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國的狂歡

而此刻,趙國的未來從趙國的過去手裡接過了重擔,開始了與王翦的初次交手,原先他們兩人也交過手,可惜,都不是以主將的身份。這還是他們的初次相遇,李牧來到戰場的第一件事,就是送龐公回去,他不想讓如此高齡的龐公繼續在戰場上苦撐着,趙國還有他,不至於讓一個老人再來流血流汗。

wωw¤Tтkan¤¢O

隨後,兩個人都開始小心翼翼的試探自己的對手。

王翦不敢輕視自己的對手,同樣的,李牧也不敢輕視他,可是戰況對王翦來說是有利的,因爲他有着充足的糧食,他完全可以與李牧對峙下去,可是李牧就沒有這樣的資本,甚至長期的對峙會直接毀掉趙國的後勤。這就是秦國的實力,一種國力上的碾壓,這是陽謀,對方就是知道秦國的打算,也沒有別的辦法。

唯一的辦法就是進攻,將秦人擊退。

李牧的確是這麼做了,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對峙之後,李牧的進攻如同狂風暴雨,他迅速派遣騎士來繞道切後,自己帶着主力分兵三路來分別攻打屯留和慶都,第三路軍隊是直接繞道野望北上,這個路程非常的熟悉,這是當初信陵君攻打秦國時的路程,也正是可以繞過函谷關的那條道路。

這讓王翦頓時被驚出了一身的冷汗。

在他面前的這個李牧,簡直就是個瘋子,他的部署,不能以常人的目光去對待,王翦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對手,面對秦國居然敢不顧一切的進攻。王翦當然也做出了最穩妥的打算,一方面,王翦放棄了附近的幾個城池,減少戰線的拉長,聚集兵力更好的保護自己的糧道,也是來抵禦敵人的進攻。

趙國的軍隊在李牧的手中,也是爆發出了強悍的進攻慾望,李牧的大旗出現,並且最先發動了進攻的時候,趙國的士卒們如同虎狼一般,瘋狂的開始了進攻,這些被李牧所培養出來的軍隊,戰鬥力的確非常的強悍,王翦倒是擊退了趙國的軍隊,還主動出擊,消滅了李牧的一支偏師,可是慶都卻被李牧攻了下來。

隨後,李牧率領大軍直接殺向了上黨,不給自己留下任何的餘地。

王翦先是奏告咸陽,希望咸陽能重視河道,提防趙人直接渡河南下,同時,分出士卒來,令啓帶着偏師直接進攻邯鄲,而自己則是去圍堵李牧,以免李牧在上黨地區造成太大的破壞,李牧並沒有經攻大城池,只是一路都在攻打秦國防守薄弱的鄉野,從這裡不斷的獲得補給。

同樣的,啓的軍隊也是深入趙國的腹地,直接朝着邯鄲殺去。

秦王和趙王都被嚇壞了,這倆人想要幹啥??

秦王和呂不韋最先做出了反應,秦王急忙又徵召了五萬士卒,以蒙武爲將,前往消滅李牧的偏師...當然,趙王這裡也是做出了反應,趙王急忙徵召了國內的四萬老弱,以龐公爲將,前往抵禦啓...戰爭頓時變得更加激烈,王翦還跟在李牧的身後,同時讓上黨的士卒來幫忙,想要將李牧直接消滅在上黨。

奈何,李牧的行軍速度極快,同時又靠着水,在王翦即將完成包圍的時候,李牧迅速渡河北上,而那支想要攻打咸陽的偏師正在這裡等候着,李牧與他們合兵,配合龐公,夾擊啓所率領的秦國軍隊,王翦也緊隨其後,渡河猛攻李牧的後方,雙方經過了一陣詭異的混戰,傷亡都非常的巨大。

