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三章 荀子的教學辦法

隨着韓非的工作繁忙,他已經沒有辦法繼續教導趙政了。

趙政對此倒是十分的開心,自以爲沒有了韓非,就能像往日那樣的玩耍,可是,趙括並沒有要放過他的想法,趙括本來想要將他接到自己的學室裡,可是他年紀太小,又擔心他聽不懂那些知識,便將他送到了荀子的身邊,讓荀子來教導他。荀子倒是很樂意來教導他,他喜歡這個聰明的孩子。

趙政就這樣不情不願的來到了荀子的府上。

荀子並沒有擔任什麼官身,平日裡就是在跟公孫龍辯論,鑽研學問,完善自己的學術體系,慕名前來,想要跟隨他學習的人也不少,荀子跟其他大家的不同之處,大概就是荀子收徒有些嚴格,他不像孔子那樣的有教無類,他只會挑選一些不錯的人來讓他們繼承自己某一方面的學說。

面對那些表現得很平庸的弟子,荀子只是搖着頭,讓他們離開,原因是他們在自己的身邊學不到什麼,跟隨自己只是在浪費時間,還是找個自己所擅長的事情去做。荀子是個非常提倡學習的人,他覺得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學習來變成聖人,可是,他並不提倡無用的學習,他很厭惡那些浪費時間的行爲。

荀子所說的學習,是一個很大的概念,不只是讀書獲取知識,還有就是效仿聖賢來改進自己在道德上的不足,哪怕是專門的學習木匠活,讓自己變成一個手藝精湛的木匠,這都是在荀子所說的學習範圍之內。所以荀子的想法很簡單,我可以教詩歌,道德,治國,律法,可若是你不適合學這些,那就去學別的,哪怕是當個出色的木匠,也比當個無能的儒者要好很多。

因此荀子的弟子比起其他人來要少的多,可是在時代的學者裡,他的弟子們卻一個比一個要出色。

荀子笑眯眯的看着面前的趙政,趙政板着臉,終於有了些秦人的模樣,他恭恭敬敬的拿着筆和竹簡,等着老師來授課。荀子撫摸着鬍鬚,認真的詢問道:“你想要學習什麼呢?”

趙政一愣,無論是趙括,還是韓非,在教導他的時候,從不曾問過他想要學習什麼,直接將自己想要教給他的東西說出來而已,荀子忽然發問,趙政卻有些答不上來了,他茫然的說道:“我不知道...父親說....”

“好了...我所要教你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來思考,不要受他人的影響。”,荀子非常認真的說道:“任何人都要應該要尊敬,孝敬自己的父親,這一點上,你做的是對的,可是你成不了你的父親,你的父親是武成君,你是趙政,這一點永遠都不會改變,你要自己來決定自己想要成爲什麼樣的人。”

“只有當你自己感興趣的時候,你才能學好,在他人的逼迫之下去學習,是學不會任何道理的。”

“做人要有自己的主張,不能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我的弟子們,當他們的想法和我一樣的時候,我會感到憂慮,因爲我覺得他們只是學習我的知識卻並沒有自己的看法,當我的弟子們開始反駁我的時候,我會感到開心,因爲我知道他們已經在用心體會我的思想,並且延伸出了自己的主張,當我的弟子們在辯論中能擊敗我的時候,我就會讓他離開,因爲我沒有什麼可以教他的東西了。”

趙政皺着眉頭,似乎明白了什麼,方纔說道:“我想要做一個能超越父親的人,請您教我。”

荀子這才笑了起來,點着頭,說道:“我懂《詩》,其中有各地的歌謠,正聲雅樂,以及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你要學嗎?”

“學了有什麼用呢?”

“孔子說:可以讀《詩》以作爲立言、立行的標準...詩可以作爲學樂、誦詩的教本,可以在宴享、祭祀時進行儀禮歌辭,在攀談論證時引用以此表情達意...”

“學詩可以超過我的父親嗎?”

