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前往西域的貿易之路

趙括是非常不喜歡喝酒的,可是,他隱約還記得,自己還欠了一次的酒席,他曾答應過自己的某位魏國朋友,答應他要陪他好好的喝上一場,他的朋友早已長眠在土地之中,在扶蘇的言語中,趙括補上了自己所欠下的這頓酒席。

在這幾十年的戰爭裡,趙括已經失去了所有自己所能失去的,在忙碌了大半輩子之後,也只剩下了這句年邁多病的軀體與那爲天下蒼生而奔波的理念,只有這兩樣東西是沒有被奪走的。到了如今這個年紀,趙括對生死之事也是看開了,他並不在意自己的生死,只是,他希望這種爲天下蒼生的理念,能夠繼續傳承下去。

說實在的,到如今爲止,趙括也沒有能找到一個合適的繼承者,他的弟子有很多,其中最優秀的像韓非這樣,早已成爲了天下聞名的學者,別看他官職比李斯低,可是論在秦國的威望,三個李斯綁在一起也比不上韓非。可是,韓非是韓非,他在汲取了趙括的思想之後形成了自己獨特而先進的法家理論,這與趙括是不一樣的。

趙括的核心思想是民,而韓非的核心思想是國,看似一樣,事則不一樣。舉例說明,趙括認爲廟堂施行制度首先要利於百姓,而韓非認爲廟堂的制度首先要有利與國家。在原本的時間線裡,韓非心裡的“國家”就是君王,對中央集權制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推進了大一統。

而如今的韓非,在趙括的影響下,國家的概念不再侷限於君王,可跟趙括的國家就是百姓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趙括並不強求,當初孔子教三千多位弟子,其中每個弟子都有自己的看法,沒有人是完成繼承孔子學說思想,一成不變的,包括孔子本家,也是逐步的改變,形成自己的獨特理論,荀子對此非常的生氣,認爲他們歪曲孔子學說,實際上,荀子又何嘗不是呢?荀子的思想跟孔子的思想還是不一樣,只是荀子認爲自己纔是最完美的繼承者。

孟子與荀子,大概是孔子思想的最好繼承者,趙括是非常喜歡這兩個人的,一個能平靜的說出捨生取義者也的人,實在讓人激動,趙括還記得自己前世讀書,曾讀到這篇課文,年少的他捧着書翻來覆去的讀,腦海裡滿是一個剛烈又仁慈的中年人揹着手叫着捨生取義的場景,這讓他非常的激動,十餘年後也無法忘卻。

至於荀子,當初讀他的勸學,趙括並沒有那樣的激動,只是覺得這個人古板的說教,沒有什麼意味,比起孟子要差遠了。可是,當他來到這個時代,親自見到了這位大儒之後,趙括驚了,這位大儒言談舉止裡都有一種別樣的魅力,思想超前,心懷天下,趙括所能想象到的聖人的模樣大概也就這樣了。

孟子的言論是那樣的慷慨,讓人激動,他大聲的說出自己對仁義的追求,激動的表達着對百姓的愛,憤怒的指責君王,要求大臣們進行反抗,他就彷彿站在雷霆之中,指着天空,身姿是那樣的高大。而荀子卻很平靜,他平靜的說着自己對天下的擔憂,平靜的說出水能載舟的話來表達自己對百姓的愛,說着人性本惡來勸說衆人學習,若是說孟子站在半空之中,仰望着天空,身邊閃爍着雷霆。

那荀子一定是站在深淵之上,低着頭,看着正在深淵之內飽受痛苦的百姓,朝着他們平靜的伸出手。

兩者分不出高下,也不能說誰更優秀,兩人都是文明之光,他們繼承孔聖的思想,繼續苦行。趙括不敢拿自己來比孔子,就是荀子孟子也不行,他充其量是一個剽竊者,將後來數千年的經驗帶到這個時代來,只是,趙括還是希望,能找到一個可以繼承自己思想的人,能夠將這獨特的民本思想傳承下去。

呂不韋生前,曾舉薦一位精通各國語言的北地人,在過了幾個月後,這位北地人來到了咸陽,被帶到了趙括的面前,北地人喚作張璞,名字裡雖然帶了個璞,可這位相貌粗狂,身材高大,卻不像是玉石。他到達之後,趙括就讓趙高將甘羅帶過來。張璞雖然身材高大,可是在趙括面前,還是有些拘束,雙手微微顫抖着。

“您是北地人?”,趙括看到他如此緊張,就只能用一些家常話來讓他輕鬆下來,果然,趙括詢問他的家庭情況,最近的收成這些的時候,這位北地人就不再那麼緊張了,他如今是耕作爲業,在北地有不少土地,趙括說起了語言的問題,這位笑着說道:“不敢隱瞞您,我大父時期就曾與胡人做生意...因此獲罪。”

“我父親就逃離了秦國,前往趙地,然後繼續與胡人貿易,我是在那個時候學的胡語...”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 公衆號【書友大本營】 看熱門神作 抽888現金紅包!