而這根本不符合秦國的利益,秦國的目的只是對峙,是拖延,而不是跟趙國在這樣的地形下硬碰硬,在混戰結束,雙方再次對峙,李牧又擺出進攻姿態的時候,秦國率先退兵。這樣的對峙不是秦國想要看到的,李牧進入上黨的時候,秦人都嚇壞了,生怕他毀掉這裡的耕地,好在李牧並沒有做出這樣的事情。

事實證明,這個李牧就不是一個可以對峙的,他從頭到尾都在進攻,拖着王翦四處亂跑,很好的利用王翦謹慎,不敢冒進的性子,若是李牧遭遇的是廉頗,蒙驁這樣的急性子,只怕早就將他追着打,當然,要是遇到那樣急躁的將軍,李牧肯定也不會選擇這樣的戰略。

兩國的戰爭在持續了許久之後,終於落下了帷幕,趙國雖然付出了比秦國更大的代價,可是,他們真的擊退了秦國。自從馬服君破秦之後,這是他們第一次擊退了秦國的進攻,李牧的名聲傳遍了各國,而趙國的百姓們,則也是以迎接英雄的姿態來迎接這位真正的英雄。

最爲開心的,大概是龐公,龐公笑得合不攏嘴。

龐公從不曾如此的開心過,當他得知李牧主動發起了進攻的時候,他被嚇得險些當場去世,他很害怕李牧會全軍覆沒,但是李牧用這次漂亮的戰事來證明了自己,雖然傷亡巨大,可這次的確是一次勝利,秦人慫了,主動的退兵了。李牧這樣激進的打法,除卻當初的白起,應該是沒有人能打出來的。

龐公這一生,見了很多的將軍,原先在他心裡,他所見過的最能作戰的應該是秦國的白起,僅次與他的是樂毅,趙括,魏無忌,在他們之後的大概就是廉頗,蒙驁,王翦,然後是趙奢,田單,景陽這些人,而如今,他覺得,李牧甚至可以排在樂毅那一隊列裡,他太過兇悍,一般人真的沒有辦法阻擋他。

他就像一頭猛虎,等待着最合適的機會,然後猛地衝過去撲到獵物,絕對不給獵物機會。

而最重要的是,李牧還年輕。

龐公咧嘴笑着,也不說話,就是看着李牧,衆人從不曾見過龐公如此開心的模樣,李牧都被龐公看的有些難爲情,絲毫看不出他是那個猛虎般的將軍,當李牧帶着龐公返回邯鄲的時候,趙王親自出來迎接,趙王對李牧,可謂是心服口服,他以最高的禮節來迎接李牧,證實了李牧在他心裡的分量。

趙王當然是要舉辦宴席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能不舉辦宴席呢?

趙國陷入了一片狂歡之中,趙人經歷了數次的戰敗,馬服君的出走,廉頗的出走,終於,他們等來了一次久違的勝利,這跟魏無忌那次不同,這是趙人自己打出來的勝利,哪怕是在王宮裡,也能看到這樣的歡樂氛圍。樂師奏響了高亢的音樂,趙王醉醺醺的跳進了大臣們的當中,跳起舞來。

趙人的舞姿非常的豪邁,雙手大開大合,彷彿就在戰鬥。

趙王邀請李牧下場,親自與他對舞,李牧也不客氣,兩人隨着豪邁的樂曲跳着舞,大臣們拍着手,雙手都被拍的通紅。就連郭開,雖然痛恨李牧,也難免不被這樣的氛圍所感染,他也情不自禁的拍起手,王宮內滿是笑聲,龐公笑呵呵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這一幕,他心裡的高興,是無法表達出來的。

就像一個揹負着高山的巨人從肩膀上拿下了山峰。

就像一個尋求水源的旅客在荒漠裡看到了清泉。

龐公從不醉酒,這是他的第一次醉酒,他聽着那音樂,恨不得下場來跳舞,可惜,他跳不動了,不知什麼時候,龐公看到在人羣裡跳舞的廉頗,廉頗還是原先的那模樣,他揮舞着手裡的寶劍,也不怕傷害到其他人,他看到了田單正在默默的看着樂毅,兩人對視了許久,這才舉起了手中的酒盞。