“學詩可以擔任老師,負責禮儀的官吏,大概是不能超過你的父親的。”

“不學,不學,還是換一個吧。”

“我懂《書》,所錄的,是虞、夏、商、周各代重要史實、君臣謀略、臣開導君主的話、勉勵的文告、君主訓誡士衆的誓詞、君主的命令等文獻。你要學嗎?”

“學了有什麼用呢?”

“可以知道古代賢明的君王是如何治理國家的,可以勸導君王以仁義治國,可以勸導大臣以仁義來對待君王...”

“學書可以超過我的父親嗎?”

“.....”

接着,荀子又將禮,樂,春秋都說了一遍,而趙政只是搖着頭,說不學,因爲荀子告訴他,學這些都是沒有辦法超過他父親的,荀子看起來並沒有生氣,他笑呵呵的說道:“既然如此,那就將這些都學了吧...若是全部都能學會,或許就可以超過武成君了。”

於是乎,可憐的趙政就開始了沒日沒夜的學習,荀子的教育方法非常的先進,他不會像某人那樣的大吼大叫,也不會像某人那樣打自己的弟子,荀子是通過一種商談的辦法來進行教學的,通常的流程就是“書籍上怎麼怎麼說,我的想法是這樣的,你的想法呢?”

荀子就是在不斷的培養趙政的思考能力,他讓趙政自己來思索,提出自己的主張,自己的建議來。荀子也不反對他學習其他門派的學說,例如趙政偶爾拿馬服書的論點來反駁荀子,荀子也不生氣,甚至趙政用韓非跟他說的那些思想來抨擊儒學,荀子也不生氣,他只是有些失望,他說這不是趙政自己的想法,依舊是他人的。

趙母跟趙括抱怨,政這個孩子越來越不懂事,自己說什麼他都要反駁一下,趙括對此也感到一些奇怪,政纔不過七歲,怎麼就進入叛逆期了?他在晚上親自教學的時候,發現了趙政身上的變化。

“從遼東那裡出海,可以看到一個島嶼,那裡是日本島....”

“您是怎麼知道那裡有島嶼的?”

“島嶼是怎麼形成的?”

“爲什麼要叫日本呢?”

趙括說一句話,趙政能問他十個問題,都不帶重複的,而趙括只要解釋了其中的一個,他就能再問出十個來,這讓趙括覺得教學有些沒有辦法繼續了,不過,他也不生氣,他覺得,這是好事,荀子只是教了一點的時間,就讓趙政有了很強烈的求知慾,並且讓他開始真正思索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而不只是機械般的背誦下來。

趙括明白了,難怪荀子的弟子們完全都不像是同一個老師教出來的,甚至還能教出法家的聖賢來。

趙括也很用心的給趙政解釋起來,這拉長了教學的時間,可是趙政看起來卻非常的開心。

偶爾韓非來到這裡,趙政就纏着他,想要去反駁從前在他那裡所學到的知識,韓非被他說的有些氣急敗壞,便將自己的一大堆竹簡丟給他,又告訴趙政:沒有看完之前不要再來煩自己!

時間過的很快,趙括大多時間都是在學室裡教學,他的弟子是越來越多,趙括很多時候都是在如何當好一個官吏,如何貫徹律法,如何執行律法,律法的制定,原理等知識,在其他時間也會參雜一些私貨,講一講仁政之類的。其他時間裡,他就是在家裡陪伴着家人。

趙括的門客們,在此刻大多也都得到了爵位,並且被秦王安排在不同的職位上。

因爲韓非的禁令,貴族不能養門客,所以這些人必須是要有自己的工作的,若是不願意工作,就去當趙括的弟子,反正不能以門客的身份待在趙括的家裡,只有年紀比較大的戈,被秦王所赦免,他可以用長輩的身份待在趙括的身邊。幸被安排爲亭長,這個昔日的盜賊,如今搖身一變,成爲了抓捕盜賊的官吏。