“月氏語你可會?”

“當然,月氏是與我們貿易次數最多的,我的父親在月氏甚至還有幾個朋友,月氏不像匈奴人那樣殘暴,匈奴人常常會在拿到貨物後殺死商賈,信譽不好,而林胡人又窮,沒有什麼可以交易的,故而貿易就是與東胡,月氏人進行的,東胡人與趙,燕都有貿易往來,他們是不殺商賈的,月氏人自己就很擅長貿易。”

“他們常常前往西域,乃至北方,跟丁零等部落進行貿易,他們那裡的好東西很多,而且他們講信譽,不會劫殺商賈...”,張璞開始爲趙括講解這些冷知識,月氏人做生意比較多,他們喜歡倒賣,把持西域與中原,乃至草原上的貿易路線,故而很富有,可是富有的代價就是他們的戰鬥力不是非常的高。

他們對商賈非常的縱容,不會劫殺商賈,當然,若是與他們爭奪貿易路線,那情況就不一樣了,根據張璞所說的,匈奴曾派遣商隊前往西域,中途就被月氏人劫殺,劫殺的目的就是爲了壟斷東西方的貿易路線。匈奴不是很看重貿易,他們若是看上了什麼東西,他們更喜歡去搶而不是去買。

在中原人的眼裡,他們都是胡人,可是他們彼此都是不同的,還有東胡,東胡就保持着與中原的貿易,也是與中原貿易次數最多的,這導致他們的漢化程度比較高。在後來的兩漢時期,這些東胡人的後代,也就成爲了漢朝的僱傭軍團,甚至一度幫着漢朝把守東北,只是,東漢末年廟堂給不起軍費了,這些僱傭兵養不活自己,就又開始劫掠了。

曹操平定了他們一次,在接下來的時日裡,那些東胡後裔的漢化程度越來越高,最終南下,建立了自己的王朝,甚至一度險些統一了中國,在來自各地的胡人裡,東胡之後裔是最快能融進中原的,這也與他們較高的漢化程度離不開關係。張璞所知道的還真的不少,趙括認真的聽他說着,心裡卻有些擔憂。

他本以爲,月氏人與秦國沒有什麼仇恨,派出使者,就可以讓他們放行,打通前往西域的道路,可是如今看來,月氏人不喜歡他人繞過他們來進行貿易,他們把守河西走廊,想要壟斷這裡的貿易路線。如果秦國想要打通西域,建立一個貿易路線,那月氏人是絕對不會同意的,這似乎只能用戰爭來解決。

月氏人的戰鬥力算不上太高,但是絕對也不差,畢竟能佔據河西走廊,這實力還是有的,在原本歷史線上,他們就是命不好,遇到了草原第一位雄主,這位雄主打的月氏人抱頭鼠竄,月氏人完全不是雄主的對手,就逃到了西域,他們在道路上擊敗了敦煌附近的一個國家烏孫,殺了他們的王,隨即逃到了西域。

也是月氏人倒黴,他們在道路上隨手滅掉的國家烏孫的王子,一路逃,逃到了那位雄主的身邊,雄主聽聞他的事情,居然有些可憐他,就收養了他爲自己的兒子,親自教導,於是乎,這位王子長大之後,立刻帶着騎士殺了回去,月氏人哪裡知道自己惹了這樣的麻煩,在烏孫王子的進攻下,他們再次潰敗,連西域也待不住了。

他們只能繼續往西跑,然後就跑到了大夏,就這樣連續潰敗的月氏人,來到這裡後,他們驚訝的發現,他們在這裡竟然算是第一等的戰鬥力,於是乎,他們平定了周圍的土地,建立了一個帝國,喚作貴霜帝國,而他們跑來的地方,就是後來的印度...印度人也是倒黴,在家裡吃着果子唱着歌,月氏人就被趕來了。

不過,他們也是幸運,來的是月氏而不是匈奴...據說,那位草原雄主在晚年時期與漢朝談和之後,想過從西域出發,攻打大夏等地區(印度),只是,他還沒有來得及派人就逝世了。比起兇殘的匈奴人,月氏人那就是可愛的小綿羊啊,就說那個烏孫,若是攻打他的人是匈奴,只怕就不會有王子能帶着部落民衆活着逃出來了...

趙括皺着眉頭,難道只能通過戰爭的方式來打通西域嗎?

