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悲痛帶來的成長

楚國,丹陽

偌大的楚國,並沒有能在趙括手裡堅持一年的時間....項燕完全找不到可以抵禦他們的辦法,無論是從哪個方面來說,楚國都沒有優勢,哪怕是在地形上,秦國那些在南方召集的士卒,他們對這裡也算是熟悉,並不會輕易的犯錯。兵力上的劣勢,是一種讓人絕望的差距,可是項燕就是不肯放棄。

項燕還很年幼的時候,他的兄長敗給了白起,從而逃到了其他國家,這讓項燕從小就受盡了欺辱,沒有人看得起,同齡的孩子總是用他兄長的事情來嘲諷他....項燕過的並不開心,整個童年,都是在與他人的廝打之中所度過的,當他長大之後,就義無反顧的參與到王軍之列,從最底層開始起步。

這就造成了項燕堅韌的內心,他的兄長戰死在了陳縣,死的英勇...他真心爲兄長而開心,因爲他的兄長終於是洗刷了自己的恥辱,只是,項燕卻沒有來得及洗刷自己的恥辱,這些年來,他戰敗了不少次,楚國的力量限制了將軍的發揮,無論是景陽,還是項燕,都是這樣。

楚國長期都是處於君王與地方貴族的爭鬥之中,這些很傑出的將軍們,就只能看着自己破碎的國家,帶着僅剩下的沒有死在內部的年輕人,對準國外的敵人。項燕依舊是楚人的英雄,因爲他的勇武,因爲他的堅韌,他從不放棄任何一個士卒,他從來不會退縮,無論敵人有多麼強大。

可是到如今,項燕已經無能爲力了。

他不知道楚王如今怎麼樣了,他已經失去了與楚王的聯絡,他大概是抓了,或者是被殺了。

而在丹陽之外,全部都是秦國的軍隊,王翦的軍隊在秣陵,趙康的軍隊在乘陽,李牧的軍隊在陽羨,趙括的軍隊在中江沿岸...項燕所有的退路都被堵住了,沒有任何的出路。項燕站在城牆上,城內軍隊的士氣愈發低落,他們已經沒有了多少糧草,沒有了多少的軍械,他們好像什麼都沒有了。

他們的親人都死在了戰場上,他們的家鄉已經淪陷。

項燕眺望着遠處,他也很思念自己的家人,他的長子在年前方纔給他生下長孫,他開開心心的給長子取名爲籍,籍有着故土的含義,他希望自己的長孫能牢記自己的出身,能夠爲這片養育他的土地而戰,不過,如今看來,自己沒有機會再去抱一抱自己的長孫了。

項燕看向了周圍的將士們,將士們看起來分外的落寞,神色黯然,大概是已經意識到了自己最後的歸宿。

丹陽城外,放眼望去,幾乎都是秦國的營帳,都是秦國的軍隊,秦人正在打造攻城器械,想要徹底的摧毀楚國,自己所生長的土地上,忽然多出了一片黑壓壓的烏雲,項燕握緊了手中的武器,準備抵禦敵人的進攻。當敵人準備好之後,新一輪的攻城戰就打響了。

項燕表現的依舊勇武,他在各個城牆之間來回的奔波,不斷的組織士卒們輪番的上前抵禦敵人的進攻....這座城池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磨盤,不斷的有士卒被碾碎,而這次的攻城戰,一直持續到了深夜,秦人方纔停止了進攻,在這四五個時辰裡,秦人輪番進攻,他們的人就好像是無窮無盡那樣。

楚人幾乎崩潰,項燕全身,都找不到一處完好的地方,傷痕累累。

趙括就在不遠處,看着這次的攻城,這次的攻城,太過血腥,讓趙括都非常的心疼,項燕這個人,太過執拗,哪怕是知道楚國已經滅亡了,他也不願意投降,非要帶着這些楚國的年輕人赴死,趙括尊敬他,卻不喜歡他。面對這樣強硬的態度,趙括只能選擇強攻,絕對不能耗費太久。