他做的還是挺不錯的,因爲他對盜賊還是非常熟悉的,連他們要選擇的逃跑路線,他都能猜的八九不離十,基本上一抓一個準。

狄的地位最高,他直接被分給了丞相呂不韋,來擔任他的屬吏,做的事情就是推廣廟堂的新政策之類的,李魚則是當上了地方的縣丞,明做了有秩,其餘衆人也各自有安排,只有趙傅,不願意擔任官吏,也不願意離開趙括,最後秦王讓他擔任武成君家令,職責就是保護趙括。

趙母還是跟往常一樣,照顧自己的兩個孫子,藝也能起身了,她也開始在房屋內忙碌了起來,只可惜,在秦國,她並沒有辦法再去救濟他人,因爲那是違法的行爲。趙括坐在院落內讀書,他看到藝呆愣的蹲在竈火前,正在愣神。趙括放下了手中的竹簡,幾步走到了她的身邊,也蹲了下來。

“在想什麼呢?”

“沒什麼...”,藝笑着搖了搖頭,雙眼卻是通紅的。

趙括長嘆了一聲,方纔問道:“又想他們了?”,他們指的藝的父母,許歷太過固執,趙括數次去邀請他,都被許歷拒絕,他就是死也要死在趙國,不願意離開,藝在來到秦國之後,常常會想起她的父母,心情一直都不是很好。趙括有些心疼的對藝說道:“放心吧,你們一定會見到面的。”

“我們會帶上政和康,去見他們...”

藝抽泣着,站起身來,趙括也站起身,將她抱進懷裡,伸出手要擦掉她的淚水。

.......

許歷的妻的手從許歷的臉上劃過,抹掉了他臉上的淚痕,她坐在牀榻上,看着頹廢的丈夫,眼裡滿是心疼,許歷茫然的坐在牀榻上,再也沒有以往那樣的火爆,他低聲說道:“若是她在秦國被欺負呢?她懷着身孕,又長途跋涉的趕往秦國,若是她出事了呢?”

“唉,那你當初又爲什麼要那樣的固執,括要帶你走,你就是不肯去,還當面訓斥他...”

“我是趙人!我哪裡都不去!我就留在這裡!”,許歷倔強的說着,他忽然又沉默了下來,低着頭,他的妻嘆息着,勸慰道:“放心吧,括不是說了嘛?藝無礙,還生了一個孩子,喚作康...我們有孫子了...”

許歷還是沒有說話,他的妻也不好勸說他什麼了,許歷辭掉了官位,趙王幾次派人來邀請,可是他也不肯再擔任官身,雖說不願意當官,可是他也不肯離開這裡,他準備在這裡務農,可是許歷已經不再年輕了,不再像從前那樣的強壯,在耕地裡忙碌了半天,便是氣喘吁吁的,腰痠背痛。

他們就僱了幾個人來爲他們耕作。

平日裡,許歷就是在邯鄲城內漫無目的的轉悠。

最大的欣慰,大概就是趙括從前的朋友們,準備留在趙國的門客弟子們,會常常來拜訪他,他們都是將許歷當作長輩來看待,其中來的最多的,還是李牧。李牧常常會來找許歷,談論最近在趙國內發生的一些事情,許歷也很喜歡這個孩子,只是,他卻有些擔心這個孩子。

因爲李牧有些太直,跟廉頗一樣,很容易就得罪他人,他還教導李牧不要得罪太多人,他的妻就嘲笑他,就您還好意思如此告誡別的人?在邯鄲城裡,得罪別人最多的就是您!