趙括是不喜歡戰爭的,尤其是如今,各地百姓難得迎來發展的時機,北軍又在西南跟越人作戰,平定百越後,秦國肯定還需要一段時日來修養,馬不停蹄的進攻月氏,這會出大問題。趙括看起來有些擔心,張璞看起來有些困惑,趙括就將自己原先的想法告訴了他,張璞笑了起來,他說道:“您不必擔心。”

“如今的月氏王是一位昏庸的君王,他聽不得大臣的勸說,好財好色,目光短淺,又沒有什麼能力...只要您派人給他送一些禮物,勸說他讓秦國的使者前往西域,或者答應他,秦國前往西域的商隊給他交錢,他就一定會同意...他的大臣哪怕知道這樣不對,也絕對不敢勸諫,敢勸諫的人都被他給殺死了...”

張璞格外不屑的說道:“當初匈奴的頭曼單于敗給了李牧將軍,月氏人曾想趁機攻打匈奴,當時的月氏將軍就帶人去進攻,結果,月氏王趁着將軍外出的時候,搶走了那位將軍的妻女,妻女不堪受辱,直接自殺...爲了避免那位將軍得知實情後報復,他居然又派遣一位將軍去攻打前一位將軍...”

張璞搖着頭,看得出,對這位月氏王的人品,他也是無話可說,趙括看起來也是有些生氣,“禽獸不如....”

甘羅很快就來到了趙括的府邸,趙括就將張璞介紹給他認識,兩人認識之後,坐在趙括的面前,開始商談出使的事情,甘羅認真的聽着張璞介紹月氏人的情況,思索了許久,他終於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有把握了...我願意出使月氏,請這位張君爲我的副手,一同前往...”

甘羅當然不能空着手就去,從張璞這裡詢問了月氏王的喜好之後,甘羅知道自己該準備些什麼了,而接下來的事情,就得要交給李斯他們,因爲出使是一件大事,而趙括只是負責教育的大臣,外交這方面不歸他管,秦國的典客,原來是啓在管,後來啓做了御史大夫,典客的位置就讓給了王綰。

趙括寫了一份書信,就讓甘羅與張璞前往丞相府去找李斯。

坐在丞相府裡,李斯認真的讀着趙括的書信,他心裡有些不明白,趙括爲什麼對西域如此上心,鐵了心的想要打通西域,可是,李斯從不詢問這些,他只是一個執行者,他將書信藏了起來,也沒有交給韓非去看,他平靜的對甘羅說道:“好,我知道了,我會安排的。”

甘羅有些驚訝,他還以爲李斯會詢問一些關於出使的情況,沒有想到,他做事如此乾脆利落,李斯隨即就將這件事交給了蕭何,讓蕭何,蒙毅,張蒼三個人來準備好甘羅需要的東西,準備人員物資等等。李斯將事情交給這些年輕人來辦,自己則是帶着甘羅前往皇宮,他要稟告皇帝,作爲丞相,他也不敢自作主張,無論事情大小,都要詢問皇帝的想法。