攻城戰一天天的進行,屍體堆積在城池之外,血水橫流,猶如人間地獄。

城內的楚國士卒越來越少,抵禦力量越來越薄弱,就是項燕他自己,也有些撐不住了。

終於,趙康率先攻上了城牆,他大殺四方,沒有人能攔得住他,一路衝鋒,最終來到了項燕的面前....趙康握緊了手中的長矛,死死的盯着面前的項燕,項燕身材魁梧,跟趙康差不多的體格,可是如今的他,渾身都是傷口,站都站不穩當,他拄着長矛,傲然的看着面前的趙康,搖搖晃晃的。

趙康看到他這個樣子,便無奈的放下了長矛,心裡已經沒有了跟他比試的想法。

項燕勃然大怒,他猛地舉起了長矛,將長矛對準了面前的趙康,臉上滿是自信與高傲。趙康聽不懂他在說什麼,可是從他的神色裡,彷彿也明白了什麼,趙康拿起了長矛,皺着眉頭,緩緩靠近面前的敵人,就在那一刻,趙康幾乎是飛了出去,手中長矛猶如閃電一般刺向了面前的敵人!

“撲哧~~”

想象之中的大戰並沒有到來,趙康的長矛輕易的刺穿了面前的項燕,項燕一動不動,這些時日裡的征戰,讓他甚至無法迎擊,他死死盯着面前的敵人,忽然說了一句話,趙康並沒有聽懂他在說什麼,他似乎是在發誓,當趙康將長矛拔出來的時候,項燕就倒下了,他倒在屍山之中,一動不動。

趙康從他身邊經過,繼續戰鬥。

這一天,項燕死了。

楚國滅亡了。

長期與秦國爭霸,國力強大的楚國,全部淪陷,再也沒有城池掛着楚國的旗幟,再也沒有年輕人喊着楚國來發動衝鋒,這一天,無數楚人痛哭,可無論如何,這就是趨勢,楚國還是滅亡了。趙括下令安葬了項燕,作爲對這個愛國者最後的敬意,而這次的戰爭,雙方投入巨大,前後進行了一年的時間。

當然,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

尤其是對楚國而言,哪怕趙括沒有四處屠城,卻依舊改變不了楚國十室九空的局面,年輕人都死在了秦國的手裡,而他們那些留在家裡的親人們,看向秦人的眼裡都在冒着血....滅亡楚國對如今的秦國而言並不難,困難的是如何平定楚國,安撫楚國,楚國與秦國的仇恨太大。

尤其是在這次戰爭之後,這種仇恨似乎都沒有辦法用言語來化解,只能通過漫長的時間來讓他消逝。

趙括隨即將軍隊分佈在楚國各地,以免楚國內部又出現更大的動盪....楚國實在太多,儘管咸陽已經開始朝這裡送來官吏,可是依舊有些不夠。當戰爭徹底結束的時候,趙括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將軍們都非常的開心,這次的滅楚之戰,讓所有的將軍們都拿下了很大的功勞。

這些軍功足以讓他們得到自己想要的位置,一時間,秦國軍隊迎來了狂歡,接下來就是封賞的時間了。

王翦李牧等人想要來拜見趙括,卻以趙括身體不適的理由給拒絕了。

趙括只是單獨的讓趙康前來拜見自己,趙康帶着幾個士卒就來到了這裡,趙康顯得極爲開心,這次的戰爭,他擒殺了楚國的將軍項燕,斬獲無數,可以說,立下了巨大的功勞,除卻橫推了二十萬楚人的王翦,以及逼死了楚王,滅亡楚國的李牧,他的功勞就是最大的了...