有些時候,廉頗這些老人,也會來拜訪許歷,畢竟他們從前共事過,彼此也是有些交情的,廉頗每次來,都會跟他抱怨,趙括這麼一走,就將趙國的軍心給帶走了,士卒們萎靡不振,就是給與他們犒勞,都無法再激起他們的鬥志,而邊塞的幾個靠近燕國的城池,甚至有官吏直接帶着城池投效了燕國。

據說,是燕國派人鼓動這裡的百姓和官吏。

藉口當然是趙括,還有一個喚作杜的匠人。

廉頗也不明白,生活在那裡的百姓爲什麼對一個匠人如此的尊敬,燕國通過這樣的手段,瞬間就得到了趙國的一些城池,這讓趙王非常的生氣,給燕王寫信,要求燕王退還這些城池,燕王卻拒絕了這項提議。趙王便令廉頗來操練軍隊,做好出兵燕國的準備,廉頗告訴許歷,趙國和燕國,可能又要開戰了。

ps: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寫個聖人,我只是想要寫個好人。有私心,會衝動,會犯錯,有些暴躁,可是真心希望百姓們過上好日子的好人。所以那些教我該如何塑造聖人的朋友們就不用再多說什麼了,我本來就沒想過要塑造聖人。

第兩百八十一章 好友第四百六十六章 黃老之學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不大的孩子第兩百五十五章 這是爲了保護您第九十九章 龐子使楚第四百三十二章 華夏糧倉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老制和孝悌制第兩百九十五章 廉頗和李牧的失敗第四百七十三章 蘭陵老無賴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雖有名馬第兩百九十四章 秦王二年第四百零三章 趙門弄墨第五百零五章 海外探索第一步第三十章 一舉必要多得第兩百八十九章 上君令我離開第兩百一十七章 聖賢光環第四章 亡趙者汝也第三百七十八章 做長城還是做狗?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來,我見,我改變第一百六十七章 雜家學派集大成者,括第四百七十章 大秦幼兒園的留學生第兩百三十一章 大工程第兩百二十五章 東方的智者學派第三百六十九章 你無恙?第兩百九十六章 秦王三年第三百六十九章 你無恙?第三百九十一章 馬服第三百六十三章 墨家大師括第四百七十章 大秦幼兒園的留學生第兩百九十九章 千萬不要惹出那個男人啊!第三十六章 太行山道第兩百三十一章 大工程第三十九章 秦所畏者我也第兩百三十三章 六國的恐懼消失在這一天第兩百七十一章 與衆不同第一百九十五章 殺人誅心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三百七十六章 叛賊的同夥第三百二十四章 在這一年,魏國死掉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蠻夷之間的決鬥第四百五十六章 你誰啊?!第三百八十四章 燕王丹第十四章 家有慈母第兩百九十二章 呂不韋之德第四百四十七章 齊國哀鳴曲第兩百七十章 火熱的心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第三百六十四章 墨家新鉅子第三百八十四章 燕王丹第一百二十八章 羣英璀璨的趙國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見了,蠻夷第兩百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七十九章 言而有信第六十七章 破敵在此一舉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七十二章 白起老矣,尚能飯否?七月發新書了第兩百二十六章 學術大辯論第四百零九章 匈奴之殤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七十七章 柏仁之戰第三章 始皇帝之父第八十五章 仁者無敵第四十八章 捧腹大笑第三百四十四章 韓國的滅亡(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後勝的大生意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位兒子的復仇第兩百八十九章 上君令我離開第三百二十五章 孤獨的等待者第四百九十六章 空蕩蕩的活着第兩百六十六章 請您來擔任國相第四百九十章 魏國的老酒鬼,你聽到了嗎?第兩百四十章 韓王的秦國十日遊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國現狀第一百三十八章 令人髮指(感謝無奈錯愛的盟主)第三百四十六章 年輕的秦王與年邁的呂不韋第五百零五章 海外探索第一步第五十八章 旗幟再現(感謝秋風細雨的盟主)第八十八章 戰事結束第四百八十章 南征百越第四百六十八章 黃石公第三百一十八章 繚第一百六十六章 毆王一拳第兩百四十九章 將渠遇刺第四百一十四章 你TM會打仗嗎?!第兩百七十九章 雄才偉略的兩位君王(感謝定orz一的盟主)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公子三國相第四十三章 我願與您同死第七十五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一百八十一章 馬服邑的幸福生活第兩百六十九章 被秦國排斥的趙政第一百六十章 別站在這骯髒之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謝謝你,燕丹!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砍下的首級注視着一切第三百一十一章 嬴政登基第三百一十九章 長城的會面