這就是他能一直待在如今這個位置的原因了。

第兩百九十章 我拿你當兄弟第四百五十九章 我的叔叔劉季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四百章 倉頡篇第四百零七章 似曾相識第十七章 趙李論戰第七十四章 魏有龍陽君第兩百九十二章 呂不韋之德第三百章 條件滿足,已成功激活第三百五十一章 爲什麼要生下我呢?第四百五十八章 漢才秦用第兩百九十六章 秦王三年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三百八十五章 移民關內第四百八十九章 趙括家的親戚趙高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強陣容第九十章 爲何而戰,爲何而死第三十六章 太行山道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國的狂歡第三百五十九章 如果有那麼一天第兩百二十二章 《馬服書》之年第五百零三章 什麼叫霸王啊?第兩百八十六章 璀璨的星辰( 感謝流風雪若的盟主)第三百三十五章 馬服君的歸來第兩百六十一章 我一定要讓他後悔第兩百五十九章 欣喜的秦王第二十七章 請您坐穩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規模集團軍作戰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一百三十二章 投其所好第三百四十三章 韓國的滅亡(上)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兩百三十章 墨家三派第一百二十五章 馬服君的勝利(三合一大章)第兩百五十五章 這是爲了保護您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服君的軍事理論第四百四十章 穿越者指南:從園長到校長第十三章 殺身成仁(感謝鬼、欲的盟主)第一百四十九章 爲什麼韓國沒有賢人呢?第三百四十二章 廉頗老矣,尚能....第三百七十七章 拯救大將騎劫第四十一章 河對面的長平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公子三國相第一百五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血與仁義的決鬥第兩百零五章 趙括變法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三百五十章 唯小人與女子第兩百四十五章 驚魂之夜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國的狂歡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兩百二十七章 五種蛀蟲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國現狀第兩百零一章 應侯之禍第一百六十七章 雜家學派集大成者,括第一百九十三章 桃李滿天下第三百五十章 唯小人與女子第兩百一十一章 不幸之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五十章 朽木能燃第四百五十八章 漢才秦用第兩百零三章 馬服君遲早是寡人的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四百五十八章 漢才秦用第四百八十章 南征百越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規模集團軍作戰第四百五十八章 漢才秦用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來,我見,我改變第三百七十一章 屬於戰場的天才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四百六十八章 黃石公第十三章 殺身成仁(感謝鬼、欲的盟主)第一百六十七章 雜家學派集大成者,括第一百三十六章 孟子曰:捨生取義第一百一十章 馬服君與武安君的初次邂逅第一百五十一章 請能退敵?第四十三章 我願與您同死說幾句話,祭幾本書第八章 何以至此第四百九十二章 趙括家的草原雄主第兩百五十八章 武成君,您來了第兩百九十八章 十年之期已到,恭迎信陵君第兩百九十三章 呂不韋變法第三百六十五章 秦王與齊王第三百二十四章 在這一年,魏國死掉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驅逐出境第三百七十一章 屬於戰場的天才第六十七章 破敵在此一舉第四百一十三章 根本就沒有白起,又或者...第兩百三十七章 韓王妙計安天下第兩百二十一章 王,對不起第九十一章 傷痕累累第四百零八章 安得猛士兮
第兩百九十章 我拿你當兄弟第四百五十九章 我的叔叔劉季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四百章 倉頡篇第四百零七章 似曾相識第十七章 趙李論戰第七十四章 魏有龍陽君第兩百九十二章 呂不韋之德第三百章 條件滿足,已成功激活第三百五十一章 爲什麼要生下我呢?第四百五十八章 漢才秦用第兩百九十六章 秦王三年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三百八十五章 移民關內第四百八十九章 趙括家的親戚趙高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強陣容第九十章 爲何而戰,爲何而死第三十六章 太行山道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國的狂歡第三百五十九章 如果有那麼一天第兩百二十二章 《馬服書》之年第五百零三章 什麼叫霸王啊?第兩百八十六章 璀璨的星辰( 感謝流風雪若的盟主)第三百三十五章 馬服君的歸來第兩百六十一章 我一定要讓他後悔第兩百五十九章 欣喜的秦王第二十七章 請您坐穩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規模集團軍作戰第四百七十五章 高皇與霸王第一百三十二章 投其所好第三百四十三章 韓國的滅亡(上)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國聯軍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兩百三十章 墨家三派第一百二十五章 馬服君的勝利(三合一大章)第兩百五十五章 這是爲了保護您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服君的軍事理論第四百四十章 穿越者指南:從園長到校長第十三章 殺身成仁(感謝鬼、欲的盟主)第一百四十九章 爲什麼韓國沒有賢人呢?第三百四十二章 廉頗老矣,尚能....第三百七十七章 拯救大將騎劫第四十一章 河對面的長平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公子三國相第一百五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第一百二十七章 鐵血與仁義的決鬥第兩百零五章 趙括變法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第一百三十章 一個結巴的韓國青年第三百五十章 唯小人與女子第兩百四十五章 驚魂之夜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三百五十五章 趙國的狂歡第七十三章 劍不出則鏽第兩百二十七章 五種蛀蟲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國現狀第兩百零一章 應侯之禍第一百六十七章 雜家學派集大成者,括第一百九十三章 桃李滿天下第三百五十章 唯小人與女子第兩百一十一章 不幸之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河戰役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五十章 朽木能燃第四百五十八章 漢才秦用第兩百零三章 馬服君遲早是寡人的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第四百五十三章 齊國的報應第四百九十五章 年邁的趙括第四百五十八章 漢才秦用第四百八十章 南征百越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規模集團軍作戰第四百五十八章 漢才秦用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來,我見,我改變第三百七十一章 屬於戰場的天才第一百零四章 父與子第四百六十八章 黃石公第十三章 殺身成仁(感謝鬼、欲的盟主)第一百六十七章 雜家學派集大成者,括第一百三十六章 孟子曰:捨生取義第一百一十章 馬服君與武安君的初次邂逅第一百五十一章 請能退敵?第四十三章 我願與您同死說幾句話,祭幾本書第八章 何以至此第四百九十二章 趙括家的草原雄主第兩百五十八章 武成君,您來了第兩百九十八章 十年之期已到,恭迎信陵君第兩百九十三章 呂不韋變法第三百六十五章 秦王與齊王第三百二十四章 在這一年,魏國死掉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驅逐出境第三百七十一章 屬於戰場的天才第六十七章 破敵在此一舉第四百一十三章 根本就沒有白起,又或者...第兩百三十七章 韓王妙計安天下第兩百二十一章 王,對不起第九十一章 傷痕累累第四百零八章 安得猛士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