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四章 秦王二年

秦國的行政效率還是非常高的,只要是君王應允,決定可以施行,就不會有官員來反對,秦國上下都會全力來完成這最新的政策,而如今的政策,就是由呂不韋所提出的新政。各地的官吏在得知了新政策之後,並沒有覺得陌生,這是因爲他們都讀過《馬服書》,新政策裡的內容與馬服書的內容是高度相似的。

很多人甚至認爲,這政策就是武成君所提出來的,呂不韋只是一個執行者,對於這些人,呂不韋也沒有任何爭辯的意思,在他看來,大家最好是這樣想,他披着武成君這張虎皮,還是能嚇壞很多人的,這讓一些對厭惡新政策的人,也不敢多說什麼,畢竟這可是武成君所提出來的。

而趙括這裡,也的確是有不少的大臣來拜訪他,詢問關於新政策的事情,就是變樣的打聽趙括對新政策的看法,趙括對新政策,那當然是贊同的。他也願意去當呂不韋的虎皮,甘願被他所利用。就在這樣的局面下,新政策開始在秦國內具體的施行了,最先就是仁義之師。

各地的官吏開始宣講仁義之師,他們拿着馬服君的內容,以亭長爲具體執行者,朝着各地的民衆宣講政策,這一點,秦國的官吏很熟啊,當初武安君攻打楚國的時候,就是讓他們給楚,魏的士卒們進行宣講,而如今,他們只是增加了一些內容,就可以對秦國的民衆來宣講了。

從馬服君的七國百姓親如兄弟,到秦國的征戰是爲了討伐暴君,解救天下蒼生,到馬服書裡所描繪的美好未來,秦國的民衆們認真的聽着官吏宣讀,秦國官吏所得到的任務,就是要讓百姓們相信秦國是仁義的,他們所發動的戰爭是仁義的,他們是爲了救人,而不是爲了殺人,故而秦國跟所有的國家都是不一樣的。

他們甚至拿出了各國百姓的稅賦對比,用來描繪七國百姓所遭受的痛苦,例如趙王想要殺馬服君,燕王毆打老臣將渠,魏王癡迷男色,謀害自己的親弟弟,齊王不理朝政,累殺母親,楚王...楚王重用小人,任由貴族隨意殺害百姓。總之,在秦國官吏的口中,其餘六國的百姓都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秦人是最幸福的,所以秦人需要拯救他們。

而秦國要結束這戰亂,建立一個人人有耕地,能穿得起衣服,生活富裕的太平盛世。

趙括覺得,秦國的亭長,真的是有當政委的才能...按着秦國的要求,秦國的亭長不只是負責抓賊,滅火之類的,他們更重要的職責就是宣講律法,秦國的庶民是不認識字的,秦國需要讓他們來服從新的法律,這個時候,就需要亭長出馬,將國家新出的法律,或者廢除的法律,宣講給百姓們聽,讓他們知道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

故而,秦國的亭長就是相當於後來的派出所,消防隊,律師事務所...他們必須要對民衆提供法律諮詢,民衆若是不知道法律,那這裡的亭長就要完蛋,而那些書面上的內容,要讓庶民也能理解,就需要亭長擁有非凡的理解能力和傑出的口才,而在此刻,這些能說會道的亭長們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

他們讓秦人相信,秦國的百姓是最幸福的,當然,若是從生存保障上來說,這的確是對的,秦國雖然苛刻,生活在這裡的百姓也未必開心,可是他們能活下來,他們不會被凍死,不會被隨意的殺死,就像范雎那樣,他殺死了自己的一個門客,和國內的一個御史,最後羣臣彈劾他的時候,這兩條罪狀就是在當中,秦王都不能無視這些罪狀。

作爲一個國家的國相,都沒有辦法脫離這樣的制裁,而底層的官吏,根本是不可能如此的。

當然,如今秦國還是施行呂不韋的仁政,也就是輕徭薄賦政策,這讓秦國百姓所承擔的壓力也比其他百姓要少了一些。不知官吏們是怎麼想的,反正秦人是相信了這些說辭,他們是爲了偉大的目標而征戰的,他們是爲了救下全天下的人,他們是爲了未來的美好生活而拼搏的。

在有了這種想法之後,對於不濫殺無辜,不破壞民居等方面的命令,也就更能被這些民衆,被這些士卒所理解了。

呂不韋同時又在全國各地擴建學室,並且要求從縣級開始,按着不同位置的空缺官位進行考覈,通過考覈的人就可以得到這個位置。這些還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就是軍功制度的轉變。

呂不韋決定改變軍功制度,首先就是獎賞,獎賞逐漸偏向特權,而不是耕地,這是一方面,另外就是爵位提升的關鍵,從斬首逐漸變成了其他方面上的成果。從前的秦國雖然也強調耕作,糧食產量多的百姓是可以得到爵位的,可這樣的情況還是很罕見的,戰場上得到爵位更快,軍功也更多。

