會被逐步安***水軍擔任要職。

接下來,楊銘上書朝廷,奏請撥款重建水軍,新造戰船,以平荊州水患。

造船是非常費工夫的,甚至需要幾年之久。

不過楊銘不擔心,因爲眼下的水匪規模仍在控制之中,還是不難剿滅的。

事情就是這樣,水匪之患,只因楊銘需要國庫撥錢重建水軍,纔會拖延至眼下這種局面,對那些依賴水運生活的人來說,無疑是災難。

但楊銘不得不這麼做,我大長江之上,怎麼能沒有一支像樣的水軍呢?

眼下對兩岸百姓肯定會有一些影響,但是水軍建成之後,長江各水系,將再無水患,尤其是隋末大亂鬥,有一支強悍水軍,長江兩岸當無憂矣。

難在一時,將來受用無窮。

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十三章 老實人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第588章 豪放派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八一章 嚴重警告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第581章 出使突厥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五六章 胡商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第510章 便宜行事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第612章 一諾千金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六八章 入山剿匪第479章 任人唯親第518章 西方之劫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第623章 朱雀門下第534章 臨洮縣公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第562章 一世英名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第529章 進退無路六七章 御史中丞第711章 楊廣離京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八五章 手起刀落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第491章 軍府亂象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第587章 門當戶對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第673章 渡河之戰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第751章 十五道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第734章 禮部侍郎六七章 御史中丞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第497章 搭設浮橋七九章 負荊請罪第579章 弔唁長孫第669章 大冢宰八七章 楊廣留京七四章 家大業大第490章 非大不可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二十六章 河東裴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第513章 臨陣抗命八三章 皆大歡喜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第603章 依律而行第753章 重在民部二三六章 偶遇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八八章 紅拂私奔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第625章 登高之門二三九章 江南陳第685章 悍兵難管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第715章 敗興一場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第645章 蘭陵蕭銑四五三章 苦肉計
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十三章 老實人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第588章 豪放派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第654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第649章 滎陽有反賊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二六三章 找回自尊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八一章 嚴重警告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二二三章 兄弟之爭二八九章 一條破船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第581章 出使突厥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五六章 胡商三八五章 差點掛了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三六九章 河北鉅鹿人第510章 便宜行事一二三章 荊州氏族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第612章 一諾千金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六八章 入山剿匪第479章 任人唯親第518章 西方之劫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第623章 朱雀門下第534章 臨洮縣公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第562章 一世英名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第529章 進退無路六七章 御史中丞第711章 楊廣離京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第525章 小巫見大巫八五章 手起刀落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第491章 軍府亂象四四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三八零章 我爲棋子第587章 門當戶對第614章 嶺南西道行臺尚書令三八八章 軟弱皇后第673章 渡河之戰二五二章 利在千秋第751章 十五道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第十章 千聞不如一見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第734章 禮部侍郎六七章 御史中丞三零九章 不孝有三第497章 搭設浮橋七九章 負荊請罪第579章 弔唁長孫第669章 大冢宰八七章 楊廣留京七四章 家大業大第490章 非大不可三八九章 殃及池魚二十六章 河東裴第593章 你比我會說話第513章 臨陣抗命八三章 皆大歡喜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第603章 依律而行第753章 重在民部二三六章 偶遇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八八章 紅拂私奔二六八章 京郊約戰三四五章 選曹七貴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二零六章 工期一年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第625章 登高之門二三九章 江南陳第685章 悍兵難管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第715章 敗興一場三零五章 兩楊將軍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第645章 蘭陵蕭銑四五三章 苦肉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