他看到樓緩,劇辛兩個人笑着寒暄,問起了彼此的過往。

他看到趙奢正在高聲的唱着歌。

他看到了很多,很多,他看到了自己的家人,看到了所有的朋友。

“龐公?龐公!!龐公~~~”

似乎有人在急切的呼喊着他的名字。

他看到了年輕的將軍李牧,在一片雪白色的世界裡,李牧不安的看着自己,龐公走上前來,抱着面前的年輕人,“趙國,我就交給您了...替我照顧好他吧,這麼豪邁的歌曲,這樣好看的舞蹈,若是沒有人再彈奏,若是被人遺忘了,那就太可惜了...”

.....

李牧得勝歸來的那一天,趙王操辦了宴席來款待羣臣。

龐公一動不動的看着他們。

直到有大臣發現不對,他的驚呼聲,終於是打斷了這次的宴席,李牧等人衝到了龐公的身邊,呼喚着他的名字,可惜,龐公早已停止了呼吸,他的臉上滿是笑容,咧着嘴,是那樣的開心。李牧哭的非常傷心,他抱着龐公的屍體,哭了很久很久。就連趙王,也是跳着要太醫令必須救下這位老將軍。

可惜,太醫令並沒有將他救下來,趙王跪坐在地面上,揪着自己的頭髮。

在這一天,趙國迎來了自己的英雄,也送走了自己的英雄。

龐公的葬禮非常的隆重,有很多人來送別,李牧是走在最前頭的,趙國的將軍擡起了龐公的遺體,將他帶去安葬。趙國那濃郁的歡樂氛圍,也因此而消失了。街道上,百姓們聚集在一起,自發的爲這位將軍發喪,士卒們用佩劍敲打着盾牌,來送別將軍最後一程,龐公終於睡下了。

值得慶幸的是,他是懷着美好的希望離開的。

龐公的逝世,對趙國的打擊並不小,而對那些重視他的人來說,也是如此。

趙括是在呂不韋那裡得知了這個消息,呂不韋本來是該開心的,龐公的逝世對秦國來說,是最好的消息,龐公走了,秦國又少了一個強大的對手,可是當他看着面前沉默着的趙括,卻沒有辦法透露出心裡的這種歡樂。趙括並不驚訝,龐公已經很年邁了,趙括的內心,或許也習慣了這樣的離別。

又有什麼關係呢?自己也老了。

按着狄所說的,遲早是能見面的。

趙括低落的情緒,也影響到了他的家人,這一天,藝並沒有多問什麼,善也不敢來打擾父親,她在地面上花了一個大大的笑容,並且在一旁寫着父親。趙括笑了起來,所有的哀傷都彷彿掩藏在那笑容之下。

.....

楚國,壽春

春申君聽着武士帶來龐公逝世的消息,隨意的讓一位使者前往趙國弔喪,便不再理會,這不是因爲春申君無情,而是因爲楚國也面臨着這樣的難題,向來強壯的楚王,在今年的寒冬之中,病倒了。楚王的身體一天比一天糟糕,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變得虛弱,那把從不離開他身邊的佩劍,如今也是無力的躺在牀榻上。

它的主人已經擡不起它了。

楚王感到很害怕,他不敢獨自一人待着,就要春申君陪在他的身邊。

春申君同樣也很害怕,他也不敢獨自一個人待着。兩個人做了幾十年的朋友,從不曾分離過。春申君就陪伴在楚王的身邊,聽着楚王絮絮叨叨的說起了從前,楚王講述着他與春申君的那些往事,到最後,話題總是落在在秦國的公子啓的時候,楚王數次拉着春申君的手,告訴他自己的愧疚。

他不該將妻子留在秦國,他不該對長子不理不顧,他很害怕會遇到啓的母親,他的母親會質問自己。

楚王想要將啓迎接回來,讓他來擔任楚王。

可是,在這個時候,春申君卻有些遲疑了,倒不是說春申君有什麼陰謀,主要問題還是啓這個人,因爲他的母親是昭襄王的女兒,安國君的妹妹,故而他在秦國受到了很好的待遇,秦人甚至以他爲將軍,據說如今的秦王更是將他當作自己的心腹,他從小生活在秦國,就連楚語都不會說...