可是如今,呂不韋卻格外的注重農耕和水利等方面,官吏們通過自己的政績也可以得到爵位的迅速提升,而不是一定要通過在戰場上賣力,百姓們通過耕作和紡織也可以迅速的提升爵位...當然,爲了防止軍隊戰鬥力的下降,故而呂不韋決定給與士卒們在其他方面的補貼。

趙括對這新政策非常的認可,他甚至鼓勵自己的弟子們去參加那些考覈。而他本人,在一些時候也會親自到秦國的各個城池去參觀這裡的成果,去詢問百姓們,傾聽他們的想法,對於趙括,秦人是非常尊重的,馬服書在秦國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而趙括本身,也是個平易近人的性子,這使得秦人與他非常的親近。

甚至有百姓邀請他來參加本地的足球比賽。

秦國的百姓有些可憐,剛剛被允許可以娛樂,就遇到了兩位國君相繼去世,使得他們在兩年內都無法從事娛樂活動,他們也要守孝,而如今,守孝期已經過去了,他們又可以來玩了。秦國的百姓們很快就愛上了踏鞠這種運動,各地甚至都設立了球隊,這讓趙括很高興,趙括覺得,以後都能在秦國內部組建一個聯賽盃。

趙括並不是唯一如此想的人,秦國內的一位貴族,陽泉君,他就對這種運動非常的癡迷,多次向秦王提議,讓各地組建足球隊,來進行比賽,陽泉君想要設立縣級聯賽,可是這個想法被秦王所拒絕了,還被秦王狠狠的訓斥了一頓,雖然陽泉君是秦王的長輩,可是秦王不是很喜歡他。

說起來,自從孝文王逝世之後,秦王都不曾去見過華陽夫人。

整日陪伴在自己的生母夏姬的身邊,還是呂不韋勸說他,說:大王曾經接受了華陽夫人的恩惠,而如今您若是不報答她,那以後還有誰敢再像華陽夫人那樣愛您呢?秦王即刻前往華陽夫人的身邊,向她道歉,從那之後,他就再也不曾忘了要定時去拜訪華陽夫人,華陽夫人也很開心。

誰也沒有想到,呂不韋的新政策,在短時間內,就取得了令人驚訝的成績,在農桑產出在爵位提升方式裡的比例變大之後,各地的百姓們對於耕作的熱情,也就更大了,甚至都不再需要官吏們去督促,而官吏們的積極性也被調動了起來,各地的產出不斷的增加,就在這個時候。

趙括得到了自己的收穫。

他在耕地裡經過了三年的栽培,終於得到了一塊麥子地,這裡的麥子,顆粒不是散的,有着外殼來保護,百姓們可以直接割麥子,不需要撿麥子,趙括即刻將這些麥種交給了秦王,秦王非常的開心,拿着這些珍貴的種子,並且迅速擴大了種植面積。同時,展也通過育種的方式,證明了馬服君的理論。

選種之後所種出的糧食,的確是與其他糧食不同的,可以通過選種和人工授粉的辦法來馴化糧食。

這個發現,震驚了廟堂的衆人,最初,趙括提出要爲糧食育種,讓莊稼變得更加豐盛,甚至能抵禦寒冷乾旱的時候,衆人都是在嘲笑着他,認爲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相信他的人不多,可是當他的觀點被證實的時候,羣臣看着耕地裡被展所培養出的半人高的粟,都驚呆了。

於是乎,新的農業革新在秦國開始了,各地都開始了最這嶄新農業技術的推廣。

趙括也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人類終於開始了有意識的對野生植物的馴化,當然,要是從根本上追溯,這能追到很多年之前,不過,像如今這樣明白原理,並且懷着目的去栽培,還是第一次。哪怕只是讓一株植物增加了一點點的產量,這都是非常大的貢獻,因爲當這莊稼被推廣之後,糧食的增加就是巨大的。

秦王登基的第一年,天下沒有戰事。

而秦國的戰車,卻是再一次的拋開了其他的國家,走在了最前頭。

當第二年到來的時候,秦王便有些迫不及待的叫來了呂不韋。

坐在王宮裡,呂不韋看着面前的秦王,他先前在北地郡忙碌,就接到了秦王的命令,要求他迅速返回咸陽,呂不韋還以爲是又有人沒有能熬得過這個寒冬,沒有想到,咸陽內一切安好,他有些不明白秦王爲什麼要如此急切的找自己。秦王看着他,清了清嗓子,方纔說道:“寡人許久不曾見到您,有些掛念。”

呂不韋笑了笑,方纔問道:“多謝您的掛念,您如此着急的將我叫來,是不是還有其他原因呢?”