第兩百八十一章 好友第四百六十六章 黃老之學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不大的孩子第兩百五十五章 這是爲了保護您第九十九章 龐子使楚第四百三十二章 華夏糧倉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老制和孝悌制第兩百九十五章 廉頗和李牧的失敗第四百七十三章 蘭陵老無賴第一百二十四章 故雖有名馬第兩百九十四章 秦王二年第四百零三章 趙門弄墨第五百零五章 海外探索第一步第三十章 一舉必要多得第兩百八十九章 上君令我離開第兩百一十七章 聖賢光環第四章 亡趙者汝也第三百七十八章 做長城還是做狗?第四百一十二章 挾趙括以抵秦國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來,我見,我改變第一百六十七章 雜家學派集大成者,括第四百七十章 大秦幼兒園的留學生第兩百三十一章 大工程第兩百二十五章 東方的智者學派第三百六十九章 你無恙?第兩百九十六章 秦王三年第三百六十九章 你無恙?第三百九十一章 馬服第三百六十三章 墨家大師括第四百七十章 大秦幼兒園的留學生第兩百九十九章 千萬不要惹出那個男人啊!第三十六章 太行山道第兩百三十一章 大工程第三十九章 秦所畏者我也第兩百三十三章 六國的恐懼消失在這一天第兩百七十一章 與衆不同第一百九十五章 殺人誅心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三百七十六章 叛賊的同夥第三百二十四章 在這一年,魏國死掉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蠻夷之間的決鬥第四百五十六章 你誰啊?!第三百八十四章 燕王丹第十四章 家有慈母第兩百九十二章 呂不韋之德第四百四十七章 齊國哀鳴曲第兩百七十章 火熱的心第兩百四十八章 馬服子的危機第三百六十四章 墨家新鉅子第三百八十四章 燕王丹第一百二十八章 羣英璀璨的趙國第四百二十七章 再見了,蠻夷第兩百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七十九章 言而有信第六十七章 破敵在此一舉第兩百八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七十二章 白起老矣,尚能飯否?七月發新書了第兩百二十六章 學術大辯論第四百零九章 匈奴之殤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一百零八章 公元前259年的羊肉泡饃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服子的幸福生活第七十七章 柏仁之戰第三章 始皇帝之父第八十五章 仁者無敵第四十八章 捧腹大笑第三百四十四章 韓國的滅亡(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後勝的大生意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位兒子的復仇第兩百八十九章 上君令我離開第三百二十五章 孤獨的等待者第四百九十六章 空蕩蕩的活着第兩百六十六章 請您來擔任國相第四百九十章 魏國的老酒鬼,你聽到了嗎?第兩百四十章 韓王的秦國十日遊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國現狀第一百三十八章 令人髮指(感謝無奈錯愛的盟主)第三百四十六章 年輕的秦王與年邁的呂不韋第五百零五章 海外探索第一步第五十八章 旗幟再現(感謝秋風細雨的盟主)第八十八章 戰事結束第四百八十章 南征百越第四百六十八章 黃石公第三百一十八章 繚第一百六十六章 毆王一拳第兩百四十九章 將渠遇刺第四百一十四章 你TM會打仗嗎?!第兩百七十九章 雄才偉略的兩位君王(感謝定orz一的盟主)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公子三國相第四十三章 我願與您同死第七十五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一百八十一章 馬服邑的幸福生活第兩百六十九章 被秦國排斥的趙政第一百六十章 別站在這骯髒之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謝謝你,燕丹!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砍下的首級注視着一切第三百一十一章 嬴政登基第三百一十九章 長城的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