這樣的人若是接回來當王,春申君實在是擔心,這樣的作法是在請回一位內奸來當王。他對楚國還有認同感嗎?他對楚王還有敬愛嗎?他會重視楚國嗎?

春申君不敢保證。

可是春申君這樣的作法,在一些人的眼裡,好像就是在證明春申君想要奪走楚王的王位,有流言說當今楚王的幾個兒子都是春申君的私生子,他們將來成爲楚王,春申君自然就是讓自己的血脈頂替楚國的血脈,完成了一次篡位。楚王病倒,國內的事情取決與春申君,故而這些人不敢鬧事。

第兩百六十六章 請您來擔任國相第四十五章 最大的成效第兩百九十三章 呂不韋變法我和我的家鄉第八十一章 持劍者有罪第三百零九章 呂不韋與趙姬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親的眼淚是看不見的第三百七十五章 針對騎劫的陰謀第四百一十三章 根本就沒有白起,又或者...第四百二十九章 燕國的覆滅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括與刺客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四百九十六章 空蕩蕩的活着第三百一十三章 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孟子曰:捨生取義第四百三十章 商朝是我們的,思密達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檸檬第七十八章 寧爲什伍,勿爲副將第四百零九章 匈奴之殤第一百三十九章 《韓非子》又多了三篇新故事第兩百四十二章 長安君之死(上)第兩百六十四章 《桃山論》第四百一十八掌 通讀馬服書的老單于第一百三十六章 孟子曰:捨生取義第四百八十六章 山地游擊戰之父第三百四十二章 廉頗老矣,尚能....第三百六十五章 秦王與齊王第四百三十三章 謝謝你,燕丹!第一百六十章 別站在這骯髒之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兩百三十章 墨家三派第兩百零六章 相親第五百零五章 海外探索第一步第四百三十三章 謝謝你,燕丹!第二十七章 請您坐穩第三百三十七章 伐馬服君書第兩百五十四章 請離開邯鄲!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三百五十章 唯小人與女子第六十八章 我赴死,永別第四百六十章 不該是這樣第二十二章 孃胎裡的始皇帝第一百四十四章 魏無忌的血色盛宴第三十七章 太行山賊寇第三百五十四章 過去與未來第兩百一十一章 不幸之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真不是教育家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兩百三十五章 兩口大黑鍋,鍋侯無疑第三百五十一章 爲什麼要生下我呢?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四百九十一章 前往西域的貿易之路第一百六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三十七章 伐馬服君書第一百一十章 馬服君與武安君的初次邂逅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服君的葬禮第四百三十八章 悲痛帶來的成長第一百六十六章 毆王一拳第一百一十四章 楚國的冬季第三百七十八章 做長城還是做狗?第四百九十七章 永別了,我們的馬服君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檸檬第兩百四十章 韓王的秦國十日遊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三百七十四章 將成爲大父的括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到底做了什麼?第三百零一章 絕望的百姓需要救星第九十九章 龐子使楚第兩百九十八章 十年之期已到,恭迎信陵君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秦王與未來的范雎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八十三章 死去的青年與冷血的怪物第四百八十四章 你想比一下國力嗎?第二十五章 遠不如趙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德與法第一百三十一章 應侯或鍋侯第三百九十二章 趙人的馬服子第九十章 爲何而戰,爲何而死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老制和孝悌制第兩百七十九章 雄才偉略的兩位君王(感謝定orz一的盟主)第兩百三十四章 百家爭鳴第三百一十二章 腐鼠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三百七十四章 將成爲大父的括第四百九十九章 甚至還不如韓王第三百五十二章 長安君的改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馬服邑的幸福生活第四百六十章 不該是這樣第兩百五十四章 請離開邯鄲!第三百六十二章 韓非之過第兩百七十三章 荀子的教學辦法第三百九十一章 馬服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上架感言(我是不是發早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趙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這只是開始