秦王這才笑着說道:“還是先生最瞭解寡人啊...在父親逝世的時候,寡人曾答應他,要實現一王天下,如今寡人登基也有一年,卻不曾爲秦國開闢一塊疆土,寡人是想要問您,諸侯裡誰是可以討伐的呢?”

呂不韋頓時明白了,秦王是急着要一統天下,所以有些坐不住了,呂不韋低着頭,認真的思索了起來,他說道:“自從孝文王之後,秦國不曾對外用兵,諸侯們大概都覺得您軟弱....故而放鬆了警惕,這是出征的好機會啊。”,聽到呂不韋的言語,秦王有些肅穆的問道:“那您覺得寡人可以討伐哪一位無道的昏君呢?”

“您可以討伐趙丹這個小人。”

“趙丹這個小人,謀害武成君,這是天大的罪行啊,何況他疏遠廉頗這樣的賢才,親近鄭安國這樣的小人,我聽聞:上年趙國遭受雪災,因爲他的不關心,使得各處都有不少百姓被凍殺,糧食減產非常的嚴重,又有很多的百姓被餓死。而他不想着救濟百姓,卻還徵召徭役,修建水渠,耗費國力,這樣的舉動,是秦國所不能容忍的,請您討伐趙丹這個小人!”

秦王點了點頭,他明白了呂不韋的意思。疏遠廉頗,這讓秦國少了一個厲害的對手,而雪災和徭役,讓趙人疲憊,沒有糧食儲備....

“那具體要怎麼去做呢?”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看文基地】,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臣並不瞭解軍事,您可以詢問蒙驁將軍。”

.....

“太原!攻打太原!!”,蒙驁將軍在趕到王宮之後,便即刻說出了要攻打的目標,蒙驁認真的說道:“如果秦國能攻下太原,就能防止趙國對上黨的繼續騷擾,甚至,能通過太原來直接威脅到邯鄲,這樣一來,日後滅亡趙國的時候,就可以選擇從三處發兵,趙人是絕對攔不住的!”

“那您絕對,誰可以擔任將軍,來攻打太原郡呢?”

“我。”

蒙驁將軍自信的說道。

秦王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一旁的呂不韋,這才說道:“那就請您來擔任將軍,率領軍隊攻打太原郡....這是寡人登基之後,第一次對外用兵...”,蒙驁將軍站起身來,朝着秦王俯身大拜,這才說道:“請大王放心,臣一定要爲您攻下太原!若是不能取勝,臣就不活着返回咸陽!”

秦王二年,元月

秦國以蒙驁爲將,提前在趙國邊境部署好了七萬軍隊,部署完成之後,忽然襲擊,攻打太原。

等到消息傳到邯鄲,趙王令廉頗徵召軍隊的時候,太原大部分都已經淪陷。

ps:獻祭一本粉絲的書,叫奶爸主播間。聽說是個溫馨的父子文,嗯,被本書傷害的書友可以去治療一下。

三更已經完成,哈哈哈,新的鍵盤到了,寫的就是快!