當趙康笑着走進營帳,準備得意的向父親炫耀的時候,他看到正在默默落淚的父親。

他不知道什麼樣的事情能讓父親變成這樣,那一刻,他真的是害怕了。

趙括看着面前的兒子,想要說些什麼,卻只是在流淚,他平靜了許久,終於將噩耗告知了趙康。

趙康一動不動,他茫然的看着父親,隨即癱坐了地面上,他捶打着自己的頭,嚎啕大哭。

戰爭結束,可是最大功臣卻已經駕車離開了楚國,一同離開的還有趙康,這裡的事情就由王翦來暫時打理,王翦和李牧等將軍,很快也就聽聞了咸陽噩耗,他們啞口無言,想着趙括所承受的,他們無奈的嘆息着。趙括坐在戎車上,渾身蜷縮在一起,趙康騎着駿馬,行駛在一旁,一言不發。

趙康忽然就變得沉默了,他不說話,每天都是在發呆,跟父親的模樣如出一轍。

趙括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他,他甚至都沒有辦法來安慰自己。

再次經歷了長途跋涉,這對父子回到了咸陽,他們來到家的時候,卻沒有熟悉的人再出來迎接他們了,善哭的撕心裂肺,她衝進父親的懷裡,哭的險些暈厥,趙括拍打着她的後背,安慰着她,自己的心,卻完全破碎。除卻善,包括小扶蘇,韻,茗,她們也是這樣,藝早已安葬,趙括和趙康甚至沒有能見她最後一面。

雙眼赤紅的趙政,帶着他們來到了藝的墳前。

父子三人,泣不成聲。

有那麼一刻,趙括覺得,自己的生命完全失去了意義,失去了一切活着的希望,彷彿這身體下的自己已經伴隨着土地裡的人一同死去,失去了靈魂的空殼在這寒冷之中哆嗦着。藝的離開,對所有人的傷害都是那麼的大,對拿些深愛她的人來說,尤其如此,藝的身體從很早之前,就已經病痛纏身了。

她從來就不是很健康,身材消瘦,吃的飯還沒有善多。

可是她的離去,還是太過突然,生活就是這樣,你永遠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嬴政,啓,趙康,成蟜這些孩子們,在哭着送別他們的母親,他們善良的母親,他們溫柔的母親,那個可以庇護他們的母親。他們萬分痛苦,卻只能用哭這個方式來宣泄自己所有的痛苦。

趙括卻不同,他坐在這裡,腦海裡卻永遠都是那個勤勞的身影,馬服裡那個牽着牛的素衣女孩。

當孩子離開之後,趙括獨自留在了這裡。

他有很多的話想要說,他有很多地方想要帶藝去看...這一輩子,趙括辜負了太多的人,辜負了所有的人...趙括看着面前的墳頭,許久都不曾浮現出的想法再次涌上心頭,或許,我真的該死在長平。只是,趙括身邊還有幾個孩子,他們需要自己,善需要父親,扶蘇需要大父,趙康需要有人來束縛。

藝的離開,讓很多人心碎,卻也在瞬間讓很多人成長。

最明顯的就是趙康,趙康一改往常,他變得嚴肅了起來,他不再整日嬉笑,甚至,韻看到他拿着書籍開始讀書,或許他只是想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又或者,他是想要成爲母親所期待的那個樣子。他在幾天之內,就長大了,變得不苟言笑,變得有些嚴肅,眼眸裡總是化解不開的憂鬱。

他主動幫着照顧孩子,時常會來安慰趙括,告訴趙括,母親不在,可是我們還在,我們會一直陪伴在您的身邊。

而另外一個就是扶蘇,對於年少的扶蘇而言,大母的逝世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第一次理解了死亡的含義,也是第一次開始做噩夢,開始畏懼,他很思念大母,可是他再也無法見到大母,從那起,扶蘇學會了堅強,扶蘇發誓,絕對不會做讓大母失望的人,他開始對父母非常的孝順。