第兩百六十六章 請您來擔任國相第四十五章 最大的成效第兩百九十三章 呂不韋變法我和我的家鄉第八十一章 持劍者有罪第三百零九章 呂不韋與趙姬第三百二十六章 父親的眼淚是看不見的第三百七十五章 針對騎劫的陰謀第四百一十三章 根本就沒有白起,又或者...第四百二十九章 燕國的覆滅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括與刺客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四百九十六章 空蕩蕩的活着第三百一十三章 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孟子曰:捨生取義第四百三十章 商朝是我們的,思密達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檸檬第七十八章 寧爲什伍,勿爲副將第四百零九章 匈奴之殤第一百三十九章 《韓非子》又多了三篇新故事第兩百四十二章 長安君之死(上)第兩百六十四章 《桃山論》第四百一十八掌 通讀馬服書的老單于第一百三十六章 孟子曰:捨生取義第四百八十六章 山地游擊戰之父第三百四十二章 廉頗老矣,尚能....第三百六十五章 秦王與齊王第四百三十三章 謝謝你,燕丹!第一百六十章 別站在這骯髒之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兩百三十章 墨家三派第兩百零六章 相親第五百零五章 海外探索第一步第四百三十三章 謝謝你,燕丹!第二十七章 請您坐穩第三百三十七章 伐馬服君書第兩百五十四章 請離開邯鄲!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三百五十章 唯小人與女子第六十八章 我赴死,永別第四百六十章 不該是這樣第二十二章 孃胎裡的始皇帝第一百四十四章 魏無忌的血色盛宴第三十七章 太行山賊寇第三百五十四章 過去與未來第兩百一十一章 不幸之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真不是教育家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兩百三十五章 兩口大黑鍋,鍋侯無疑第三百五十一章 爲什麼要生下我呢?第兩百六十五章 該給他們什麼爵位呢?第四百九十一章 前往西域的貿易之路第一百六十八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三十七章 伐馬服君書第一百一十章 馬服君與武安君的初次邂逅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服君的葬禮第四百三十八章 悲痛帶來的成長第一百六十六章 毆王一拳第一百一十四章 楚國的冬季第三百七十八章 做長城還是做狗?第四百九十七章 永別了,我們的馬服君第一百三十五章 秦王恰檸檬第兩百四十章 韓王的秦國十日遊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三百七十四章 將成爲大父的括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到底做了什麼?第三百零一章 絕望的百姓需要救星第九十九章 龐子使楚第兩百九十八章 十年之期已到,恭迎信陵君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秦王與未來的范雎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八十三章 死去的青年與冷血的怪物第四百八十四章 你想比一下國力嗎?第二十五章 遠不如趙第四百一十一章 道德與法第一百三十一章 應侯或鍋侯第三百九十二章 趙人的馬服子第九十章 爲何而戰,爲何而死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老制和孝悌制第兩百七十九章 雄才偉略的兩位君王(感謝定orz一的盟主)第兩百三十四章 百家爭鳴第三百一十二章 腐鼠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三百七十四章 將成爲大父的括第四百九十九章 甚至還不如韓王第三百五十二章 長安君的改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馬服邑的幸福生活第四百六十章 不該是這樣第兩百五十四章 請離開邯鄲!第三百六十二章 韓非之過第兩百七十三章 荀子的教學辦法第三百九十一章 馬服第五百零一章 一人一嘴可滅一國上架感言(我是不是發早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趙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這只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