第三百一十六章 廉頗出走第三百五十三章 戰鬥與戰略第四百五十五章 你這是大秦還是大漢?第六十九章 勇士長眠第六十二章 燕人的情況第三十八章 豎子趙括第一百七十二章 白起老矣,尚能飯否?第兩百七十八章 即將結束的時代第兩百二十七章 五種蛀蟲第四百零四章 衛霍第一百二十二章 信陵君的想法第一百三十九章 《韓非子》又多了三篇新故事第兩百四十七章 可趁之機第八十一章 持劍者有罪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三十章 一舉必要多得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兩百八十八章 臥薪嚐膽的韓王第四百一十章 秦漢最大的區別第七十一章 真正的戰爭第一百八十三章 活古董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第兩百五十二章 戈第九十七章 武安君上陣第三百八十四章 燕王丹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兩百一十三章 幕後之人第兩百零五章 趙括變法第一百三十四章 塑料父子情第兩百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七十一章 屬於戰場的天才第四百九十七章 永別了,我們的馬服君第八十八章 戰事結束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韓人也從不缺明君第三百五十一章 爲什麼要生下我呢?第三百一十五章 賢人啊,郭開第七十八章 寧爲什伍,勿爲副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一定要殺死白起第兩百七十二章 趙括的提議第九十章 爲何而戰,爲何而死第一百六十六章 毆王一拳第四百一十章 秦漢最大的區別第四百三十九章 愚民還是教育?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第六十八章 我赴死,永別第三百章 條件滿足,已成功激活第八十五章 仁者無敵第十九章 勇士之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要小看任何人第四百七十八章兩位統一者第六十九章 勇士長眠第兩百七十一章 與衆不同第三百一十七章 仁義的軍隊和正義的戰爭第兩百五十六章 對不起,我要走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後勝瘋狂的計劃第三百六十五章 秦王與齊王第四百六十八章 黃石公關於前幾章引起的爭議第三百一十三章 王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七十六章 戰第一百零三章 撿到一隻始皇帝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位馬服君第三百四十四章 韓國的滅亡(下)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門豹治鄴第三百一十二章 腐鼠第兩百八十四章 秦王登基了,秦王逝世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不曾滅亡的六國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砍下的首級注視着一切第四百七十四章 東胡之狐第三百七十六章 叛賊的同夥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兩百八十八章 臥薪嚐膽的韓王第兩百一十四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零二章 豐邑一無賴!第五十一章 荀子議兵篇第三百九十三章 傷痕累累的趙國第兩百一十六章 二三子,你們的馬服君回來了第兩百二十五章 東方的智者學派第四十五章 最大的成效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兩百九十一章 會是第二個昭襄王第一百零六章 命中註定的戰場第四百四十八章 一王天下交響曲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四十二章 逐漸模糊的未來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相別第四十一章 河對面的長平第兩百六十八章 抉擇第一百六十二章 守衛韓國的楚人第五百零五章 海外探索第一步第四十二章 若是我家少君在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括的軟肋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人的想法與君子的作爲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括第一百二十二章 詩經,唐風,揚之水第一百六十章 別站在這骯髒之上第兩百五十章 互訴(感謝鬼欲的盟主)
第三百一十六章 廉頗出走第三百五十三章 戰鬥與戰略第四百五十五章 你這是大秦還是大漢?第六十九章 勇士長眠第六十二章 燕人的情況第三十八章 豎子趙括第一百七十二章 白起老矣,尚能飯否?第兩百七十八章 即將結束的時代第兩百二十七章 五種蛀蟲第四百零四章 衛霍第一百二十二章 信陵君的想法第一百三十九章 《韓非子》又多了三篇新故事第兩百四十七章 可趁之機第八十一章 持劍者有罪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三十章 一舉必要多得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兩百八十八章 臥薪嚐膽的韓王第四百一十章 秦漢最大的區別第七十一章 真正的戰爭第一百八十三章 活古董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第兩百五十二章 戈第九十七章 武安君上陣第三百八十四章 燕王丹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兩百一十三章 幕後之人第兩百零五章 趙括變法第一百三十四章 塑料父子情第兩百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七十一章 屬於戰場的天才第四百九十七章 永別了,我們的馬服君第八十八章 戰事結束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韓人也從不缺明君第三百五十一章 爲什麼要生下我呢?第三百一十五章 賢人啊,郭開第七十八章 寧爲什伍,勿爲副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我一定要殺死白起第兩百七十二章 趙括的提議第九十章 爲何而戰,爲何而死第一百六十六章 毆王一拳第四百一十章 秦漢最大的區別第四百三十九章 愚民還是教育?第十二章 應侯妙計安天下第六十八章 我赴死,永別第三百章 條件滿足,已成功激活第八十五章 仁者無敵第十九章 勇士之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要小看任何人第四百七十八章兩位統一者第六十九章 勇士長眠第兩百七十一章 與衆不同第三百一十七章 仁義的軍隊和正義的戰爭第兩百五十六章 對不起,我要走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後勝瘋狂的計劃第三百六十五章 秦王與齊王第四百六十八章 黃石公關於前幾章引起的爭議第三百一十三章 王第三百三十章 趙括家的混世魔王第七十六章 戰第一百零三章 撿到一隻始皇帝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三位馬服君第三百四十四章 韓國的滅亡(下)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門豹治鄴第三百一十二章 腐鼠第兩百八十四章 秦王登基了,秦王逝世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從不曾滅亡的六國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砍下的首級注視着一切第四百七十四章 東胡之狐第三百七十六章 叛賊的同夥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兩百八十八章 臥薪嚐膽的韓王第兩百一十四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零二章 豐邑一無賴!第五十一章 荀子議兵篇第三百九十三章 傷痕累累的趙國第兩百一十六章 二三子,你們的馬服君回來了第兩百二十五章 東方的智者學派第四十五章 最大的成效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兩百九十一章 會是第二個昭襄王第一百零六章 命中註定的戰場第四百四十八章 一王天下交響曲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四十二章 逐漸模糊的未來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相別第四十一章 河對面的長平第兩百六十八章 抉擇第一百六十二章 守衛韓國的楚人第五百零五章 海外探索第一步第四十二章 若是我家少君在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括的軟肋第一百四十六章 小人的想法與君子的作爲第六十五章 活捉趙括第一百二十二章 詩經,唐風,揚之水第一百六十章 別站在這骯髒之上第兩百五十章 互訴(感謝鬼欲的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