再也不敢違背父親的話,常常給母親幫忙。

死亡帶來的不只是悲傷,還有成長。

而對趙括而言,藝似乎從來都沒有離開,在回到家裡後,躺在牀榻上,他還是會常常自言自語,就彷彿藝還在聽着他的嘮叨,早上起來,他會下意識的看向竈,那裡空蕩蕩的,有些時候,善會起來做飯。趙括還是有些不太習慣,沒有藝幫忙,他甚至都找不到自己的衣服放在哪裡。

他習慣了藝的飯菜,善做的也很好,只是,似乎缺了些什麼東西。

“父親...楚地的會稽郡尚且需要官吏,需要一位太守,我做好了準備,我打算去找丞相,若是可以,我想去會稽郡擔任幾年的太守,那裡盜賊猖狂,外部又有蠻夷作亂,正是可以用得上我的地方,您從前說楚地是非常適合開發的,我替您前往,我會認真查看,有什麼消息,會以快馬來通知您。”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趙康嚴肅的坐在趙括的面前,認真的說道。

“您不要擔心地方的事情,有我們呢,您就安心在家,照顧修....天下的事情,交給我們就好了,我們不會讓您失望的。”

第一百二十五章 馬服君的勝利(三合一大章)第兩百七十一章 與衆不同第六章 天下苦秦已久第一百六十七章 雜家學派集大成者,括第五十章 朽木能燃第兩百零七章 趙括的愛情第一百三十一章 由弟子們整理而成的經典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兩百六十三章 六國現狀第兩百九十九章 千萬不要惹出那個男人啊!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七月發新書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拯救天下的三種辦法第兩百三十五章 兩口大黑鍋,鍋侯無疑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買賣第兩百八十一章 好友第三百九十八章 報應第三百八十九章 中山王第兩百九十三章 呂不韋變法第一百四十章 他改變了趙國第十六章 柏仁李牧第十三章 殺身成仁(感謝鬼、欲的盟主)第四百四十三章 趙括的解放女性計劃第兩百二十七章 五種蛀蟲第一百四十章 他改變了趙國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一百章 弗與共天下(感謝潛水小烏龍的盟主)第三百零二章 白起再世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四百二十三章 關於騎兵的構想第五十四章 趙國可伐也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服君的軍事理論第三百四十三章 韓國的滅亡(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四百九十一章 前往西域的貿易之路第兩百三十章 墨家三派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四百五十章 我本咸陽一老農第八十二章 最老的趙國質子第四十章 初戰第兩百四十四章 君臣第三百零二章 白起再世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要小看任何人第兩百零九章 親小人,遠賢臣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兩百七十七章 李冰與鄭國第兩百四十章 韓王的秦國十日遊第五十一章 荀子議兵篇第五十二章 名望之盛第兩百五十六章 對不起,我要走了第兩百八十一章 好友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王天下的戰略第三百一十八章 繚第三百六十三章 墨家大師括七月發新書了第兩百一十六章 二三子,你們的馬服君回來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墨家新鉅子第四十章 初戰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四十三章 我願與您同死第兩百五十九章 欣喜的秦王第三百八十章 公子扶蘇第三十六章 太行山道第三百六十六章 亡魏之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自趙國的老賊第三百二十二章 悄無聲息的改變第三百一十七章 仁義的軍隊和正義的戰爭第兩百零一章 應侯之禍第四百九十九章 甚至還不如韓王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孝成王第四百七十四章 東胡之狐第三百九十七章 什麼是楚王啊?第三百三十一章 請您獻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針對騎劫的陰謀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國的武安君第一章 破趙者括也第兩百零九章 親小人,遠賢臣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一百六十二章 守衛韓國的楚人第二十九章 我天下無敵第兩百三十一章 大工程第四百一十三章 根本就沒有白起,又或者...第四百零五章 北擊匈奴第兩百六十二章 弱小就是最大的錯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爭與友誼第兩百九十章 我拿你當兄弟第四十二章 若是我家少君在第三百九十二章 趙人的馬服子第四十七章 道雖邇不行不至第十章 應侯范雎第二十二章 孃胎裡的始皇帝第四百七十章 大秦幼兒園的留學生第三百一十五章 賢人啊,郭開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真不是教育家第四百八十五章 任囂第一百九十四章 圍秦救楚(感謝從世俗而來的盟主)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兩百七十四章 英勇的燕王
第一百二十五章 馬服君的勝利(三合一大章)第兩百七十一章 與衆不同第六章 天下苦秦已久第一百六十七章 雜家學派集大成者,括第五十章 朽木能燃第兩百零七章 趙括的愛情第一百三十一章 由弟子們整理而成的經典第兩百六十章 呼吸聲與歡笑聲第兩百六十三章 六國現狀第兩百九十九章 千萬不要惹出那個男人啊!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服君與聯軍的碰撞七月發新書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拯救天下的三種辦法第兩百三十五章 兩口大黑鍋,鍋侯無疑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買賣第兩百八十一章 好友第三百九十八章 報應第三百八十九章 中山王第兩百九十三章 呂不韋變法第一百四十章 他改變了趙國第十六章 柏仁李牧第十三章 殺身成仁(感謝鬼、欲的盟主)第四百四十三章 趙括的解放女性計劃第兩百二十七章 五種蛀蟲第一百四十章 他改變了趙國第四十四章 人盡其用第一百章 弗與共天下(感謝潛水小烏龍的盟主)第三百零二章 白起再世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四百二十三章 關於騎兵的構想第五十四章 趙國可伐也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服君的軍事理論第三百四十三章 韓國的滅亡(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千里馬常有第一百八十二章 邯鄲城的歡樂時光第四百九十一章 前往西域的貿易之路第兩百三十章 墨家三派第四百八十八章 永別了,最後一位國相第四百五十章 我本咸陽一老農第八十二章 最老的趙國質子第四十章 初戰第兩百四十四章 君臣第三百零二章 白起再世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要小看任何人第兩百零九章 親小人,遠賢臣第一百八十九章 將相不和第兩百七十七章 李冰與鄭國第兩百四十章 韓王的秦國十日遊第五十一章 荀子議兵篇第五十二章 名望之盛第兩百五十六章 對不起,我要走了第兩百八十一章 好友第六十章 重新編制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王天下的戰略第三百一十八章 繚第三百六十三章 墨家大師括七月發新書了第兩百一十六章 二三子,你們的馬服君回來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墨家新鉅子第四十章 初戰第兩百一十二章 清君側第四十三章 我願與您同死第兩百五十九章 欣喜的秦王第三百八十章 公子扶蘇第三十六章 太行山道第三百六十六章 亡魏之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自趙國的老賊第三百二十二章 悄無聲息的改變第三百一十七章 仁義的軍隊和正義的戰爭第兩百零一章 應侯之禍第四百九十九章 甚至還不如韓王第三百一十四章 趙孝成王第四百七十四章 東胡之狐第三百九十七章 什麼是楚王啊?第三百三十一章 請您獻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針對騎劫的陰謀第一百一十五章 趙國的武安君第一章 破趙者括也第兩百零九章 親小人,遠賢臣第一百二十三章 詭計多端馬服君第一百六十二章 守衛韓國的楚人第二十九章 我天下無敵第兩百三十一章 大工程第四百一十三章 根本就沒有白起,又或者...第四百零五章 北擊匈奴第兩百六十二章 弱小就是最大的錯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爭與友誼第兩百九十章 我拿你當兄弟第四十二章 若是我家少君在第三百九十二章 趙人的馬服子第四十七章 道雖邇不行不至第十章 應侯范雎第二十二章 孃胎裡的始皇帝第四百七十章 大秦幼兒園的留學生第三百一十五章 賢人啊,郭開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真不是教育家第四百八十五章 任囂第一百九十四章 圍秦救楚(感謝從世俗而來的盟主)第五百零二章 回家第兩百七十四章 英勇的燕王